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種或多種精神分析?——談唯識學與諮商治療(八)
作者: 陳政雄 / 6717次阅读 时间: 2010年6月21日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陳政雄(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主治醫師)
zgC0hpf0心理学空间T7oR D(Cmu
心理学空间H.V8w Q/?8WEl
在目前這個年代,許許多多的人都有煩惱痛苦,都有解不完的心結。大多數的人在遇到這種狀況時,總是會先想到找心理諮商師接受諮商或心理治療;如果煩惱更深重,影響到睡眠或情緒的穩定,就去找精神科醫師使用藥物治療。只有一小部分的人會尋求宗教作為解決其煩惱的憑藉;而這之中會接觸佛教的,就又更少了。之所以會如此,是因為絕大多數的人對佛教的瞭解是錯誤的,他們認為佛教只是一種宗教信仰,是一種將希望寄託在在無法實現而可以永恆期盼之幻想世界的駝鳥心態,甚至認為佛教與民間信仰一樣,是一種祭拜鬼神、崇尚巫咒的民俗或陋習。這種種的誤解,使得現代自詡為高知識水準的人會羞於去接觸佛教,害怕會因此而被貼上不科學、迷信的標籤。另外,有一些人雖然有因緣接觸佛教,可是卻因為被誤導而以為學佛的目的與方法,就只是可以讓一個人過得平安自在、幸福快樂、人際關係和諧圓滿等等的修行方法。由於這些錯誤的認知,因此會以這幾項原則做為選擇其隨學師父的標準,而錯失了這一世當人有因緣接觸佛教正法的大好機緣1,也錯失了追隨真善知識修學而能讓自己無明煩惱減少、般若智慧增長的大好良機2

7r9F[Q#XR/C0

]YR5Dh&[U0L0其實從前面數篇文章的內容可以瞭解,佛法與現代心理學,尤其是與諮商及心理治療之間,是有很深的關聯性存在的3。現代的心理學企圖透過種種的技巧來解除每個人的煩惱痛苦,甚至是心理精神上的疾病。可是這門學科發展了數百年,治療技巧也一再的推陳出新,有人估計目前全世界大約有250多種心理治療的理論及策略。這麼多心理治療方法的出現,乍看之下會讓人以為心理治療欣欣向榮,有苦惱的人一定會因為方法越來越多而讓心理困擾越來越減少。但是以實際現象上的觀察,似乎正好相反。這個年代的人所面臨的困境,並不如預期的減少,反而是社會上出現越來越多離奇古怪、喪失人倫的事件,性犯罪、家暴案有增無減,心理變態的偷窺虐待越來越多、自殺率也節節攀升,人心越來越徬徨不安。身處在這種社會情境下的我們,該靜下心來想想,現代的人是否已經迷失在高度的科技文明進展的眩惑中,而逐漸喪失了對生命意義及生命根源探討的好奇與能力?而筆者之所以說佛法與諮商或心理治療之間有很深的關聯,就是因為佛法所要教導世人的就是這萬法的根源。所以離開了佛法而要談心理困擾及精神痛苦等等,這一些世間法的解決及對治,就都只能是緣木求魚或治標不治本了。心理学空间n{$x7q y*RU Vs

%oI4Fa`h0在前一篇的文章中曾提到中陰身入胎與伊底帕斯情結的關聯性,這是佛法與精神分析有關連的一個交會點。除了這一個現象之外,精神分析與佛教其實在更早的年代就已曾交會過。1957年8月,在墨西哥Cuernavaca曾舉辦了一場為期一週的座談會,有來自墨西哥及美國約五十名精神科醫師與精神分析師參加這一場「禪與精神分析」的研討會。事後,還將研討會的數篇論文集結發表出版了《Zen Buddhism and Psychoanalysis》這一本書(中譯:《禪宗與精神分析》)4。這一場研討會之後,精神分析學界對於佛教與禪的興趣,雖然並沒有造成天雷勾動地火般的熱潮,但對兩者之間的關係有濃厚興趣的治療師,以及企圖從佛教與禪中找到對精神分析或心理治療滋養之養分者,也不乏其人5。在墨西哥的這一場研討會中,西方的治療師所接觸到的禪的觀念,是來自日本的禪學研究者鈴木大拙6。鈴木大拙其人不但在西方世界相當有名,在臺灣也曾造成一股禪學的風潮,甚至有數本書籍在臺灣出版發行7。鈴木大拙所介紹到西方的禪學思想是什麼呢?我們可或許可以從其著作來一窺大概。在他所寫的《禪學隨筆》中提及禪的修行時說道:心理学空间Vp`,r?

x)j\i? boPb*\ vu'x0
        ……禪宗認為學禪的人為達到精神開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禪那的實行——禪那意謂沉思或靜觀。

UEg1e7fkQ(w2f]K0心理学空间u|?,ekB"B/Snn

而在同一書中談到禪的修持時說道:心理学空间q-w7]"] j3T6E!M

心理学空间p.ZW8OAs1f.]V,_

        ……禪師們用兩種方法來訓練他們的弟子——智性的方法和意志的或情意的方法。為了發展弟子們智性的能力,禪師們把古代所討論或形成的公案教給弟子,讓他去思考。……弟子在接到這些問題後,會想盡辦法去解答。他可能會想「本來面目」是意謂存在的最終道理,或者會想「萬法歸一」的一是萬物的絕對根本,而除了它自己之外,再無處可歸。持著這些觀點,他去參見禪師,在禪師面前展示他所有的哲學與宗教知識。但是,這些觀點雖然可能與一般的佛教神學相合,卻會遭到禪師的冷漠。因為禪並不是要去證明、解釋或討論,而是把「信」的事實按其本來面目呈現出來。那些習慣於將從未親身體驗的事情在口舌上搬弄的人,那些把符號(文字、觀念)當實物的人,當碰到禪師這種不妥協的反應時,才有生以來第一次發現他們的頭腦是多麼混淆,而他們的信仰之基礎,又是何等不穩。如此在禪宗的訓練下,他們會學習著清楚而明確的界定他們對事物的觀念;他們也開始從一種完全不同的觀點來自省,和看待外在的事物。心理学空间&U1s+u8d{ S

心理学空间_\O'ihP8E

 心理学空间!rb.HY(?n9y6G&J1b

心理学空间X9l$O`y"?

        ……禪宗關於意志或情意方面的訓練,是用坐禪的方式來實行。弟子在一個規定的時間靜坐,思考禪師所交給他的公案。……坐禪的意思不是要造成一種自我催眠狀態。它的目的在使心靈得到恰當的平衡,並把注意力依照自己所願意的方向集中。

8bq;o4U lP#mE0心理学空间$N0a s:Ur|hA

由於鈴木大拙的影響,西方人士中對佛教以及禪宗有興趣的修學者,都認定中國佛教八宗8之一的禪宗就是如此,是透過禪坐修定的過程,讓自己逐漸放下執著的心,而達到沒有煩惱、輕安自在的境界;或者透過對公案文字內容的思惟探究之後作跳躍性的想像,以期能脫離自己舊有的思惟模式之窠臼而邁向解脫之路。這種觀念也同時影響了中國絕大多數對禪宗有興趣的非佛教徒,例如民國初年的胡適之先生9,例如著作《中國禪宗通史》的大陸知名佛教學者杜繼文教授10等;甚至近百年來臺灣、大陸的佛教界也都認同這一觀點11。而以傳承如來家業,荷擔教化眾生之重責大任的佛教出家僧,也不例外的以這種知見來教導其隨學的徒眾弟子12,更不用說是對禪有興趣,企圖以禪連結潛意識與神秘心靈現象的精神分析、心理治療學界或其他領域的學者及別有用心之人了13。然而,這些人都誤會「禪」了,都把「禪定」當做「禪」了。心理学空间0oV8{R;U(J z

9l#V K&knw!N-e~0倒底「禪」是什麼呢?如果「禪」不是像鈴木大拙所說的那樣,真正的「禪」又是什麼?禪宗的「禪」與「禪定」(禪坐),是一樣還是不一樣?相信這是令很多人長期困擾的問題,也是目前的學佛者一直無法釐清的地方。要弄清楚「禪」,正本清源,就得先講個故事從禪的起源來說了。《大慧普覺禪師語錄》卷1:心理学空间RJ`s.f7Y o

心理学空间k K"l2Wr

        「……末後臨般涅槃,於人天百萬眾前,拈華普示,唯金色頭陀破顏微笑。遂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分付於汝。』自是西天四七東土二三,天下老和尚各各以心傳心相續不斷。若不識其要妙,一向溺於知見馳騁言詞,正法眼藏流布豈到今日。」

U^r&L0{M0心理学空间Y ``%r7FUx3ml@

14話說當年, 釋迦牟尼佛為度化娑婆世界的有緣眾生,而於我們這個地球上示現降生為悉達多太子,之後歷經出家、修行、成佛、轉法輪等八相成道15的過程來接引有緣眾生修學佛法。在歷經四十九年講經說法,度化因緣圓滿即將入涅槃前,有一天在靈鷲山上大開法宴,在場與聞佛法的人間弟子及天界眾生計有百萬之數。 釋迦佛說著說著,就隨手捻起一莖金色蓮花,默默的看著在場的百萬人天。與會的所有人天,對於 釋迦佛突如其來的無聲說法,一時之間都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無法理解 釋迦佛的用意。在場的百萬人天中,唯獨金色頭陀大迦葉尊者看了 世尊的舉示之後默然微笑。之後 釋迦佛就對在場與會的百萬人天,說出已將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傳承與大迦葉的這一段話。這就是佛教史上很有名的「拈花微笑」的公案,大迦葉也因此被稱為禪宗初祖,並且在印度地區傳了二十八代(西天四七)之後,再藉由達摩大師東渡而傳來中國。在中國單傳了六代(東土二三)之後,一花開五葉16而在中國逐漸扎根興盛,成為佛教東傳之後影響最深遠的一宗。心理学空间Pp;M:D%m^ v4b*R9e^

q9u+WWQyjoT0在靈山會上的這一場法會,一直以來都被佛教界公認為是禪宗的第一個公案,而在這場法會上 釋迦佛所說的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其實就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有的真實心如來藏。 世尊拈花正是要指示這一個涅槃妙心如來藏,而大迦葉尊者之微笑,則是因為他知道 佛在法會中這一舉止的目的,當時一念相應也契印了 釋迦佛所未明說的密意。這正是後來學禪的人所推崇的禪宗「以心印心」傳承之由來,非以語言文字來傳達,也不是以意識思惟推理而得知的。在這一段靈山會的場景之文字描述中,可有人看到與禪坐有關的敘述?可有人看到智性的方法、情志的方法修持之描述?或者印度禪五種法門的描述呢?通通都沒有!如果以前文中所舉的學者大師們對禪的見解來看這一場法會中 釋尊與大迦葉尊者之作略,應該是無法符合他們對禪的定義的。可是,靈山會上拈花微笑這一樁,又確確實實是眾所公認的禪宗第一公案,這兩者之間的矛盾,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待續)心理学空间L8XmHs8B

}$oD'_,a9qKJ3xc0參考文獻

beY3T8W'~4DfO0心理学空间xiv\(rk#_wE x%c

        
  1.             ▲ 【是故經中說:「人身難得,佛法難聞,眾僧難值,信心難生,六根難具,善友難得,怖心難發。」而今相與宿植善根,得此人身六根完具,又值善友得聞正法。】(《大正新脩大藏經》第14冊No.    0441《佛說佛名經》)
  2.     
  3.             ▲ 【菩提妙果不難成,真善知識實難遇。一切菩薩修勝道,四種法要應當知:親近善友為第一,聽聞正法為第二,如理思量為第三,如法修證為第四。十方一切大聖主,修是四法證菩提。】(《大正新脩大藏經》第03冊No.    0159《大乘本生心地觀經》)
  4.     
  5.             ▲ 其實一般心理學或深層心理學所企圖要達到的目標,就是透過對人的內在心識運作的暸解以達到解除個人的煩惱痛苦的目的,只是因為心理學依附在唯物觀點的機械論下而發展,導致其對人的意識或潛意識等深層心靈的探索,受到嚴重的限制故而演變成目前的狀況。而唯識學一開始就是從真實心「一心通八識」的觀點來探究人的心識功能,以如理作意的方式來作心識探討的結果,才是現代心理學一直想要達到卻又不可企及的目標。因此,想要真正會通心理學的理論與人的深層心靈狀態的實際,唯有透過唯識的修學才有可能。
  6.     
  7.             ▲ 這一中譯書名乃遠流出版社版本,在臺灣另外還有志文出版社版本,書名為《禪與心理分析》(新潮文庫61)
  8.     
  9.             ▲ David Nichol, Buddhism and    Psychoanalysis: A Personal Reflec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analysis.    New York: Jun 2006. Vol. 66, Iss. 2; p. 157; Paul C Cooper, The Gap Between:    Being and Knowing in Zen Buddhism and Psychoanalysis.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analysis. New York: Dec 2001. Vol. 61, Iss. 4; p. 341 (22 pages);    Stuart W Twemlow., Training Psychotherapists in Attributes of "Mind" from    Zen and Psychoanalytic Perspectives: Part I: Core Principles, Emptiness,    Impermanence, And Paradox. Part II: Attention, Here and Now, Nonattachment,    and Compassion.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therapy. New York: 2001. Vol. 55,    Iss. 1; p. 22 (18    pages)。依最近在醫學資料庫MEDLINE上搜尋所得的結果,以buddhism及psychoanalysis兩個關鍵字查詢,可以找到25篇相關文章;如果關鍵字換成zen及psychoanalysis去搜尋,則有10篇相關內容的文章。而在這些文章中談到禪時,幾乎都會提到Suzuki,也就是鈴木大拙,作者也多以鈴木對禪的詮釋作為論文申論的觀點,上面所列數篇文章即是其中一部分。
  10.     
  11.             ▲ 「日本佛教學者。原名貞太郎,後因學禪,改名大拙,別號也風流居士。石川縣金澤市人。1892年秋,師事臨濟宗圓覺寺派宗演學禪。次年,美國芝加哥召開世界宗教大會,隨師參加,任英語翻譯,會後宗演推薦他為美國佛教學者保羅?克拉斯的助手。1900年將漢譯《大乘起信論》轉譯為英語出版。1907年在倫敦出版。英語著作《大乘佛教綱要》翌年再版於芝加哥。1908年遊歷法、德諸國,後於英國就瑞甸波爾研究歐洲哲學。1909年回國,歷任學習院大學和東京大學講師、教授。1911年再度赴英,介紹佛教禪學。1921年回國後,任大谷大學教授,創辦英語雜誌《東方佛教徒》。1933年,寫成《楞伽經之研究》一文,獲文學博士學位,並將《楞伽經》譯成英語。1934年訪問中國,回國後用英語著《中國佛教印象記》。1959年,將在美國哈佛、哥倫比亞、耶魯、加州各大學的佛教講稿整理為《禪與日本文化》一書,在紐約、倫敦出版。同年在夏威夷大學召開的第三屆世界東西哲學會議上,被授予名譽博士學位。晚年隱居鐮倉松岡文庫,英譯出版了真宗創始人親鸞的《教行信證》。主要著作有《禪的研究》、《禪的諸問題》、《禪思想史研究》、《中國古代哲學史》、《佛教與基督教》、《華嚴的研究》等。全部著作收於《鈴木大拙全集》」(引述自《中國大百科全書》)
  12.     
  13.             ▲ 在臺灣出版過的書籍有:《鈴木大拙禪論集:歷史發展》(志文出版社),《禪學隨筆》(志文出版社),《開悟第一》(志文出版社),《禪天禪地》(志文出版社),《禪與生活》(志文出版社),《禪與心理分析》(志文出版社),《禪與日本文化》(桂冠出版),《禪與藝術》(天華出版公司)。
  14.     
  15.             ▲ 八宗是佛教傳統上依修行法門之不同所區分出來的,包括律宗、三論宗、淨土宗、禪宗、天臺宗、華嚴宗、法相宗、密宗。唯識學為法相宗修學之主要法門,因此法相宗又稱為唯識宗。
  16.     
  17.             ▲ 「我何以講印度禪呢?禪學來自印度,雖然中國禪學與印度不同,不過要懂得中國禪,須知印度禪。……關於印度禪的方法,計有五種:第一個法門最淺顯,便是『調息』,……第二個法門叫做『不淨觀』,所謂『不淨觀』,就是用智慧想到一切都不乾淨。……第三個法門叫做『慈心觀』。所謂『慈心觀』,便是訓練你自己,不但要愛朋友,還要愛仇敵;不但愛人,還要愛一切物。……第四個法門就是『思維觀』,就是憑我們理智的瞭解力來解決一切。……以上均就智識略高的人說,至於智識太低的人,怎麼辦呢?就有一種『念佛法』,即第五法門。……上述五種方法,都是禪學的方法。現在講印度禪的目的,即禪學的境界。此種境界,由各人自己去認識,其實都不一樣;至於印度禪的究竟,誰也沒有做到。」(《禪學指歸》胡適著(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頁5-8)
  18.     
  19.             ▲ 「杜繼文,1930年4月生,祖籍山東青島。1958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1961年至於1963年在南京佛學研究班學習,後任教於內蒙古大學哲學系,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從事佛教哲學及佛教史研究,代表著《中國佛教史》(合著)、《宗教詞典》(佛教教義部分)、《中國禪宗通史》(合著)、《氣功與特異功能解析》等;另有論文數十篇。」(引述自百度百科)在《中國禪宗通史》導言中杜先生提到【禪宗的精神活動傾心於情感的宣洩,意境的追求和心理的調節,佔有重要地位。這類活動與藝術地表現自我有許多相通之處,他們大多不需要邏輯思維的直接參與,甚至可以與邏輯思維完全對立,而並不影響他們的完美。這樣,在直觀之外,禪宗又添增了另一種非理性色彩,而且比直觀還要濃重和流行。】(《中國禪宗通史》,杜繼文?魏道儒著,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7,頁12-13)
  20.     
  21.             ▲ 「禪宗,中國佛教宗派。主張修習禪定,故名」(節引自《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自古以專意坐禪者之系統為禪宗」(節引自《佛光大辭典》),「初祖達磨天竺人,梁魏之世,來支那傳佛心宗,其法唯靜坐默念,發明佛心,凝工夫而已,其外相一等於禪那,故稱為禪宗。」(節引自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22.     
  23.             ▲ 「修行分為兩種:一種是沒有方法的修行,一種是有方法的修行。沒有方法的修行可以用六祖惠能的話來歸結:不思善、不思惡時,心在何處?這種無法之法導致後來曹洞宗的默照法門。在這種修行中,修行者不理會也不壓抑心中升起的念頭,只是維持對於念頭的覺知,一有念頭就放過,這樣念頭就會愈來愈少,直到智慧現前。有方法的修行,可以根據數息、隨息、公案、話頭。在有方法的修行中,修行者也略過惱人的念頭,但卻是藉著專注於一個方法上,把心集中於一點,最後連方法本身也消失,智慧就會現前。因此,目標是相同的:修行者知道造成煩惱、不安、不穩的問題,根源於虛妄的自我。對禪來說,分析、解釋都是不需要的。」(《禪的智慧》聖嚴法師,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5)頁196-197
  24.     
  25.             ▲ 「據我所知,西方接受禪的人,大約可分三類︰其一是心理學家和精神病理學家,他們注重禪在調節心理平衡和治療精神性疾病中的作用;其二是某些社會學學者和哲學家,把禪當作反科學、非理性和直覺主義的古典模式,希望由此引導人們回歸人性和自然;其三是新興小型宗教團體的巫術者,力圖在禪中發掘信仰治療的功能,並當作開發超自然、超心理諸種『神通』的有效方法。無庸贅述,禪之所以被如此理解和應用,反映了西方發達的物質文明帶來的社會失衡、倫理失衡、文化失衡,以及由此造成的『精神危機』,急需彌補和拯救。鈴木大拙弘揚的禪法,即以反科學和非理性為基本內容,正適應了這種需要」(《中國禪宗通史》,杜繼文.魏道儒著,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7,頁1-2)
  26.     
  27.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47冊No.    1998A《大慧普覺禪師語錄》
  28.     
  29.             ▲ 「佛示現人間,有八種相,名八相成道。成道雖只是八相之一,但也是八相中的主腦,故特標成道之名。大乘所說的八相是:降兜率、入胎、住胎、出胎、出家、成道、轉法輪、入滅。小乘所說的八相是從兜率天下、託胎、出生、出家、降魔、成道、轉法輪、入涅槃。」(陳義孝《佛學常見辭彙》)
  30.     
  31.             ▲ 「指禪宗。又作一華五葉、一華開五葉。禪宗自六祖慧能以後,衍成曹洞、臨濟、雲門、溈仰、法眼五派,故稱為一花五葉。景德傳燈錄卷三菩提達摩條(大五一?二一九下):「吾本來茲土,傳法救迷情;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引述自《佛光大辭典》)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只有一種或多種精神分析?——談唯識學與諮商治療(七) 陳政雄
《陳政雄》
只有一種或多種精神分析?——談唯識學與諮商治療(九)»

 陳政雄

台北市立療養院住院醫師
台北市立療養院主治醫師
美國密西根大學附設醫院自閉症特別門診進修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兒童精神科主治醫師
台北市政府教育局身心障礙鑑定學障組委員
財團法人自閉兒社會福利基金會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