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经济学的过去,现在,将来
作者: 转载 / 8816次阅读 时间: 2016年11月23日
标签: 行为经济学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行为经济学的过去,现在,将来
心理学空间vpL!Rl\g5d

{*@ q&ajg5Z0心理学空间)~&{ }m b|8N

行为经济学(Behavioral Economics)心理学空间7D,f'M$Pe&HC8uW

心理学空间GAx(Kc:oy^

何谓“行为经济学”(behavioral economics)?简单地说,行为经济学指的是“将经济学(特别是个体经济学)的理论应用在动物行为上的实验分析”(Nader et al., 1993),更确切的定义,行为经济学是“行为分析的特别应用,这种分析方式强调个体对不同增强物间行为的分配会受到环境及生理因素的调节”(a special application of behavior analysis that emphasizes environmental and biological factors modulating the total allocation of performance to available reinforcers) (Hursh, 1991, p.392)。以下将以行为经济学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分别介绍行为经济学的历史、现有研究成果及未来研究的展望。心理学空间o$nK~ J/q8\5U

\5|6Npr8uE!S%FH&Q q M0行为经济学的过去

pD$L'io*U)i:O0心理学空间6cUs9O0G}7`

谈论行为经济学的开始,首先得从增强物的界定开始谈起。从行为的角度探讨学习,增强物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的角色。在早期,增强物通常定义成“可增加在其之前所发生行为在未来再发生机率的刺激”,这种定义最大的缺点,也是最常被攻击的部份在于它的“循环论证”的定义方式。因此Clark Hull(1943)提出由“need reduction”的角度来判断某一刺激是否是增强物,这种纯粹由生物需求(biological need)观点的定义方式很快地被找出一些反证,在某些情境下,增强物非但没有降低反而提高了生物需求。因此Hull和他的学生Neal Miller将上述理论修正成由“驱力降低”(drive reduction)观点的定义方式,亦即可降低驱力所引起任何负面感觉的刺激都可以当成增强物,但这种理论也有两个问题: (1) 驱力的负面感觉如何以客观方式的测量,(2) 相似于“need reduction”的情况,有增强物性质的刺激有时没法降低甚至提高驱力。所以Paul Meehl (1950) 提出由“Trans-situationality”的角度来定义增强物,也就是在每种情境下皆可增强某一行为发生的便是增强物。在大多数的例子中,是否为增强物都是一致的。但是David Premack找到一些例外,因此他提出“Premack's Principle”来定义增强物,他认为事件发生的机率有高低,当两个事件在一起时,高机率的事件会增强低机率的事件,因此没有绝对地的增强物,在各种情境下,增强物都是相对地。似乎Premack's Principle便可以解释所有的情境了,但是有些情境仍然超出Premack's Principle的预测之外,如果有一情境要求“高机率的事件多发生一点,低机率的事件少发生一点”,Premack's Principle便无法成立(请参考 Eisenberger, Karpman, and Trattner, 1967的例子)。 所以Timberlake and Allison(1974)将这种情形纳入考虑而提出“Response Deprivation Theory”来定义增强物。这个理论认为个体会偏好行为之间以某种比例存在,如果某种程序会降低个体较偏好行为与其它行为间的比例,则在此种程序下,该行为会成为增强物。这个理论可说几乎符合各种的预测。在这个理论的刺激之下,Allison, Timberlake, Lea, Rachlin等人发展出新类型的增强理论“Behavioral Regulation Theory”,这个理论的假设是在没有任何限制的情况下,个体会分配其资源,劳力、时间或其它方面,以求得到最大的满足。因此在这种架构下,所谓的增强是放在整体环境的限制之下,去考虑如何分配各种行为以求得到最大的满足。Behavioral Regulation Theory 和 Response Deprivation Theory的差异在于前者说明何以某行为会被增强(即发生的机率会增加),而后者只指出何种行为会被增强。Rachlin and Green(1972)提出的“self-control”可用以辅助了解Behavioral Regulation Theory的概念。假设今天晚上有一片你相当喜欢的电影,明天你也必须缴交一篇报告,去看电影势必让你无法如期交出报告,也因此对成绩有所影响。对一个中国学生来讲,成绩好坏是相当重要的,虽然看电影是学生相当喜欢的活动。由Response Deprivation Theory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看电影是一个高发生机率的事件,交报告是一个低发生机率的事件,假设原先两者发生机率之比例为二十比一,因为现在要交一份报告,所以势必想两者的比例会下降(如十八比一),所以看电影会成为一种增强物,会以增强写报告的行为。再由Behavioral Regulation Theory的理论来看这个问题,Rachlin认为时间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假设报告缴交期限就在明天,那么就此中国学生而言,他会得到最大的满足应该来自于先延迟享受看电影的满足感,等写完报告之后再去看电影,如果报告一星期后再交,那么中国学生应该选择今晚先去看电影,再花时间写报告。确实何种行为会发生来自个体考虑到如何去分配行为会使他得到最大的满足感。在期末考时,如何分配时间阅读个科目的材料便是另一种例子。

}NYTD5vN0

7[1|!\|N}N'p4\2s0学习的理论发展到此让心理学家及经济学家发觉到原来心理学与经济学有相通的部份。心理学家所讲的个体会追求最大的满足,经济学家则说个体想得到最大的效用(utility);心理学家认为不同的事件发生机率有高有低,经济学家认为个体会有偏好(preference)。这表示经济学的法则可能可共享于人类及动物,以及透过经济学的角度可能可增进对学习的了解。因此在经济学家与心理学家的共同努力之下,行为经济学在1970年代开始发展。心理学家开始采用经济学的角度来描述学习的行为。

lU7i{oK0

9we.wL{ c0 心理学空间"v!o^%U yc;x*h F

j.QAD.|[lH(a0行为经济学之所以在心理学领域中没有得到热烈的注意,有几个因素是可能的原因:(1) 所探讨的题目太偏向经济学,因此得不到心理学家的注意。(2)心理学研究选择的方式几乎没有例外地都是采用一些在“质”方面相当类似,甚至相同的,因此可以互相取代的增强物,因此较少受到注意。(Green  Freed, 1993, p.144)心理学空间8G1JG(^o-W%Z

心理学空间;O%{'QP Gj

行为经济学的现在

Kw u5ae6o0

q mV7d$`0探讨行为经济学的现在,作者想以研究团队为单位来介绍目前的研究结果。这些研究团队大概可分成在Walter Reed Army Institute of Research的Steven Hursh, Richard A. Bauman, Thomas G. Raslear, David Shurtleff, Laurence Simmons, Indiana University的James Allison, 及William Timberlake,在Rutger University的Geroge Collier,在The American University的Alan Silberberg,Frederick R. Warren-Boulton,在Washington University的Leonard Green 及Debra E. Freed,在University of Michigan的Gail Winger,在Columbia University的Richard W. Foltin,在University of Vermont的Warren K. Bickel, R.J. DeGrandpre, John R. Hughes, Michael P. Layng, Gary Badger, Stephen T. Higgins,在Auburn University的Rudy E. Vuchinich,在University of Mississippi medical center的Justin A. English, James, K. Rowlett, William L. Woolverton,这些研究团队的研究结果通常发表在Journal of the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Behavior及Aniamal Learning and Behavior,也有部份结果发表在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Animal Behavior Processes及Physiology and Behavior这两本期刊之中。心理学空间9gQ(Q`T7P ?yX$z$i

g9^\5D {m7g0由行为经济学的过去这一节的介绍,行为经济学似乎只是研究方向推演之下得到的成果,并未显示出行为经济学特出的一面,特别在解释一些少见的现象,有其它心理学传统理论不及之处。因此作者想先介绍传统的选择理论(choice theories),再以实验例证说明行为经济学特出的部份,这部份的结果则分成需求(demand)、收入(income)、生产(production)及取代与互补(substitution and complementarity)等部份来介绍。

Q-M R"Ek {$?M!M0心理学空间1?:p1b yQdDB

传统的选择理论大约由1960年代大量关于选择的操作制约实验开始,这类理论家都同意“所有的行为都和选择有关”这句话,最早且受到最多注意的理论是Richard Herrnstein(1961)所提出的“Matching Law”,实验进行的方式是同时呈现VI 135秒及VI 270秒两种程序(所谓的concurrent schedule)。在箱子内的老鼠对不同的程序反应可得到相同的增强物。Herrnstein认为对某一程序产生反应的比率会和从这个程序得到的增强物所占的比例相符(请看等式一)。实验的结果显示老鼠对VI 270秒程序的反应占总反应的17%,在这个程序得到的增强物占19%,符合Herrnstein的看法。这种说法相当贴切地描述(并非解释何以如此)了很多的人类或是动物的选择现象,但并非没有反驳的例子,W.M. Baum(1974, 1979)就提出undermatching,overmatching及bias三种matching law不能解释的现象。除此之外,matching law不足之处也有学者提出补充。Harold Miller(1976)认为增强物的品质也是一个决定因素(请看等式二)。如果两种程序采用不同的增强物或者品质不同,则matching law就不会成立。至于每次得到增强物的量也是一个影响的因素(Baum  Rachlin, 1969,请看等式三)。Herrnstein认为动物可能天生有一内部的机制,使其表现的行为符合matching law。综合Herrnstein、Baum及Rachlin的研究结果,当动物遇到选择的情境时,此内部的机制会使动物比较各种选择的后果(例如增强物的质、量等),再依此比较的结果重新分配在各种选择上行为反应的比例。整体而言,matching law只能算是一种描述性的理论,它只能预测结果是动物会如何分配其行为,但不能解释动物何以如此分配行为的发生。后来的研究者解释何以个体的表现会符合matching law的预测,Herrnstein  Vaughan(1980)提出Melioration Theory,Rachlin, Green, Kagel, 及Battalio(1976)提出Optimization Theory,后来更有一些研究者题提出Momentary Optimization Theory( Navin, 1969, 1979 )。这些理论可分成两类:一是从行为的整体观来描述解释决定行为的产生,称之为molar theory,一是从微观的角度来看决定行为的产生,称之为molecular theory。两派理论立论的根据是整体观的研究者认为行为必须由整体的角度来观察才有意义,微观的研究者则认为光是观察记录反应次数或是反应的时间并不能显现行为真正的意义,观察行为内部的结构才能真正显示出行为的意涵。

'A%~ O3a2k3]b1O#R0

pm7O^:Zz{ {0(等式一)心理学空间Rff)j^u@tm

心理学空间ys-R/jl

(等式二)

um-eCw\:|:x0

PL2I"NBv&zP.fM0(等式三)心理学空间7D`*U q\:U7v nVY

f']Z D'\oscu5J0Herrnstein提出的Melioration Theory基本假设是个体会投资越来越多的劳力、时间等资本财在比较好的选择上。以老鼠为例就是用多少的力量去压杆子可以得到某一定量的增强物,若压左边的杆子可以得到同样数量的增强物但压杆的次数较少的话,理所当然老鼠会选择压左边的杆子(请看等式四)。等式四其实是等式一的移项之后的结果,不过在意义上有相当大的不同。Herrnstein认为一旦等式四的等式处在不相等的情况下,个体的反应会从较差的选择(指增强物除以反应数目的比例较低的选择)转移(shift)到较佳的选择。这种预测由等式一也可达成。假使将等式四以等式五的方式呈现便显示出它特别的意义。假设两种选择得到增强物在各方面的性质都相同,所须付出的反应也在各方面都相同,则前者表示单每单位的劳力付出可得到多少的增强物,后者表示得到每单位增强物需要付出多少单位的劳力。这是行为经济学常讨论的单位价格(unit price)。利用单位价格的分析方法,已经有相当多的研究者得到不同于以往的研究结果,对于分析一些特别的行为现象也是相同有用的工具(Baum, 1991; English et al., 1995; DeGrandpre et al., 1993; Bickel et al., 1991; Nader et al., 1993)。Herrnstein并且认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也会采用melioration theory进行选择,不管是普通或是较重要的决定(Herrnstein, 1990, Herrnstein and Prelec, 1991),因为如此,人们所得到的利益往往不是最佳的(optimal)。

ZA{ Y/jPok0

*a6_P~*}d2Pd0(等式四)

V0q(f0vHVw%_0

!xwB1Dt0(等式五)心理学空间Nt4Fy)Ue)YjC

心理学空间!E7y(s7qJ|V*["H

支持Optimization theory的学者认为个体的目标应该是取得最多的满足,因此这派的学者反对melioration theory的看法,他们认为:最佳化是选择行为的基本基制,而反应与增强物比例的相互对应(matching)是因为在这些情形下恰好是最佳化的情境。Rachlin等人利用计算机仿真Herrnstein(1961)实验中的选择行为,结果发现得到最佳化的结果(指得到最多的增强物)时恰好是一种对应的情境。Rachlin并且假设动物在反应时,会考虑与反应有关的各种因素,包括时间的因素,因此动物会尝试各种分配行为的方式,从其中得到最佳化的结果并且依此稳定反应的形态,而对应行为恰好在某些情况下可最佳化增强物的取得。这种说法并未得道支持,在实证的研究中发现有些研究的结果支持matching law,而有些研究的结果支持optimization theory,因此Standon  Hinson(1983)提出折衷的看法,他们认为:在某些情境下,optimization theory可以适当地说明个体的选择行为,但是个体如何达成最佳化的结果,optimization theory并未敢给与良好的解释。心理学空间 gX.s8_-Tv

xx;ygl$k*`:y/aw0从整体观的角度,optimization theory并未能给与较佳的解释,同样是最佳化的想法,有些研究者从微观的角度来看选择行为,他们认为个体在每一个时刻会选择在当时是最佳的选择,称之为momentary optimization theory,和optimization theory最大的差别在于momentary optimization theory认为个体并非从长期(long-term)的角度来进行选择,另一方面,这个理论也预测个体的选择行为会出现有次序及循环的形态(orderly and cyclical pattern),研究者并不期望动物会表现出完全符合momentary optimization theory的行为。这派的研究者也找到momentary optimization theory的生理支持证据:动物具有有限的记忆与决策能力,因此动物若有最佳化的行为,应当是以momentary optimization theory的形式而非optiomization theory的形式,由此也表示molecular theory较molar theory是较合理的理论建构。心理学空间6ZV|$a!F1q

心理学空间U_%MY,@A`ie|

Howard Rachlin(1970, 1974)和George Ainslie(1975)分别独立发展出关于“self control”的观念,因此有时便合称Ainslie-Rachlin theory,它的主要想法是在选择的情境中将时间的因素考虑进去,如此一来便可有效解释各种实验的结果。另外这个理论是架构在两个重要的假设上,一是增强物的价值会随着做出选择与得到增强物之间时间的增加而减少,一是个体会选择具有较高价值的增强物。以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这个理论,它最大的特色在于考虑“时间”在选择行为中的角色,以及个体是理性的,一定会选择较佳的增强物。另外有一些学者则提出discount function 的概念。从Rachlin(1991)的self-control 可得知若个体面对一个立即而较少价值的增强物及一个得等待一段时间但价值较大的曾强物时,个体可能会表现出self-control而选择较大价值的曾强物。但在某些情境下,动物也会选择立即但较小的增强物。两种不同结果的原因为何?Rachlin认为可能是某些动物较缺乏self control的能力,由注意力可促进self-control的能力推知可能是环境太单调,缺乏可转移注意力的刺激,有许多理由可解释两种结果的差异,在上述条件加以控制的情形下,这个问题可简化成等待时间与增强物价值间的关系,很直接的想法是等待时间越长,增强物的价值越低。举例而言,一年后才可取得的一万元,可能等于可立刻得到的八千元,若是两年后才可取得,价值可能只有六千元。亦即取得性降低会使增强物的价值降低。以期望值的概念来说,这是很合理的。以行为经济学的观点来说,增强物的贬值非关生理因素(e.g. palatability, taste, ...),而是因为时间上的折扣(temporal discounting),此种折扣的产生基于两个假设:(1)在等待的时间内,会使得增强物取得性之危机(risk)上升,可能会有其它的因素使得个体无法取得增强物,(2) 会造成个体不幸无法取得增强物的机率是固定的。因此有研究者提出公式想预测个体的选择。第一种公式认为时间折扣会成乘幂函数的关系(如方程式一),第二种公式认为二者的关系是一种双曲线的关系(如方程式二,Ainslie, 1992; Mazur, 1987; Rachlin, 1989)。心理学空间sQ]r]?/|K

nU&@;s8_Dy0V=A e -kd (方程式一)

Kxy@v"``~/K0心理学空间1]5pv5W6H!I!A*Y5B

V: 未来会取得增强物现今之价值

Nx Tm&d~#o!w:wd0心理学空间*c$n7q}sC#Dx

A: 未来会取得增强物现今之数量心理学空间rGB:_y5tn#o{

心理学空间"p&l)VA+W G HB

k: 个体无法得到增强物可能性的常数心理学空间2nDq\E*K

y'L h&n\B"p*B0d: 得到增强物延迟的时间心理学空间#b8N&^2m4t-N(B

od4G4{DC2\0V=A/(1+kd) (方程式二)

G@8M:DZ9X Mv)}0

U Jzu/t.T|y9[/E0V: 未来会取得增强物现今之价值心理学空间v9q1a&yd? J]

SHG2EO;eh&L F#@5^0A: 未来会取得增强物现今之数量心理学空间#xrC f+V6{-r#ZY

-t{_Y^,{0k: 增强物价值降低的常数心理学空间[6OJ}vm-z0umj

0iDz8\m(D4zDP@n0d: 得到增强物延迟的时间心理学空间N v/eK+je k N

%['}$E1\:m5J.v}0究竟二方程式何者预测力较佳?Rachlin et al.(1991)认为双曲线方程式有较佳的适合度,但Myerson  Green(1995, p.264)认为Rachlin的结果来自群体的资料(aggregated data),而非单一个体资料(unaggregated data)(Estes, 1956; Sidman, 1953; both cited in Myerson  Green, 1995)。这两种数据所形成的函数并非一定一致(necessarily the same),因此,Rachlin et al.(1991)的看法并非一定正确,于是Myerson  Green(1995)重新分析Green, Fry  Myerson(1994)的资料,结果发现还是双曲线模式预测力较佳,乘幂模式在短等待时间的情况中会高估增强物的价值,在长等待时间则是低估。另外在生态效度方面,双曲线模式可允许偏好反转(preference reversal)的发生,也预测无差异函数(indifference function)的存在,对于延迟得到酬赏时间之间的关系函数的范围(>1)也做出正确地预测,这些都是双曲线模式优于乘幂模式之处。心理学空间P,zF$} FlL/q,z

心理学空间5Mz\5F&|7\#\ x6I_C

先不讨论双曲线模式用以预测选择行为的种种细节,在经济学上,有一个主题与此相关,先介绍在经济学中如何预测选择行为,再回到双曲线模式预测的讨论。在经济学中,以Present value Index(PVI)代表经过一段时间后才可得到的物品目前的价值,银行存款的例子可以说明PVI的意义,假设一年后可得2000元,与现在可得1500元,应该选择何者?进一步假设唯一可使钱增值的方式是存到银行赚取利息及个体的经济状况良好,如果年利率是6%,那么一年后的2000元,现在约等于1887元,也就是PVI,因此理性的个体应该会选择一年后的2000元。这是一个相当简化的概念,现实世界中的投资管道相当多,附加的风险也不同,个体本身的经济状况也不同,况且尚有其它因素会影响到个体的选择,因此推估PVI是相当困难的。比较discounting function及present value index可发现两者其实是相同的想法,采用不同的方法(往前估算,往后逆推)。在上述实验中尚有另一个特性是个体(动物或人)并没有使增强物投资增值的管道,延迟的酬赏一定得经过某段时间才可取得,并无法利用某些公式换算而提早取得,所以在这些实验中主要是探讨“等待时间的价值是多少?”。个体在诱发刺激(incentive stimuli)及生理需求的内外在夹攻情境下,花一段时间等待是否值得?此问题即如多等五分钟的价值是否大于多二百克食物的价值,如果是,个体便会等待,如果否,个体会立刻取用较少的食物。由此可引发另一个问题,劳力(labor)与时间的功能等同性(functional equivalence),以FR1与FR20比较,是否多等十秒等于多压19下,从Bauman(1991)的研究结果,逐日提高老鼠得到增强物的要求,并且测量在几个指针上的表现,Bauman以完成某一FR所需的时间,将此时间转成FI的程序,再观察上列指针的变化,老鼠在大部份指针的表现是相同的,支持“劳力付出与等待时间具有功能等同性”。此说法值得质疑之处在于并非全部指针的表现皆相同,既有不相同的指针还存在功能等同性吗?这个问题得由功能的等同性的定义回答,既是功能等同,首先便须确定在何种功能上等同,由完整的功能定义才可探讨是否具有功能等同性的问题及某一指针是否可成为功能等同性的指针。

sg?gp W:\ x!_\0

JO _+Cz C4`0在传统选择理论的基础上,行为经济学结合经济学的概念,用以描述及解释个体选择行为。以经济学的角度来探讨选择的问题,使得行为经济学做出和传统选择理论不同的预测,并且考虑了环境的效果,因此得到的预测较符合实验的结果。底下以经济学的分类方法来介绍目前行为经济学的研究结果,并且比较传统选择理论及行为经济学对结果预测的不同,由此了解行为经济学的优缺点及价值所在。

+w,@Bg.TVu0心理学空间/E7zZ!r'c @W

因为行为经济学是以经济学为其基础,因此先行探讨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并且和传统选择理论作一比较。从1970年代开始便有学者(Staddon, 1979; Allison, 1979)开始尝试用经济学的理论(特别是个体经济学)来探讨动机性行为。这种将经济学的理论用在动物行为上的实验分析就称为“行为经济学”(行为经济学)(Nader, et al.,1993)。但是想要将行为经济学应用到动机的研究之中,首先要确定的是经济学基础的一些假设,在实验者采用的实验情境之中是否仍然成立。在经济学之中对于顾客(consummer)(如同在行为研究中的大白鼠)的基本假设大致可分成四个:(a.) have well-defined preference and always prefer more to less, (b.) are rational, (c.) know their incomes and the fixed price of all goods with certainty. (d.) are constrained by their budgets.(Hederson and Pole, 1991, p167) 。第一个假设可透过实验控制来达成,譬如实验者只让大白鼠只有数种选择(e.g. quinine and sucrose),那么大白鼠的偏好是固定的且总是如此发生的。第二个“理性”的假设,在经济学上所定义的理性是:在环境的限制之下,且若降低某一刺激,则此刺激物意亦较少被选择,个体“总是”会选择最能满足其偏好的物品。因此只有第一个假设成立时,才能探讨第二个假设。所以只要这项物品可以负担且是个体的最大偏好,个体便不会拒绝。这个假设在动物研究方面得到了一些支持,Bauman(1991)的研究发现:当实验者对大白鼠的要求太大时(譬如将老鼠放入FR512的情境中),大白鼠不是发展出较佳的策略来应付实验者的要求,就是完全放弃这种不能负担的物品。在Buxton,A., Allison,J.(1990)的研究也得到相似的结果,大白鼠变得较有效率及持久(effciency and persistence)。对于第二个假设一定有人不表赞同,也一定会有证据可以反驳这样的说法(譬如这几年在世界各地都曾发现有某些海洋动物,海豚或鲸鱼,突然冲向海滩企图自杀,但科学家们却无法了解其中的理由,在前几年的股市狂飙期也可发现一些不理性的投资例子),所幸对经济学而言,经济学的理论预测会正确并不需要所有的个体随时保持理性。因为进行经济学的分析时,并不是以个体为分析的单位,理性的假设是以群体为单位的,若一个物种中所有的个体都经常得有非理性的行为,则该物种就无法生存下去(亦即有些动物因此才造成品种消灭的命运的)。第三及第四个假设指的是个体可以得到最完整的信息,举例来说,知道所有物品的价格,知道所有物品的品质,知道本身的收入,由这些信息个体可以推导出其行为的重要部份,个体便知道环境对他的限制是什么?有多大?因此个体便可在这种限制依其偏好进行选择。这也就是何以在某些情境下,个体会选择A而不选择B的原因。如同Salamone(1991)所说的这是一个“选择的过程”(selection process),在这其中,刺激物对个体的价值(value),以及得到刺激物所需的努力或成本,便是行为选择的二个决定因素。对动物而言,这两个假设是成立的,只不过动物要得到完整的信息得透过牠在实验情境中试误( trail-and-error )以及行成制约性的学习行为而得。心理学空间g,]'I{ Eh0K

心理学空间J;g\zH;U8[,^|

需求(demand)心理学空间V A8`3QF#J#f

心理学空间3bU@oC w[

这类的研究结果可分成两方面,一方面是测量动物到底需要多少的食物或药物才会在反应上表现出来,一方面是配合单位价格(unit price)以求出动物的需求曲线(demand curve),并且由需求曲线的分析了解脑伤或药物处理的生理基础。Lawrence  Illius(1989)以动物自由进食的摄取量当做基准(baseline),再分别给与40%、60%、80%及自由进食的食物量,观察动物在不同程序下的反应情形,结果发现在Fixed Ratio的程序下,动物的反应在60%的食物供给下最高,40%与60%的反应无显着的差异,在Progressive Ratio的程序下,40%与60%的反应情形则可以区分,因此60%的食物供给可促成动物表现出最强的动机,Progressive Ratioy在侦测动机的变化上较Fized Ratio敏感。Hursh et al.(1988)将单位价格定义为成本与收益的比例(cost/benefit),并以成本-收益分析(cost-benefit analysis)加以分析需求曲线,结果发现不管单位成本的组成方式为何,反应次数皆相当近似,除此之外,脑部ventralmedial hypothalamulus受伤老鼠的需求曲线与降低食物价值时的需求曲线相似,这种结果指出某些生理因素,如脑伤或药物影响,可能会影响成本-收益比例(cost-benefit ratio),这代表动机的阈值可能因此而改变。Hsiao  Chen(1995, p.108)也从老鼠舔舐行为微结构分析(microstructural analysis)提出相似的看法。此外,Hursh  Winger(1995)更提出将需求常态化(normalization)的方法,使得不同研究或是不同药物的需求曲线可加以比较。

;oG.w"v8n0

1q#n{2d{Iew o0收入(income)心理学空间s#D F nM&~)]0L

Gz1U_9@'~3Q0Silberberg et al.(1987)使用income test来说明inferior good及Giffen good的存在。在动物实验中,所谓的收入指的是在实验程序的操弄下,动物所能得到的最多增强物。譬如在同样实验时间的限制之下,同一只老鼠在FR5及FR10两种程序下会得到不同数目的增强物,这表示在两种程序下老鼠的收入不同。使收入产生变化的方式很多,可以改变得到增强物的机率,可以改变增强物的价格,也可以改变动物反应的方式,使动物无法进行连续性的反应。Silberberg et al.(1987)便利用这种方式改变intertrial interval(ITI),使得动物得经过固定时间的ITI才可做出有效的反应,透过操弄ITI便可以改变income level。老鼠在实验箱中可同时选择较好吃与较不好吃的食物粒其中之一,结果发现,在开始的收入增加变话之中,两种食物的摄食量都增加,但是收入继续增加后,较好吃食物的摄食量会憎加,但较不好吃食物的摄食量则降低,这种食物粒展现所谓“inferior good”的特性:当收入增加时,对该种物品的取用量会降低。接着Silberberg透过改变给增强物的机率达到改变增强物取得价格的目的,结果发现:当价格降低时,对含苦味食物粒的摄食量也跟着降低,当价格上升时,苦味食物粒的摄食量也跟着升高,这符合经济学中所定义的Giffen good。接着Hastjarjo, Silberberg, and Hursh(1990)延续Silberberg(1987)的实验,并且以老鼠取代原先用的猴子,结果发现:(1). 用以找出inferior good或是Giffen good的实验程序是相当强韧的(robust),在老鼠及猴子的实验中都可以发现相同的效果;(2). 一个物品会成为inferior good或者是Giffen good,不仅是“质”方面的差异,“量”方面的差异也可以使某一物品成为inferior good,所以以苦味与普通的食物粒来进行实验,可以使苦味的食物粒成为inferior good,以很苦与较不苦的食物也可以使很苦的食物粒成为inferior good。Hastjarjo等人并且指出Fantino and Preston(1988)的重要发现:当个体较不喜欢的物品具有较易取得的特性时,会使得它被接受的程度产生变化。对于传统选择理论所指出的两点批评:实验采用的食物粒是复合食物(composite food)及实验情境太人工化,Hastjarjo等人也提出答辩:现今的食物粒中很难找出不具有多重性质的(multiple characteristics),所以采用复合食物(带有多重的性质)并不会影响到结果的可推论性;即使采用相当人工化的情境也不会影响到“现今观察到的现象必须用较复杂微妙的(sophiscated)模型才可解释”这样的想法。心理学空间aO3?7rTjO|

心理学空间%t;YzXhtN

上述两个实验结果的意义在于提出以行为经济学可以解释但传统选择理论无法解释的现象。传统的选择理论(其中主要是Herrnstein所提出的matching law)认为决定选择的主要因素是增强物而非告各种程序提供的绝对增强水准(absolute reinforcement level)(Silberberg et al., 1987, p.292)。另外,Hursh(1978)则认为两者的差异最主要是物品的取代性(commodity substitutability),他认为matching theory只适用在高度取代性的情形下。因此Silberberg et al.(1987, p.300)认为在心理学的模式中加入经济学的概念会使得整个模式较具有预测力。心理学空间5N0b4Rro:D

2sN,jRjF~0取代与互补(substitution and complement)

E8RnQ-@$WH0心理学空间.`X m3pG.f\

增强物之间取代性与互补性的问题受到行为经济学取向的研究者相当大的注意,因为想要了解增强物之间的交互作用及对行为的影响,若是不去考虑增强物之间的取代性是不可能达成的。如果了解增强物之间的关系,对于了解选择行为,行为治疗,行为改遍及药物成瘾的本质会有相当大的帮助(Green  Freed, 1993, p.141)。心理学空间eV$@.aP$q

4h;{:is7Z|EM0取代与互补恰好位处一条线的两端,而中点正是两个对象之间是相互独立的。而两个对象之间的关系是位处直线的何处并是固定的关系,由不同的功能,或者不同的角度来考虑两者之间的关系,常会得到不同的结果。Green  Freed(1993, p.142)曾举这样的例子,就橘子与网球来说,如果是当成耍杂耍的工具,两者具有完全取代的关系,若是当成食物,两者的关系是完全不可取代。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取代与互补和matching law的关系(Green  Freed, 1993),以及以卡路理调节(caloric regulation)的角度来重新看待增强物之间取代与互补的关系(Baum et al., 1996)是目前研究的进展。

``?\i0心理学空间G!p|$k7]4F u

(等式七)心理学空间"vfl"cD#o

J~`g.yW0以取代与互补来重新审视matching law,Green  Freed(1993)以Baum(1974)提出的generalized matching law(等式七)来解释增强物之间取代性在动物行为上的角色,其中b指的是偏误(bias),由于增强选择之间系统性的不对称所引起的,譬如压杆位置或颜色,而s指的是对各种增强选择的敏感度(sensitivity)。当s1时,则出现所谓overmatching的情形(指个体给较佳的增强物较高的评价)。当b=1时,表示没有偏误。当b及s都是1时,等氏七便可简化成等式一。关于generalized matching law的实验证据大都使用性质上相似(或相同)的增强物,因此早期Rachlin(1971)便认为若使用性质不同的增强物,generalized matching law可能便无法预测行为发生的形态,除非将一些经济学的概念引入模式之中,后来Rachlin et al.(1981)提出以取代性(substitutability)来代表generalized matching law之中的s,并以取代行来解释为何s会出现误差(deviation),Rachlin et al.(1981)认为s=1时代表增强物间的关系是完全取代的关系,s= - ∞时代表是互补的关系,s=0时代表是相互独立的关系。不过这种说法并未得到普遍性的接受,Baum(1974)认为s出现误差有两个因素,一是剥夺状态的不同,剥夺状态越低行为表现就越接近generalized matching law的预测,一是动物对不同增强物区辨得不好,但这种说法只适用于增强物间只有量的差异。Herrnstein(1981)则认为动物对性质不同的增强物有不同的满足(satiation)程度可能是原因之一。由以上的讨论就有人提出:是否可以找出一个标准的量尺,让性质上的差异也可当做数量上的差异进行处理,使名义量尺(nominal scale)的差异可当做顺序量尺(ordinal scale)的处理,这种说法有支持的,也有反对的证据。Miller(1976)以三种谷物之间两两比较发现,数学上的递移律可以成立(即a>b且b>c,则可得a>c)。但Green  Rachlin(1991)探讨脑部电流刺激(Electrical Brain Stimulation, EBS)、食物及水三者关系时发现EBS与食物、EBS与水这两个关系都是可相互取代的,但是水与食物却是不可相互取代的。因此当增强物间是高度可取代性时,可由generalized matching law进行预测,但若是不可取代性的,则无法进行预测。同样的情形也发生在经济形态(economy type) 是否会影响结果的讨论上,若是增强物间是可取代性的,则经济形态不会对结果有影响,但若是不可取代的,则结果可能不同(Green  Freed, 1991, pp.147-148)。心理学空间;d*Id7K*v%a#G

心理学空间:q&T1W1`~ rrJ!H

从微观的角度来看取代,卡路理调节的作用是一种很直觉的想法,研究的结果确实也支持这种想法。Baum et al.(1996)以三个实验来说明这种想法,压杆次数与越来越大程序要求反向的关系,并不一定代表其中有饮食调节(如卡路理调节)的存在(p.418)。在实验一之中,实验者每天以固定的比例(20%)提高老鼠得到增强物的压杆次数要求,并且以有额外免费的蔗糖溶液(sucrose condition)及不提供蔗糖溶液(non-sucrose condition)这两种情境来观察压杆次数要求、食物摄取与两种情境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以整个趋势来讲,虽着压杆要求的渐增,每天压杆的总和渐增,但食物的摄取量却渐减。但在较高的压杆要求时(大于250下/每个增强物),每天的总压杆次数也下降。将原始资料进行对数转换之后,可以发现蔗糖的摄取量会比例性地降低食物摄取量及压杆的次数。程序要求的大小配合是否提供额外的蔗糖溶液的效果是:在无蔗糖的情境下,程序的要求显助地降低了老鼠的体重;在有蔗糖的情境下,则没有造成显着地体重降低。另外,摄食蔗糖也使得老鼠激活操作制约程序的频率降低(亦即可能以一段较长的压杆反应,但非一段一段的压杆反应),这可能是蔗糖的摄食降低了食物的增强效能(reinforcing potency),但摄食蔗糖并没有影响到每天压杆次数的渐增,提供上述说法的反驳。除此之外,不同的情境并未使得压杆次数改变的阻抗力(resistancy)有所不同。因此压杆次数的改变及反应强度(response strength)可能独立于蔗糖摄食的作用之外。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蔗糖容液与食物的关系可发现:由整个食物与蔗糖溶液可知两者是不完全的取代物;但食物中的淀粉质与蔗糖则是完全取代的关系。事实上,因为动物摄食时会并无法单独抽取其中的部份,因此食物摄取量的降低是由食物本身与蔗糖溶液所共同决定的。这样的结果正符合经济学的预测:“取代物的出现会影响被取代物的需求”。在第二个实验中,实验者将每天程序要求的变化程度由20%调至300%,其余的实验设计与实验一相同,这样的实验要求已由Raslear et al.(1988)的实验中得知动物可以承受得住,因此不会有虐待动物的疑虑。实验结果显示老鼠的食物摄取量及每天压杆的次数在有无蔗糖溶液两种情境中表现成平行的状态,这表示因为蔗糖溶液的摄取使得食物摄取量与总压杆数成某一比例的降低。在实验三中探讨水、水搀糖精及蔗糖溶液与食物摄取量、压杆次数的关系。结果发现当实验程序要求渐增使得食物摄取量降低时,水的摄取量也会降低,但水搀了糖精的摄取量则是增加,从食物的需求弹性(demand elasiticity)来看,只有蔗糖溶液的摄取会改变对食物的需求,有无糖精溶液存在的两种情境其需求弹性近乎相同。由这三个实验可以归纳出以下的结论:(1). 相当短期的卡路理失调便会影响老鼠,可能是餐与餐之间的间隔便有作用。(2). 较便宜的取代物可以补偿较昂贵物品的缺乏,虽然不是相当完全的。(3). 动物会有调整每日热量总需求的倾向。单位价格(Unit Price)与药物滥用(Drug Abuse)心理学空间oA'V-R bLhF q

L#pKO,m+b0这个领域的研究成果可说是行为经济学最有贡献之处。不仅使药物滥用的两大因素:反应要求(response requirment)及每次药物的注射量(dose of drug per administration)整合成单一的因素:单位价格(unit prices),因而促使理论模式更加简单(parsimonous)(Bickel et al., 1990),这也暗示这两种操弄可能来自同一个内在的机制(DeGrandpre et al., 1993),并且对于防治药物滥用政策的制定有所帮助(Hursh, 1991)。另外,由行为经济学的角度也提供传统药物滥用研究新的研究取向。

.? q[3w },V9z V.f.y0

+\K"hL'Zq0由传统药物滥用研究的结果可得知:控制药物滥用的发生主要有两个因素,一个是对个体得到药物的要求大小,一个是完成此要求个体可以得到的药物数量。以动物为例,便是反应要求及每次药物注射量两个因素。Bickel et al.(1990)重新分析自1966至1989年可从MEDLINE找到关于药物注射的研究结果,得到的结果是上述的两个因素具有功能上的等同(functional equivalenc),因此可以合并成一个因素,这个因素在行为经济学上称之为单位价格(unit price)。以人类为例便是一个人是否会吸食毒品,可由花多少代价才可得到毒品及得到毒品的数量这两个因素可控制,但是这两个因素其实由毒品的价格此单一因素便可控制。除此之外,Bickel et al.并且发现在相同的单位价格时,动物得到的药物量及反应比率(response rate)也是近乎相同的。因为在Fixed ratio的程序中,反应比率等于摄取量乘以单位价格再除以实验时间,因此在摄取量及单位价格都相同的情况,下反应比率应该也是相同的(p.1507)。-而摄取量与反应比率的变异性在低单位价格时是较低的,但在高单位价格时是较高的。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目前尚未得知(p.1507),由个体被剥夺状态常是决定老鼠反应大小的原因来推测,可能是在低单位价格时,老鼠较易达到饱足( satiation)的状态,因此造成天花板效应(ceiling effect)使得变异性变小。而由食物与药物两种不同增强物情境下相似的结果可推测:至少在这种情境下,药物对行为的直接效果(direct effect)是可以忽略的。由单位价格与摄食量形成的函数图中可发现价格与数量所形成的图形恰与经济学中的需求曲线(demand curve)相似,同一单位价格会有相同摄食量的情形也再度得到印证。未来在各种不同的制约程序下,单位价格的决定(亦即成本与收益的决定)以至于单位价格的概念是否可概化至各种不同的程序是研究的目标之一(p.1508)。Bickel et al.(1990)的研究结果提供一个整合传统看法的新观点,但是对于如何更有效的防治药物滥用则没有较新的贡献。Bickel et al.(1995)利用相同的方法,以类似的关键词收集MEDLINE自1966至1992药物自我注射的相关文献,分析得到的结果类似上述的结果。

!y?\M-`*Ha0

^(A&U3f"R ]os%^ @0相对于上述的分析,Hursh(1991)则根据Bickel et al.(1990, 1991)的研究成果提供在防范药物滥用政策制定的贡献。Hursh认为这类的研究成果可应用四个方面:(1). 估计药物滥用的倾向(liability),(2). 探讨药物与增强物间的交互作用,(3). 提供药物滥用防制方法设计的架构,(4). 提供制定药物滥用公共政策的策略(p.377)。用以估计药物滥用倾向可以需求曲线分析(demand curve analysis)的方式达成,需求曲线分析牵涉需求曲线、需求水准( demand level)及需求弹性(demand elasticity)三个因素,需求曲线是药物总摄取量与单位价格间的函数关系,需求水准则由每次药物注射量( 或者可称之为package size)、药物消费者的性质及目前被剥夺的状态所影响。需求弹性则由物品的本质及取代物的可得性( availability)或其它的物品来源所决定。需求曲线指出摄取量(Q)的自然对数值等于在最低价格起始需求水准(L)的自然对数值与在此需求水准时需求曲线的斜率乘以单位价格(P)自然对数值之和减掉需求曲线斜率的增加速度乘以单位价格之值(请看等式六)。因此由等式六可估计摄取量的期望值及对单位价格变动的敏感度。这种估计药物滥用倾向的方式可在七至三十天内完成。心理学空间Q'tZ&W,p_m

心理学空间U9|*I[ ^

ln(Q)= ln (L)+b( ln P ) - a (P) (等式六)

a#@/e0e/Sx!\;H]L0心理学空间mdO7QN'YZTS#K

由此方法延申而出的研究主题是单位价格的校正(calibration)问题,如果无法对于成本(cost)及收益(benefit)做精确的估计,单位价格的计算便失去准确性,对需求弹性的估计也同样失去准确性。解决此问题的方法是:采用标准校正过的operandum,或者采用可计算校正量的测量方式。Hursh举了一个例子(p.381),Bauman(1991)先测量完成一个fixed ratio程序所需的时间,再用这个时间进行fixed interval的实验,结果发现两种程序降低的食物摄取量相当接近,这表示在Fixed ratio的程序下,完成程序的时间也是降低摄取量的重要因素之一。Hursh et al.(1989)的结果则指出提高一倍完成程序所需之努力(effort),会使得反应间隔时间的中数(the median interresponse time)也增加一倍,完成程序的平均时间也增加一倍。这两个实验不仅说明在操作制约实验中,完成程序的时间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也说明以时间可以整合时间及劳力付出两者的效果。除了上述单位价格在实验内的校正外,在实验间的校正以比教较实验结果也是相当重要的,增强物的大小及价值(value)经过较正后,才不致得到错误的结论。以食物为增强物尚容易校正,若是以药物为增强物则尚须考虑药物的效能(potency)的问题。由这些讨论可知,在这方面的研究,仍须相当多心力及资源的投入。

7O.I,J8u-A!H*A B$l;c0心理学空间 ~XqK!W)_N6L

第二点Hursh认为相当重要的是药物-增强物之间的关系,增强物间的关系可分成完全取代(perfect substitute)、不完全取代(imperfect substitue)、互补(complement)及相互独立(independent)四种关系,这个主题在取代与互补一节中已加以讨论,于此不再复述。较值得一提的是以食物为增强物,两者之间的关系具有相互性(reciprocity),但在药物之间并非皆如此,如乙醇(ethanol)可当成PCP(phencyclidine)的取代物,但PCP并不能当成乙醇的取代物(Hursh, 1991, p.383)。因此观察药物间相互性或非相互性的交互作用可提供一些了解其内在神经机制的线索(p.384)。心理学空间U N~y w:h$e;c

C|)o h:|R`0药物滥用的治疗(防治)可视为取用药物与其它行为这两大类别之间的竞争,若其它合乎社会规范的行为较具优势,自然药物滥用的行为会消失。在这两大类别之下,皆可细分成药物本身效果、取代物(substitute)及互补物(complement)三种效果,两大类别下的三种效果会相互竞争以求取优势。以methadone治疗海洛因(heroin)滥用为例,药物本身效果方面,methadone是海洛因的的不完全取代物,methadone可减轻海洛因的戒断症状,但是无法产生海洛因可产生的正面效果:让使用者产生逸乐感(euphoria)及高亢兴奋感。互补物方面,海洛因使用场所的气氛及一些相关事件同通常是吸食海洛因的互补物,但在methadone方面,这方面通常是工作场所及药瘾治疗团体的情境。在取代物方面,则是海洛因的效果是否可被methadone取代,以及双方各自是否有其它的取代物。若海洛因是生命延续的比需品,缺乏可取代的物品,那么想戒断海洛因的使用是相当困难的,就如同如果中国人只吃米,想要中国人戒断吃米的习惯是不太可能的。

7XMzpP%Hk0

1z+?X8s j`l0前面提及等式六以单位价格及动物启始的物品消耗量来预测动物在某一单位价格下的消耗量,这个等式最早由Hursh et al.(1988)所提出,Hursh(1991)加以解释等式六在药物滥用及防治政策制定上的贡献,另外Bickel et al.(1990)重新分析药物自我注射文献发现以单位价格可以将反应需求及每次药物注射量这两个功能上等同的变项整合在一起,不过对于是否这种看法可类推至非fixed ratio的程序上,则持保留的看法,特别是progressive ratio这种程序。English et al.(1995)针对这个问题,以progressive ratio来探讨是否在此程序下相同的单位价格会有相同的药物摄取量,以及摄取量是否是单位价格的函数,结果发现前者的预测错误,因为此结果与其它实验室的不同,因此作者认为可能是所使用药物的性质所导致,或者是程序上一些重要的变项尚未发现(p.371)。另一方面,摄取量则是单位价格的函数。Hursh et al.(1988) 所发展的等式合实验资料的适合度(goodness of fit)也相当好。由这些结果可了解单位价格的概念具有些限制,并非可适用于各种程序,至少progressive ratio就不适合。

8j S[ g dJ-w;}0心理学空间'zE[zT@

行为经济学的未来

j4n$L&h)hUD%Cm0

(\3M:]$l[0Q Q,i0对于行为经济学或许会有这样的怀疑:“行为经济学会不会成为经济学理论的动物模型?”所谓经济学理论的动物模型指的是利用动物探讨经济学的理论,特别是个体经济学的理论,或者探讨不同的物种是否皆符合某一经济理论。这样的疑虑不是没有道理的,James Allison 和Justin English曾发表一篇关于生产函数的论文(Allison and English, 1993),文中便是探讨Cobb-Douglas production functiion在老鼠身上是否也可行,作者得到的结论是在非人类的受试者身上也可探讨个体经济学的理论,也就是动物模式是可行的。经济学理论成为这类研究的主体,这可能是行为经济学在心理学界没受到热烈注意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动物实验的结果也可能指出一些传统经济学没有发觉的理论特点(p.568),对于动物反应方面的个别差异也提供比较的指针。心理学空间m/CyX|'wX1E

心理学空间Z(iF)J4lw

除了上述的疑虑之外,就目前的知识而言,采用行为经济学来研究动机具有以下的优点:心理学空间&tV0B^D

{/]|'|,i%^#]01.增进行为研究方面的知识与分析架构。在行为经济学中会操弄经济的形态(economy type),在这类的研究中发现闭合经济(closed economy)比开放经济(open economy)更切近人类的生活形态(Hursh, 1988),因此采用闭合经济的研究会有较佳的生态效度(ecological validity)。另一方面,行为经济学常用于药物自我注射(drug self-administration)的研究( Nader et al., 1993; DeGrandpre et al., 1992; Bickel et al., 1990, 1992, 1995, for a review ), 因此对于药瘾的研究提供另一方面的资料,在政策的制定方面亦有相当的贡献(Hursh, 1991 )。对于增强物性质的确认,经由行为经济学的描述,现有的研究(Silberberg et al.,1987; Hastjarjo et al., 1990)结果发现:带有苦味的奎宁( quinine )能用于降低选择,其性质属于经济学上所称的纪芬物品(Giffen good)及劣质物品(inferior good),因此呈现奎宁给大白鼠时,实验的结果可以依据个体经济学的原理及理论加以解释并且预测大白鼠行为,但这样的结果却无法以现有关于“选择”(choice)的理论模式来解释的。另外的研究(Green and Freed, 1993)也探讨了增强物之间的交互作用:增强物彼此之间是可以相互取代(substitutability)或是可互补(complementary)的性质会影响到动物的选择行为。行为经济学的研究也提供一些新的解释驱向(Hursh, 1984; DeGrandpre et al., 1993),或者指引新的研究取向,提供新的概念(DeGrandpre et al., 1993探讨增强物与实验程序之间的关系; Lawrence and Illius, 1989 指出progressive ratio在动机测量上较fixed-ratio敏感)。或者整合较复杂的概念而提供较简洁的概念(如在药物滥用的研究中,行为经济学整合以前所主张的反应要求及每次自我注射的药量,以单位价格的概念加以统整)(Bickel et al., 1990, p.1509)。

+qU TS%C0心理学空间t0wiAG6Qi*yn

2.其它方面的应用。动物的营养充足与否是使用动物进行研究相当重要的事,使用大白鼠进行实验常发现大白鼠过于肥胖,而在商业的饲养则关心相反方向的问题:如何何花费最少的食物而得到相同的利益。 因此便有研究(Lawrence et al., 1988; Lawrence and Illius, 1989 )指出适度的食物剥夺仍不会影响到动物的生长及实验(Beyman et al., 1993有不同的看法),也替商业行为创造了一些利益。心理学空间;M"` B7T&a&I p

9T%b$_E0|n{PL03.行为经济学同时考虑了成本及收益。对个体而言,在进行某项选择时,相信他会选择对自己有利的,延伸这样的看法,我们相信他会是理性的,亦及根据cost及benefit来进行决策。而在行为经济学中的unit price同时考虑了cost 及benefit,以unit price当作行为的指针较符合现实的情境。Hull(1943)提出的drive theory认为motivation来自内部,而另外一些学者(Bindra, 1968; Bolles, 1972; Toaste, 1981; Weingarten, 1985)则提出基于外部制约行为的incentive motivation theory,这两种理论都只考虑了benefit的部份。心理学空间'a}$a5ok~ @3JL

YystfLu n0由上述的讨论中可了解在行为经济学中将经济学的概念纳入心理学的理论中,对于理论架构的完整性及预测能力都有相当的帮助。对于行为经济学的未来,希望能将经济学既有的成果化成心理学的语言,以帮助心理学家对于动物的行为,特别是选择的行为,有更深入的了解。

IX4y6OX i0

u:q4{Z/A+X X0参考文献:(此部份尚未将所有的references列入)

-YQO$lQ_q0

'k:F"d.O.mY%[0Allison, J. (1979). Demand Economics and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Behavioral Science, 24, 403-415.心理学空间l9s0?:J#wA uK+tS

心理学空间.Y]:Fd:ydR

Allison, J., and English, J. (1993). The behavioral economics of Productio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Behavior, 60, 559-569.心理学空间'k5wv$Cd0pDcW

p%[GMz/yd*b4z/]0Baum, R. (1991). An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the cost of food in a closed economy. Journal of the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Behavior, 56, 33-50.

iwv(gR'[0心理学空间Ck^)O.V;V2hL U

Baum, W.M.(1974). On two types of deviation from the matching law: Bias and Undermatching. Journal of the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Behavior, 22, 231-242.

!}$qI;p@0

0jj,?4Y5H1p;m$Y*]|0Baum, W.M.(1979). Matching, undermatching, and overmatching in the studies of chooice. Journal of the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Behavior, 32, 269-281.

&XAX2T*_isPb]0

#HN:DK eK |%z0Baum, W.M.,  Rachlin, H.C. (1969). Choice as time allocation. Journal of the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Behavior, 12, 861-874.心理学空间7dn v_x u d0G

心理学空间 t5^&w7n!O/Q,W

Bauman, R.A. (1991). An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the cost of food in a closed economy. Journal of the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Behavior, 56, 33-50.

~O#T[!M-is ?n0心理学空间e"B.y$S:`n

Bauman, R.A., Raslear, T.G., Hursh, S.R., Shurtleff, D.,  Simmons, L. (1996). Substitution and caloric regulation in a closed economy. Journal of the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Behavior, 65(2), 401-422.心理学空间%|G8f,Bu~C

yK{tb G[{6m0Bickel, W.K., Degrandpre, R.J., Higgins, S.T.,  Hughes, J.R. (1990). Behavioral economics of drug self-administration. I. Functional Equivalence of response requiement and drug dose. Life Scicence, 47, 1501-1510.

tA:D/F1Wz1`\S,]0心理学空间:n(w-B _7MM+?,D&@Q

Bickel, W.K., Degrandpre, R.J., Higgins, S.T.,  Hughes, J.R. (1990). Behavioral economics of drug self-administration. II. A unit-price analysis of cigarette smoking. Journal of the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Behavior, 55, 145-154.

KHc;[ x3pAfo0

TM{l(V6c_y0Bickel, W.K., DeGrandpre, R.J., Hughes, J.R.,  Higgins, S.T. (1991). Behavioral economics of drug self-administration: II. A unit-price analysis of cigarette smoking. Journal of the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Behavior, 55, 145-154.心理学空间(j @H$AO

心理学空间*Se T#II2[

Bickel ,W.K., DeGrandpre, R.J., Higgins, S.T.(1995). The Behavioral economics of concurrent drug reinforcers: a review and reanalysis of drug self-administration research. Psychopharmacology, 118, 250-259.心理学空间8t g9~z7W?7L

W rF,EFy4A0Buxton, , Allison, (1990).心理学空间#eh7kD6|y5Crx

心理学空间YZk)ak O%Z

DeGrandpre, R. J., Bickel, W. K., Hughes, J. R.,  Higgins, S. T. (1992). Behavioral economics of drug self-administration. III. A reanalysis of the nicotine regulation hypothesis. Psychopharmacology, 108, 1-10.

t `N og(T5G z0心理学空间7[t/d3`F _

DeGrandpre, R.J., Bickel, W.K., Hughes, J.R., Layng, M.P.,  Badger, G. (1993). Unit price as a useful metric in analyzing effects of reinforcer magnitude. Journal of the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Behavior, 60, 641-666.

R`|c#EyR_E6P0

j'WS0ha6`XPUM0Eisenberger, R., Karpman, M., and Tratter, J. (1967) What is the necessary and sufficient condition for reinforcement in the contingency conditio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74, 342-350.

:l7Nw.IQ M0心理学空间 [%b2[3m9VR xj{

English, J.A., Rowlett, J.K.,  Woolverton, W.L. (1995) Unit-price analysis of opioid consumption by monkeys responding under a progressive-ratio schedule of drug injection. Journal of the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Behvior, 64, 361-371.心理学空间7SfN3x3y(l\2E

3lQRU\!C0Fatino, E., and Preston, R.A. (1988). Choice and foraging: The effects of accessibility on acceptability. Journal of the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Behavior 50, 395-403.

oph"?a O\F#H*W0心理学空间0b]'qP6f-@'U%C

Green, L.  Freed, D.E. (1993). The Substitutability of reinforcers. Journal of the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Behavior, 60(1), 141-158.

)Q"sqO n0心理学空间3f_Q^?

Hastjarjo, T., Silberberg, A., and Hursh, S.R. (1990) Quinine pellets as an inferior good and a Giffen good in rats. Journal of the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Behavior 53, 263-271.心理学空间"U9f\&E.oxO

心理学空间N5g}1_9i \)Z

Henderson, I.V. , Poole, W. (1991).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Lexington, MA: D.C. Health and Company.

i$^*T2JYm0心理学空间f Y(`:bY;Xm;\}

Herrnstein, R.J. (1961). Relative adn absolute strength of response as a function of frequency of reinforcement. Journal of the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Behavior, 4, 267-272.心理学空间.h6n;dJ J*})YjD

ba8I4Oo.X0Herrnstein, R.J.(1981). A first law for behavioral analysis.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4, 392-395.

*Z#\I0g K ]0

2_$m;^tJx0Herrnstein, R.J. (1990). Rational choice theory: Necessary but not sufficient. American Psychologist, 45, 356-367.心理学空间4b1Ik!P h$_

心理学空间*Jr ?^6fs]:?v

Herrnstein, R.J.,  Prelec, D. (1991). Melioration: A theory of distributed choice.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5, 137-156.心理学空间g m5f5vfL%@`X0g

心理学空间c)aa6|z

Herrnstein, R.J.,  Vaughan, W. (1980). Melioration and Behavioral Allocation. In J.E.R. Standdon (ed.). Limits to action: The allocation of individual behavior.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Mp,z H iC6I!|0心理学空间:Rs`jMi Q2F

Hsiao, S.,  Chen, B.C.(1995). Complex response competition and dopamine blocking: choosing of high cost sucrose solution versus low cost water in rats. Chinese Journal of Physiology, 38(2), 99-109.心理学空间 j%^*oL8ja$y;H4R

F&ggD(O9D-`~\Z&B0Hull, C.L.(1943) Principles of behavior. New York: Appleton-Century-Crofts

(ng[J6{|b0

7a0z5r-iQk r[o0Hursh, S.R.(1978) The Economics of daily consumption controlling food- and water-reinforced responding. Journal of the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Behavior, 29, 475-491.

FN8LN+PAh*H"o0

"Q8nY#_w0l4e0Hursh, S.R.(1984). Behavioral Economics. Journal of the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Behavior, 42, 435-452.

R+ro4OjPM0

{5^*X] ]Xs7y0Hursh, S.R. (1991) Behavioral economics of drug self-administration and drug abuse policy. Journal of the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Behavior, 56(2), 377-393.

0Y f V.bMgg4l0

9}(m2R)xXgEgc0Hursh, S.R., Raslear, T.G., Bauman, R.,  Black, H. (1989).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economic behavior with laboratory animals. In K.G. Grunert  F. Olander (eds.), Understanding economic behaviour (Theory and Decision Library, Series A, Vol.2, pp.393-407). Dordrecht, Netherlands: Kluwer.

d/v-oq7z-A3a ^ TI0

:AM^h)uG$@{:fK6\0Hursh, S.R., Raslear, T.G., Shurtleff, D., Bauman, R.,  Simmons, L.(1988). A cost-benefit analysis of demand for food. Journal of the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Behavior, 50, 419-440.

,C`,G4_R0

;l7Nl[ubD~0Hursh, S.R.,  Winger, G.(1995). Normalized demand for drugs and other reinforcers. Journal of the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Behavior, 64(3), 373-384.

R)RFV0{ ?0

NC4}6?NB%L)X5@ b0Lawrence, A. B.,  Illius, A. W. (1989). Methodology for measuring hunger and food needs using operant conditioning in the pig. Applied Animal Behavioral Science, 24, 273-285.心理学空间%p(P Ts vBG R

C,?H4Z2t'n_:^H0Lawrence, A. W., Appleby, M. C.,  Macleod, H. A. (1988). Measuring hunger in the pig using operant conditioning: the effect of food restriction. Animal Production, 47, 131-137.心理学空间#vq4_'K#HG;S T

心理学空间/]gAx2X

Meehl, P.E.(1950) On the circularity of the law of effect. Psychological Bulletin 47, 52-75.心理学空间}4]]-B;~_

L5r7c'Ni{ A }IEn0Miller, H.L. (1976). Matching-based hedonic scaling in the pegion. Journal of the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Behavior, 26, 335-347.心理学空间z;Nf/rS!lQ

7U qi9E#[9X3E0Nader, M.A., Hedeker, D., and Woolverton, W.L. (1993) Behavioral economics and drug choice: Effects of unit price on coaine self-administration by monkeys. Drug and Alcohole Dependence 33(2), 193-199.心理学空间[G-lXQ&az U3b

心理学空间?Y'U}(HS

Navin, J.A. (1969). Interval reinforcement of choice behavior in discrete trials. Journal of the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Behavior, 12, 875-885.心理学空间8i3T%@%J!x

h[`3^"B-g0Navin, J.A. (1979). Overall matching versus momentary mzximizing : Navin(1969) revisited.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Animal Processes, 5, 300-306.

(X(v,|&b A^)^`0

^!J5t\F sT#j?7S-Y0Rachlin, H.(1970). Introduction to modern behaviorism, San Francisco: W.H. Freeman  Company Publishers.心理学空间 b"d[7D\'YB$G

心理学空间$Ds'K&~u0o-dvXe

Rachlin, H.(1971). On the tautology of the matching law. Journal of the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Behavior, 15, 249-251.

8h&E Q,q4X `'mU;a u0心理学空间? ~O P H:G Oq3?

Rachlin, H.(1991). Self-Control. In H. Rachlin.(ed.), Introduction to modern behaviorism (3rd ed., pp.264-285). San Francisco: W.H. Freeman  Company Publishers.

O!{P4k!w(aT*MH0心理学空间 mV-n6bG"N

Rachlin, H., and Green, L.(1972) Commitment m choice, and self-control. Journal of the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Behavior 17, 15-22.心理学空间0Q,_;rQ aD c&s

心理学空间|q5D_.|-W

Rachlin, H., Green, L., Kagel, J.H.,  Batlio, R.C. (1976). Economic demand theory and psychological studies of choice. In G.H. Bower(ed.). The Psychology of learning and motivation, 10, 129-154.

"v3C{$|/j;Z&p0

p2rll8G0Rachlin, H., Battlio, R., Kagel, J.,  Green, L.(1981). Maximization theory in behavioral psychology.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4, 371-417(includes commentary).心理学空间m&`D0D:]`}_HV

5])P1E|R2u1F8y$]jM"~0Raslear, T., Bauman, R., Hursh, S.R., Shurtleff, D.,  Simmons, L. (1988). Rapid demand curves for behavioral economics. Animal Learning and Behavior, 16, 330-339.

.})CzGU$x0心理学空间,@ o!yqJe&?;?4q

Salamone, J.D. (1991).

[8AXq _PN"['_.E0心理学空间}4h j:eQP

Silberberg, A., Warren-Boulton, F.R. and Asano, T. (1987) Inferior-good and Giffen-good effects in monkeys choice behavior.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Animal Behavior Processes 13(3), 292-301.

(P5X2k(S5h0心理学空间r+z;T1U-mS;~s*V| H

Staddon, J.D. (1979) Operant behavior as an adaptation to constraint.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General 108:48:67心理学空间*O(QH%~5xc H-{^{8ao

e)h @.B p0Standon, J.E.R.,  Hinson, J.M. (1983). Optimization: A result or a mechanism? Science, 221, 976-977.

E#jC8v)`1OR0心理学空间1T@M&{7n6U

Timberlake, W., and Allison, J. (1974) Response deprivation: An empirical approach to instrumental performance. Psychological Review 81, 146-164.

A+M2h6^1E0V0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行为经济学
«当不确定性遇到生命:生命度对概率表达的影响 金融行为与投资心理
《金融行为与投资心理》
行为经济学的有趣之处»
延伸阅读· · · · · ·
查看全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