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自体心理学 簡介
作者: 董建中 译 / 15368次阅读 时间: 2009年10月10日
来源: 全球自体心理学官方网 标签: 董建中 自体心理学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心理学空间 X&fL.n+a1zn


1I d x IT c0(全球自体心理学官方网)
q b+o YlV2d S0中文來源:中国自体心理学 董建中译ttzoo@163.com心理学空间D#A8ZD |#r

$[;w(E4jD#Nk01. 什么是自体心理学?——简介心理学空间/Yo4dq]$H'lg"L
心理学空间qW&z/t%Y
1970 年代初,海因茨.科胡特发表其现已闻名于世的专题论文,《自体的分析》(1971),首次提出“自体心理学”理论。弗洛伊德最先于 20 世纪早期向科学界引入精神分析,自体心理学自出现后,迅速成长为最重要的精神分析理论。心理学空间(r,O~nr!v nl)U4z

1^m0Dy#{~ap0科胡特接受的训练属于美国自我心理学理论,他赢得了坚定保守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师之声誉,于 1964 年成为美国精神分析协会的主席。
(Bw9CA#f C ajh3~x0心理学空间c$|~ ]6Na"yF0?
但最终促使他质疑精神分析理论(他曾以此做为科学依据)并借以获得声誉的,并非他的治疗策略,而是他的正直、以及他对许多患者的治疗僵局及过早终止治疗的深切关注。
.zl`*~4~"|0
[ O}"A%O)H-V0当一位同事问他为什么会改变自己的想法时,他坦然承认,他“越来越感到我[向患者]做出的解释很勉强,而患者的、有关我不理解他们之抱怨 ... 是有理由的”(Kohut, 1974, pp.888-889)。心理学空间vDo%t`i v-d
心理学空间#v\#vB;XW["t D
在揭示他的自体理论时,科胡特撇开自己的经典理论,转而从患者身上寻找线索。特别是 25 岁左右的 F 小姐的个案,她坚持要求科胡特完全听懂她的每个言词。
QmezLd_0
HP9yip8Z2]0这使得科胡特 (1968, 1971) 把共情当成“贴近体验”式观察,这种临床姿态令他获得了重大发现。心理学空间 mKnw_G*t u Hc
心理学空间TD WG^
例如,每当科胡特偏离 F 小姐的体验——即使他做出的治疗干预略微相异于 F 小姐独自获得的体验,她也会被激怒,因为科胡特是在破坏她的成就、“毁坏”她的分析。
{j)C'hY6S0
Z+K~*e(Gy{m _0借助于放弃自己的临床假定——即此假定:她的愤怒表达出她对分析的阻抗、他认为此愤怒妨碍他领悟 F 小姐的完整体验——科胡特学会了只从她的观点出发,来看待和理解事物。
8ZZ |\n.Y/se0
RqJDL8`0此观察模式,被他称为“贴近体验(experience-near)”。心理学空间j w$ssWE(PRs
心理学空间6U^["t9\YC9o j(e7x??
因而在那些瞬间——当他捕捉到她的被误解之感受、并做出一个响应——此响应或多或少反映了她的思维及感受之时,他观察到她的早先幸福感迅速得到恢复。心理学空间H!T#G1BnjO0_C8h
心理学空间3w2aUe0[v
科胡特终于做出假设:分析师和被分析者之间的共情性关联的这种“中断-修复”序列,必然存在于每个有效的治疗中;同时他还提出,如果这些共情中断被保持在某个“最佳”(而非“心理创伤性”)水平,则它们是无害的、而且实际上是心理建构的形成和分析治疗中的基本成分。(董建中译ttzoo@163.com)
}I Xq*y0XeX t0心理学空间f*D!co_.t
这些基于贴近体验式共情的最初观察,使得科胡特领悟到 F 小姐对“承认”的需要,他把这种需要看作是一种“发展性抑制”,它是源于童年期的共情失当,后来他推测它属于“镜映自体客体移情”。心理学空间-?[&xi7J+h

}:W0Ns%?4tRM+R&D9Y0从而,科胡特眼中的共情,就是这种贴近体验式观察模式。
I5o Gy t`S}_?0心理学空间sr ?8bOP'G'y^b
2. 共情:抽象与操作
x WW)Je'C0心理学空间:oE[(ves0K3O8d
科胡特述及的术语及概念中,最被支持者和反对者误解的,或许就是“共情”。心理学空间dV8u$Y;o~}8r'IO

6L/w _2o3y0有些人感到他是倡导把“共情”用作某种“心理治疗误用”——某种“亲切”、“体贴”的治疗方式,“借助爱来治疗患者”,这使他极为愤怒、频频反驳,他在临终前几天的演说,主旨就是全面澄清此术语。心理学空间1I)U;B*{%oV%KS5X{J-c

cLk2L#g7{0在实质上,他是在两个不同层次上谈及共情:抽象及操作。
Px)~$F8f Q0心理学空间0s9_gMv
抽象共情——他借助共情的抽象定义,来表达共情对精神分析科学的界定作用。心理学空间 m;wb\$z,L+k*K

6_"jJ5X#O0jNh0也就是说,任何一门科学都被界定为:一个研究对象、以及一种方法——以此方法来收集该科学的材料。心理学空间!N J6orqR:k

'`w{ lI l.I\0例如,物理科学的研究对象是可辨别世界——可经由感觉及感觉增强工具,来感知此世界。
]8H3J A(`:qO0
%K#q M2Y V1Z7G%i8d0另一方面,精神分析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内在生活(人类体验之材料),而分析师进行观察的方法是自我内观、以及针对别人的各种内观或共情。
w A]lB|0心理学空间F"u`7^ [K(]Q mX
这种方法使得弗洛伊德能够发现移情、反移情、防御、以及阻抗。心理学空间oVp6k)r)`-yVRc
心理学空间X&h:iEr LCs.n
弗洛伊德在脱离共情性的材料收集模式后,引入属于其它科学的建构和假定。
l)Uj*dH[9v0心理学空间z ybF i*T0k{ j
一个例子是“内驱力”建构,它被假定为是心理和躯体之间的边界地带。因而“内驱力”理论精神分析不应再被看作纯粹心理学,而应被看作心理学和生物学的混合物,即一种“心理-生物学”,或“生物-心理学”。
R^ i0D&E{.UO0心理学空间w X3qp|lVU
操作性共情 科胡特的共情的操作性定义,是相关于临床的共情定义,它是指这种能力:“使自己‘思维入’和‘感受入’别人的内在生活”。心理学空间K{}1TE+?-f,`
心理学空间7~:~&@.d5M)JuPG
“共情”源于德语词汇“同感(Einfuhlung)”,现在它意味着“感受入”或“摸索”进别人的体验。心理学空间O&[F#A9A6\

v0_7Iq[D7`0在科胡特看来,共情不过是此物:它使得一个人能够知晓别人的体验、但又不会失去自己的客观性。
#xOo+{Li/ST2bA0心理学空间eUv VN;e]
也就是说,共情是贴近体验式观察,不过如此。心理学空间 Z ` {Vee6Z&@
心理学空间T.zjs:L
3. 对共情的曲解
V-Sn&Xl i0
_ MI\|'By} D5L0前面已指出,科胡特失望于对共情的种种曲解,他想让当代及未来的人们不仅知道他使用此词时的所指、而且知道此词不指代什么。心理学空间$W(FC&V l7Q6x]
心理学空间$Sn#}$|^P+D7_B
例如“共情性沉浸”,科胡特不是用它描述一个人的猜测、直觉、或如魔法般地感知——即,它不是某种“外感觉”感知。
E0[,P!DY0dg0
Ym M j(O(k,m4Vq?9v0它也不是人在类似情境中的那种感受。心理学空间W;}6t+a4j,]'i5k9t]

-ptZ(|"C n$A/E0例如,如果患者谈到父/母去世,而分析师自己刚刚经历了母亲突然去世之痛,则他不可以认为自己的丧亲体验类同于患者的相应体验。
DfSP2O0
:f-@ { n}+WI+U0共情也不同于“认同”或“化身为”他人,这会导致一个人被另一个人的强烈感受所“淹没”或压倒。心理学空间{4tk:SfZ

@}(Ogs0反倒是,在临床场合中,共情性沉浸是缓慢“蹒跚”的“试误式”“漫长”过程,借助于它,自体心理学家“品尝”已被减弱的患者体验的“味道”,同时仍保持自身的客观性。心理学空间n2{`W'^@
心理学空间 P-eV R"D%g/c`
最后是一个普遍存在的误解——它在自体心理学文献中越来越经常地出现——是把“共情”等同于某种活动。心理学空间 V$]b-q4y5j5K

5V:X:}F3d5Q#PfDu4[0在这方面科胡特坚定不移:不能把“共情”等同于一个“做为”、“行为”、或个人互动特质——如得到广泛确认的爱、怜悯、或其它强烈情绪
n/a'B.f)[rd0心理学空间G:X%` t!cs _:K0g
然而科胡特也懂得,只有当共情导致响应或活动(非响应性或非活动性)——它们是直接源于人的贴近体验式观察,此共情才会关联于人类互动。心理学空间x6Zv hj0@
心理学空间 qt)Vk3X9gN Q
科胡特关联起共情和活动,并强调它们的差异,他声称“内观和共情都是相应活动的泄密者”。在此他是说,只有当一个人能够踏入另一个人的情境中、经由那个人的眼光来看世界,他才能够形成本真、精确、适宜的响应。
t+kjyRNW\p0
yk{ XS.B;Gp6t0在临床场合中使用共情,主要是为了理解和解释自己的观察结果。
`7c w~Jk%_3jc Q0心理学空间r&p eI#gf V S
4. 自体
4C c| d"y9`&h#t(J0
)Ur9] r,~L0在精神分析过程中,借助他的贴近体验式共情性观察模式,科胡特追踪“自体”的发展——但不是做为一个“概念”或心理表征(如客体关系理论那样),而是做为一个囊括整个心理结构的“主导”性建构,即具有时空连续性的内在体验。心理学空间/u qOmVJt8a

/Lvh,Xz,P8a nX0他观察到,个别患者如前述的 F 小姐,被说成患有自恋人格障碍——后来又被称为“自体障碍”——他们表现出明确的综合症。
&b].H0d@G;D0
5F-Vh2iEoKn(c0v0这些患者的特征包括极不稳定的心境,以及极为敏感于失败、失望、冷落,对这些患者的最终诊断,主要不是依据这些症状、而是依据出现在治疗中的某些未解决需要,他称之为“自体客体移情”。
$D5h0~ B%z*e0心理学空间"[S X/hs dBE+V X4g
5. 自体客体心理学空间]6Q'zc8y
心理学空间LK/H$NQGD)c(Ub
科胡特用“自体客体”术语,来表达对另一人的体验—— 更精确地说,是对另一人所提供的、非个人机能的体验——体验为“自体”的一部分。
*iu Pe/\)](P0心理学空间uT#R K7E
因而,自体客体移情就是患者把分析师体验为[自身]“自体”的扩展或延续,即:体验为对某些重要机能的实现,这些机能在年幼时未得到充分开发、未被足够地转化为可靠的自体建构。心理学空间+F7_|PB"RA

cn\:G%q2R f0他终于发现,在共情性的治疗环境中,未获满足的、对承认、理想化、以及双生的早年需要,以镜映、理想化、及双生自体客体移情的形式,再度出现。
,{*@8ghSYG0
n/gq5VM qN q06. 嬗变内化心理学空间VX~K~&r N

x:_&m0dE]9J$d;Ih0“嬗变内化是这样一种“成长-生成”过程:经由它,患者能够内化自身所需的自体客体机能、以获得缺失的自体建构。
)l9W_\Lk0心理学空间 \"M X.]3[C L
科胡特认识到,该过程分两步进行。心理学空间*^+E \#|(|

!Sn$y0l/W5X0首先,在自体和其“自体客体”之间,必须存在一个基本的共情性谐调。在治疗场合中,自体和其“自体客体”之间的该谐调,或纽带,就是显露出来的自体客体移情。心理学空间m0n!|8h-em
心理学空间O D2yVB^l] H
其次,该共情性纽带必须出现受控的、非心理创伤性的轻微失效。科胡特称这些失效为“最适宜挫折”、视它们为必然的,这并非是因为它们源于分析师的治疗性技术操纵,而是因为分析师的任务是:理解和解释患者的需要、而非满足这些需要。
,X9g(C[:c0心理学空间5e q fm,os
当然,也有人把“最适宜挫折”解释为技术处方,科胡特对此的说法是,“永远不需要人为制造心理创伤。你只是尽力提供帮助——但这本身就很具心理创伤性,因为你无法满足真正的需要”。
']A/W#@r9VS0V'Imuw0心理学空间p'}V*X)?@7w9|
7. 治疗
h`2T0w0P Y0
5Q{ BO+s7c$@;S0这是个共情性的理解和解释过程——相应于传统精神分析的治疗过程——它经由一个科胡特所描述的三步变化,使得治疗取得进展、自体获得所缺失的建构。心理学空间(]9W~b'g}~ ~

._0DS#R*R"[#sS1{`h6f0第一步,是分析当新版本的自体客体移情出现时,所遇到的防御和阻抗。
C0GB#_D Q PF0第二步,是展开各种自体客体移情、并修通它们。心理学空间P_ [?W
第三步,是在更成熟的成人层次上,在自体和自体客体之间建立一种共情性的谐调。
6Q;Hj r xSj9SV0心理学空间*QG:r mj4fNQx1x
也就是说,自体心理学不把成熟自体视为实现“分离-个体化”之理想状态,这是某些客体关系理论所提出的,自体心理学主张:即使成熟自体也继续需要镜映、理想化、及双生自体客体体验。 

r*`Xk'cyxV0

心理学空间4e3I%}[)s0V2^m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董建中 自体心理学
«自体心理学发展模式之短程疗法 自体心理学
《自体心理学》
心理治疗入门»
延伸阅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