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科学与教育入门

> 脑科学与教育入门

小泉英明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1

双语环境容易导致一知半解

  现在的早期教育主张让孩子从小学英语,但是我认为,这样不小心就会埋下祸根。比如形成书面翻译的毛病、不正确的发音,所以还是不要教才好,不如等孩子长大些以后再教给他正确的东西。

  也许从小开始学,学的也都是正确的方法和内容,会起到很好的效果。但是我认为小时候还是让孩子好好地掌握母语才是大事。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母语与思维很相近,我们的思维方式经常是由语言决定的,比如前文说过的“语序位置”问题,其实与思维方式是相关的。

  英语与日语的最大区别在于,英语的结构是重点在句子前面,而日语总是把重点放在最后下结论,两者的顺序恰恰相反,这是导致说英语的人的思维方式一般与日本人完全不同的原因。因此,如果两种语言一起学的话,就有可能哪个也学不好,而且还有可能形成奇怪的神经构造。因为没有一个语言是基础支柱,从更广义来讲很可能发生精神脆弱、精神疾病等极端情况。

  很早就有医生研究过归国人员子女的情况,看上去他们生活在理想的双语环境下,很让人羡慕,但是在实际问诊和检查时会发现有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我们与这样的孩子聊天时也常常听到他们的烦恼。根源还是没有一门支柱性的语言,由此就会产生很多苦恼。

  所以我想最理想的情况是开始先学好一门语言作为支柱,先把母语牢牢地掌握住,并尽可能地提高母语的运用能力。学习第二语言时要尽可能地交流,在交流中掌握必要的内容。第二语言不必一定要完美的发音,只要达到不被错误理解的程度就可以了。

  小时候分不清“L”和“R”没关系,即使因为分不清而说出奇怪的词来,对方也会提醒我们的,这不是什么大错误。学习外语不是追求细枝末节的东西,而是向对方表达你的想法,把自己想说的正确地传达给对方,同时充分理解对方的意思。

  我常常会拿不准对方说的意思,就会再追问一遍:“您刚才说的是这个意思吗?”虽然这要多花一些时间,但是得到确认之后便不会有错。

  我的看法是,第二语言是一种交流工具,因此要尽量在最短时间内教给他交流的方法和技巧。

  我还认为,英语学习从中学开始就足够了。外国的相扑选手不是更大年龄才来日本的吗,他们也能说很好的日语,所以不要过分强调语言学习的临界期。

  双语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常常两种语言都一知半解,所以他们很爱类推、推理,有时会制造一些日语里没有的、连他们自己也不十分明白的单词,这些单词是他们类推想象出来的。这些双语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在一起说话时倒也有一个意想不到的优点,就是他们的推理能力和想象能力都相当强,他们自己也认为这是他们的优点。

  他们不追求细节,而善于宏观思考,因此会显得大大咧咧的。因为他们不了解细节,所以便更留心于推测整体的本质,于是常常把事情想象得非常宏大,他们认为这也是他们的优点。

  最近,一些双语环境下长大的归国人员的子女在日本表现非常活跃,他们的推理想象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展现和发挥,从个人来说这是极富魅力的特点。但是反过来说,他们对什么都一知半解,对生活也是浅尝辄止,一旦出现什么问题就会很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