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格马利翁效应

> 皮格马利翁效应

乔塞尔森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1-1

前言

“我发现了你,还是我创造了你?”这是人际关系的基本问题之一,在精神分析学家D.W.温尼科特(D.W.Winnicott)的洞察之中可以见到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但是,很少有人公开讨论或者私底下问过自己这个问题。发现与创造存在于所有的人际关系之中。他人所具有的特征,是从他们之前独特的关系中演化而来的,而我们被这些特征所吸引。然而,我们看到了他人身上的哪个特征,我们放大了他们身上的哪个特征,我们努力想要在他们身上植入哪个特征——这些全部都是创造的结果。

我们无意识的涓涓细流汇聚在我们亲密的关系之中。在人们看来,生活中的其他人可能是被发现的,存在于已经形成的状态之中,正如他们经常被创造出来一样。随着自己的需要在别人宜人的精神土壤中生根,这些创造行为无意识地出现,而且这种愿望与实现愿望的巧合把人们联系在了一起。他人重要性的本质在于寻找表达的具体需要,而且这些需要往往与有意识感受和希望的东西不一致。因此,人们需要亲密的人来体现自己隐藏的一面,或者使亲密的人成为惩罚的力量,表明他们对“坏的”他人的愤怒和憎恨,并且与对方一起被锁在关系之中。

关系是被创造的,而不是被发现的。心理分析理论提供了丰富的理解,帮助人们了解如何无意识地创造自己既需要又害怕的东西。但是,大多数治疗师还没有很好地理解这些过程。治疗师经常变得和病人一样,忽略在生活中创造与他人的关系时自己的角色,使得病人好像只是不幸“有”个冷漠的母亲或者“找了”一个缺乏爱心的伴侣。人际关系中的创造过程大部分是无意识的,很难被看到。结果,大多数关系理论家虽知其存在,却很少阐释这一过程是如何展开和显现的。这本书是用心理学术语解释人们创造彼此微妙的相互作用的一次努力。

我写就这本书的愿望来自三个源泉。

一是我对多年来我所做的关系访问中所呈现的罗生门般的特点的迷恋。从两方面讲述的关系故事照亮人们之间流动的空间,在这个空间中关系被动态地创造和再创造。

二是我对于把心理咨询中过渡性客体体验(transitional object experience)和投射认同(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这些概念介绍给大家的兴趣,以及它们在普通人类体验中作用的思考。这些已经在精神分析场景和越来越多的婴儿早期发展中得到了很好的理解,但在一般关系中却没有。因此,我用发展的观点看待这个相互构成彼此交织的世界的演化(Stolorow等人,2001)。

三是我对临床案例研讨会(和回应发表了的案例报告)中的未经检验的客观性越来越没有了耐性。

当治疗师描述病人生活中的人们时,常用确定性的措词,比如,“这个病人有一个自恋并且要求苛刻的母亲”,或者“这个病人的父亲是一个只关心自己又有控制欲的人”。“你的意思是,这个病人感受到她的母亲自恋并且要求苛刻,或者认为她的母亲自恋并且要求苛刻。”我总是带着牢骚纠正说。

心理学家和治疗师太容易成为客观主义的谬误(objectivist fallacy)的牺牲品了,他们会相信人们对他们生活中他人描述的表面现象(这也越来越多地发生在叙述性的研究中)。然而,谨记互为主体的空间中创造的复杂性是更大的挑战。我怀着鼓励人们增强对这些复杂性的意识的目标,详述我们在生活中创造他人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