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互动 满足需要 人格养成——关于家庭教育的人格心理学省思
作者: 蔡飞 / 9499次阅读 时间: 2010年6月20日
标签: 家庭教育 人格心理学 足够好的母亲 亲子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亲子互动 满足需要 人格养成——关于家庭教育人格心理学省思

v*J6JAl9S6C!\bh0

|%x-Nur0家庭是儿童来到人世所面临的第一个环境,也是最重要的环境,它是儿童人生的起点,也是其人格成长的主要基地和出发点。儿童在家庭里的生活经历,对亲子互动的体验,很大程度上决定其日后人格发展是否健全,决定其心理是否健康。虽然亲子双方在互动过程中都是积极能动的主体,但父母无疑是主导的方面,父母对亲子互动的质量和水平,对儿童人格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无疑比儿童自身的特性要大得多。亲子互动要有效地促进儿童人格的健康成长,就必须满足儿童的各种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否则,儿童的人格发展就会受到阻碍,导致心理病态。综合相关人格理论的研究,我们认为,要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家长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 O Z[ cC*v Fx u+j-w0心理学空间,V&agpNjc@1]

心理学空间3oN G&N6x|

心理学空间v%~M1G.h+P j

一、做“足够好的母亲”,适应并满足婴儿的需要,满足其全能感,促进其真实自身的发展。心理学空间5~C$n*Z Z

心理学空间#fV _)c(h[L9od"Q.o(IC

心理学空间(N3T9Af]

qa8c%c5x|&a3p0英国精神分析对象关系理论的重要代表人物威尼考特(D. W. Winnicott)就认为,一般而言,在婴儿刚刚来到人世时,母亲通常会全身心地关注婴儿的需要,并能及时给予满足。他称这种对婴儿的需要十分敏感、并能及时给予满足的母亲为“足够好的母亲(good-enough mother)”。足够好的母亲构成儿童人格发展的“促进性环境(facilitating environment)”,能促使婴儿在幻想中形成一种主观全能感(the sense of subjective omnipotence)。这是因为只要儿童有什么需要和愿望,母亲就会凭直觉觉察到,并能立即给予满足,这让婴儿以为是自己的愿望创造了自己想要的事物。例如,婴儿饿了,母亲马上喂奶,婴儿以为是自己的饥饿感创造了乳房。在这种主观全能感的基础上,儿童会逐渐发展出真实的自身(true self)。[1]真实的自身是欲望和意义真正的源泉,它形成之后,儿童就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能够充分感受生命的意义,过一种独特而富有创造性的生活,走向心理健康的坦途。同时,在满足儿童各种身心需要的过程,够好的母亲要进退得宜。也就是说,随着儿童独立性的增强,当儿童自己可以满足自己身心需要的时候,母亲应当逐渐退出,鼓励儿童独立,切不可在儿童已经具有独立能力之后还包办代替。[2]

5sl6l2Ei,mTu-b0心理学空间 b7z*@w$vpO

如果母亲因自己具有人格缺陷而不能以适当的方式敏锐地体察并满足婴儿的各种需要,过早打破儿童的主观全能感,儿童就会感受到被忽略和误解,他会被迫关注并应对外部世界的要求,过早抑制其本性,屈从于外部的要求,从而形成所谓“虚假的自身(false self)”。因此,长期的养育不当,就会使儿童的人格扭曲、分裂,使自身分裂成真实的自身和虚假的自身这两个方面。[3]

;{"z-w#v2D5aP} A0

-G0p6H [ je sB0心理学空间/r&bB1]|j

q%xy@;I?7B{']0二、满足儿童满足的需要和安全的需要,尤其是安全的需要,防止形成神经症

"Bd4u8OJ&f {VW0心理学空间/B-v}?8[ p.\/m

心理学空间u2h `#~j5qm

m4m l/r8]0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斯塔克·沙利文(Stack Sullivan)认为,人有满足的需要和安全的需要。满足的需要包括躯体的需要和与他人进行情绪性接触的需要。有些满足的需要是生来就有的,而大部分满足的需要则是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出现的。安全的需要主要是指逃避焦虑的需要,它主要是人际的、心理的、而非身体的、个人的。这种需要受文化的制约,与求得赞许和特权的需要有关。人只有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如果这些需要得到满足,个体就会发展出相对健康的自身系统(self-system)。而这些需要主要依赖儿童的所谓“重要的他人(significant other)”来满足,重要的他人包括家长、老师等与儿童生活密切相关的人。如果重要的他人不能满足儿童的满足的需要和安全的需要,尤其是安全的需要,个体就会出现严重的焦虑,从而发展出病态的自身系统,导致人格得不到健康发展。沙利文认为,婴儿的焦虑主要来源于母亲的焦虑,“当抚育者身上出现焦虑的张力(tension of anxiety)时,它会在婴儿身上引发焦虑。”[4]由此可见,对儿童安全的需要构成威胁的,主要是养育者的焦虑,特别是母亲的焦虑。如果养育者本身具有严重的神经症,就会表现出严重的焦虑,就会严重威胁儿童安全需要的满足。因此,要满足儿童的安全需要,养育者就必须具有健全的人格。心理学空间qo5t$y hE|

心理学空间4nW]VT/_u"V

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的另一位代表人物卡伦·霍妮(Karen Horney)也认为,儿童有两种基本需要,即安全的需要和满足的需要,这两种需要的满足完全仰赖父母。如果父母真心关爱孩子,给予温暖,就能满足儿童的安全的需要,儿童就会得到正常发展;如果父母对子女冷淡、有敌意、甚至憎恨,儿童的安全需要就会受挫,儿童就可能形成神经症。霍妮将父母不能满足儿童安全需要的行为称为“基本罪恶(basic evil)”。基本罪恶包括冷落子女、拒弃子女、对孩子怀有敌意、明显偏爱某个孩子、奚落孩子、羞辱孩子、行为乖张、不守承诺、阻止孩子与其他孩子接触。基本罪恶导致孩子对父母产生敌意,这种敌意会泛化为对一切人的敌意,此为“基本敌意”(basic hostility)。由于儿童的各种需要只有仰赖父母才能得到满足,由于儿童害怕父母、热爱父母,因此对父母的敌意会引起儿童的内疚感,故儿童会压抑自己对父母的基本敌意。由于对父母的敌意会泛化到整个世界和所有人身上,儿童会感到世上的一切、世上的所有人都是危险的,并且感到孤独和无助,产生强烈的不安全感,儿童因此产生焦虑,此为“基本焦虑(basic anxiety)”。为了降低基本焦虑,个体就会发展出种种神经症倾向。[5]

?\JV`;k(Cc%K0心理学空间U&]9x7cR

心理学空间"RdVHa};@%LK

心理学空间S*i7ubD,s [0_

三、满足个体的自身对象需要,促使儿童形成内聚的自身心理学空间l3X3xg![0R$i

心理学空间v7Tn.Jy3@2p

心理学空间wG8{'bR9i

r+[On%`+vTH0精神分析的新范式——广义自身心理学的创立者海因兹·科赫特(Heinz Kohut)也强调,父母能够满足个体的需要,是儿童人格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他认为,个体有三种自身对象需要(selfobject need),即反映性需要(mirroring need)、理想化需要(idealizing need)和他——我需要(alter-ego need),与此相应,自身对象(selfobject)也有三种。所谓反映性需要,是指个体的能力、成绩和品质不断得到肯定和确证的需要,而能够满足这一需要的对象就是反映性自身对象(mirroring selfobject);所谓理想化需要,是指不断寻求自己心目中的完美人物,并与之合而为一的需要,而个体心目中的完美人物就是理想化自身对象(idealized selfobject);所谓他——我需要,是指希望同与自己相似的人在一起的需要,而个体心目中与己相似的人就是他——我自身对象(alter-ego selfobject)。自身也有三条相互平行的发展路线,即夸大自身(grandiose self)的发展、理想化父母表象(idealized parental imago)的发展及才能和技巧的发展[6]。自身的发展取决于自身对象与个体遗传特征的相互作用,取决于自身对象能否运用神入(empathy)准确理解并满足个体的自身对象需要[7]。如果自身对象能在总体上满足个体的自身对象需要,那么其在满足个体自身对象需要方面不可避免的疏忽只会使个体遭受适度挫折(optimal frustration),适度挫折促使个体通过变形性内化(transmuting internalization)获得原先自身对象为其行使的心理功能,并形成相应的心理结构,即自身的相应成分[8]。反映性自身对象及其功能的内化,形成自身结构中的志向(ambition)一极;理想化自身对象及其功能的内化,形成自身结构中理想(ideal)一极;他——我自身对象及其功能的内化,促进个体才能和技巧(talents and skills)的发展,志向和理想构成自身结构中的张力弧(tension arc),个体在志向的推动下,在理想的牵引下,才能和技巧不断得到发展。与此相反,如果自身对象由于本身具有人格缺陷,长期不能运用神入理解并满足个体的自身对象需要,导致个体遭受创伤性挫折(traumatic frustration),个体就不能通过变形性内化获得自身对象为其行使的重要心理功能,导致自身结构存在缺陷。反映性需要遭受创伤性挫折,就会使自身的志向一极存在缺陷;理想化需要遭受创伤性挫折,就会使自身的理想一极存在缺陷;他——我需要遭受创伤性挫折,就会使个体的才能和技巧的发展存在缺陷。自身结构存在缺陷,就会趋于分裂。心理学空间 h2UZ-A'x4PNd m of(@

U:G0dd$_n8Hj0心理学空间Pc!]IQt

K0V%Q `lbN0四、满足儿童的多层次需要,促使其走上自我实现之途

P$dR+MW Z n7JGo0心理学空间(Y?0N2c&q"K*r

]#CZW{0P F0心理学空间1vNGP1X$lW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马斯洛(Maslow, A.H.)认为,人的需要从低级到高级依次有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自尊与尊重的需要、认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前四种需要是“匮乏性需要”,后三种需要是“成长性需要”。马斯洛认为,低级的需要只要得到相对满足,个体就会产生高一级需要,满足个体的各种需要,就会使个体最终走向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之途,追求潜能的充分发挥,从而形成健康、完整的人格。[9]反之,如果匮乏性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导致个体产生各种身心疾病;如果成长性需要得不到满足,个体虽然不会因此产生神经症,但不可能臻于自我实现这一最高境界。个体所有这些需要的满足,无疑必须仰赖个体生活中的重要他人,父母、老师以及其他影响其发展的社会成员。因此,父母必须满足儿童的这些需要,才能促进其人格的健康发展。

{ K.@5Y"h1y0心理学空间M[ g-u8VE8g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另一主要代表人物卡尔·罗杰斯(Karl Rogers)也强调父母满足儿童的需要对人格健康发展的重要性。他认为,自我实现是个体唯一的动机,生物驱力是自我实现这一驱力的表现形式。在个体的自我(self)形成之后,就会产生关怀的需要,就是得到与自己有关系的人热爱、同情、关心、尊敬、认可的需要,就是得到对个体来说最重要的人赞扬的需要。在关怀的需要基础上,个体会产生自尊的需要。如果父母能够无条件地关爱孩子,个体就会形成无条件的自尊,就能够充分发展自己的天性,走向自我实现。如果父母对孩子的关怀是有条件的,孩子就会扭曲自我(self)的天性,为了赢得父母的关怀而逢迎父母,造成自我与经验之间的失调。这一失调会使个体产生强烈的焦虑,为了降低焦虑,个体就会发展出否定和歪曲之类的防御机制,从而导致心理病态。[10]因此,要让儿童的人格得到健康发展,父母必须运用神入(empathy)设身处地地理解儿童的思想和情感,无条件地尊重儿童,无条件地关注儿童。心理学空间*y7W-@4g"[(q `Ew

j/{2n jI&kp:l(v0

}x(?U J8z/\%t$]0心理学空间!oo;F@3v9M~H

五、小结

m,M`$e'JnT0心理学空间*|o+A0Fi'SG&M

心理学空间s5}j1xCco8B

N;o3qn t'D"w0“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从不同角度、不同路线游览庐山,观赏到的风景肯定有所不同,但这些不同的风景毕竟是同一座庐山的不同侧面,因此只有将它们结合起来,才能领略庐山的整体风貌。精神分析的社会文化学派、精神分析的对象关系理论、精神分析的广义自身心理学理论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就如各路观赏庐山的游客,他们都考察亲子互动对人格发展的影响,但由于理论立场各不相同,因此他们对人格的理解各不相同,对人格的发展机制解释也各不相同,对亲子互动与人格发展之间关系的认识也必然有所不同。但他们有个共同之处,即都强调亲子互动对个体人格发展的重要性,都强调父母在个体人格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都强调要使儿童的人格得到健康发展,父母必须无条件地关爱孩子,在此基础上设身处地地理解并满足孩子的各种需要。这一共同之处,可以概括为一个原则,即“亲子互动、人格养成、满足为本”。这些理论的不同之处在于,在亲子互动中应该满足儿童什么需要。但是,这些不同观点之间并不是非此即彼的,而应是相互补充的。这些理论各自强调必须满足的不同需要,反映了个体在不同人格发展阶段、不同人格发展水平、不同方面的需要。这些需要在个体人格发展的某一阶段、某一方面起过主导作用,因此可以整合进统一的亲子互动与人格发展模型之中。

+kRB(x0uv0

']7nl)|[%gl$~#|0因此,要促进儿童人格的健康发展,养育者必须做到以下几点:做“足够好的母亲”,满足婴儿的全能感,促进其真实自身的发展;满足儿童安全的需要,防止其形成神经症;满足儿童的自身对象需要,促使其形成内聚的自身;满足儿童的多层次需要,促使其走上自我实现之途。心理学空间;^#]A,k#RqE A(UG

心理学空间M/cx1Rn C

(Igt$O"w-\dS0

kN4N:bC4{0参考文献:
%I*I3q3k'F}lJiE0[1]Jay R. Greenberg & Stephen A. Mitchell, Object Relation in Psychoanalytic Theor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and London, England, 1983.p.192.

%cWy+@!pQ0心理学空间5r Zs^7d

[2] [3] [美]斯蒂芬·A·米切尔 玛格丽特·L·布莱克.弗洛伊德及其后继者——现代精神分析思想史[M].陈祉妍 黄峥 沈东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9.148-151,154-156.

;AjI7Q m ^1E0心理学空间6I/n"}!Aac4rS4R

[4][美]哈里·斯塔克·沙利文.精神病学的人际理论[M].韦子木 张荣皋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43.

RXa~c0心理学空间 g | W3s3D8V/r

[5] [10] [美]B·R·赫根汉.人格心理学导论[M].何瑾 冯增俊译.海口:海南人民出版社.1986.123-137.403-420.心理学空间 ])Q!D^1w4zy0Z

心理学空间Tno"Aq9Bb

[6] Heinz Kohut, How Does Analysis Cure, Chicago, 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 1984. p.198.

#y`:t'`3_!N$|0

8v3Z0SP:]5B(L~!p0[7] Heinz Kohut and E. S.Wolf, The Disorders of the Self: An Outline. In: The Search for the Self, vol.3, pp.359-385, 1978.p.362.心理学空间$w R5_%|P&{;l7M-Ia9N

q.J9Jt2t!B(d5y0[8] Heinz Kohut, The Restoration of the Self, New York, 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Press, Inc. 1977. p.188.心理学空间1w uQv$P#}t

心理学空间%C L/ni$}

[9][美]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 .许金声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113-121.心理学空间1S({ k Xl'|4fG%C

心理学空间(dXtJP_0h(u7x

$KC2Zk%{:`MOZ0心理学空间5C;~GMX4I

X3gUb H'o0

Parent-child Interaction Based on Satisfaction: Reflections on the Family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ersonality psychology心理学空间;Ee L ll

l6?5]+\PDRG,Y0

\lc)[p5fR/y,^0

CAI Fei心理学空间)Pl\2fI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200062,China心理学空间VgTj%bDQ1W}

/IhudQ0cm0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Jiangsu Educational College,Nanjing,210013,China

{ ?!F#b1M0

#];?]7no"wT0

{\o;sv6jU0

4VMCSt0AbstractIn order to facilitating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hild’s personality, caretakers should be “good enough mother” who can satisfy infant’s subjective sense of omnipotence to further the development of his/her true self, meet child’s need for security to protect him/her from neurosis, satisfy child’s selfobject needs to facilitate the development of his/her cohesive self, and satisfy child’s multi-level needs to promote his/her self-actualization.

Bo&Xd"P Z5`D6`\A0Key words:Parent-child Interaction; the development of personality; the satisfaction of needs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家庭教育 人格心理学 足够好的母亲 亲子
«自身心理学:精神分析的新范式 蔡飞
《蔡飞》
结构神经症与自身分裂:广义自身心理学的阐释»

 蔡飞

蔡飞,男,1966年2月生,汉族,江苏启东人,研究生,教育学博士,教授,民盟,1984年8月参加工作。历任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务处处长;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