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恋的悲剧
作者: 施琪嘉 / 7079次阅读 时间: 2007年7月09日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心理学空间G` t"b?|X

自恋的悲剧心理学空间AMO z"Tm#wb

A&d c(b4S S01999年2月26日,英国广播公司(BBC)金牌电视节目主持人吉尔.丹多被人在其住宅外直接用枪击中头部,2小时后香消玉殒。据查实,罪魁祸首—巴里.乔治却是一名狂热的丹多迷,一个年届四十的失业者。 为什么对一个人的爱会变成将其射杀的恨?人们常说:爱极生恨!难道爱到极致时均要以恨来表达吗?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既孪生有相克的吗?除了阴阳、黑白、冷热对立外,还有相互存在依存的关系吗?心理学空间/A0D;fD8y.kB

心理学空间[#Y,UY7@4i2Q Mq^

1999年2月,丹多在一个电视节目中向观众宣布了自己即将结婚的消息,她说“她从未感到过如此快乐和幸福。”

I.p4t1G:nZu0心理学空间PdY o.w p}vWuq@

人们注意到,在丹多遇害的前几个月,乔治就经常在丹多住宅周围转悠,显然,一个自己所深深迷恋的对象竟然还会有他人可爱?而她竟然说“从未感到过如此快乐和幸福”,乔治不能容忍哪怕是自己的幻想如肥皂泡般破碎:“她必须为此付出代价!”乔治的内心对自己这样说,“她只属于我一个人,要是她死了,她就永远是一个人,永远不会与别人结婚了!”

4]6C@[MBu ]+j)P"S M0心理学空间}F5U.c5{R

于是,爱的结果造就了悲剧的发生,当然,如果这算爱的话,那也是一种畸形的爱,它的目的旨在为极端自恋的“我”服务,而非总是希望对方幸福。在很多情况下,爱的对象只是一面镜子、一种衬托—一个能映照、折射自己华丽的中介。对此专门有一个名词来形容—“自恋”( Narcissism)。心理学空间stLBR4Yz

心理学空间9p7RE0j6|!d?9G

“自恋”(相当于汉语中“顾影自怜”的典故)来自一个美丽的古希腊神话:美少年那西斯丰姿极美,山林之女神爱轲(Echo,“回声”的意思)十分钟情于他,那西斯拒而不受,终使爱轲憔悴而死,死后形骸化去,只剩得一些山鸣谷应时的回声,好比空谷传声,所得以应答的依然是自己的音声。于是报复之神涅墨西斯(Nemesis)震怒,罚那西斯与泉水中自身的映影恋爱,那西斯对影唏嘘,最后也不免憔悴以死,死后化为水仙花(即现在水仙花的英文科学命名)。心理学家借用这个词,用以描绘一个人爱上自己的现象。

y zrJ*pti:go:C0心理学空间3I~ Y"G2K/idP,t5n.U$P

人类在开始不能独立的1岁以内,经常感到饥饿、孤独无助的恐惧,为了壮自己的胆、安慰自己,于是便开始吸吮自己的手足或者沉浸在幻想之中(婴儿也有他们的梦与幻想),如果不将注意力转向外界(开始是爸爸、妈妈及周围的亲人,以后则为社会性的人际关系),很容易形成自闭,儿童孤独症或其他心理障碍在此时就埋下了种子。通过对来自孤儿院儿童成长的随访观察,均已证实上述理论

o%S@p oVke9SSK0

{r5hB7r4?nO1`J'H)xA0并非所有自恋都是病态的。在自恋阶段,有些习惯可持续到成年,很难改掉,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它甚至可以发出耀眼的光芒。如在二站期间,丘吉尔手作“V”状,口衔雪茄,给人一付永不落败的感觉。在丘吉尔的童年,他就经常幻想自己不会死去,这种婴儿式的想象加上口衔雪茄的“固着”(类似于吸吮什么东西以安慰、鼓励自己)对当时纳粹在欧洲大获成功时盟军的士气起了极大的鼓舞作用,人们相信,跟这样一个不死的人是会胜利的!而在心理学家看来,丘吉尔无疑有着自恋的问题。

7iX1^&^%c`0

I[)U K,Q5QnC0在衡量自恋时人们往往与利他主义对比来谈,正常情况下,每个人或多或少有自恋,其程度为俗语中所讲的“利己不损人”。而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IV)中将病理性的自恋作了如下的定义: 需要赞美的、表现在幻想上和行为上的弥漫性“无所不能”,缺乏共情,常始于幼年,并一直持续到目前。且符合以下五条或更多的标准:心理学空间d"o4MZ*M-B8E_

心理学空间J$Wl;d$g

 ①夸大成就和天赋,在没有相应的成就下,期待被看作最优秀的;
W'qF{tP0 ②被无限制的成功,权力、才气、美丽或理想爱情的幻想所迷惑;心理学空间5l4x)M Z#yG j+e%Gm
 ③相信自己是特别的和唯一的,并相信自己仅能被其它同样特别的或高地位的人理解,或应该被联想到与上述的人为一类;
v*l@.A/G6]0 ④要求过度的赞美;
r6Z&EF'm n0 ⑤有特权感,比如,无由的期待特殊的好的对待或他人对他或她的期待自动的顺从;
$_$E;Hm+@1U0 ⑥摄取他人的利益,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S;P0WP4G#s]z$K0 ⑦缺乏共情的能力:无欲望去认识或认同其它人的情感和需要;心理学空间'[_C,@ W.e7qDPd
 ⑧常常嫉妒他人或相信其它人嫉妒自己; ⑨表现一种高傲自大的形为或态度。

U#}u EQ7R?0

1ZI5['dtN0由于缺乏共情,自恋者丝毫不会考虑他人的想法,而将自己的意愿以“一厢情愿”的方式折射到他人身上,由于相信自己才是唯一的,因而,自己的愿望也是应该马上完全能够得以满足,因此,在现实表现出与自己想法存在着差距的情况时,病理性自恋者往往会做出出格的行为,当然,他本人会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丹多成为乔治的枪下冤魂,实则作祟者—自恋也!

8Te'{$k I%M#G~)E0

Q b&q`#E.R a`#f0其实,在生活中我们常可见到有类似人格特征的人,如演员或从事艺术工作者,他们有高智商、漂亮的外貌,有较好的工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在公众场所中有较好的人格评价,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对赞美成瘾,这也许是职业所然,应该说,是他们的人格促使他们选择了职业,不过,在发展亲密关系上他们总存在着巨大的困难。心理学空间B8Q@T\[P+A*a

心理学空间2`u {n'D6N Sl

自恋有时让人沉醉,但一定要自己对自己说:我是一个自恋者,但这又何妨!那西斯也不过自己憔悴而死,“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那是一种境界,做出损人甚至折杀生命的事情,那就是病态的自恋了,需要及时治疗

W L-xQ&l'Zj:`0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痛并快乐着 杂文
《杂文》
从常闯看心理防御机制»

 施琪嘉

施琪嘉 教授
医学博士,中国首批国家注册心理督导师。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学院武汉市心理医院常务副院长,武汉市心理卫生研究所所长。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学院心理卫生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精神分析学组华中地区组长,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曾获得德国对外学术交流基金(DAAD)留学德国法兰克福大学及获得国家教委对外学术交流基金留学奥地利茵斯布鲁克(INNSBRUCK)大学。



微信公众号:人人江湖


施琪嘉老师的微课
微信扫码报名

创伤30讲



真正的疗愈,是内在小孩的成长




精神分析入门60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