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體性的探究與實踐
作者: 翁開誠 / 5531次阅读 时间: 2010年6月19日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心理学空间R.u g$uQ
心理学空间eEx u efo
翁開誠 主編心理学空间!z!GUYol#i,C2w
心理学空间k!}1EYd1I
為什麼要召集這個專題?三年前,為了招兵買馬而寫的廣告詞,大概說明了其理由:長久以來,心理學的主流研究方法,似乎都隱含著把人當作是客體,甚或是物體的預設。每當有心理學者將人視為主體而發展出理論或專業實踐時,在主流學者的眼光中,常被認為是不科學的;或雖被稱讚為是有價值的、令人感動的,但不屬於心理學。究竟心理學可不可以將人視為主體,並由此也可以探究出有關人的知識,以及專業的實踐行動?心理学空间:_ir^1K4D+d5_O

|#?.iI!h(b{b*`6p0主體性(subjectivity),以我目前的理解,簡而言之,就是對追求自由(或解放)的覺悟與努力。要覺悟,因為事實上我們常不自覺自己的不自由、逃避自由與需要自由。要努力,因為要在真實生活脈絡中實踐出來,而且這實踐常是辛苦的、分裂衝突的、曲折的、反復的。要追求自由的應然理想,就蘊含著不自由的實然現況,也就是有著限制或壓迫存在。而這限制正來自我們所處在的空間(物理的、地理的、社會的、經濟的、教育的、傳播的、法制的、政治的…等等)與時間(歷史的與文化的)的層層面面;這層層面面讓我們存活,滋養我們,同時也限制我們、壓迫我們。這限制還來自我們自己內在,包括身體與心理。而這內在又與外在的空間與時間,交相滲透著。覺悟與努力就是要覺察到這層層面面、內在與外在交雜限制的存在,承認、共處並尋找超越之道。不同的人,在不同處境中,不同的人生階段,在追求主體性時,會對焦上不同層面的限制,因而每個追求主體性的生命是具體而又特殊的(相對的,迴避主體性的生命就趨向流行、隨俗或順從威權)。然而相似處境中的人又有著相似的限制要去覺察與努力,於是又有著集體性。這背後蘊藏著貫穿其間的是「具體而普遍的真理」(不是實証科學所追求的抽象而普遍的真理)。這經由真實生命實踐而逐漸開顯、說明出來的具體而普遍的真理,就是主體性的知識,也是實踐智慧(Phronesis),也可以叫做生命的學問。
#@0[SgX)v$}0
l+M$r4q?zn)m0這樣的主體性又蘊含著互為主體性(inter-subjectivity),既然肯定並追求自由,這自由就不是我的專利。我當然不能為了我的自由而不讓別人自由,我也不會以為只有某些人才有能力追求自由。遇上了不自由的人,願意等待,願意相信,願意陪伴;不會貶抑,也不會以救援者自居。遇上了正在覺悟與努力追求自由的人,不但認知上贊成並瞭解,情感上感通與讚嘆,行動上自律(掌控與改變的對象是自己,不是別人),有機緣就去親近、陪伴與分享,但絕不代理。而這「別人」也可換成叫「他者」,就不限於有面對面來往的人,也包含在另外空間或時間的人,甚至於人為的各種形式的創作品,還有非人的動物、生物、以及大自然都是。但,這是個理想,不是容易達成的。既然各為主體,不同是自然,和而不同是理想,不同且不和的對立、衝突常是必須通過的歷程。而這歷程,一如自我內在主體性開顯的歷程,往往是時進時退、反復、曲折的辯證歷程。對於要從事協助、並探究主體性開顯的工作者,不論名稱叫什麼,我想這互為主體性的體悟與實踐特別重要。心理学空间[T1eD3e}:S@BLQ

.j2G P0SI0正因為主體性的追求會對焦上內外在的層層面面限制,這個專題可以有的題目太多了。三年過去了,可惜,到如今只召喚出四篇文章。〈覺解我的治療理論與實踐:通過故事來成人之美〉,是我寫的。試圖說明我在諮商與心理治療中,為何與如何,通過故事,來開顯主體性與互為主體性。是我長久以來困知勉行,試著明白自己的一項嘗試。完成了,對自己有個初步的交代,對讀者,恐怕就見仁見智了。心理学空间8amBZA'^Fv~j)`
心理学空间B2Vw/~v N C
劉惠琴的〈性別與心理學的相遇〉,將人的主體性放在社會建構出的性別結構裡討論。她以自己的女性經驗與位置出發,回顧與反省了性別與心理學知識相遇的大敘述,也回顧與反省了她自己輾轉、辯證前進的小敘述。更跨越性別談性別、談知識、談學術生態。這篇在文字上大概最容易閱讀,但讀完之後,心情不見得會輕鬆的。
$Z tK,T y"{2@2g0心理学空间0IPg8{_a2W
夏林清的〈尋找一個對話的位置:基進教育與社會學習歷程〉,將主體性置身於社會結構中,從批判心理學與基進教育學,描繪個人心理與社會位置之間,綿密交織與相互滲透的樣貌,並以她師承的行動科學與反映對話,加上她十多年置身各種弱勢團體,一起進行啟蒙與行動的經驗,整理她作為一個促進社會學習的工作者,是如何進行自我敘說與反映探究的。甚至還引到,這樣的知識與行動會發生在她身上,可能是與她小時候看外婆的針線活,以及聽外婆講不完的故事有關。這篇怕是要花工夫認真讀,讀懂了,大概就會比較瞭解,這位在學院之牆內與外飛簷走壁的女俠,她的行動邏輯是什麼。
8{.nLC[w*@0
ST n7J;Zf!d#o0而賴誠斌與丁興祥的〈歷史及社會文化脈絡中個人主體性之建構:以沈從文的堅持為例〉,他們的題目已經點出了重點,也就是將人的主體性放在歷史與社會文化的脈絡中理解。他們首先論述人的心理要有歷史與社會文化脈絡來理解的必要性,接著論說心理傳記與生命故事,正是可以具現這種理解的好方法。然後以沈從文的生命故事為例,具體、綿密地敘說沈從文與他所處的歷史、社會文化之間的戀愛與戰爭。他們實踐出了「歷史的社會人格心理學」的研究;他們超越時間與空間,以古人的作品為媒介,去與古人做互為主體的感通與理解。這種嘗試,在台灣心理學界是罕見的。
#Wd R~U8Wc X1F0
O2G&F6W!^LRO9u.A:U0這樣的四篇文章出來了,我這主編是如何「編」呢?下面這當初寫給各位「對話人」(也就是一般的審稿人)的信,正可以說明:您好!我是翁開誠,這次負責主編《應用心理研究》期刊的專題「主體性的探究與實踐」,特別因為這次的主題是「主體性」,我認為編輯過程應該要凸顯「互為主體性」的精神。所以這次的「評審論文」過程,我將之改為對話過程,希望此對話過程是彼此平等、善意、關切而且自由的交談。也因此,我決定這次的對話人(平常所謂的評審者)是公開的。所謂的公開,不只是對作者公開,而且要對讀者公開。因此在此次專題各主要文章刊出時,同時也要刊出各位對話人的對話,此登出的對話,可以是過程中的反覆來往的對話,也可以是最後總結性的一篇對話,拜託了!希望您熱切地參與此次對話,豐富我們的互為主體性!心理学空间tOS?XAH~{
心理学空间"?/[ Rr2|]LMV
這樣的編審,一直是我心中的理想,也正是這個刊物特有的核心精神,只不過三年來是私下、匿名地進行著。這次得以公開化,我感到很欣慰,真要謝謝四位作者與八位對話人的贊同和參與,以及本刊編委會召集人劉兆明的支持。找對話人也是個互為主體的過程,不是由我自己決定,是我與每位作者,好幾回的往返討論,協商出來的名單。共同的原則是,每篇兩位對話人盡量找在不同位置上的人。然後邀請過程又是幾番往返與變動,最後就是目前這八位對話人與八篇對話文。對話文雖然比本文短,精彩卻不比本文少。讀過後,我真感佩他們的認真與誠意。每位作者也都寫了對對話文的回應文,更回應在文稿的再修改。於是,一個集體、互為主體地對話的空間與時間終於形成。但我希望這不是結束,我期待能召喚出眾聲喧嘩,讓這對主體性的探究與實踐能具有時間性地存在著。 心理学空间&X1s0Q1S?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當Carl Rogers遇上了王陽明:心學對人文心理與治療知行合一的啟發 翁開誠
《翁開誠》
困知勉行下的觉解,有勞看官了»
查看全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