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疗中的智慧与慈悲》推荐序
作者: 李孟潮 著 / 12199次阅读 时间: 2017年4月25日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g2E)VC6Bv:@0

心理治疗中的智慧与慈悲》推荐序
李孟潮精神科医师,自由执业
心理学空间i%MV.W/U5x J(Y N0\

ROX W(Bwi(h0此书最早缘起,是郭海峰老师当年发愿,要出版一套佛学心理学译丛,邀请我和其他人推荐书目。

8k7[8gU\ E]$v1C0

EON$@W%Iu2z0当时我提出入选标准如下:1)注重临床实用性;2)写作有清晰结构;3)作者、作品有一定知名度和行业影响力;4)反映最近5年的佛学心理学界的临床发展;5)单一作者专著优先,选编合著暂不考虑。

I-` a$fR.H0

'p'G+@0smv*lQ |0《心理治疗中的智慧与慈悲》符合头4个方面,偏偏它是合编书,一般来说,这一类合编书因为作者众多,每个人想法和文风不同,往往效果都是不太好的,除非是历经考验、多次重版的经典教材。

H b!Prn'oO;q0

l P#E0Y9G,N'I lL0

@,Bet5a~,Pr*Q0但最终此书还是被编委会选中了。虽然它是合编书,但是主编列出的各个章节内容编排精妙,各位作者写作风格也整齐划一,大多是比较标准的心理科学文体的写作风格。

-lBr'f/y6ff0

tyl/m0| Jg0最关键的是,这本书代表的是美国正念界的一个最新也是最重要的发展——即试图整合起正念培训中强调的智慧,和慈悲疗法中强调的慈悲。心理学空间7f%l-b2K | I:\

;U RN ]]\N&j [0对于熟悉汉传佛教者来说,智慧和慈悲的矛盾统一应该是自然而然的,本来在汉传佛教中,就有“悲智双运,福慧双修,乐空不二,止观双运”等等说法。心理学空间${_r JR

心理学空间.P u(ND:ML b

明代智旭法师则用《易经》睽卦中所蕴含哲学来表述这种对立统一,他说,“寂照一体,明天地睽而其事同。止观双行,名男女睽而其志通。万行不出正助二行,二行不离性具。如万物不出阴阳二爻,二爻不离太极。名万物睽而事类。”(智旭,2004)心理学空间H M c\*Hc

iGN@6X0当然,无论是佛学界还是心理治疗界,要求修习者整合统一的心态远不止智慧和慈悲这一对。

(N!p2o ^(R_0

'i0{,zma-ptrK0比如说辩证行为治疗中,要求治疗师整合六对矛盾心态:改变-接受,养育-要求,不动摇—灵活。

;P7o:Sr!Qj!N-G2W i5v0

\A]*e#T!Op P0辩证行为治疗的治疗策略的双人舞图,也非常类似藏传佛教的坛城,中央起舞的双人类似佛父-佛母双运,周围的八种元素,则类似于八正道。心理学空间-j\k;N-Hw*M
心理学空间m]f+S'Y!L b

/|:y} v.e0

图1  辩证行为治疗治疗师心态整合图

4JKp_P,p,`0

心理学空间,@%l _-mk}m

图2 辩证行为治疗策略双人舞图心理学空间 [Z!N,W'`U

2l1W L ^ ]Q8dR0目前心理治疗界,经过循证实践的洗礼,已经基本度过需要证明自己有效的时期。

oo ] P,S.^mv0心理学空间+u af8q6Q @c*sj"Z

下一步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研究治疗改变的共同因素,再下一步的研究方向是这些有效因素在治疗早期、中期、后期如何调配,所谓治疗改变动力学。

4a*M v,a_ W0

Y7Ho5M&DpJ.I*e2]0在这些方面,佛学对我们的启示颇多。悲智双运,当然是佛学中“共同改变因素”的最基础的两项,类似心理治疗中的“领悟”和“共情”。

_Qm^'w!V_Q$t0心理学空间6WL1O*GI

但是佛教还有好多改变模型。如南传佛教中有37项改变因素,被称为三十七道品,还有瑜伽师十七地、菩萨十地、五十二阶位、三学七清净十六观智等等。数十年前,就有荣格分析师引入了禅宗《十牛图》和《牧牛图》,来描述自性化过程。仅仅这一方面,佛教就还有《五牛图》,《六牛图》,《十象图》等等可供借鉴。心理学空间 vO;\Fx X$V9e

心理学空间/UG5C;u qu1U8tP

目前西方正念界只是接触和转化了佛学成果的很微小的一部分,就已经引发了革命性改变和一些争议。

y-k!AOS R w0

"K1\)P+rH5b?J8S ?Na0这种情况下,也许更加提示我们注意反思两个问题——

(}'f5e@E0心理学空间 I$gH*U,v'A$O

其一,佛教的其他内容是否需要引进?如何引进?

^1R^-zD@gB2d0心理学空间udb;^.d*JB

比如说,德宝法师曾经提出,如果行者多对他人进行慈心观,在进入禅定的状态下,是可能引发他心通的神通。心理治疗师当然不太可能入四禅安止定,也许也无此必要。但是如果咨询师练习到达初禅近行定,甚至只是刹那近行定,是不是可以增强共情理解的能力呢?咨询师修行禅定会不会修出一颗出家人的心来呢?出家人心态是更适合做咨询师,还是更不适合呢?心理学空间 MCAG[ \2_5mZ

心理学空间%YHR6Lt)g r

图3 三十七道品表

G"AI8{(^2yk0

F9rx.voDQj&ia0其二,咨询师们贪婪地大口吸吮佛教法乳之时,往往没有意识到其中风险。

0p;u SG*sBF%at#h0

K(B:Q T(~&{0风险之一,佛教的术语自有其内涵,不加说明的引用佛教专业术语。会让人误以为心理治疗就和佛教修行无二无别。心理学空间OX(p'O"g`K/jo)Sku

心理学空间_ sz7y-l!oh

比如本书中所谓“智慧”,大部分属于佛教所言的“俗智”,而非“圣智”。心理学空间s~ bAq

Xl6s,@3x0^ h [{0本书所言的“智慧”,有一些内涵,从佛教立场来看,也许要判断为“执着贪嗔痴”。心理学空间&el4xhC8c

6U.U'S+Z3I E4Nl}0同样,本书所言“慈悲”,肯定不是佛教说的“大慈大悲”,离“慈心定、悲心定”也颇有距离,有些地方甚至类似佛教说的“爱欲”。

v3Z;Mny$mCHQ0

/dz6e)vF@/k0站在佛教立场上,咨询们如果妄称心理治疗能达到佛教修行的结果,显然是“妄语”,甚至被视为毁坏佛法,断人慧命,咨询师本来好心帮忙,结果却摇身一变,变成了让众生丧失了证悟机会的魔众。

,z*nYfk0

*CfZ&c?1|0这对好多自称佛教徒的咨询师来说,可能也是非常意外的。

[9vlL6P_0m([&^0心理学空间R.w]&P/_

风险之二,咨询师可能会产生佛教反移情,破坏了咨询伦理和咨询空间。心理学空间#y1Pi'VS

心理学空间g+p;U v;[

心理分析弗洛伊德时代起就注意营造悬置超我,来访者可以在咨询室里面自由联想,他可以骂佛祖很自恋很变态,可以对观音菩萨产生性幻想。而治疗师总是采取好奇态度,探索这些情绪的来源,并试图理解他们。

d(nkhYF:`0

g4Mp5{/QA A0但是很多佛教徒咨询师开始产生佛教反移情了,他们把《心经》推荐给来访者,让来访者念大悲咒消灾。

:ba `j/p)`R0

5F`$S1E#ySrx0这时候咨询师的中立位置模糊、消失,咨询师貌似法师,又不太可能真正起到法师的作用。心理学空间KVC~z.B@t;g

心理学空间eU_g8K'q.djJ

“云散水流天地静,一声长啸白云头。”心理学空间9G4w;^:\ ngR$q \

心理学空间.{-ZQ5s9K%rb

咨询师渴望达到禅师这种自由无碍、动静相宜的心态可以理解,不过这种心态大概不是在来访者面前假装自己是禅师,就可以修炼成功的。

^9ze Q-Q/x S-GLE0

A$K GA8K+QZ$w0从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掘金、炼金,大概是这几代心理咨询师不可推卸的时代历史文化责任。承担这种责任同样呼唤咨询师的智慧和慈悲。这本书向我们展现了我们的美国同行、前辈在专业进展方面的慈悲、智慧和勇气,愿它能唤醒我们的喜悦、赞叹、惭愧等等良性心态,最终让我们能够为心理咨询行业进步做出有益的贡献。

eFZ'S2o5G(]&DO0

ZE-i[4q(L6yy7l0参考文献心理学空间-^2@@ G*@bA~

6VR)F!I%^0(明)智旭著 周易工作室点校.2004.《周易禅解》.九州出版社

PzHY1N_:Mc0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在神话中寻找的生命意义——《神话原型心理剧》推荐序 书序
《书序》
灵魂炼金从人格面具出发——《隐藏的人格》书评»

 李孟潮

李孟潮

李孟潮,个体执业者,心理医生(精神科主治医师),精神分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