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进化理论对依恋的解释
作者: 网络转载 / 11362次阅读 时间: 2009年8月21日
标签: 依恋理论 进化心理学 进化生态学 进化文化人类学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摘要]  本文简要介绍了三种进化理论的三种基本观点,以及它们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对依恋所作出的不同的解释。心理学空间)N+HR ~e:~pd
  关键词: 进化心理学 进化生态学  进化文化人类学 依恋心理学空间IqR;^-{:N3y U
   心理学空间t` Yb j
  进化论对心理学一直有着重要的影响。这几十年来,各相关学科的交叉渗透,促成社会生物学、进化心理学等新学科的产生。心理学空间5e#yR3z m1}0f8r
  早期是Lorenz习性学的研究,继而John Bowlby对依恋的研究,Chomosky语言获得机制(LAD)的提出,70年代以Edward Osborne Wilson 为代表的社会生物学家对攻击、性、利他行为等提出了新的解释;尤其是近十年Fodor等提出的模块论,进化心理学的影响都在不断扩大。这些都可以看作是心理学家对人类长期进化通过遗传获得的生理机制的重新重视。心理学空间5G-v3l4m)T \G
  但另一方面,对此的怀疑声也重来没有停止过。他们质疑先天的生理机制是否能够解释如此复杂多变的人类心理、行为机制。就在同受进化论思想影响的大营里也出现了不同取向的观点。下面就依恋问题介绍三种不同取向的研究和他们的论点。

一、进化心理学(evolutionary psychology)

wU0VX+l:y0   进化心理学强调从基因层面解释人类的行为。他们认为有许多不同特殊领域机能的模块组成,比如血缘再认的模块(kin recognition module)——因此孩子总是被继父或继母虐待或忽视,又比如语言获得机制(Language Acquisiton Device)的模块能让儿童在很短的时间内快速掌握一门语言。心理学空间#gE-c \/c5Hb
  经典的如Bowlby 对依恋的系统研究。进化心理学家们认为婴儿既不能跑、也不能藏,所以那些通过哭喊、微笑、探寻以保持和特定看护人紧密接触的孩子在严酷的环境下更有机会生存下来。哭闹也许是一种模块,它能够有效地传达婴儿的不适(饿、冷、病或是对父母花过多时间在其他孩子身上的一种嫉妒)。同样,父母身上可能也有他们的一套模块:血缘再认的模块、与婴儿沟通的模块和亲近的模块。这些具有生存适应性的模块是人类在漫长的自然选择自然留存下来的。心理学空间:p{4j+XUa^

二、进化生态学 (evolutionary ecology)

9V$?dT0Bk/{$X;PE0  进化生态学家则更把心理机能视为普适(general-purpose)的,能更灵活地适应不同的社会环境,他们以此解释不同的社会环境下出现不同的行为。例如:Lamb et al. (1984), Belsky (1997) and Chisholm (1996) 假设不同的依恋类型(安全型、回避型、抗拒型)是对不同抚养环境(儿童死亡率、家庭压力等)的一种适应。心理学空间7a C)tg!`V;A(fu
  父母和婴儿由于生活条件、环境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适应。学者Levine等人提出,父母的抚养目标是与不同水平的儿童死亡率相适应的,在儿童死亡率高的部族里,父母与儿童保持很紧密,对儿童的要求有很高的反应性。而在工业化国家,婴儿死亡率很低,儿童花费多而贡献少,劳动力市场竟争激烈,父母的抚养目标更多放在儿童认知技能的获得上,而对婴儿的哭闹的反应性则比较低。心理学空间P1o8Y6`Q.D/u N$m9Z

三、进化人类文化学(evolutionary culture anthropology)

心理学空间DZ f9b/Q

  进化人类文化学家则着重强调文化和社会再生产的进化本质。虽然他们大多数是生物学家或遗传学者,他们的目的则在于理解文化,理解文化传承的规律。
a.tEb7p4qa0  对依恋理论和文化的关系他们有不同的理解。他们认为美国和日本依恋模式之所以不同主要是因为“文化核心”(即文化基本的模式,它塑造了个体一生的发展轨迹)的巨大差别。日本文化把集体主义、相互依赖、共感等放在重要地位,相比较而言,美国的中产阶级的文化则更看重个人主义和个人奋斗。根据Rothbaum等人的研究,日本父母为了促进儿童的依从性和相关与儿童保持很亲密的联系和很高的反应性。 “ 日本母亲甚至在婴儿还没表示之前,就作出了反应,这样模糊了儿童我与他人的界限”。由此,进化人类文化学者推测同一文化传统的人群由于共同的文化传承和群体的影响更可能有一致的照看婴儿的方式。

tE-X9|{ A0

整合

心理学空间|1bxKi'w;?

   进化心理学强调儿童对父母的依恋及父母的反应是在长期进化中形成的一种“模块”,以更好地适应环境生存下来;进化生态学更强调抚育婴儿环境的重要性(例如:看护者的人数、社会压力、环境的危险性、儿童和成人的死亡率等),它类似于生态系统观,但不同之处在于它假设父母和儿童的策略和行为都是在特定的环境下,为了更好的生存繁衍而产生的。而进化文化人类学家指出:看护者从她们文化中接受了特定的某种看护模式(文化传递通过代际间传递和群体影响),她们会认为这样模式是自然而然的。而这会影响到她们与婴儿的亲近和敏感程度。这一取向有些类似于“社会文化学派”,但不同之处在于它强调特定文化的进化机制。显然,上述每种理论都解释了依恋现象的一些方面,但都不完全。要想更全面地理解依恋,需要整合上述三种理论的论点。

%C.q'V4itV0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依恋理论 进化心理学 进化生态学 进化文化人类学
«依恋理论与青少年家庭治疗 依恋理论与心智化
《依恋理论与心智化》
依恋内部工作模型示意图»
延伸阅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