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清对主体间精神分析的误解
作者: 张巍 / 2854次阅读 时间: 2022年6月08日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网 标签: 主体间性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4D-|&{UE0

~0r;Q)M+tr-i0过去三四十年里,主体间理论在全世界精神分析领域越发流行,文献数量呈爆炸式增长。在这一浪潮下,近年来,国内学界对主体间精神分析的研究和应用也逐渐增多。然而,部分国内学者在引进这一研究取向时,由于研究资料掌握不全面,出现了以下几种误解。

-@-HD%E"Zk#IR0心理学空间2@7F.B^&l9qo w

误解一:主体间精神分析是自体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r9^*v-s8j;u0心理学空间)H}ODHM wG

这一误解源于将主体间精神分析狭隘地等同于斯托罗洛(Robert Stolorow)等人的观点。无疑,斯托罗洛、阿特伍德(George Atwood)和奥林奇(Donna Orange)等人在主体间精神分析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地位。1978年,他们将主体间性作为方法概念引入美国精神分析领域。这一工作得到了阿隆(Lewis Aron)的高度重视,成为美国精神分析学界的一个里程碑式事件。泰西耶(Hélène Tessier)甚至将斯托罗洛视为主体间性的“术语使用之父”。以他们为代表的分析师与自体心理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其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视为新自体心理学的一部分。然而,斯托罗洛等人并非主体间精神分析的全部。在他们之外,还可以看到许多重要的主体间分析师,比较有代表性的包括:阿隆、本杰明(Jessica Benjamin)、奥格登(Thomas Ogden)、毕比(Beatrice Beebe)、拉赫曼(Frank Lachmann)、波士顿变化过程研究小组(Boston Change Process Study Group)、布隆伯格(Philip Bromberg)、巴朗格(Madeleine Baranger与Willy Baranger)及格林(André Green)。其中一些研究者也受到了自体心理学的影响,但他们有着多样化的精神分析背景(如客体关系理论、人际精神分析和拉康学派),不能简单地等同为自体心理学阵营的人物。因此,将主体间精神分析视为自体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不正确的。

4c,I)?'X/oH J;D'u0

L)\)p[.d G0误解二:主体间精神分析是一个精神分析学派。

7Sk9V-vl*Us0

4x$V g-g,^0显然,主体间精神分析并不能视为一个精神分析学派。它更多是不同理论观点的松散集合,其内部还存在诸多分歧和争议。心理学空间9n }#r!b_\

:Ck$i U%W+H}ND(~0首先,关于主体间精神分析的术语并不统一。梳理现有的众多文献,可以看到,描述这一取向的术语非常混乱。除了主体间精神分析(intersubjective psychoanalysis)之外,还有主体间理论(intersubjective theory)、主体间性理论(intersubjectivity theory)、主体间性理论(theory of intersubjectivity)、主体间取向(intersubjective approach)、主体间视角(intersubjective perspective)、主体间主义(intersubjectivism)、主体间范式(intersubjective paradigm)、主体间思维(intersubjective thinking)、主体间观点(intersubjective viewpoint)、主体间定向(intersubjective orientation)和主体间模型(intersubjective model)。其中,前六个术语最常见,使用也最频繁。相比之下,主体间学派(intersubjective school)出现的次数极少。

}8a It:GSj0

d X*o5W1S&~/I0其次,在对主体间性的理解上,分析师们也存在着分歧。“主体间性”一词源于哲学领域(尤其受到现象学的影响),涉及人的认知、生存、伦理和实践维度,内容复杂而多样。因而,精神分析研究者在使用这一术语时也存在差异。在一些分析师眼里,主体间性指一种发展成就,涉及个体与他人分享经验、认识他人与自己的能力。而在另一些分析师看来,主体间性泛指一种人际互动,即任意两个主体(如分析师和来访者、母亲和婴儿)之间的相互作用,都可以视为一种主体间互动。心理学空间LA'F.`!v4U+j HN(a

心理学空间'G+Jj$AR2}xVX

最后,在对待单人心理学重点关注的内心维度上,主体间分析师也存在争议。一部分研究者赞同“析取”立场,认为主体间理论与传统理论并不兼容,于是在重视主体间维度时,忽视或抛弃内心维度;另一部分研究者支持“合取”立场,主张主体间理论与传统理论存在一定连续性,因而在关注主体间维度时,兼顾内心维度。相应地,主体间性与不同的精神分析分支结合,产生了诸多具有“家族相似性”的主体间取向,如主体间自体心理学、主体间自我心理学、北美后克莱因学派和后拜昂学派中的主体间性等。心理学空间uO1tt!joo

:P0?T|Ym]0因此,在这一点上,莱文(Howard Levine)、弗里德曼(Raymond Friedman)和科什那(Lewis Kirshner)等人的观点更具说服力:主体间性并不附属于某一个特定的精神分析学派。它更适合用“理论”“取向”和“视角”等宽泛的术语来描述。

k4y`(Zd0

Ve O-{Lw!O"S-Cb0误解三:主体间精神分析和关系精神分析分属两个不同的阵营。心理学空间 FhMta+]

nb(eIE Of.A |0关系精神分析通常被视为一个具有政治及社会关系的共同体:它有自己的机构、官方刊物、国际组织和相关会议,起源也能够清晰地追溯。相比之下,主体间精神分析缺乏统一的组织机构,起源也并不精确。在这个意义上,二者似乎可以看作不同的阵营。心理学空间V1P%h+e }b6i?vM

{QzH:a4yzG0然而,从理论观点和临床实践来看,它们的界限并没有那么泾渭分明。例如,本杰明将自己看作使用主体间理论“范畴”的关系分析师。与之类似,奥格登、毕比、拉赫曼和福沙格(James Fosshage)等人既被视为关系精神分析师,又被看作主体间精神分析师。有研究者还将二者合在一起,称之为“关系—主体间取向”或“关系—主体间视角”。如果在宽泛意义上看待主体间精神分析,那么它不仅包括北美地区的关系精神分析,还包括北美的主体间自体心理学、主体间自我心理学、后克莱因学派和后拜昂学派中的主体间性,以及欧洲、拉丁美洲的众多精神分析群体。换言之,这个意义上的主体间精神分析可以涵盖关系精神分析,比后者范围更广。与之类似,在一种宽泛意义上看待关系精神分析,用关系理论或关系取向来指代它时,便可以涵盖主体间精神分析,这时二者在很大程度上是重合的。用施瓦茨(Henry Schwartz)的话来说,就是主体间理论可以视为关系理论的一种类型,反之亦然。

&BO'Oq9b,He0心理学空间d?v9D7aL ?

误解四:主体间精神分析起源于美国。心理学空间*mvXHs5o%kT

mA,q(?] N$q9p0无疑,主体间取向在北美地区最流行,发展也最充分。然而,早在20世纪初,欧洲精神分析学界就在现象学运动的影响下,与主体间性发生了勾连,随后这种影响逐渐扩大。20世纪50年代,德国精神分析学界的宾斯万格和魏茨泽克将“相遇”的概念引入心理治疗。在宾斯万格那里,布伯的“之间”、海德格尔的“共在”和“共同在此”都是非常重要的理论资源。此后,“相遇”在德国精神分析领域日渐流行,其影响力一直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此外,20世纪60年代中期,伽达默尔的诠释学影响了德国精神分析学界,其“问—答”的对话结构促进了许多分析师对治疗的思考。例如,阿格兰德发展出“场景理解”的概念,关注咨访双方在主体间互动中创造出的意义单元。同样,在20世纪50年代,法国精神分析学界也受到了主体间性的影响。1953年,拉康(Jacques Lacan)将主体间性的概念引入精神分析。在他看来,语言涉及主体之间共享的潜意识规则,因而具有一种超越个体的主体间特性。不过,他之后逐渐远离了人际互动的主体间性。此后,拉普朗什(Jean Laplanche)在潜意识的形成中加入了主体间交流的成分,即儿童的部分潜意识内容源于与成人交流中“无法翻译的神秘信息”。格林同样强调,不存在一个孤立的主体,其必须在与另一个相似他者的主体间关系中才能实现。然而,由于文献翻译的滞后,直到21世纪,欧洲精神分析与主体间性的关联才逐渐为“英语世界”熟知。因此,认为主体间精神分析起源于美国是一种误解。心理学空间n-XeFnac6M

.zgbU+C hIZ^ _0对以上误解进行澄清,有助于推动精神分析在国内的进一步发展。值得注意的是,主体间精神分析尤其重视具体时空背景下的主体间系统或“自体—他人”关系矩阵。这意味着,一种融入中国“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的精神分析理论有待研究者进一步探索。心理学空间 OA n4`kyEL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主体间性
«精神分析的主体间转向:理论特征与分歧 主体间心理学
《主体间心理学》
阿特伍德对主体间性精神分析治疗的贡献»
延伸阅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