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虐-受虐的心理动力学与适应意义
作者: 苏晓波 / 6767次阅读 时间: 2010年6月18日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摘 要

SM@ }^I!Cp`0本文试图从元心理学(metapsychology)和适应的角度, 探讨施虐-受虐的心理动力学。并提出这样的假设:“施虐-受虐”是形成客体关系的第一步,施虐受虐关系,是客体关系的最原始模式,是爱的开始。施虐受虐是客体关系形成的贯穿始终的基本运动方式,客体关系形成的历史,就是一部施虐受虐的进化史。施虐与受虐的进化,是一个施虐受虐的驯服过程,伴随着去性化、去攻击化、与个性化。施虐与受虐的主要适应意义在于,使客体关系面临施虐受虐的选择压力,有利于淘汰不匹配的性配偶,从而不断形成势均力敌的、个性化的、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生命能量的、可以比较圆满地完成生存和生殖任务的配偶和个体。施虐与受虐的进化过程,受到所投注的能量,及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制约;能量的平衡和运动方向,决定着施虐受虐的发展或退行的阶段和时间。施虐与受虐的表现和运动形式,取决于主体和客体“容器”的能量效率。临床上出现的施虐受虐现象,本质上是一种力必多不足,导致的向客体关系的低级水平的退行和固着。所谓的在各个发育阶段的施虐受虐,本质上是客体关系在施虐受虐进化的不同阶段的不同表现。治疗关系的本质,是一个能量效率低的容器系统,与一个能量高的容器系统的相互作用。分析师是一个“表面上施虐受虐的足够好的‘容器’”。心理学空间xM$i}&H [H
心理学空间~AZ4p4P4xP1r:vvl
关键词:施虐受虐,适应,心理动力学,元心理学。心理学空间-Ud;wsA|q

一、施虐受虐的定义

c,V Vb$bl P0 一种施虐与受虐结合在一起的状态,在与别人的社会关系和性关系中,同时存在屈服和攻击的态度,伴随的强烈的破坏倾向,并且,推测这种状态带有力必多能量投注的性质[1]。之所以将施虐与受虐放在一起讨论,是因为我同意Harold P. Blum, M.D.的观点,即施虐与受虐现象是紧密相连的[2]。心理学空间Ww(]9i!p3c w-Wq

二、研究施虐受虐的意义

3Z8rG/O c1}F0负性治疗反应,一直是分析师治疗原发性人格障碍(包括自恋性人格障碍、偏执性人格障碍、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主要困扰[3] 。根据自己在精神分析中的体验和观察,负性治疗反应无论其最终的起源是什么,在治疗关系中都体现为一种程度不同的施虐受虐性质,负移情往往是通过施虐受虐来完成的。Blum认为,施虐与受虐是一种复杂的妥协性混合体,具有多重功能,并且,很可能出现于心理发育的各个阶段。无处不在的施虐受虐现象,代表着满足、防御、适应、以及自体与客体关系的重要维度。所有的心理结构,都参与施虐受虐的妥协性混合体的构成[2]。施虐受虐的难以把握,以及概念上的众说纷纭,说明了我们还没有真正把握施虐与受虐的实质,还没有真正理解施虐受虐的总体动力学。通过对于施虐受虐的心理动力学研究极其适应意义的研究,使我们可以对于负移情、负性治疗反应能够有深入的了解,从而提高处理原发人格障碍的能力。

k1d!M+x#NH.lK0

三、研究的角度

心理学空间%O"`E2\FFuXl

适应性是核心角度,即本研究主要是从适应性的角度出发,来在元心理学的层面,探讨施虐受虐现象的动力和起源。之所以从这个角度进行研究,是因为“适者生存”,是包括了热力学第二定律在内的决定物质和生命运动的最根本法则,只有从最根本的法则出发,才可能从本质上把握施虐受虐这一复杂的心理现象。如果从 “稳定者生存”、“适者生存”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可以认为“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只有满足适应这个前提,才能存在,所以,我们似乎也可以反推,凡是存在的,必然有其适应意义。本文就是在假设施虐受虐具有适应意义这样一个前提下,试图寻找到施虐受虐现象广泛存在的原始动力和适应意义。研究将首先根据几条公认的原理进行一系列的假设和推理,然后,为了增加这些推理和假设的说服力,还将提供几个治疗中的个案,为自己的假设和推理提供证据。

_0o3As)tc0

假设与推理

!r \`%[[ VsC0 1.人类作为一种哺乳动物,其适应优势和策略,主要来自有性生殖,及其复杂漫长的哺乳期――足够好的“容器”的原型。后来的其他复杂适应优势,都是这种有性生殖和哺乳的复杂化和高级化。但无论后来的行为模式如何高级和复杂,其基本模式是不变的。所谓精神动力学所最关注的,并非这些细节,而是试图把握高级和复杂背后的基本、简单的动力学是什么。所以,为了探讨施虐受虐的本质,我们不得不退回到生命由无性生殖向有性生殖的那一刻。因为生命得以进化和适应,主要是通过DNA载体或者容器的复杂性和分工开始的。心理学空间 EaZ5KCl{
心理学空间F;f-TImvgI T
2.有性生殖的存在,表明有性生殖具有适应性。有性生殖的第一个前提,就是两个生命的相互吸引,这导致一种主体寻求客体的趋向的假设,进一步地,我们可以推测存在着寻求客体的一种本能,正是这种本能,启动了客体力必多,这是客体关系的原始推动力,也是性化过程的原动力。
7E5B Rt JP4e A7Z0 心理学空间)a8T _'@9O*N ep.r4M
3.第二个前提,是互相吸引之后的吞噬,才能使有性生殖成为可能。所以,客体关系的第二个关键因素,就是相互的吞噬和被吞噬,相信这也将被本能所固定。任何吞噬,都必然包括吞噬者和被吞噬者,施虐受虐的原型、以及最初的施虐与受虐的主客体就此形成,我们可以将这种促使吞噬和被吞噬形成的本能,称做施虐受虐本能 ――可以推测,生命的原初时期,彼此互为食物、互相吞噬、带有浓厚的攻击和性化色彩的的这一瞬间,对于生物进化和有性生殖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6[E&BC/A0 心理学空间3|n:`3a bW(GAh
4.但是,如果吞噬导致一个细胞的消失,是必使有性生殖失败,只有在吞噬的同时,又各自保持各自的存在和完整,有性生殖才能够真正实现。自我存在的完整性是有性生殖存在的必要前提,是后来的个性化发展和形成的基础和动力。心理学空间C"jX6ub9|;`'xD
心理学空间l&qJ1_pw$O$Y
5.因此,客体关系将在吞噬和自我保存共存、性化与个性化共存的的条件之下形成,并在性化动力的吸引和个性化动力的排斥的相互作用下,向前发展和进化。超我原则大概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形成的,超我是平衡和妥协性化力量以及个性化力量的法则,相信这种超我也将具有本能的色彩,我们可以称之为道德本能。因此,客体关系将在吞噬和保存共存的条件之下形成,并向前发展和进化。可以推断,只有服从这种原则的物种,才能够被以有性生殖的物种被保存下来。施虐受虐是客体关系形成的贯穿始终的基本运动方式,客体关系形成的历史,就是一部施虐受虐的进化史。施虐与受虐的进化,是一个施虐受虐的驯服过程,伴随着去性化、去攻击化、与个性化。施虐与受虐的主要适应意义在于,使客体关系面临施虐受虐的选择压力,有利于淘汰不匹配的性配偶,从而不断形成势均力敌的、个性化的、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生命能量的、可以比较圆满地完成生存和生殖任务的配偶和个体。心理学空间5h)t fp!SH
心理学空间HG0J V/Vuq/Y%D
6.后面的施虐受虐的进化时间表,将可能按照力必多发展阶段来完成,形成口欲期施虐受虐、肛欲期施虐受虐、以及俄底浦斯施虐受虐。所谓的在各个发育阶段的施虐受虐,本质上是客体关系在施虐受虐进化的不同阶段的不同表现。心理学空间8C%ya'{&g8\ eX

"C@{9]l ?j0 7.施虐与受虐进化过程,受到所投注的能量,及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制约;能量的平衡和运动方向,决定着施虐受虐的发展或退行的阶段和时间。施虐与受虐的表现和运动形式,取决于主体力必多的能量效率,以及客体“容器”的能量效率。临床上出现的施虐受虐现象,本质上是一种力必多不足,导致的向客体关系的低级水平的退行和固着。父母及分析师,实际上是充当着儿童在施虐受虐中成长的心理容器――一个高效的热力学平衡容器。治疗关系的本质,是一个能量效率低的容器系统,与一个能量高的容器系统的相互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分析师是一个“表面上施虐受虐的足够好的‘容器’”。
0jV-j(H/w~5O4L0 心理学空间2G"b }Hdup
8.由此,我们可以大胆地作出一些进一步的假设,第一个假设是:施虐与受虐本能,是爱的开始,是一种比较早的本能和发展阶段;第二个假设是存在着发展的本能,这种本能具有时间顺序特性、或者具有高级和低级的等级制;第三个假设是本能的开启也受本能的控制;第四个假设是,本能的开启,受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制约。心理学空间c(w1]8EX'e.[5u A
心理学空间 \6B y(X$L M#P}C
9.在上述假设的前提下,我们可以近乎完美地解释力必多的转移、分配、和投注的规律,当然,也可以对于有关施虐受虐的过程的作出动力学解释。并且,这一假设可以比较广泛地适应现存的各种有关施虐受虐的各种理论。(比如性化的色情受虐狂、比如女性化、比如道德受虐、比如容器概念等等)并且,在这一假设的指导下,对于原发性人格障碍的治疗,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我将在下一节,介绍几个用来证明我的假设的个案。

1d#? w;J d@e p0

五、临床案例

fya bB} Fa3D0 包括一个边缘型人格障碍,和一个自恋型人格障碍,还有一个性化个案(略)。这些案例,使我想到了Berliner曾经说的这样几句话:“受虐态度,是一种企图得到所恨的爱客体的慈爱的邀请。”“受虐的痛苦,在潜意识中,象征着曾经给予他痛苦最初的爱客体。”“受虐,爱的客体的施虐,是一种与自体力必多融合在一起的爱客体力必多的施虐。”[4]。
Q*z*cB*S/tCP0
t5Em6cK|wEh ~0 最后,我愿意以弗洛伊德那篇伟大的著作《超越唯乐原则》的结尾中,曾经引用过的一句谚语作为结束语: “不能飞行达之,则应跛行至之,圣书早已言明:跛行并非罪孽。”[5]

7ojpNH_ss*q0

参考文献

SM.v_|;gp+?l#S0[1] ROBERT.J.C, Psychiatric Dictionar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1989.
omo2C-`+rw0
;Q9Z$U8b$j0 [2] Harold P. Blum, Sadomasochism in the Psychoanalytic Process, Within and Beyond the Pleasure Principle: Discussion. J. Amer. Psychoanal. Assn., 1991,39:431-450 (APA)。)心理学空间8O~*GCY&s{
心理学空间"v5Aj,k(X+{b&K
[3] Michael Robbins, The Adaptive Significance of Destructiveness in Primitive Personalities. J. Amer. Psychoanal. Assn., 1988,36:627-652 (APA)心理学空间doe!C,G uP

d6ee{"P JD5]-v0 [4] Bernhard Berliner, On Some Psychodynamics of Masochism. Psychoanal. Q., 1947,16:459-471 (PAQ)
(c9i2I L"E#iw ^,^K0
l3d'D4S)D^ilk0 [5] FREUD, S. 1920 Beyond the pleasure principle S. E. 18。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精神分析中设置的基本原则与意义 精神分析
《精神分析》
精神分析的过去、现在、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