心理学书籍 » 自杀时代的来临

定价 ¥39.80

自杀时代的来临

在现代理性的考量下,“死”相对于“生”没有任何优先价值可言,自杀只能是一种“短见”,而历史中的人们却曾面临“死亡”易、“自杀”难的处境。生死成为话题,经常在混乱年代或鼎革之际出现。本书探讨清末到五四时代知识群体对暗杀、自杀、好杀等时代问题的讨论以及就生死、自我爱情、伦理等生命基本问题形成的意见与想象。对问题的论述围绕激烈行为、死亡事件和人物个案展开,尽力追溯事件、舆论和人物思想所关联的时代信息,从中观察自我价值在中国现代革命进程中的生成和消解过程,这也是对现代知识分子精神形态和路径选择的一种解说。

自杀时代的来临:二十世纪早期中国知识群体的激烈行为和价值选择

作者: 海青

出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09

平装:16开310页

ISBN:9787300125107

定价:39.80

丛书:新史学&多元对话系列

出版社推荐语

以心证史,一气呵成,摒弃晚近历史叙事的陈陈相因

 重绘戾气横行的近代中国,书写中国知识分子的困顿与幽愤

 聚焦紧张的时代氛围,雕琢内外煎逼下的人生际遇

作者简介

海青,女,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博士,台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博士后。现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主要研究中国近现代社会文化史。论著散见于《新社会史》、《新史学》、《史林》、《读书》、《开放时代》、《社会学家茶座》。

目录

上篇 清末到“五四”:自杀与暗杀的时代思潮

第一章 自杀和暗杀:个人价值及社会理想

“以身投东海,为诸君之纪念”

“英雄”还是“烈士”

“国家与我”

第二章 “五四”:青年的牺牲

青年之死

“过激”:不可以吗?

“风流云散”

第三章 “自杀时代”的奋斗

林德扬和他的“五四”

职业革命家的过去和现在

“新青年”的人生观

小结:苦难与牺牲的社会意义

中篇 新女性:爱与死之传奇

第四章 离家:激烈言论氛围的生成与女性气质的再塑造

性别倒置的女性体验:秋瑾的个案

秋瑾之“隐”

“家庭女神”的选择

“衣冠羞尽群男子”

可怕的“家”:三篇传记中的一个故事

李超传:“家丑”应该外扬

赵瑛传:多思与毁灭

张嗣婧传:变形记

“独立”途中的变奏

虚荣

“小事”

第五章 情迷:男性意义世界中的女性价值变迁

男性视野中的“妇女解放”——《妇女杂志》改变风格的个案

涵芬楼往事

“旧式的”快乐和“新式的”苦闷

“使君有妇”:“情迷”之人格理想与伦理现实

一封致命的信

“改良”风波

危险的“一角”

“情迷”自我之生成与幻灭

“新性道德”的尴尬

第六章 伤逝:关于爱情的三种叙事

新旧?——贞操迷思

“新旧冲突”?

此贞操非彼贞操

新思想旧道德的“新女子”

真假?——恋爱对手

情死:浪漫的魅影

环小姐和她的姊妹们

红与白

男性的发现之一:小青之“病”

男性的发现之二:从子君到石英

小结:女性特质的政治内涵

下篇 知识分子自我意识演进之个案解析

第七章 朱谦之:“自杀”与“自我”

早年经历中的“自杀”与革命

“自杀”与“革命哲学

“情人”

废除考试:创造冲动与占有冲动的交战

回忆中的“我”

《回忆》:我——孤独的奋斗者

《奋斗廿年》:“我”与历史

从《五十自述》到《七十自述》:“我”与群众

“物质”与“虚无”

第八章 《多余的话》与瞿秋白躯体的历史意象

躯体的意象

之一、豆腐还是钢铁

之二、废物

之三、面具与躯壳

“病人”自述

政治之病

知识之病

“市侩”之病

小结:“我”与革命

结语:始于自杀,终于“自我”

后记

参考文献

标签

出版社 价值 知识分子 自杀

评论0

最新评论

创伤治疗 » 自杀及其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