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社會科學取向來說明父職角色參與之理論觀點
作者: 王致善 / 16404次阅读 时间: 2012年12月05日
来源: 嘉大家庭教育研究所 标签: generativity Generativity 父性 父职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心理学空间K{:@%L8\v*v

XlQ3m/th0

從社會科學取向來說明父職角色參與之理論觀點

oDw3f$Lx g Lm]6y0

王致善心理学空间E#D4YR$H-i R.Oy

嘉大家庭教育研究所

;}oM*@ g/\0心理学空间#c DO:|9?m

一、前言心理学空间!h{#}:Smm(h/f%SO

fyG-c.jFl@d0近幾十年來,社會結構由農業演化至工商業型態。根據行政院主計處統計95年上半年平均勞動力人數為1,044萬7千人,較上(94)年同期增加12萬1千人或1.17%;勞動力參與率為57.70%,其中男性下降0.37個百分點,女性則上升0.37個百分點,可見有愈來愈多的女性投入職場。加上西風東漸,性別平權呼聲頓起,因應時勢之所趨,家庭結構遂由父子軸的大家庭逐漸轉變為夫妻軸的核心家庭型態,而家庭組型亦呈現多元多樣化(陳安琪,2003)。長久以來,所謂「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觀念,父親主要負責提供家庭經濟需求,或是扮演教訓妻小的嚴肅角色,而家務、照顧子女的工作則由母親擔任。於是,孩子們心目中的父親,成為一個虛幻而不真實的影子,一個既強壯又難以親近的形象。

dY+X l%R|/[0s0心理学空间b"@"Pi;]0p1Q

然而,曾幾何時,固有的觀念已逐漸式微。當今的父親們,已不再是亙古以來所定型的單一形態了。由於科技的發展、社會形態的迥異、經濟結構的快速變遷,使得「雙薪家庭」儼然成為台灣目前重要的家庭型態之一。這種夫妻一起投入職場、共同承擔家庭經濟所需的家庭,有別於傳統家庭經濟來源的家庭型態,打破了傳統「男主外、女主內」的觀念及生活模式,同時也影響了個體對家庭與工作角色的重新定位,使父親與兒女們之間的距離縮短,彼此也變得息息相關;甚至對於夫妻之間的相處模式,以及對婚姻的角色期望與角色分工產生轉變,而此種轉變對於夫妻關係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s"w%s2b0

g4kE lNxhq0z,n0 

+Q'dD4~,v]$B4O7K0心理学空间3BU'o'H"Z6^ Hc

二、從社會科學取向來說明父職角色參與之理論觀點,分述如下:心理学空间 {u5Tka*}8|

c:O3HKd+D h*Z h0(一)傳承的父職觀點心理学空间a0z|X8Rxy

心理学空间7QZm p&y

1.傳承創新的意義與心理社會發展特質心理学空间5FW8b;`/n DY x |2s"CZ

!c0a*E!w/O+LJ"i!Y0Generativity 是Erikson(1950, 1982)創造(coin)出來的專業術語,意思是指成人貢獻生命在照顧下一代的活動(an adult’s caring activities which create orcontribute to the life of the next generation)(Snarey, 1993, P.14,引自李淑娟,2003)。。傳承的父職觀點著重於成人的發展,它來自於艾瑞克遜( Erikson)的心理社會發展論。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艾瑞克遜( Erikson),根據其自身人生經驗及多年從事心理治療觀察所見,在1950年提出了解釋人生全程發展的一套著名理論,稱為心理社會發展論。在心理社會發展理論中,艾瑞克遜將人生全程分為八個時期,可簡稱為人生八段。心理学空间vx^"D#nrgd){ dA

"{$_t5o%Z TYE0艾瑞克遜認為一個人想成為充分發揮功能者,在成年期階段必須學習照顧下一代, 養育後代子孫是成人的基本發展任務,如是才能成為傳承的成人,因此,男性必須積極投入育兒任務,父職參與有助於父親的心理健康。傳承的父職觀點所表達的概念,是指人類發展到第七階段的成年中期時,發展順利者會出現關懷及貢獻下一代的階段發展特徵;反之,若發展不順利者即會出現心理發展危機,如遲滯不前、自憐恣縱、不顧未來。Erikson 認為Generativity 是成人發展的重要部份,而且是自我意識(a sense of self)擴展到下一代(包括自己的小孩及他人的小孩),並承諾照顧他們的表現(李淑娟,2003)。成年人若要順利發展就需要超越遲滯及自我專注,而達到良好創造力、生產力及生殖力的平衡(Snarey, 1997,引自李淑娟,2003)。心理学空间d1E"i$x%|8I}r

9x;X|']"n|q0在「傳承創新」的心理社會發展特質中,傳承創新對遲滯不前(Generativity vs. Stagnation)是Erikson 在其八階段人格發展理論中,第七個階段的發展特質。而「關懷與照顧」是第七階段成年中期不可少的力量。成年人必須關懷與照顧所生育、製造、創造的一切。「傳承創新」亦是推動人類組織持續發展的力量,而人類的一切制度,都在支援或維繫此種力量(Erikson,1963,P.267,引自李淑娟)。由於人類是靈長類動物,隨著生物性的進化,使我們成為能學習的動物,同時也使我們成為能教導下一代的動物。Erikson(1968)指出,人們常常認為兒童是依賴成人的教養,而忽略上一代的大人也需依賴年輕一代而漸趨成熟;未成熟的人需要成熟的人來照顧,而成熟的人也需要被自己所生育和照顧的下一代的引導與鼓勵,而更加成熟。心理学空间C!A*T/m(U`{

[`gx4OlOmvG0Erikson 認為,由於兩性身心的結合,使得自我興趣(self-interests)逐漸擴充,進而將性力(libidinal)投資在生育或創造的對象上;因此,「傳承創新」在心理性慾(psychosexual)和心理社會的發展上極為重要。倘若「傳承創新」的正向特質無法發展,則可能發展成為迷惑於假親密(pseudo-intimacy)、誤以自身為迷戀對象、或夫妻彼此視對方為唯一子女、自憐自顧(self-concern)、內心充滿頹廢遲滯、生活乏味及人際關係貧乏等「遲滯不前」的負向特質(引自李淑娟,2003)。因此生育、照顧、養育、保護子女及引導下一代的經驗是發展「傳承創新」特質的基礎。心理学空间.XP6o#eO/fD5Kp4G1k

RpASK02.傳承創新的父職意涵與理論架構心理学空间OoE S,L,`'t

心理学空间7^%y)L)gfM(XDD$X2l

1997 年Dollahite、Hawkins 和 Brotherson 提出”Generative Work”的概念性父育倫理準則。此概念源自於Erikson(1950,1982)的概念性發展職責(developmental conceptual work)及Snarey(1993)的實證性研究(引自李淑娟,2003)。Dollahite 等人(1997)指出,提出此架構並非「真實世界」該如何做的模式,而是傾向提出一個概念性倫理。所謂的「概念性倫理」最主要的並非要描述事實或建立一個模式,而是建議什麼是可行的,什麼是令人滿意的、值得嚮往的(Dollahite,1997,P.18,引自李淑娟)。傳承創新的父職(Generative Fathering )概念,並非強調「好父親」的角色(good father),而是鼓勵父親做好父親的工作(good fathering)。心理学空间(BL)]OB"I4Se

心理学空间_x$^ a5aMx

Dollahite 等人(1997)提出的Generative Fathering 乃指父親承諾照顧下一代,並透過各項職責工作(work)來符合孩子的需求;而這種依子女需求的父育工作,可以創造及維繫一個親子間的發展性倫理關係(引自李淑娟,2003)。李淑娟認為此定義是根源於Erikson的發展概念而來,強調Generative Fathering 是一個歷程,在此歷程中,父親回心轉意的關心孩子,呵護孩子的生活、自己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社區。Generative Fathering 之理論架構,是依照子女不同成長階段的需求為假設前提,再提出父親應該如何做,以滿足不同階段子女成長的需求。有關子女各階段的成長需求與各階段父親職責之關係,詳如表2-1。心理学空间(G$[9Z'T-T_ p

Y \'l5i'B(iB+Yn X0 

i H`%R2_]2b8I/O'``O%C0

4I1L9buG}8c0表2-1心理学空间(r @;~4RU\:?0X!w

心理学空间AQrC1vZM

傳承創新的父職理論架構

子女發展階段心理学空间"R^t`V'Bdc{

? ~;sO ]#o F#t9l0
人類生存環境中的挑戰

O PQ6O]OSB {^ BKg0心理学空间-X'[s`8BO4k['C?

下一代子女的需求

Q C/]2C/j9B T0心理学空间V'D0} K;Kh

父職的類型--父親的能力與責任--心理学空间q+gg6w+fSz

心理学空间+A+GD0}'rST]/Uu

傳承創新父職的期待結果

+S7M'? w"rq0心理学空间iEh2I,NzI{

1 ~嬰兒期~

,D @#Y+a3ZL!mG0心理学空间#rM[7g o

(infancy)心理学空间IFa*|~[

0r0faeUx0 

x g xw"M i7M3?0心理学空间2koK7NSi

依賴

@}6W\&W v0心理学空间1pv`8gV [

脆弱、容易受到傷害的心理学空间,fB3^9?X~M@~

心理学空间;p;M.h0NSW_8a5a

不確定性

Rv ts8]4?K8K,n\1is8C0心理学空间)x(e-dYo4t

安全感

c_A.~kK+Yu'H[l0

(a3N!P*z#z b:F-l9U }0持續性心理学空间;s*h_D9Y,d6y-u

:`-I8OdtEX$@0 

sw}JA.x"S+W+R8]0

#e5g/e6c3k | j'gx,@`0
善盡人倫的天職心理学空间5}0t D*d"aAjh@N

心理学空间6d!?k?B Jd)Gtg9Ic

承諾

n|+f+Zk Ma0

"pq uih0bt0持續

;[4]ij3{T*n5]0心理学空间[9\NT*rU8v/aj

 心理学空间&FJ*m"},Ta*GM:[.O

心理学空间*Dgd,p;g

父親:參與的心理学空间QY:Tb3pj'yg

心理学空间)yGu2e yv"U4fh{

involved)心理学空间+jS9r4t%E3X4]3w

心理学空间HA+T3cv;P+K#Z

子女:有安全感的(secure)心理学空间QU2x:z{\0t

心理学空间&l:aa [:U

2 ~幼兒期~心理学空间%t(gurc{LS#y

tJ;wmuM0(early childhood)心理学空间*bk#L"[2|#u

心理学空间P!bhD EuN

 

7S.Z6a4nm1cy0心理学空间)t/s:A;a8t

缺乏心理学空间'L^S/G%G;{

(ZK/fD"op0需求

7r-N(x:?8pZ:vX0心理学空间,E$oA(? rtLGb

抱負心理学空间%Bo*r)CWz

(G t+a/v^;n1d~0 

pXZhr-o0心理学空间5}*z"z!GC}/^&O

資源

8ND,?z3PEN ps0

L._^Hq0機會

A [&qfCa8G$K0心理学空间s N;j*rW"n8W

踐履創新的天職心理学空间+b-z R COK#Q,Pb

心理学空间YM+y@(xH(nY

奉獻

iADt,j;KY V0心理学空间%?C0dc N

創新

n2G`(_)?x aV0心理学空间h C'`M e k[0P!d$R

 心理学空间-s[%R T$NTM.e

心理学空间i[ p^2Z

父親:負責任的

AocCE mFn&b7@0

g9B@3`5lw0responsible)心理学空间c[j1`!C }ocp @IA

心理学空间7M%h y._2b0wRT\

子女:有信心的心理学空间"]9b*T.rlhi{U

心理学空间8K%G"n&DI Q%z

(confident)心理学空间![:c|Pk

&}.]K U i0
3 ~遊戲期~心理学空间7tIl0R&ZB7z1p

3n#YG TaW)MB_-P(Q0(play age)

LJal"a8_'BT3i^0心理学空间&Oq(QhVr lJ

 心理学空间+vR p!S_(L

心理学空间B Zx-U6w2^uD

改變心理学空间$R*qo6f4sHg6`

心理学空间{2Y.R#{&E+m] E

發展

-j)`-ua F |r7g%K0心理学空间{r3q3N$NEz|!W

轉變

jy1c8r l Ws1R*x(];{0

B N!T7I#ZrB|0 

|K"e|&yH?2U0`!C0心理学空间/KsG%|[2tjD

注意心理学空间 Wf]&VJ-jtP

心理学空间,[CVAq8J3N

調適心理学空间~1mzhM)K

Mj8sz(yu0 心理学空间wn-@,mHL3Ag-Y6n(W

心理学空间:@"Z}QE B*lf zD~

順應發展的天職心理学空间G;| g"} X"f&c7Smve8[#u

心理学空间&EH9Zs*S{$m

關懷

1\(?6BbLM@0心理学空间 GF$|3|2P^

改變

6[o"R U(Xn-l/V0心理学空间3{-\6RZ+F_!j b"R

 心理学空间9u6kl9VG

心理学空间T5[i+H9ya%w

父親:有回應的

zI`&[ uxs;q0

RZ/cB8G*]K0responsive)

R N6zpT/U[0

u-K$B0@I-EWhs0子女:有目標的心理学空间EecQYh4k4S

心理学空间|&NUg3` e]@7T\l/S

(purposeful)

'J_"Nf.T3G/@0

-m \+la1gfF:f0
4 ~學齡兒童期~(school age)心理学空间n1cIDS

心理学空间 J)Q%sy0YwK2K+F$Z

 

ka a#g$H#l8_&{0心理学空间'w1A R k8E9`3]

壓力

jw!h~6J:OK)?0

4L0sjUp%F3] Q0緊張

-\c1@.];wQ|0心理学空间FN+Bwh2u

要求心理学空间gK6xC!UAXU

心理学空间5?l p7@f9j;mK

 

E$q;b6fBZ'eG0

-pQp-SbV0
放鬆心理学空间o:Qw K i^

CX]U| sG0能力心理学空间HHC+lFv

心理学空间HJQ|c)W

寓教於樂的天職

|[L1|G0

._R$Z bC4[0合作

~sC e7L uSfIP$K%x0心理学空间2IF8jy/v!Z1M&g4|7Dv

挑戰心理学空间DC a+bv.V.]

b ]nE5|`4J"@&L0 心理学空间VL(H3G j.h"Y(R

pm,sB [u0
父親:愛打趣的心理学空间Jta-_rC(`

心理学空间 g+I/L/URR-__H;h/i

playful)心理学空间 e"jR0h ds

c-z8hKUur$w0子女:高興的心理学空间H1L,C9{*s.h1[ MI

心理学空间F%d9g(P'EXl ^

(joyful)心理学空间VW%C@ _U?_

`G3Dfs1W"t0
5 ~青少年期~心理学空间%yg d'B.@S

|;z)k.EyFN0(adolescence)心理学空间H.]sB*J(e)hPP_

:r-P4qE._ S$B0 

-POt8mp5yh0

n Vf ^N8]O0
困惑混亂

!m8B g.MjV H0o0

r6Y1Q1TK!n,yj-f8?0焦慮不安心理学空间6R Rj#`9~;Nh:n

-BP%M9o0V*\0混淆不清

;L0[r,Vm%B.U8OD0心理学空间2gQd'ij+s4hZ9_

 心理学空间9O(he/Z]X

A/u-C f%FIFO0
鼓勵心理学空间:?5pVs6y.x2b`

心理学空间KX+AWLr

引導

3o M'v;Bw NU0心理学空间 lXU7qs?*V

滋長心靈的天職心理学空间#h?Qo Z7n;o p"J/@ l

p(S'mc i"u)_ot0安定心理学空间Q!L1NkT!N4s O

心理学空间;HQ"S.? WvZ

諮商

5dE$y6M1^:gqT0心理学空间1D_rx W9ld

 

n5QK-q*l+i$Dut0心理学空间oT1??&OA+_

父親:忠實的心理学空间`Fo&kGV

心理学空间|\yLF

faithful)心理学空间+HN2~x6n.X2HB7y `

dKGg `'o0子女:平和的心理学空间+mH:A8\6kxV[

心理学空间3^2a;t~'f r

(peaceful)

jg#a0f4x#E5I_ J0

t-c$|U,_8cF/[y0
6 ~成年早期~

c6] T%Bg:y([O|? W P0心理学空间(Y8c/Qb`O B

(young adulthood)心理学空间+r3Y(AH/p;RU&}9p

T} rH&U!}0 心理学空间A,U*Qw,F R!W7ej

心理学空间,@&u1S4i&A'Jg

孤立心理学空间 YX h;F~$n

心理学空间pz`4E3{)Z0ge

孤單

?2Yug_`"TL0

eG DV5Mz0誤解

3iTo2B?0

WP \V1L4P0
親密

M2whO&s_St0l.s!O Y6a0

{h!L#N&o9a5SI:u6t0同理心心理学空间6N#\d-z6t|S-vwe

aq%oE eh0 心理学空间.GHg T5a'k$h;B4_OG"Dw

8pbXa!~e$AK5e0
增進親情的天職心理学空间K.wM/DFO[+L

FAE m j0] a0交心心理学空间2sB5[&i)Q~,r

Mr*z6^ h R"a7Um0慰藉心理学空间7jG0VE0_+w8t5f`O

WV+vFX vL6L0
父親:愛(loving)心理学空间;T_;w._Z7\D

心理学空间{nMLt J D!f

子女:關懷(caring)心理学空间-^:f(F#ex0E-R

8?)~Zh!{!vY%Q4b+b0
7 ~成年中期~心理学空间0LT)T _8Hc$S&Z

心理学空间G9?"I7qp:z6d-U

(middle adulthood)

#]/Z{%|${(B2l)^ M#I0

Y*f#M-RX P8u.B0 

.mJ?r-H8c$nPu0心理学空间'EGkR S J%H

義務

:JYI&C&`)W2F0心理学空间\V4f|eG

複雜的事務心理学空间N~+T$pgbaP

#V9}e"E3M:c0K&w;~ B$u0煩惱負擔心理学空间'K7h.TlT!na8I

心理学空间#l A#LAw4`x

 

,r&w w}"s,k0

6t.Aq5ZVeg0
睿智

M pg+vC^f0

4g8\ N8q4z![I,ebI0支持心理学空间I@4zj e

心理学空间2pp:z g,P1H gT2`

 心理学空间i2aG9ywi+a,G oQ

hON bX}SG-a,G4f0
人生導師的天職心理学空间Ei2N7r*I1]O

心理学空间E7M.c;^;|7GC

諮詢心理学空间:|6I9^O3EB R h6JB

.y+Si9N\4M8D-NA0貢獻心理学空间&I }+J r@@

@l%h8H0?0 心理学空间KXY;sFw

心理学空间/p)N gf1PPd1L

父親:傳承創新的(generative)

&K9En8?0Gu.unv$A0

OUu3d.H9lmx;_"V0子女:傳承創新的(generative)

S/Z!YtIrq!k0心理学空间m5FC @ C

註:採自「父育理論之建構與驗證---父親心理社會發展、父育知覺、父職參與及相關因素之研究」,李淑娟,2003。博士論文,頁21。

/]9ho8~ x%Pj0

TTSgt@{-s0由表2-1 可知,Dollahite 與Hawkins(1998)根據子女成長發展的七個階段提出七項父育職責,認為父親應依照子女七個不同成長階段的需求,而負起滿足各階段需求的七項職責來。傳承創新的父職參與,應該依循子女不同階段的成長需求,符合孩子內心深處的持續需求,而非僅是回應在變遷社會中關於父職的角色期待,父親們應該朝向肩負起上表中所提出的七大類型的艱辛職責邁進。有關傳承創新父職之類型、父親的能力與責任(Types of Generative Work - Fathers’ Capabilities and Responsibilities)之意涵,詳述說明如下:心理学空间 ad(|zy$hO|"f

心理学空间/JkObCS.W%TJ

(1)善盡人倫的職責(ethical work):此階段子女正處於嬰兒期(infancy),因幼小脆弱且易受傷害,而強烈需求安全感以及持續的照顧。此階段父親需善盡的職責便是持續(continue)細心的照顧,並承諾(commit)給予孩子幸福的生活。

K"m-^xDB:he ~0

R%g GR8P{ R0(2)踐履創新的職責(stewardship work):此階段子女正處於幼兒期(early心理学空间B s1R{"EX^.E

8H@s Ok KX0childhood),對於週遭環境充滿好奇心,並強烈需求伸出觸角探索這個世界,尋求機會想努力完成一件事。此階段父親的職責便是無償奉獻(consecrate)物質資源給孩子,滿足孩子生理需求以及安全感,並且提供製造孩子成功(create)的機會。

1_J)ZV*cr-w0

W4g \ r/UC\#B)i0(3)順應發展的職責(development work):此階段子女正處於遊戲期(play age),是屬於身、心皆快速發展改變中,並且想要尋求轉變的年齡,以及引起父母注意的需求。此時期父親的職責是持續給予關懷注意(care),並適當回應孩子在不同成長階段的需求與必需品外,並能自我調適(change)親職角色的扮演。

a3VpGhc6j j`0

[j%c9w J*r.S6x0(4)寓教於樂的職責(recreation work):此階段子女正處於學齡兒童期(school

v+s*]-ch-\$sI9W!sf0

@|y` L.pli/E0age),隨著進入校園就讀而引發的緊張不安以及各種要求,此時父親所要做的工作便是與孩子一起遊戲,協助(cooperate)孩子放鬆心情,引導孩子面對挑戰(challenge),藉以擴展孩子的各項技能與生活適應能力。心理学空间v/A#A(L2H m8Y

心理学空间 yz g.?U5X2KQg

(5)滋長心靈的職責(spiritual work):此階段子女正處於青少年期(adolescence),伴隨著青春期的發育而產生了困惑混亂以及焦躁不安,此 時最需要父親的鼓勵與引導,肯定(confirm)孩子,並對孩子有信心,適時引導孩子並給予建議(counsel),安定孩子混淆不清的心靈,幫助孩子平和的達成目的並享受成果。心理学空间e4o+nN?W

)r'JW-ry.E^`2UD%p0(6)增進親情的職責(relationship work):此階段子女正處於成年早期(young

];\{PR*K\0

!wI:J*hm)[t0adulthood),此時期是子女漸漸脫離父母的掌控,結束求學階段,踏入社會群體尋求獨立的時期,伴隨而來的人生難題是孤單以及誤解。此階段的父親必須能以同理心接納孩子,對孩子表達關懷並給予親情的慰藉(comfort),與孩子交心(commune),一起分享愛、想法與情感,創造一個親密且良好的親子關係。

(SBy j$a.V4[3\a0心理学空间]'D'}$?`z8Q

(7)人生導師的職責(mentoring work):此階段子女正處於成年中期(middle

1v1A `^e^0

6O+xc+H7q2]R \ A D0adulthood),可能因為已進入職場工作,甚或結婚另組家庭,正為家庭的責任以及繁雜的事務煩惱擔憂。此時父親的職責便是支持子女,運用其人生經驗之睿智引導子女洞察問題的癥結,提供子女諮商(consult)並給予建議,持續貢獻(contribute)自己的父親職責,幫助年長子女學習如何成為成功父母的技巧,以達傳承創新的結果。

x/O7]9P_l7o0

-^ @ m#]N%X-\0上述七項父育職責類型的關係,如圖2-1 所示,以善盡人倫的職責為核心,圍繞在其周圍的則是其餘六項父育職責的類型。

H,z#B iRl0心理学空间&["c)d7y2i5[B

心理学空间3eP9A fQ

z8D:Cz/L L F0心理学空间5_,}#n8]RG })m'c
圖2-1. 父育職責七大類型關係圖

_1IC4S'W9gu'M0心理学空间X#].t o\ u

註:採自「父職角色參與對國小高年級學童學業成就、同儕互動關係之研究」,陳靜芬,2004。碩士論文,頁18。心理学空间"c|)d!X ]

心理学空间$}1{/~~X;U'An;^9l

綜合上述,傳承創新的父職(Generative Fathering )概念,並非強調「好父親」的角色(good father),而是鼓勵父親做好父親的工作(good fathering)。父職角色參與不僅僅是提供子女物質生活所需,以及日常生活的照顧責任,同時還應藉由平時的討論互動了解子女的心理需求,隨著子女發展階段的不同,關心並適時導引子女情緒發展與調適,參與孩子的學習活動。所謂傳承的父親,則可藉由他們所提供的三種照顧類型來加以區分,分別為親生父親( birth father),代表生物上的傳承。養育父親(child - rearing),代表親職上的傳承。文化的父親(cultural father),代表社會文化的傳承( 杜宜展,2004 )。有些研究已支持親職對於中年心理社會健康發展之重要性( Snarey,1993; Snarey, Kuehne, Hauser, & Vai llant, 1993,引自杜宜展,2004 ), 且已注意到發展傳承的重要,且重視養育孩子的角色對於成人達到心理社會健康的重要性。此外,發展傳承是成人心理社會發展的本質,那麼男性在育兒方面的參與行為更加顯得重要。

W-B5{+t\1e:n0

d,I.a |+^N#m6}0 心理学空间*Vw0Ms4pXt:B

#}0K^LHR0(二)發展心理學的觀點心理学空间I?"a#{C%tg

心理学空间 ibN~I~4B

發展(development)一詞係指個體在生命期間,因年齡與經驗的增加,所發生的有規律有層次的行為變化過程。人類發展的事實顯而易見,使一個幼小的兒童成長為成人,同時由於身體之成長變化,機能之成熟,而導致心理特質的改變,諸如認知、情緒、人格及社會行為等各方面質與量的變化。家庭教育是一種全人教育與人格養成教育,父母親的人格特質無形中潛移默化,影響孩子後期的發展。稱職的父母除了要有健康的身心、鞏固的婚姻、心理學的知識、適當的教養態度與行為外,尚須不斷學習、吸收有關兒童發展的正確知識,以配合子女的發展階段,提供合宜的刺激與引導,俾使子女順利成長與發展。心理学空间F6z1v&mg4v0YxMN

JonrRI~(k%l0兒童發展主要包括身體的發展、社會情緒的發展、認知(或智力)的發展、語言的發展、心性的發展、道德的發展等。以下將概略介紹有關「兒童發展」的重要發展理論,包括佛洛伊德(Freud)的心理分析論、艾瑞克遜( Erikson)的心理社會發展論、班度拉(Bandura)的社會學習論;以及探討父親在這些發展心理學理論中所扮演的角色為何,及其重要性為何。心理学空间;A SC"M[*L;v

心理学空间h9NU'A9GsGF0_

1.佛洛伊德(Freud)的心理分析論心理学空间4C4p_%Uvw)M

心理学空间c XlZ5H3w

心理分析論(psychoanalysis)係由奧國精神病醫生佛洛伊德(Symound Freud, 1856-1939)所創,根據他多年臨床經驗,創心理分析論。對於個人人格的結構與人格的發展,提出了系統的解釋。佛氏認為人是一個複雜的能量系統,所有的行為包括思考、學習、以及各種心理功能表現,都是由心理能量所推動。心理能量可以分為三部份,即人格結構的本我、自我、超我。佛氏認為人格結構中的本我、自我、超我雖然各司其職,然而三者之間須維持平衡,本我與超我趨向於兩個極端,自我居於中間,持調節與平衡的作用,始能具有健全的人格。心理学空间`Vz"Ld S I ?

&Fc B`,{*`"Z)c0而在人格的發展方面,佛氏認為性本能是最重要的心理能量來源,隨著個體生理的成熟,性本能往往透過身體上不同的區域來獲得滿足,佛氏稱之謂心性的發展階段(stages of psychosexual development),而心性的發展過程又影響及兒童人格發展。可分為口腔期、肛門期、性器期、潛伏期、異性期,分述如下:

pX K#J9OCO0心理学空间/Z7^1F^zC%T{/f

(1)口腔期(The oral stage,出生至一歲):佛氏認為嬰兒性本能是透過口腔活動來獲得滿足,諸如吸吮、咬、嚼、及吞嚥等活動皆是。在此時期父母親對於嬰兒的口腔活動若不加以限制,長大後其性格將傾向於開放、慷慨及樂觀;倘若其口腔需要受到挫折,則其未來性格的發展,可能偏向於依賴、悲觀、退縮。

8n VTQ@-]t0

n^*O'BEM0(2)肛門期(The anal stage,一至三歲):一歲之後性本能的滿足由口腔區域轉向肛門區域,此時嬰兒的肛門與膀胱擴約肌開始成熟,逐漸可受意志的支配,排除大小便的活動成為性本能滿足的重要方法。此期剛好是父母親開始訓練大小便的時期,訓練時所製造的情緒氣氛對於未來人格的發展影響甚鉅。過份嚴格的訓練,將導致其頑固、剛愎、吝嗇的性格;過份寬鬆、聽其自然,則可能形成浪費的習性。

6?d Y,D7YFDS0

N#r%U4H%_G|0(3)性器期(The phallic stage,三至六歲):此期的兒童常以撫摸性器官以獲得快感,戀母或戀父情結(Oedipus complex or Electra complex)亦在這時期發生。就男童而言,以母親為愛慕的對象,而視父親為競爭者,在爭取母親的過程中,遂產生被閹割的恐懼,害怕父親將其生殖器官割除,為了解決戀母情結所產生的焦慮,遂壓抑其對母親的愛慕,轉而向父親認同,吸取父親行為特徵與態度,進而發展出男性之性別角色。女童的戀父情結與男童的戀母情結極為相似,唯一不同的是女童發現本身沒有男性生殖器官,轉而羨慕具有男性生殖器官的父親,將之視為愛慕的對象。。洪慧芬(1996)根據Freud心理分析學派理論指出,三至六歲是男、女孩獲得性別角色刻板印象及發展性別分化行為的年齡,亦是孩子對父母產生性別認同的關鍵期,因此,父母親角色在孩子此段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心理学空间w8e0Gq~ g

3xbq%R J BA0(4)潛伏期(The latency stage,六歲至十二歲):兒童自六歲後便進入潛伏期,意即性本能暫時安靜而不活躍,轉向學校的課業與遊戲當中,是同性相吸的階段。此時期,父母親扮演教養者的角色,主要任務是教育並且增進孩子的社會能力與智能的發展。心理学空间 V!Y8}"@@}.u

心理学空间^4];vz(dwc

(5)異性期(The genital stage,十二歲以後):隨著青春期來臨,性生殖器官的成熟,性荷爾蒙增加分泌,致使性本能復甦,性器官再度變成為身體的敏感區域。此時性本能的目的在於生殖,其所產生的心理能量,大多投注於形成友誼、職業與婚姻準備等活動之上,以便完成生兒育女的終極目的。

t[,|iJU0

k0D0~9u4};r"F0綜合上述,有研究指出父親參與較多親職工作的女兒,成年後較不會有刻板的性別認同(Lewis & Lamb, 2003,引自鄭慈蓉,2005)。對35-45 歲女性所作的調查,發現她們感受到父親較多的寬容與接納時,會有較多的空間去發展生涯中的各種角色,比較少受到性別刻板印象的影響(Goettler, 1993,引自鄭慈蓉)。不論是在同儕關係或是性別認同上,父親對兒子來說總是第一個學習的楷模與挑戰的對象。與同性別的孩子相處,父親較清楚兒子的需求,可視情形給予挑戰或支持,滿足兒子的需求。兒子從與父子互動中,認識自己的力量,肯定自己的存在與價值,是形成安全依附的重要條件。對女兒而言,中年以後父親的影響力可能不像兒童及青少年期那樣明顯,但她認識的第一個異性就是父親,父親若能破除性別的刻板印象,參與親職,就是性別平等最好的示範。心理学空间1\gk9w Z7K

心理学空间p3pXU \ uvPV,oM

2.艾瑞克遜( Erikson)的心理社會發展論

{DrP6r?D0

*Tl|#S(x"p0艾瑞克遜認為人是社會的產物,而非性本能的產物,因而將其理論命名為心理社會發展論(The theory of psychosocial development)。依照艾氏的看法,人格的發展並非止於青春期,而是終其一生的歷程。將其人生全程分為八個階段,由於個人身心發展的特徵與社會文化要求的不同,每一個階段都有其獨特的發展任務,與所面臨的發展危機(crises)。每一個階段的發展危機,對於未來下一個階段的發展產生實際的影響;如果上一個階段的發展危機得到積極的適應與解決,個體的行為表現能夠適應社會環境的要求,化危機為生機,反而促進個體的成長,而能順利的發展至下一個階段。否則危機不能解除,個體將會遭遇到適應的困難,並阻礙到以後各個階段的發展。茲將其八個階段列表如表2-2-2。心理学空间9K/M7AX,LOe

:iF@3V"rA1K0 心理学空间-N.U*Jc+e-ks6Or4T%a b

(p"|(t(vx N0表2-2艾瑞克遜( Erikson)的心理社會發展階段論心理学空间V KV;c3|"_M

心理学空间5gUdZ}$g

 心理学空间x {~e;s[ SG

$A?`.o~D8S-v0 

階段年齡

R(Y1KfN0心理学空间^3fm&Z^[+e q M

心理危機心理学空间"h*n!j5Hz

心理学空间MoxJdl/v5p$@

(發展關鍵)心理学空间u6j4fJ3]Pz y_

MMy3tGP8f v0
重要人際

@X'X8GQ\Puy8j0

hRu6Q7{\7A0關係焦點

9O}A]8NLW0心理学空间pnH.jm K:L

順利發展

/?c+L$X+ng`0心理学空间a@ I$~-Y m4E m&h9o E

的結果

EH6D+WK mdY \0

\$j:?j8J#o(m)|0
障礙發展心理学空间t5g G;OR^^

心理学空间D1{ aZuX

的結果

'^ ZLiN,J8i0心理学空间-E!Fol/?K'W

出生~1 歲

h|({ p3o[T0

.]@;S/V'lO0
對人信任VS.對人不信任心理学空间Bp9zL^8O$o@?

j{%N/?+q4mr0
與母親或照顧者的相互關係

l Vq4mZ!A^zou.S0

&OQOKiOF4y P(v's0 心理学空间 GC6\;O#RGj

A6t[1Mo8[0
對人信賴、有安全感、有生命驅力

4} IRd6W,]0v0

H y o,F*N3@+i4|U0
與人交往焦慮不安、缺乏生命希望

o:b3i!U/{8PL J0心理学空间$zm(Jvy8_5Yi4yb

1.5 歲~3  歲

R$fdX)t x0心理学空间&l{h;^7UG V LlN

獨立自主VS.羞愧疑惑心理学空间e[ {g&Ul!Q'M z/l {os

;SA6]a`a0
父母

;aBu-yYVqffZ8v0心理学空间J!\%x*MWq'O D

能自我控制、有意志力、行動有信心心理学空间B a/z5e$Q_ X!nkqW]H

心理学空间LcJsb%|P0s{!k0W

行動畏首畏尾、自我懷疑心理学空间G8F)@"MKB5]^`

心理学空间*w[ Y"` [

 

8Q.R$d+X0} C0心理学空间,g1Ra5Un"|V/}z

3 歲~6  歲心理学空间7j[3` @_wqR

X2h#`eNu)}+a0P0
自動自發VS.退縮內疚心理学空间JU)vm.^wq'y;~k,o

"?K$\nSa}0
家庭

h'G3hL3i0

V4FY)uG1i#z0
能獨立進取、行為有目的有方向心理学空间,y6N+m ?F3Q

!K u M\Bv}8\0
行為畏懼退縮、無自我價值觀心理学空间 ET"C9zad%F$J(N

心理学空间;~ a z-}-b A

6 歲~青春期心理学空间 X1TsaH;IL9~J

*]4}0Ps)U|w0
勤奮進取VS.自貶自卑

K0D$W5R%Z y(} u0心理学空间 z-HIUd!?

鄰居、學校

e$kF.|.pX"B+t0心理学空间(k&r\4e4a%~ByjHh

具有求學、待人處事的基本能力與方法

lc9AF2Q(w0

R*D9Hoj2r;v$g0P0
缺乏生活基本能力、充滿失敗感

cl(za u7R9A3xt0

!E:juX.H)U SB0
青少年期心理学空间+HP:v'C;LV#V3]0K

{&pc | T!T0
自我認同VS.角色混淆心理学空间'| W1PK;Vh!Cc

3JG3i~1j#}n;a0
同儕團體、領導的模仿對象

zn};t q0心理学空间9X!w\%FM)M/K

自我觀念明確、追尋方向肯定、奉獻與忠貞情操

V5m+wdX6B%t;q0

T'Ah;^4c.I[ z g0
生活缺乏目標、時感徬徨迷失

3o%X4J4AU:^#m0

t eE,GM"Q[o9D`0 心理学空间 D`$m6i9MI

心理学空间5I+KA3RZG%n'w

成年早期

!yYkjNz0

+p&XL4lz9N0
友愛親密VS.孤獨疏離心理学空间VQ8a9rqjn

b+t+g8XL4s4D%q0
友誼、性、競爭、合作等的伙伴心理学空间\]0]|"g Y!t

心理学空间;`7JMA7q

具有親和與愛、成功地奠定感情生活與事業基礎

!Y!Ur8_-{;A1CBT1w0心理学空间#| j,B7F D-o:W

孤獨寂寞、無法與人親密相處

-U$X#r6f8V9D]$L"j~0心理学空间6?2V3A.}D l)x+S

 心理学空间A4R@w%A+OTL

心理学空间N B8V2Wa$r.i!h$@#b6C

成年中期心理学空间"ns:V}){h

心理学空间t)w7T?N

傳承創新VS.遲滯不前心理学空间,E8tw i(x9z$R!U

%TBLp)OU P0
家庭分工與家的溫暖

F!e&l^,H$~2W~0心理学空间/Y(`6O.sO;s5Ptr

富創作、生產與照顧能力、熱愛家庭、栽培後進

+p`} [y0心理学空间w:@ihJ~G p:o

自憐恣縱、不顧未來心理学空间#K?W8n|,u;^

YVF6D]M0
成年晚期

.l re8U6Bu)V.d0心理学空间m#JlR,k

自我諧和VS.悲觀絕望

&Z!D5V-~)jO0心理学空间%Wmp6Ur-PR^

人類、氣味相投者

,V4RcHU+Z*z@0

Bcq2VN+cU)gv0
富智慧與自制力、對生命感到滿足、有一種統合感心理学空间-m9c |1VD2d

心理学空间pEN-T"^&o}RQ

悔恨舊事、徒呼枉過一生

3l(VPS O9O e0

T;qK,QZ dzv0 心理学空间W?;Hx s E5L

N)G ?%yS0
心理学空间C2~\bj:k5aW"O

心理学空间LhxZdc Zy

 資料來源:郭靜晃、李淑娟、曾端真、陳淑琦、王淑芬、張惠芬等(1994)。心理學(頁84)。台北:揚智文化。心理学空间Mwo:g Kefu

心理学空间;X0b Q| NU

 

t2|H x t6D1fU~E0

q)|3Lp P yY4T9D0父母對子女發展的影響,自懷孕就開始。從受精起,人終其一生都不斷地為環境所塑造或影響。具備兒童發展知識的稱職父母,能營造一個有利子女成長與發展的環境,重視發展的關鍵期,提供多而適當的刺激及影響,並注重個別差異,以促進子女各方面的順利發展。根據 Lewis和 Lamb(2003)的研究指出,父親對孩子們發展的影響有下列三方面:(1)父親與孩子們互動較缺少敏感度,孩子們與母親有較親密的依附關係;(2)在有些社會文化中,父親扮演特殊且重要的「玩伴」角色;(3)父職參與比母職參與對孩子們將來在社會情緒、成人適應上有較佳發展(引自鄭慈蓉,2005)。心理学空间;?tw9L0yG2s^

心理学空间p+]f2XxQ!yA s

綜合上述,以兒童發展歷程來看父職角色,研究發現嬰兒時期父職扮演的程度最低,隨著孩子年齡進入幼兒期,父職角色扮演的程度最高,但孩子年齡更增長時,父職角色扮演的程度又隨之下降(王舒芸,1996)。在不同兒童發展階段的父親角色,提供孩子不同的父親角色功能,隨著孩子的成長,父親角色涉入的愈多,對孩子生活影響的重要性亦提高。父親角色的扮演不僅對孩子發展有其獨特性與影響,對自己的父親角色形象亦能產生正向評價,其角色是無法由他人所取代的。子女的教養問題,不應該只是母親的責任,父親更是支持母親並積極參與教養子女的重要人物之一,唯有父母雙方共同負起教養子女的責任,在教養子女的路上相互扶持,子女的成長才能更加的健全,親子間的關係才能更加和諧。心理学空间W }x-TY.]+C/h

x6T+{7l'r@,D6r$f6R'aZ03.班度拉(Bandura)的社會學習論心理学空间(Q@VX/SwV-? k b

心理学空间 zQY,z$c;fnp

心理學家班度拉(Bandura)認為人具有認知能力,能夠處理所接受的訊息,思考自己行為的後果,而且班氏主張新行為的學習乃是透過觀察歷程,故稱之謂觀察學習。班度拉(1977)認為觀察學習歷程包括下列四個歷程:心理学空间mu4zS'nmQc

V*Q-^&\9rD0(1)注意歷程:在日常生活中,兒童接觸形形色色的社會楷模,如父母、師長、 友伴、偶像等。但是並不能保證兒童一定會去模仿他們的行為,因此觀察學習的第一個步驟乃是去注意楷模的行為。心理学空间:[:u} s}2qM

4M4m"acK0(2)保留歷程:兒童在觀察楷模的行為之後,必定要將行為譯碼,轉換為符號 表徵以意像或語言的方式,儲放在記憶之中,以便需要時喚回。

v9~F}+{)tM^0

_r?ZcX2sK,e0(3)模仿動作歷程:將符號性記憶訊息轉變成為具體的模仿行為,觀察者必須根據楷模原先的動作順序,經由認知的過程與記憶線索,然後作出反應,並檢視自己的動作,依照回饋訊息加以校正。心理学空间id*a.B/x7@/Uq

心理学空间cG q2Vs{|8P

(4)動機歷程:觀察者雖然注意到楷模所示範的行為,清楚地記憶行為順序,也具備能力做出類似的行為,但他不一定具體表現模仿的行為,模仿行為是否出現端視其是否具有模仿行為的意願與動機,因此增強因素確實影響行為的表現,而非行為的學習。心理学空间c ds-\3j.w

心理学空间+nR_ E4^H$\

因此行為結果具有傳遞訊息、動機(行為前)、及增強(行為後)三種功能。以性別角色為例,孩子可能觀察及記憶男性行為特徵,有動機去模仿這些行為,只要動機持續,行為模式逐漸形成,而攻擊行為或利社會行為亦藉此過程形成。所謂「見賢思齊」只須有「賢者」為楷模足矣;又謂「見不肖而內自省」也是同樣情形。像此種不必親身經歷,只憑觀察所見即產生學習的現象,稱為代替學習(vicarious learning)。經由社會學習歷程以養成人格的觀念,在教育上早已有之。一向視身教重於言教的觀念,顯然與人格社會學習論的原理是不謀而合的。

]DcQ8pk0心理学空间|!Cn&] } y CO

蕭淑貞等人(1995)提出父母行為模式可能引起子女行為之影響,青少年期比兒童期更為顯著;針對父親擔任管教角色之行為的研究發現,父親對於子女行為有相當大的影響,其中最重大的影響,在於子女的成就感或對於成就的追求;另外子女的社交行為能力,亦與父親所扮演的角色態度有密切相關。心理学空间 `F Cb^!XS

心理学空间!A m6Q:L o$`)p2[(|n

 心理学空间bR#?/y-f+C

E{*s h?3kI,q0三、結語

.\zV.n0R3@l;\Lo0心理学空间D9F)o#DN3a,WM

綜合上述,從社會學習理論的觀點看兒童的人格發展,強調環境文化的影響,人們透過間接觀察、學習、模仿社會化行為,建構自我的性別角色態度,父親即是兒童主要學習對象之一。有些研究指出父親參與子女的程度愈多,對子女愈有良好發展的影響(Mckeown et al., 1998, 引自許惠雯,2004);然而也有些研究發現,父職負面的參與程度愈多,例如:羞辱、處罰、權威式的教養,會壓抑子女獨立或責任感等適度的發展,反而對兒童的發展有不良影響(Parke & Brott, 1999, 引自許惠雯,2004)。父親是孩子在家中主要的模仿對象,因此父親的行為舉止成為子女學習模仿的對象,父親表現好的行為,子女就會學習好的行為;如果父親行為總是負面的,則小孩的行為就會表現出負面的學習(陳政見,2000)。沒有人天生就能成為稱職的好父母,唯有經過不斷的努力學習,吸收新知,檢討及修正自己的行為,並與子女有良性的溝通互動,能隨子女的成長調整教養的內容與方式,才能漸臻完美,成為稱職的父母。心理学空间 gb)\],S8Q\

心理学空间@0?@@Cz1y

參考書目

c l8_0t1p#oC H0心理学空间,B*m0R[Y,r3ZT/t4L

王舒芸(1996)。現代奶爸難為乎?雙工作家庭中父職角色之初探。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DN5QD%}6RPf^0

)\B;u7S-U!@0行政院主計處(2006)。中華民國臺灣地區人力資源調查統計年報。線上檢索日期:2006 年 8 月14 日。網址:http://www.dgbas.gov.tw/dgbas03/bs2/91chy/catalog.htm。

&R Fm5p%n-H0

#i|PkC K'[0李淑娟(2003)。父育理論之建構與驗證 -父親心理社會發展、父育知覺、父職參與及相關因素之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S#F&HpNuUP0

4om1? n\0杜宜展(2004)。父職參與意願、參與行為、參與感受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台南:國立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心理学空间VME2i ^q.K3T

&r(pw n0AR0~z0洪慧芬(1996)。幼兒圖畫書中父親及母親角色之內容分析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心理学空间g2\Vp9m.@%Kr

+x2|L&SW%S|7k;` Wl0許惠雯(2004)。理想父職之探討-兒童心目中的好爸爸。台北:國立台北護理學院嬰幼兒保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心理学空间jFY6C v c

心理学空间B#L5s@ B_%GJ$a

陳靜芬(2004)。父職角色參與對國小高年級學童學業成就、同儕互動關係之研究----以高雄市某國小為例。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xn7U!Br*j0

/~mL^h1_(K0陳政見(2000)。談父職角色。教師之友,41(1),54-60。心理学空间e+lQjg6c_

心理学空间H4l9kB s*DM*}h

陳安琪(2004)。以批判女性主義觀點探討中年父親父職角色實踐與父子關係之跨世代影響。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心理学空间D5L.n!Y hE)Z!y"o

心理学空间8G7Z@5Y({b

郭靜晃、李淑娟、曾端真、陳淑琦、王淑芬、張惠芬等(1994)。心理學。台北:

S~9|]+W0心理学空间Y(U]ln_:HS n

揚智文化。心理学空间'Fhjwq i

8R.IA"["k0鄭慈蓉(2005)。父女互動經驗對女性親密關係的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學系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

"t`)p-es:M#hs[1O0

eg9P8ph{4C0蕭淑貞總校閱(1995)。親職教育。台北市:匯華圖書。

JZ?2_"pL0心理学空间$[5{hR9iR%XO%V

蘇建文編著(1995)。發展心理學。台北:心理出版社。心理学空间rj!zOv:u+Y

心理学空间z,vjC)dn$A'Jh3om

Bandura, A. (1977). Social learning theory. Englewood Cliffs, N. J.:Prentice Hall.

jk6w2c5F`)\I0心理学空间V `la/X-g.ekMy

Dollahite, D. C., & Hawkins, A. J. (1998). Fatherwork:A conceptual ethic of

H.xVB+M6D;T,`xm0

(E*xW R x4]0fathering as generative work. Retrieved March 16,2005,from心理学空间3z+|u%s*z\

心理学空间8K2N l/n gQm;L\

http://fatherwork.byu.edu/sage.htm

n l^6g(P.f;nJ:^*^}J0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generativity Generativity 父性 父职
«甘地的真理 12 埃里克森 | Erik H Erikson
《12 埃里克森 | Erik H Erikson》
Byways of Our National Charac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