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自体心理学 簡介
作者: 董建中 译 / 15370次阅读 时间: 2009年10月10日
来源: 全球自体心理学官方网 标签: 董建中 自体心理学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6X GUM9MzG0心理学空间 kI q8es"Z]
(全球自体心理学官方网)心理学空间1},f0k/Z;?DVn
中文來源:中国自体心理学 董建中译ttzoo@163.com
E!zq5d T%Sm0
(`vp!h1\!Or01. 什么是自体心理学?——简介心理学空间FD1V|A#VV*a$x B Y
心理学空间/pSd#q;E2{U
1970 年代初,海因茨.科胡特发表其现已闻名于世的专题论文,《自体的分析》(1971),首次提出“自体心理学”理论。弗洛伊德最先于 20 世纪早期向科学界引入精神分析,自体心理学自出现后,迅速成长为最重要的精神分析理论。
W s3C[ Fd9_7mY\0心理学空间!Z['g$}0q7c9Hf
科胡特接受的训练属于美国自我心理学理论,他赢得了坚定保守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师之声誉,于 1964 年成为美国精神分析协会的主席。心理学空间 c-M} U_S7T
心理学空间|hK7r{ s
但最终促使他质疑精神分析理论(他曾以此做为科学依据)并借以获得声誉的,并非他的治疗策略,而是他的正直、以及他对许多患者的治疗僵局及过早终止治疗的深切关注。心理学空间2m~.H-n|$EO

H$C u0oXYo*~u&gO0当一位同事问他为什么会改变自己的想法时,他坦然承认,他“越来越感到我[向患者]做出的解释很勉强,而患者的、有关我不理解他们之抱怨 ... 是有理由的”(Kohut, 1974, pp.888-889)。心理学空间1w|(XJi
心理学空间 DtzF2f
在揭示他的自体理论时,科胡特撇开自己的经典理论,转而从患者身上寻找线索。特别是 25 岁左右的 F 小姐的个案,她坚持要求科胡特完全听懂她的每个言词。心理学空间2]Ylw'~xgu Rw
心理学空间%fI8[L!h^
这使得科胡特 (1968, 1971) 把共情当成“贴近体验”式观察,这种临床姿态令他获得了重大发现。
7a!Y(F5](@.jgx0
B ZqY M \ a4r0例如,每当科胡特偏离 F 小姐的体验——即使他做出的治疗干预略微相异于 F 小姐独自获得的体验,她也会被激怒,因为科胡特是在破坏她的成就、“毁坏”她的分析。
`GN#VFF1pu'k0心理学空间 n3b.[@Q
借助于放弃自己的临床假定——即此假定:她的愤怒表达出她对分析的阻抗、他认为此愤怒妨碍他领悟 F 小姐的完整体验——科胡特学会了只从她的观点出发,来看待和理解事物。心理学空间8_W3?2F c B!osDR

-cGC'{T.e}` P wUG0此观察模式,被他称为“贴近体验(experience-near)”。心理学空间(R`A#id(x6vC

V2C"ndxu0因而在那些瞬间——当他捕捉到她的被误解之感受、并做出一个响应——此响应或多或少反映了她的思维及感受之时,他观察到她的早先幸福感迅速得到恢复。
6Xeq5cR|[0
'y+K nI"Y]4v.^0科胡特终于做出假设:分析师和被分析者之间的共情性关联的这种“中断-修复”序列,必然存在于每个有效的治疗中;同时他还提出,如果这些共情中断被保持在某个“最佳”(而非“心理创伤性”)水平,则它们是无害的、而且实际上是心理建构的形成和分析治疗中的基本成分。(董建中译ttzoo@163.com)
,jtR'Jq%g3m5T0心理学空间 }5n"b/d1m
这些基于贴近体验式共情的最初观察,使得科胡特领悟到 F 小姐对“承认”的需要,他把这种需要看作是一种“发展性抑制”,它是源于童年期的共情失当,后来他推测它属于“镜映自体客体移情”。心理学空间*UoM;pO#\

h*@c:ss\;|r,d0从而,科胡特眼中的共情,就是这种贴近体验式观察模式。
t-Xj yb _MF0心理学空间1~h}U8x xIq
2. 共情:抽象与操作心理学空间L-hJ(GJ*A*N0|
心理学空间S+q*B g0lkLmn8cT
科胡特述及的术语及概念中,最被支持者和反对者误解的,或许就是“共情”。心理学空间+q3z Yg@Wa

X b-x:m"H+i'r`0有些人感到他是倡导把“共情”用作某种“心理治疗误用”——某种“亲切”、“体贴”的治疗方式,“借助爱来治疗患者”,这使他极为愤怒、频频反驳,他在临终前几天的演说,主旨就是全面澄清此术语。心理学空间^1A'l m5@}|F
心理学空间q)F)];ftl]2O
在实质上,他是在两个不同层次上谈及共情:抽象及操作。心理学空间:Vm!R1g+x"QC'K&m1V
心理学空间w#qZ}8s*M9H3C{
抽象共情——他借助共情的抽象定义,来表达共情对精神分析科学的界定作用。心理学空间;M0_)UE'{l w;rHu

VQ9v%h"mm:E0也就是说,任何一门科学都被界定为:一个研究对象、以及一种方法——以此方法来收集该科学的材料。心理学空间-TeJ_)D,\\;@`*n u\

k;N*R'|rHV]v m#fr0例如,物理科学的研究对象是可辨别世界——可经由感觉及感觉增强工具,来感知此世界。心理学空间%u}&C3^-W(gz,zo

c1X5?!c:pd;\0另一方面,精神分析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内在生活(人类体验之材料),而分析师进行观察的方法是自我内观、以及针对别人的各种内观或共情。
'hRE2L2[Po@(W0心理学空间)TpIF7N a&uT
这种方法使得弗洛伊德能够发现移情、反移情、防御、以及阻抗。心理学空间jd&]M8x pI
心理学空间*x%i;lU Z$w'x
弗洛伊德在脱离共情性的材料收集模式后,引入属于其它科学的建构和假定。心理学空间!q*vy.T$ii

z;~!r t7o0Z9mJ9o0一个例子是“内驱力”建构,它被假定为是心理和躯体之间的边界地带。因而“内驱力”理论精神分析不应再被看作纯粹心理学,而应被看作心理学和生物学的混合物,即一种“心理-生物学”,或“生物-心理学”。心理学空间MU$xNl:]G

k m#{ tu0操作性共情 科胡特的共情的操作性定义,是相关于临床的共情定义,它是指这种能力:“使自己‘思维入’和‘感受入’别人的内在生活”。
&Vc RS6S0
y/x Vd$E5by|aAB6e0“共情”源于德语词汇“同感(Einfuhlung)”,现在它意味着“感受入”或“摸索”进别人的体验。
F-MxT!O0
4k@i,o(mU0在科胡特看来,共情不过是此物:它使得一个人能够知晓别人的体验、但又不会失去自己的客观性。
:K9HX2Dd"e Ex2L!]0
Gb*jo{6C0也就是说,共情是贴近体验式观察,不过如此。心理学空间*g(OR ]%B M2J%if
心理学空间E*k8s3UX)\TB
3. 对共情的曲解
DN#OC9a V0心理学空间6C$`.p!``O%V$Ny
前面已指出,科胡特失望于对共情的种种曲解,他想让当代及未来的人们不仅知道他使用此词时的所指、而且知道此词不指代什么。心理学空间`.Y thiN
心理学空间4B|,RPG4hj$@*L
例如“共情性沉浸”,科胡特不是用它描述一个人的猜测、直觉、或如魔法般地感知——即,它不是某种“外感觉”感知。
]VH*il"d#T%pg0
O-FgNcaz Zm0它也不是人在类似情境中的那种感受。心理学空间W~NfQ;R

i mD E;A*Y-el ^0例如,如果患者谈到父/母去世,而分析师自己刚刚经历了母亲突然去世之痛,则他不可以认为自己的丧亲体验类同于患者的相应体验。
&JG'h3dk;lZ7t0心理学空间7Qx-U+~|2k
共情也不同于“认同”或“化身为”他人,这会导致一个人被另一个人的强烈感受所“淹没”或压倒。
Lg$Vmt;P0心理学空间IM B&]&UFC
反倒是,在临床场合中,共情性沉浸是缓慢“蹒跚”的“试误式”“漫长”过程,借助于它,自体心理学家“品尝”已被减弱的患者体验的“味道”,同时仍保持自身的客观性。
Wm2hm"q;t(~TB0心理学空间B5|Va5k3a$rR
最后是一个普遍存在的误解——它在自体心理学文献中越来越经常地出现——是把“共情”等同于某种活动。
aU%{ e~&?0心理学空间(_&N KKtK mNT%V%s
在这方面科胡特坚定不移:不能把“共情”等同于一个“做为”、“行为”、或个人互动特质——如得到广泛确认的爱、怜悯、或其它强烈情绪
5B#]6^,jI9M ?L0心理学空间M QabX5`!C DK7jF
然而科胡特也懂得,只有当共情导致响应或活动(非响应性或非活动性)——它们是直接源于人的贴近体验式观察,此共情才会关联于人类互动。
hbro2t4v,VX Tb h5e0心理学空间 eXo0Z:Dc
科胡特关联起共情和活动,并强调它们的差异,他声称“内观和共情都是相应活动的泄密者”。在此他是说,只有当一个人能够踏入另一个人的情境中、经由那个人的眼光来看世界,他才能够形成本真、精确、适宜的响应。心理学空间;b6Bck-NO0b9l!?b6l?X
心理学空间~ h!u-Ey B!I
在临床场合中使用共情,主要是为了理解和解释自己的观察结果。心理学空间%h }"Vq/I

9CrE*S?2K:]3e5B04. 自体
?H2e.Z$T_ H"WeG0心理学空间F6G#R\;\
在精神分析过程中,借助他的贴近体验式共情性观察模式,科胡特追踪“自体”的发展——但不是做为一个“概念”或心理表征(如客体关系理论那样),而是做为一个囊括整个心理结构的“主导”性建构,即具有时空连续性的内在体验。心理学空间h:E)V/l%d1Y%A VW.k

1t.g Yk:{H3O0K0他观察到,个别患者如前述的 F 小姐,被说成患有自恋人格障碍——后来又被称为“自体障碍”——他们表现出明确的综合症。
;\p#}3N%l q+~2g0心理学空间TT7z2P,d.f$O&c
这些患者的特征包括极不稳定的心境,以及极为敏感于失败、失望、冷落,对这些患者的最终诊断,主要不是依据这些症状、而是依据出现在治疗中的某些未解决需要,他称之为“自体客体移情”。
v]Y4fI5b8z0心理学空间`v]YZJW
5. 自体客体
[ u2k"|BUV.sZu0心理学空间N X)Px }
科胡特用“自体客体”术语,来表达对另一人的体验—— 更精确地说,是对另一人所提供的、非个人机能的体验——体验为“自体”的一部分。
S1o{G7bB-M0心理学空间%G4N-i K4D%W$j(v[
因而,自体客体移情就是患者把分析师体验为[自身]“自体”的扩展或延续,即:体验为对某些重要机能的实现,这些机能在年幼时未得到充分开发、未被足够地转化为可靠的自体建构。心理学空间0_,~)QMI)Bf*r
心理学空间a#^8DU^:L-@6xM'h
他终于发现,在共情性的治疗环境中,未获满足的、对承认、理想化、以及双生的早年需要,以镜映、理想化、及双生自体客体移情的形式,再度出现。
"Y#r I m6v2w2p0
9Bo$f2O l#[*P NR06. 嬗变内化心理学空间 Y!uV`$o

T@#s4N#TC0“嬗变内化是这样一种“成长-生成”过程:经由它,患者能够内化自身所需的自体客体机能、以获得缺失的自体建构。心理学空间w} iAfZ

4u J |'r`R:Vf8`@c0科胡特认识到,该过程分两步进行。
C&z-{*R{%qTr0
Sa ~vG5?T9ml0W!x j0首先,在自体和其“自体客体”之间,必须存在一个基本的共情性谐调。在治疗场合中,自体和其“自体客体”之间的该谐调,或纽带,就是显露出来的自体客体移情。
`t7q x)o1A6f0心理学空间SVS o$d4u u*c
其次,该共情性纽带必须出现受控的、非心理创伤性的轻微失效。科胡特称这些失效为“最适宜挫折”、视它们为必然的,这并非是因为它们源于分析师的治疗性技术操纵,而是因为分析师的任务是:理解和解释患者的需要、而非满足这些需要。
2`i I'F g0
:E&S9KWD0当然,也有人把“最适宜挫折”解释为技术处方,科胡特对此的说法是,“永远不需要人为制造心理创伤。你只是尽力提供帮助——但这本身就很具心理创伤性,因为你无法满足真正的需要”。
{iO3V[&_^0心理学空间`r:ge+FttX0?
7. 治疗心理学空间 L4A W \0al Q lDr

s!vN}6w7O0这是个共情性的理解和解释过程——相应于传统精神分析的治疗过程——它经由一个科胡特所描述的三步变化,使得治疗取得进展、自体获得所缺失的建构。
` n,[l$UN V0K.Q0心理学空间S|sI6d-N
第一步,是分析当新版本的自体客体移情出现时,所遇到的防御和阻抗。
0c0Ec^3l&e@_U'V0第二步,是展开各种自体客体移情、并修通它们。
VK+OE4P Uo oj0第三步,是在更成熟的成人层次上,在自体和自体客体之间建立一种共情性的谐调。心理学空间EcW&X*jyU u)[#G
心理学空间 k9Y8~ m1C4l~W s
也就是说,自体心理学不把成熟自体视为实现“分离-个体化”之理想状态,这是某些客体关系理论所提出的,自体心理学主张:即使成熟自体也继续需要镜映、理想化、及双生自体客体体验。 

RHPCJ-a0

心理学空间q)u1a:]8Ah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董建中 自体心理学
«自体心理学发展模式之短程疗法 自体心理学
《自体心理学》
心理治疗入门»
延伸阅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