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狄浦斯情结:精神分析最关键的概念

> 俄狄浦斯情结:精神分析最关键的概念

简-大卫·纳索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7-1
9787518410811
25.00

译者序

在翻译本书作者Nasio教授的另一本书——《沙发上的精神分析家》时,令我印象尤其深刻的地方,就是Nasio教授的教学主张:“我致力于让学生听得清晰而明了。教人学习好比培育那些已经诞生却还没成熟的萌芽,换句话说就是要让学生意识到那些在他们身上新生的理念,并且教给他们发展它的方法。陈述清晰的理念总是给予人鲜明的印象。在那些善教的老师的课堂最后,你总会愉快地发现,结合你课堂上听过的知识,你自己就已经知道最后的总结或结论了,尽管老师还没有说。这就是我们都在追求的清晰明了,它让我们学习、进步,获得鼓舞并激励我们思考。而这一切,带给了我们幸福。”

近些年,随着国内心理学读物越来越多,精神分析类读物也越来越丰富。但是一旦涉及专业领域,我观察到读者往往难以衔接理论之间的关系,导致断崖式的迷茫。拿弗洛伊德的文献资料来举例——国内也有出版,编撰得很全,翻译得也好,但是许多精神分析的初学者从第一页开始看之后,却出现一个最直接的反应:

看不懂。

这很真实。原因很简单:弗洛伊德在已经具备了相当博学的知识之后,才开始着手精神分析的研究。而初学精神分析的朋友每个人的知识储备与专业背景情况均存在不同,又怎么可能一读就懂呢?

所以我们把某些专业书称为文献,而不是教材。文献的读者群是已经具有一定专业学习与积累的人。

怎样才能让一本书既是专业文献,又能做教材呢?

这就涉及两点:第一,要把专业内容分布以及提纲挈领规划得非常清晰;第二,设定的读者人群不但包括具有专业学习与积累的人,更要包括零基础的人群,甚至是学得不明白的人群。

而这两个要求,恰巧是Nasio教授在巴黎第七大学教学30年的努力目标。

当我翻译这本书的时候,我的第一直观反应就是清晰明了。男孩的情况,女孩的情况,答疑环节,症状与情况的归类解读等一目了然。尤其是每个篇章结束后附上加以说明的图表,这不仅是在说专业理论,更是把教学当作一种艺术在对待。对于初学者来说,这作为教材来用真是太棒了。而对于有一定专业学习基础的人,恰巧又可以查漏补缺,难怪本书被纽约大学读书协会评价为“大学生必读的100本书”之一。

既然作者都可以把如此复杂的东西清晰地呈现出来,我翻译的文字也应该致力于让读者轻松一些。在不改变原意的情况下,我采用了一些调整语言的方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就是断句。比如拉丁语系会用许多很长的复合句来对事情进行描述,直译过来会因为阅读逻辑习惯的不同导致读者会很辛苦,那么我会把握句子的结构,把它断成多个简单短句,这样读者会轻松许多。第二,做注解。不能改变作者的原意,又存在一些专业名词需要解释,并且说明一些译本之间存在的差异,那只能多做注解了。比如“俄狄浦斯情结”以前曾经翻译为“恋母情结”,虽然现在这个翻译已经渐渐被废弃,但是很多读者查阅资料的时候还是会查到,那么就要向读者说明,这两个词原词是一样的,只是“恋母情结”这个翻译存在问题而逐渐被弃用。再比如“Phallus”这个词,英语和法语文献这个专业词汇是一致的,但是中文的翻译却很多,有“阳具、阳型、石祖、菲勒斯”等,那么就应该注明该词的意义以及与“penis”即阴茎一词在精神分析中的区别。这样就可以帮助读者理解其他文献以及此译本,消除因为翻译而衍生的理解困难。

翻译过程中我发现,因为Nasio教授原籍是阿根廷,所以描述中还使用了很多西班牙语的文雅风格。我也尽量能翻译得准确、简洁。如果书中译文有不当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