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空间
繁体 心理学人 > 心理学人 > 汤海鹏 >

治疗师不可承受之重——情绪的逐级传递

汤海鹏 2010-9-18
心理学空间2Q+]7^:y_ U C


*Z7q!T XvHL4|uI0

-W LSG@.x&kQ$K0

A{s"R&OV0治疗师不可承受之重——情绪的逐级传递心理学空间0w r0N#p-hW Cc1T^:^

sh5x!B h6b|0(2010-09-18 08:35:57)心理学空间U w7~"[ofRz

心理学空间?~,x6BK(B

经常谈到向攻击者认同,一个男人在单位里收到领导的责骂不能反抗,于是他回家去骂了他老婆;老婆也是弱势,于是骂了自己的儿子;儿子更是无从发泄,于是逮住在家的狗训斥了一顿。由此,情绪得到的弱化。从单位领导最终到达那条狗的身上,消逝于无形。

MJ E\\1O0心理学空间 sw]wq[&\"ThuO

昨日回子和去参加督导,似乎多了些新的面孔,但更多的是久违的老朋友。庆幸自己有一个好的学习和容纳情绪的地方,也得益于自己亲手搭建的这个平台。心理学空间7n Hl2A#R5CY Y1w;Y[

S(s!N _ u0或许在督导的120分钟里面,在前100分钟,我一直思考的是理论对于实践的指导意义,具体来说就是你遵循自体理论中收住治疗师的自恋还是遵循主体间理论中,更加强调相互场的作用力,治疗师更加自如一些。因为在实践中,治疗师的两难是很容易见到的,特别是在治疗开始的初期。治疗师如果真的很自如,比如过早指出你看到的来访者的问题,那很可能被你的来访者感受成指责或者炫耀,必然造成治疗关系建立不起来,当然,你是大师,这个另当别论,因为你的权威足以建立坚固的认同,在还没有见到真人的时候这层关系或许已经建立起来。但如果治疗师始终处于抑制自己自恋的状态,他必然会积累情绪,而这种情绪是相当真实的。正如我有时候所举出的极端的例子:一个来访者拿着刀坐在你的面前,你心安理得的告诉他说你是在表达攻击,这肯定不是治疗师高深的表现,治疗师有点现实和幻想不分,可以去住六角亭。所以,在治疗过程中的任何形式的攻击,你都可以理解成为投射,理解成内在客体关系的再现,但那确是真实的过程,在整个的过程中治疗师接受的是真枪实弹。所以,在大家轮流发言的时刻,我想起了我同事在很久以前督导结束时的发言,她说大家都很尽力的在帮助她,但她实际上并没有什么收获,大家所提出的建议和看待问题的角度并无新意。在三年以后我突然明白了在那一刻的意义,咨询师通过表达对场内人的不满和蔑视(当然是温和的),完成了她从咨询过程中接受的情绪的传递。而整个督导最重要的部分也就在于此。所以,在督导的后面20分钟,我突然明白,最重要的部分是在于我把治疗过程中的情绪传递出去,因为我听着确实毫无新意的建议,心中充满的是轻视和失望,但此刻,我混沌的脑袋开始变得清醒。所以不在于理论,任何理论落实到实践中,都大同小异,而在于情绪的传递,来自于心理治疗这个职业所需要的保护。心理学空间s4R%linOY-H\

7w%w&H qwa0最后,想强调的是,作为心理咨询的专业人员,个人分析是阶段性的,但督导最好还是有的,休假也是必要的方式。

#tA.v2N3Q6jy#W0

新一篇:修通——心理治疗者的神话~
旧一篇:深夜里的哭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