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自恋”的当代诠释
作者: F.Kernberg / 10863次阅读 时间: 2017年6月05日
来源: 佛洛伊德的「論自戀:一篇導論」》 标签: 论自恋 自恋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V2p e(q7V]@I0心理学空间1o RB0LHCO v.y

论自恋”的当代诠释
Otto F.Kernberg
k/D)@iUH0心理学空间C UQ[1V#]\
心理学空间7|"O(CQ~

;F%j#{1is:\1d+[0心理学空间7?"EeY8OJ8T

心理学空间{L"D:k`I\

佛洛伊德这篇内容特别丰富的短文透露出他思想中几个新的发展,并且提出一些他最根本与最坚定的观点。他发现自恋是心理发展(psychic development)的一个阶段、是正常恋爱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从调节自尊的观点而言是多种精神病态(精神分裂症、性倒错、同性恋、虑病症)的主要动力、是自我理想(ego-ideal)的根源、以及——藉由自我理想——作为群众心理学(mass psychology)的一部分。与自恋有关并且盘据当代临床精神分析思想的议题,但未在这篇短文中讨论的仅有被视为性格病理学(character pathology)之特定类型或是范围的病态自恋(pathologicalnarcissism),以及作为一种精神分析技术重要因子之自恋阻抗(narcissistic resistances)。然而,掀起这两种议题的理论性与临床观察,却已经在这篇影响深远的论文中隐然成形。

#nFb uc$W`0心理学空间 d1a0P.m-x?

接下来我会针对佛洛伊德这篇短文提出批判性解读,并将焦点摆在它内含观点的命运,特别是针对这些观点日后如何被增补或是修订。心理学空间 h'[6bok y$a/^

心理学空间'q9U'D%Kil(K

研读佛洛伊德这篇短文的标准版(1914b)时,我们必须谨记史崔齐(Strachey)的“本能”相当于佛洛伊德(1914a)的驱力,此外,佛洛伊德视之为纯粹的心理学架构,而非生物学架构,以表示精神动机(psychic motivation)的一个来源。重要之处尚有我们必须注意翻译者的“自我”(ego)并非结构理论中的自我,而是史崔齐选择用来表达佛洛伊德所谓的我(德文das Ich或是英文的I),具有其较宽广与较主观的意涵。比方说,当佛洛伊德描述到沉溺于爱恋中如何导致“自我匮乏”(impoverishment of the ego),他很明白指的是一个自体(self)的感觉,而非一个非人的精神结构。除了导致概念含糊不清之外,史崔齐坚持使用“自我”(ego)具有一种钝化作用,而今天在精神分析脉络下,当我们读到“本能”时的吃惊反应,多少补偿了前述的钝化。心理学空间Vi|-pD+T {O)v

{kf&ZzAp0驱力理论与早期精神发展心理学空间O.Mb2oq:~7H:toF

心理学空间B/p+N&S}4v,l

综合关于人类性发展、精神分裂症、机神官能症、性倒错、以及原始文化研究的间接证据,佛洛伊德得以延伸其原欲理论。他主张原欲从原发自恋的阶段演进到投资(investment)于客体,并且倾向于后来以次发自恋的形式,将投资于客体上之原欲撤离回到自我。这个出现在这篇短文接近开头处之清晰且简洁的理论陈述,立即在佛洛伊德心中掀起新的疑问(他在下面几页中会讨论),在我们心中亦然,而那是精神分析理论仍然处理中的问题。心理学空间K k ^ WMh A

心理学空间2klN$SV.NCS

佛洛伊德探索原发自恋与自体性爱的关系,其结论是:后者是原欲驱力的一个原始表现,并且必定在生命一开始就存在了;而自恋则是原欲投资在自我身上,首先必须有自我本身的发展:因此自体性爱的出现必须早于自恋。其次,他也探索原发自恋,做为投资于自我的原欲,与自我保存(self-perservaticm)驱力的关系为何。标准版对于这段短文(1914b)的翻译是:“就这个意义而言,自恋不应被视为性倒错,而是一种源自于自我保存本能的利己主义(egoism)的原欲补充物”。接下来的讨论中,有一个本身具争论性的部分——亦即,佛洛伊德批评荣格包罗万象的“原欲”的新概念——佛洛伊德极力主张暂时必须维持自我本能(自我保存)与原欲间的区隔。如同我们所知,他自己后来也于1920年扬弃自我驱力的观点,当时他主张原欲与攻击(aggression)、生命与死亡驱力的双重驱力理论(dual-drivetheory)。心理学空间1zN\f-r }

心理学空间g/} Y5b Xlngw

在这篇短文中,关于自恋与客体原欲的论述,最显著的部分是佛洛伊德对于自体与客体原欲投资之间紧密关系的概念,以及常态与病态间辩证关系的核心功能——这个概念引发后来的正常与病态自恋之概念。用当代语言来说,我们可以说原欲投资摆荡在自体与客体之间,是由内射与投射机转带来的brought about by introjective and projective mechanisms,决定了自体与重要他人情感投资(affective investment)的彼此强化,即内在与外在客体关系世界的同时建立,而这又会彼此增强。然而,佛洛伊德的新论述依然带来一些疑问。心理学空间)b1g@6on ~y3j

{B1]7KT Vu0即使我们不将自我保存与自恋原欲是否相同这个过时的问题列入考虑,原发自恋的概念本身依然是一个主要问题。有鉴于目前已知对早期发展的了解,我们合理质疑佛洛伊德隐含的假定,即心灵(psyche)源自于我们今日所谓的封闭系统。因此,Mahler(Mahlerand Furer,1968)假设最早期发展过程中的“自闭”(autistic)阶段如今受到质疑(Stem,1985)。不管什么样的能力让自体-客体分化(self-object differentiation)存在于生命的前几周或是几个月,内在精神发展(intrapsychic development)最早期几个阶段的特征似乎是反映自体与客体之象征性构造之平行、同时的发展。换言之,我高度怀疑自体性爱的概念,以及在婴儿与原发客体间真实关系之精神经验之前有自体或自我的概念。心理学空间"e*k$[%s9j cs}

j3] o%d(Gch0精神分析师仍然持续论辩着,在Klein(1945,1946,1952)与Fairbaim(1954)学派中,是否人在最早的婴儿时期就已经存在着一个分化后的自体;或是,在Jacobson(1964)与Mahler(Mahlerand Furer,1968)学派中,是否发展过程中的共生阶段(symbiotic stage)(自体与客体尚未分化)是精神生命中最早的组织架构;或是,如同Stem(1985)所言,与生倶来之自体与客体分化的能力是一个事实,而我们必须针对其转译成精神内在经验进行探索。然而,所有这些理论趋势指向非常早期就同时存在自体与客体表征(representations)的发展,并且质疑自体性爱与原发自恋状态的概念(除非原发自恋被认为等同于原发客体爱恋)。事实上,在这篇自恋短文结尾的其中一页,彷佛后来才想到似的,佛洛伊德自己实质上已经将原发自恋等同于原发客体爱恋!“客体原欲返回自我并且转变为自恋代表了,也可以说,再次重温快乐的恋爱;另一方面,这也是事实:一个真正快乐的恋爱要符合客体原欲与自我原欲无法区分的原初情境(primal condition)”(Freud,1914b)。

"rzC h:q.v9p5h0

H'b2L\3e$BD%G/n:a0Y.n$Sf0一个类似的讨论已经形塑了“原发被虐”(primary masochism)概念的地位——这篇短文中完全未提及——从佛洛伊德后来的原欲与攻击双重驱力理论的观点而言,其地位就相当于原发自恋的对应物。这个讨论也点出,在佛洛伊德的作品中缺乏一个原欲与攻击发展纲要的普遍整合,时至今日这仍是一项未完成的任务。心理学空间WY T^+R|G,D/H,e

心理学空间*Kh+K n2fD

虽然最近的婴儿研究认为,在实际行为中,婴儿在生命的前几周就有能力极精细地分辨客体,但是我们必须区辨与生俱来的行为模式,或是其精神表征。我们也必须牢记将心理经验象征化处理的能力是在哪个阶段发展。依照Jacobson与Mahler的说法,我认为大约在生命的第二到第五周时,婴儿开始发展自体与客体的原始表征(primitive representations),但是此时仍无法分辨这两者。

%A(qC#G&j)q3Sg a0心理学空间)M%B _ l]uy

这些自体—客体表征(self-object representations)分为两类,依它们的形成经验而定。假使经验是愉悦的(特别是在愉悦的巅峰情感状态情境下),就会建立起一个“正向”的自体—客体表征;若是经验是令人不愉悦的(特别是在创伤、痛苦的巅峰情感状态情境下),则会建立起一个“负向”的自体—客体表征。我相信正向或是愉悦的自体—客体表征之原欲投资,与相对应之痛苦的自体—客体表征的攻击投资平行发展,而原欲与攻击两者因此同时投资于原始、未分化、合为一体的自体与客体表征。同时,若是在轻微或是中度正向或负向情感状态的情形下,则会发展出一个较分化的经验整合,对于自体与他人有较现实导向的知觉,这缓缓地与较“极端”的心理构造整合,而这些构造则是由情感上非常强烈、且经由原欲与攻击投资的自体与客体表征所构成。

:qp)NBu a'l"_8W3D%n0

(M-eJ%KH(`i0回到我们的起始点,我认为自恋原欲与客体原欲同时发展于情感投资(affective investments)中,从自体与客体观点而言它们尚未分化,而自恋原欲与客体原欲逐渐从未分化之正向自体-客体表征的共同基质中分化出来。这在攻击中亦同,不管针对的是自体或是客体。

["g,QHP rG0

@|W.HS.a[w\v{ W0利用这个发展架构,我提出了情感的概念,这与驱力与驱力发展的概念密切相关,而异于生命一开始就存在一个已分化驱力的概念。作为总体驱力的原欲与攻击,在出生瞬间是有多大程度是“现成的”,以及/或是往后时间中会有多大程度的成熟与发展,以及情感与驱力发展间的发展关系,仍旧是精神分析的争议与研究议题,在其他学门中亦然(Kernberg,1984,227-38)。心理学空间v:k:J7yV-B5Q;`SS

心理学空间*\-R Zf&jO3J;EPK

精神分裂症、妄想症、以及虑病症

I-Gn$_a~_0

|5G;KzN+h-\]0佛洛伊德在整篇自恋短文中提到原欲自客体撤离至自我(或是自体)的各种不同例子。他提到睡眠状态——此时原欲撤离至自体;身体病痛与疾病情况下——丧失对于外在世界的兴趣;以及虑病症。他认为虑病症反映出客体原欲撤离至自体与身体,方式如同其他“真实精神官能症”〔神经衰弱(neurasthenia)与焦虑精神官能症(anxiety neurosis)〕将客体原欲撤离至“幻想客体”上一样:我们会称之为客体表征。相对于虑病症,精神分裂症〔佛洛伊德努力地设定一个词汇来含括精神分裂症与妄想症,那就是“妄想精神病”(paraphrenia)〕反映的是客体原欲撤离至自我身上的一个极端,这类似于心理精神官能症(psychoneurosis)藉由“内转”(introversion)的步骤,将客体原欲撤离至幻想客体的另一个极端(其他真实精神官能症反映的是客体原欲较有限的撤离)。佛洛伊德将客体原欲撤离至自我与身体上的极端不舒服,归因于原欲的强力堆积所致。他认为所有紧张的增强感觉上会是痛苦的,而所有紧张的释放则是愉悦的。这个说法曾被Jacobson(1953)质疑,她强调临床观察显示存在着愉悦的紧张与愉悦的释放,以及痛苦的释放与痛苦的紧张。心理学空间v8^2KZ4[G\Ur`

心理学空间CIpr$i

根据他对于原欲量转换产生之效应所做的大胆概化,佛洛伊德论述了一个精神分裂症之精神分析理论,他假设在精神病历程中,原欲由客体撤离至自我或是自体上。原欲的过度堆积招致自大狂(megalomania)的产生,相当于心理上主宰着原欲;这个心理功能若是失败就会导致妄想精神病的虑病现象。佛洛伊德认为最后这个结果与移情精神官能症发展出来的精神官能性焦虑是相类似的。他也提到精神分裂症中的恢复现象(restitutive phenomenon),这是他后来(1917a)描述的,个案在这个疾病典型的幻觉与妄想中对客体做的精神病性再投资。

5te_5tmnY2k0

g9j#P4orA9O V0即使过去四十年来精神分析探索精神分裂症与躁郁精神病(manic-depressive psychosis)所得到的认识,已经将精神分析的观点导向一个新的方向,但是佛洛伊德早期的假说则加速了这些趋势的展开,并且可以在当代关于精神病之精神分析理论的根源中寻得。因此,他认为原欲自客体撤离至自体的观点引起大家注意到,首先是自我界线的“去除灌注”(deca-thexis),然后是自体与非自体间无法区辨,最后则是自体表征与客体表征间无法区辨,而这些是丧失区辨自体与他人能力的内在心理前提(intrapsychic preconditions)。Jacobson(1971)对于精神病的探索,她形容为“精神病性内射”(psychotic introjection)(这时发生的是退行到未分化或是融为一体的自体与客体表征),对于将佛洛伊德关于精神病早期的、量化的、能量形式的概念转形成质性的、结构性的观点,其贡献可能大过其他任何因素。心理学空间 pr6n2zJ o$@$B

/JdO4Jgy0佛洛伊德关于哀悼与忧郁的研究(1917b)与他后来发展出来的原欲与攻击之双重驱力理论,点出攻击在精神病退行现象中的重要性。由于这个著作的激励,Fairbairn(1954)与Klein(1940,1945,1946)钻研原始客体关系以及原始防卫机转,试图解释原欲与攻击投资。延续相同的路径,Hartmann(1953)与美国的自我心理学(egopsychology)大致也将焦点摆在精神病无法消除攻击。根据Mahler(Mahlerand Furer,1968)与Jacobson(1964)关于发展过程的共生阶段概念,我曾经提议在精神分裂症中,在所有早期关系中攻击凌驾于原欲部分的影响下,出现一种固着于并且/或是退行到自体与客体表征再次融为一体的病态,伴随着英国学派描述的,原始防卫运作占据优势(Kernberg,1986,1987)。

tW#` r!^aiB-A0心理学空间 LWi.t-qys'Lv

稍后,在他的自恋短文中,佛洛伊德提到自我理想(ego-ideal)对于妄想症中的被害妄想形成相当重要。“自我理想”这个词汇在此的用法涵盖了某些功能,后来被他并入超我概念中。佛洛伊德将自我理想的根源归因于严厉双亲所带来的影响。然而,我们不清楚他是否认为这样的被害妄想(与幻觉)是自我理想的病态所引起,或是代表病态性的重新投资客体的一部分回复现象(restitutive phenomena)。事实上,佛洛伊德对于精神病的自恋退化在多大程度上意谓着原欲舍弃外在客体并且退缩回到自我,或意谓着舍弃外在客体而退化到与原始、病态的客体表征间的内化关系,对这个主要问题,他并无定见。

i#gT3op7Z u3lSA0心理学空间3~O0d?/o

这个问题背后再次呈现的问题是:原发自恋是否早于客体关系?或是与内化客体关系平行发展?当佛洛伊德认为原欲驱力是与生倶来的,而自我则是发展出来的,我的看法是,他似乎认定这样的驱力有一个客体存在,即使作为一个机制的自我或自体尚未构成。假若真是如此,他是否暗示着驱力的客体以及与自体形成关系的客体是不同类?再者,不管过去或是现在,牵涉到自恋概念的重要疑问之一是自恋的发展与客体关系的亲密关系。心理学空间Md\2x9f#Z;wV1r*U

心理学空间0N_yE \VH)r

依赖型与自恋型的客体选择

.S]C8}y8pm0

t'O v0c YZ8s0客体爱恋选择的两种型态之论述,无疑是佛洛伊德的自恋短文的中心主题,并且对于常态与病态爱恋关系的心理学做出一个基本贡献。相对于近来有关性心理学庞大的文献,令人讶异的是,佛洛伊德关于爱恋心理学之同样重要的观察,在精神分析思想竟然会被忽略了许多年。直到过去二十年我们才见证到对于这一议题的新一波贡献倾泄而出,尤其是法国的文献。此刻我想到的是Braunschweig和Fain(1971)、David(1971)、Aulagnier(1979)、Gantheret(1984)、Chasseguet-Smirgel(1985)及其他人的作品。

BN5|]^~#w"@0

6tPH)M^v?+V0佛洛伊德认为一个人的爱恋对象可能根据其自恋型态:亦即,他自己现在、过去、或是未来想要的样子,或是爱恋某个曾经是他自己一部分的人。此外,他可能根据依赖或是依附型态来爱恋:亦即,喂食他的女性,或是保护他的男性,或是接续他们角色的替代者。佛洛伊德强调“两种客体选择任由个人决定,虽然他可能偏爱其中一种”,并且补充说道“人们最初都有两个性客体——他自己与哺育他的女性——并且……我们认定每个人都有一个原发自恋,而这可能在某些个案的客体选择中展现其主导优势”。心理学空间\_7in!PoN|$}:d c

7jftW(^6Tx0佛洛伊德假设男性主要展现依附型态的爱恋,而其恋爱状态的特征,即对于性客体显著的性欲高估现象,来自儿童的原有自恋转移到性客体上。相对的,女性“最纯洁的与最真实的”型态呈现自恋客体选择,对于自己的爱反映在被爱的渴望中,因此符合这个条件的男性就是得到她欢心的人。佛洛伊德对男性与女性心理学所做的区别,受到探讨爱恋关系的当代精神分析文献强烈质疑,特别是上述提到的法国文献(Kernberg,inpressa,inpressb)。再者,佛洛伊德为自恋与依赖型态爱恋所做的区别在整篇短文中疑点重重,在自恋与客体爱恋的辩证关系(dialectic relationship)脉络中,其中许多观察似乎迅速转变成相反面。

,{)}ql0qA0

w1F6RL1l-c {/c0举例来说,一个女性爱恋一个男性是因为他爱她,她这时也选择了依赖型态的客体,因为她挑选的男性喂食(满足)她的自恋需求并且保护她,因此她的客体选择弥补了她的自恋。或是,这个男性因为依赖需求而对一个女性尽情理想化——这个男性高估了她的性魅力,并且将他对于自己的自恋性高估(narcissistic overvaluation)投射到她的身上。此外,婴儿原有的自恋实际上与其双亲投射的自恋一致,而这正是双亲将他们自己的婴儿自恋移转至婴儿身上。佛洛伊德告诉我们,女性尤其会将她们自己的自恋投射至她们的婴儿,这是一条“通往完全客体爱恋”的道路。“婴儿陛下”(His Majesty the Baby)则以不同方向演化,依据这个婴儿是男性或是女性,因此指出(暗示)婴儿性特质对于两性之自恋与客体爱恋变化的影响,而这个主题佛洛伊德在此篇短文中仅止于简短提到。

W/[V2a4`y0心理学空间Jv3k5io1UV#ud

如同Laplanche(1976)强而有力的说法,佛洛伊德此处描述的其实是客体原欲与自恋原欲间亲密、恒久、复杂的关系,以及原欲自体与客体投资于爱恋关系中的许多变形、整合、以及交互作用;这带领我们注意到从自恋投资到自我理想投资的转化。

:R-Af:Q!o^l\)t0心理学空间)xhf~ k9B:[R

自我理想心理学空间;U4D x!NrX?#M2P

心理学空间&`X2B g6~&o#V

佛洛伊德此时第一次提出稍后即将成为超我概念的纲要。当他描述婴儿自恋重要部分的潜抑(repression)是由自我的“自尊”(self-respect)所驱动,史崔齐名之为“自我”(ego)的不充分处才显露出来: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不具人格特性的自我会发展出自尊。暂且不论是否婴儿自恋潜抑后导致它被自我理想所替换或是取代,抑或自我理想促成婴儿自恋的潜抑两者的含糊不清,自我理想现在变成原本是儿童时期钟爱之自体爱恋(self-love)的标靶。婴儿自恋,即原欲投资于自体,被自我理想的原欲投资所取代(至少很大程度被取代)。佛洛伊德清晰地说明,与自我理想的形成过程有关之理想化必须与升华(sublimation)区分开,那是影响客体原欲的过程,然而理想化与客体有关,而非驱力。佛洛伊德也假设另一个部门,亦即“良知”(conscience),功能是评估自我理想的需求与自我的实际成就间之关系,在这过程中调节个体的自尊。

v.C6i ?H0心理学空间B(FR;Kfl;G`#a7z

这些归纳呈现出佛洛伊德迈向三重结构(tripartitestructure)理论的重要进展。要求完美与自我理想的理想化过程有关,隐约牵涉到自我抨击与自我批判,而这源自于超我的禁令与惩处部分。他对于“良知”功能的评论指向我们现在所谓的性虐待前驱物(sadisticprecursors),为双亲的命令与禁令建立更成熟的整合奠定基础,以便进入最后的超我。佛洛伊德明确地将良知之正常自我批判与妄想状态之被害幻觉与妄想连结在一起。心理学空间 g Q,q ?Jsl%Vz

心理学空间a"r"E;O8M

因为佛洛伊德讨论客体原欲与自我(或是自体)原欲的挣扎产生的变迁,作为原发自恋继承者的自我理想显然也象征内化了婴儿爱恋的理想化客体,而这种对于早期客体的理想化这时也反映出依赖型态的客体原欲之挣扎。佛洛伊德藉此假设—个循环过程,首先,假定中的原发自恋被投射到理想化的客体,自恋因而被变形成客体原欲,同时伴随着依赖型态的客体选择的演出(enactment)。接下来则是理想化客体(反映着客体原欲)被内化到自我理想中,而同时婴儿自恋则被变形成对自我理想的自恋投资。心理学空间;b+h#SA"@!z/G%l

心理学空间1sY:w d2|:R(h["vUO

我觉得理想化的实际过程,以及这个过程的产物,似乎随着时间而逐渐变形。早期理想化与其不切实际的性格,以及早期自我理想强烈的自恋意涵,逐渐变形为理想化过程以建立儿童早期的复杂价值系统。而这则促进更进一步或是正常的青少年理想化过程,隐含在对美学、伦理学、以及文化价值观的投资当中。心理学空间+v xDy4N1ad.X([

心理学空间EP]-Rs"mT0r

在这个脉络中,当再次思索攻击之发展的变迁——立基于佛洛伊德后期之双重驱力理论的现代精神分析概念会关系到原欲转形的概念,我们可能会补充道:最早的理想化过程也是为了对抗被分裂出去之被迫害倾向,而这与被投射之攻击有关,以及后期的理想化过程具有反向作用(reactionformations)之特征以对抗潜意识罪恶感(由于攻击冲动),也具有与客体有关之修复与升华之原欲挣扎的特征。的确,佛洛伊德在他评论良知、它在常态与病态中的自我批判功能、以及它与梦的审查制度间的紧密连结中,隐约提及原欲与攻击抗争间的紧密关系,纵使他尚未着手撮合自我理想与潜意识的婴儿道德观(infantilemorality)成为超我的结构。然而,构成要素就在那儿;它们的整合将会接踵而至,而这不仅是佛洛伊德的功劳,也得归功于后一世代的精神分析师——譬如,Sandler(1960)全面性地分析佛洛伊德著作中超我的概念,以及Jacobson(1964)系统性地分析超我的结构发展与整合。心理学空间 ^g+`,o#NfLg

k!Dgd0Qe;n/e0自我理想的概念,即婴儿自恋的基本替代者/补充物,提供佛洛伊德一个参考架构以研究自尊的调节,这正是我的下一个主题。心理学空间.gCYV;V`/{

心理学空间diB[/e5v4e*jK

自尊的调节

.vk"A*g(O0

~OS#IZZ9q _0在这篇短文的后半部中,佛洛伊德转向到自尊调节的临床层面。为自恋建立了一个理论架构后——这是一个后设心理学——他将焦点投注于自恋最实时性的临床表征——亦即,自尊的变动。事实上,这两个自恋概念的基本层面也符合现在临床实务上关于“自恋”这个词汇的双重用法:自体的原欲投资(由Hartmann在1950首先详细解说)与自尊调节的临床过程(常态或是病态)。心理学空间0l,Ed5Q:T w _,mba

心理学空间&A.y*n-[g

在后设心理学论述的层次上,我宁愿视“自体”为自我系统的一个次结构,反映出组成自体影像(self-image)或是自体表征的整合,而这出现于与他人——即客体——有真实与幻想互动的经验。自体的原欲投资与客体及其心理表征(psychicrepresentations)的原欲投资(“客体表征”)平行发展,由此构成客体原欲(object-libido)。我认为客体原欲与自体原欲彼此关系紧密,并且也与攻击对自体与客体表征的平行投资关系紧密。一个健全的自体会同时整合原欲投资与攻击投资的自体表征。相对的,一个病态、自大的自体,亦即自恋型人格的特征,隐含着受挫于或是无法整合攻击所投资的自体表征,相对的,也无法整合原欲以及攻击所投资的客体表征。心理学空间'fC-s7yB/~%_|IP

Fh&\ ecCd0现在回到做为自尊调节功能的自恋概念的临床用途,佛洛伊德一开始指出自尊(self-regard)取决于自恋原欲,与客体原欲有潜在的冲突;而对于爱恋客体的投资倾向于降低其自尊:“恋爱中的人,好比是丧失了部分的自恋,而这仅能由被爱来取代”。佛洛伊德在许多地方都回到这个观点,而这正是长久以来被质疑之处,如Chasseguet-Smirgel’s(1985)对于自我理想所做的全面性探讨。事实上,佛洛伊德本人也观察到单恋的结局是降低自尊,而有回应的彼此爱恋则增加自尊。再者,在一个满意的爱恋关系中自尊的增加,意谓自恋原欲与客体原欲间有紧密的关系。

4xT jM|0

V]Jy Zl8c0我的观点是,恋爱本身正常来说会提高自尊,但是只有当被投射到爱恋客体上的不是一种自我理想的原始型态,而是正常青少年与成人熟练且发展良好的自我理想才是,反映出价值判断是将成熟的自我理想层面转形成一个新的现实,而这个现实是藉由与被爱与被理想化之客体形成关系而产生的。在恋爱关系中实现自我理想可以提高自尊。神经质地恋爱,牵涉到较原始层面的理想化以及许多自卑感的其他源头,而这与正常地恋爱不同。假如爱情没有得到回报,正常地恋爱会藉由哀悼过程逐渐消逝,而这又会使得自我更进一步成长,而非降低自尊:对于没有回报的爱恋(单恋)之神经质反应刚好相反。对于单恋之客体的正常哀悼增长自体的经验,并且开拓新的升华管道。

pi-|4iG N+H0

9PE^I(PD0佛洛伊德接下来检视因为没能力爱恋而造成的自尊减少:当因为严重的潜抑而使得性爱变得不可能时,自尊就会减少。假如我们接受爱恋客体的表征会被正常地内化到自我这个观点,我们可能接着会说由外在客体与其内化客体表征(包括那些形成部分自我理想与并入自我者)接受的爱可以增加自尊。

F"s/CPlN0心理学空间QC2_;yV z;Nd

根据后来几代的精神分析师对于这一议题的贡献,仔细琢磨佛洛伊德的思想,或许我们可以说自尊的震荡起伏是依据与他人关系是满足或是挫折的经验而定,以及一个人受到别人赞赏或是排斥的感觉,此外也根据自我理想评估的,一边是目标与心愿,另一边是成就与成功,两者之间的差距。自尊也取决于超我加诸于自我的压力:超我愈严苛,自尊就愈低下,而最重要的是,自尊如此低落反映的是朝向自我的攻击(源自于超我)凌驾于原欲对体的投资。自尊也可能因为无法满足原欲性与攻击性本能需求而降低,因此用来潜抑察觉与表现这种本能需求的潜意识自我防卫,将贫瘠化自我的满足经验,并且因而“耗竭”原欲的自体投资与降低自尊。最后,以原欲性投资之客体表征的形式来内化原欲性投资的客体,大大地强化自体的原欲投资;换言之,我们内心对于我们所爱以及我们感受到被谁爱的印象强化了我们的自体爱恋。相反的,当关于攻击的过度冲突超越对于他人的原欲投资,以及他们相应的客体表征,自体原欲投资与自我爱恋也跟着遭殃。心理学空间`J0u6~!M| v

qp aes;s0这些关于自尊调节的观察,再一次指出自恋与客体原欲之间,以及原欲与攻击之间的亲密而复杂的关系。从那个观点,我相信我们可以质疑佛洛伊德短文中认定自恋原欲与客体原欲加总起来是一个固定量,彼此关系相互消长的那种倾向;我认为投资于自体的原欲与投资于客体的原欲事实上可能相互增强与互补。心理学空间,QY|(~ xN]'@ M/H

O&{_!^n\(_(IR b_0佛洛伊德最终的摘要与某些进一步的发展心理学空间 \#q{:_KL&Z+\

心理学空间j1Lc N"@0L^2P[

这篇短文的最后部分重新整理早期的思想并且增加新的议题,而这暗示了某些事情即将到来。在总结自尊与客体原欲投资之间的关系时,一开始佛洛伊德不仅重申没回报的爱恋降低自尊,然而被爱则增加自尊,而且也提到“一个真正快乐的恋爱相当于客体原欲与自我原欲无法区分的原初情境”。再一次,原发自恋实际上被等同于原发客体原欲。心理学空间;Yq3xp+H\,Vs,G

心理学空间%N$O0}:u@Xe.WO

佛洛伊德提到,即使自尊的其中一部分是原发的——这是“婴儿自恋的遗迹”——另一部分起源自实现自我理想的全能感,而“第三部分来自于客体原欲的满足感”:再一次,自恋与客体爱恋彼此流通。

!\u8PQH{3K Q0

2w7[-H-S7jty0在一个有趣而隐晦的评论中,佛洛伊德现在提到恋爱“包含自我原欲倾泄于客体之上,并且有能力除掉潜抑,并且回复性倒错”。佛洛伊德接着提及多形性的性倒错挣扎(polymorphousperversestrivings)做为正常爱恋关系一部分的重要性(这个议题直到最近才在精神分析思想中开始被进一步探索(Kernberg,1988),并且点出性倒错与理想化间的紧密关系。他也指出性爱中的自恋功能——当一个精神官能症个案透过自恋客体选择找到他或她的性理想对象。这就是“爱的疗愈”(curebylove),佛洛伊德也提及某些病患藉此作为一种典型的妥协形成,这些病患由于广泛的潜抑使得一开始没有爱恋能力,却逐渐在精神分析治疗中解决,不过随即为了逃避移情的挫折而选择一个替代的理想化性客体,来合理化为何过早中断治疗。在短文最后一段,佛洛伊德简短谈到自恋与群体心理学的关系,但是这个议题过于复杂无法在这篇讨论中深入论述。心理学空间g/j$h$W"_/x)l N

心理学空间n9j$\%\7W ]Z7`/s `

如同我的文章一开始提到的,不管是何种实际目的,有一个关于自恋而佛洛伊德未能触碰到的主要议题是做为性格病态(characterpathology)的自恋。他只提到一种与自恋有关的性格病态——亦即,男同性恋病患的自恋型客体选择。这些病患可能选择另一个人代表他自己,而他们认同自己的母亲,爱上另一个男人,就像他们希望被她所爱的那样。从我们现在的知识而言,这类型的的人格只是众多人格的其中一种。我曾经描述过下列几种型态(Kernberg,1984,192-96):

b] C,b9i0

Q }zD5O s3V G QU4K01.正常成人自恋,特征是正常的自尊调节。它依赖于一个正常的自体结构,关系到正常整合过的或是“完全”内化的客体表征,整合过、大致个体化、并且抽象化之超我,以及在稳定客体关系与价值体系中本能需求的满足感。心理学空间q0m d1Ed*L

g3e+],oXw02.正常婴儿期自恋,其重要性在于固着或是退行到婴儿期的自恋目标(婴儿期的自尊调节机转)是所有性格病态的一个重要特征。正常婴儿期自恋意谓使用与年纪相称的满足方式来调节自尊,包括或是隐含一个正常的婴儿期“价值体系”、需求、以及/或是禁忌。第一型病态自尊调节,反映出最轻微的自恋性格病态,正意谓着固着或是退行到这个层次的正常婴儿期自恋。这一类型可见于常见的人格或性格疾患案例,其自尊调节似乎过度依赖于表现或是对抗幼稚的满足,而一般而言这在成人期是被舍弃的。此时,问题在于自我理想受制于婴儿式的抱负、价值观以及禁制。事实上,我们可以说当佛洛伊德描述精神官能症中与过度潜抑性驱力有关之自尊降低时,他其实暗示着后来被论述为心理精神官能症与精神官能性人格病态的结构性特征。这是一个极常见,而且——从我们现在对于更严重的自恋病态之了解而言——相当轻微的障碍,通常在一般的精神分析治疗过程中得到解决。心理学空间9}/?'a4_N[*W&T%A

心理学空间S;TVB4wL k_

3.第二类、较严重、但相对较少见的病态自恋型态,就是佛洛伊德在他的短文中描绘并且举例的自恋型客体选择。在此,如同男同性恋个案的情形,这个个案认同一个客体,同时,他的婴儿自体表征被投射到那个客体上,因而产生一个自体与客体功能彼此互换的原欲关系。这确实在某些男性与女性同性恋中可以发现:他们爱恋他人的方式就是他们期待被爱的方式。心理学空间-\7@.qtw

心理学空间1?n)[:Q$Y J6C HyK

4.第三类、而且是最严重的病态自恋型态是自恋人格疾患、(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 proper),临床精神医学界最具挑战性的症候群之一。因为对其精神病理学以及解决它的最适当精神分析技巧的密集研究,这个疾患已经成为精神分析治疗标准的适应症之一。佛洛伊德这篇探讨自恋的短文激起后来许多人奉献于自恋人格的了解,包括与佛洛伊德同一世代的Jones(1955)、Abraham(1949)以及Riviere(1936),后一世代的Klein(1957)、Reich(1960)、Jacobson(1964)、VanDerWaals(1965)以及Tartakoff(1966)。最近则有Grunberger(1979)、Rosenfeld(1964,1971,1975)、Kohut(1971,1972,1977)以及我本人(1975,1984)曾经尝试发展新的理论模式,做为自恋人格病态的参考架构,以及专为处理这些病患所设计的治疗方式。

*Wc3x!w5j0

~]R%z&B3fHB'v4X0我相信病态自恋反映的原欲投资并非发生在一个正常整合后之自体结构,而是在一个病态自体结构。这个病态的自大自体(grandiose self)结构浓缩了真实的自体表征、理想自体表征、以及理想客体表征,然而被眨抑或是取决于攻击的自体与客体表征被分裂或是解离、潜抑或是投射。换言之,相对于原欲与取决于攻击的自体与客体表征正常整合为正常自体,此处所谓的“纯化的享乐自我”(purified pleasure ego)构成了病态自体结构。

(y-mxW/},qO0心理学空间$] f'Q9~}I

这些病患经常将自己的病态自大自体投射到暂时性的爱恋客体,因此他们若不是理想化那些潜意识中代表他们自己的人,就是期盼他人的赞美,自己认同于自己的自大自体结构。心理学空间7S6z$Z7Ec+FFh'o

心理学空间+i2WBUf;pVe

对于这些病患,自体与客体平常的连结多半都丧失了,并且被一个自大的“自体-自体”连结所取代,作为他们的脆弱客体关系的基础,这个病态发展真正构成一个严重的病态客体关系,结果是在正常自体结构的投资以及正常客体关系的能力都丧失掉。自恋人格并未用自体爱恋取代客体爱恋,证据反而显示,如同Van Der Waals(1965)首先指出的,乃是结合了对自体与对他人的病态爱恋。

}{g)cKP2A v*]%o0

?/M8L/P5M0
ac;w C6Omj0

6j8AN A+~cTI0心理学空间)sZ fQ-G*P

u}-\'Kaj0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论自恋 自恋
12
«Kernberg精神分析教育在中国 克恩伯格 | Otto F. Kernberg
《克恩伯格 | Otto F. Kernberg》
Kernberg1970 对自恋型人格进行精神分析治疗的要点»
延伸阅读· · · · · ·
查看全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