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忧郁类型:自体的持续脆弱崩解、巩固自体的暂时崩解
作者: 許豪沖 / 8537次阅读 时间: 2017年4月14日
来源: 证道心理学堂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心理学空间 f@;j'p8gn

心理学空间P'e h4F\z%e X2W

两种忧郁类型:自体的持续脆弱崩解、巩固自体的暂时崩解
許豪沖
来源:证道心理学堂 微信

3c;y)N.uvV9s k3^Y0

CHc ^;r Vhf0心理学空间 eV!R}D)b6l

名词对照:心理学空间5[3k)W ib
前伊底帕斯期——前俄狄浦斯期(Pre-Oedipal)心理学空间6g,x7~?(C%BS0|
神入——共情(Empathy)心理学空间kr*Fy LZ
行动化——付诸行动(Actingout)心理学空间s/E2x'?&KVBZj

:[;NXe`:MD0两种忧郁类型之一一自体的持续脆弱崩解
}Q7E+t8R"@B/zvA0临床上,我们至少可以发现两种类型的忧郁,一种是自体始终无法跨越伊底帕斯期的困难,另一种则是进入伊底帕斯期后再产生的退化撤回。后者就是佛洛伊德所描述的重郁症现象,通常关连于失落的经验而发生一段时间的崩溃;这种现象可以在佛洛伊德的论述中,(或)前者意味着群体生活的困难、自体感的缺乏或脆弱、缺乏与外在现实的连结、以及好客体经验的缺乏,以致于当病人面对外在现实的冲击时,自恋伤害与自体崩溃立刻成爲意识的焦点。心理学空间lB[gH)a sg$l

jf0?y2Rn0在他们的心理世界中,因爲内在好客体经验的缺乏, 导致强烈的迫害焦虑,并进而引发潜意识的夸大全能自体作为防卫;并以分裂与决裂作为维持自体统整的手段。然而,这种防卫无法支撑太久,与外在现实的决裂势必引发客体失落的忧郁,而 后夸大全能自体仅能转向各种自体刺激的活动与幻想,来维持心理的存活与活力。而这种前伊底帕斯期的忧郁,只能够暂时被潜抑或否认,然而客体失落的痛苦/面对客体的焦虑总是不断交替浮现。心理学空间d/{%v*Jx`?"A

}n&H*~7HAA f0这两种忧郁,我想举两个安徒生的童话故事作代表。我举安徒生的童话,系因为它们是我手边刚好可获得的资料,而且他们又可以颇精确地传递出我对这两种人的观察。这两个故事分别是 《卖火柴的小女孩》,以及《墓里的孩子》。前者代表的是前伊底帕斯期的病人类型,而后者代表的伊底帕斯期的病人类型。以下,我就以故事的情节,参照病人的临床表现,来试图说明这两大类型的忧郁。心理学空间;I(t0H8f0I6f
心理学空间#^xYA U
我想大家都熟悉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它的大意是一个与家人疏离的少女,孤独地在寒冷的冬夜中贩卖火柴,因爲恐惧家人的处罚而不敢回家,最后冻死在街上的故事。少女虽然还有爸爸妈妈,但她印象中的爸爸却是令她恐惧的加害者,而唯一疼爱过她的祖母却已经不在人世,所以她在心理上是「无家可归」的。在故事中她曾经感受过温暖,一段是过往的记忆,那是已过世的祖母曾经疼爱过她;另一段则是当下短暂火光中的幻象,藉由幻觉幻想她获得了死前的些许满足。
"GQ d(_J{EW0
;J4d0b:O1[0卖火柴的少女代表着这样一种人:他们与家人,与其他人, 或者说与这个世界的关系都是疏离的。他们的心理世界特征,包括充满了过多的自体专注(self preoccupation) 或自我觉察(self awareness),而这又反映了自体感的缺乏,敏感于客体环境的刺激,自体的脆弱与崩解倾向,空虚感与无意义感等等。他们的基本心态就是悲观忧郁的,因为意识活动的第一因通常是因为恐惧,因为某种「不得不」而继续存活着。对他们而言,他们很难经验到本能经验的满足,而这其实是意识生命建构累积的基本。可是他们却在这关键的心理区域空洞了、匮乏了,之后使接下来的生命过程感觉起来都是为了他人,而不是为自己。
0N-W3f r6PXA'i0心理学空间{%w zxA&~3[1F9`u
卖火柴的少女因为缺乏现实的满足,就转向寻求内在的自恋幻想的满足。他们的现实关系虽然表面上完整,但他们的内在真实感觉却可能极度疏离;因为相互神入的关系无法建立,他们的内在被害焦虑可能始终极为旺盛,始终困难于表达他们的真实感受;另一方面,他们的过度敏感也可能导致他们对外在客体的拒绝,因爲客体是所有创伤与挫折的根源。不管是外在客体的缺乏神入,或是内在被害焦虑的过于旺盛,或是对挫折的过度敏感(对神入回应的过高期待),其最终结果都是自体与客体世界的疏离、 孤立、与失去连结;并且导致自体发展的中止。心理学空间 q)_d"U.H$y| g a

v2DW(eo1|&U'{0小女孩与祖母的关系值得我们特别注意。因为她与祖母的关系是一段美好的、但已失落的记忆;祖母可说是她内化的好客体, 曾经给予她温暖,会跟她说话聊天,会跟她说一些故事与典故。 而如今在饥寒交迫的痛苦忧郁中,这个内化的好客体又再度浮现在她的意识:心理学空间*?w ]+jBW tL1g |
「『现在又有一个什么人去世了。』小女孩说,因为她的老祖母曾经说过:天上落下一颗星,地上就有一个灵魂升到了上帝那儿去。老祖母是唯一对她好的人,但是现在已经死了。」
8w%_JX)?A:Qi,m{0心理学空间S)Heai"\(Db
这段话虽然很短,但却点出小女孩心理世界的极度匮乏,能够支持她、肯定她、回应她的自体客体已经消失,她在这个现实世界中已经沦落入一种孤苦无依的状态。而且加上先前对家里的穷 困、妈妈的忽略、爸爸的暴力等等的铺陈描述,让她对这个现实世界产生强烈的自恋暴怒(表现为对世界的毫无眷恋与拒绝,也没有顾虑父母对她死亡的可能失落)。安徒生是这么描写的:
"e-L:le[:Gh~!oB4Y0她在墙上又擦了一根火柴。它把四周都照亮了;在这亮光中老祖母出现了。她显得那么光明,那么温柔,那么和蔼。「祖 母!」小女孩叫起来。「啊!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这火柴一灭掉,你就会不见了,你就会像那个温暖的火炉、那只美丽的烤鹅、那颗幸福的圣诞树一样地不见了!」
.\rQ-T:p])f\0
;T,a%Y I_y}|0在这里,安徒生将美丽的自恋幻想(温暖的客体环境、美味的食物、幸福快乐的象征——圣诞树、与神入的自体客体——祖母),与残酷冷漠的悲惨现实(无家可归或不值得归、饥寒交迫的痛苦现实、孤苦无依、身体心理都遭受非神入的对待)并排对比, 对照出小女孩所经验的外在现实是多么残破不堪且无情!而她对如此的外在现实却无能为力:只能选择继续非神入的遭遇与对待,而不能有什么期待。于是在日复一日的绝望中,小女孩只能转向自恋幻想来寻求部分满足;藉由幻想的满足、过往好经验的回忆来勉强安抚自己,来减缓自恋创伤与崩溃感。然而,最终这些幻想满足的心理防卫功能,还是无法抵挡源自于现实的自恋创伤与崩溃感,小女孩选择死亡而离开世界,与非神入的外在现实彻底决裂。心理学空间Dy:CTVSY

Yc@5k4bGld"e0在这里,或许还是有读者无法理解卖火柴的小女孩,与前伊底帕斯期病人的关连性。前伊底帕斯期病人的自体障碍特征,是否可以用小女孩的心理状态来说明?以下是我进一步的阐释。小女孩持续的忧郁,固然关连于外在现实资源(基本欲求的满足) 的缺乏,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心理世界中的匮乏,包括内在好客体 (亦即自体客体经验)的缺乏以及现实中神入客体的持续缺乏。心理学空间6Gd-Ze7?_6s%]-L

%T]6d.VP0这种心理世界的匮乏,使得自体在遭受外在客体非神入的回应或攻击时,自体很快就陷入急性的自恋创伤,甚至是崩溃暴怒。而自体的原我情感未经修饰的结果,导致暴怒不是被累积压抑, 就是以行动化来展现暴怒的大爆发以及与外在客体的决裂!持续的自恋创伤与崩溃暴怒,也使得自体与客体环境的疏离隔阂持续下去。
\%f9re lcO0心理学空间Dh!K8f{[{*b _&b
自体与客体环境的隔离隔绝,促成了自恋幻想的过度旺盛活化,取代了现实世界中的人我关系;自恋幻想免除不了自恋全能的特征(完全在自己的掌控之下),避免了不悦的挫折冲突,同时更降低了对外在现实的灌注以减少其影响。自恋全能幻想的防卫功能良好与否,取决于自我功能的好坏;然而,病人本身的自我功能始终无法帮忙减轻无望感与无意义感。这个关键需要的是一个神入的自体客体,方能启动病人与外在世界的连结。
T!pOiS0
}8l:}?E ^ f#? }0卖火柴的小女孩,她的忧郁是持续的,只能暂时被遗忘忽略;而每当注意力重新回到自体时,那种空虚疏离与无意义又再度浮现。她的绝望、忧郁、以及不抱期望,已经深植心中成为自体的基模基调,即使有好客体或好事情出现,也会同时间引发哀伤失落的预期,并进而使这段好经验立即褪色,而忧郁绝望又很快重回意识;她还是只剩下孤立隔绝的自己。这种自体与客体、与外在环境的疏离一直是个难解的僵局!
K Y%kL5Va$k8f0心理学空间C3p7Y2M%T r&l!Kd%F
尤其当各种价值与意义系统,包括宗教、民族、国家社会、道德伦理、甚至科学都纷纷退位于个人之后,至高无上的个人主义虽然给了人表面的自尊自由,但其实也使人落入无根的、不稳定的失重状态,使个人在面临重大危机考验时显得十分脆弱无助。近代的许多作家都不断在述说着相同主题,包括存在主义的沙特、杜斯妥也夫斯基的《地下室手记》,还有许多当代的名人的传记,在意识上不断专注于自体,专注于个人主观所观看的这个「我与世界」。而这种自体专注 的倾向,伴随的结果就是客观世界的减少灌注,意即一个越来越倾向自恋的时代。心理学空间mNG)^ Z)i

uM&pFD-kMA1Sm0我以下面这一段杜斯妥也夫斯基的文字,来描述我所说的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类个案,他们持续发生的精神内在冲突,取代了伊底帕斯期人格的外在世界人我冲突。
/tR-T+\^e`0我的生命是极其幽暗,骚动,比野兽更为孤独。我不同任何人作朋友,并且根本避免与任何人谈话,我越来越深的埋入我的洞中。在办公室我对任何人绝不看一眼;我非常清楚,办公室里所有的人都盯着我看,不但把我当作怪人,而且——我总是这样猜想——把我当作可厌的东西。心理学空间)Wt!}Zg pV"gP
有时我觉得非常奇怪,为什么除了我就没有一个人猜想到他自己被别人用厌恶的眼光看待呢?...... 现在我已了解到,这个原因是出于我自己。由于我无限制的虚荣心,由于我为自己所订下的过高的标准,我时常以极不满意的眼光看待自己,几乎已经到达厌恶的程度,于是内心里我认为每个人对我都有这种感觉。...当然,我恨我所有的同事,我鄙视他们,然而似乎同时又怕他们。事实上,有些时候觉得他们都比我强得多。心理学空间 h{*K[*Oa2N?
我鄙视他们以及把他们认为比我强都是突然发生又突然变换的。...然而不论我鄙视他们或觉得他们比我强,每次我遇到任何人,总是把眼睛低下来。(杜斯妥也夫斯基,地下室手记,60页)心理学空间lQ!EnF3~
心理学空间-G5GS!L1g2]
与外在现实连结的真正困难,在于病人自体不愿意将自体暴露于可能的创伤危险之下,他就是很难忍受这样的一种不确定; 或者是过去的经验告诉他,将自体的期待交托给外在客体可能的善意回应/非神入回应,是一种很难承受的矛盾焦虑,或者是因为他对外在客体的缺乏信任信心,因为过往的信任所连结的创伤经验。最终,这种与外在客体连结时所发生的挣扎焦虑,可能淹没了期待所能带来的愉悦或收获,使自体自动放弃对客体的期待,并将所有精神灌注重新撤回到自体。心理学空间:I3\jP#Cf

s3YV R6Q3T"vn0不过,这种自体的完全掌控欲望,会导致几个结果:第一个是对外在现实的拒绝。这是因为外在现实或客体的不确定性,使得自体不是以各种方式试图将其纳入完全的掌控(产生一种关系的僵化),就是因为不如预期的回应而发生暴怒地攻击与关系的弃绝。第二个结果是期待(希望)的逐渐消失与最终的绝望。这是因为对外在现实的拒绝与自我隔绝,使得自体与外在现实的连结逐渐断裂毁坏,孤立的自体对世界不再有所期待,持续的绝望之终极解决手段就是自杀死亡。心理学空间m0z4Jb2i'fN;Go C K2]

5tlJT3fr*q6[0两种忧郁类型之二:巩固自体的暂时崩解
tv7`4?]D0而《墓里的孩子》讲的是一个母亲的重大失落,她失去她四岁的儿子。因爲这个失落,她落入了所谓的病态的哀悼 (pathological mourning) ,亦即一种几乎等同于重郁症的情绪反应。故事的最后,母亲因著作者所称之「墓里的孩子与上帝的帮助」,重新回到了她所属的家庭与外在现实,并且承担起现实中的责任义务。在哀悼过程中,她曾经因为这样的重大创伤而舍弃了对上帝的信仰,安徒生是如此形容的:
#b2gAX g ]0她认为上帝不可能把这个孩子从她的手中抢走。但事情居然发生了,而且成为千真万确的事实,所以她在剧烈的痛苦中说:心理学空间 u&K5tb9Rh1}Y.t
「上帝不知道这件事!她的那些在世上的仆人,有的真是没有一点良心;这些人随便处理事情,简直不听母亲们的祷告。」心理学空间Q kZ cO Q8n
她在痛苦中舍弃了上帝。她的心中涌现了阴暗的思想——她想到了死,永恒的死。她觉得人不过是尘土中的尘土,她这一生是完了。这种思想使她觉得自己无所依靠;她陷入失望的无底深渊中了。
(^"] }rY_ ?0
d#ApXNz0然后,安徒生也描写她忧郁的深度表现,包括对外在现实的疏离,对其他的重要客体不再有太多精神灌注。她在内心中紧紧抓住所爱客体而不愿放手,沉浸在过往的相关回忆中,而且她整个心理世界只剩下这个所爱客体!心理学空间1dz}9D}:Go
当她苦痛到了极点的时候,连哭都哭不出来。她没有想到她还有年幼的女儿。她丈夫的眼泪滴到她的额上,但是她没有看他。她一直在想那个死去了的孩子。她的整个生命和存在都沉浸在回忆中;回忆她的孩子,回忆他所讲过的每一句天真幼稚的话。
/c#H B0z9g2n0棺材被抬到墓地里去了。这个无限悲痛的母亲跟她的两个女儿坐在一起。她望着她们,但是她的眼睛却没有看见她们, 因为她的意识中已经再没有什么家庭了。悲哀控制了她整个的存在。悲哀冲击着她,正如大海冲击一艘失去罗盘与舵的船一样。入葬的那一天就是这样过去的,接着是一长串同样单调和沉痛的日子。这悲哀的一家用湿润的眼睛和愁苦的目光望着她;她完全听不进他们安慰的话语。(安徒生故事全集,四之二,260-6页)心理学空间}O7_%G_\nH

#eYQ3]T)`0}Gy6|0这个故事就我来看,恰恰与《卖火柴的小女孩》成为两种忧郁的对照。母亲原本与外在现实的连结是完好的,她既爱最小的四岁儿子,也爱家中的先生与另外两个女儿;只不过随着意想不到的重大失落,她拒绝了失落所连结的外在现实,因为没有儿子的现实只会带来伤心难过与崩溃。
%S`p4b T5n4b{0
?+s^9G%Eim0而她只能够转向内在的记忆与幻想来弥补此一失落,或否认、防卫此一失落,以避免自体因为无法承担的失落痛苦而崩溃。就心理世界来看,他们共有的特征是外在现实的否认拒绝与自恋幻想的满足;只不过母亲的反应是一过渡性的、阶段的过程,只要当哀悼的过程可以慢慢走过而没 有落入病态的哀悼,她就可以回归外在现实。心理学空间}&MBI qJee.Py
心理学空间!B-Z%z:F;~p
然而,卖火柴的小 女孩则持续地保持此一特征,她缺乏足够好的外在现实——一个 接纳她的家庭可以回归,甚至可以说,她持续保持在长久的「病 态的哀悼」中!因爲她始终紧紧抓住已经过世的好客体(祖母) 而无法转向新客体。另外一个想法是,卖火柴的小女孩因为过去内在的好客体经验是不足的,她的自体在缺乏足够的客体环境支 持下,无法真正修通哀悼过程,而使自己始终无法恢复与外在现实的良好连结。心理学空间:e#c*K3L(zd$F
心理学空间?G2y4l8@"N&\0nm
另外一个值得思考的层面是,当外在现实的失落发生时,自体转向内在的自恋幻想,是否在这两类病人中间有所差异?不同的自恋幻想是否相关于不同的人格?就前伊底帕斯期的病人来说,他们的自恋幻想往往退化回到克莱茵所说的妄想-分裂形势,意即极端的分裂与理想化/贬抑。
C&J;o,^#o~0Z/c;t0心理学空间,P,p$U:RG8t1Y-r
原本的理想化客体被分裂成为两部分:一个是外在现实所连结之给予挫折的迫害者,而另一个则是内在幻想所维持的所爱客体。严重的自恋创伤暴怒,造成所爱客体的崩解消失以及迫害者的浮现;而意识上则是由爱转恨,面对同一所爱客体,由理想化的爱欲转化爲暴怒攻击的毁灭恨意。而自恋暴怒倾向的持续,导致所有的外在客体都慢慢被投射以迫害者的影像,使得与外在客体的关系逐渐断裂,并使得病人无法真正进入忧郁形势。心理学空间)C,Q*pu v.w#LA

]5K pty0t0也就是说,病人无法承受关系中的挫折失落(坏客体面向),也无法形成内化的好客体。而就进入伊底帕斯期的病人来说,已经巩固的自体相当于曾经发生的内在好客体,也就是自体确实曾走过客体失落且能恢复统整,这代表着他对失落的承受能力,以及维持外在现实连结的信心信任;而这些 都是病人得以走过忧郁、回归现实的资产。
7?x*AY1X5W0
\i'C` _9x(j0就一般的哀悼失落过程来看,当客体的失落发生,自体对外在客体的精神灌注势必被中止,而自体也会在此种刺激冲击下陷入混乱崩溃;并进而在爱与恨的两种矛盾情感冲突中产生分裂。 精神世界的一部分(与外在现实相连结的理智自我),因为此刻缺乏所爱客体的外在现实,成为痛苦焦虑的来源,也因而成为被意识否认拒绝的「残酷无情的(坏)现实」;而相关联的自体部分则成为「坏自体」、有罪恶感的自体(自己是失落客体的加害者); 而相关联的主要情感就是攻击恨意与罪恶感。心理学空间)C,`&nx)x7{%u~f

d t0@2Y\o Qhe%P0而精神世界的另一部分(自恋满足的原欲部分),因为还是追求着原欲满足而逃避痛苦,则是将精神灌注于内在的客体记忆与幻想,成为意识用来抵挡崩溃感的防卫运作。精神内部的自恋幻想空间成为满足与爱的唯一来源,是「无忧无虑的(好)天堂」;而相关联的自体部分则是「好自体」、是迫害环境下受害者;而相关联的主要情感是理想化的爱恋与被害焦虑。
&h js*b9paA ?ah3y0
~&Y%Gaj/A'St9Zq*d0自恋幻想的精神活动起先作为抵抗忧郁失落的防卫,但随着精神灌注大量地从外在现实撤回,精神内在的幻想活动极为活跃;然而与外在现实连结的自我功能则降低,包括依靠外在现实营养供应的生理功能也随之降低,最终导致重郁症的临床表现, 意即身体心理两方面都逐渐虚弱崩溃。除非病人能够恢复与外在现实的连结,并且维持自我功能的运作,否则忧郁的历程不会从谷底反弹回升。
Y9l8MGE/Xv9EO0心理学空间 ?8\brV
而这其中的关键就在于带给人创伤痛苦的外在现实,是否可以逐渐被意识所接受,而不再需要完全仰赖自恋幻想的心理防卫。这个哀悼的历程,必须经历自体崩溃与恢复统整的反覆循环,每一次的崩溃都代表着意识再度接触痛苦的外在现实的尝试!而在崩溃的当下,如果外在现实存在着足够好的神入回应,使得外在现实重新获得「好」的感觉;在那个「好外在现实」 与「坏外在现实」交会的瞬间,崩溃的自体可以恢复统整,并且可以逐渐增加对外在现实的接纳度。心理学空间6}c.D2gR ^:q

Dz c:I!g,dO\5BF0而到哀悼过程的末尾,当自体与外在现实的接触不再发生崩溃,自体就可以放掉对自恋幻想的固着,理想化的爱恋灌注也不再那么分裂,而比较能够恢复对外在现实其他客体的精神灌注。心理学空间'\+` w }7T9}F-q

,\|!io,dpV0本文摘自《自體心理學架構下的憂鬱症》文章的第三部分。

}{(C.p [}%_3x0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許豪沖论文系列 | 忧郁是自体对客体世界之精神灌注的撤回 許豪沖
《許豪沖》
自体与自我的概念»

 許豪沖

台湾自体心理诊所 院长;台湾自体心理学研究会负责人。曾任台北市立医院仁爱院区精神科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