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心变笨的小男孩(案例分析)
作者: 丛 中 / 7317次阅读 时间: 2010年6月22日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j(rhp h4[c-`0担心变笨的男孩(强迫症)心理学空间:G5x3nuF*n%y)ADH
心理学空间,`"cHAZxo u
Y,10岁男孩,小学四年级,中等身材,皮肤白皙,交谈过程中时常眼圈发红,感觉到他很难过,但没有流泪,显得很乖巧、文静。心理学空间)J9jt4Wp0E
心理学空间#}6}3^4m!Fv
妈妈提前4天预约,原定星期一上午,临时打电话更改了时间,第一次改在星期一下午,第二次改在星期三下午。原因是:学校的课程安排不合适,要接待外宾,老师不允许请假。心理学空间!@5U'u9iKH k
心理学空间#Y x[!I"g/}'t3@/yY
主要问题:心理学空间N$o.U8l+}"J.mF
反复担心脑子变笨,导致重复行为,不可控制,病程2个月。
zx*XkJzb0 心理学空间"o[7S?s \
2个多月前,Y看了一部关于“脑瘫儿童”的电视片,当时感到很害怕,询问妈妈,自己是否会变笨?妈妈说不会,但他从此开始担心,脑子里时常冒出一些想法,重复做一些行为。在上学、放学的路上,脑子里突然想:“需要再走一次,如果不走就会变笨”,于是突然停下来,回头按着原来的脚步再走一次;或者想:“必须在地上画圆圈,如果不画就会变笨”,于是用鞋子在地上画几圈,才继续走路。当时Y自己并未想太多,直到有一天洗澡的时候,妈妈发现他脚趾发白,鞋尖磨损穿破,询问之下,他才意识到这不正常,但是无法控制这种想法和动作。心理学空间w-Yd*nS&v3^
心理学空间M.I*^:G[Xy
接着妈妈还发现,Y写作业越来越慢,在答题的时候,先画一连串圆圈才写出答案;或者在写出答案之后,画上一连串问号。Y的解释是:脑子里有个想法冒出来“你如果不这么写,就会变笨”。有一次写语文作业,做填空题,Y怎么也不愿意写“障碍物”这个词,说写出来会变笨,妈妈反复督促,他也只是用手在空中比划。有一次做数学作业,Y怎么也不愿意在草稿纸上算数,脑子里有个想法“你如果在草稿纸上写了,就会变笨”,妈妈坚持示范给他看,坚持让他写,并说:妈妈也写了,我们看看明天是否会变笨,即使变笨也不怕,妈妈会从头教你的。第二天发现并没有变笨,Y的心情平静了下来,但过了两天“变笨”的想法又开始冒出来,无法控制,Y自己也感到着急,时常请求妈妈:“妈妈,你快来安慰我一下”。但是,安慰也不起作用,于是跟妈妈说:“你带我去看医生吧,听医生的就会好了。”心理学空间g6m kQb

3?GWlG^lt{0X0   否认家族中有相关精神疾病史;出生及发育状况有待进一步了解。心理学空间m HK {7^)i1?+B

1tF0FAgw0 家庭和生活背景:
Oc_KT#\WGx_0 父母离异,Y是姥姥一手带大,自1岁起与妈妈、姥姥、姥爷生活在一起。姥爷5年前去世。姥姥73岁,对Y严格管束,不喜欢他出去玩耍。姥姥对健康很关注,时常担心自己和家人患病,经常宣读报纸上的健康知识和注意事项,在她的熏陶下,Y对自己的身体状况也很关注,时常要求到医院打预防针,或找医生诊治。妈妈为此与姥姥争吵,反感她对Y过度关注和指责。妈妈和姥姥吵架的时候,Y会劝妈妈让着姥姥。
b/KDw:En$U3P0 心理学空间 c8P di%h9D3Y
Y的父亲与爷爷、奶奶、姑姑一家住在一起,姑姑有个儿子比Y小半岁。Y从小就认为,爸爸并不爱他,而是把表弟当成儿子。爸爸会经常来看他,每次来看都询问学习情况,成绩不好就着急,严厉批评,反复告诫他,学不好就没出息。妈妈最近也为此跟爸爸激烈争吵。
5r2P?+RovR&K0
)I/A#]s;p C9hY0 Y喜欢舅舅,舅舅家有个表弟,小时候表弟时常惹他,他会遵从大人的教导,凡事都让着表弟。Y曾经对妈妈说:你为什么会跟爸爸结婚呢?要找也找舅舅这样的人结婚啊!心理学空间1Qe3zhRD zF
2个月前的期考,Y生病发烧仍坚持考试,爸爸来看望还一再要求他一定要考好。Y的成绩中等,妈妈认为可以赶上来,最近换了个数学老师,很严厉,Y曾几次被罚站,回家跟妈妈诉说“很害怕,不敢看老师”,妈妈则几次到学校找老师讲理,保护他。最近一次测验很难,Y害怕分数低而不敢交试卷。Y喜欢玩轨道赛车,家里买了好几个,但因为学习紧张,作业太多,很少玩,只有在周末的中午才允许出去玩几分钟。有几个从小玩大的伙伴,现在也很少来往。心理学空间??[:bR
心理学空间.f MGK0RC+c,k
问题:
$e4uFy3DQM2y0 这个案例目前只接诊了一次,病程只有2个月,但我还是倾向于诊断强迫症,并由此联想到以前接触过的一些病例,儿童时期起病的强迫症病人,服用药物,治疗效果很不理想,青春期以后病情加重,成年后甚至发展成精神分裂症……心理学空间 qdqU9w1b&cx k

&{W&tx*J+G0 我看到的是,单亲家庭,有一个“坏”父亲,强势的母亲,管教严厉的姥姥,男孩比较胆怯,攻击性从小就受到很大压抑,他比较理智,能控制情绪,尽可能地体谅姥姥、爸爸、妈妈、老师……对于这个男孩,如何从精神动力学的角度去处理呢?
K7[ R,K;l`l5a"O0 心理学空间P)v2?4IK2b%_!]G
Y的妈妈说,她明白姥姥和爸爸的教育方式不对,但是,一个是70多岁的老人,一个是离婚多年的前夫,她无法改变他/她们。像这样的单亲家庭,如何做家庭治疗?心理学空间/t,J}}^
心理学空间e[y#@2n\:^
我感觉这是一个适合做心理治疗的案例,在这个男孩身上,明显看得出家庭、社会心理因素对他的发病有很大影响。但是,对于10岁的强迫症孩子,我没有治疗经验,在此向各位老师和同行请教,大家能给些建议吗?谢谢了!
AV`QDl$Y5s0
g$j0M}0s~_$I4ro-~0 以上案例由“月亮山” 提供心理学空间w-i LfS.vvSw

%K _k&X,P2gF0 ---------心理学空间?-nV5Cs(K-w
心理学空间5w9Z0[4flll6m
rocky 对于这个案例,尝试分析如下。心理学空间mO}e$L+SA
心理学空间{)Fh5~8[:{"e(G"j A
一、病人Y目前的主要临床症状是:
\IA,ZM9Xiz0 心理学空间 x']u5{*n?!n,SM"S
强迫疑虑,“怀疑或担心自己头脑变笨”;心理学空间N Kkxjp
心理学空间]2N4]\a)HH
伴有强迫(对抗)行为,“突然停下来,回头按着原来的脚步再走一次”、“用鞋子在地上画几圈,才继续走路”;心理学空间3IEHsD'h6vJ;g~

%E3S8V;]1kk ~ \8H0 情感,“交谈过程中时常眼圈发红,感觉到他很难过,但没有流泪,显得很乖巧、文静。”心理学空间0O6m@T,S"f:E
心理学空间6wL"I q7F
自知力,病人存在部分的自知力,“询问之下,他才意识到这不正常,但是无法控制这种想法和动作。”心理学空间Y4\#b @O
心理学空间2ds,|J Y8S w#k8[
二、起病的诱发事件
-Z:f2a9H3_6v0 心理学空间(liM6xs.B
1、两个多月前,Y看了一部关于“脑瘫儿童”的电视片,当时感到很害怕,询问妈妈,自己是否会变笨?心理学空间_R`:m&DC

R!~Z;j(n0 2、两个月前的期考,Y生病发烧仍坚持考试,爸爸来看望还一再要求他一定要考好。Y的成绩中等,妈妈认为可以赶上来,最近换了个数学老师,很严厉,Y曾几次被罚站,回家跟妈妈诉说“很害怕,不敢看老师”,妈妈则几次到学校找老师讲理,保护他。心理学空间$hyUI CKcZ0M,_n
心理学空间A(e` q0g#JD
三、病情的发展演变心理学空间\yR6`X-`|\

5g)h\\2}u(ic6M0 Y写作业越来越慢,在答题的时候,先画一连串圆圈才写出答案;或者在写出答案之后,画上一连串问号。Y的解释是:脑子里有个想法冒出来“你如果不这么写,就会变笨”。有一次写语文作业,做填空题,Y怎么也不愿意写“障碍物”这个词,说写出来会变笨,妈妈反复督促,他也只是用手在空中比划。有一次做数学作业,Y怎么也不愿意在草稿纸上算数,脑子里有个想法“你如果在草稿纸上写了,就会变笨”,妈妈坚持示范给他看,坚持让他写,并说:妈妈也写了,我们看看明天是否会变笨,即使变笨也不怕,妈妈会从头教你的。第二天发现并没有变笨,Y的心情平静了下来,但过了两天“变笨”的想法又开始冒出来,无法控制,Y自己也感到着急,时常请求妈妈:“妈妈,你快来安慰我一下”。但是,安慰也不起作用,于是跟妈妈说:“你带我去看医生吧,听医生的就会好了。”
D.RD1xQ0 心理学空间 l3Eh2~"h{wh%PZ!l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QV4rV!q&|-w L0
#@6~6A`F U)O0 Y是强迫症 还是 精神分裂症?鉴别要领如下。 精神分裂症病人,一般说来,会有自我与他人的角色互换,病人会采用投射的防御机制。比如,“我(病人)恨爸爸”,投射后变成“说爸爸恨我(病人)。”Y目前还没有这样的自我与他人的互换,也没有形成妄想,还没有出现幻决,不伴有对外界他人的妄想支配下的攻击行为或紊乱的行为。所以,不支持精神分裂症的诊断。
_+f"v6FT4qW!F$\0
$Y2B8k? D0 而对于诊断“强迫症”,尽管儿童还没有形成比较完善的自我,但是他已经具有了一些自我的基本功能,比如,病人能够保持一个独立自我的时间连续性存在,能够区分这些强迫的冲动来自心里内部,是属于自己的,而不是来自外部、他人的。病人Y担心、怀疑自己的头脑变笨,而不是别人的头脑变笨,对自我是否健康存在担心、怀疑,同时采取了针对自体的控制行为(用脚划圈等),而不是攻击外界他人。 鉴于此,这个病人Y还是应该诊断为“强迫症”的。
t Sh u1zi.C0 心理学空间(p M;L+i'e0@W
五、精神动力学分析心理学空间-k]6t j)Pp5s%T
心理学空间1z;r"A&R i@;S3v
1、怕得病,是病人Y对姥姥的认同
tPi vNk0 心理学空间5n})fN!_lG
病人“是姥姥一手带大,自1岁起与妈妈、姥姥、姥爷生活在一起。姥爷5年前去世。姥姥73岁,对Y严格管束,不喜欢他出去玩耍。姥姥对健康很关注,时常担心自己和家人患病,经常宣读报纸上的健康知识和注意事项,在她的熏陶下,Y对自己的身体状况也很关注,时常要求到医院打预防针,或找医生诊治。”
h6c&~@ Y^D0
U8[\oF:cX0   这提示:病人认同了姥姥的态度,有两个主要方面:对疾病的担心,对Y的严厉。其依恋的对象主要是姥姥,所以“在妈妈与姥姥吵架的时候,Y会劝妈妈让着姥姥。”
G,i3hZ$e%[;AaIbj@ {0 心理学空间gk/i.uE-L
  现在孩子要求妈妈对他的健康进行关注,内心含义是:让妈妈像姥姥一样地关心他。但是,现实中,妈妈批评姥姥的做法,妈妈跟姥姥之间存在矛盾,这让孩子会在与妈妈认同方面存在困难,因为孩子会希望妈妈能够像姥姥那样地关注他(的健康),而妈妈却不肯这样做。心理学空间'n%].Xw}.E0D

dR o2?fS s(CW0   病人Y对自己的健康关注,其实是对自己能否达到健康(他人标准)的积极关注。健康,经常不是孩子自己说了算,而是由别人评定而来。所以,现在孩子对健康的关注、担心和怀疑,其内心含义是:想得到别人对他的关注、接纳和承认,包括对他的学习成绩的认可。 心理学空间PWA2N-dG

8eI)B%CQv Y0 2、怕变笨,是病人在向爸爸认同心理学空间NbO+s|1I8v
  病人怀疑爸爸不喜欢他,而是喜欢他姑家的表弟。爸爸对病人的要求是学习成绩要好。病人担心自己变笨,有两重含义:希望能够脑子聪明学习成绩好,得到爸爸的接纳,同时也担心,如果自己脑子变笨,就让爸爸失望,让爸爸放弃对他的严格要求和严厉批评。如果真的脑子变笨了,自己可以放弃努力(逃避、推卸责任),同时这也是病人对“严厉爸爸”的一种“攻击”,是病人在向爸爸认同尚未完成时,向爸爸攻击。
4J|0nJ)gl,e+^$X0
H bl(I.T [X0 3、病人的愿望:得到很多人的喜欢、接纳和照顾、忍让心理学空间 \%d`-T t c Im*qXo
  病人喜欢舅舅,愿意在玩耍的时候让着舅舅家的小表弟,希望妈妈当初能够与舅舅这样的人结婚。这其中反映了病人对爸爸的不认同,也反应了对舅舅的认同,对舅舅家的小表弟的认同。其实病人是想:我如果是舅舅的儿子(小表弟)该多好啊,那样的话,就可以得到很多人的喜欢、接纳和照顾、忍让。
P5h&S/F0o0
4S~:ZaTQ0   而由于发烧,病人Y考试成绩中等,这可以再次激发出孩子对健康的关注,再次激发出对姥姥的思念,因为,只有姥姥才是最关心他的人。得病后,病人有退行为(肛欲期)儿童的趋势或潜意识愿望(继发获益)。心理学空间.C8DeN8D]0~$R9a
心理学空间N|1IZ cTL
4、转移与替代心理学空间,vWy2K D*k
  两个月前开始得病,当时有数学老师要求严厉,父亲也要求病人带病坚持考试。这样病人就会把数学老师等同于父亲,对父亲的感情会转移到数学老师身上。
%b,Cd1Prc F'j0 心理学空间$ajAH8sczp
  姥姥,本来是一个人,但是,姥姥既关心病人,又对病人严格要求,这在病人心里可以形成两种属性的感受:关心和权威。后来,爸爸、数学老师,则是“严加管理的姥姥”的“替身”。心理学空间2J;uv i:U
心理学空间 R$Pq,|(E(w
5、病人的心理冲突心理学空间C.RjW9ZCP R
心理学空间ntgS)J? I^!H@&F
  病人的症状 “得病变笨”,可以分解出两个部分:(1)(意识地)怕得病和“(潜意识地)想”得病的矛盾冲突;(2)(意识地)怕变笨和“(潜意识地)想”变笨的矛盾冲突。 而在症状的深层,却是分离焦虑在起作用。病人希望得到姥姥式的关心与呵护,而妈妈没有能够达到孩子的期望,妈妈虽然对孩子有一些保护,但是妈妈却与姥姥闹了矛盾。这样,孩子对妈妈也会有一些不认同甚至是敌意,构成了病人依恋的冲突:是依恋妈妈好呢还是依恋姥姥好呢?
0hB'`!Do{0 心理学空间8]%B [D1qQ
6、病人Y的人格结构
b:DXim+E/A`0 心理学空间 N:VSHe!S
  孩子愿意玩轨道赛车(本我),但是,现在却很少有时间玩(自我);有从小玩大的小伙伴,现在也很少来往(自我)。心理学空间*ir1q0vC"VE)_~|)[2W

fD0w6_K%D4VPRq0   这表明:孩子目前缺少了由玩耍带来的乐趣,孩子在缺少乐趣的同时,却向权威(“严厉的姥姥”、“爸爸”、“老师”)认同(形成超我),在认同的过程中,有一些不认同甚至是愤怒、攻击,但是却采取了“自我攻击”的手段:怀疑自己“头脑变笨”。
8o q5MXz H0 心理学空间e z4Tl-C
7、病人的心理发展阶段
2g\J-?[dX0   这个病人的心理发展处于肛欲期,或者说,他目前遇到的问题和他的心理反应的性质具有肛欲期特点,即,他强迫症状的心理冲突特点是“寻求关爱”与“服从(及反抗)权威”的矛盾,是肛欲期的特点。心理学空间/a;Q$K0@ p,cY s5a
心理学空间/r*g2hi}0P
8、家庭人际关系特点 妈妈在跟姥姥争夺这个孩子,让孩子感到难以面对和处理自己与妈妈及与姥姥的关系。强迫症状的出现,也许会对孩子解决这个难题具有一定的帮助作用(继发获益)。心理学空间:T*KP*{.Kai"W6El
心理学空间f\P9P${%W.W
  以上是对该案例的心理分析初步见解。希望这会有助于启发我们理解和帮助这个病人。
fNd%uk#j0
8W\j[{"B'd+XdJ"f0 六、如何帮助这个病人
0wPBA:T9H0m%]/@0
7CK%P`re0   对病人的理解可以是精神分析式的,但对病人的心理治疗方式,却不一定是精神分析式的,或许采取家庭治疗的方法会更好一些。心理学空间+us!d)i%~6Wrh8?[

y&@{:[)t/R&E"pXo:O b0 如果采取家庭会谈,主要针对以下几个方面做工作:
0DiX/gy["X#i0
&b,OL X%oc0 1、鼓励全家人减少对孩子的学习成绩和“强迫症”的关注,表达对孩子的压力和心情的理解,表达对孩子的强迫症之外的其它方面的关心;心理学空间`jV+w$Vn
2、姥姥和妈妈如何取得一致,妈妈如何终止对姥姥的攻击,与姥姥、爸爸等争夺孩子;心理学空间 ^*cP(tmn/~ b
3、爸爸及老师如何降低对孩子的严厉要求,特别是在学习成绩方面;心理学空间TM(E0o2U s!Pwt@Q`
4、跟孩子讨论对学习成绩和目标的看法和感受,鼓励病人对自己内心情感的表达;心理学空间H,kF!Dk*kd2d%FQ~
5、鼓励孩子在学习之外获得乐趣,如玩赛车、与小伙伴玩耍等;
7l6\k$d5S[Ai `0 6、帮助病人Y寻找和发现外部社会支持资源及可以内化的客体,如小伙伴、舅舅等。心理学空间Ioag(Y[.X#J n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爱是什么 丛中
《丛中》
处女情结,是男人之间的争斗»

 丛中

丛中

丛中,主任医师,教授,中国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教授。中国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教授,北京大学临床心理中心副主任,精神医学博士,先后师从我国著名精神病学家许又新教授、沈渔村院士.现主要从事神经症。




微信号:丛中精神分析/firstb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