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学

> 精神病学

张亚林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11

第四章 精神疾病的分类学


疾病诊断是指把一个患者的具体病症纳入疾病分类中某一类别的医学过程。理论上,任何一种病症都有一个确切的疾病诊断名称,临床医生所做的只是需要尽快而准确地将该病症纳入正确的诊断类别,然而在临床实践中这种情况一般更适合躯体疾病的诊断而难以照搬于精神疾病的诊断分类过程。个中缘由归咎于精神疾病的诊断几乎完全依靠医生对患者精神症状的认识与辨析,而现实中不同文化体系会对个体的心理活动、行为举止有着不一样的“得体”或“失常”评判标准,且现阶段许多精神疾病的具体病因尚不清楚,因而目前精神病学界在某些具体疾病的概念、名称、内涵上往往存在分歧与异议。自20世纪中叶后,随着由相关权威机构制定的精神疾病诊断与分类系统逐渐推出,并经过多年的使用、发展与完善,渐渐统一了学界有关精神疾病的疾病概念和诊断归属,对该学科的发展和学界之间的交流带来了全新的学术平台。目前,为精神科广泛使用的疾病诊断分类系统主要包括WHO制定的ICD、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制定的CCMD以及美国的DSM。


第一节 精神疾病的分类原理
 
所谓“分类”,是指以对象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基础进行排序、编组或成套的过程,而实施这一过程的一套规律原则就称为“一个分类系统”。疾病的分类需要创造体系、定义疾病、界定概念,并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完善。通常,一套好的诊断分类系统应具有在不同方面能够反映其优异结构与使用效果的诸多要素,如良好的信度、效度,内在稳定性、特异性及实用性等。对精神疾病进行诊断分类是一条理想的、针对性地减少对重复和大致相似病例混淆认识与反复论证所带来工作负担的较优途径,分类系统中的诊断标准具备定义精神疾病和对具体疾病进行诊断的两个基本功能,而利用分类标准对精神疾病进行鉴别诊断,则有利于临床医生施行最有效的治疗;与此同时,通过推出分类和诊断标准可以在专科医生、全科医生以及健康工作者之间提供进行交流的统一语言。
 
一、精神疾病分类的历史与现状
 
多年以来,由于多数精神疾病病因不明,以及精神现象的复杂性,对于精神疾病的分类一直较为混乱。20世纪初,现代精神病学奠基人之一的德国精神病学家克雷佩林根据精神疾病的不同症状、病程与转归划分出早发性痴呆(精神分裂症)、躁郁症、妄想狂等疾病单元,成为现代精神疾病科学分类的“雏形”。然而,此后精神疾病的诊断分类进展甚慢,各国精神医学界基本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直至20世纪中叶以前,都未形成统一而公认的精神疾病诊断标准,以精神分裂症的诊断为例,既有按照布洛伊勒提出的联想障碍、情感障碍、矛盾意向、孤独症等“4A症状”作为诊断依据者,也有强调施奈德“一级症状”才具有诊断精神分裂症的重要价值。若从现今的观点出发,就可以明显地看到当时这些诊断标准的缺陷所在:前者显然过于重视阴性症状,而后者则有忽视阴性症状的倾向;而且无法肯定究竟要出现几个“4A症状”或“一级症状”才可以确诊为精神分裂症,因而均未能获得更大范围、更长时间、更多学者的广泛认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临床精神病学也取得了长足进展,学术交流日趋加强,因而对于统一的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的需要日益强烈。1948年WHO出版的《国际疾病分类》第六版(ICD-6)中,首次将精神疾病作为专门一章,列出了二十余种精神疾病;其后在1978年出版的ICD-9中,开始对所列的各种精神疾病作出描述性定义,以利于各国诊断概念的逐步统一和规范。1980年,在美国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三版(DSM-Ⅲ)中,首次对每种精神疾病制定了操作性诊断标准,并对这些诊断标准的可行性、信度与效度等进行了现场测试,成为精神医学发展史上一个里程碑。此后的发展更令人鼓舞,1992年出版的ICD-10中,精神疾病的类别已达百余种,也编制了相关的诊断指南(guideline),至今该分类系统仍为世界各国精神医学界所普遍接受和采纳。
 
我国于1958年首次提出了较为完整的精神疾病分类方案,将精神疾病划分为14类;其后于1978年成立专题小组,对原方案进行全面修订,归并为10大类;并进一步划分了各类精神疾病的类型与亚类,作为《中国精神障碍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一版(CCMD-1)。1989年中华神经精神科学会参照国际分类方案并结合我国国情,通过并公布了CCMD-2。并于1995年颁布了按“在保留具有我国特色、特点的精神疾病分类方法的同时将分类系统向国际疾病分类法逐渐接轨”原则进行修订的CCMD-2-R。随后,经过进一步的临床实践,并结合国际发展潮流,又于2001年推出了CCMD-3。
 
二、精神疾病的分类原则
 
疾病分类就是把种类繁多的不同疾病按其各自特点和从属关系,划分为病类、病种和病型,并归成系统。分类将会加深对各疾病之间关系的认识,可作为进一步探讨各类、各种、各个疾病的基础,并为临床诊断、鉴别、治疗和科学研究提供相关参照依据。在疾病分类中,按确切病因、病理改变作出疾病的诊断与分类,是医学各科所遵循的划分疾病种类的基本原则。然而就精神病学而言,虽然针对器质性精神疾病的诊断与分类可以遵循病因学分类的原则,但更需指出的是,迄今多数精神疾病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明,缺乏有价值的实验室检测诊断手段,导致整个精神疾病的诊断和分类无法贯彻病因学分类的原则。
 
对疾病进行分类的目的是为疾病诊断服务,统一的分类,才使医生们在临床工作、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时有了一致的尺度和语言。原则上,疾病分类首先应如实地反映各种疾病之间的本质区别;其次要能够表达科研及临床进展;再者必须满足临床实践的需要;同时还须有利于促进各国、各地区之间学术上的互相理解和交流。就现状而言,大多数精神疾病病因未明,也缺乏明确的体征与实验室等辅助检查的有确切诊断价值的发现,精神疾病的诊断分类主要依据症状特点及病程特征,其诊断标准主要内涵是将那些有特殊意义或价值的症状组合起来,结合临床其他特征作为规范性的操作指南。
 
病因学分类是根据疾病的病因与病理改变建立诊断,一旦症状、体征确立,诊断不应发生改变,但同一病因可出现不同症状,此分类有利于对因治疗。症状学分类是根据共同症状或症状群组合(综合征)建立诊断,当症状或综合征发生改变时,临床诊断也会相应改变;同一症状或综合征可由不同的病因所致,该分类有利于对症治疗。
 
根据临床症状特征进行分类,可将精神疾病划分为精神病性与神经症性。这种划分虽非完美,在目前情况下却有着实际的定向价值。因为若按照纯粹的病因学分类,无法处理现实中存在的许多病因不明的精神疾病,因此必须在病因学分类的基础上辅以症状学分类。这样的分类方式绝非理想,但迄今的事实是至少目前无法自始至终地应用惟一标准的分类学原则,从实际工作出发各种分类原则都有着其必然的选择理由。
 
根据症状学特征所进行的诊断与分类通常具有如下特点:(1)症状学诊断,即将症状相同的病例集中在一起,不论病因是否相同,根据共同的主要症状命名,建立诊断;(2)状态性诊断,诊断名称只说明疾病当时所处的状态,在病程中随着主要症状的变换,诊断亦随之改变;(3)同一病因的疾病,因出现了不同的症状群,可以分解成为几个互不相关的症状学诊断;(4)症状学诊断有利于临床对症治疗。
 
值得强调的是,从上述目标出发的诊断标准如果非常细致,则临床诊断准确性高,但往往会失之繁琐,可操作性差,不利于临床使用。反之,则失之严谨,造成临床上百病一词,缺乏特异性,导致诊断混淆。
 
应用精神疾病的分类、诊断标准和量表可有利于临床、教学、科研和管理,是精神病学历史上的分类和诊断方面的重大进展。近二十年来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的发展,是精神病学领域研究方法中最重大的进展之一。由于它们重要的实用价值,因此除精神病学专业以外,相关学科如心理学、药理学、神经病学,甚至其他基础与临床各科也在日益广泛地应用这些诊断和评定工具,例如,目前正广泛应用于探讨各种精神疾病的病理生理与心理机制及心理因素对各种躯体疾病的影响,以及有关新药研制、临床评估和合理用药等,并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二节 我国现行的精神疾病分类系统
 
 
一、发展历史与分类原则
 
我国精神疾病诊断分类系统CCMD-2与CCMD-2-R推出后,中华精神科学会依据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争议以及与国际接轨的需要,于1995年成立了CCMD-3工作组,在1996~2000年,对1 538例17种成人精神疾病患者及773例7种童年和少年精神疾病患者的分类与诊断标准开展前瞻性现场测试与随访观察。在此基础上全面完成了《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的编制工作,并经中华精神科学会常委会讨论通过,作为我国精神疾病的分类和诊断标准于2001年正式发表与实施。CCMD-3的编制原则是兼顾症状学分类和病因学分类;分类诊断继续向病因病理诊断的方向努力,能按病因分类者则尽量按此分类,并使我国的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逐步与国际疾病分类接轨。
 
二、主要分类
 
CCMD-3 采用0~9位编码进行分类,将常见的精神疾病分为10大类:
 
0器质性精神障碍
 
1精神活性物质与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2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
 
3心境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
 
4癔症、应激相关障碍、神经症
 
5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
 
6人格障碍、习惯与冲动控制障碍、性心理障碍
 
7精神发育迟滞、童年和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
 
8童年和少年期的多动障碍、品行障碍、情绪障碍
 
9其他精神障碍和心理卫生情况
 
三、CCMD-3的特点及与其他精神疾病分类系统的关系
 
1.反映主流学派(现象学派)观点,以病因病理学兼顾症状学作为分类和诊断标准依据。
 
2.反映专业发展中的服务需要和服务重点,分类与诊断标准满足多发病、常见病的需要。
 
3.CCMD-3与ICD-10相似,但增加了一些类别编码,以满足学科发展需要。CCMD-3的编码与ICD-10基本相同,其中编码9为其他(other)或待分类(unspecified),不同于ICD-10的编码8一般用作“其他”精神障碍归类外,有时还作他用。
 
4.CCMD-3尽量引用ICD-10的名词解释,仅在必要时作修改和补充。修改了抗精神病药、康复等名词解释,区分人格障碍与人格改变,如ICD-10的“人格障碍,器质性”,在CCMD-3中分类为“器质性人格改变”。
 
5.CCMD-3的精神分裂症病程采用缓解期、残留期及衰退期概念,不用ICD-10的缓解型、残留型等的分类。
 
6.CCMD-3的情感性精神障碍(affective disorders)基本照搬ICD-10,只有个别存在差异,如根据我国实际情况保留“复发性躁狂症”,不采用“中度抑郁”的分类概念。
 
7.根据国情和现实,继续保留或增添某些精神疾病类别或亚型,如神经症、反复发作躁狂症、同性恋等。CCMD-3将癔症从原来的神经症中分出来单列,保留癔症的名称。在将癔症分为癔症性精神障碍和癔症性躯体障碍后,再作进一步的亚型分类。通过将癔症从神经症中剥离出来,使神经症的概念与涵盖内容更趋完善。有人认为,在疾病分类学中,神经症这一概念模糊的名词已经没有重要意义,除DSM-IV不用这一名称外,ICD-10尽量避免使用,CCMD-3基于现场测试结果和这一名词便于叙述与归纳,仍作保留。
 
8.CCMD-3的“其他精神障碍和心理卫生情况”包括了前面编码未包括的所有精神障碍和心理卫生情况,也包括ICD-10的F09待分类的器质性精神障碍,F29待分类的非器质性精神病,F99待分类的精神障碍。
 
9.CCMD-3根据我国的社会文化特点和精神障碍的传统分类,在尽量接轨国际分类的同时,并未照搬ICD-10分类和编号,而是舍弃了某些暂不适合于国内却在国际分类方案中已经明确的精神疾病,如ICD-10中的性欲亢进、边缘性人格障碍、童年性身份障碍、与性发育和性取向有关的心理及行为障碍的某些亚型、出于心理原因渲染躯体症状以及同胞竞争障碍等未予纳入。但CCMD-3已尽量向ICD-10靠拢,并将ICD-10编码和名称在“[]”中列出,以便对照。其中与CCMD-3名称相同者只列出编码。
 
10.尽量使分类与诊断标准具有可理解性、可接受性和可操作性。
 
11.针对我国现阶段缺乏完整、统一的全部疾病分类,而只有精神科等少数临床医学分科有本专业的疾病分类和诊断标准的现状,CCMD-3在保持本专业分类系统相对完整性的同时,注意与其他医学分科的衔接,使该分类与诊断标准既为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专业所接受,也为医学总体和其他临床医学分支接受。
 
12.鼓励在实践中应用多轴诊断以及同轴中列出多个诊断。ICD-10和DSM-Ⅳ已推出多轴诊断。在《CCMD-3相关精神障碍的治疗和护理》的附录中对7轴诊断作了介绍,供临床与研究参考。

第三节 世界卫生组织的精神疾病分类系统
 
 
一、概述
 
1948年WHO颁布了ICD-6,首次将精神疾病分类纳入其中,但内容非常简单,缺乏实用价值。直到ICD-8(1968年)作了大量补充后才基本可正式应用于临床,因而逐渐为各国精神科学界所重视。经过其后多年针对性的充实、完善与发展,WHO于1992年出版了更为成熟且反映更新发展变化的《ICD-10临床描述与诊断要点版本》、《ICD-10研究用版本》和《ICD-10基层精神卫生标准版本》,并编制了与它们配套的复合性国际诊断用交谈检查表、神经精神病学临床评定表(Schedules for Clinical Assessment in Neuropsychiatry,简称SCAN)和精神病学词汇。ICD-10包括各科疾病。精神疾病是此书的第五章(ICD-10各章躯体疾病都称为“疾病”,只有第五章精神疾病称为“障碍”)。在精神科文献中,ICD-10通常是第五章的简称。我国在1980年代引进并出版了ICD-9的中译本,1992年则出版了ICD-10第五章的单译本《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
 
二、ICD-10主要分类及其与前两版的不同
 
全书共21章,其中第五章为“精神与行为障碍”,具体分类如下:
 
F00~F09器质性(包括症状性)精神障碍
 
F10~F19使用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精神及行为障碍
 
F20~F29精神分裂症、分裂型及妄想性障碍
 
F30~F39心境(情感性)障碍
 
F40~F49神经症性、应激性及躯体形式障碍
 
F50~F59伴有生理障碍及躯体因素的行为综合征
 
F60~F69成人的人格与行为障碍
 
F70~F79精神发育迟滞
 
F80~F89心理发育障碍
 
F90~F98通常发生于儿童及少年期的行为及精神障碍
 
F99待分类的精神障碍
 
[说明] F99所指的是上述F00~F98均未能包括的精神障碍,并非仅仅限于儿童的精神障碍。
 
与以前版本相比,ICD-10精神科部分有了较多改动。(1)编码改动,为了适应电子化技术在医学学科的应用与发展及检索需要,ICD-10采用了字母及数字混合编码制,扩增了编码容量。精神疾病分配到字母F,其编码为F00~F99。(2)在F00~F09器质性(包括症状性)精神障碍中,主要以综合征(例如痴呆)为分类依据,并使用了包括范围更广的“血管性痴呆”的名称。(3)在F10~F19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精神及行为障碍中,列出了一般不予重视的“使用烟草所致的精神及行为障碍”。(4)在F20~F29精神分裂症、分裂型及妄想性障碍中,仍保留精神分裂症的传统分型(包括单纯型精神分裂症),把“感应性精神病”局限为“感应性妄想障碍”。(5)在F30~F39心境(情感性)障碍中,仍保留单纯的“躁狂发作”。(6)在F40~F49神经症性、应激性及躯体形式障碍中,取消了ICD-9中的“神经症”的名称,仅采用“神经症性”这一形容词。认为癔病(hysteria)一词有贬义,故不再使用,而将这一类障碍归入F44解离(转换)障碍和F45躯体形式障碍中。并且不再区分“解离障碍”和“转换障碍”,以使用“解离障碍”一词为主。多重人格亦被纳入解离障碍之中。ICD-10并未把“与文化有关的综合征”作为独立病种列出来,认为它们大多可纳入“其他神经症性障碍F48.8”之中。(7)在F50~F59伴有生理障碍及躯体因素的行为综合征中,主要包括饮食、睡眠和性功能障碍,把平时不太重视的“非成瘾物质滥用”也归入此类。(8)在F60~F69成人的人格与行为障碍中,特别加上了“成人”一词,对儿童一般仅称为品行障碍,而不称为人格障碍。性心理障碍(以前称性变态)归入此类。(9)在ICD-10中,F70~F79精神发育迟滞和F80~F89心理发育障碍分为两大类别编码,其实都是发育障碍,可归为一类。而童年期精神障碍在F90~F99中又包括了从F70~F88中未包括的项目。实际上ICD-10起草时,一开始并没有考虑到上述分类缺陷,到最后定稿时已经发现这一缺陷,只好从F9中划拨出F99为待分类的精神障碍所用。
 
三、ICD-10第五章的几种版本
 
ICD-10第五章(精神与行为障碍)根据不同对象的使用需要,出版了三种版本。
 
(1)临床诊断用版本。对各种疾病都作了简单的描述,并提出了诊断要点(诊断指南),适合精神科临床医生使用。
 
(2)研究用诊断标准。供精神科临床研究用,每种精神疾病都有较详细的诊断标准(中译本由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年出版),类似DSM-Ⅳ。
 
(3)基层医疗机构用版本。不是按疾病分类,而是列出一些症状或综合征,供基层全科医生使用。先分为6项综合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又分为较细的24项症状或综合征,每个症状或综合征都包括症状、诊断、治疗等内容。这24项症状或综合征是痴呆、谵妄、饮酒引起的障碍、药物滥用、吸烟、慢性精神病性障碍、急性精神病性障碍、双相心境障碍、抑郁症、恐惧障碍、惊恐障碍、广泛焦虑、焦虑抑郁混合症、适应障碍、解离障碍、不明原因的体诉、神经衰弱、进食障碍(eating disorder)、睡眠问题、性障碍、精神发育迟缓、多动障碍、品行障碍、遗尿症。该版本亦有1999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中译本。

第四节 美国的精神疾病分类系统
 
 
一、概述
 
1980年出版的DSM-Ⅲ及其1994年出版的DSM-Ⅳ,分类框架较之其前所颁布的两版有了极大的修订,尤其是针对每个精神疾病的诊断都制定了明确的诊断标准,可以说是世界精神疾病诊断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另外还提出了以“临床轴”为主的多轴诊断概念,因而是目前具有巨大国际影响的诊断分类系统。DSM 系统的精神疾病分类诊断,虽然主要通行于美国(美国的精神病学教材也遵循此体系),但因其有合理、详细的诊断标准,而有巨大的生命力、指导作用和国际影响。其后,ICD-10也参照该系统的模式增加了针对每种疾病的诊断标准(临床版称为“诊断要点”)。
 
二、DSM-Ⅳ分类的主要内容
 
DSM-Ⅳ并未采取十进位的分类编码,因此其将精神疾病分为十几大类,然后在每大类下又分若干小类。主要的大类包括:(1)通常在儿童和少年期首次诊断的障碍;(2)谵妄、痴呆、遗忘及其他认知障碍;(3)由躯体情况引起并未在他处提及的精神疾病;(4)与物质有关的障碍;(5)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6)心境障碍;(7)焦虑障碍(包括应激障碍);(8)躯体形式障碍;(9)扮演障碍;(10)解离障碍;(11)性及性身份障碍;(12)进食障碍;(13)睡眠障碍;(14)未在他处分类的冲动控制障碍;(15)适应障碍;(16)人格障碍;(17)可能成为临床注意焦点的其他情况,如影响医学情况的心理因素、药物引起的运动障碍、药物引起的其他障碍、亲友关系问题、与虐待或忽视有关的问题、可能成为临床注意焦点的补充情况;(18)补充编码;(19)多轴系统。
 
三、 DSM-Ⅳ的多轴诊断概念
 
1980年美国精神科学会(APA)正式将多轴诊断概念引入DSM-Ⅲ,并列出了针对不同层次的五个轴,但使用者甚寡。经研究发现,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是:(1)多轴系统太复杂,临床医生不易掌握;(2)缺乏具体的操作手段与评估格式;(3)对促进全面评估用处不大。针对上述弊端,DSM-Ⅳ作了适当的改进,列出如下五个轴。
 
轴 1:临床障碍(包括上述分类中的1~15类,但精神发育迟滞除外);可能成为临床注意焦点的其他情况(即上述分类中的第十七类)。
 
轴 2:人格障碍(上述分类中的第十六类),精神发育迟滞(上述分类第一类中的一项)。
 
轴 3:一般医学情况(指精神科以外的各科疾病)。
 
轴 4:心理社会问题及环境问题。这些问题可归纳为9点,即:(1)基本支持系统问题;(2)与社会环境有关的问题;(3)教育问题;(4)职业问题;(5)住房问题;(6)经济问题;(7)求医问题;(8)与司法单位有关的问题;(9)其他问题。
 
轴 5:功能的全面评定,按GAF量表进行,以百分制评分,最好的功能状况评为100分。
 
四、DSM-Ⅳ的附录
 
DSM-Ⅳ全书有10种附录,均有参考价值。其中附录B里提出一些值得进一步研究项目的诊断标准,这都是一些概念或诊断标准不明确的项目,但需引起重视。例如,脑震荡后障碍,提出外伤后意识丧失应大于5分钟,记忆丧失应大于12小时方可诊断,脑震荡后可出现癫痫或使原有癫痫加重。


 附:CCMD-3主要类别简介
 
 
0器质性精神障碍 (organic mental disorders)
 
00阿尔茨海默病 (mental disorders due to Alzheimer’s disease)
 
00.1阿尔茨海默病,老年前期型 (mental disorders due to Alzheimer’s disease with early onset)
 
00.2阿尔茨海默病,老年型 (mental disorders due to Alzheimer’s disease with late onset)
 
00.3 阿尔茨海默病,非典型或混合型 (mental disorders due to Alzheimer’s disease, atypical or mixed type)
 
00.9 其他或待分类的阿尔茨海默病 (mental disorders due to other type of Alzheimer’s disease, or unspecified)
 
01    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 (mental disorders due to vascular disease)
 
01.1 急性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 (mental disorders due to vascular disease of acute onset)
 
01.2 皮层性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mental disorders due to cortical vascular disease)
 
01.3 皮层下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mental disorders due to subcortical vascular disease)
 
01.4 皮层和皮层下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mental disorders due to mixed cortical and sub-cortical vascular disease)
 
01.9 其他或待分类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mental disorders due to other vascular diseases, or unspecified)
 
02    其他脑部疾病所致精神障碍(mental disorders due to other brain diseases)
 
02.1 脑变性病所致精神障碍(mental disorders due to brain degeneration)
 
02.2 颅内感染所致精神障碍(mental disorders due to intracranial infection)
 
02.3 脱髓鞘脑病所致精神障碍(mental disorders due to demyelinating encephalopathy)
 
02.4 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mental disorders due to brain trauma)
 
02.5 脑瘤所致精神障碍(mental disorders due to brain tumor)
 
02.6 癫痫所致精神障碍(mental disorders due to epilepsy)
 
02.9 以上未分类的其他脑部疾病所致精神障碍(mental disorders due to other specified diseases classified elsewhere)
 
03    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mental disorders due to physical disease)
 
03.1 躯体感染所致精神障碍(mental disorders due to physical infection)
 
03.2 内脏器官疾病所致精神障碍(mental disorders due to visceral organ disease)
 
03.3 内分泌疾病所致精神障碍(mental disorders due to endocrine disease)
 
03.4 营养代谢疾病所致精神障碍(mental disorders due to nutritional and metabolic disease)
 
03.5 结缔组织疾病所致精神障碍(mental disorders due to disease of connective tissue)
 
03.6 染色体异常所致精神障碍(mental disorders due to chromosomal abnormal)
 
03.7 物理因素所致精神障碍(mental disorders due to physical factors)
 
03.9 以上未分类的其他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mental disorders due to other diseases, or unspecified)
 
09    其他或待分类器质性精神障碍(organic mental disorders due to other diseases, or unspecified)
 
1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或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mental disorders due to psychoactive substances or non-addictive substances)
 
10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mental disorders due to use of psychoactive substances)
 
10.1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mental disorders due to use of alcohol)
 
10.2 阿片类物质所致精神障碍(mental disorders due to use of opioids)
 
10.3 大麻类物质所致精神障碍(mental disorders due to use of cannabinoids)
 
10.4 镇静催眠药或抗焦虑药所致精神障碍(mental disorders due to use of sedatives or hypnotics)
 
10.5 兴奋剂所致精神障碍(mental disorders due to use of stimulants)
 
10.6 致幻剂所致精神障碍(mental disorders due to use of hallucinogens)
 
10.7 烟草所致精神障碍(mental disorders due to use of tobacco)
 
10.8 挥发性溶剂所致精神障碍(mental disorders due to use of volative solvents)
 
10.9 其他或待分类的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mental disorders due to other or unspecified psychoactive substances)
 
11    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mental disorders due to non-addictive substances)
 
11.1 非成瘾药物所致精神障碍(mental disorders due to non-addictive drugs)
 
11.2 一氧化碳所致精神障碍(mental disorders due to carbon monoxide)
 
11.3 有机化合物所致精神障碍(mental disorders due to organic compound)
 
11.4 重金属所致精神障碍(mental disorders due to heavy metals or other chemical substances)
 
11.5 食物所致精神障碍(mental disorders due to foods)
 
11.9 其他或待分类的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mental disorders due to other or unspecified non-addictive substances)
 
2精神分裂症(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
 
(schizophrenia,and other psychotic disorders)
 
20    精神分裂症(分裂症)(schizophrenia)
 
20.1 偏执型分裂症 (paranoid schizophrenia)
 
20.2 青春型分裂症 (hebephrenic schizophrenia)
 
20.3 紧张型分裂症 (catatonic schizophrenia)
 
20.4 单纯型分裂症 (simple schizophrenia)
 
20.5 未定型分裂症 (undifferentiated schizophrenia)
 
20.9 其他型或待分类的精神分裂症 (other type or unspecified schizophrenia)
 
21    偏执性精神障碍 (paranoid mental disorders)
 
22    急性短暂性精神病 (acute and transient psychosis)
 
22.1 分裂样精神病 (schizophrenia-like psychosis)
 
22.2 旅途性精神病 (travelling psychosis)
 
22.3 妄想阵发(急性妄想发作)(delusional episode)
 
22.9 其他或待分类的急性短暂性精神病 (other or unspecified acute and transient psychosis)
 
23    感应性精神病 (induced psychosis)
 
24    分裂情感性精神病 (schizo-affective disorders)
 
24.1 分裂情感性精神病,躁狂型 (schizo-affective psychosis, manic type)
 
24.2 分裂情感性精神病,抑郁型 (schizo-affective psychosis, depressive type)
 
24.3 分裂情感性精神病,混合型 (schizo-affective psychosis, mixed type)
 
29    其他或待分类的精神病性障碍 (other or unspecified psychotic disorders)
 
29.1 周期性精神病 (periodic psychosis)
 
3心境障碍(情感性精神疾病)[mood (affective) disorders]
 
30    躁狂发作 (manic episode)
 
30.1 轻躁狂 (hypomania)
 
30.2 无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 (mania without psychotic symptoms)
 
30.3 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 (mania with psychotic symptoms)
 
30.4 复发性躁狂 (recurrent mania)
 
30.9 其他或待分类的躁狂 (other or unspecified manic episode)
 
31    双相障碍 (bipolar disorder)
 
31.1 双相障碍,目前为轻躁狂 (bipolar disorder, current episode hypomanic)
 
31.2 双相障碍,目前为无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 (bipolar disorder, current episode manic without psychotic symptoms)
 
31.3 双相障碍,目前为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 (bipolar disorder, current episode manic with psychotic symptoms)
 
31.4 双相障碍,目前为轻抑郁 (bipolar disorder, current episode mild depression)
 
31.5 双相障碍,目前为无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 (bipolar disorder, current episode depression without psychotic symptoms)
 
31.6 双相障碍,目前为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 (bipolar disorder, current episode depression with psychotic symptoms)
 
31.7 双相障碍,目前为混合性发作 (bipolar disorder, current episode mixed)
 
31.9 其他或待分类的双相障碍 (other or unspecified bipolar disorders)
 
32    抑郁发作 (depressive episode)
 
32.1 轻抑郁 (mild depression)
 
32.2 无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 (depression without psychotic symptoms)
 
32.3 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 (depression with psychotic symptoms)
 
32.4 复发性抑郁 (recurrent depression)
 
32.9 其他或待分类的抑郁 (other or unspecified depression)
 
33    持续性情感障碍 (persistent mood disorder)
 
33.1 环性心境障碍 (cyclothymia)
 
33.2 恶劣心境 (dysthymia)
 
33.9 其他或待分类的持续性心境障碍 (other or unspecified persistent mood disorders)
 
39    其他或待分类的心境障碍 (other or unspecified mood disorders)
 
4癔症、应激相关障碍、神经症
 
(hysteria, stress-related disorders, neurosis)
 
40    癔症 (hysteria)
 
40.1 癔症性精神障碍(hysterical psychological disorders )
 
40.2 癔症性躯体障碍(hysterical somatic disorders)
 
40.3 混合性癔症躯体—精神障碍(mixed hysterical somatic-psychological disorders)
 
40.9 其他或待分类癔症 (other or unspecified hysteria)
 
41    应激相关障碍 (stress-related disorders)
 
41.1 急性应激障碍(acute stress disorders)
 
41.2 创伤后应激障碍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s)
 
41.3 适应障碍 (adjustment disorders)
 
42 与文化相关的精神障碍(mental disorders related to culture)
 
43    神经症 (neurosis)
 
43.1 恐惧症(恐怖症)(phobia)
 
43.2 焦虑症 (anxiety disorder)
 
43.3 强迫症 (obsession)
 
43.4 躯体形式障碍 (somatoform disorders)
 
43.5 神经衰弱 (neurasthenia)
 
43.9 其他或待分类的神经症 (other or unspecified neurosis)
 
5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
 
(physiological disorders related to psychological factors)
 
50    进食障碍 (eating disorders)
 
50.1 神经性厌食 (anorexia nervosa)
 
50.2 神经性贪食 (bulimia nervosa)
 
50.3 神经性呕吐 (psychogenic vomiting)
 
50.9 其他或待分类非器质性进食障碍 (other or unspecified non-organic eating disorder)
 
51    非器质性睡眠障碍 (non-organic sleep disorders)
 
51.1 失眠症 (insomnia)
 
51.2 嗜睡症 (hypersomnia)
 
51.3 睡眠—觉醒节律障碍 (disorder of the sleep-wake schedule)
 
51.4 睡行症 [sleepwalking (somnambulism)]
 
51.5 夜惊 (night terrors)
 
51.6 梦魇 (nightmare)
 
51.9 其他或待分类非器质性睡眠障碍 (other or unspecified non-organic sleep disorders)
 
52    非器质性性功能障碍 (non-organic sexual dysfunction)
 
52.1 性欲减退 (lack or loss of sexual desire)
 
52.2 阳痿 (impotence)
 
52.3 冷阴 (female failure of genital response)
 
52.4 性乐高潮障碍 (orgasmic dysfunction)
 
52.5 早泄 (premature ejaculation)
 
52.6  阴道痉挛 (vaginismus)
 
52.7 性交疼痛 (dyspareumia)
 
52.9 其他或待分类性功能障碍 (other or unspecified sexual dysfunction )
 
6人格障碍、习惯与冲动控制障碍和性心理障碍
 
(personality disorders, habit and impulse disorders,psychosexual disorders)
 
60    人格障碍 (personality disorders)
 
60.1 偏执性人格障碍 (paranoid personality disorder)
 
60.2 分裂样人格障碍 (schizoid personality disorder)
 
60.3 反社会性人格障碍 (dis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
 
60.4 冲动性人格障碍(攻击性人格障碍)(impulsive personality disorder)
 
60.5 表演性(癔症性)人格障碍 (histrionic personality disorder)
 
60.6 强迫性人格障碍 (ananka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
 
60.7 焦虑性人格障碍 (anxious personality disorder)
 
60.8 依赖性人格障碍 (dependent personality disorder)
 
60.9 其他或待分类的人格障碍 (other or unspecified personality disorders)
 
61    习惯与冲动控制障碍 (habit and impulse disorders)
 
61.1 病理性赌博 (pathological gambling)
 
61.2 病理性纵火[pathological fire-setting (pyromania)]
 
61.3 病理性偷窃[pathological stealing (kleptomania)]
 
61.4 拔毛症(病理性拔毛发)(trichotillomania)
 
61.9 其他或未特定的习惯和冲动障碍 (other or unspecified habit and impulse disorders)
 
62    性心理障碍(性变态)(psychosexual disorders )
 
62.1 性身份障碍 (gender identity disorders)
 
62.2 性偏好障碍 (disorders of sexual preference)
 
62.3 性指向障碍 (sexual orientation disorders)
 
7精神发育迟滞与童年和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
 
(mental retardation and disorders of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with onset usually occurring in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70    精神发育迟滞 (mental retardation)
 
70.1 轻度精神发育迟滞 (mild mental retardation)
 
70.2 中度精神发育迟滞 (moderate mental retardation)
 
70.3 重度精神发育迟滞 (severe mental retardation)
 
70.4 极重度精神发育迟滞 (profound mental retardation)
 
70.9 其他或待分类的精神发育迟滞 (other or unspecified mental retardation)
 
71    言语和语言发育障碍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of speech and language)
 
71.1 特定言语构音障碍 (specific speech articulation disorder)
 
71.2 表达性语言障碍 (expressive language disorder)
 
71.3 感受性语言障碍(receptive language disorder)
 
71.4 伴发癫痫的获得性失语(Landau-Kleffner综合征)[acquired aphasia with epilepsy(Landau-Kleffner syndrome)]
 
71.9 其他或待分类的言语和语言发育障碍 (other or unspecifie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of speech and language)
 
72    特定学校技能发育障碍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of scholastic skills )
 
72.1 特定阅读障碍 (specific reading disorder)
 
72.2 特定拼写障碍 (specific spelling disorder)
 
72.3 特定计算技能障碍 (specific disorder of arithmetical skills)
 
72.4 混合性学习技能障碍 (mixed disorder of scholastic skills)
 
72.9 其他或待分类的学习技能发育障碍 (other or unspecifie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of scholastic skills)
 
73    特定运动技能发育障碍 (specific developmental disorder of motor skills)
 
74    混合性特定发育障碍 (mixed specifie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75    广泛性发育障碍 (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75.1 儿童孤独症 (childhood autism)
 
75.2 不典型孤独症 (atypical autism)
 
75.3 Rett综合征 (Rett’s syndrome)
 
75.4 童年瓦解性精神障碍(Heller综合征)(Heller’s syndrome)
 
75.5 Asperger综合征 (Asperger’s syndrome)
 
75.9 其他或待分类的广泛性发育障碍 (other or unspecified 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8童年和少年期的多动障碍、品行障碍、情绪障碍
 
(hyperkinetic, conduct, and emotional disorders with onset usually occurring in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80    多动障碍 (hyperkinetic disorders )
 
80.1 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儿童多动症)(attention deficit and hyperactivity disorder)
 
80.2 多动症合并品行障碍 (hyperkinetic conduct disorder)
 
80.9 其他或待分类的多动障碍 (other or unspecified hyperkinetic disorders )
 
81    品行障碍 (conduct disorders)
 
81.1 反社会性品行障碍 (dissocial conduct disorder)
 
81.2 对立违抗性障碍 (oppositional defiant disorder)
 
81.9 其他或待分类的品行障碍 (other or unspecified conduct disorders)
 
82    品行与情绪混合障碍 (mixed disorders of conduct and emotions)
 
83    特发于童年的情绪障碍 (emotional disorders with onset specific to childhood)
 
83.1 儿童分离性焦虑症 (separation anxiety disorder of childhood)
 
83.2 儿童恐惧症 (phobic anxiety disorder of childhood)
 
83.3 儿童社交恐惧症 (social anxiety disorder of childhood)
 
83.9 其他或待分类的童年情绪障碍 (other or unspecified childhood emotional disorders)
 
84    儿童社会功能障碍 (disorders of social functioning with onset specific to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84.1 选择性缄默症 (elective autism)
 
84.2 儿童反应性依恋障碍 (reactive attachment disorder of childhood)
 
84.9 其他或待分类的儿童社会功能障碍 (other or unspecified childhood disorders of social functioning)
 
85    抽动障碍 (tic disorders)
 
85.1 短暂性抽动障碍(抽动症)(transient tic disorder)
 
85.2 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障碍 (chronic motor or vocal tic disorder)
 
85.3 Tourette 综合征(发声与多种运动联合抽动障碍)(Tourette’s syndrome)
 
85.9 其他或待分类的抽动障碍 (other or unspecified tic disorders)
 
86   其他或待分类的童年和少年期的行为障碍 (other behavioral and emotional disorders with onset usually occurring in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86.1 非器质性遗尿症 (non-organic enuresis)
 
86.2 非器质性遗粪症 (non-organic encopresis)
 
86.3 婴幼儿和童年喂食障碍 (feeding disorder of infancy and childhood)
 
86.4 婴幼儿和童年异食癖 (pica of infancy and childhood)
 
86.5 刻板性运动障碍 (stereotyped movement disorders)
 
86.6 口吃 (stuttering)
 
89    其他或待分类的童年和少年期精神障碍 (other or unspecified mental disorders with onset usually occurring in childhood)
 
9其他精神障碍和心理卫生情况
 
(other mental disorders and psychological health conditions)
 
90 待分类的精神病性障碍 (unspecified psychotic disorder)
 
91 待分类的非精神病性精神障碍 (unspecified non-psychotic disorder)
 
92    其他心理卫生情况 (other psychological health conditions)
 
92.1 无精神病 (without psychotic disorder)
 
92.2 诈病 (malingering)
 
92.3 自杀 (suicide)
 
92.4 自伤 (deliberate self-harm)
 
92.5 病理性激情 (pathological emotional outbursts)
 
92.6 病理性半醒状态 (pathological semi-awakening state)
 
92.9 其他或待分类的心理卫生情况 (other mental disorders and psychological health conditions, unspecified )
 
99    待分类的其他精神障碍 (other mental disorders, unspecified)

参考文献
 
1.陈彦方.精神障碍的病因与分类.王祖承主编.精神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2.方贻儒.精神障碍的病因、分类与研究方法.沈渔邨主编.精神病学.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
 
3. 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4.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4th ed(DSM-Ⅳ).Washington DC: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1994
 
5.WHO.The ICD-10 classification of mental and behavioral disorders:Clinical descriptions and diagnostic guidelines.Geneva:WHO,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