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如何改变
作者: 浮人 / 4882次阅读 时间: 2017年2月27日
来源: 台湾心理治疗学会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心理学空间|cM9TjY;_%v

心理学空间2woB ?@kZ4uyC

“人”是如何改变
浮人
台湾心理治疗学会
*L6[3dU7D4rZe0
心理学空间7f q"q'}O"SHk

o5Ps0b+@ o|4l0心理学空间T$m@0H5c9XC

h'G ]"@[0 “真可惜!我才真的开始懂事呢。”伟大的法国印象派绘画大师Pierre Augueste Renoir(1481-1919)于临终前所留下之对“人”生的一句箴言。意味深长地道尽了“人”生的真谛。无论是老生常谈或是智贤灼见,均是陈述著:“人”生是一连续的“不懂事的历程”。为了“懂事”而谦卑地探索著“人”生之真谛。也因为“懂了事”后而需要做出因应的对策,并且也将面临著改变的必要。

-o)Nfh n0

[2H*mH"cs0“人”生当中需要去改变的情境真多,例如:因受到创伤或是不顺遂的成长过程之经验者。有些“人”生是因为失去了自我或是想探索性灵上的需求,期盼“人”生的定向能够重新获得导引而能再次的定位。心理障碍者是需要改变的(当然除了因器质性所引发的精神疾患者)。因为在生命的历程中受到了内分泌系统的生理变化所引发的徵兆者。情感联结不周密者……等等。这些都是主要的需要来进行改变的“人”。

D ~G j/b0v8fD gY_0

X oL*TG1D']0“改变”的本质的意涵之涵盖面甚广,归纳其特质和释义如下:心理学空间0r"E K O9KZH

心理学空间.awo!g.bO+iE+YQ b'f/}

心理学空间#E7S|%JK9Y

  • 差异更替性:以提供另外迥异的资讯让“人”产生了自觉力后,而作出抉择来达成和过往有所不同的特质,并且取代了原有的特质。
  • 性状变化性:以实存环境中来进行角色扮演之经验历程后,而取得领悟来达成。
  • 阶段递变性:将时间、情境掺揉后,以进程的方式分阶逐段地渐渐达成目标。
  • 移转性:运用其他方向或目标的定向,来促使“人”能产生专注而发生移向。
  • 资讯流动性:提供其他(知识)资讯来产生镜映作用,并且取得相互反馈的资讯流以作为抉择的使用。
  • 覆盖性:彻底地作出反向的变化,使外显表徵行为对应于外部情境的期望和需求,但是并不全然的由内部产生变化,只是减低原有的认知之比率和其影响的程度。
  • 外显扮演性:使用立即扮演的角色之方式,让外显表徵能够对应到外部情境的期望和需求,而能逐渐地潜移默化。
  • 质性改良性:自觉性的领悟,使“人”对实存的意义产生新的理念,而变化了内外表徵、认知的建构和採取的策略与行动。
  • 移位脱离性:将目前的外部环境置换成为心理环境。
心理学空间,y.xES+PZr

心理学空间:`+N'q#vU

'i$D(J4~@ t5d5wg|0 能使“人”造成改变是牵扯到情境的化学变化而发生,换言之,是要促进“人”在生理系统上先要受到内外强大的刺激,以致于在记忆和神经模组系统上产生了固著而重塑。整个的变化有两个模式:

ui)?2MjD1q0

g hA.@ k(FQ(k0

r!aX5Z^2S1j x$k0
  1. 电化—生化—电化模式:电化系统引发了生化系统的强烈的活动,而造成结构性记忆和神经系统的基模变化成为更新的基模。例如:心理学空间9ce$jw9?`o'[ hE
    心理学空间:i/nR-pt/PQt
    • 目睹过严重交通事故后,从此就不敢再骑机车上街。甚之原来很熟练的驾驶技巧,也变得一但握了机车手把时就会发抖个不停。
    • 脑区内的神经系统因生命历程或基因建制的影响,发生了系统内的活化不足或者是过度活化, 因而产生了器质性的徵兆;例如忧鬱症、精神疾症…等等。
      ;v aO(G S fAa2h0p-H0
      |&b-g"pu}d e c5\0
  2. 生化—电化—生化模式:因为内分必系统之长期不稳定分泌的缘故,因此造成大脑的神经系统基模的活化回路被改变而进一步地固化,所形成了外显行为的长期性之变化。例如:
    H.m ^.R*lA0
    *l6` o;TZDFr0
    • 因雌性激素的分泌减退而形成的更年期症候群,使得原本乐观的人变成悲观的外显性格。
    • 又如甲状腺过度亢奋而造成的情绪不稳定。
    • 睾固酮激素分泌过高,造成了极强的驱使性而产生了强烈支配他人的欲望和其性格的改变。
    • 长期使用药物和违禁品药物、兴奋剂、抗忧鬱药品和安眠药…等所造成了内外的变化。
      .b"n6F}-}:V0
      Dl e8VT6n:Bf0
心理学空间$]]+vBQ/w5]Xm"}

心理学空间F*}lJJ

+AFi[,l k8R'h"tL0 如何使“人”改变的理论和方法很多,大致可以归类成几个基本方法:

AtF/nh1]-zN:N'O0心理学空间s!E*{T%N.O7aL

3HCE(m'[7k0
  • 心理干预方法:採用谈话、叙事或其他人际关系的方法来改善心理健康的问题。
  • 互动效果方法:以有效教养(effectively nurturing)来对应自然建制(natural construction)而得到良好的外显行为。
  • 情感涵化方法:建立安全性情感环境来发生trust(信任)等于trade(置换)的效应而产生变化。
  • 依托假设方法:藉由仪式、宗教、信仰、典范的依託而得到变化。

)}r'v8Uwlg,V0心理学空间 _1F#X5?fu LV f

9o&I(g4K&\$W*\-]0 至于想要达到改变的目标可以归类如下:

0^ uf?,U1k0

F3tqf2lR5d}0

}$\6?9_!y!Y"e'd0
  1. 洞察(insight)
  2.  自我察觉(self awareness)
  3.  自我接纳(self acceptance)
  4.  自我实现或个体化(分化)(self-actualization or individuation)
  5.  启发(enlightenment)
  6.  问题解决(problem-solving)
  7.  心理学教育(psychological education)
  8.  习得社会技能(acquisition of social skill)
  9.  认知上的改变(cognitive change)
  10.  行为上的改变(behavior change)
  11.  系统上的改变(systemic change)
  12.  赋权(empowerment)
  13.  复原(restitution)

X#T)Pw#h"S|7R z0

[(l p k0]ABr7f]0心理学空间b0P9}t2?*{9` L\"ee

 没有一个理论和方法能够涵盖到上述全部的目标而达到预期的综效。但是每一个方法和理论都有其专注的取向和效果的利基。改变是需要“人”的内部深层的觉醒和欲念。俗语说:“自助者,天助之”。“人”要做出改变以前必须做好接受改变后的内外情境之更新的心理准备。心理学空间+[ p2Qq)s'?H

心理学空间XX)AU#b.N

至于在心理治疗与谘商领域的理论著墨的派别甚多,能够运用来作出改变的方法可以归类成四大区块:心理学空间O6|3E hD Xkz0A

)E-vU%cy^;^0

'HQq,Q1gR%m0
  1. 以宣洩技巧的治疗法:用导引情绪的流露而将“人”的内在隐藏和压抑之能量释放出来,以达到改变的目的。
  2. 诠释性的治疗法:运用自由联想的技巧,引出来自于潜意识的资讯,并且以理论依据的技术来对于潜意识资讯之意义加以解释和实施。进而改变人生的意义而达到改变的目的。
  3. 行为形成机转的治疗法:以反向暗示的技巧,帮助“人”能够产生自行觉察和思考,并且提供行为之准则,使“人”能藉此准则以希望的习惯来取代原有的而做出改变。
  4. 辅助性的治疗法:结合心理治疗理论和表达性艺术、视觉意像艺术、游戏、音乐、戏剧、心理剧、舞蹈律动、宗教……等等,都有实证和有效的改变结果。
心理学空间1GK:{J7?'B,DV&A%[TV

心理学空间fEBPgg5}/Peg

心理学空间#c2Rq2eFa

 “人”生的自身处遇必然是孤独的(alone),肇因于人类有个独特的、个别差异性极大的大脑,因此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unique)。既使是同卵双生子在任何特质上也是有显著的些许之差异。这是与其他物种相当不同的特点,换言之,也可以说是每一个人都是单一的物种。但是“人”是可以alone而“人”生却不能孤单的(lonely)。演化的天赐使“人”不能离群而索居,脑神经系统是需要经过两人以上的经常性“同频共振”后,才能取得平衡和运作的稳定(精神状态才会健康)。何况基因的建制又将人类绑在一起,必须过著群体性的社会化的生活。所以建立连结网络是“人”设想过著健康和快乐的生活,必然和极力地去实行的日常性的活动。然而就在建立连结网络的活动过程当中,难免会遇到节点异位和脉络重建的情况,自然地也需要做出改变。心理学空间t KA%Pi(DR Gq

心理学空间"dm1W(U`hH+a

何况“人”的内心情境不也是如此?

-lTFV]G0

mG0w;Y/PL6ni0──原文刊载于交大友声第430期。

Na)n/RX L-Ux*]{0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人为什么需要睡眠?为了遗忘 自我
《自我》
为什么一条受虐的狗,比几十万难民更让你心疼?»
查看全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