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第三部分整合与起飞(1952-1980)心理学空间7OuB2O)kV_2i 心理学空间a;s,Ru!rNh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教研室、辅仁大学心理系陆续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合并,著名心理学家彭飞教授担任系主任。教育系成立了心理学教研室,郭一岑教授任教研室主任,主要成员有原师大教育系的郭一岑、伍棠隶、朱智贤、尹德新、薛鸿志,来自辅仁大学的林传鼎、谢斯骏、张厚粲,中国人民大学的彭飞、李屏西、孙昌龄、芦玉、章志光等,使我校心理学教师队伍达到20人左右,主要负责教育系学校教育和学前教育两个专业的心理学相关课程和全校各系的心理学公共课的教学工作。多元化的师资队伍共同奠定了北师大心理学科日后蓬勃发展的坚实基础。心理学空间8D,Dvz3_
心理学空间 l!G?:Z
j9t
最初郭一岑负责教授普通心理学,朱智贤负责儿童心理学的教学,还有苏联专家在我校讲课。1956年以后,彭飞、张厚粲教普通心理学,章志光任公共课心理学教研组组长。以后又逐步增加了教育心理学,心理学教学法和心理学专题课堂讨论等。心理学空间-@3@*L~#v F tC

[^%?-_8~4RK/L0
.L/Ca5nf0 50年代初,教研组与进修教师合影(后排左一为朱智贤,左二郭一岑,左三为薛鸿志,左四为章志光,左五为冯忠良,右一为谢斯骏;中排左一为彭飞,左四为张厚粲,左五为陈帼眉)

#_5eK]oX_n0 心理学空间8Gx8dYX-eg3am1O^
p,s6x:B;eI9yr0 |
/G!{yMoZi0 | 心理学空间-F O3bBp#@
|
研究生论文写作计划(摘自1954学年度第一学期心理学教研室工作计划)
/\h&qJ5@Q2hu/eN0
'i D1L[jt!_k/| dNU0
心理学空间k4qCD&F*Lf
UrR C.s W:v0
g.K
n:Z*T,Z01958心理学教研组编写的《儿童心理学教学大纲》(草案)心理学空间dp+C%~'b'u&L^

C(u[7o7qfb0V0李汉松老师当年作为学生在普通心理学课上做的笔记
Wk]
WApW?c01952年至1959年间毕业于北师大教育系学校专业的部分学生后来踏上了心理学的研究道路,他们中间有陈琦教授,研究心理学史的李汉松教授,目前仍活跃在教学与研究领域的认知心理学家彭聃龄教授等人。心理学空间xZ8Tg(x
二、心理学专业成立(1960-文革开始)
Q R
DHtK(h/kv{`p4a0 1960年,教育系下设心理学专业,实行本科五年制。当年成立了普通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教研室,负责人分别为彭飞教授和朱智贤教授,教师总人数为18人。从当年开始,连续6年招生,但因后来发生政治运动,只有前面3届本科生顺利毕业。此间还招收过一届硕士研究生。心理学空间%o7ws
~]
此阶段心理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已经与现在的相差无几。基础课有数学、物理,专业课有普通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实验心理学、西方心理学史、心理与教育统计、神经解剖生理学、生理解剖、遗传学、医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等,并且,医学心理学、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分别为学生提供了到安定医院、幼儿园与小学见习或实习的机会。许多课的课时都比较长,比如普通心理学上三学期、儿童心理学和西方心理学史上两学期。并且,有些课由擅长该领域的多位名师共同执教。这些原因使得课程的质量很高,为学生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
5S1VP*Tje0Fo
E0 这期间的毕业生成为文革后我国心理学界的中坚力量,比如我们熟悉的张必隐教授、郭德俊教授、林崇德教授、孟庆茂教授、程正方教授、郑日昌教授和华中师范大学的刘华山教授、公安大学的李世棣教授等。心理学空间;}? yy&\? opL

[e'^%U`3R01966年朱智贤和张厚粲老师带领学生到遵化县实验小学实习。
(后排左起第五位和第六位分别为朱智贤老师和张厚粲老师)心理学空间 z*ev8^e:A.C

'Y(Rf;\i/D/j8J/[0学生在此次实习中完成的个案研究报告。心理学空间/f(D4\ s4vs3@+@2Qi
十年文革中,心理学专业受到严重的摧残和打击,濒于解体,所有研究和教学工作都停止了。
Z'`'n!w_W]0心理学空间.o;d*NE!}
O-i
三、心理学恢复招生(1978-1980)
!k6FP"R:E-t
w0 文革后的1978年,心理学专业迅速恢复了招生,当时虽然还隶属于教育系,但已经开始招收理科生,并由本科五年制改为四年制。78级和79级毕业生中涌现出大量优秀的心理学工作者,他们治学严谨、开拓进取,为北师大乃至全国心理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目前活跃在学术界的董奇、车宏生、金盛华、许燕、邹泓、陈英和、舒华、王耘、阎巩固、韦小满、林春梅、刘力等中青年学者都是这两届毕业的优秀学生。
N
uK7Q7x?*u _*U0
心理学空间LZ cw"t@
心理系78级学生毕业留影
Y)xTK6mI~&m0
心理学空间.y5O{1})X!V@-Q
Wz0P
心理系79级毕业留念
ys'?r+Z0T8e)zm0
3Cd:Q9{R;c~I/VS0同时,心理学的师资队伍在短时间内得到了调整和补充,一批中青年骨干教师如彭聃龄、陈琦等被派往国外进修学习,一批60年代心理学专业的毕业生回到了母校,他们共同为恢复和壮大心理学专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心理学空间"q:l/z)dQ,gJ
H A.Iv
心理教研室的老师们为学生开设了丰富而又优质的专业课,在文革前已有课程的基础上增设了认知心理学专题讨论、社会心理学、心理测量等课。许多专业课都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见习、实验操作的机会。同时,80年代以后,还邀请了一些美国专家为学生开课。除去正规的课程,心理教研室还会不定期的举办一些讲座,为学生讲授最前沿的心理学研究。
PB9j*GCJ4SmsF0 如果教研室没有人能开某门专业课,就请外校的老师来开课。70年代末80年代初,许多外校的老师都曾到我校任教,如北大心理系的邵郊、沈政,首师大心理系的林传鼎以及中科院心理所的荆其诚老师。在这样坚苦的条件下,北师大心理学开始起飞。心理学空间
FFn+wS&_l
这段时期,学生中的学习气氛非常浓厚,很多学生都热衷于在各种科学或科普杂志上发表自己的观点,进行学术讨论。同时,体育锻炼和文体活动也很丰富,班里会经常组织排球、篮球赛,春游、秋游,在各种节日时也会组织一些集体活动,班级的凝聚力很强。
%hY'scdhi0
a yx(zZ:b)Ky]0 79级同学在颐和园春游的留念心理学空间IwDK SA8Z
1{1t| z6v
S+aR+v)w0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