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堵塞

> 情感堵塞

汉斯-约阿希姆·马茨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3-11

家庭压制

在民主德国,家庭教育的特征就是独裁专制。

可以说,大多数父母本身之所以成为专制教育的牺牲品,源自他们生活的社会所推崇的顺从与适应。也有极少数父母试图给孩子更多的自由,然而最终都不得不以失败告终。结论很简单,如果孩子一旦表现出不服从或过于天真,他们的教育者,如幼儿园老师和家长之间便会发生冲突和矛盾。可以想见,当成人之间的紧张关系得不到缓解时,就意味着等级森严的体制会受到一种威胁,从而使孩子陷于极大的危险。东德的教育核心就是“权力”,一旦涉及,只有服从,别无他路,什么平等的不同意见绝不会被理会。所以,父母一旦表现出不满与抗议,或者进行的是“另类”教育,最终的恶果仍然会落在孩子的头上,或是被粗暴对待,或是受到同学的嘲弄与排斥。境遇尤其难堪的是那些特立独行的孩子。出于无奈,有许多孩子只好乞求父母允许自己加入少先队,为的是免于受到集体的孤立。考虑到孩子的顺利成长,顾及到减少未来不必要的压力和冲突,不少父母不得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强迫孩子循规蹈矩,学会顺应和服从。为此,也引发父母的一些荒诞行为,他们往往是在孩子入睡之后,才敢收听西方的广播和收看西方的电视。或者先将孩子打发出去,才敢议论敏感的时政话题。父母这样做,并不仅仅由于头脑简单,实际上更多的是来自内心的恐惧和对政治形势的错误判断。他们天真地相信,这样做是在保护自己的孩子不受到伤害。我在各种政治场合下屡屡提到这种令人心痛的教育方法,原因是这种下意识的教育方法忽视了儿童权利以及心理需求,造成了对儿童的伤害,而这正是“民主”德国制度的基本原则。

东德的暴力体系之所以能够运作,是因为它的基础建立在大多数父母的狭隘个性和扭曲的人格之上。而这种病态现象恰恰来自于家庭。就当时的现实来说,孩子只要具备了这种特质,日后才能顺利融入那个畸形的社会和生活,这样看来,不仅必要,而且大有用处。需要提示的是,我们当时遇到的这一现象并不在少数,很具普遍性。

另一方面,一些至关重要的问题,却无人敢于议论,若议论也需谨慎小心,譬如:母子间的亲密关系如何?夫妻间的亲密关系如何?如何厘清社会的性别问题?早期童年经验以及父母与孩子关系的意义等等,所有这些问题在公开场合或者属于禁忌话题,或者被给予错误的诠释。心理分析知识也遭遇到被冷落的命运,不是被逐步地边缘化,就是被冠以“小资产阶级的颓废邪说”。

父母常常把孩子当作发泄自己的压力、痛苦和挫败感的对象。这当中,下意识的惩罚比有意识的严厉惩罚,比如棍棒教育,更为常见。在家庭中,公开对儿童进行体罚的现象虽然也时而发生,然而更为普遍存在的应该说是心理暴力。一般情况下,心理暴力的后果在所谓“有教养”的家庭中更显严重,因为与棍棒教育的家庭相比,这些孩子更难识别自己童年的不幸,更少机会看到父母的真面目。

当然,我并非赞同直接的体罚。不过我们的心理治疗确实证实,假如父母只是一味强调自己有“爱”,并试图用物质来应对和收买孩子,导致的结果便是孩子忽视自己对亲密关系的渴望这一真正的情感诉求。也有不少父母会喋喋不休地唠叨自己的艰辛劳作,试图让孩子感恩,而自己不受道德良心的谴责。

许多父母在与孩子建立联系时,不仅匮乏知识,也缺少直觉。这种心理上不健全的现象,究其根源,也许来自德国法西斯的历史阶段,也许来自德国“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然而无论怎样,父母均缺乏热情参与子女的经历,缺乏与子女加强沟通及理解的动力,可见后果十分严重。因此,当他们与孩子建立不起亲密关系时,束手无策中只好求助于医生、心理学家、教师或者书籍,不仅如此,还把这些人的意见奉为万事通,不加选择地全盘接受。在我们的心理治疗过程中,出现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即越来越多的父母“供认”,虽然自己生活得谨慎加小心,可孩子们的天真和真情流露常常会使他们感到恐慌不安。他们会下意识地教给孩子,如何迅速地学会遵守各种规矩条例,即使以剥夺孩子的“勃勃生机”作为代价也在所不惜。所谓最优秀的孩子均被培养成“小大人”,也许是因为丧失童真后的“成熟”不会反衬出父母过于疏离与冷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