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共情在精神分析心理治疗中的作用:历史性探索
作者:Greta Kaluzeviciute
翻译:朱一峰
自体心理学)的治疗关系的影响进行了历史性探索。通过比较三种临床学派,本文确定了共情功能和治疗师角色的显著差异。然后,根据共情的不同临床应用,本文认为早期共情的应用(最显著的是通过Jaspers和Freud的著作)仅限于其认识论(智力或认知)特征,而以人为中心和自体心理学疗法则注重其情感品质。最后,本文为进一步研究当代心理治疗研究中共情的总体特征提供了理论基础。
摘要:共情是当代心理治疗研究中最具一致性的结果预测因子之一。共情的功能对于发展积极的治疗关系尤为重要:当患者感到被理解、安全并能够向治疗师透露个人信息时,他们会报告积极的治疗体验。尽管共情在咨询和心理治疗研究中有着明确的意义,但共情并没有一个单一的、一致的定义。这可以通过共情的复杂和多方面的性质以及围绕它的模糊和冲突的文献来解释。本文对共情及其对最具影响力的精神分析治疗方法(经典精神分析、以人为中心的治疗和主题:心理学哲学;咨询心理学;心理健康;精神分析;自体心理学/主体间性 关键词:共情;主观性;
关于作者:Greta Kaluzeviciute是埃塞克斯大学心理社会和心理分析研究系的博士生、研究生助教和研究官。目前,她的研究调查了心理治疗案例研究中不同的知识生成策略和内容评估方法。过去,她曾在埃塞克斯合作大学NHS基金会信托担任名誉心理治疗师。格雷塔是单一案例档案的合作研究人员(https://www.singlecasearchiv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