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隐喻和范畴化
作者: 陈宏俊 / 13542次阅读 时间: 2011年7月02日
来源: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标签: 投射 隐喻 范畴 意像图式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心理学空间2th5wPb

浅谈隐喻范畴

j7yF9L;tOh0心理学空间%cG cj3VK

摘要:
)Hp"vV"E4A c0在理解概念隐喻的过程中,我们将一个域中的概念投射到另外一个域中的概念.这种投射不是随意的,而是根据一定的范畴进行的.而这些范畴的形成受到不同文化、环境、语言的制约.这些受制约的范畴构成了一定的意像图式,而这些意像图式使我们理解隐喻成为可能,即我们领会了隐喻意义.
r5Ck|6DNb!_ ~Q6T0作者: 陈宏俊心理学空间 qq5w5?#}"H:{)^_D
作者单位: 大连理工大学,外语学院,辽宁,大连,116023
Hlr^ },A.e0期 刊: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WUhta@0Journal: JOURNAL OF DALIAN EDUCATION UNIVERSITY
I,eo;e^bf3F'm_0年,卷(期): 2004, 20(4)
0f6V~HTw._hM!A!V0分类号: H030心理学空间%_T)obi
关键词: 隐喻 范畴 投射 意像图式

-F-U]` k+M"A%D0心理学空间v:N2D5slu\
1.引言心理学空间Y?s3C/Afc2D
对隐喻的研究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但是这些研究基本上都是把隐喻作为一种修辞手段来进行,而很少设及认知领域。自从美国学者G. Lakoff和M. Johnson在1980年发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以来,国内外已经有许多的学者对隐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著述。他们纷纷开始从认知的角度研究隐喻。自八十年代中后期以来,认知语言学作为一种新的解释语言现象的路向(approach),在西方得到蓬勃发展。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起自一个基本前提:“在语言和客观世界之间存在一个中间层次‘认知’”(Svorou 1994)。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为解释隐喻提供了另外一条重要的路径,其中认知语言学领域中的范畴化研究能够更好地解释语言中的隐喻现象。
i3g#b0d!SB0心理学空间!}8Dpx8CI y
2.定义心理学空间EWV/K};lJ9@ I
2.1 隐喻心理学空间 _S7J/dP%^Ugw
首先要说明一点的是,我们这里所谓的隐喻,是认知语言学领域研究的概念隐喻而非语言中的隐喻表达手段。概念隐喻的提出,是认知心理学向语言学渗透的结果。人类认知行为,主要有感知、记忆、意像(image)、辨识、思考、推理等复杂过程。这些过程,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去观察,也可以从语言实践中去研究,因而有认知语言学的出现。
/NgN!G#t`;f)u0虽然概念隐喻的提出,有隐喻研究自身发展以及认知科学出现的背景,有其必然性,但概念隐喻的定义却非常分散、五花八门。总的来说,其定义的陈述有以下几点内容:
Xm#m9H9jz%R0V3|5i/l0所谓隐喻,就是用源域(source domain)的一个概念去表述目标域(target domain)中的一个概念。例如在AN ARGUMENT IS A BUILDING.一句中,人们就是用A BUILIDING去表述AN ARGUMENT的。我们可以说有关辩论的知识投射到一座建筑物的图式认知架构上。话语辩论是这个隐喻的目标域,有关建筑物的图式知识成为目标域。心理学空间M ~%y9l}
语言中的隐喻表达式跟概念隐喻的联系是成系统的,这就是概念隐喻的系统性。语言受到由不同层次关系的整个隐喻思维系统控制。隐喻系统由不同类别的隐喻表述组成,这些隐喻表述都是描述一个更大的概念隐喻。例如上面所说的AN ARGUMENT IS A BUILDING.就有许多的隐喻表达式:心理学空间%F,P)Z+BBge4~
We’ve got the framework for a solid argument.心理学空间!xd.t Lu+YX+Q
If you don’t support your argument with solid facts, the whole thing will collapse.
9M.dqvNWx0Within the groundwork you’ve got, you can construct a pretty strong argument.
p$sw3j @s02.2 范畴化
2l&G0k-zD%v(v0客观世界的事物是杂乱的,大脑为了充分认识客观世界,就必须采取最有效的办法对其进行储存和记忆。所以,大脑对事物的认识不能是杂乱的,而是采取分析、判断、综合的方法将其分类和定位。从这个意义上说,范畴化是具有普遍性的。这种范畴化都是以语言的形式存在的,如果没有语言,范畴就根本不存在。同时范畴也不断发展变化,是动态的(赵艳芳 1998:9)。心理学空间_&\R#X5~[V#g
我们以“椅子”为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新事物的产生,人们的认知范围扩大了。人们认识到不仅有腿、坐面和靠背的物体可以叫做椅子,而且供人或其他物体“坐”的都可以叫做“椅子”,于是产生了“豆袋椅”(bean-bag chair),“吊椅”(sling chair),甚至“电椅”(electric chair)。这时,“椅子”的功能特征比其物理特征更突出、更重要:椅子是供人坐的物体。但是可以被叫做“椅子”的物体越来越多,如洋娃娃座椅(doll’s chair),猫椅(cat’s chair),石雕椅座(marble chair)。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椅子”这一范畴越来越大,其定义也越来越模糊。但被称作“椅子”的物体之间确实又存在某种联系,这种联系即相似性,这种相似性不仅仅存在于客观事物本身,而且也决定于人的认知模式。心理学空间{gn3`Y
美国心理学家Rosch提出了“类典型即基本层次范畴理论”。Rosch对不同文化的范畴形成进行比较,发现许多范畴都是围绕一个类典型(prototype)而构成的,判断某物体是否归入某范畴,不是看它是否具备该范畴成员所有的共同特性,而是看它与其类典型是否具有足够的家族相似性(family resemblance)。心理学空间({5u+^)w p*hU
Rosch还认为外部世界提供给我们的信息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章可循。某些具有显著特征的基本物体构成了基本层次范畴(basic-level categories),这些基本层次范畴能让我们付出最小的认知努力而收获最大量的信息。在基本层次范畴之上,有更抽象、更具概括性的高层次范畴(superordinate categories);在基本层次范畴之下,有较具体、较少概括性的低层次范畴(subordinate categories)。比如,“鸟”是一个基本层次范畴,在它之上有高层次范畴“动物”,在他之下有低层次范畴“燕子”、“麻雀”、“知更鸟”等。心理学空间xIy#E8t|1li*F T+T
心理学空间9N5zu"v0[5jT
3.范畴的延伸——隐喻心理学空间-s0Y b4l.^asP
对于隐喻的研究一致以来都是认知科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Lakoff和Johnson认为隐喻对于生成语言学都是一种尴尬。问题的根源主要在于有些人认为词汇的意义可以由很多必要的和充足的特征加以表述。使用这个方法研究的意义都带有分割清晰的界限。能否将词合并成词组主要取决于这些组成部分的特征的适配性问题。这些适配性问题主要是指选择限制。那么根据这个观点词汇组合的可接受性问题就是一个清晰的事情:要么这些特征是适配的,要么是不适配的。根据这种传统观点,隐喻的本质就是对于选择限制原则的违反。Searle认为隐喻是语言能力研究之外的东西。例如:Sally is a block of ice.如果从字面意思看是违背常理的。冰(ice)的特征是[-ANIMAL];一般情况下我们无法将“一块冰”想象为一个[+ANIMAL]的东西。因此只有当听话人/读者能够超越字面意思,体会出说话人/作者的真实意图的时候,这样一句话才可以被接受。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这个听话人除了需要具备足够的语言能力之外,还需要熟练掌握语用学知识。
g X#KK/nJb^.r0具体地说,我们只有将一个隐喻词放到与之相关的各个认知结构共同构成的背景中才能理解它的意义。仅以Monday一词为例,只有在week这一概念的背景中我们才可能理解Monday,一个连一周七天的基本概念都没有的人,是无从理解Monday的意义的。而要理解week,我们又必须有对昼夜往复、构成一日的背景的了解。而最终,无论是理解Monday, 还是week,还是day,都离不开time这一基本概念所构成的大范畴。同样,对于up/down,high/low, rise/fall等词的理解也必须将将它们置于一个三维的、由地心引力决定的space之上。而对于这些词的隐喻用法的理解则依赖于对目标域和源域中相关认知知识的理解,而不同文化下的意象图式也是不同的。套用Langacker(1987:147ff.)的术语,week构成了理解Monday一词的域(domain),而昼夜轮回的概念又构成了理解week一词的域,三维空间则为理解up/down提供了域。
w;D*`\F2o0Langacker(1987: 148)认为时间和空间是两个最基本的域(basic domains),也就是说,它们都不可能再分解为更原始的认知结构。其他的基本域还包括温度、颜色、味道、音调等感官经验和快乐、热情等心理状态。这些基本域的内部结构依赖于Lakoff(1987)所指出的一组意象图式(image schma),诸如容器、路径、联系、外力、平衡、上—下、前—后、部分—整体、中心—边缘等。一个语言符号是通过(profiling)相关域中的某个部分或某几个部分的组合来获取意义的。比如,week,day, Monday就是通过容器图式凸显出时间域中的不同部分,up和down则是将上——下图式投射到纵向空间之上。
kQV!R+gT.y0大多数的语言符号的意义都不是建立在某个单独的域上,而是建立在一组互相关联的域上。我们以high一词为例,当他出现在high building这一表达法中,牵扯到的域是纵向空间,而当它出现在high salary这一表达法中,牵扯到的域则变为数量。心理学空间$w:^bj1J{p-A
再看一个更复杂的例子climb。下面每个句子中的climb都有各自独特的意义:心理学空间 z(s~f r&fSd~
The boy climbed the tree.心理学空间g`~](S`
The locomotive climbed the mountainside.心理学空间(fFh_bEL&Or2p
Prices are climbing day by day.心理学空间LF1qhwhs9D
The boy climbed down the tree and over the wall.心理学空间6lx[Rkui
根据Fillmore(1982)的分析,climb在例1)中的意义比较接近于该词的典型意义,指运用四肢从低处上心理学空间!T,w0DaAr(Uj$P'L
升到高处。在例2)中,上升的意义虽然保留,但运用四肢却无从谈起了,因为locomotive根本没有四肢。到了例3),上升的意义已经从纵向空间拓展到数量域了。例4)中的climb则完全抛弃了上升的意义,转而强调的是四肢的运动。从这些例句中可以看出,CLIMB体现的是一个多中心结构的范畴,该范畴包容了彼此不同却互相关联的意义。心理学空间Fzn2|m
上面我们在讨论HIGH和CLIMB的意义时,我们可以看出从high building到high salary,从The boy
HZ-Q/CG0climbed the tree到Prices are climbing day by day,high和climb的意义已经出现了比喻拓展,即从一个概念域拓展到了另一个概念域之上。隐喻就是将某一个概念域(conceptual domain)的图式结构投射到另一个概念域之上,以使我们通过前者来理解后者的一种认知方式。心理学空间]Vzlx-Hj
心理学空间8C!~gHa _6T:xh)H
4.结语心理学空间.eiB gC BZ3\5M
对与隐喻的理解我们必须依赖我们的经验,即背景知识。这使得概念隐喻成为认知科学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对于结构主义语言学来说,语言是一个独立于认知和使用者经验的符号的任意系统。与之相反,认知语言学着重强调语言结构的非任意、有动机本质。这种对于隐喻经验基础的强调引起了人们对于语言和文化之间关系的讨论。这是因为,一方面,一般来说一些特定的背景知识被所有智力正常、身体健康的人类拥有;另一方面,有些背景知识强烈的受到来自环境和文化的制约,也就是说不同文化与环境下的人会由一些不同的背景知识。因此,我们可以发现有些来自不同语言的隐喻表达有很大的共性,而有些就有很大的差异(Taylor1989)。从另外一个角度说,不同文化下的范畴观是不同的,因此对于隐喻的理解也会产生差异,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差异不会非常明显的影响人们之间的交流。
"e;S~sC;x\P0
R'_q']3[0参考文献
%W9I[dDoI$T#|0Bosch, P. (1985). Context dependence and metaphor.心理学空间_(sRaB{$e
Cooper, D. E. 1986. Metaphor. Oxford: Basil Blackwell心理学空间.l)F1xDR$s!T!_m
Fillmore, C.J. 1982. Towards a descriptive framework for spatial deixis.
v@-Mb([2c[,m0Lakoff, G. 1987. 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wind.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心理学空间&Y|p"cg8N1lT
Lakoff, G. and Johnson, M. 1980. Metaphors We Live By.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心理学空间6@ j1w?B8m0N#X
Langacker, R.W. 1987.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Theoretical Prerequisites.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f/^\U\0Palmer, G. 1996. Toward a Theory of Cultural Linguistics. Austin: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u,KO9g0Rosch, E. 1978. Principle of categorization. In E. Rosch and B.B. Lloyd (eds), Cognition and Categorization, 27-48. Hillsdale: Lawrence Erlbaum.
.qr ~2UjkZ2VI%oVQ0Svorou, S. 1994. The Grammar of Space.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心理学空间M K7a*?v^8k5{ S'B)R
Talmy, L. 1978. Figure and ground in complex sentences. In Greenberg et al (eds) Universals of Human Language, Vol. 4.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T*C(v X#u"`7M6y+Y0Taylor J.R. 1995. 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 Prototypes in Linguistic Theor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心理学空间cW8e3h9R(j%Z*y5d
林书武,1997,国外隐喻研究纵观[J],《外语教学与研究》第1期。心理学空间(Qns B%O&u1ai%K&MD
——,1998,“愤怒”的概念隐喻[J],《外语与外语教学》第2期。
j-LLHi9x8@0束定芳,1996,试论现代隐喻学的研究目标、方法和任务[J],《外国语》第2 期。心理学空间)I.HtJ/wT4s,l
——, 2000a, 论隐喻的理解过程及其特点[J],《外语教学与研究》第4期。心理学空间n~,iLg,d
——, 2000b,论隐喻产生的认知和语言学原因[J],《外语学刊》第2期。心理学空间3SJw w8]j
赵艳芳,1998,认知的发展与隐喻[J],《外语与外语教学》第10期。心理学空间V:u/\9kFI

2k o7}'F@ L:Q0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投射 隐喻 范畴 意像图式
«试论认知语言学与批评话语分析的融合 语言认知心理学
《语言认知心理学》
語言如何形塑思考?»
延伸阅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