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致性反移情和互补性反移情
作者: 海因兹·雷克 / 14939次阅读 时间: 2020年3月05日
来源: 《移情与反移情》 标签: 反移情 共情 互补性反移情 一致性反移情 移情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一致性反移情互补性反移情概述
海因兹·芮克 Heinrich Racker(1968)
(Ef{.^)@Kx$k c0《移情与反移情》心理学空间SE Z6h)c:a5b

FyGI K-p^k4H0
1
心理学空间^c^9|hts

~8TFc bt/M0一致性认同(concordant identification)建立在内摄(introjection)和投射( projection)的基础上。换句话说,建立在位于内在的外在客体的共鸣(resonance)基础上,建立在把属于另一个人的东西当作是自己的东西的认识之上(“你的这部分是我”),建立在自己的东西等同于属于另一个人的东西的等式之上(“我的这部分是我”)。心理学空间&V0BWDy9KB

2m0[%?/eE(Y0心理学空间W#Q_i:|v2KZ

心理学空间Y@h#NEhf

互补性认同(complementary identifications)有着相同的固有过程,但是互补性认同涉及的是病人的客体。心理学空间H-O3Z[PB}s t*E

gvt-`&Z@0心理学空间 O5m3m }ED

.KQ~6QjHH"Y-F0分析师人格各部分之间的冲突越大,他在整体上进行一致性认同的困难就越大。心理学空间u$W/p.VJ4yT

心理学空间9}%qX7z'j(H

心理学空间.\i%D }L4i D%?2S

DJ3H y#Fi0Z02心理学空间qE8]OG },]'G"r4@

,Y1[9lEI__.G\0

)p [2clU hg@)F)J0

/Co|3V#v*]H7E-e0患者将分析师看做是一个内在的(被投射的)客体,因此分析师感觉自己也是那个内在的(被投射的)客体,这一事实产生了互补性认同;也就是说,他用这个客体认同了他自己。心理学空间'i;T#w_M4IZ9GF

心理学空间 V.TUrRk c

*kx V G/o'EB4Z7H0

%gjW Bu]@vQ0互补性认同与一致性认同的命运密切相关:当分析师无法进行一致性认同,并且拒接它们时,某些互补性认同似乎就会变得更加强烈。心理学空间 v,Y0i!i/R6@hDb

心理学空间zt^@y8T"z L

mm,q4{,P[R9t`lZx0

?"k | X^0O#?M3_?0很明显,分析师拒绝自身的某一部分或某一倾向(例如拒绝自己的攻击性)可能导致分析师拒绝病人的攻击性(从而导致了一致性认同失败),而且,这一情景导致了分析师更多的互补性认同——互补性认同于病人的攻击性所针对的拒绝客体。

kX%J+F!w.s8OO]0心理学空间xhgK"R"y ]

心理学空间U7J$d"`tg kgr

心理学空间6rf9i6Y p&[+CGma

心理学空间`"b%z4ihEi

心理学空间:}0g jbPd k

3心理学空间 _Q:z6W^$J

[-j`#}j0

o7x }`c#H0

2|6Wug\.^1j\0目前使用的术语“反移情”一词只适用于互补性认同;也就是说,适用于分析师的那些心理过程,因为他觉得自己充当了、并部分认同于病人的内在客体,于是病人就成为了分析师内在的(被投射的)客体。心理学空间g~ \/g|7V

心理学空间9nWVVJ

zX%R"ywAc0心理学空间+B+e2K5xAP b8m

通常而言,被排除在反移情概念之外的,是一致的认同——分析师的那些心理内容是因为分析师成功地共情病人而得以产生,而这些内容真正反映和再现了后者的心理内容。

B}(me\0

c-AC6F E9DV0

.U ~0G0xJ0心理学空间6ST I B9U*{4ud

也许我们最好要遵循这种处理(usage),但是,在有些情况下这么做是不明智的。心理学空间*Z'Q'Dg \.O6C_1t.g

9O(b h({&P0jP#KY0心理学空间5P$Y_\0m&v2vH

d;Q AT[.t0

&a6K-[2V(`I b*w0心理学空间G#P am {R[? A

(q4A Rk.Lc,o0

4f4Y0S'K'p6t+^9[B k0

U kHk@ w0首先,一些作者会把一致性认同纳入反移情概念之中。因此,我们面临着一种选择,即,是从这一术语开始着手,还是同意这个广义的术语。

;CR#B;br,S9n jP0心理学空间;J f9?5H1V$S_{

-l/? u n,[y0

W kmS+S"u'@0我认为,由于各种原因,更广义的意义可以是优先选择的。心理学空间,W(vTT&u\ E9Vp5E*U

"]1y2b f(y0

*QU9P LHXow,z*{"@ \0

E P W`$Ea0如果我们认为分析师的一致认同(即,分析师的“理解”)是他过去自我历程的再现,特别是他自己婴儿期的再现,而且这种再现或再体验借助于对病人刺激的反应得以完成,那么,我们就会更愿意将一致性的认同包含在反移情的概念之中。心理学空间)c p unS9\$|_9o

[zVx.r;A1N$h0

3\sK%D1nZ0

k:| u7cl.\ t n9cvV6m0此外,一致性认同与互补性认同密切相关(因此与通俗意义上的“反移情”也密切相关),这一事实使得区分、但并非完全的将这两种术语分开更为可取。

JE;ZhB%h'E N0心理学空间4o dD hErd

心理学空间'i uzv(ed5l

WW;]CN-h/G0最后,我们应该在内心承受移情的倾向,即一致的认同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升华的正向反移情,这同样与广义的反移情共情有关。

-?4? V7]C$W(J4xj0

i}'`.G Q:r f"[ q4d0心理学空间!~&b0W(\-hJ*mq8B
心理学空间:zb3Z6B/dX w8GR-[y

心理学空间2d|8aV.I&tI6M

心理学空间"@9?d a9`G$w3D6~

DEg.Jc6^ Z*^/F4M0

i]0A(Tti DO/k0心理学空间*PUWlO(v}

因此,所有这些都表明,接受反移情是分析师对病人心理反应的总和。如果我们接受更广义的反移情定义,那么上述两个方面之间的区别仍然必须加以界定。

x5RFjSQ0心理学空间3s2P e6W%A2l2q E

S2aPZD]#O-T:p+w0心理学空间D!bJAc0^

一方面,我们把分析师作为主体,把病人作为知识的客体,这在某种意义上宣告了“客体关系”的无效;恰当地说,这种关系在主体和客体的各个部分(经验、冲动、防御)之间产生了近似的统一或同一性。必要时,可将与该统一有关的进程的集合指定为“一致性反移情”。

n-sF1xle#~.z0心理学空间5Hwy'M:g%b&@R!r#n_X

心理学空间p9u2PB'Z y"z#S5L

o2~W Y3_ `!F Th0另一方面,我们和许多其他人一样都有一种客体关系,一种真正的“移情”,在这种移情中,分析师“重复”以前的经验,病人代表了分析师的内在客体。这些经验的总和也一直持续存在,可以称为“互补性反移情”。

2eFB!e|&k0Q oX0心理学空间$xr^1l_$X3}

J _$e/Lp0

dZ*d?!J qx2s04

/rK1Z.Wl.KyV0心理学空间M b*}Af"s9a[

s6{)^oR2rX+B4B0

D L(AH/{o@zt/@;}d}0下面的这个案例可以恰当的说明这两个概念。

)d.h%m:T6s@0av.]x5}0心理学空间"T sifZld

心理学空间2H}V#NP$f.S

心理学空间b{ n h$mstb

假设一个病人用自杀威胁分析师。在这种情况下,有时候,分析师会拒绝一致性认同,而且,分析师加剧了他对受威胁客体的认同。心理学空间!DR2@`)\yB @(E

mb"P,@ RHz0心理学空间1A9F @~ A

心理学空间;~Z] i+x

这种威胁带来的焦虑会导致分析师产生各种反应或防御机制,例如对病人的恼怒。

H qI!o"K0

!l1FR0ejn(m'q_0

7?g$Z?$i RA+Q0心理学空间!E Y1rN^M$g

这种焦虑和烦恼的内容是“互补的反移情”。对他的烦恼的感知,可能反过来又会在分析师身上产生负罪感,而这些负罪感会导致对补偿的渴望,并加剧一致性的认同和一致性的反移情。心理学空间 v|dJ)V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反移情 共情 互补性反移情 一致性反移情 移情
«安德鲁·格林《论移情之爱》 移情反移情
《移情反移情》
移情关系的指征»
延伸阅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