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尼科特能否于母性毁灭阴火中熔炼出哲学-科学-艺术-神学之四大合金?
作者: 李孟潮 / 8761次阅读 时间: 2017年5月12日
标签: 温尼科特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心理学空间;b"b a T&fc C;b

"rvNI2nj N[;R0
温尼科特能否于母性毁灭阴火中熔炼出哲学-科学-艺术-神学之四大合金?
——《成熟过程与促进性环境》中文版读后感 
李孟潮 ,自由执业者
心理学空间mQ"H A;L

心理学空间[1s#B)cY

心理学空间&l dZx)mK#w%o*`

心理学空间6N-b3|7{&|.l

,S2O"R3a5g-QX9XeP0心理学空间u;NP.`OJD5K

心理学空间)qJ:^ Y HW? u V o

px-vu/r;W0

I9kgn#qw0以温尼科特粉丝们习惯的句式,《三体》核心思想可如此总结:

F-e8H:]i+@6uL J0心理学空间9iwE]k0F5ZT]

其一,创伤引发人类欲望,追寻新世界和好客体。

1R7}e/hfe!M0

#X:H@SV])y0第二,新客体只会带来一个结果——毁灭。心理学空间e M/h fTV

)T{7_AVw#hN0故而,俢复创伤会引发更大创伤,导致文明灭绝,祸害太阳系惨遭降维攻击。

#~J(x"Ls;PU0心理学空间7jMH:A}{iT^

这一切的总根源,就在于四零后的女科学家叶文洁。心理学空间h:\ vn1q1P vW @@yE

心理学空间/T$Y@)L]x

她试图修复三重创伤 ——心理学空间fGnx|C#p)D

-t^-O4g2G#t0m Hi] p\0之一,文革期间,坚持真理的父亲被打死;

~4nAj8w2z-_8ae0

P1_b)gjgLGly0之二,母亲是个功利主义者,背叛父亲,改嫁高官,不认子女;

F%Z ^$Wki(Fj._%d G e@ p0心理学空间/]^g5`"GI'pD

之三,文化母体的丧失。

5R1{ po p.ig @z0心理学空间%N'TB#IX\,ZZ

叶文洁不信《推背图》——不信五德始终,文革会过去,圣人会降临,

n__d5V2[*C4s!v_0心理学空间b_ V4^+?9Hu'` \

不信儒释道——因果轮回皆是苦,此日中流自在行,任他沧海变桑田,鹤貌松姿常不老。

'V A:m-ev tqW0

J I'V-s'Yak;l.I|0她也不信红太阳和人民大救星毛主席,改天换地之共产主义伟业,自然要造成他们小资产阶级千家万户闻鬼哭。心理学空间M ~6` \_ OE#?

+tCR mK0她一生之信、望、爱统统寄托于科技发展,坚信高科技的外星文明会带来改革开放的春风。

4T |-_4El0心理学空间&e x:K$r HgF

她摒弃落后的地球伦理,亲手杀死丈夫和同事,只为迎接一个美丽的新客体——三体净土降临人间。

/@K@I2GB0

H;l6LJm)c oR.z0她实现了弗洛伊德那黑暗的预言——人类文明是一场压抑本能的胡闹,必毁灭于死本能与攻击性。心理学空间0pQ2vN2l;WI

z|xD0H,jhNu0对弗洛伊德那著名问题“女性究竟要什么?”根据《三体》之死本能动力学,答案是明确的——心理学空间L-Z1B*G/E9{x5]

心理学空间hk3uzMn#h;pyl A

“女性要的是全宇宙,如果得不到,她就会毁灭全宇宙,比如弗洛伊德小友,你妈妈就用无条件母爱毁了你,以及你女儿。”

-x cW+AE0心理学空间2w,@.MRV0K?

这大概也是从小被女人们包围的温尼科特的噩梦。(罗德曼,2016;郗浩丽. 2007a)成年后,温尼科特发现噩梦照进现实了——

}!eD8`R0心理学空间h3D9{ J%HW8d

上班时无数女人带着儿童来看暖男医生温尼科特,下班后他去参加学术活动,协会里两个女强人安娜和克莱因,正在煤气灯下口沫横飞地争论。德军飞机投弹轰鸣,砖木樓房嘎吱作响,阵阵飞尘飘落在那群精神分析妈宝男的白晰脸面上、 荷兰猪头油上和Clarks翻毛鞋上。

df8HGb0

#L~V&bP:Y0千里之外的荣格正在治疗室里想,要把这个女边缘精神病人踢出去还是让她做自己情妇?他眼前浮现出他那巫婆妈妈阴晴不定的脸部微表情, 她们又幻化成《红书》中一众女妖与蛇怪。

bb*HCD,Xz+E x0心理学空间C6w4E Zd6l)l)]

就在本书结集出版前后,温尼科特研读了荣格传记,他一方面大赞荣格,认为他补充了弗洛伊德不足,另一方面提出荣格的问题在于没有面对人类攻击性。(Winnicott, 1964)心理学空间D3K Y?.ZL.`4NK

tc#Pe tP2RbWR0温尼科特本人,当然是深入探索儿童攻击性的先驱之一,他认为攻击性和爱一样,是重要的潜能,若得到促进性环境的支持,则让儿童生命活出真我风采。(郗浩丽,2007)

3KUkG4q\Y4Cj0心理学空间heP!x3ln[ |

温尼科特理论中有一个暗黑之处——心理学空间#t9cwy(@ NX&Bm

心理学空间&onJN4f1F6N

他认为,主体之诞生,必经阶段之一是摧毁客体。那么作为促进性环境的提供者,合格的母亲,当然要能承接儿童的攻击性飞毛腿,保证这些投射认同的导弹可以精确打击目标,30-50%的命中率,而母亲又不能被打死。(Winnicott著,卢林等译,2016a,2016b)心理学空间pvCP9X.ZV(iJE

@!S"V1C Z G ^qH0但是要是母亲们不想被攻击呢?心理学空间9la Ua"B#w4pR

心理学空间I"x uCBs5P:}

要是母亲们自己的主体没有诞生,要通过摧毁婴儿才能诞生呢?

BJ e~q0d0心理学空间 x2e9hN |#n U2t

要是母亲们认为,女人们已经受了儒家社会几千年压迫,好不容易才推翻族权、神权、夫权三座大山,温尼科特那反动小资产阶级理论,凭什么剥夺妇女劳动权?……心理学空间Y` x4U/Q0Xx

nO)`'rJ"a]"pW0咨询师们要把温尼科特式英国“期望”放到当代中国母亲们身上,尤其是叶文洁他们家三代母亲身上,难免期望变幻想,幻想变妄想,妄想变科幻。于是乎合格母亲变够好母亲,够好母亲变恰好母亲,恰好母亲才是最好母亲,最好母亲是当然是无条件爱你的母亲,当然也有可能是无条件恨你的托儿所阿姨的反向形成。

T0C$@x8`0心理学空间 ~3p U&OA ]a2x

中国当代的母亲们,一要忍受饥荒战乱、天灾人祸之痛苦,二要承受婚姻迫于生计之苦恼,三要接受科学育儿和妇女解放理论之骚扰。终于磕绊踉跄人到老年上网闲逛,梦醒时分发现子女们正在哭喊控诉——你们这些当妈的,当年怎么不提供抱持容器、足够好母爱给我?只好放下手边的《金刚经》,拿起余华的《活着》越看越觉得被深深地科胡特共情到。

"F'X%Xa3UWSx0U0心理学空间 y+[W\[3O+Nfa

咨询师们不难听到这样的典型中国案例——

(Q:lc\4sk5ov1q0

j+\/KUn^M)B]6Y:I0案例她爸当年带着女友奔赴边疆,结果女友被领导看上了,爸爸不让位的话,自己全家不死也得被发放。案例他妈,本来上海大户小姐,家里正挨批斗,就看上了案例他爸及他爸的爸爸的家庭贫农三代出身,这对夫妻历经艰险,终于组织批准结婚,给了一条生路。心理学空间Pb%Zv6_

心理学空间v+l"P'b+q+IG1LM

结婚后没房没钱,仍各自住集体宿舍。偷偷摸摸意外怀上了我们这位案例,妈妈不敢休产假,害怕被扣上不爱集体爱小家的帽子,女同志们已经被解放了,成了社会主义新人了,劳动乃人生第一需求,岂敢留恋旧社会的家庭结构,回去抱持婴儿搞西尔斯亲密育儿法?心理学空间.@7Wr`&w

#^z$F;f/Ye0终于熬到了一间9平米的宿舍和孩子上幼儿园,幼儿园老师说我们使用最先进最科学的节制育儿法,第一周孩子不回家,哭就让她哭,不睡觉可以吃点水合氯醛……(祝士媛,1959)心理学空间1Ig.x7r9K

IwdK W*gN[0多年后,这小孩长大了,不幸学了心理咨询,她问督导师分析师自我体验师,你为什么不是足够好母亲,提供促进性环境给我,修复我童年创伤?心理学空间&D5Z#WD5t7hkuf

~WY0r"Ps0——答案已经写在历史中。心理学空间%C:g ?3m*e4`Vv"O L})l

心理学空间4F-[ ob8qL KAIS ^z

唯一的干扰因素是,这帮同行有“足够不好”的历史文化共情能力。心理学空间6O0Et2Dq

心理学空间"Q5Y OC"Ty-dM!f1f

母性乃文明之基,父权社会无伟大母亲支持必然倒台,正如《红楼梦》所预示。心理学空间 x0k ?4sq#V v;KZ'LQ:s

^]v5sSr0面对母性毁损,共情能力灰飞烟灭也是情理之中。只看云断成飞雨,愁思怅望意难平。

`?7fKjMEyv`0

-i$?a!b+d"g9E^l7s%V0并非丧父之痛让叶文洁对文明丧失信心,相反正是父亲之坚毅殉道是坚持,让她同样坚毅相信人类可被拯救,当然这拯救力量来自父爱导向的科学和智慧,而非自己母亲缺失的慈悲和母爱。

P5A!ia-]0心理学空间r;I`j h d jo KE

她对母性是绝望的,那是宇宙中一个悠悠千古的黑洞。

NV \i^E0心理学空间4a3e.Q-W_!s;qr

叶文洁的父亲怀着科学激情参与新中国的建设,正当他饱含热泪仰望天安门城楼的那年,温尼科特写下了名篇《反移情中的恨》,(Winnicott,1949)。

vE*qq%Pf uj0

8y.p!yHbp0他终于开始直面母亲-治疗师的愤怒、攻击与毁灭欲望,而不再把盯着儿童攻击性不放。心理学空间:Op#E)Ito1m

D~a*ir+Kf0但是见证并讲述一代代母亲们毁灭婴儿欲望,这一艰巨的革命任务,仍然需要新长征路上的摇滚精神助攻。心理学空间w8M!w*C$o*r

!v,F YI;NiU0

IW r5i+W$a0

`NwXm0~7}s,O0心理学空间DG vrB,P

时光悠悠白云苍狗,七十年一晃眼过去,如今一众中国精神分析粉丝们附庸簇拥着几个䧳雄难辨的大咖意象,再次扑向温尼科特如叶女士扑向外星文明。心理学空间Az_.G1E~f

心理学空间 iBr%{B

眼看各种代际创伤就要再次上演或者已经重演,终于我们迎来了阅读温尼科特原著的机会——这本《成熟过程与促进性环境》。心理学空间AV I|c%jq;p

-PEN#RCv.? _Q0大概会令粉丝们失望的是,其原著并不像网络流传的语录那么振奋人心,这里并没有母爱赤膊大跃进。心理学空间|G?JPp/N

心理学空间4|&v Zq`0R2_1U.O

温尼克特临床经验主要來自於儿科病人、邊緣个案、反社会少年和精神病人。其作品也围绕这些主题展开,本书前半部分讨论的内疚感、依赖、独处、担忧、攻击性、母婴关系等等议题都紧扣发展心理学,而研究正常儿童发展是为了让我们更加深入理解心理病理学,从而提高诊断效度、预后评估和规划治疗技术,本书后半部分就在讨论这些临床工作议题——反移情、治疗目标、绳子技术、住院治疗、治疗师培训等等。  心理学空间`gH M6c

m2kGWF(T9C,\0温尼科特的主流语言风格仍然是让婴儿们难以下咽的医学-科学范式。心理学空间6`y$_!X o/d-R,x f

心理学空间@)^P9v:Uf

但是,如果你用纯粹的医学-科学的标准来评价他,大概会给他点上150个差评!

rZ.?oM]0

$hSPp+TRmj;^r0因为他几乎没有引用任何来自科学心理学、神经生物学的研究,其论证证据全部来自于临床个案和个人感悟,没有概念研究,没有随机抽样,没有双盲对照,更没有方差分析、逻辑回归这些科学语言,连APA格式的参考文献也残缺不全。

4GO$}:R(}8CP&?5j4Y0

%D3f)Zj/KQ|!U0而这些东西在Kernberg那一帮子医学硬汉那里全套齐活,一个不少。心理学空间2Ir2{2I nm

]CtG-mf0vRa6M0R:{0和Kernberg他们比较起来,温尼科特就只能算是医学院五年级文弱书生,唯一强项是医学院的文学社团的副团长,只能与解剖学挂科的差生鲁迅为伴。

'|-hC^z1C"{AG0

,T[xpF;Xe0但就是这么一个不足够科学的温尼科特,却是精神分析主流数据库PEP(Psychoanalytic Electronic Publishing)上最受欢迎的作者,甩科学主义者Kernberg几条街。这又是为什么?心理学空间K |2}*E w4p

(Kr&~ ?I,g0春雨断桥人孤独 ,双飞燕子几时回。温尼科特不仅不足够科学,他也不像荣格那样足够神学,不像亚隆那样足够文艺,也不像拉康那样足够哲学,更不像开药学派那样足够医学。心理学空间6?L2[ wj"LxW

@#v;Q G3U0但是他也不是足够不科学,足够不哲学,足够不神学,足够不文艺,已经足够不医学。心理学空间|R2X.T*fw:]}.Y

心理学空间i E*{9KUAu e

他就是这么游走医学、科学、哲学、神学、艺术等话语范式之间,把精神分析玩成了过渡性空间。

Wur{ s*m*W9T{(c4dgqp*]0

j| XTG'c;y0正如Ogden所提出的,温尼科特的文风,恰恰是他最吸引人的东西,他那文风不仅仅是理论建构,而是直接传达出了精神分析治疗过程的恍惚入神(reverie)心态。(Ogden, 1986,2001, 奥格登,2017,91-128页)心理学空间.@r$m K&C9n w#i

心理学空间7C*v$M/~X

一般而言,心理治疗都有四大话语范式:医学范式、科学范式、艺术范式和神学范式。精神分析的叙述多游走于这四大之间。、心理学空间$iBQm@

GS7OuE(w-PD0医学范式秉承医学实用主义精神,目标是有病治病、没病防病,其价值取向是“这技术有用还是没用?”,治疗关系配对是医生与病人,有病看病,没病走人。

_ U5LQ2LEy7l-]0

;v9d7jG%X2C'b0而在治疗技术上则追求最有效、最经济的技术手段,无论它属于什么流派,白猫黑猫能治病的猫就拿来做药。心理学空间 Q&Cm:PD*j/T8O%~

心理学空间v:D|![%q9n*H

科学范式的认识论大多是实证主义,目标是用科学研究的手段来发现真理,对事物追问“这是真的还是假的?”,建构出科学家和科学研究对象的关系。治疗技术当然也要经过随机对照试验等科学检测才能发行上市。

HBf{!Y.B{f0心理学空间XP&i.X Jjl

艺术范式则追求治疗过程的美感,随机性和自由性。真假与否,是否实用,则不是艺术家们关心的内容,只追求那一次次的冲动和诗意。只追问“这究竟是美的还是丑的”?

Db+H?/f`3JP6]0心理学空间c*_.S ID7Bx

神学范式,又可以称为哲学-宗教范式,则从人生终极问题——“人为什么活着而不自杀”出发,探询人生的意义,一个治疗是美是丑,有效无效,科学还是伪科学的,都无关紧要。心理学空间q] S$?p4Y2N

\RtO&Bx#S0关键的是你是否心中有神,这心中真神是否帮助你发现了人生的意义,终极的存在,从而让你可以淡定地迈向死亡。

xb6B5D,m9v.k0心理学空间&E;NHJ"MIg ] f-P

当一个人能够慷慨赴死,那什么依恋关系、人格障碍,失恋离婚、没钱看病,蛙星人进攻、太阳系毁灭,岂不都是地球上小事一桩?

mUJ.A7uJ{ bX&nx0心理学空间ElF4FW4w

Kernberg就是医学、科学范式的典型代表,而亚隆则是艺术、神学范式的大师。

#v5gKjR{0心理学空间x!_g0|w!E

弗洛伊德则较为复杂,他早期的著作大部分是医学、科学主义的,同时他也写了大量的艺术、文化评论,其行文也有浓厚的文学气息。而在他晚年,则开始研究文明、宗教、死亡等等哲学话题。心理学空间1R H8uN`'N

D%^/X2AlO~0最终,精神分析在他死后,成为了IPA精神分析师的宗教,1950年代的时候,很多精神分析师相信,一个经过彻底分析的精神分析师,是不可能再去信仰那些傻里吧唧的宗教的。

w0q-ud_qv0

*`C*p8s.^#L o&~S4Y"T+O0荣格和弗洛伊德的路径也类似。但他们性格一个外倾思维,一个内倾直觉,恰好是克星。温尼科特则是外倾情感,正好是他们两位的和解药。

-{H:o'v^t)u0心理学空间n1R7_y0cNWR

所以从1964年温尼科特开始批评荣格,一直到现在,荣格派分析师一直持续不断地要和温尼科特隔空对话,有说他误解荣格的,有说他其实是需要荣格派治疗的,还有认为温尼科特和荣格理论上互补的。(Meredith-Owen,2011a,2011b,2014,2015; Morey, 2005 ; Saban, 2016;Sedgwick, 2008)心理学空间8Aj7FM8K(j

心理学空间t@a"\.K.^mE

医学、科学、艺术、神学四大学科,正好对应感觉、情感、理智、直觉四大功能。一般来说,每个心理治疗师,在其职业发展过程中,这四大元素都会保持一个辨证平衡的发展。比如说科学模式一般用于研究精神疾病的诊断学、病因病理学、预后评估、各种治疗模式的性价比比较,精神卫生政策的制定等方面,医学模式一般用于探索各种治疗技术的组合,发明新技术,检验各种技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预防疾病发生、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等,艺术模式则一般用于建构各种治疗关系,探索如何艺术性地运用各种技术,治疗师写作、培训新人传递自己体悟,而神学-哲学模式者多用于治疗师的心性修养,洞见人生。最理想的治疗师当然是医师、科学家、艺术家和巫师四大合体,自性圆满。心理学空间0U6Fj,O*j)T

&O1T%S T0T0N&`G$wYG0

qI?Z Ks0温尼科特的一生,也是熔铸这四大元素的历程。

J;k6sD? ?6t4b1W0心理学空间t.L/c[L cMv'g4_

他这自性化炼金过程中,最大的阻碍和资源当然就是母性。心理学空间3IulW&|1}

$A8?$rX)M2_3kk0在这一点上,他只能求助于艺术,他写过一首诗,叫做《The tree》,据说是悼念母亲之死亡的,有几个闪光的句子,如——心理学空间^9K d"H3\\ x^E v8|

心理学空间 c2?wmt|/J)v X;{dR

Thus I knew her心理学空间C#D%Y2g4De3Q9]4z)Zi.m

心理学空间8fj$~u*ey

Once, stretched out on her lap心理学空间W3RTP,j4zX'v$y tL

心理学空间(m:sOvv*w D ]?

as now on a dead tree心理学空间/|)^ Nn#N8Cf

gg6bBhwr1O*g0I learned to make her smile心理学空间eKT&[^9]Vpy0\Sq

1za7c f G0to stem her tears心理学空间cvy\?ixF

心理学空间Y!g"sR h$x

to undo her guilt

:ao/C2[*\ Z#y0

5hY6Elx9c"Y)|F2Al0to cure her inward death

] T%xr|0心理学空间$c3lu"PHXT

To enliven her was my living心理学空间!F]Iu*QM0s

心理学空间|H2cuc

(故我知她,

%By"?x^,KU?Y0

.eT? qTn0曾经,在她膝上舒展心理学空间?B.ESTnG:Z

v0[ C h-T"\EY XI0B0而今,只能在死亡之树上心理学空间%m$o@f?%Bv

UkyP1vz:fLv0我学会了逗她笑

q]L,D_Xw0心理学空间M$N;u9Bo ?,}6_"k

抹去她泪水心理学空间'R*? Q;zg'X"v _

0M/S%Cq }5r0打消她内疚

C1Yy6k xt4I.Zm)~#G5{ d0

emr"Rlo [b+t8c0疗愈她心中之死

G5h)B!yI:V%mnlt0心理学空间SC;p(|6Ohn

让她鲜活心理学空间^-NA6D#o z] G9K

|EDG:b;_1y+hr,s0是我的生涯)

{~0Uh&Br&Y HZc*z0

'h5_:okw9D0但是他毕竟没有荣格的《红书》那样的集诗歌、哲学、绘画、宗教戏剧为一体的艺术佳作,也没有亚隆那样获得文学大奖让文学家自愧不如的长篇小说。

9F$t {J I0心理学空间}+y$FsW1p!w(}_

只是偶尔在医学论文中闪现出乍看像诗歌,再看是口号的“金句”。从纯粹的艺术标准来看,温尼科特只能算上海金山农村的民间剪纸艺术家。心理学空间+tt.y0D B

心理学空间M2R:w AdJ+Z5B3BbR

话说回来,如果你不是传说中的追求纯粹的处女男,你喜欢这四大元素混搭,你上着唐装,下穿西裤,汉堡裹大葱,咖啡配煎饼,手挎LV 限量包, 足登老北京平底鞋,则温尼科特是你的精神分析阅读不二之选。

@-[~ cd!P0

'Da s+v`&?K#V!V0在他的作品中,你首先看到一个医生在严肃地排开一列弗洛伊德术语,然后突然这些令人生畏或令人生厌的行话变成了“真我”、“假我”这样的大白话,接着又来一段正儿八经的医学案例报告。心理学空间 JdEK|y7u

心理学空间e(M%J5Jt9Voh2m.Z

你正在根据医学论文常规体裁推测,再下一段该出现结论和讨论,总结全文,谦虚地提出本研究不足之处了吧?

:w*F8[/^E]XJ0心理学空间;{(x@R5jv Lf@

但是冒出来的却是一句句语录体,让人想起佛经、圣经的文风,或者毛泽东语录。心理学空间#_z4iOwM

ur-}LMG7V0一个理性的太阳眼看要日到正午,三个半路杀出的红、黄、绿色的月亮却吞食了它,演化为一个奔逃的中年王子的抑郁身影。心理学空间 j6[5q"{ysyEL

心理学空间T8p0|J.~

这种文风辩证运动性,也正呼应着主体运动、生成、毁损之变易性(Beyda, 2005;安妮・拉弗尔著,严和来译, 2015)。

%O5g0A%[D5}#?(sE0}0

Q.iH2\LX4Y?4I/V0人类主体,不宁方来,心理学空间7or#UY8Y,m

-| s0\@ Bg0比形天地,受气阴阳。

W!^ ^Xn%Q-go0

5SP+gov|'v:\.Q0物量无穷,终始无故,母婴抱持转头空;生而无悦,死而不祸,真假自体红尘梦。(申荷永,2015)心理学空间4L:{xj4J/y

([ yWt:rUo0天地万物之情,既可以在温尼科特著作中看到,也可以在荣格、在叶文洁、在文革创伤、在母婴关系、在易经卦象、在星球运动中窥见。雄浑飞越七十载,滋润旷达五万年。母性的伤疤孤单地持存过,夕阳的贫穷在九天微光中矗立,带给我们崭新如微信朋友圈的生活。心理学空间 W eb0]6R!_Iy

参考文献

#X"GX8^w&LFD0

ID'D]dp&J V0安妮・拉弗尔著,严和来译.(2015). 百分百温尼科特. 漓江出版社.心理学空间W6n4eH ?:e\y

心理学空间Z7h4@1?[

郗浩丽.(2007).客体关系理论的转向. (Doctoral dissertation, 南京师范大学).

5r Ud-g&G0

)w ^7qNy.r0e0郗浩丽.(2007).儿童攻击性的精神分析式解读——温尼科特的攻击性理论.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5), 111-115.

N5Ad8Y4a7B,] R0

aG"XB`n,B0u0罗德曼(Rodman)著,吴建芝等译.(2016).温尼科特传.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1fS*\O Q:oU@0

0W{6e:A~'E0奥格登著,殷一婷译.(2017).心灵的母体——客体关系与精神分析对话.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心理学空间+S[K%O?1I.iy8Jf

心理学空间3`6fO#~:w T){

申荷永.(2015).抱持。心理分析,2015年1月第1期,96-98页.心理学空间D.\l }|"VW m-`

心理学空间5efOsS

祝士媛. (1959). 徐水人民公社幼儿园考察报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29-36.心理学空间4l8XAWyt

心理学空间;mBjB2]1z/HZ7k

Winnicott著,卢林等译.(2016a).婴儿与母亲.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V3Q_3mY:v&Jj0心理学空间sO0]"f+O

Winnicott著,卢林等译.(2016b).家庭与个体发展.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15-23页.

W1@ ~?#b0x0

D5rm c~9Z0Beyda, A. (2005).Playing and ultimate reality: dialectics of experience in Jung and Winnicott. Psy.D dissertation. Wright Institute Graduate School of Psychology心理学空间 `B/HP!h} T&_f_

W&A:w-z.dj6]*E0Meredith-Owen, W. (2011a.) ‘Winnicott on Jung; destruction, creativity and the unrepressed unconscious’. Journal of Analytical Psychology, 56, 1, 56–75.心理学空间(i.J.qybj%Z v;q Q.aM![

w"}cJ)^9w Z6N^0——— (2011b). ‘Jung’s shadow: negation and narcissism of the self’. Journal of Analytical Psychology, 56, 5, 674–91.

1d'CNJ b8?6OB H"?0心理学空间Q3hbza;ZP@

——— (2014). ‘On revisiting the opening chapters of Memories, Dreams, Reflections’. Ch. 1. In Transformations: Jung’s legacy and clinical work today. Eds. A. Cavalli, L. Hawkins & M. Stevens. London: Karnac.心理学空间6H^$`q'g(Z2n

5lR A(L6O-kM0——— (2015). Winnicott's invitation to 'further games of jung-analysis'. Journal of Analytical Psychology, 60(1), 12-31.

A h po%]L%M?0心理学空间*\|7P#B*X2h;s!O$i

Morey, J.R. (2005). Winnicott's Splitting Headache: Considering the Gap Between Jungian and Object Relations Concepts. J. Anal. Psychol., 50:333-350心理学空间+la#H/b7wG3t

%u[C${$~0c0Ogden, T. H.(1986). The Matrix of the Mind.. Object Relations and the Psychoanalytic Dialogue. Northvale, NJ: Aronson; London: Karnac.

n&g\-H:HE E&L0心理学空间"TU;b\O[

Ogden, T.H. (2001). Reading Winnicott. Psychoanal Q., 70:299-323心理学空间5k@*dw B.vgse H

心理学空间 t B"FatPM/l

Saban, M. (2016). Jung, winnicott and the divided psyche. Journal of Analytical Psychology, 61(3), 329-349.心理学空间:Bja`VN4`

,ao,e;K4}7jO2Y0Sedgwick, D. (2008). Winnicott's Dream: Some Reflections on D. W. Winnicott and C. G. Jung. J. Anal. Psychol.,53:543-560Winnicott, D. W. (1969). ‘The use of an object’. Int. J. Psycho-Anal., 50, 711-16心理学空间#V}E1t D]

AD fnF0Winnicott,D.W.(1949).Hate in the Counter-Transferenc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Analysis, 30: 69-74. [Also in:Collected Papers, 1958a (pp. 194-203).]

w'tgK jO C;p_ t0

*i$M3\4kv0Winnicott, D.W. (1964). Memories, Dreams, Reflections: By C. G. Jung. (London: Collins and Routledge, 1963. Pp. 383. 45s.). Int. J.Psycho-Anal., 45:450-455.

#ZH,JF] k9~9Fk0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温尼科特
«心易八法简介 专业文章
《专业文章》
《受伤研究者》The wounded Researcher 引论»
延伸阅读· · · · · ·

 李孟潮

李孟潮

李孟潮,个体执业者,心理医生(精神科主治医师),精神分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