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心理本质论:发展特点、测量与展望
作者: 杨晓莉 孟霄 / 4151次阅读 时间: 2019年10月11日
来源: 《心理研究》 标签: 本质论 发展特点 刘力 孟霄 社会类别 心理本质论 杨晓莉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儿童心理本质论:发展特点、测量与展望心理学空间zhl(Q\)x6P)M\
Psychological Essentialism in Children: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Measurement and Prospect
{j#p5ZY@Pk~0杨晓莉 孟霄 刘力心理学空间f i \1` c9G!p
心理研究PsychologicalResearch2017。10(3):3-73心理学空间(o!QdtC?3t~4M
心理学空间8Z:?6YUP'z
心理学空间ywI^D*kT7s'Do

!eR }0TsO0心理学空间7NFQo7?`

心理学空间%z[U yH o a6V

摘要:心理本质论是人们认为不同类别具有内在的、不可改变的本质特征的信念。本文描述了儿童的心理本质论在种族、民族、性别等社会类别中发展变化的基本特点,介绍了一些常用的测量范式。未来研究需探究儿童心理本质论发展的具体因素,找出其发展变化的内在机制。探讨中国文化背景下儿童心理本质论发展研究的独特性。

3_w^9M,D@e0

5_+Y+C9x!N#c2SfD0关键词:心理本质论;社会类别;发展特点

:bl'l|GB)}0

#f8t+Z'iG}}01引言

#Mb,\4U1F2I1n{0心理学空间 {3o_H)`1Aw

为什么儿童相信老虎不是狮子生的?为什么儿童在不了解两性差异的情况下仍相信男女有别?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就是心理本质论(psychological essentialism)的研究范畴。早期的心理本质论研究多集中于自然类别,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儿童对于社会类别的心理本质论对不同社会类别的研究发现,心理本质论会影响到儿童对这些类别的看法。当把心理本质论运用到民族或种族类别时,它会影响到儿童的群际态度【1-3】:当把心理本质论运用到性别类别时,它会影响到儿童对两性社会地位的看法【4,5】.既然心理本质论会影响儿童对不同社会类别的看法,那它又是怎样发生和发展的?本文梳理了关于种族、民族、性别等社会类别的心理本质论的发展性研究,以期对我国儿童心理本质论的研究有所启示。心理学空间HJ7c7U*{

B `B"Ef9^C'D"x02 心理本质论的概念

*w5fYK q5t0心理学空间` kk'fu`)kS$K3Um

本质论源于柏拉图式的哲学思考。在语言哲学、生物哲学等领域有广泛研究,它是指人们对自然物体具有的本质特征的信念。上世纪90年代,西方研究者把本质论引入心理学,并提出了心理本质论的概念。它是指人们关于某些类别(例如“狮子”或“女性”)具有内在的、不能直接观察的本质特征(underlying invisible essences)的信念。Gelman,Coley和Gottfried认为,心理本质论是人们关于世界的结构,以及如何代表类别的一种内隐假设[【7】根据这一说法,有研究者认为,假定类别具有的内在本质实际上是一种认知偏向,人们会使用这种认知偏向对事物进行分类【8】从上述心理本质论的定义可以发现。研究者们都强调事物内部的不可见的特征,人们会使用这种特征推理社会类别这种使用本质论推理社会类别的方式可以追溯到儿童时期,广泛存在于儿童和成人中【9】。心理学空间2e"][%RiX

心理学空间 E`I4bE5gtoOe.{

Medin和Ortony认为,本质论是一个“占位符”(place holder)概念——即使人们不知道一个类别的内在本质是什么,仍然相信这个类别是有内在本质的【6】。如儿童即使不了解老虎和大象生理上的区别,也会相信它们属于两个类别。这种本质化的“占位符”具有可推断性、内在的结构和不可改变的界限。可推断性是指人们可以根据“本质”推断其他事物是否属于某一类别;内在的结构是指代表每个类别的具有因果关系的属性,也就是能决定事物属性的特征;不可改变的界限是指由内在特征界定的群体成员的身份难以改变。有研究者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经验的增加,本质论的作用有所改变。研究者指出,在个体的早期,由于认知功能的发展还不完善,心理本质论在儿童的认知策略中占据一定的位置。随着个体年龄增长,认知功能的不断完善以及知识经验的增长,心理本质论的作用开始发生变化【10】.

qa&u:N wAD m5u0心理学空间Yov#p}:p'rRn

3 儿童的心理本质论研究心理学空间{ M$P9O%|v}

?bYH$k0研究发现,心理本质论是一种很容易被采用的启发性推理策略,在对事物进行社会分类时只需要较少的认知资源和知识经验,因此,这一策略常常被儿童采用【8,9】。并且,儿童常常会把心理本质论扩展到对种族、民族、性别等类别的分类中【11-14】。对不同类别的本质化信念体现出了心理本质论发展变化的特点。3.1 种族种族是常见的社会类别,也是本质化程度很强的社会类别,对种族的本质化信念广泛存在着【5】。通过文献综述发现。儿童的种族本质化信念有以下几个特点:(1)在儿童早期时已经初步形成。三四岁时,儿童已经初步形成了对种族的本质化信念。他们会使用种族分类来区分不同的人。并且会更倾向于和自己同种族的儿童成为朋友【11】;(2)儿童使用种族本质化信念的程度存在年龄差异。对4~9岁的美国白人儿童进行种族本质论的研究发现。6~9岁的儿童持有对种族本质化信念的人数明显多于4~5岁儿童【3】:(3)儿童持有较强种族本质化信念的关键年龄有群体间差异。例如,欧裔和非裔的美国儿童的本质论发展有很大的区别。五六岁时,欧裔美国儿童的种族本质论信念较弱,九到十岁时对种族的本质论信念明显增强。与之相比,非裔美国儿童在五六岁时就已经有较强的对种族的本质论信念【16】;(4)种族本质论信念的发展存在地区差异。Rhodes和Gelman对美国郊区和城市的儿童进行种族本质论信念研究发现,来自郊区的儿童相对于城市儿童更倾向于有种族本质论的信念【17】。

y WoGf#Y0心理学空间 g4p,kD]'uMb*s

3.2 民族心理学空间w V#k%wi

&j#Y_v&_&c8lP [/AD0世界上大约有2000个民族,分布在二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地域差异、历史问题等诸多原因使得儿童对民族本质化信念的发展有着鲜明的特点。以以色列儿童的民族本质论发展研究为例:(1)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持有的民族本质论信念会增加。3岁时,犹太人儿童已明确“阿拉伯”类别的含义。5岁时,已有较强的对民族的本质论信念。并伴随个体的一生【18】。(2)同一地区内不同亚文化环境下的民族本质论的发展存在差异。一项对以色列不同地区5~1l岁儿童(穆斯林阿拉伯人、普通犹太人和有宗教信仰的犹太人)进行的本质论发展的研究发现。当给儿童呈现带有不同标签(性别、民族、社会地位等)的人物图片,让其进行图片的社会分类任务时,有浓厚的宗教文化的犹太儿童更多使用“民族”进行社会分类。

I;h4[I6QV0

#c`.@ PU%S03.3 性别心理学空间FO0mQ&@^q

心理学空间9h(Zhoib

在人类社会中,性别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社会类别,并且,人们常常会假设两性之问是有本质区别的。基于普通人的性别假设,Gelman和Wellman把对性别的本质论研究分为基于生理特征和基于行为特征的本质论【9】。生理特征的本质论是指个体依据两性典型的生理特点(如男性声音低沉。女性声音清脆)区分性别身份:行为特征的本质论是指个体按照两性典型的行为(如男性喜欢踢足球,女性喜欢玩具娃娃)区分性别身份。这一分类较好地反映了人们对性别分类的看法。因此后续对性别的本质化信念的研究也都从这两个方面开展。

*J.uIq1@e6Z^4z5J0

D*U'bv+k+V0早期有关性别本质论发展的研究表明,个体对于性别基于生理特征和行为特征的本质观的发展特点较特殊。4~9岁时,对于生理特征和行为特征的性别本质论都有增长的趋势。Taylor发现,4岁儿童相信即使一个婴儿由另一性别的人抚养,长大后还是会发展出与自身性别相关的生理和行为特征【20】。例如,一个男性婴儿从小只被女性抚养,他长大后声音会变得低沉(较男性化的生理特征),可能更喜欢踢足球(较男性化的行为)。5~8岁时,儿童会明显地使用生理和行为的特征推断个体的性别身份;而在10岁后,基于生理特征和行为特征的性别本质论发展存在差异。基于生理特征的性别本质论基本不变,而基于行为特征的性别本质论则会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少。并最终消失【21】。例如。一个娘娘腔的男性,他的生理上是男性,却表现出较女性化的行为。如果从生理上推断他的性别身份,5岁儿童和10岁儿童都会认为这个人是男性,并且其男性的生理特点不会轻易发生变化。当从行为上进行性别身份推断时,5岁儿童可能因为娘娘腔的男性表现出的女性化行为而认为他是女性。但对于10岁儿童来说,即使这个男性表现出女性特点,也不会简单把其归类为女性。心理学空间 f~ t b-w&nt(]

Q%xn-Vya,gXI/Y03.4 语言心理学空间 J XLW,^\

g n ~G5p(F[6S"B5k0语言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也是一项重要的交往技能。而对一些群体来说,语言常常代表着种族或民族。因此,人们也会对语言持有本质化信念。研究发现,在个体早期已初步形成对语言的本质化信念。儿童会认为语言可能是在出生时就固定的,不会受到环境的影响。Hirschfeld和Gelman发现,当呈现一段描述婴儿的亲生父母和养父母说不同语言的故事,5岁儿童坚信不论养父母说什么语言,婴儿长大后还是会说其亲生父母使用的语言【13】。研究还表明,语言本质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儿童的友谊。在多样化的语言环境中,五六岁的儿童会更多地选择与自己说同样语言的人作为朋友【22】。对语言认识的年龄差异表明,年幼儿童(6岁以前)对语言的相对重要性的信念不同于年龄较大的儿童(6岁后)和成年人,他们可能认为语言在人的一生中是不变的。这种对语言的本质化信念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消失。但对于一些民族或种族群体而言,语言是区分不同群体的重要依据。心理学空间$wsEM9Yv~

w3K {noyc04 研究范式心理学空间a;x$~9H2NFJ7N

心理学空间ny4GqS!N

在心理本质论发展的早期研究中,有转换范式(transfcIrmation paradigm)、头脑转换范式(brain transplant paradigm)等比较常用的研究范式。随着后续研究的发展,研究者们又提出了一些更适合心理本质论的发展研究范式,例如,抚养范式(adoptionparadigm)、阅读任务(reading task)等。下面将详细介绍这几种研究范式。心理学空间't V:@Yd b @

/X&N@-zvBkYh8Ln2i04.1 抚养范式(adoption paradigm)心理学空间BN%j6iOEl

/]gx4d^ld0该范式由Gelman和Wellman首次使用,分为先天遗传(nature)和后天抚养(nurture)两个部分【19】。先天遗传是指个体出生就带有的特征(如肤色),后天抚养则指个体后天的成长环境。在具体研究中,被试需要完成一个出生转换任务(switch at birthtask)。在任务中,让儿童看一个小故事,让其推理人类先天的类别身份(如性别)是否会受到后天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化。Taylor给儿童呈现一段男婴出生后完全由女性抚养长大的故事。当儿童了解了故事的内容后,通过一些生理特征(该婴儿长大后声音低沉了还是声音清脆了?)和行为特征(该婴儿长大后喜欢玩具车还是玩具娃娃呢?)的测试问题来研究儿童对性别的本质化信念【2O】。该范式普遍用于研究儿童对各社会类别的本质化信念【1,5】,现在也可用于研究儿童的有关生物遗传的本质论和个体如何获得本质化信念。心理学空间A*Mc nR!}ILm

j1t!Hs]L"Bd Z;m ]Jr:V!p04,2 阅读任务范式(reading task paradigm)心理学空间&G;I"K+Q)l5th

.o8m|^9B0Gelman等人总结了亲子领域研究中常用的阅读图画书范式,其最初的目的是让父母与儿童共同阅读童话故事,常用于亲子沟通的研究【24】。通过对该材料的改编,该范式也可以用于本质化信念的代际传播研究。在此基础上,Segall等人进一步改进了该范式的内容,把要阅读的内容作为启动材料,用于研究父母怎样把种族的本质化信念传递给儿童在该故事的启动中,主试给父母和儿童呈现一本图画书,让他们共同阅读书中的故事,并讨论书中不同的人物。书的每页都有对阿拉伯人和犹太人的图画和文字描述,对这两类图画或文字描述的内容一致,不同的是每个图或文字带有阿拉伯人或犹太人的特征。例如,两个外形完全一样的漫画人物,一个配上犹太人的圆顶小帽,一个配上阿拉伯人的头巾,然后各自加上犹太人和阿拉伯人的名字,用以表明两个人物属于两个不同的种族(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在启动结束后,进行本质论和其他指标的测量。该范式从代际传播的角度研究心理本质论的发展,已逐渐成为未来研究的主要范式之一。心理学空间 m n2r9ool

心理学空间#v;Ds#N"aD7W TX

4.3 转换范式(transformation paradigm)心理学空间 s0\4D`KO-KS

心理学空间/\(k"f1a PW

转换范式是指通过操纵有机体的内外部特征来研究构成类别成员的本质论信念【26】。Rhodes和Gelman将该范式改编并用于儿童的种族和性别概念的研究,现在已广泛用于儿童的本质论研究中【19】。通过给儿童呈现来自两个类别的三张照片(如两个白人和一个黑人),在儿童确认其中两张照片(两个白人)是同一类别的成员(都是白人)后,接着告诉儿童在一个假想的地方,人们不把两个白人归为一类,反而把白人和黑人归为一类,然后问儿童是否同意这种分类方法。如果儿童不同意这种分类方法并要纠正这种错误分类,则表明儿童持有对该类别(如种族)的本质化信念【1】。这种范式目前应用比较广泛,既可用于种族、民族、性别等有明显本质论特征的类别,也可用于动物、职业等类别的本质论研究。同时,该范式也适用于跨文化的社会类别本质论的发展研究。

8}\9j H:Rh"I[0

8|_l Vi F05 未来展望

;f d5W] ],Q-l0心理学空间!yi eu;Lo/gO

自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对儿童的心理本质论研究较好地描述了各种社会类别本质化信念发展的基本特点,描述了较清晰的本质化信念的发展脉络,但未来研究仍需完善一些问题。

7D"J.i\] sZ j)]\0c0

&fD&j&p+AA n05.1 探究影响儿童心理本质论发展的因素

$a3S^_'d5q o+H0心理学空间!\'s/F}'lh^2K

发展心理学角度来看,研究者们已经比较充分地描述了儿童对各种类别本质论的发生和发展特点,同时也尝试着从宏观的角度(社会心理学层面)探究儿童持有的心理本质论对群际态度、群际偏见的影响【1,3】,但目前对影响儿童心理本质论发展的因素研究较少。以民族本质论的发展为例,Segall等人在儿童民族本质化信念的研究中发现,父母使用的民族标签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儿童的民族本质论信念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从亲子沟通、父母的本质化信念、儿童的同伴关系等多角度探讨影响儿童心理本质论发展的因素。

$[nX5yGZk [;i)aF0

*C z1OM(pn(g:_2e?05.2 扩展心理本质论转换机制的研究

t.Ot4cr b m2x0

'_5rx I M v_0研究发现。个体心理本质论的发展是一个变化的过程。由于缺乏认知资源和社会经验,儿童运用心理本质论认识外部世界,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开始广泛接触文化叙述和文化活动(如印度儿童通过种姓故事了解种姓制度),了解不同群体间的关系,开始在社会交往中使用本质论,用来维护自身和所在群体的社会利益。在这一过程中,不同的群体社会地位会促使个体产生相反的社会等级意识,如特权阶层倾向于产生等级制度维护意识。边缘群体倾向于产生等级制度反抗意识【10,26】。从这一理论可以看出,本质化信念的作用在特定阶段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儿童开始在社会情境中使用本质化信念,那么何时会发生这种转变?心理本质论策略转换的机制又是什么?这些仍需实证研究证据的进一步支持。

iH3W!e&V0

Xz]vh@!Q|5ZN05.3 探讨中国文化背景下心理本质论的发展特点

PK~5c7TG ` T'Z%M0心理学空间Z(q;|Q&^P

由于民族众多的特殊国情,在本土化研究中,我国研究者们多关注民族本质论的研究。从已有研究来看,多集中于从社会群体层面探讨民族本质论与民族交往、民族刻板印象等变量之间的关系【27 28】。例如,杨晓莉等人在我国西北地区的研究发现,持有较强民族本质论信念的藏族大学生,表现出较高的内群体成员交往意愿【27】。而关于儿童对民族的本质化信念是怎样形成和发展的,本质化信念如何影响儿童的群际交往,本土研究鲜有关注。今后可以通过引进西方研究的一些方法了解我国少数民族儿童的民族本质论发展的基本特点,在此基础上探究影响个体民族本质论发展变化的关键年龄。适当地开展一些民族交往方面的教育,为我国民族交往、民族团结做出贡献。心理学空间r'h4]#Rv C|

心理学空间']+_-x8v z6F

参考文献心理学空间Gt!EtD6HU0R1x g

  1. Diesendruek G,Goldfein-Elbaz R, RhodesM ,eta1. Cross—culturaldifferences in children’s beliefs about theobjectivityofsocialcategories.ChildDevelopment, 2013,84(6):1906-1917.
  2. Diesendruek G, Menahem R. Essentialism promotes children’s inter-ethnic bias.Frontiers in Psychology, 2015,6:1180.
  3. GaitherS E,SchultzJ R.PaukerK,eta1.Essential— istthinking predicts decrements in childrens memory for racially ambiguous faces. Developmental Psycholo— gY,2014,50(2):482-488.
  4. Smiler A, Gelman S A.Determinants of gender essen— tialism in college students.Sex Roles,2008,58(11): 18 864-874.
  5. Eidson R C, Coley J D. Not so fast: Reassessing gender essentialism in young adults.Journal ofCogni— tionandDevelopment,2014,15(2):382—392.
  6. Medin D L, Ortony A.Comments on PartI:Psycho— logical essentialism. In S Vosniadou. & A Ortony (Eds.), Similarity and analogical processing.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179-196.
  7. Gelman S A,Coley J D,Gottfried G M.Essentialist beliefs in children: The acquisition of concepts and theories. Mapping the Mind: Domain Specificity in Cognition and Culture, 1994.
  8. Gelman S A.Essential child: Origins of essentialism in everyday thought.Oxford UniversityPress,2003. Gelman S A.Psychological essentialism in children. Trendsin Cognitive Sciences,2004,8(9):404—409.
  9. Mahalingam R.Essentialism, Power, and the repre— sentation of social categories: A folk sociology per— spective.Human Development, 2007, 50 (6): 300— 319.
  10. Shutts K, Pemberton C K, Spelke E S.Children’s use of social categories in thinking about people and social relationships.Journal of Cognition and Develop— ment,2013,14(1):35—62.
  11. Diesendruck G,HaLeviH.The Role of language,ap— pearance, and culture in children’s social category — based induction.Child Development, 2006, 77(3): 539—553.
  12. Hirschfeld L A, Gelman S A. W hat young children think abou t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variation and social difference. Cognitive Development, 1997, 12(2):213—238.
  13. Rothbart M,TaylorM.Category label and socialreal— ity:Do we view social categories as natural kinds.In G R Semin& K Fielder(Eds.),LanguageandSocial Cognition.London:Sage,1992:11-36.
  14. Prentice D P, Miller D T.Psychological essentialism of human categories.CurrentDirections in Psychologi— calScience,2007,16(4):202—206.
  15. KinzlerK D,DautelJ B.Children’s essentialist rea— soning about language and race. DevelopmentalSci— ence,2012,15(1):131—138.
  16. RhodesM ,Gelman S A.A developmentalexamination of the conceptual structure of animal, artifact, and human social categories across two cultural contexts. CognitivePsychology,2009,59(3):244—274.
  17. Birnbaum D,Deeb I, SegallG, eta1.The develop— ment of social essentialism : The case of Israeli chil—dren’SinferencesaboutJewsand Arabs.Child Devel— opment,2010,81(3):757—777.
  18. Gelman S A,Coley JD.Languageand categorization: The acquisition of natural kind terms.Perspectives on language and thought: Interrelations in development. New York: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1991.
  19. Taylor M G.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beliefs aboutsocial and biological aspects ofgender diferences. ChildDevelopment,1996,67(4):1555—1571.
  20. Taylor M G, Rhodes M, Gelman S A.Boys will be boys; COWS willbe COWS:Children’S essentialist rea— soning about gender categories and animal species. Child Development,2009,80(2):461-481.
  21. Kinzler K D, Shutts K, DeJesus J, et a1. Accent trumps race in guiding children’S social preferences. SocialCognition,2009,27(4):623-634.
  22. W axman S, Medin D, Ross N.Folkbiological reason. ingfrom a cross—cuhural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 Early essentialist notions are shaped by cultural be— liefs.DevelopmentalPsychology,2007,43(2):294.
  23.  Gelman S A,TaylorM G,Nguyen S P,eta1.Moth— er-child conversationsab outgender:Understandingthe acquisition of essentialist beliefs. Monographs of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2004: 1— 142.
  24.  SegallG,Birnbaum D,Deeb I,eta1.The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of ethnic essentialism: How parents talk counts the most. Developmental Science, 2015,18(4):543—555.
  25. Mahalingam R.Essentialism,powerand culture:Rep— resentations of social class.Journal ofSocial Issues, 2003,59(4):733—749.
  26. 高承海.万明钢.民族本质论对民族认同和刻板印象 的影响.心理学报,2013,45(2):231—242.
  27. 杨晓莉,刘力,赵显,等.民族本质论对跨民族交往 的影响——以中国内地的藏族大学生为例.心理科学. 2014,37(2):394—399.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本质论 发展特点 刘力 孟霄 社会类别 心理本质论 杨晓莉
«Susan Gelman什么是本质主义/本质论(essentialism)? Susan Gelman 苏珊·吉尔曼
《Susan Gelman 苏珊·吉尔曼》
心理本质论»
查看全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