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琪嘉:所有去现场的人,都应进行心理创伤干预培训
作者: 张茵萍 / 6753次阅读 时间: 2010年4月21日
来源: 《心理月刊Psychologies》编辑部 标签: 施琪嘉 心理创伤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报道/张茵萍 《心理月刊Psychologies》编辑部 
&as$\#|.C1{7Ed6P0心理学空间U9^8o)R,h4v
5.12地震灾害发生以来,在整个社会掀起了救援热潮,各种形式的救援队伍开往四川各地,包括心理援助队伍。《心理月刊》专家组成员、武汉市心理卫生研究所所长施琪嘉冷静地提出:所有去现场的人,都应预先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培训。 心理学空间_G cBS:R7S9aD
心理学空间`K1pSWz
他举了广州日报刊登的一篇名为《地震孤儿目睹亲人惨死:求你别让我去想了》的文章为例。文中提到,福利院的孩子说:“我姐姐说的,她说爸妈在山上,他们要翻山过来,山好高,所以我还要再等一段时间。”施琪嘉说,心理危机干预时有些原则,第一就是不要欺骗孩子,不要过分的许诺和承诺,不要给他/她虚空的希望,要给就给实在的希望。 
#d)wJQQTBD0
iB-BXS/TSA8P3U0广州日报记者见证了一位心理咨询师与这个孩子的心理治疗。咨询师的问话单刀直入 “你看到了什么?”孩子像崩溃了一样,浑身开始抽搐。咨询师继续追问,孩子突然大声地喊着:“我说不出来,我不想去想,求你别让我去想了。”一边说,一边哭个不停。施琪嘉说,要进行正确有效心理创伤干预,是需要经过专门培训的。创伤干预时有些讲话的技巧和原则,比如不要一开始就让孩子回忆创伤事件,而是要谈他/她拥有资源。这种资源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情感桥”,是指具体的、可以联系得上的、对他/她有帮助的人,可以与他在情感上建立联系的人,亲朋好友、老师、朋友……总能找出这样的资源。可以问孩子“现在和谁在一起”这样的问题。 
(k6~j^4aD0心理学空间)i-XZ;p2qy
施琪嘉指出,心理危机干预培训不仅对被干预的人有帮助,这对于去援助的每个人也有保护作用。他来四川前接到一些记者的短信,说情况很糟糕……但是来到现场以后,他感觉“他们的内心比现实更糟糕”。在四川,施琪嘉还遇到一个记者,为灾区做了很多事情,也见了很多悲惨的事情,不过这个记者在描述其见闻时,就像在描述一个故事、战争大片。施琪嘉说,他之所以表现冷漠,可能因为记者身份,也可能是避免自己也进一步受到创伤而采取的态度,换句话说,他也是在创伤的边缘。他建议,媒体人员不要在灾区现场待得时间太长,应定期撤离、替换,有心理反应的回去后还要做评估、治疗。 
$W3t+H)D V0心理学空间{in`B} ?g
附:当灾难刚刚发生时,在努力去理解和感受灾难幸存者的基础上 
$g8M'd E.~h0心理学空间Gd'G"Y%Rg
要说: 心理学空间 ]0P[(WK;V
对于你所经历的痛苦和危险,我感到很难过。 
ad0_U5CZ i6k&}2~0你现在安全了(如果这个人确实是安全的)。 心理学空间4y(X Y;aWa/I.B
这不是你的错。 心理学空间@5mHz4d;N/{
你的反应是遇到不寻常的事件时的正常反应。 心理学空间d1[2p~nO A
你有这样的感觉是是很正常的,每个有类似经历的人都可能会有的很好的反应。 心理学空间5wfrFHq(`{+r%j(L
看到/听到/感受到/闻到这些一定很令人难过/痛苦。 心理学空间-?o d[P+E
你现在的反应是正常的,你不会发疯的。 
#N:n'G G5e.Y0事情可能不会一直是这样的,它会好起来的,而你也会好起来的。 
$}f:s/Xd7cj3K0你现在不应该去克制自己的情感,哭泣、愤怒、憎恨、想报复等都可以,你要表达出来。 
-@_:iN,AH;A0心理学空间/iIZ5`0F+I2C7Y
不要说: 
PUYsx FL;LY A0我知道你的感觉是什么。 
$Lt.O f8@W&C{ u0你能活下来就是幸运的了。 
t ~?"S\0你能抢出些东西算是幸运的了。 心理学空间9L0Q)w+Q!u.U3hup+{!\2Z
你是幸运的,你还有别的孩子/亲属等等。 心理学空间-z O#EP'U\
你还年轻,能够继续你的生活/能够再找到另一个人。 心理学空间Y7R;ZQ2FE
你爱的人在死的时候并没有受太多痛苦。 
3xA.zC$[0她/他现在去了一个更好的地方/更快乐了。 
AFu%oU8j| `'lCl0在悲剧之外会有好事发生的。 心理学空间QMB`;Npe
你会走出来的。 
#Q7p/k+o)du0不会有事的,所有的事都不会有问题的。 
7uw(S#]!Mm3L#Bp0你不应该有这种感觉。 心理学空间0[pX Bl}
时间会治疗一切的创伤。 心理学空间(Z KVeA2E
你应该要回到你的生活继续过下去。心理学空间Z$q ]F8RI*S;^6CPY

心理学空间1H6d)W7j~ hpN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施琪嘉 心理创伤
«创伤后应激障碍研究现状 by 李鸣 创伤后应激障碍 PTSD
《创伤后应激障碍 PTSD》
创伤修复之路——韧性的心理机制与干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