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书籍 » 人格手册——理论与研究(第二版)(上下册)

定价 ¥93.00

人格手册——理论与研究(第二版)(上下册)

  《人格手册:理论与研究》(第二版)是一本全面反映当代人格研究最新进展的心理学工具书,由各领域的领军人物撰写,整合了人格领域的经典与现代研究,发展了人格研究的跨领域、跨时间的成果。
  全书共五编。第一编导论,阐述了现代人格理论和研究历史;第二编理论观点,论述了精神分析、特质论、社会认知论、认知情感论和交互作用论;第三编与其他领域的接口,论述了行为遗传学与人格、人格的神经科学、人格的发展、人格与精神机能障碍、人格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的关系、人格与文化等;第四编主要的研究专题,讨论了气质、无意识、自我、个人叙述与人生故事、人格与动机、情绪和情绪调节、人格与健康、归因、创造力与天才、人际行为场、人格评鉴的主要原则等;最后一编是本书主编之Lawrence A. Pervin教授对人格研究领域的概观与展望。
  用明尼苏达大学Mark Snyder教授的话说,这本书是人格研究者与学习者“必读”的。本书内容翔实,综合性强,观点公允,不仅适合于心理学的学者与学生,也适合于哲学、教育学、医学等领域的学者与学生。

在那儿买“人格手册——理论与研究(第二版)(上下册)”. . . . . .

卓越价:73.70  节省19.30
当当价:73.60  节省19.40
蔚蓝价:87.40  节省5.60

作者:[美]珀文Lawrence A. Pervin,[美]约翰 主编,黄希庭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12-1
ISBN:7561734344
字数:1187000
印次:1
版次:1
纸张:胶版纸
定价:93
英文名:Handbook of Personality:Theort and Research(Second Edition)

编辑推荐

这是一部全面反映当代人格研究最新进展的心理学工具书,由当代人格心理学各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撰写,整合了人格领域的经典研究与当代研究,阐述了人格研究的各领域在上个世纪 90年代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它的出版不仅为我国心理学教学和科研人员提供了一本反映国际水平的人格理论与研究的工具书,也为从事哲学、法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文学、美学、医学的教学与研究人员提供了一本可供参考的工具书,同时也可以让读者从中了解到人格心理学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该著作中译本内容资料非常详实,所述理论观点都能在占有大量信息资料的基础上,用实证数据资料、临床例证等材料加以支持和佐证,坚持了人格研究的实证取向,避免了一些著作经常犯的理论阐述有余,实证材料不足的弊病。
  在观点评价上力求公允,符合当代人格心理学的综合研究取向。无论是对人格研究历史的评述,还是对人格理论观点的分析;无论是对跨学科人格研究成果的介绍,还是对人格心理学研究专题的阐述;无论是对人格研究现状的分析,还是对发展趋势的展望;无论是对临床取向的研究成果,还是对相关取向或实验取向的研究成果;无论是对经典的“大理论”,还是对新近发展起来的“小理论”,作者都相当公允地指出其长处和局限性,肯定其合理因素,扬弃其不合理因素,力求以公允的观点、综合的研究取向来探讨人格问题。
  书中还提出了不少新理论,也发展出一些小型的人格理论,如第六章对AlbertBandura的社会认知理论做了新的发展和补充;第七章和第八章阐述了认知情感系统理论和整体的交互作用论,这些理论观点在以前的很多教科书上是不多见的。

目录

中译本序言
序言
第一编 导论
第一章 现代人格理论和研究历史
第二编 理论观点
第二章 人类的本性与个体差异:人类人格的进化
第三章 人格的精神分析取向
第四章 大五物质分类:历史、测量和理论透视
第五章 人格的五因素理论
第六章 人格的社会认知理论
第七章 一种完整人格理论中的整合倾向和加工动力:认知感情人格系统
第八章 整体的交互作用论:人格发展的一种研究取向
第三编 与其他领域的接口
第九章 行为遗传学与人格
第十章 人格的神经科学
第十一章 跨人生历程的人格连续性与变化
第十二章 人格的发展
第十三章 人格与精神机能障碍
第十四章 关于人格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的接口
第十五章 人格的文化构成
第四编 内容领域
第十六章 气质:特质心理学的一个新范例
第十七章 心理潜意识
第十八章 自我的自然主义观
第十九章 个人叙述与人生故事
第二十章 人格和动机:个人行动与意动演变
第二十一章 情绪和情绪调节
第二十二章 压力、应对和自我调节过程
第二十三章 人格与健康:疾病易感性和疾病适应性中的倾向与加工
第二十四章 人格心理学中的归因
第二十五章 创造力与天才
第二十六章 人际行为场
第二十七章 人格评鉴的四项原则
第五编 概观
第二十八章 结束语:人格理论和研究的恒定性与变化
人名索引
主题题译名参考

书摘

精神分析家由于在作为知识积累和假设检验的主要模式的个案研究方法中未获得任何进展而造成的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严重后果是毫无疑问的。例如,在整个20世纪精神分析家曾经提出了过多的相互竞争的发展理论,但其中很少受实证检验过,另外一些从实证角度来讲则属于不可证伪的(或已经被证明为错误,如 Melanie Klein关于婴儿期的大多数推测就与婴儿认知的研究结果不相符)。另一方面,由精神分析的深度访谈法、观察法以及旨在了解个体联想网络、意义结构、情感倾向和调节方式等内容与个体进行的交互作用,对单一的人格所进行的深入观察是其他方法所做不到的。
临床观察为观察具有心理意义的现象撒开了大网,尤其是在大量产生理论和假设的“探索背景”中。实验室可能在假设检验的“验证背景”中更有用处,但在探索背景中价值却很小。实验室在观察新现象和形成较清楚的观点网方面相对缺乏价值的原因也正是它在验证背景中具有长处的原因:实验者可以施以尽可能多的控制,将被试的反应限制在研究者感兴趣的较小数目之内。
事实上,人们有充分的理由认为心理学中在假设检验层次上对相对确定性的追求(数十年来对p值的过分关注可以说明这一点)导致了理论层面上的虚假的确定性。如果心理学家将其理论框架完全建立在可以很好地进行重复的实验基础上,那么,由于技术、实践或伦理上的原因,他们就会形成一种共有的使其低估较难为学术界所理解的过程和变量的重要性的“可得性偏向”。当然,我们不必在包含大量具体虚假性的相对丰富的理论和包含大量可能是真理的较为贫乏的理论之间进行选择,若对这些真理加以概括总结会形成一种片面、歪曲的观点。避免这种情况的一条途径是将心理学研究资料看成一种用作证据的等级,在这些等级中实验证明是特别有说服力的证据形式,而不可重复的临床观察说服力相对较弱,但对于理论构建来说却是很重要的资料来源。这一点对于人格研究领域尤为重要,因为它要处理各种极为复杂的现象,其中有一些难以在实验室中进行系统研究。
意义的解释
或许最重要的是,精神分析取向提供了一种用于解释人们的行为和相互沟通的意义的方法,而这些行为和方法可以使心理学家用一些在外行看来不太直观或明确的方式来理解人的行为。这很可能就是绝大多数其工作需要他们了解个体意义的临床医师完全或部分地依赖精神动力学设想(Pope,Tabachnick, & Keith-Spiegel,1987),而大多数实验者却对精神动力学观点持怀疑态度的原因。学会以精神分析的方式倾听并以这种方式对意义进行解释需要有多年的经验和指导,这跟学习设计和进行有效的实验是很类似的。
当然,解释中内在的“欺骗”好让后现代猫从精神分析口袋中逃脱出来。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对于意义不能进行可信的编码或者在识别重要的主题时毫无规则可循 (参见Alexander,1988;Demorest & Siegel,1996;Westen & Shedler,1999a)。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直都在对意义进行着解码。并且在很多时候,外行的观察者也会对他们所观察到的东西达成相当一致的共识。在对个体的内隐思维或情感——即意义的内容提供了深刻了解的主题内容或陈述的结构成分——的数量化的努力中,当研究者把编码系统应用于陈述时,情况也是如此。从方法学的角度来看,承认人们天生就对其经验赋以意义并且这些意义会影响他们的行为方式再一次表明,只从表面价值上来分析人们的反应——即使是针对高度结构化的刺激如问卷的反应——的研究取向仍存在着局限性。

例如,当理论家提到“内化的对象关系”或“母亲的内化”时,人们常常难以确切地知道他们指的是什么。内化这一概念通常依赖于Freud的已经被废弃的知觉复制理论(Schimek,1975),就好像儿童以某种方式与他们的幻想建构一起储存重要对象的真实知觉物那样。把对对象的“理解”看作某种口头含合行为的内化的经典精神分析模型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
实际上,人们是可以对一些探讨内化的合理而又不同的方式作出区别的:
1.在接近或缺乏意识的条件下个人图式或对象表征的形成。
2.在接近或缺乏意识的条件下关系图式的形成——也就是某种关系或一组关系的表征。
3.动态关系范式和对象一关系幻想的形成——也就是将人际愿望和恐惧与表征和行为倾向联系在一起,并激发出人际交往行为的认知一情感结构——这同样既可能是意识的也可能是潜意识的。
4.各种形式的程序性知识,个体在其中学习以特定方式建立人际关系、期望在关系中感受特殊的事物或学习在关系中调节情感,典型地,通常都是在意识不到这些过程的情况下进行的。
5.模仿,个体在其中发展出模仿他人行为的某些方面的能力。
6.功能内化,其中先前由外部对象执行的功能成为自我调节功能。例如,在面对痛苦或威胁时的自我安慰,并且无需设计具体人物的表征。
7.道德内化,道德命令被作为道德理想而受到重视或给予情感上的投入。
8.狭义的认同,它将对象表征的结构、模仿和行为模仿、参与竞争的“理想对象”动机结构的建立以及自我概念或具体自我表征的适应结合在一起以反映调整后的理想和行为。
可以看出,这些不同的过程并不是同形异构的。任何希望能连贯一致地讨论对象内化或内化的对象关系的理论家必须能够精确地说明他或她在某一特定实例中所意指的是哪个过程。

跨语言研究的困难之一涉及到翻译的问题。通常,使用本土语言从事研究的研究者不得不把他们的概念翻译成英语进行研究成果交流,但在翻译过程中会丢掉许多信息。举例来说,你很可能会对德语中用“气质”(temperamental)来定义外倾性感到奇怪,但是当你意识到在德语特质中很可能是 “temperamentvoll”,这个词与脾气毫无关系而是指“充满活力和精力”,就像活泼的意思时,你就不会觉得奇怪了。类似地, “frizzante”(被译为才华焕发的)与才华横溢无关,而是有点像英语单词“活泼的”(bubbly)意思。
为跨语言一致性提供支持的早期德一英双语研究对有关翻译等价性的问题进行了直接阐述(John et al.,1984)。双语研究特有的优势是可以控制样本差异,而且可以在个别词语水平上检验翻译的准确性,因为同一个被试提供了两种语言的描述(也见 Benet-Martinez & John,1998)。通过一个细致的回译程序,John及其同事(1984)发现了英语和德语特质形容词之间可接受的翻译等价水平,间隔两周施测的平均数相关为0.52。但是,有几个翻译被证明是不适当的,其项目翻译相关接近于零。这些结果表明,在单语研究中不易被发现的误译将导致对跨语言一致性的严重低估。

为了在单语研究中对因素的相似性进行实证的估计,Hofstee、De Raad及其同事用词语的翻译作为比较跨语言因素问题的方法。例如,Hofstee和同事(1997)确定了126个在先前的英语、荷兰语、德语的词汇研究中可以互译的单词,并用它们来评价这三种语言中所有因素对之间的一致性系数。他们的结果清楚地表明在这三种日耳曼语系的语言之间存在相当大的一致性。除了荷兰语和英语的第五种因素之外,其他组对间的一致性系数均超过了0.70。奇怪的是,作者认为这些跨语言一致性的水平是“令人失望的”(Hofstee et al.,1997,p. 27)。这种解释与Ostendorf(1990)从其精心设计的本土一外来的比较研究中得出的结论相矛盾。
我们对这些结果更为乐观。Hofstee及其同事(1997)报告的由实证观测得到的因素一致性水平可以被解释为只有当人们假设翻译是完全等价的,并且因素结构在每种语言中都绝对稳定时才存在。当我们至少就Hofstee等人所报告的因素结构不完美的信度对跨语言一致性系数加以矫正时会出现什么情况呢?矫正后的英语一德语一致性系数范围在0.84到0.93之间,这些给人深刻印象的数值还是在未对有缺陷的翻译加以矫正的情况下得出的;而且,第五因素的相关为0.93,这些都表明才智/开放性因素在英语和德语中几乎是同一界定的。矫正后的英语一荷兰语和德语——荷兰语的一致性系数彼此非常相似,由此得出同样的结论:前四个因素的一致性是确实存在的(0.88到0.97),但第五因素则不然(0.50到0.53)。总之,我们的重新检验表明基于翻译的跨语言比较是很有启发性的,但不应该按照绝对的效应大小进行解释。这些结果还表明荷兰语中的第五因素的界定不同于另外两种语言,对这个结果作何解释还有待探讨。

大五拥护者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比较不同特质论者所使用的描述词单,寻找这些相互竞争的五个超特质与五因素的相似之处,并解释一些不合适的描述词以及它们如何能被包括在这五个因素之下。然而,正规的拟合优度检验表明实证资料对五个不同的人格特征的拟合度不好(Parker,Bagby,& Summerfeldt,1993),一些超特质之间的显著相关否定了它们的区别。McCrae及其同事争辩说这五种分类是正确的,但统计方法是错误的 (McCrae,Zondermen,Costa,Bond,& Paunonen,1996)。那种认为这些超特质存在区别,但却具有重要的界定特质的看法,也不能针对拟合优度检验提供足够精致的概念模型。对不一致的发现作出妥协和改装传递了这样一种印象,即五种分类已变成特质理论化强求一致的温床。一些人格理论家认为特质论者应该通过增加理论上不同的项目群来寻求个人特点多样性的更好的表征,而不是在项目的精练集合中反复纠缠五种分类(Jacksoa,Paunonen,Fraboni,& Coffin,1996)。
一种全面的人格理论的发展需要一个整合的概念框架,它不仅要对行为进行分类,而且要详细说明其决定因素、关键的操作机制以及期望的行为得以发展起来而不期望的则得以改变的模式。理论指导着恰当的测量的发展,阐明了其核心假定的实证条件,并说明了有关变化的有效的心理社会程序。
所谓的超特质实质上是习惯行为的聚类。人们被要求去评定他们是否是有礼貌的、有计划的、好奇的、恐惧的、好争论的,如此等等。不用奇怪,例如,诸如有组织的、尽责的、守纪律的和努力的等彼此相似的行为的集合形成了一个名为“责任心”的行为聚类。某些聚类比另一些更为一致,这有赖于行为描述词的代表性程度。然而,描述性的行为聚类在有关控制构成特定聚类的行为的决定因素和调控结构的问题上几乎没有提供什么信息。
在特质分析中,行为描述词倾向于具体化为行为的原因。考虑一下责任心这个例子。在测量这个因素时,个体对诸如自己是否是“一个总能完成工作的具有创造性的人”“努力工作以完成我的目标”以及“认真地完成指派给我的任务”等作出评定。责任心行为被认为会影响到人们完成一件工作的好坏。当然,人们也可以用过去的责任心表现作为未来责任心工作绩效的预测。但责任心行为既不是人格结构,也不是它本身的原因。
……

书评

序言

这本手册的第二版是在第一版出版之后的十年,即我们迎来千禧年之际出版的。因此,这正是回顾和展望的时机——回顾不仅要察看我们的根基,也要评估已经取得的进展,而展望将预见未来可能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考虑关系到人格研究的核心,即人格机能跨情境和跨时间的连续性和变化之间的辩证关系。
这本手册的第二版本身既反映了连续性也反映了变化。本书的基本结构仍保持不变,其中导论的一章是关于该领域的历史,一编关于主要的理论观点,一编是与其他领域的接口,还有一编涉及特定的研究专题。在每一编中都再次呈现了连续性和变化。例如,理论观点部分继续保留了有关精神分析论、特质论、社会认知论、交互作用论等各章。与其他领域的接口部分继续保留了人格与生物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临床心理学以及人类学的关系等各章。最后,特定的研究专题包含了诸如自我、动机、潜意识、归因、情绪、健康、评鉴等重要内容领域的各章。连续性的另外一个标志是,新版28章中的10章,是由第一版中相同的作者们撰写的。此外,第一版中的两位作者回来撰写新领域中的有些章。因此,这明显体现出整个过去十年中人格心理学领域的连续性。
同时,第二版也明显反映了该领域的变化,以及引发变化的主要贡献者。在理论观点部分,进化心理学是新出现的一章,颇具影响力的人格五因素模型也专门新辟一章来阐述,Albert Bandura的社会认知理论也有了全面的阐述。在与其他领域的接口部分中,新的一章特别着重于阐述神经科学与人格之间关系这一重要的新兴领域。最后,气质、个人叙述、自我管理过程、创造力,以及人际过程各章也是新增的。全书的最后回顾了一个批判性论点,这个论点是由RobertCarson在他的另一篇极具建设性的《现代心理学》评论第一版时提出的。总之,本书28章中的17章代表了全新的研究成果。许多新增的章反映了1980到1990年间所培养的年轻一代研究者的贡献,他们引导了这一领域的新方向。同时,我们还怀着悲痛的心情注意到人格心理学
这一领域里几位有影响的开拓者相继去世,他们是Raymond Cattell,Jack Digman,Hans Eysenck,David McClelland,以及Warren Norman。他们当中的有些人对第一版作出了可贵的贡献。
最后涉及连续性和变化的一点是编辑者:一位是老班底,一位是新人。我们非常高兴为这一计划而共同工作。它为我们提供了机会以思考该领域的情况:什么是最重要的而什么是不太重要的,什么是将来有前途的而什么可能是逝去的一时风尚。我们力求在取舍上不存偏见,并尽可能动用我们自身及我们所咨询的其他人的最大才智。我们对某些可能有价值的领域被忽略或重视不够表示歉意。我们在处理评估发展前景这一任务方面相当谦逊,用Samuel Goldwyn的话说就是“只有蠢人才作出预言,特别是对未来的预言”,并且我们已敏锐地意识到在1996年《人格研究杂志》有关该领域未来的特刊中所表现出的观点上的巨大分歧。
我们有幸与这一卷的许多撰稿者进行了合作。重要的是要确保各章都在全部书稿付梓之前完成而不逾时。既然是这样,最先完成的几章和最后完成的几章之间的时间间隔只有几个月。这样,在Guilford出版社的大力配合下,这本书被列入了从速出版的对象,使我们能确信本书内容的时近性。有鉴于此,我们感谢 Guilford出版社总编Seymour Weingarten和出版社所有勤勤恳恳照料本书通过出版工作各项程序的员工们。
这本手册的第一版曾得到读者相当热烈的欢迎。我们希望,随着本手册第二版的出版,来自我们的相关学科《社会心理学手册》和《发展心理学手册》的出色撰稿传统将能够得以光大。
LAWRENCE A.PERVIN
新泽西州,普林斯顿
OLIVER P.JOHN
加利福尼亚州,伯克利

标签

Pervin 华东师范大学 黄希庭 人格 人格心理学 社会认知理论 自我 人格评鉴 人际行为场

评论0

最新评论

心理学分支 » 人格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