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神的艺术与科学

> 走神的艺术与科学

迈克尔•C.科尔巴里斯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2017-3

前言 为“走神”正名

让我想想,我刚刚说到哪里了?

哦,对了,走神。

我妻子说她在读小学时曾因上课时走神看向窗外而被罚,或许她正在畅想自己策马奔驰之类的。当时她受到了鞭打——用小皮鞭狠狠地抽打手掌,幸好现在已经没有这种惩罚了。她委屈地说当时也有男生在望着窗外走神却没有被罚。可能是因为男生是公认的不可救药的“走神病”重症患者,根本无法集中精神。

即使成年以后,走神仍然带给我们负疚感,比如当我们结识新朋友时,常常一不留神就没听到他们的名字,于是只好说:“嗯,不好意思,您的名字是什么来着?”可能是童年的经历使然,很多人都觉得走神是自己的过错。最近有一位朋友问我为什么他在公司的董事会上总是不能集中精力,好像席间只有他自己出现了问题。我告诉他其他参会人员肯定也在走神。研究表明,我们的思想每天有一半的时间都在走神。哪怕是在晚上,在我们入睡之后,思想仍然可以在梦中漫游,徜徉在广阔的天地中。因此,为了大家,尤其是为了我们大学老师这个群体,我觉得自己有责任为“走神”正一下名。

让老师和家长们烦恼的是,我们的生理结构决定了我们的大脑总是在集中精力和走神两种状态间来回转换。因此,走神并不一定是坏事。也许走神正是一种休息和放松,让大脑可以在精力高度集中的活动之后得以缓冲,又或者它能够给我们沉闷的生活增添一丝乐趣。但是,走神的作用可不止如此。在这本书里,我提出了走神所具备的很多富于创造性和适应性的特点——实际上,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走神。在走神时,我们可以进行思想的时间旅行——我们的思想在时间里来回漫游,不仅可以在过去经历的基础上畅想未来,还可以形成关于自身存在意义的持续性的观念。走神赋予我们进入别人思想的能力,增强了我们对他人和社会的理解。通过走神,我们得以发明创造、讲述故事、开阔视野。无论是像华兹华斯那样如一片云般独自游走,还是像爱因斯坦一样想象自己乘着光束旅行,走神都为我们的创造力提供了助力。

在这本书里,我漫步于走神的高峰低谷,希望能为其正名。我努力完成了九章的内容,虽然各章节按一定顺序排列,不过每一章都可做独立的文章来阅读。在行文间我也偶有溜号离题,但似乎书名本身也算是一种默许。同时,本书无意于囊括走神的所有层面,也不能保证陈述得准确无误。毕竟,我们的思想都在以不同的形式游走。

   如果你现在还没有走神的话,那么,请继续读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