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雷特与俄狄浦斯
作者: 亨克·德·贝格 / 17025次阅读 时间: 2017年11月11日
来源: 《被误读百年的弗洛伊德》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哈姆雷特的内心冲突心理学空间![#h:x!L3flc

5maXSv0让我们回到此剧的关键问题,即哈姆雷特的延宕和拖延的问题。前面考察过的精神分析具有的洞察力,允许琼斯回答下列问题:哈姆雷特在杀死他叔叔时,何以表现得如此迟疑和犹豫?很显然,原因不可能像某些人说的那样,他“私下里要与母亲同床共枕”。这是对琼斯看法的流行的粗俗化。如果这是哈姆雷特的主要动机,他会杀掉叔叔,毋须犹豫和迟疑。相反,真正的原因是,哈姆雷特对母亲在瞬间燃起的激情(即他的俄狄浦斯情结)并非其主要动机。这个动机强劲有力,但它只是同样强劲有力的众多动机之一。此外。这些形态不一的动机推他走向不同的方向。哈姆雷特正在忍受相互对立的各种驱力的冲突,并为之苦恼。

!l,Fg oho2}0心理学空间6yq:R7}{_l/y5Gs

如果我们回头再看克劳迪斯的罪行,这种冲突的真实性质就会水落石出。克劳迪斯杀了国王,娶了王后。这导致了双重后果:一则,克劳迪斯现在成了哈姆雷特的父亲(继父),再则,为父报仇现在已经成为哈姆雷特的天职。那么,依琼斯之见,这究竟会导致怎样的内心冲突?心理学空间 Zd+b;L*Mc,H^3b*b

心理学空间{ap#bn[,iz

首先,一旦哈姆雷特念及他叔叔犯下的罪恶,他就会想到自己被压抑已久的意愿。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克劳迪斯做的这两件事情,都是哈姆雷特本人在无意识的层面上想做而未做的。叔叔的罪恶,报仇雪恨的需要,报仇雪恨的各种方式……想到这些。就会重新激活他压抑已久的意愿,而他不愿承认这些意愿的存在。“于是他陷入了进退两难之境:一方面,让对叔叔的天然厌恶任意发展,而这样做,会进一步激起他本人内心深处的可怕意愿,另一方面,天职要求他为父报仇,而他对天职发出的命令置之不理。”

8A:V$c}m0

M Bf[+tk!`'Q0Ymb0第二,哈姆雷特谴责叔叔,实际上也是在谴责他自己。认可“克劳迪斯必死”的伦理命题,意味着哈姆雷特也必须死去。哈姆雷特和克劳迪斯的道德命运,难解难分地纠缠在一起。

`dyPg0

g7O8rQ[2t8w0第三,杀死叔叔等于杀死父亲,因为克劳迪斯现在已经娶了王后。这再次强化了那个进退两难之境。犯下如此滔天大罪,是哈姆雷特既渴望又(在培养和教育的影响下)痛恨的。心理学空间)e ?v4mp}/_Vdk

jbv QZV0第四(也是最后)。哈姆雷特为一个朦朦胧胧的念头苦苦折磨:杀死克劳迪斯,不仅会为父亲报仇雪恨,而且会为占有母亲铺平道路。这也不是偶然的,因为哈姆雷特说过,他为父报仇是为“天堂和地狱”所驱(2.2.580)。说这话时,他并没有领悟其全部含义。从这个意义说,杀死克劳迪斯,既是在哀悼父亲,也是在玷污父亲。心理学空间o YB6mvRD

+m G S,T*~2[0再加上那个辅助性动机(除掉叔叔就会消除他获得王位的障碍) 。他心理的高度复杂性就暴露无遗了。琼斯说过,正是这种爱恨交加、摇摆不定的复杂情感。使得哈姆雷特左右为难、裹足不前。无论是什么行动,“刚一想到”即被消解。心理学空间|#M7o qM0lh&M4ba

心理学空间OW'o1FGv

琼斯解释说,哈姆雷特的内心冲突,不仅决定了他对克劳迪斯采取的行动(或“非行动”)。而且决定了他对剧中其他人物的做派。这些冲突的直接出口被堵塞,哈姆雷特积郁已久的情感不得不沿着其他方向寻找发泄的渠道。这可以用来解释,何以他对奥菲莉娅的态度那么粗鲁,那么矛盾。他既指责奥菲莉娅一本正经(即不像他母亲)。又指责奥菲莉娅放荡不羁(即太像他母亲) 。这是一种断裂。最直截了当地表明这一断裂的,是哈姆雷特向奥菲莉娅提出的尖刻建议——“你还是去女修道院吧。”(3.1.121)。(“在伊丽莎白女王时代及其以后,女修道院还指妓院:任何研究伦敦史的人,都明白‘考文特花园’(Covent Garden) 的含义。”)心理学空间nuA*ED`Y

心理学空间pQY-m#B

可以沿着同样的思路,解释哈姆雷特对波洛尼厄斯持续不断的折磨。这位宫务大臣展示出来的品性,包括管闲事、喜打听、爱唠叨,都是儿童在父母身上发现的最令人讨厌的品性。正是因为这个缘故,波洛尼厄斯为哈姆雷特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机会,供他转移(因而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对克劳迪斯的敌意。正是因为对哈姆雷特而言,波洛尼厄斯既是克劳迪斯的替身,又不是他真正的父亲。哈姆雷特才在把他刺死之后,表现出异乎寻常的无怨无悔。哈姆雷特对此做出的辩解是,他误把波洛尼厄斯当成克劳迪斯了。这种辩解并不具有任何客观意义。不管怎么说,克劳迪斯正在城堡的另一边祈祷,哈姆雷特刚刚看到了这一幕。哈姆雷特的辩解只有心理意义,它表明,在他的心目中。克劳迪斯和波洛尼厄斯在多大程度上被视若一人。

o#J9f1zx'Z.t!t0G-R0

/Sn-G_!I2?%a0最后但并非是不重要的是,哈姆雷特对母亲的态度同样取决于爱恨交加、摇摆不定的心理状态。在意识的层面上,他迷恋母亲,但无法直接表达自己的欲望,于是被迫以间接的形式发泄。于是他与奥菲莉娅调情,想在无意识的层面上引起母亲的妒意。他还严厉谴责母亲与克劳迪斯的婚姻,谴责她对新婚丈夫的淫欲(他是这样看的) 。这些谴责尤其暴露了他内心的秘密。心理学空间5cYw6Zy \-u_q.`

J-r-K(aZ0o^+{0不,躺在汗臭污秽的床上。
yDD~bwq(l0捂在淫邪放荡之中,心理学空间:zE*i*gt%s!C:N
在肮脏的猪圈里,
z/^+v}3c%XK6S0调情做爱。心理学空间"}_2Q,}maq:ex^ oq
心理学空间~ O4[#?t;@^]
Nay, but to live
:R6rC l(k ~b0In the rank sweat of an enseamed bed,心理学空间'J;ff} w&C.jy
Stew'd in corruption, honeying and making love心理学空间YM _ NWZ x0Z$K V"`
Over the nstys sty
?kW N7|-` [0(3.4.91-94)心理学空间t&E6FO#n4X\
心理学空间%gM.eQ(B7z A"zh!l

amx3CP0这里给格特鲁德勾勒的画面是,因为正在交媾,她在床上爬来滚去,热气腾腾,大汗淋漓。床是污秽(enseamed) 的,因为她的阴道分泌物与克劳迪斯的精被混在一起。stew'd(“捂”)暗指“stew”即妓院。格特鲁德问哈姆雷特,她应该怎么做才合他心意。哈姆雷特的回答是:心理学空间~#t \8ke\u\4b"Nn

心理学空间 jZ0R#f3uF

我不能阻止你,心理学空间 p$_n&]M*j p"^g}
不让那骄淫的国王诱你跟他上床,
pOQ|G"L4Q0不能阻止他肆意拧你的脸,叫你小乖乖,
V%a B(@*gNU e0不能禁止你因为他给了你一两个臭吻,心理学空间4qY)Rw*XZ'g
或用他罪恶的手指抚弄你的脖子,心理学空间#Wt}ee!h0L K
就把你知道的一切和盘托出,心理学空间2@]2jc ?E1X;v
对他说,我不是真疯,心理学空间!Gn/H,U%zc2a
只是装疯。
srS6yZ;Be,o0心理学空间o,SsV.?\/i ^h{7zgB
Not this, by no means, that I bid you do:
ipA8NTr`^3@0Let the bloat King tempt you again to bed,
9?SFcc |9YS@ `+r0Pinch wanton on your cheek, call you his mouse、
%h!ID vg e~;{u)| _0And let him, for a pair of reechy kisses,心理学空间F$]3W/_U,f"}0z,c
Or paddling in your neck with his damn'd finger,心理学空间b:_B@,z
Make you to ravel all this matter out心理学空间9a@%ZySW
That I essentially am not in madness,心理学空间$j|.iY?a'c u
But mad in craft,
}.L"Pi4EK-^]z4h$i0(3.4.182-90)心理学空间ae7Z:yDz[
心理学空间3g8~9a`"Y

'V3L#CU6m2Z t S/HC0表面看来,哈姆雷特对母亲的乱伦行为的大力谴责,只是表达了他的厌恶之情。但是,不厌其烦地描述细节。暴露出他对母亲的迷恋。他在意识的层面上想表达这个意思。在无意识的层面表达的却是另外一个意思。他的每个单词都充斥着被压抑的性欲。心理学空间2Dp"`@SR

心理学空间c,m9Y a[g

哈姆雷特的内心冲突如何解决?他最终怎样才能杀死他的叔叔?答案相当简单。哈姆雷特没有超越自己爱恨交加、摇摆不定的复杂情感。他甚至没有想到要洞悉自己黑暗的无意识的秘密。只是在外部环境消除了陷他于进退两难之境的某些主要因素之后,他才能够摆脱困境。只有当他和格特鲁德即将死去,而且他也知道他们即将死去之时,他才能够为父亲报仇雪恨。现在,杀死克劳迪斯已经与他长久的渴望(独占母亲)毫无关系,他也不再对把他的道德命运与他叔叔的道德命运连在一起感到焦虑。现在,他的无意识已经不再使他瞻前顾后。裹足不前,至少已经不足以阻止他履行自己的复仇天职。于是,毒剑直刺克劳迪斯。他知道,正是这把毒剑早已刺中自己。 心理学空间@ HhP n*b6o }ZT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象征性阉割与象征性弑亲——中国文化下的俄底浦斯情结是否解决? 俄狄浦斯情结
《俄狄浦斯情结》
从俄狄浦斯情结到俄瑞斯忒斯情结— 西方精神分析的“母亲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