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修复之路——韧性的心理机制与干预策略
作者: 李原 / 17229次阅读 时间: 2010年5月05日
标签: 创伤 修复 韧性 李原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心理学空间o1cf%lh3un6Z)]!y_\

创伤修复之路——韧性的心理机制与干预策略心理学空间-W"LlQ)V @%w

心理学空间 y@!lq(Z7w:K'vB2i^

李原心理学空间z:t:RT-q!OY B

RjP7Wyg/[P`M0[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北京,100732]

5sM^h:MU_0心理学空间5_1w3@u"p

摘 要:受到创伤的个体通常表现出强烈的恐惧、无助、失控,人际关系疏远并产生孤独感。 许多人事后想忘记创伤事件,但却难以忘怀。精神创伤如果得不到舒解或调整,其消 极影响可以延续数月甚至数年,对于儿童来说,这种创伤更可能成为他们人生道路上 的阴影并诱发其它身心疾病。因此,修复创伤,重新开始新生活,是一项重要的人生 考验。本文主要介绍创伤修复的相关研究,以及一个多体系的、强调韧性取向的干预 策略。

mm\7OZt`c&o9P0心理学空间Om6c}!KN[ m

关键词:创伤 修复 韧性

)e1Wo!AC'h2r+}0

!}&I%Etnn.^0一、 关于创伤

3Fy"~n u2iH0心理学空间o$^,{&VMv

(一)什么是创伤

YWn Hh$@(w6o+h0心理学空间@ P c(I9pg8I2e

创伤(trauma)来自于拉丁文中的“伤口”(wound)一词,它指由外界因素造成的对于 身体、心理、精神和与他人关系的严重伤害。创伤的共同点是使人们感受到强烈的恐惧、无 助、失控。概括说来,在创伤事件中,人们可能会经历以下几个方面的丧失:1)躯体或心 理完整性的丧失;2)重要他人、重要角色和重要关系的丧失;3)家庭顶梁柱或重要群体领 袖人物的丧失;4)社会单元及社区完整性的丧失;5)生存的物质和经济基础的丧失;6) 潜在的未来的丧失(如失去孩子);7)希望和梦想的丧失;8)核心价值观的瓦解(如失去 安全感,可预测性,信任感)(Walsh,2007)。精神创伤如果得不到舒解或调整,其消极影 响可以延续数月甚至数年,对于儿童来说,这种创伤更可能成为他们人生道路上的阴影并诱 发其它身心疾病。因此,修复创伤,重新开始新生活,是一项重要的人生考验。

m h-Ij ~.hs0

.G*OG#kd0Yk0什么事件属于创伤性事件?它包括两个条件;第一,是事件本身的性质,一般包括亲历 或目睹死亡的相关场景,以及严重的身体或情绪损害。第二,是事件对于受害者具有的意 义。有些体验,如战争、自然灾害、人为灾难、谋杀、强奸,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创伤性的。

G pFR(NY6oP0心理学空间 z!Bb2]F5Z(H

也有一些事件,有的人体验到创伤,也有的人并不体验到创伤。为什么?因为你对该事件 的体验,与事件本身同等重要(Rosonbloom, etc, 1999)。心理学空间 r vR-m+RL{X

心理学空间Rg at$^Fb

(二)创伤后的常见反应心理学空间 jG6S+Y$Lg vR&[ c

心理学空间1c#n6^&O9Z YF8S,vu

创伤是一种重大的应激事件,它影响到整个人,包括身体、智力、情绪、行为上的改变 (Rosonbloom, etc, 1999)。

*tlm$@)OS'lI0心理学空间;zUu&F^2bd8c

1.身体反应心理学空间d7n\;I PYa3sMLO!F#?

H.p'`:bC;~bK'JZ je0创伤之后,个体可能会出现一些身体症状,如心跳加快,肌肉紧张,神经过敏,睡眠困 难。有时也会有胃部的不适、恶心、头晕、耳鸣、大量出汗、无力、疲劳。另外,躯体可能 会感觉麻木,或者失去感觉。

#H t&F8nD_0

c1N L7C}9B0由于处在极度的压力下,导致人体释放出能影响神经系统的化学物质,从而引起血压和 心率的急剧升高。因此,灾难性事件发生后,心脏病发作的情形明显增加,这早已被诸多第 一手材料所证实。

A z ^(dwg.\B6N0

U$eF1\!i\02.认知反应

_ pj Qi&K+m7`X0心理学空间R3MoM;oSH Y6pyt

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心理学空间]0M|/Jc:rIh@6]q

心理学空间;o%a|H i?;f5Dy?+r!r

(1)看待世界和自己的方式发生改变。为什么那么多无辜的生命在一次恐怖活动或自 然灾难中殒灭?这样的悲剧可能打破你对整个世界的基本信念。你以前可能认为自己坚强、 独立、勇敢、果断,但是创伤事件后,你觉得自己根本无力控制自己的命运,你可怜、脆弱、 渺小,不相信任何事和任何人。

]s#cB n&ndA0心理学空间"N q0^:a&_'_ W;y

(2)思想崩溃。创伤场景常常会突然闯入你的脑海,即使你不愿意,也无法阻止创伤 事件的片段在你的头脑中一遍又一遍地“闪回”。但有时,你可能弄不清创伤事件的发生顺 序,甚至混淆了实际发生的某些情节。

*Ca HaD^$S6V0心理学空间6L C5FL/THp"w

(3)警觉过度。创伤之后,你可能对周边的事物极度警觉和过敏。例如,走进一间屋 子时,你会对四周仔细检查,看看出口在哪里,有什么可能的危险。你可能会选择离出口最 近的位置,或背对着墙以免受到袭击。总之,你总是惊恐不安,很难全身放松,你觉得周边 危机四伏。

]9U.m*p8x_?0心理学空间ZM7Z A qk7qsL

(4)思维游离。当创伤的感觉过于强烈时,躯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就是“切断”与这 种感觉相联系的渠道。你可能会感觉到自己的精神游离于身体的“外面”。极端情况下的“游 离”,可能还包括想不起来创伤中的重要内容。

a!E!s }G?A*yp _(B0心理学空间+bDr/H!Y$@1a

3.情绪反应心理学空间)jQk9pe/_

心理学空间QAwt6c I0X

(1)恐惧,缺乏安全感,缺乏信任感。即使环境不再有危险性时也是如此。而且,你心理学空间 h v-w5RbS g-g

心理学空间X2Jc#aqAGr

感觉相当无助,无论自己做什么和怎么做都无济于事。这会令你感到未来的伤害亦不可避免。 创伤造成深刻的不信任感:你不再相信周围人能够帮助你,也不再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判断。

#JpYEMhfl_0

]vD8t:{.K0(2)失去自尊,感到耻辱,痛恨自己。经历创伤而幸存下来的人可能会觉得,自己在 某种程度上对所发生的事情负有责任。如果当初再清醒一些、再机灵一些,灾难或创伤性事 件就不会发生或至少结果要好一些。你也可能会觉得,灾难之所以落到自己头上,是对自己 过去的“报应”。心理学空间D ho@ |+Vfb

心理学空间)Wq1hETc

(4)极端的情感爆发。创伤事件刚刚结束时,个体可能迟钝或麻木。这种“情绪休克” 能使个体从创伤的折磨当中得到缓解。而后,你可能会突然地、意想不到地涌起强烈的甚至 破坏性的情绪,而且难以控制。心理学空间j0m3I6n `9F2XUF$zG

心理学空间})_3B N&A BI

4.行为反应心理学空间b/AL"? k0} c

心理学空间3wUY Y!l su

(1)变得退缩和回避。你可能愿意远离他人,将创伤性体验“埋藏”在心中,以求得 自我保护的目的。你会回避一些地方和场合,因为害怕触景生情,即使这意味着你的日常生 活因此而受到破坏。心理学空间;X-J6w?^H~

$~ ~m }o{}0(2)变得易激惹、好攻击。你可能发觉自己经常向别人挑衅,或激怒别人。有案例研 究发现,创伤事件后青少年的打架次数明显比以前增多。心理学空间[k)FXU(?$P

心理学空间$`.S4tU_3^2lK!}!x

(3)其他行为方式的变化。你可能发现吃得比以前更多或更少,锻炼更多或更少,体 重有了明显的增加或减少。其他行为,如睡眠习惯和性活动也可能发生改变。心理学空间jH^k0S3~"?*l

心理学空间*T$M.S F@1`8_#C'F+t9I

(三)创伤的传统治疗心理学空间 cfN/p Blo

心理学空间 ])r,S^ C

传统上对于创伤和重大灾难中幸存者的治疗,主要以病理学为理论基础,其核心工作是 确认和降低创伤后应激障碍综合症(symptom of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 又称延迟性心因性反应)。这种研究脉络把创伤后的表现作为心理障碍的病态反应对待,关 注于它与抑郁症、物质滥用、精神病发生、人格障碍之间较强的共病率,并指出PTSD可引起 明显的职业、心理和社会功能残疾,对个体的社会功能、家庭生活和身心健康造成长期的破 坏性影响,也给患者及其家庭乃至社会带来重大的经济负担(李璐寰,童辉杰,2008)。

8Cl#|Q{-k6Hl0

ss$SZ(f'l%gs} s0近年来,许多临床研究者开始关注韧性取向的创伤修复策略,即强调个体潜在的积极成 长;并认为在创伤修复过程中,个体、家庭、社会的资源都是一些重要要素。我们在干预策 略中还会具体介绍。

7XY F:])`:sU0心理学空间dYX6d7U

二、创伤的修复——韧性的相关研究心理学空间 l+Sba(g*DZ

#~$Dv1[C(l xI0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心理学领域中总有这样一种印象:认为消极的经历一定会 导致消极的发展结果。换句话说,那些生活在贫困、不良家庭环境的儿童,难免会出现行为 问题或心理问题。那些经历了灾难环境和长期心理压力的个体,不可避免地伴随着心理障碍 和困忧。心理学空间[9`3i F+q"Q

6s }6c5Z*Wt!s{$d:D0直到20世纪80年代,西方的一些儿童心理学者首先开始注意到,压力、逆境和一些创伤 性的经历对儿童发展的不利影响并不是普遍存在的。一些儿童屈服于这些经历并出现持续而 严重的心理失调;一些儿童没有出现严重的心理疾病,不过良好的社会适应技能受到了一些 阻碍,自尊水平受到一定程度的降低;另一些儿童看起来并没有受到这些高危经历的不良影 响,还有少数儿童甚至因这些经历而变得更为坚强,经历过严重的灾难或在长期的心理压力 下仍然能保持健康情绪和较高胜任力(李燕平,2005)。Werner(1989)在夏威夷进行了一项 经典的纵向追综研究,更是让人们看到了处于逆境和不利环境下,个体顽强的向上生长力, 也让研究者看到了对处境不良的个体进行干预的希望。他发现,大约有1/3的高危儿童(出生 前或围产期出现并发症、长期贫困、家庭破裂、父母患有精神病或者抚养环境恶劣等)顺利 地度过了童年期和青春期,他们不但没有表现出严重的学习或行为问题,而且很好地适应了 家庭和学校生活,实现了教育和职业上的目标(崔文香等,2008)。

'l3u4Fj+e9Hi+q z!D U3b0

!q"x+c+[\2|WI3a]0韧性(resilience)这个术语应运而生。近年来,在临床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精神医学、 教育学、护理学、临床医学等各学科,韧性的概念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这种对于展现个体 积极方面的心理韧性的强调,与近年来心理学领域中一种新的趋势是分不开的——积极心理 学运动的趋势,它强调在理解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时聚焦于优势而不是劣势,聚焦于健康而不 是疾病,强调施展积极的主体能动性,体现积极的个性特征,关注于发挥人的最佳状态的条 件和过程(李江雪,申荷永,2006)。心理学空间 r.`j_U

3[#Pn m(]S s-a3g a\\0心理韧性这一概念刚刚进入我国,实证研究尚未全面开展,甚至对于概念的翻译也不统 一,有人把它译为韧性(于肖楠,张建新,2005;崔文香等,2008),有人译为恢复力(李 燕平,2005),有人译为心理弹性或弹性(席居哲,桑标,2002),有人译为压弹(刘取芝, 吴远,2005)。台湾和香港的一些研究者有时译为复原力和抗逆力。下面我们针对韧性的概 念和研究做一概要介绍。心理学空间*t,ULJ+f}|

}xH$[|;U#J7X0(一)什么是韧性心理学空间L.cRI9Ty$N

心理学空间%_!W!SN!`]!fXnto C

韧性的核心就是一个人的“回弹”能力,即复原的力量和重新回到压力事件之前那些适 应的和胜任的行为模式的能力( Garmezy , 1993)。总结相关的研究文献,对这一概念存在 三种定义:结果性定义、过程性定义和特质性定义。结果性定义主要从发展结果上定义韧性,心理学空间R)u-^Ft K,^.I~[{

心理学空间7w9Z^,V5L~o

把韧性视为一种现象,其特点是面对严重威胁适应与发展的环境,个体仍然良好地成长与发 展。过程性定义将韧性看成是一种动态的发展变化过程,表示一系列能力和特征通过动态交 互作用而使个体在遭受重大压力和危险时能迅速恢复和成功应对的过程。特质性定义将韧性 看作是个人的一种能力或品质,是个体所具有的特征。即韧性是个体从消极经历中恢复过来, 并且灵活地适应外界多变环境的能力(崔文香等,2008)。心理学空间MIK}h

S5x%L%}4xXl0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主张把韧性视为一种动态的过程,它包括行为、思考和行动 各个方面,这些内容是任何人都可以学习和发展起来的。如果在人生的发展阶段中,个体能 够形成正常的适应系统,则会成功地抵抗逆境、促进健康成长。美国心理学会(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APA)把韧性定义为:在面对生活逆境、创伤、悲剧、威胁、 艰辛及其他生活重大压力下的良好适应(Newman, 2005)。韧性是一种人体中存在的“自我 调节机制”,它会在逆境面前自然地展现出来,推动着人们去克服生命威胁,去追求自我实 现,去维持精神和谐(于肖楠,张建新,2005)。心理学空间 gPd+{C0jE}

心理学空间 b \YfO

(二)有关韧性的相关研究心理学空间7]'u R ]fbm7e D

心理学空间MjMB6yd0W~EaO

有关韧性在创伤事件中的作用。研究发现,在极端的创伤情境后,个体常常体会到尖锐 的应激综合症状非常常见。然而,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大多数个体在适应和恢复过程中表 现出了心理韧性,而不会经历漫长阶段的心理困扰。研究还发现,在创伤清理的过程中所承 受的痛苦和斗争,有可能使个体产生巨大变化,并伴随着积极的人生成长。Walsh(2007) 指出,个体会在五个方面有积极的变化:1)出现新机会和新的可能性;2)与他人更深刻的 关系和更深刻的共情;3)感到自己面对未来的生活挑战时更强壮;4)感到更为重要的是感 恩于生活;5)更深层次的精神追求。

g(b$I7D-P \ N Ey5k0

R zWm8R,Ll |8G0韧性的研究发现,有些个体即使是在极为恶劣和危险的环境下,也能克服种种困难,保 持良性的发展。那么,为什么面临同样的困境,有些个体能够克服逆境走向积极的发展,而 有些个体却不能呢? 通过对韧性的保护性因素和危险性因素的研究,人们找到了一些答案。 保护性因素和危险性因素是韧性研究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对于了解韧性的形成机制至关重 要。心理学空间E.lr"W'GMpH:Q@

y4u7Sx|Pf01、韧性的保护性因素心理学空间I!k'W ?hS5Q

G ~D ?(V0o9dP0所谓保护性因素(protective factors),指的是这样一些个人和环境因素,它们能够促 使个体更好地应对生活压力事件,减少消极发展结果的出现。

(|1? Z)z} yu(Q3u1dO0心理学空间)o0K{!M:L7\vD I'f V

第一,个性因素。研究者发现,积极的气质、内控、高自尊、对未来的乐观展望、宗教 信仰等都具有韧性的特征。瑞典科学家的一项调查研究也表明:灾难受害者对病情治愈的信心理学空间!\H'i"pg

心理学空间!zF x^ lM$h-s

心,对于治疗的持续时间和最终效果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它起到了一种“预示性价值”的 作用(帕森,2008)。Kathleen Tusaic & Janyee Dyer(2004)进一步将个性中的保护性因 素分为两类:认知因素(cognitive factors)和特殊能力(specific competencies)。认知因 素包括乐观、创造性、幽默、提供存在意义的信念系统、对自我独特性的欣赏等。特殊能力 则包括有效的问题解决技巧、社会能力、目标感和未来感、高于一般水平的记忆能力等。此 外,外表的吸引力也被认为是增加韧性的一个因素。

{p @O"W#Q ^*Q-TM0心理学空间/SNj'oiW

第二,家庭环境因素。家庭作为个体成长的最初和最重要场所,其环境和氛围是韧性的 重要影响因素。一些有利于增加儿童韧性的因素包括:一致的父母角色模式,融洽的父母关 系,父母和孩子呆在一起的时间长度,父母为孩子提供严格的且一致的引导,父母对儿童很 少采用压抑的、强制性的拒绝态度。心理学空间tga;S-cB pxQ"{v

ui(oqh0第三,学校环境因素。学校氛围也是韧性的重要影响因素,包括积极的学校氛围、学校 的归属感、良好的同伴关系等。例如,Werner(1985)的长期研究发现,所有表现出高韧性 的孩子都能至少说出一个给他们提供重要的支持性资源的老师的名字。Rutter(1984)也发 现,如果在学校里能取得好的学习成绩并且有细致的老师帮助,则比同样家庭条件下成长的 孩子更有可能表现出韧性。可见,成功的学校生活与个性的良好发展是互相联系的。心理学空间fu3O2V)s^`QI%w

E7L-R s-?w:if0第四,社区环境因素。一般认为,成长于较差社区的孩子相比成长于较好社区的孩子更 容易出现消极的适应结果。通过儿童和社会服务机构提供社会支持,成立某些组织使居民参 与其中等,这些都是社区范围内重要的保护性因素(刘取之,吴远,2005)。心理学空间:C;NK.da0H9S

心理学空间-}h}Gc+}B ]

2、韧性的危险性因素心理学空间 R~Fmhf~V(r T

心理学空间4\F+@)Lh

危险性因素(Risk factor)则是指那些可能会增加个体出现消极发展结果的生物的或社 会心理的事件。危险性因素的出现是韧性形成的前提,这种因素作用于个体,造成个体发展 中的逆境, 影响个体的发展结果。危险因素来源于各种生活压力刺激、创伤事件,或者来 自于个体自身或环境的压力累积,它可以是生理的、心理的或者社会的因素。常见的危险因 素有身体疾病史、身体受虐史、弱势群体、神经质、家庭成员过多、父母酗酒、父母赌博、 家庭暴力、缺少社会支持系统、夫妻关系不和谐、居住房屋拥挤、家庭经济困难、社区不安 全等(刘取之,吴远,2005;崔文香等,2008;李燕平,2005)。心理学空间TFCz3k-LQdKnn

心理学空间2[&?!~TL;GJg K&d

已有的研究发现,保护性因素和危险性因素是两个不同的系列。它们不是位于一个连续 体的两端,也就是说,并不是线性的此消彼长的关系。在个体成长的过程中,没有危险性因 素存在并不意味着保护性因素就会增加(李燕平,2005)。

C:X_CK7J0

|$n"I ]3q@ ~B7j03、多重压力源的增长效应。

"g2`az#z$] |"?0心理学空间D {h'Q!{/M"}

一些研究者还探讨了多种压力源之间的交互作用,对个体的健康发展和创伤后恢复的影 响。结果发现,多个因素的共同作用并不等于各因素单独的影响力的简单相加。随着压力源 的数量的上升,儿童出现心理失调的可能性成几何级数增长。伽默齐(Garmezy,1993)报告 说,一个危险性因素的存在可以使儿童发生心理失调的可能性增加1 %,两个危险性因素的 存在则会使这种可能性增加到6 %,四个以上的危险性因素会使这种可能性增加至33 %(李 燕平,2005)。

;Vk$_ ICD`0

h3WA(D_7Y0三、 有关韧性的干预策略心理学空间A(E+L/M&Wn#a y9p

心理学空间%?r.P7K{.p,H4Ta

近年来许多临床研究者开始关注多系统、韧性取向的创伤修复策略(multi-systematic resilience-oriented practice approach),认为在创伤修复过程中,个体、家庭、社会的 资源都是一些重要要素(Rutter,1999)。具体来说,在个体层面上,强调关注个体潜在的 积极成长;在家庭和社区层面上,强调通过人际支持网络实现波状扩散影响的效应(ripple effect),从而达到个体康复的最佳水平。心理学空间/jI(E3jMfs

cVF0Y;o0?h|l)`0(一)个体层面心理学空间o'r%Y }$U3h0hA

心理学空间.aN'? s7[B

在个体层面的韧性恢复策略中,APA提出了建设性的十种策略(Newman,2005),其它研 究者也提出了各种相关做法(例如,Rosenbloom, etc,1999;欧文.伦道夫.帕森,2008; Rutter,1999),我们在这里概括了各学者的论述,提出以下七项干预策略。心理学空间JIIi5U+lf~j1M

心理学空间%H[M:Aq9d _d

1、建立社会联系

m)P(mBoC8Fk9X0心理学空间p*g+^`-X(|

与家庭成员、朋友或同事之间建立良好关系十分重要。接纳那些关爱你和倾听你的人的 帮助和支持,可以增强你的韧性。研究发现,创伤对个体的影响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创伤个体能否找到温暖的、安全的、受到信任的他人,并与他们建立联系。与他人之间的有 力联系,相信自己在需要时可以得到帮助,能够有效地对抗不安全感、无助感、生活的无意 义感。另外,积极参加当地的组织,为他人提供社会支持也十分重要。在他人需要时给予帮 助,对助人者自身也有益。

%j-x oml"Mi0心理学空间 H5i:kS']t*z

2、重新定位目标,始终向前看

4YAAx1RIw0

t@M v1a:e0也许由于逆境和灾难,某些目标不再可能实现了。你改变不了已经发生的局面,但可以 改变你对它的解释和反应。接受这种无法改变的环境,重新定位你的目标,可以帮助你关注 那些你可以改变的事情。

%`1h)u y [:hM8^Y0

/IU5Ic'DB9a03、发展一些现实的目标心理学空间 e9Kh!~Qw9S

b(|7M*dQ$f0有规律地做一些事情——即使它所取得的成绩似乎微不足道——但你毕竟向着你的目 标前进。不要去关注那些看起来无法实现的目标,只是问问你自己:“我今天可以完成一件 什么样的事,这件小事有助于向着我希望的方向前进。”

+x!N/n@ xx0

@`&v.n;t9X"X04)自我发现的机会

.p5xa$d)g;C%vUM0心理学空间!XB5D&HA

在人们与创伤做斗争的时候,常常会重新认识自己,并发现某些方面的成长。很多体验 到悲剧和艰辛的个体报告说,他们与别人形成了更好的关系,感到自己更强有力,提高了自 我的价值感,发展了更多的精神追求,更强调对于生活的感恩。心理学空间;eDK5[ c3~

A,J6{3_`9QK1]05)培养对自己和对周围事物的积极看法心理学空间-J(cg~0h

心理学空间7wa:k]XQ

即使面对痛苦的事件,也试图在更大的背景下思考这一情境,并保持一种长期的视角。 不要过激地看待这一事件。

YJ#R&_$S r@[0

ym OF^U?06)照顾好自己心理学空间l)@p-]9q1G

m,m8b7NG;{ W6P+Rdd0关注于自己的需要和感情。鼓励自己参加感兴趣的和能够放松自己的活动。有规律地锻 炼身体。照顾好自己有助于保持你的头脑和身体的最佳状态,使你有精力去处理你要面对的 情境。

3Uf1Q{ VM!V2k0心理学空间]Bx5N]V,h&v+k

7)耐心,耐心,再耐心心理学空间s&rq[:PFr

心理学空间LJ7a*h:P$|](x1jmX

大量的相关研究表明,心理韧性更多是一种普遍性的行为,而不是什么超乎寻常的少数 人才具有的人格特质,它是每个人身上存在的潜能,或是每个人都能学会的行为。不过,我 们同时也希望指出,创伤的修复并没有什么快速见效的灵丹妙药,它是一项颇为复杂和耗时 的心理过程。伤口的愈合需要时间,心理创伤也是一样。有时,情况甚至会发生反复,例如, 在周年纪念日或其它特殊的日子里,会让创伤的受害者再次感受到触景生情的痛处。在创伤 修复的过程中应该认识到这一点,给自己足够的时间从容面对生活的考验。

;C{!d @5DK0心理学空间$g+l:|6eDy

(二)家庭层面

mS/w%g K0心理学空间]wb9h+s3j)Dead

家庭在个体的创伤恢复方面可以起到以下作用:心理学空间&q%Lg)gCP$F

心理学空间#C A p3\V7Y)I*b

1、加强家庭成员的联系心理学空间If8mAh5ac F

心理学空间2};\+twc B!px)I8M

前面已经说过,创伤之后个人的无助和恐惧是最常见的。个体,尤其是儿童,急切地需 要得到他们可以信赖的人的支持和安慰。此时家庭的凝聚力至关重要。但是,家庭成员也不 得不去承受不同个体在危机面前的不同反应。有些人可能迫切地需要与心爱的人紧密和长久 的联系;也有人则会选择相对疏远的方式回避痛苦和损失的体验。在逆境下,家庭的最重要 责任就是把家庭成员维系在一起,不让他们孤独地品尝苦难,但同时也切记,应该尊重不同 的人创伤修复的不同道路,给每个人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心理学空间7I:v*hp b*]bK

%@k W'b+b02、情绪上的分享与支持心理学空间,v c8U$Cl JU

{qN5? qz@2r'j0创伤会激发幸存者相当强烈的情感爆发----愤怒、恐惧、悲伤、负罪,等等。当痛苦、 无法接受的感情得不到表达和支持时,则容易出现情绪骚动、缺乏宽容、愤世嫉俗、破坏性 的行为、药物或酒精滥用。对于家庭成员来说,最重要的一点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培养信息 的互通、共情的反应,并对激烈的情绪波动表现容忍。

3i"tI A.Q0

^n9j?W [03、与扩展的社会网络保持联系

+kI e9a5`b.W0

os W.KuO0重大创伤时期,家庭要建立亲人、社会、社区网络以获得更有效的心理、情绪、行动和 经济上的支持。扩展的社会网络体系包括朋友、邻里、健康咨询师、学校老师和咨询人员、 雇主和同事。这些人可以交换信息,分担痛苦的记忆和感受,提供相互的支持,鼓励康复的 希望和努力。对于失去房屋和工作的人们来说,经济上的支持也十分重要。

6x hp3W1B#X]0

u8a+E2q` bi#Hr0(三)社区层面心理学空间yzn^%ajA

心理学空间"cB`#]n{6MM-]

社区的修复策略,主要包括四个主题(walch, 2007)。心理学空间x e-PJ h

n j)m.R7_-g_lO01、通过加强社会支持体系,建立联合体,共享支持体系和资源,并把它作为康复的重 要基础。

*{ Er!@ }0心理学空间U C1g pK\

2、加入到有关创伤和应对的故事讲述中,其中的故事应该足够多以尽可能包括不同的 经历。例如,美国在Katrina飓风袭击之后,有社区为儿童组织了“我的Katrina故事”社区 活动。活动中提供了各种信息和故事,帮助孩子们记住、记录和完整地看待这一事件。它其 中不仅包含了悲痛、糟糕、恐惧的部分,更包括了人们所做的助人、勇敢、优良的行为。心理学空间6}` R[~*W3`

心理学空间6pr,re[5p)z{

3、重新安排生活节奏,并举行一些集体的康复仪式。仪式对于培养群体的凝聚力和创 伤的康复十分重要。它把人们的悲痛赋予了意义和认同。除了官方有组织的正式仪式以及而 后的纪念事件之外,还可以举行一些非正式的仪式和纪念活动。

!N Xj A u-I;Nd.?0

x_ We?*H%fN'B04、带给人们积极的远景目标,重新燃起对未来的希望。心理学空间B%L0W ]P O

心理学空间&GXk$C~5X3J6] [

参考文献:

"h:XCW%r0

@gm!@B7p*T0崔文香、姜哲、赵红姬(2008):韧性的概念分析。护士进修杂志,23(5),P403-406。心理学空间 jS}c9c8~&N}Q-S+|z

jIShB0席居哲、桑标(2002):心理弹性研究综述。健康心理学杂志,10(4),P314-317。心理学空间*nxR G'y

;I5ta.]m*}RF0李江雪、申荷永(2006):积极心理学运动新进展:2000-2005。社会心理研究,68(4), P52-58。心理学空间T2j5R.L4YD

心理学空间~#N(z{*r H/Kr-H_

李璐寰、童辉杰(2008):创伤后应激障碍研究进展。社会心理科学,23(1)P100-108。心理学空间?H"Q!S2v9O\

心理学空间6X mD+ey ~Rb

李燕平(2005):青少年研究的新趋势——恢复力研究述评。青年研究,(3),128。

M#r2b ["r0心理学空间1Iv%zP ` ie

刘取芝、吴远(2005):压弹:关于个体逆境适应机制的新探索。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 学学报,4(2),P111-115。

?6j%\k9y\4Gt0心理学空间k0qz F3N4w1i

欧文.伦道夫.帕森,张红超编译(2008):灾难受害者:从极度困扰到康复、整合之路。 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5月20日。心理学空间 TW`gm!W?

心理学空间ZiC4i ]?"^ mI

于肖楠、张建新(2005):韧性( resilience) ——在压力下复原和成长的机制。心理 科学进,13(5)。心理学空间)~$O"t-P1yD }x'K],N

!l$v%K1tVj$Auq0Kathleen Tusain & Janyee Dyer(2004). Resilience : A historical review of the construct.Holistic Nursing Practice,2004(1)。心理学空间S{8MyP}4`

%T9ez6U qU0Landau,J. & Saul, J(2004). Family and community resilience in response to major disaster. In F. Walsh & M. Mc Goldrick(Eds), Living beyond loss: death in the family(2 nd ed, PP285-309). New York: Norton.心理学空间.['On;A;c$h

.su@O5bq9m5q0Newman,R.(2005). APA’s Resilience Initiative. Professional Psychology:Research & Practive, 30(3), 227-229.

Ow2X$p-o3O0心理学空间1U!Pf`/np!j

Rosenbroom, William & Watkins, 田成华等译(1999):精神创伤之后的生活。中 国轻工业出版社。

kl'~C3X1]0

T$K [e6A:tH o S%O0Rutter, M.(1999). Resilience concepts and Findings: Implications for family therapy. Journal of family Therapy, 21, 119-144.

:X!H|(O?~`.[0

5K,mKtx0Walsh, F.(2007). Traumatic loss and major Disastrs: Strngthening Family and Community Resilience, Family Process, 46(2), PP207-227.心理学空间"@*M guw B$e

心理学空间.Sm0l1t9ib^v9y]

Werner. E. E.(1089). Children of the Garden Island . Scientific American , 1989 , 260 ,(4) :106-111.

3@y MjIx`^]c9Ti0

T/c|UB*p0   

{ A!["w)|$l*q0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创伤 修复 韧性 李原
«施琪嘉:所有去现场的人,都应进行心理创伤干预培训 创伤后应激障碍 PTSD
《创伤后应激障碍 PTSD》
实证支持的成人急性应激障碍及PTSD的心理治疗回顾 蓝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