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作者: 朱智贤 / 6809次阅读 时间: 2016年11月28日
来源: 《儿童心理学》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1y mM$o6y [zl0一般说来,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稳定性,如阶段的顺序,每一阶段的变化过程和速度,大体上都是稳定的、共同的。但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和教育条件在儿童身上所起的作用不尽相同,因而在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和速度上,彼此之间可以有一定的差距,这也就是所谓的可变性。

(R/cWG Q8o0 心理学空间#o$P%Cl7F/mW#IlO

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稳变性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随着各种条件的不同,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在一定范围或程度内,可以发生某些变化,而这些变化又是有限度的,而不是毫无限度的。心理学空间V&zn9II1Ou

^/~,\$NT'Tr5]0儿童心理年龄特征之所以是稳定的,主要原因在于:儿童心理发展是儿童在掌握人类知识经验和行为规范的活动中,心理机能不断经过量变质变而实现的改造和提高的过程。心理学空间?UBch]}

hx"D%]?O0首先,人类知识本身是有一定顺序性的,儿童不能违背这个顺序来掌握它。谁都知道:先要学整数四则,才能学小数、分数;先要学算术,才能学代数;先要学平面几何,才能学解析几何;先要学动物植物,才能学生物进化;先要知道历史事物,才能懂得社会发展史;先要识字,才能阅读;先要朗读,才能默读;先要阅读,才能写作;如此等等。再好的教育方法,也绝不能使不懂算术的儿童掌握代数,不懂欧几里得几何的学生掌握解析几何。心理学空间9M1D^*lyp6\ uLNn,p

x4a??W;d0其次,同是掌握一门科学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也是循序渐进的。小学生可以掌握代数,但就其掌握的水平或深度说来,是和中学生不同的,更不同于大学数学系的学生。同样,幼儿园的孩子或小学儿童也能理解一些道德概念,但和青少年的理解比起来,也是大不相同的。心理学空间_,?O'}im+r

心理学空间0\9m5Uj9Uy;N rc9v

再次,从儿童掌握知识经验到心理机能得到改造、提高,也是一个要不断经过量变质变的过程。儿童从直觉行动思维上升到具体形象思维,再上升到抽象逻辑思维,是在掌握知识经验的过程中实现的,但却不是立刻实现的。最初,儿童的智力或思维活动主要是依靠感知运动来调节的(如乳婴儿),以后,可以主要依靠表象来调节(如学前儿童),最后,才逐步学会主要依靠逻辑思维,即逻辑概念和判断推理来调节(学龄儿童)。

k$ykik6[1|V0

+Pka+N9tER0最后,谁都知道,掌握知识经验是脑反映客观事物的活动,是学习活动。而儿童的脑是有一定的发展过程的,同时,在学习某一事物时,脑中所建立的联想也是有一定次序的。

L'H9?QC({{0 心理学空间0{Hb2Gewt!~H` v1E

儿童心理特征之所以是可变的,其主要原因在于: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发展是受社会和教育条件所制约的。心理学空间Y@ yT8]}

*I@-v:^R"k6W:x,wI#@.B0首先,社会条件不同,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发展是不完全相同的。

Bc s|W5^$H8F0 心理学空间I.}0]%t B q yZ:h

其次,教育条件不同,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发展也是不完全相同的。这在我国的教育改革过程中,由于某些学科按照儿童学习的规律重新编排了教材,改善了教学方法,使儿童能更快地掌握知识经验,从而在一定限度内使儿童心理有更快的发展,就是最显著的例证。

7p)w3`S&kP0 心理学空间`6z@8G-@/G!T

由此可见,必须全面地、辩证地理解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的相互关系,才能揭示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实质。

{t_)mEN1Wc;Yjz0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儿童心理年龄阶段的划分 朱智贤
《朱智贤》
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年龄问题»
查看全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