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 by 米纽琴 Family Healing

> 回家 by 米纽琴 Family Healing

mints


《回家》是我接触到的第一本家庭治疗方面的著作,也是我研读得最仔细的书籍之一。伴随着变化的人生轨迹,近十年间三次系统地阅读此书,每次重读都有更深的发现与认识。

早在1990年秋参加在青岛举办的中德心理治疗培训班时,德国老师主讲的家庭治疗课程就激起了我浓厚的兴趣,但苦于当时国内几乎没有任何有关家庭治疗的中文书籍,只有散在于一些专业杂志的翻译文章,我们只好比照着这些一鳞半爪的翻译材料,“瞎子摸象”般的,开始了长达十年的的家庭治疗的临床实践。

直到2001年春,在南京参加由李维榕博士主讲的全国第一届第二期结构式家庭治疗培训班的时候,不知是谁弄来了由台湾出版的《回家》繁体字版本,大家如获至宝,纷纷掏钱申请复印。可能是申请复印的人太多,直到培训班临近结束,我们才拿到复印的全书。

我几乎是一口气将这本装订得并不怎么整齐、字体也并不怎么清晰的复印书读完的。书中治疗师对家庭成员细致入微的描述,对家庭互动循循善诱的引导;时而如行云流水,时而如暴风骤雨般的治疗节奏;结合(joining)家庭时宛若春风拂面般的温暖;挑战家庭时犹如秋风扫落叶似的“无情”……所有这些,或让人拍案叫绝,或使人掩卷沉思。书中对家庭暴力、患歇斯底里麻痹症(hystericalparalysis)的儿子、再婚混合家庭、子女酗酒或吸毒、长年卧病在床或者脾气极其暴躁的父亲以及有成员临近去世的家庭案例的描述,拓展了我——作为一名平常只能看到罹患精神障碍成员的精神科医生——对于家庭的多面性的了解,也让我对家庭及家庭结构、治疗与治疗师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作者结合不同的家庭案例对家庭所作的描述,使人不得不相信“家庭是一组有生命的关系,具有抑制或增强所有人类经验的能力”、(引号内的内容为书中原话,但各位读者最好是在相应的家庭背景或者书中的前后情境中去理解,下同。)“家庭以结构模式主宰我们的生活,与骨骼牵制我们动作的意义是一样的”、“一个孩子的生理症状应该放到家庭关系的情境中加以”了解“”所有的家庭都是延伸出来的家庭“、”家庭关系不是在缩小个人的生命,而是扩展“、”心理冲突引起生理症状,家庭欣然以保护和照顾的态度对待患病的孩子,此时就永远不需面对谈判,甚至不必承认这些冲突“。

作者告诫我们,虽然”每一个家庭都是独特的“,但每个家庭又都是相似的。例如”在家庭里,所有事情都是双行道,但家庭成员永远很难理解“,而”母亲对子女的亲密,取代了婚姻的亲密“则几乎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身为心理治疗师,我们不能只看到家庭的问题和缺陷,同时要坚信:“作为家庭及其他重要社会团体的成员,他们所拥有的可能性远超过他们所理解的”、“当家庭成员学习到以彼此相连的方式看待问题时,就会有新的观点,新奇且更能感受他人的方式就会出现”、“家庭成员也许是问题的一部分,也可能是解答的一部分”、“互动的方式比沟通的内容更重要”。

家庭治疗师认为“家庭是一个整体,当这个系统中的一个或多个成员提出问题,处置的对象却是整个家庭”以及“家族治疗是一种治疗人类问题的工作取向,将一个家庭的所有家人聚集在一起,帮助他们解决源自于他们的冲突。这也是人类行为如何由其社会氛围塑造基础的新认知取向”,之所以有以上的认识,是因为家庭治疗师相信:“治疗为的是改变家庭的结构,因为家庭结构一旦有了转变,每个家人的生活也会跟着改变”、“家庭结构是保守的,不过是可改变的,治疗的目标就在增加这些内在结构的弹性”,与此同时,家庭治疗师还应该让家庭成员相信他们“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是由两人相互决定的”。

作者虽然一直认为“治疗就是挑战”、“借着挑战激发家庭成员的方式以尝试发现隐藏的联结或一些看不到的关系”、“这些面质的强度肇始于近乎传教的热情,使家庭受到冲击而改变、成长并促进功能”,他同时也一再强调,“我们就像是外国人拜访一群人,他们有共同的文化和历史,自己的沟通方式和完整的忠实感和抗争。我们必须学习如何结合他们,得到他们的信任感,并展示我们的能耐”、“这个日后被我称为‘结合’(joining)的连结是重构挑战的先决条件。家庭对于那些不了解他们、不能接受他们却想要改变他们的人所做的努力,通常抱持抗拒的态度”、“‘结合’并不是要你虚伪做作,它指的是调拨到别人的频道,以他们感动你的方式回应”、“‘结合’强调治疗师主动参与并成为治疗系统中的一部分”、“如果认识到每个人都是家庭整体的重要部分,就可以让家庭成员在更亲密的同时,更能展现自我”、“结合过程会发生在许多不同的层次”、“‘结合’变成一种技巧,我可以有意识地采取行动并教导别人。”

“治疗师就跟这些家庭一样,会受到生活情境的滋润及限制”,因此“我与家庭成员会谈时总是全神贯注,提高警觉,就像一只追踪线索的猎犬”,“我们不只被迫去聆听,也要注意去看”。不过,“如果治疗师接管父母一职,并展现他的能力,在比较之下,父母很可能变得无能”。

作者除了告诉我们“谈论过去永远是抒解当下紧张关系的好方法”、“‘保存’家庭,不让家庭分散,并不是我的责任”之外,还传授了许多值得所有心理治疗师仔细揣摩的理念和技巧,比如“有时最好的答案就是没有答案”、“治疗小朋友就是行动的治疗,不是讲话”、“有时候做得越少越好”、“有时候少做才更有效果”、“接受真实的他们,而不是我所希望的他们”、“治疗是重复的过程,它的技巧就是以不同的变化重复主题”。

得到本书的起初两年,我一边对不同类型的个案进行家庭治疗,一边反复阅读相关的章节,可以说获益良多。书中对我个人的心理治疗临床实践常常带来醍醐灌顶般的思考,其中对我特别有指导意义的,是书中谈及的“所谓‘症状替代’”,它使我对症状的意义有了全新的理解,而“开个回到症状的处方”,更是对如何处理症状的功能给了我们一个可以用来“画瓢”的“葫芦”。

2003年初,我考入香港大学攻读李维榕教授的哲学博士研究生。李维榕博士是《回家》作者米纽秦唯一的华人入室弟子。在一次周例会时,我向李老师汇报阅读该书之后的收获和感受,她建议我再好好看看前四章有关作者米纽秦本人经历的部分。

复印本经过了两年多的无数次翻阅,已经有些面目全非,我只好找来英文原版细细研读。书中详细描述了作者的成长历程,包括求学、从医、参军、坐牢、结婚、为人父母以及接受精神分析培训的经历。大师所成长的位于阿根廷一个小镇的原生家庭以及他和夫人佩特辗转于以色列和美国之间的属于他们家庭的种种故事,除了教会我不少为夫和为父之道外,还让我看到了他所创立的结构式家庭治疗理论的来历。我觉得结构式家庭治疗中所谓的等级、界限、疏离、缠结等概念,无不是对他所成长和建立的家庭的描述。他经常在治疗中以握手的方式对家庭成员的结合(joining)以及与家庭成员约定的技术,也来自于阿根廷的那个小镇,在那里,“买卖契约常是以握手方式敲定”、“真正的契约却存在于握手之间”。

正是在这次完成了对前四章的阅读之后,我才真正明白,“今日,当我与不同家庭会面时,佩特、丹和珍都是一部分的我”,“在从‘我’逐渐进展到‘我们’的过程中,我并没有丧失自我,反而有了延伸”。自己的成长经历对治疗的影响,这是每个心理治疗师都必须谨慎对待的课题。

2001年秋,米纽秦曾到北京举办家庭治疗工作坊,我因工作太忙未能前往一睹大师的风采,一直引以为憾。今年7月,我借去纽约参加一个学术会议的机会,顺便参加了米纽秦本人在纽约的米纽秦家庭中心举办的两天家庭治疗工作坊。这两天的工作坊上,米纽秦多次提到叙事治疗学派创始人麦克.怀特(MichaelWhite)的名字,让我深感米纽秦海纳百川的包容以及后现代思潮打在他身上的烙印。

今年11月,接到素琴约我为该书写序的邀请后,我第三次认真阅读了本书,发现其中有不少后现代不确定、叙事和建构的理念。例如:“说故事的需求总是会让我们编造出与事实不符的儿童生活,不过,是为了符合别人的期待……”、“我所做的大部分事情被视为是‘负责任的’。如果我做了什么不负责任的事,也仅是被标上‘笨拙’、‘健忘’或‘好幻想’,绝对不会是‘不负责任’”、“一旦你被界定之后,这些定义就会将你所有的行动都染上颜色、贴上标签”、“人类就像蜗牛,随身携带着记忆的壳,我们就等于这些壳”、“自我是易变的,而且包括了与他人的互动”、“除了继续保留家庭结构和家庭发展的概念以外,我开始专注在家庭所编造,可以用来了解其生活情形的特殊故事。人们有成为其所说故事中人物的习惯。根据记忆所说出来的‘故事真相’比‘历史真相’更具有影响力。‘事实’对治疗师而言,有一部分是历史真相,有一部分是编构出来的”、“因为过去的事实会随着情境及治疗师的信任而改变”、“你‘认为’你需要它”、“我们每个人都会建构一些理论以捍卫自己的信仰,我们的生活不一定合情合理,但我们会想出一些道理”、“每个家庭都有神话,他们对自己说故事,然后相信这些故事。我的工作就是帮助你们看到你们的故事,也许它不像表面上那么单纯”、“我们与生就具有合作、适应、互助的能力”。

再次重读米纽秦的这本著作,除了在治疗方面有不少新的收获外,在如何维持良好的婚姻、如何为人父母等等方面,也是获益良多。

作者告诉即将步入婚姻殿堂的年轻人:“婚姻并不能使我们更圆满,亦即弥补我们缺少的部分”。而对于新婚燕尔的夫妻来说,“新夫妻必须在周围建立一道屏障,保护自己的隐私,让他们有时间加强彼此的关系”。对于所有的夫妻来说,“健康的夫妻需要弹性及稳定性”、“婚姻是一种追求平衡的行动”、“环境会改变,我们也必须跟着改变”、“如果冲突和问题是无法避免的,你一定可以找到解决的办法”、“要改变,也要经营”、“改变需要经营”、“独处并非意味背叛,屈服并不是被打败,依赖不等于软弱,主动不是操控”。

当我们即将为人父母时,我们要认识到“为人父母是一件几乎难以成功的工作,所有的父母在某些方面都有缺失”、“孩子的行为是由家庭所有成员共同努力维持的”、“每个孩子身上都有一种看不到的天生灵气,这种灵气决定了他(她)的未来”、“每一个孩子都给我们带来愉快及困难。我们很快发现,所有的专业训练、读过的书,都没有教我们认识每一个独特的孩子,以及该如何去适应他们”。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遇到困扰时,常常是因为父母“对孩子的行为瞭若指掌,却没有看到自己所造成的影响”,当我们扪心自问“父母应该怎么帮助子女成长”时,“有时候答案非常简单:放手。”,还有“玩耍的时候,孩子必须被慷慨遗忘”、“真正的玩耍消失了,会变成权力斗争”、“让玩耍就是玩耍”、“孩子所玩的最大游戏就是自由——没有大人限制的自由,用想象的翅膀自由飞翔”、“儿童的游戏,是他聪明与创造力的透视”、“儿童的语言就是魔术的语言,而且也是敬畏的语言”、“有时候,控制小孩的方法,就是‘不’注意他们”。当然,对于视若掌上明珠的孩子,有时“你必须找出方法,让孩子变‘小’”;当孩子真的变得桀骜不驯时,“先管理,后讲理”就显得很重要。不过我们也要认识到,“对父母生气也许是重塑过去的一个重要阶段,就像是一种成年礼”、“唠叨不会使任何人更有责任感,只会使他们防卫自己”。

对于婚姻已经步入死胡同的夫妻来说,要认识到“离婚者不见得在人格上有缺陷,也不见得是任何形式的失败”、“离婚不是终结,而是一种转变”、“离婚既是失去也是解脱,留下许多困惑”、“没有什么比婚姻更能够有效地戳破过度理想化的浪漫”。应做到的则是:当夫妻关系“面临破裂时,他们必须保护父母职能,以免婚姻冲突腐蚀父母职能”、“不管有什么后果,父母永远是父与母”。

对于再婚家庭来说,一方面要认识到‘融合’‘融“再婚家庭的形成并不是,合’意味着某种程度的分解、交流与个体性的减少”、“再婚家庭充满了可能性:竞争与冲突,嫉妒与怨恨,还有重生的爱”;同时也要相信“家庭的丰富资源超过我们想象,再婚家庭更是如此”,“继父母刚开始应该当助理父母,再慢慢地,一步步进入完整的亲子关系”。

而无论是否步入婚姻,无论是否为人父母,我们每个人都要认识到,“没有任何陷阱要比自己设下的陷阱更难以逃脱”,“生命虽然很苦,但是你必须接受它”。

最后,以书中的一句话与所有对家庭、家庭关系或者家庭治疗有兴趣的读者共勉:“学习从一个以‘独立个人’为重点,转化到‘个人来自脉络’的更复杂观点,是一段迢遥旅程。”

是为序

胡赤怡

2008年圣诞节于深圳大头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