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心理学理论
作者: 转载 / 17899次阅读 时间: 2016年11月09日
来源: 百度文库 标签: 自体心理学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自体心理学理论

^f4FdP(d!{mNF&l0心理学空间G.\qHM5nbk/D

%azS(H A`s6dj0科胡特是当代著名的精神分析家。他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的一个犹太人家庭。l939年3月为逃避纳粹迫害来到英国, 1940午2月来到美国芝加哥,l946年秋,科胡特往芝加哥精神分析研究所开始接受精神分析训练,1950年毕业。以后一直在芝加哥精神分析研究所工作,直至去世。他先后担任过芝加哥精精神分析协会主席、美国精神分析协会主席和国际精神分析协会副主席。主要论文和著作有《神入、内省和精神分析:对观察模式和理论之间关系的考察》  (1957)、《自体的分析》 (1971)、《自体的修复》 (1977)、《如何进行分析治疗》(1984)

z0r(_K:~/W[%g2g+z9Q0

第一节 自体心理学的社会、思想背景心理学空间#n}(oU)T(_+Z+v0d

心理学空间%[uX9t;as_4q]

科胡特先后发展出了狭义自体心理学理论和广义自体心理学理论。广义自体心理学理论是继驱力理论、自我心理学理论和客体关系理论之后的又一个精神分析范式。科胡特精神分析理论的发展有三个阶段:传统阶段、转变阶段和激进阶段。在传统阶段,科胡特笃信传统精神分析理论。心理学空间t3X r*a_0L_

心理学空间)KyA$^^tT,c2D

在转变阶段,科胡特提出了狭义自体心理学理论,《自体的分析》是这一阶段的代表作。通过改变有关利比多的观念,科胡特对传统的自恋理论进行了改造。他认为,不能用利比多投注的目标来界定自恋,而应该用利比多释放的性质来界定自恋。他假定存在着自恋利比多,认为自恋利比多具有自体夸大和理想化这两个特征。这一阶段,科胡特还没有赋予自体以独尊的地位,仍然认为自体是心理装备之中的内容和表征;仍然认为狭义自体心理学和正统精神分析理论是相互补充的,而不是相互统摄的,两者各有其有效的领域。前者适用于自恋神经症和前俄狄浦斯期,而后者适用于结构性神经症,适用于俄狄浦斯期及以后的时期。狭义自体心理学所关注的自体障碍是传统的精神分析理论所没有注意到的,也是传统的精神分析理论所无法解释的。心理学空间ih&o["Qft

4]Ei"v:]:~!aM7B0在激进阶段,科胡特提出了广义自体心理学理论。《自体的修复》和《如何进行分析治疗》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广义自体心理学彻底抛弃了利比多的观念,完全用新的理论模式取代传统的本能模式来说明自恋的发展,视自体为人格的核心,主要用个体对自体一自体客体关系的体验来说明自体的发展、变化。心理学空间e-k|:[`U"Z wR

心理学空间.kbH-?{{yu2Cgw_

20世纪美国主流科胡特广义自体心理学的出现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

'pY$i`I0

|4`9X T(PU020世纪初文化和价值观的变迁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20世纪初开始,禁欲主义、重视家庭和婚姻的新教价值观受到了一系列严重挑战,特别20世纪60-70年代,接连爆发的青年造反运动、女权运动、黑人革命、反战示威等反主流文化事件,导致传统价值观的崩溃,导致性解放思潮的泛滥、离婚率的上升,导致传统的个人主义价值观蜕变成享乐主义。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了新的冲击:①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泛滥,疏远了人际关系,导致心灵空虚、孤寂,人际的冷漠影响了儿童人格的健康成长;②核心家庭取代传统大家庭,离婚率上升,单亲家庭增加,妇女就业率提高,所有这些使儿童感到空虚、孤独;③性解放思潮和享乐主义盛行,性的禁忌和压抑不复存在,由性引起的心理冲突、性的压抑不再是心理疾病的主因。所有这些都导致心理障碍的主要形态发生变化。与自体缺陷有关的心理障碍逐渐取代与俄狄浦斯情结有关的心理障碍而占主导地位。科胡特的自体心理学理论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kcC3S-PT0uv0心理学空间:[ Oyx"l

科胡特自体心理学理论的发展有其深刻的思想渊源。康德的哲学传统影响了科胡特的认识论立场,使得科胡特认为认识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科胡特的自体观念来源于康德的先验的自体这一观念。康德认为人类的认识只及于现象界而不及于物自体。科胡特认为自体本身是不可认识的。只有自体的表现才是可以认识的。这一观点也是科胡特以内省和神入作为精神分析研究的基本方法的认识论基础。科胡特深受现代物理学的影响。现代物理学的整体观使得科胡特反对还原论,视自体为一个整体;测不准原理使得科胡特摒弃了经典精神分析的因果决定论,采取一种介于决定论和自由意志论之间的立场。现代物理学认为观察者与被观察者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受此影响,科胡特认为在用神入和内省的方法观察复杂心理状态的过程中,观察的手段与观察的对象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心理学空间n*cFgW a

T7` tTrT0当代艺术对现代人分裂的精神世界的描述,也对科胡特洞察现代人的精神状态深有启发。

!F6mgFd tmTK0

hQH^ @*]2w6JB0此外,既存的精神分析理论对科胡特自体心理学理论也产生了影响。科胡特将弗洛伊德和布洛伊尔有关神入和内省的思想萌芽发展成为精神分析的方法论;哈特曼的自我心理学确立了精神分析研究健康心理机能的合法性,而科胡特的自体心理学正是精神分析朝这一方向进一步发展的产物;科胡特狭义自体心理学的自体概念直接取自于哈特曼;哈特 曼强调环境因素,科胡特强调自体客体环境对自体发展的作用。尽管科胡特否认自体心理学理论与客体关系理论之间的联系,但还是可以看出自体心理学理论与某些客体关系理论之间的某些关联。自体心理学理论和沙利文、范尔贝因、温尼考特、雅各布森的理论也有着相似之处。

l4A6n$FV)f9~UC_0

第二节 科胡特的精神分析方法论

$hZ|A,iH4t$B0

nK2ma%e q q0科胡特精神分析思想的发展、变化与其所信奉的精神分析方法论密切相关。本节详细阐述科胡特的精神分析方法论,并深入剖析这一方法论所具有的理论意义。心理学空间;Y[,]Ywg?

心理学空间$u}"_4`(qJNN

科胡特认为:“精神分析是研究复杂心理状态的心理学,它通过观察者持久地专注于人类的内心生活来收集人类内心生活的资料,以解释复杂的心理状态。” 可见,科胡特是从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这两个方面来界定精神分析的实质的。精神分析的研究对象是人类复杂的心理状态,包括复杂的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而要研究人类复杂的心理状态,只有运用神入和内省这样的主观方法。神入就是替代的内省,是“思考和感受另一个人内心生活的能力” ;

'pt`_o?l,g)}n0

3x\b.p7tu0其中包含认知的成分和情感的成分。科胡特认为,外部观察和替代的外部观察适用于研究外部现实的科学,即物理学和生物学,而内省和神入则是研究内部现实的有效方法,是心理学,特别是精神分析所采用的方法。神入的观察适用于心理学的领域,而非神入的观察适用于心理学以外的领域。因此,神入是心理学观察的基本成分。精神分析学家应当努力从被分析者的立场去体察和理解其主观经验。要研究复杂的心理状态,只有运用神入和内省,由神入和内省得来的资料是精神分析研究的第一手材料。心理学空间f$J"l \T2w{2C3ri

心理学空间igK Ct7mDI

科胡特还强调神入和内省在确定精神分析实质过程中的作用,强调神入和内省界定了精神分析的研究领域。他指出,精神分析的研究领域是由神入和内省来确定的,是内省和神   是内省和神入可以感受到的那部分现实。他认为,真正能说明精神分析实质的是神入和内省,神入和内省使得精神分析不同于其他研究人的科学,精神分析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一贯以内省和神入得来的资料为基础”。心理学空间 } P:o'i)F }n-E

{7y#{mSl5x0精神分析运用神入和内省来研究复杂的心理状态,其科学性由这两个方面来保证。首先,神入是人类的基本天赋,这保证了精神分析有可能对复杂的心理状态进行科学研究。其次,作为经验科学家,精神分析师运用神入的方式与非科学的纯粹内省论者有所不同。心理学空间xCy0w~0P,v

3Ru4yZT R;ZW7r0科胡特认为,在运用神入的方式上,精神分析师和非科学的纯粹内省论者之间的区别在于对所收集的经验资料的研究。对精神分析学家而言,用神入和内省的方法来收集有关人类内心生活的资料只是第一步,在此基础上,他必须运用明晰的概念架构,必须运用与所收集的经验资料相关的明确的符号系统来整理这些资料,从而得出科学结论。与此相反,非科学的纯粹内省论者从所收集的资料中得出的思想,要么是描述性的,与所收集的资料太过接近,要么是走向另一极端,直接从观察资料跃升至最高的概括水平。总之,在精神分析中,神入的观察是为经验科学服务的工具,而在非科学的纯粹内省论中,神入并不是为经验科学服务的工具。科胡特强调,精神分析的所有概念和理论都必须以神入和内省所观察到的主观经验为基础,应当绝对尊重病人的主观经验,概念和理论如果与由神入和内省得来的经验资料不相符,就应该进行修正。心理学空间b+l8DyV

第三节 广义自体心理学心理学空间O[W\Z

3[[(Kz2W%W B_d0一、自体是人格的核心心理学空间Z4T8O6m5?%C/M N*g

心理学空间S+S{ k0xO x

广义自体心理学认为,自体是人格的核心,所谓自体就是“在空间上是内聚的,在时间上是持久的单元,是积极性的核心,是影响的接受者”  。心理学空间D T1^+?/RY;cl(A x7h

心理学空间l4I/dUsapR O

从结构上来说,自体有两个极、三个成分。一是促使个体为权力和成功进行奋斗的一极--- 志向;二是怀有基本的理想化目标的另一极-----理想;三是介于两极之间的,也就是介于志向和理想之间的,由基本的才能和技艺所构成的中间区域。

8J`KR7Ko D B|0

%\-~h8gX0志向和理想对个体活动的影响是不同的,志向为个体的活动提供推动力,而理想则引导个体的活动,为其提供方向。志向的推动和理想的引导构成促使个体行动的条件,科胡特称这一条件为张力梯度。自体的两极志向和理想之间存在着持续的心理活动之流,科胡特称之为张力弧。也就是说,个体在志向的驱动下,在理想的指引下,运用其基本的才能和技艺来从事一定的活动。

(J![a,I:_ Gj(a5x0心理学空间9Iek2ejQZXm

自体“在空间上是内聚的”,是指个体对自体是一个完整的整体,身心的各个方面从属于同一个整体的意识。自体“在时间上是持久的”,是指个体的自体一旦形成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尽管在身心各个方面、人格结构之中的各个成分、所生活的环境会,仍然能够意识到自有许多变化,但个体仍然具有“自体连续性的意识”   仍然能够意识到自己是同一个人,我仍然是过去的我。心理学空间)rb|j` D

*LRoFcf&]'Z0自体是“积极性的核心”,是指自体是一个积极的主体,有其自己内在动力,自体本身就是一个动力源,它是整个人格发展的动力。自体的动力来自于志向的推动和理想化的引导,他促使个体运用自己的才能和技艺来从事现实的活动以提高自尊。所谓自体是“影响的接受者”,是指自体直接同外界发生联系,直接接受来自外界环境的影响,自体本身就是经验的主体。在科胡特看来,自体是一个统摄性的结构,驱力和防御包含于其中自体的发展不但独立于驱力(这里指性驱力和攻击性)和自我的发展变化,而且对驱力的发展变化来说是第一性的,驱力的发展变化从属于自体的发展变化,是自体发展变化的一个方面,必须用自体的发展变化来解释。

;d*Y r3F)ot8Lu \N0心理学空间{lEt]7Zk

将自体当作包含驱力在内的人格的核心,导致广义自体心理学颠覆传统精神分析以驱力及其相关的无意识冲突来解释人格发展和心理病态的传统,而以自体为焦点解释人格的发展,以自体的发展变化来重新解释驱力、焦虑、俄狄浦斯情结、阉割焦虑和阳具妒羡等传统精神分析的核心概念,进而以自体结构的缺陷来解释所有的心理病态,这样,对心理病态的解释就从传统精神分析的冲突范式,转变成广义自体心理学的缺陷范式,并使得自体心理学普遍化、范式化。心理学空间0h!]"uY$A?atS

心理学空间'@!k V JJA,]U8Z

二、自体的起源和发展

T.pUg:]+n7J-u0

X u;Vov"v1w1^0(一)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和人格发展的机制,基本的自恋结构及其发展、成熟的结果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和人格发展的机制广义自体心理学认为,人格的发展(即自体的发展)取决于个体的遗传特征和自体客体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作为个体的自体客体,特征对个体自体的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如果父母和照料者人格健全、自体完备,就能够以神入的态度理解个体的自体客体需要,并以适当的反应满足这种需要,那么,他们不可避免的失误只会造成适度挫折,使得自体客体及其功能通过变形性内化而形成个体自体的结构和功能,这样个体就能够发挥原先自体客体为其发挥的心理功能;反之,如果父母和照料者自己人格不全、自体有缺陷,就会长期不能以神入的态度来理解个体的自体客体需要,就会长期不能以适当的行动来满足个体的自体客体需要,个体就会遭受创伤性挫折,这样自体客体及其功能就不可能通过变形性内化转变成个体的自体结构,这会造成自体结构的缺陷,从而导致各种自体障碍。心理学空间 @X)A#DG:gd9p1h4l

Z.{)o;CCh02.基本的自恋结构及其发展

h!yp])r?&S{w6{0心理学空间"d Z%G"S~ZG`NU

夸大的自体和理想化父母表象、各种与生俱来的才能是儿童固有的、与生俱来的潜能,是基本的自恋的结构。与此相应,个体有三种自体客体需要,即镜映性需要、理想化需要和他一我需要。满足个体自体客体需要的自体客体也有三种,即镜映性自体客体、理想化自体客体和他一我自体客体。自体也有三条相互平行的发展道路,即夸大的自体的发展、理想化父母表象的发展、原始的才能和技艺的发展。夸大的自体、理想化父母表象和各种与生俱来的才能最终发展成为一定的心理结构。 夸大的自体、理想化父母表象和与生俱来的才能最终发展成为人格的核心 ----自体,也就是说,原始的夸大的自体会逐渐发展成为自体的志向一极,理想化父母表象会发展成为自体的理想一极,而与生俱来的才能会发展成为自体的才能和技艺,自体障碍则是由于自体没有得充分发展所致。心理学空间 dCuv+hX@3o1A

J+cS ^a;L+Bt){0自体的发展使得个体不再依赖于原始的自体客体关系,而转向依赖于成熟的自体客体关系。

JWM{tk3b0心理学空间 d*z-RWa

(二)初始的自体的形成

(UQ-RB:SP0心理学空间4Yo msR#e

自体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初始的自体和成熟的内聚的自体这两个阶段。前者是儿童最初形成的自体,后者是自体的成熟形式,两者并无质的差异,只是成熟程度和内聚性程度不同而已。人生之初,并无自体,只有各种与生俱来的生物禀赋和潜能,初始的核心自体是个体在婴儿时期与自体客体进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一般来说,个体一生下来就处于神入的自体客体环境之中,由父母或其他照料者组成的自体客体环境会积极响应其心理需要和愿望。新生儿虽然没有心理意义上的自体,却有许多与生俱来的潜能,因此,父母或其他照料者以为他已形成了初始的自体。科胡特称之为虚拟的自体。自体的形成过程从父母与婴儿的第一次互动时就开始了。作为自体客体的父母或其他照料者,根据婴儿的自然倾向,有选择地对婴儿所具有的与生俱来的潜能作出神入的响应,也就是对婴儿所表现出来的夸大的自体方面、婴儿所仰慕的理想化表象方面、对婴儿所具有的各种与生俱来的潜能作出神入的响应。自体客体环境这种有选择的、神入的响应,使得婴儿通过变形性内化过程逐渐形成初始的核心自体。核心自体的形成时间大概在生命的第二年。

i;c L$U_(qWN0

6p(@yb"UYL$P0初始的核心自体是一个初级的两极性结构,有三个成分:原始的核心志向构成初始的、核心自体的一极,原始的核心理想构成另一极,而两极之间的张力弧则促进儿童核心的、初始的才能和技艺的发展。初始的核心自体仍不稳定,内聚性有限,还不能完全独立地发挥作用,因此,仍然包含夸大的自体和理想化父母表象。心理学空间*f;uEZ*hD#K"^7g

心理学空间3Etno _r?j

(三)内聚的自体的形成心理学空间-HN4U$V4A

~~CJHd9v0夸大的自体、理想化父母表象和原始的才能与技艺有各自独立的发展路线,如果处在适当的自体客体环境中,夸大的自体会发展成为志向,理想化父母表象会发展成为理想,而原始的才能和技艺会发展成为成熟的才能和技能,从而形成成熟的内聚的自体。

YY2Wk:UDr(m&b0心理学空间)wF"|7wG

1.夸大的自体的发展与志向的形成

6I&Q;cx-G#RNo0

-x/U\7g.pO0夸大的自体具有夸大性和好表现性的特点。夸大的自体形成之后,个体幻想自己是完美的、无所不能的,这就是夸大性幻想;在各种活动中表现夸大性幻想就是好表现性。夸大性幻想和好表现性需要不断得到确证、肯定和赞美,这种需要就是镜映性需要,而起到确证、肯定、赞美个体的夸大性幻想和好表现行为的人就是镜映性自体客体。心理学空间G/D!^;n M1jI(n

s7y(D8a^0在儿童的心目中,镜映性自体客体并不是独立的,而是其自体的一部分,只是为其发挥反映功能而存在的。镜映性自体客体为个体发挥重要的心理功能,帮助个体确证自己的能力和幻想中的伟大,帮助个体确证自己的存在。

k+j(Po9lxK F0心理学空间UN L"J ]g3xt

充当镜映性自体客体的人(常常是父母)如果本身人格健全、自体结构完整的话,就会以神入的态度来理解并接受孩子的夸大性幻想和好表现行为,并及时以适当的反应满足孩子的镜映性需要。其不可避免的疏忽只会使孩子遭受适度挫折,适度挫折使镜映性自体客体及其功能通过变形性内化转变成自体的结构,从而形成自体结构中的一极志向。在志向形成之后,个体的自体就能发挥原先由镜映性自体客体为其发挥的心理功能,不再依赖外在的对象确证自己的能力和存在,也不再依赖外在的对象来提高自己的自尊,而是能够通过现实的活动来确证自己的能力和存在,提高自己的自尊。与此同时,能够同他人建立成熟的反映性自体一自体客体关系,也就是说,个体既希望他人能够承认、确证和赞赏自己的实际能力,又能充分地意识到赞赏自己的人是独立于自体的存在。科胡特认为,只有少量的志向是在婴儿早期开始形成的而大部分志向是在童年早期形成的,主要是在2-4岁之间形成的。心理学空间}H OqeZv%_x9{ Z

p&UH,?"g&vJ*N;{02.理想化父母表象的发展和理想的形成

v k [$eH0心理学空间/o(H_ M)?

婴儿有理想化的需要,希望依附于完美无缺的、全知全能的、强有力的人物,于是将外在的对象予以理想化,被儿童所理想化的人物就是理想化自体客体,这样的人物在儿童心目中形成理想化父母表象。在儿童的心目中,理想化自体客体是强有力的,是全知全能、完美无缺的。儿童在无意识当中把自己当做是理想化自体客体的一部分,希望理想化自体客体能为自己发挥心理功能,维护自己的自尊。同镜映性自体客体一样,理想化自体客体同儿童的自体是不分化的,儿童还没有充分意识到理想化自体客体是独立于自己的。

)B7V4f*|,x.e0

%~ q+Qlv0如果充当理想化自体客体的人物本身心理健全、自体结构完整的话,就能以神入的态度来理解儿童的理想化需要,就能够接受儿童对自己的理想化,就能够接受儿童对自己的依附,就能够在儿童需要的时候,为儿童发挥重要的心理功能;其不可避免的疏忽,使儿童的理想化需要遭受适度挫折。适度挫折促使儿童放弃对外在对象不切实际的理想化,同时促使儿童通过变形性内化将理想化自体客体及其功能转变成自体之中的理想和价值观,形成自己的理想化的目标结构。在理想形成之后,理想就能发挥原先理想化自体客体为儿童发挥的心理功能,个体就能同外在的理想化自体客体形成成熟的理想化自体一自体客体关系。在形成成熟的理想化自体一自体客体关系之后,个体能够欣赏他人实际拥有的优秀品质,也希望同理想化人物进行接触,分享其理想和价值观,同时又能意识到他是独立于自己的。

s9TKQP1A3tso0心理学空间'lNBN6k$H5Fb

科胡特认为,只有少数的理想是在婴儿早期开始形成的,而大部分的理想则是在童年后期获得的,主要是在4-6 岁之间形成的。

,s lN7ss^'C:_0心理学空间l-u? s+W$J

3.他一我自体客体需要和才能、技艺的发展心理学空间D5d1Tc8fu n

]D*p;{,^m0}[(}:F)y0所谓他一我自体客体,就是个体主观上认为与自己十分相似的人物。他一我自体客体需要是指个体希望同与自己相似的人在一起的需要。同与自己相似的人在一起,就会使个体感到满足。心理学空间3z [j#I S

!vxSrw9p0童年时期他一我自体客体关系的好坏主要与影响才能和技艺的发展有关。如果充当他一我自体客体的个体人格健全的话,就能够以神入的态度理解并满足儿童的他一我自体客体需要。科胡特推测,当儿童和成人在一起从事某些活动时,其与生俱来的才能和技艺就会得到发展。因此,他一我自体客体就能够起到巩固和支持个体自体的作用。

;X|(o Q)?-};i0心理学空间y#rS#_ af

三、自体障碍的成因及其机制心理学空间J Uz"Z,c.m`

P)c;?K$Y$c0(一)自体障碍的形成

:iV oD-k0

o{!f?!C0`CO01.夸大的自体的不良发展心理学空间Ft.bI~U

-O$n'` B{v"W NE0如果充当镜映性自体客体的人本身就具有心理病态、本身的自体结构就不健全的话,那么,在与孩子进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就会只专注于自己在童年时期未得到满足的自体客体需要,所作所为都以满足自己的原始的自体客体需要为依归。心理学空间YOPU:Raz

PK DVV]*[lrM0有的自体有缺陷的父母在无意识当中将孩子当做自己的镜映性自体客体,希望孩子来证实自己的夸大性幻想和好表现行为。有的自体有缺陷的父母会利用孩子作为满足自己的镜映性自体客体需要的工具,试图通过孩子的好表现行为来博得他人对自己的赞赏和夸奖,满足自己的镜映性需要。还有的自体有缺陷的父母还会将孩子作为自己的理想化自体客体,把孩子理想化,支持孩子公开表现其夸大性。当然只有当孩子在情绪上依附于自己的时候,他们才会这么做。心理学空间5c1N OBNgm e

心理学空间p:J0pr;}q%LVJ

因此,有自体缺陷的父母会长期不能以神入态度来理解并接受孩子的夸大性和好表现性需要,长期不能以适当的反应满足孩子的镜映性需要,使孩子的镜映性自体客体需要长期遭受创伤性挫折。这至少会导致以下两方面的不良后果:一方面,镜映性自体客体及其功能不能通过变形性内化转变成志向,从而导致自体的志向一极存在缺陷,导致个体的自体无法获得镜映性自体客体为其行使的心理功能,从而固着在原始的镜映性自体客体和镜映性自体客体需要之上,不断地通过各种幼稚的或是变态的夸大性幻想和好表现性行为来寻求他人的赞许,以此来维持自尊。另一方面,儿童为了避免创伤性情境的重现,会形成水平分裂和垂直分裂这两种防御机制。为父母所利用的夸大性会同有意识的自体割裂开来,为儿童所否认,从而形成垂直分裂;而遭到父母否定的夸大性幻想会被压抑到无意识当中,形成水平分裂。

.~)b;_X%ZN4F5EB*\A0

'Y5{&~I+yFY/s4i%e8v;g02.理想化父母表象的不良发展

*A#{(a+B#gr(u'Z:s0

q0P$r Sj f3w0充当理想化自体客体的人如果本身心理不健全、自体结构有缺陷的话,就会长期忽视孩子的理想化需要,就会拒绝孩子对自己的理想化,或是利用孩子对自己的理想化来满足自己在童年时期未得到满足的自体客体需要。还有一种情况是儿童会把父母当中的一个人当做是全知全能的理想化自体客体,但这种理想化会遭到另一方的阻拦。例如,本身就有自体障碍的母亲为了使孩子在情感上继续依附于自己,阻止孩子对父亲的理想化,千方百计地贬低孩子的父亲,剥夺孩子可能将父亲理想化的一切机会。这样就使孩子的理想化需要遭受创伤性挫折。心理学空间 B)}"^2kiD

心理学空间^\hq6ez+ZA}IX

理想化自体客体需要遭受创伤性挫折会产生以下不良后果:其一,会使儿童长期固着于原始的理想化自体客体需要,理想化自体客体及其功能就不可能通过变形性内化转变成自体之中的理想和价值观,从而导致自体的理想一极产生缺陷。由于自体中的理想存在缺陷,个体自体之中的理想不能代替理想化自体客体发挥指导自体的作用,从而导致个体固着在原始的理想化自体客体需要和原始的理想化自体客体关系之上,导致个体不断寻求外在的完美人物以得到其指导。其二,遭到拒绝或阻止的理想化需要往往被压抑到无意识中,从而形成水平分裂;如果儿童对父母的理想化被本身就有自体障碍的父母用来满足其自体客体需要,儿童的理想化需要就会遭到否认,从而形成垂直分裂。

.qn-h]|3c9U/Tz0

5VQ8gA\]"i03.才能与技艺的不良发展心理学空间5?+fv5p9Hi#BQc1?

4R6k%~4u1t [4R}S0充当他一我自体客体的人如果人格不健全、自体结构有缺陷的话,就不能以神入的态度来理解并满足孩子的他一我自体客体需要,就会使孩子遭受创伤性挫折。创伤性挫折产生两个消极的后果:一方面,使得个体固着于原始的他一我自体客体,从而在以后的生活中不断地寻找与自己相似的人或在幻想中创造这样的人作为他一我自体客体。另一方面,使得自体之中的才能和技艺得不到充分发展,导致自体之中由才能和技艺所构成的、介于志向和理想这两极之间的中间地带有缺陷。心理学空间x9a'`2r&A~D

d'Pcy9I\;[;_0综上所述,从发生因素来看,自体障碍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自体客体本身具有人格障碍和自体缺陷而长期不能满足个体的自体客体需要;从结构的观点来看,自体障碍的实质是自体结构之中存在着缺陷;从发展的角度来看,自体障碍实际上是发展停滞的产物,是个体仍依赖于早期的、原始的自体客体关系的产物;从病理机制来看,自体障碍的症状实际上是个体为掩盖自体之中的缺陷而进行的防御。自体障碍的严重程度和类型取决于自体之中缺陷的严重程度,而自体之中缺陷的严重程度主要取决于个体固着于哪一种自体客体关系水平上,取决于自体的发展固着在哪一种发展水平上,取决于个体所遭受的创伤性挫折的严重程度。

,dJO$n CWj X0

!s%x$B^H\/X0(二)自体的分裂与驱力表现

r3u-b(c7w8wz8z%c0心理学空间b},C GSx-q

1.自体的分裂心理学空间h LTj7N+q.Sx

心理学空间)zZ!\~)E;\qG)v

自体的分裂是自体结构具有严重缺陷的表现。自体分裂的根本原因存在于个体自体的发展过程中,自体客体因其自己的人格障碍而长期不能以神入的态度来理解并满足个体的自体客体需要。

#U gLBLR(v0

zhsJj.FFZ:[P0在主观体验上,自体的分裂使人产生“失去了自体在时间上具有延续性的感觉,失去了自体在空间上具有内聚性的感觉……” 自体的分裂之所以会让人产生这样的感受,根本原因在于自体结构中存在着缺陷。自体的缺陷意味着自体不复为一个完整的整体,因而使人产生自体在空间上失去内聚性的感受;自体的缺陷也意味着自体两极之间的张力孤存在着缺损,因而使人产生自体在时间上失去延续性的感受,因为保持自体在时间上具有延续性的感受有赖于自体的两极之间存在着一个持久的张力弧。由于失去自体在时间上具有延续性的感受,自体分裂的人会感到生命之虚幻、未来之难卜,由于失去自体在空间上具有内聚性的感觉,自体分裂的人会感到身心各部分不复为统一的整体,因此会表现出种种疑病症状。

0Tk? K;z9c)m1J0

B9z/Q$`1`#e9E?#d02.驱力和焦虑是自体分裂的产物

]U7?^&f&Z$G0

1](Tg'~{ JX;}0(1)驱力是自体分裂的产物。心理学空间)[oK9Qs"b

心理学空间i-|] Su.Ui

广义自体心理学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迥异于传统精神分析的驱力观。科胡特认为,孤立的驱力并不存在,驱力是自体的组成部分,与驱力有心理学空间&?Nf ~2oN(o

r2q%}N o1q;n Qy+n0关的心理病态实际上是自体障碍的表现,无论是利比多驱力,还是具有破坏性的攻击性,都是自体“解体的产物”。

l4T1t2c#p*i+n6@0

)m,g$Xk&}mWB-W6gl0自体的分裂使得个体产生抑郁、焦虑、空虚和软弱无力等痛苦感受,个体为了抵消这些痛苦感受,就会出现一些变态的性幻想,就会从事一些变态的性行为,试图以此恢复自体内聚性的感受,试图以此来强化自体。变态性幻想、变态性行为实际上是自体分裂之后出现的防御结构,而不是由与生俱来的性本能转变而来的。它们虽然很原始,但在心理上却不是首要的,而是派生性的。心理学空间'Y8p.yXS2M Ff xM

心理学空间&MQ*xZ1^ L _H#r

镜映性自体客体需要遭受创伤性挫折,会使儿童产生种种痛苦感受。儿童因此放弃正常的夸大性幻想和好表现行为,并为了克服这些痛苦感受,或刺激动欲区,或迷恋尿流、排泄物和生殖器之类象征伟大的事物等(这种迷恋具有性的意味),希望借此感受自体的活力,恢复自体内聚性的感受。而身体的动欲区、尿流、排泄物和生殖器等都是原始的夸大的自体的片断。心理学空间.ds)^%Z*Y u"S8`

'sEJy L;q0理想化自体客体需要遭受创伤性挫折,会使儿童放弃对理想化自体客体正常的、与发展阶段相称的仰慕和赞美,并出现窥视他人阳具、乳房等窥阴癖症状。阳具或乳房是理想化自体客体身体的片断,是理想化自体客体力量的象征,儿童以此作为替代性理想化自体客体。通过窥视这种象征物,儿童就以变态的方式满足了自己的理想化需要,抵消由自体分裂所带来的痛苦感受。心理学空间#vb/W4a{Kq O

$`G}"z:O)]D0传统精神分析认为,具有破坏性的攻击性是与生俱来的,是首要的,而非破坏性的攻击性则是由具有破坏性的攻击性转化而来的,是派生性的;广义自体心理学认为,攻击性有非破坏性和破坏性之分。非破坏性的攻击性是与生俱来的,它从属于自体,自体是第一性的,自体的分裂导致非破坏性的攻击性转变成具有破坏性的攻击性,因而具有破坏性的攻击性不是首要的,而是自体分裂的派生物。

V/f/TLpb&{0心理学空间Di)Y i4A

(2)焦虑------自体解体的产物。心理学空间)Wx2h6RS ^&O@N#g*} W}

;[\$R-@,U2K8@(T0弗洛伊德认为,焦虑源于本能或本能冲突,是由自我遭到本能的威胁引起的,其实质是对本能的恐惧。心理学空间A3e i2iz5J3Pfx M H

心理学空间`dCq$Od e

科胡特将焦虑分为两类:一类是由自体内聚的个体所体验到的焦虑,是对具体的危险情境的恐惧,相当于弗洛伊德所说的现实焦虑;一类是解体焦虑,由意识到自体开始分裂的个体所体验到的焦虑,它是由自体的不稳定状态引起的,相当于弗洛伊德所说的神经症焦虑。解体焦虑难以确定,强烈而有弥散性,总是伴随自体分裂的意识产生的。心理学空间,e^ E1]9N#sg

B~7`Y6Ct0解体焦虑不是对本能的恐惧,而是对自体分裂的恐惧,“解体焦虑的核心是预见到自体的分裂,而不是对驱力的恐惧”,因为驱力的强化并非自体分裂的原因,而是自体分裂的结果。

{&T,cQ'^#^0

7j N`&e%fDS%LG0由具体事物所引发的焦虑,实际上也是由对自体分裂的恐惧引起的。某些情境之所以使人感到恐惧,就是由于它们有可能威胁到自体的安全,就是由于它们可能导致自体的分裂。因此,这一类焦虑与解体焦虑并无质的区别,而是解体焦虑在特定情境中的表现形式;而解体焦虑常常表现为对具体事物的恐惧,常常为对具体事物的恐惧所掩盖。因此,在科胡特看来,所有的焦虑,归根结底都是解体焦虑,都是对自体分裂的恐惧。心理学空间Iv XBH2C6JizGM+P\

\5|)H)J!G{ E l03.对俄狄浦斯情结、阉割焦虑、阳具妒羡以及结构神经症的新阐释心理学空间8^s1s|!D'N

心理学空间FMBn#d4Seb.h ^

俄狄浦斯情结、阉割焦虑是经典精神分析最为重要的概念,也是其重要基石。弗洛伊德认为,任何形式的移情神经症都与俄狄浦斯情结有关,都与无意识的俄狄浦斯冲突没有得到顺利解决有关。[弗洛伊德经常在宽泛的意义上使用“俄狄浦斯情结”一词,将女孩子的恋父情结和男孩子的恋母情结笼统地称为“俄狄浦斯情结”。本章以下部分在使用“俄狄浦斯情结”一词时,除了有特别说明的以外,兼指恋母情结和恋父情结。]心理学空间;KrR(R0o7r#mS

|&Y u*\$k0广义自体心理学对俄狄浦斯情结、阉割焦虑、阳具妒羡和结构神经症作出了全新阐释。广义自体心理学认为,能发展到俄狄浦斯期本身就是一种发展成就,只有在以前的发展阶段上成功地发展出内聚的自体,个体才可能体验到由本能欲望引起的冲突和俄狄浦斯期的适应问题。心理学空间D j3~4]B

e1n:H0M!H2W0弗洛伊德认为,在俄狄浦斯期,个体必然会产生俄狄浦斯情结,必然会产生阉割焦虑或阳具妒羡。而广义自体心理学认为,在俄狄浦斯期,俄狄浦斯情结和阉割焦虑的产生并非必然,而是取决于俄狄浦斯期的自体客体能否以神入的态度来理解儿童的俄狄浦斯体验并作出适当的反应。

~+N|1{)cf0心理学空间eb"BWa$p

儿童在进入俄狄浦斯期后,对异性父母,他会产生肯定而具有占有性的、深情而含有性的意味的渴望;对同性父母,他会产生肯定的、自信的、好竞争的情感。心理学空间%Ri1Ffx:K

心理学空间b(J,YAPl5}c;T2Z`

对此,人格健全、自体结构牢固的父母会有两个方面的反应:一方面,异性父母会禁止孩子将自己当做性的对象,同性父母会禁止孩子将自己当做竞争对手;另一方面,对儿童的发展成就,对儿童的活力和自信,他们会由衷地感到喜悦和自豪。他们能够在总体上通过神入来理解儿童在俄狄浦斯期的发展需要,并满足之。他们偶尔的错误理解,偶尔的不适当反应,只会使儿童遭受适度挫折,适度挫折又促使儿童通过变形性内化将俄狄浦斯自体客体及其功能内化进心理结构之中,从而使自体在俄狄浦斯期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并且形成性别分化。这两个方面的反应,特别是第二个方面的反应,对俄狄浦斯期儿童自体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V8M~2e:K0心理学空间*A J9K7}}5[

但父母如果本身人格不健全、自体结构有缺陷、具有自体障碍的话,就不可能以神入的态度理解儿童在俄狄浦斯期的发展需要,就会导致儿童的俄狄浦斯自体的分裂,从而使正常的、与性无关的对父母的温情转变成性的欲望,使正常的、与攻击性和破坏性无关的自信转变成具有攻击性和破坏性的敌意,从而形成病态的俄狄浦斯情结。而这也是儿童试图重新组织残破的自体的表现。病态的俄狄浦斯情结会导致经典精神分析所指的俄狄浦斯神经症(经典移情神经症或结构神经症)的核心,可见,结构神经症本质上也是一种自体障碍。

2m$H3c3ij-G"b0

(QG#tJGP0弗洛伊德认为,恋父情结起因于阳具妒羡,而阳具妒羡又起因于阉割情结。科胡特认为,阳具妒羡并非起因于阉割情结,而是自体分裂的产物,是童年时期的自体客体长期不能适当地发挥作用造成的。女孩子的童年时期是女性化自体逐渐形成的时期,如果既没有得到自体客体的适当反映,也没有得到可理想化的女性父母表象(母亲的表象),也没有得到他一我自体客体的支持,那么其自体就会分裂,为了掩盖其自体结构的缺陷,女病人就会产生拥有男性生殖器的愿望和幻想。

H mZUMp|,{ S0

&Ic#g(s)VY0与此同时,俄狄浦斯期自体客体因本身具有人格障碍而不能适当地发挥作用,也会使儿童在俄狄浦斯期产生强烈的病态焦虑。

bf9W$SGM x ]/i-E?m0心理学空间2iH7|#dVsad&B,z

俄狄浦斯期的病态焦虑有两种形式,即俄狄浦斯期的原发性焦虑和继发性焦虑。原发性焦虑最为基本,它是个体在俄狄浦斯期没有得到自体客体对其自体的支持性反应而产生的情绪反应;而俄狄浦斯期的继发性焦虑则是在健全的俄狄浦斯自体因自体客体没有适当地发挥自体客体功能而解体之后才出现的情绪反应。俄狄浦斯期的原发性焦虑实际上是一种解体焦虑,是对自体分裂的恐惧,它是解体焦虑的特例,是解体焦虑在俄狄浦斯期的具体表现。

J.eOAN9I2jZ[0

8z;FL4H I4\)ndjg0由此可见,只有在俄狄浦斯期自体客体因其本身的人格缺陷,特别是因其本身的自体障碍而不能对儿童的俄狄浦斯自体作出神入反应的情况下,个体才会出现病态的俄狄浦斯情结和阉割焦虑。对俄狄浦斯情结、阉割焦虑、阳具妒羡和结构神经症所作的新阐释,是自体心理学普遍化、范式化的一个重要步骤。而这一步骤又是广义自体心理学对自体理解的逻辑结果。这一步骤拓展了自体心理学的解释范围,将自体心理学的解释范围从自恋人格障碍扩展到所有的心理病态,特别是扩展到原本属于经典精神分析的领地的结构神经症。如果说狭义自体心理学与经典精神分析是相互平行、互不隶属的话,那么,广义自体心理学则涵盖了经典精神分析,使经典精神分析从属于广义自体心理学。心理学空间g)a(VF@Zj A7A

u$ynI#\#WuL0四、对自体障碍的精神分析治疗

GQ:Fb J\ x']i0心理学空间W+@ZkDCO7GF

(一)精神分析治疗的实质和目标

,?s;`n6M%jOOZV.N0心理学空间,b&g4v4@7`[

传统精神分析认为,精神分析治疗的实质在于意识范围的扩展,在于使无意识之中的本能冲突显现于意识之中,在于提高心理装备(特别是自我)调控本能驱力的能力,在于自我领域的扩展。心理学空间G/a F\hJ6{

心理学空间 ^ri(g(s9`L2yW2w

广义自体心理学则认为,无论是对自恋人格障碍和自恋行为障碍,还是对结构神经症,精神分析治疗的实质和目标都在于使病人继续其童年时期因自体客体没有充分发挥作用而停滞的发展过程,都在于弥补人格结构的缺陷,都在于使个体与自体客体的关系向成熟的方向发展。自我自主性的提高、自我和意识范围的扩展并不是精神分析治疗的实质,而是自体障碍得到弥补的结果,是自体障碍得到治疗的副产品,是原始的自体一自体客体关系发展成为成熟的自体一自体客体关系的副产品。

Be w+gz~cMl0心理学空间l7^]uLu'\

(二)精神分析治疗的过程

0G&h{R5Lv0

?`&S6~;P-w?0广义自体心理学认为,精神分析的治疗过程有三个步骤:①防御分析,②移情的展开,③打开自体和自体客体之间的神入的途径。

+\5FQ|8j0心理学空间W \/nFy

1.防御分析心理学空间9mov_k+KJ/X:e

心理学空间;sk`a:ni

广义自体心理学认为,病人的防御和抵抗是为维持自体的完整性服务的,是为保护在非神入的自体客体环境中屡遭劫难而残存下来的自体服务心理学空间S.MH y*@7k w;An'b

{sBZ1P;y0i0的。在精神分析治疗过程中,病人之所以会出现抵抗,主要是由于害怕童年时期所遭受的创伤性挫折会在分析情境中重演,主要是由于担心自己本已脆弱的自体会重新遭到伤害,主要是为了保护其残存的自体。因此,科胡特强调,抵抗和防御不是病态的,而是“适应性的,在心理上是有价值的”。心理学空间 PF1`l0y8Bh

心理学空间:R*qD:P]f

广义自体心理学主张分析师在治疗过程中应当以神入的态度接受并理解病人所表现出来的防御和抵抗,并根据广义自体心理学对防御和抵抗的理解作出适当的动力学解释和发生学解释。只有这样,才能使病人直面其原始的自体客体需要,将其原始的、在童年时期未得到满足的自体客体需要转移到分析师身上来,从而形成自体客体移情。心理学空间9w4~"|Fux al#Ql#o.K

a-b0t,Wpy5X02.移情的展开心理学空间_ V~^0U`4m,N

jm'LM f?3]7f0在克服了抵抗之后,病人在发展过程中没有得到满足的自体客体需要就会被动员起来,从而形成自体客体移情。心理学空间g6Fj F"Jm D"O{Z

心理学空间gw5B%HS0m3us

自体客体移情有三种,即镜映性移情、理想化移情和他--我移情。在镜映性移情中,自体受损的志向一极试图得到自体客体的肯定和赞许;在理想化移情中,自体受损的理想一极竭力寻找能接受自己的理想化自体客体;在他--我移情中,自体受损的由才能和技能所构成的中间地带努力寻找能为自己提供相似体验的自体客体。心理学空间Pkf,{{4tp C0iR

心理学空间 rNg3E foW8vG nG!Q(W

在自体客体移情顺利展开的分析中,最终出现的基本的自体客体移情通常是围绕给儿童造成较少创伤的那一个自体客体形成的。心理学空间"kkT.v/X x5T!nd

V$NZ?0Dvj*\ ^4N0自体客体移情的形成,更为原始的自体客体移情的出现,都有赖于分析师对病人的原始的自体客体需要采取理解和接受的态度,并进行准确的发生学解释和动力学解释。心理学空间`1oBj\/y"]D4U q*a

+wn*RK J~6fY l0形成自体客体移情是治疗自体障碍的前提,只有形成自体客体移情,病人才能在分析情境中继续其童年时期受到阻碍的发展过程,才能发展出弥补自体缺陷的心理结构,才能得到真正的治疗;如果病人不能形成自体客体移情,其自体障碍就不可能得到治疗。

;\%i)}ehU1a7p0

:_*s0g,j0X |z+s03.打开自体和自体客体之间的神入的途径

0~Nr,G6k q9z7G7v0

'A\y#RQlR{0在自体客体移情形成以后,病人就将分析师作为自己的自体客体,病人与分析师之间形成一种自体一自体客体关系。但这种自体一自体客体关系仍然是原始的,仍然是一种与病人自体的发展水平相当的自体一自体客体关系,仍然是病人停滞在某一个发展水平上的自体一自体客体关系在分析情境中的再现。如果分析师在治疗过程中能够适当地发挥自体客体功能,能够在总体上准确地理解病人的内心体验和自体客体需要,并根据自体心理学理论作出适当的动力学解释和发生学解释,那么随着分析的深入,病人自体之中的缺陷就会逐渐得到弥补,病人以现实的方式获得自体客体心理上支持的能力不断得到提高,病人与分析师之间的自体一自体客体关系不断得到发展、不断走向成熟,病人最终能在成熟的成人水平上同分析师建立自体一自体客体关系。心理学空间 a d.K-nV:IW:Id

心理学空间EM ~0BB@;a

(三)通过形成新的心理结构进行治疗心理学空间 Q8m+|0Yg,Cwj|N?

心理学空间/Pc$I L}'p

传统精神分析认为,精神分析是通过扩展自我的领域和意识的范围进行治疗的,而广义自体心理学认为,“精神分析是通过形成心理结构进行治疗的”心理学空间5b4r%vI ~

心理学空间"Xx6`Z[y{6Dk

患有可分析自体障碍的患者已经具有自体的基本架构,但存在着缺陷,因此,精神分析治疗并不是要让病人形成全新的自体架构,而是形成一些新的结构来弥补病人既有自体结构中的缺陷,强化、巩固病人既有的自体,并恢复其功能。心理学空间6x+F U,{,s@9j!w)S

心理学空间Mz.Y_Y;\Pv

在精神分析治疗过程中,心理结构的形成机制同正常的发展过程是一样的。充当病人自体客体的分析师总是能够以神入的态度来理解和接受病人的自体客体需要,并能作出适当的解释,但分析师的理解和解释也不可避免会有一些疏忽和失误,这使病人遭受适度挫折,适度挫折促使病人通过变形性内化将分析师及其功能转变成相应的自体结构,从而弥补自体结构的缺陷,恢复自体的功能。

5g{]{@$DVbW0心理学空间,G-w)gM$A)E[

(四)精神分析治疗的基本单元----理解和解释

s:W` ].d,W-^0心理学空间D2mfoNk n2E

广义自体心理学认为,理解和解释构成精神分析的“基本治疗单元”分析师正是通过理解和解释发挥治疗作用的,正是通过理解和解释活动使病人产生适度挫折,并通过变形性内化将分析师及其功能转变成自体结构及其功能的。心理学空间J-q/\z#x$EK}3u

UP` Tmq#m)I^0理解和解释是相互联系的。首先,理解是解释的前提,解释是理解的深化。其次,在有些精神分析治疗过程中,理解和解释这两个阶段并不是判然两分的,理解和解释通常是结合起来、交错地进行的。

&^aV1{(gC%DV0心理学空间4c&l&j*BJQHI

在理解和解释活动中,神入至关重要。神入应该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的始终,无论是理解和解释,都必须以神入为基础。

'L|I8d(g(`0

c/l;W.{ ?/]U E0理解就是分析师以神入的态度设身处地地把握病人的心理状态和内心体验,并以各种形式同病人进行交流。神入是分析师理解病人心理状态和内心体验的根本方法。如果分析师能够在总体上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那么,分析师在理解和沟通方面不可避免的失误就构成适度挫折,适度挫折促使病人通过变形性内化将分析师所发挥的自体客体功能转变成弥补自体缺陷的心理结构。心理学空间 ~(A0^f4TQ4ye

:De*k8Y|yuM~0在理解的基础上,分析师必须对病人的内心体验进行动力学解释和发生学解释。虽然理解过程本身已经使病人产生适度挫折,已经使病人通过变形性内化形成相应的弥补自体缺陷的结构,但解释过程仍然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解释过程能够起到理解所起不到的作用。心理学空间p:Ds+d|.h N

心理学空间_HbFO {G ^

一方面,分析师的解释不但可以扩展和深化病人对自己的理解,使病人能够以神入的态度接受自己,而且可以使病人认识到分析师对自己的理解所达到的深度和广度,从而使病人确信自己和分析师建立了可靠的、神入的联系;另一方面,在理解阶段所形成的新的心理结构是暂时性的,解释可以巩固病人在理解阶段所形成的心理结构。心理学空间a.j | L.^m'?u1LO Az\c

心理学空间!S/^F m've0P

解释又有两个分步骤,第一个分步骤是对病人的心理反应,特别是对病人的移情体验进行动力学解释;第二个分步骤是对病人的自恋的脆弱性和冲突进行发生学解释。心理学空间'a*K\/MWV%?y,szG

9L&j;ml.dg:pB&_*j0科胡特认为,分析师所信奉的理论直接影响其理解、解释的深度、广度和准确性,自体心理学理论有助于分析师快速、准确地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有助于分析师作出准确的解释。心理学空间w-m[hY|5y9\C

心理学空间q;^A5l f,Pp

(五)自体障碍得到治愈的标准

*K9e#RH)U7Z9m`}0

AI!R:jlx0科胡特提出了自体障碍得到治愈的标准:从结构上讲,自体结构中的缺陷得到弥补;从功能上讲,自体结构能够充分发挥作用、恢复活力。前者为因,后者为果。并不是只有弥补自体结构的全部缺陷才能得到治愈,只要自体结构某两个成分的缺陷得到弥补,那么,即便另外一个成分还存在着缺陷,自体也能恢复功能,也能得到治愈。

o6S7XD'yj6Uw0

第四节 对自体心理学的评价

t.d`iM:P+C/x0

+oEq!rA0一、自体心理学对精神分析学的贡献

2\2C`!Zo7r.j_D.Z0

ux u-GHS;R0(一)创立了精神分析的新范式

pa(v ^Q0心理学空间;g J%V DO]!W2C%fr

广义自体心理学是精神分析的新范式。它的人格结构观、人格发展观、人格发展的动力观与弗洛伊德所创立的驱力理论、哈特曼所创立的自我心理学理论、克莱因所创立的客体关系理论都有很大的不同。心理学空间-]~ Fg5pO

/d5f U|F.m01.自体心理学超越了弗洛伊德的驱力理论

:Q"hw+m6S$\0

cF/uN4LN+X0科胡特有关人格结构、人格发展的动力、心理疾病的形成、心理疾病的精神分析治疗方法的观点都不同于弗洛伊德的驱力理论。

Of?u W{+~ ?0心理学空间CDT9\O"J

其一,科胡特的人格结构观不同于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观。

d!fD)w3h V0心理学空间*A6O#N y-n2W_\)B_.[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由伊底、自我和超我这三个心理装备所构成的,其中伊底是人格的核心。

+ti;J}[^*}0心理学空间m;mT'j2L1yAka

而科胡特认为,自体是人格结构的核心,本能和自我都从属于自体这一整体。自体是由志向、理想以及介于这两极之间的、由才能和技艺所构成的张力弧所构成的。心理学空间v%z'dV t ^1O4N\f

-^Z&D h5jS5O0其二,科胡特的人格动力观和人格发展观不同于弗洛伊德的人格动力观和人格发展观。

|p+G} CF#]$S}0心理学空间,}t,~5Iw7}-xw M

弗洛伊德认为,本能驱力是人格发展的根本动力,心理性欲的发展变化是人格发展的主轴。他认为人的一切活动都受本能驱力支配,根本没有什么自由意志。而科胡特则认为,自体的发展变化是人格发展的主轴,本能驱力作为自体的组成部分,总是从属于自体的发展变化。而自体的发展则取决于自体客体环境能否满足个体的自体客体需要。自体一旦形成之后,就会在自体之中志向的推动下,在理想的引导下,运用已经获得的才能和技艺去完成自己的行动计划,实现自体之中的潜能。

7|Es/k ?;Jq0

C&K7~M.I,cii0由此可见,科胡特的人格发展观既超越了弗洛伊德的本能决定论,纠正了其生物学倾向,突出了人的社会性,又较为辩证地处理了环境的决定作用和人的主观能动性之间的关系。

Kl/B G`6}-Lk0心理学空间0Ye#rb1S4RY

其三,科胡特对心理障碍的起源和实质的认识与弗洛伊德也有很大的不同。心理学空间B)?Q$v'}Pl#B+_X

心理学空间-q)z7s:KGe

弗洛伊德认为,心理障碍源于无意识之中的本能冲突,特别是俄狄浦斯冲突,童年时期特定的创伤性事件是导致神经症的原因。心理学空间xCj@Y/T

ChN%|%q-AH6wR0而科胡特认为,心理障碍实际上是自体发展的障碍,其实质是自体结构存在缺陷。无论是自恋人格障碍、自恋行为障碍,还是弗洛伊德所说的结构神经症,莫不如此。心理学空间7EJ\)i$b

心理学空间1x o\r rMH$d

其四,科胡特的精神分析治疗观也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治疗观不同。

i%?etC*s7u V0心理学空间/K[+K2T.r7y7F0l*}

弗洛伊德认为,精神分析治疗的目的就是要解除潜意识之中的导致神经症的本能冲突,只要使潜意识中的本能冲突大白于意识即可解除神经症症状,因此精神分析的实质在于拓展自我的领域,扩展意识的范围。

OEW"@%h7k}[?9oH0

7n4O1Ky8yY-S-gs0而科胡特则认为,治疗的实质就是使病人有缺陷的自体能够继续因早期自体客体的创伤性失败而受阻的发展过程,精神分析治疗的目的在于弥补自体结构中的缺陷,只要自体结构中的缺陷得到弥补,意识 和自我的范围就会得到扩展,潜意识中的本能冲突就会迎刃而解。

0x_U:O Yq Pg0心理学空间X bm{ m9~$B5M

由上面的分析可知,自体心理学最基本的理论观点都不同于弗洛伊德的驱力理论,凡是弗洛伊德认为是第一性的、首要的东西(本能、冲突),科胡特都认为是第二性的、派生的。自体心理学理论不但能够解释和治疗弗洛伊德的驱力理论所不能解释和治疗的自恋人格障碍和自恋行为障碍,而且能够解释和治疗驱力理论所能够解释和治疗的结构神经症。这样,科胡特成功地扬弃了弗洛伊德的驱力范式,成功地将弗洛伊德的驱力范式包含于自体心理学这一新的精神分析范式之中,使其成为一个从属于自体心理学的理论。心理学空间1t5K U1Jb8QZ7G

心理学空间2],j|(C P?xX

2.自体心理学超越了哈特曼的自我心理学

+{c-} moC0

jwgXFT3zQ+o-f fd0其一,对什么是人格发展的主要方面,两者有着不同的看法;与此相应,两者的研究重点也不同。心理学空间G0] } l1eM

/N;ds9pz)k]e0哈特曼认为,精神分析的研究重心是自我,而非自体。哈特曼把自体看做是各种经验的复合体,是一种表征,是一种经验性的构念。在哈特曼的自我心理学中,自体仍然是一个描述性概念,而不是解释性概念。

Z"e,K-R-j4G6[&e5L0心理学空间I"E b!PV&y f2\Xt"b

与此相反,科胡特的自体心理学将重点放在自体之上,而不是自我之上。他将自体当做解释性概念,当做自体心理学理论的核心概念。科胡特认为,自体是人格的核心,自我是自体之中的一个成分,他把自我心理学归之于自我的功能(也把正统的精神分析归之于伊底、自我和超我的功能)悉数归之于自体。心理学空间;Y,L1N3Z8a(Q~A%k

心理学空间(i2o3y }.\!\7y w+R$B

其二,两者与本能驱力模式的关系是不同的。心理学空间1L6u1@ GKw#R-P

心理学空间:J6z%E6ox;J#K

自我心理学虽然赋予自我和伊底同等的地位,将研究的重心从伊底本能转移到自我之上,强调自我在适应现实中的主导作用,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脱离本能驱力模式。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认为自我除了适应现实之外,还有防御本能、操控本能、协调自我同现实和超我的关系的功能;二是认为本能及其冲突对解释心理病态依然有效。心理学空间po/DX"Z&B*\

)Y/Z9GyL{C0而自体心理学则扬弃了传统精神分析的“伊底---自我”模式,完全用自体的发展来观照人格的发展,并且强调自体客体关系体验在自体发展过程中的决定作用。科胡特成功地说明了弗洛伊德的本能驱力模式所能解释的结构神经症,自体心理学照样能够解释,而且要比本能驱力模式来得更加深刻。这样科胡特就扬弃了本能驱力模式,将本能驱力模式纳入到自体心理学之中,使其成为从属于自体心理学的理论。

El]r7O;_9PY(a3zI6^0

,H#Dd6V]2Xr0从科胡特的自体心理学同哈特曼的自我心理学的根本不同来看,自体心理学可说是创造了一种不同于自我心理学的新的精神分析范式。心理学空间0M ?o4N,j[

JD"d&dH!|D"}2f+Silb03.自体心理学对客体关系理论的超越

2A1yS-T;m:Kf$J0

"`$X mi-m l.F"P:Q0其一,自体心理学和客体关系理论研究重点不同。客体关系理论主要研究早期心理结构(指自体表征、他人和对象的内部表征)的形成,研究这些内在结构是如何在人际情境中出现的;客体关系理论关注内在对象关系对个体知觉感受方式以及个体同他人关系的影响。

`Zo.y{#k0rF7Q:v0

}q$tA(FY#c,w:p0自体心理学以不同于客体关系理论的方式研究自体和自体结构。它主要研究早期自体和自体结构是如何在自体客体关系中形成的,它强调的是自体,而不是自我、自体表征和本能。自体心理学一直把自体以及自体客体关系作为理论核心。

w%o&qTG]7o'W0心理学空间&k ElgzW

其二,自体心理学和客体关系理论对本能驱力的作用看法不同。除了范尔贝因以外,大多数客体关系理论家都承认内在生物本能对人格发展的影响。虽然大多数客体关系理论家认为驱力的发展从属于关系,但是他们都没有明确地使驱力从属于自体。心理学空间z o;gGu3gfJ

心理学空间.E8w*sM{*b,?1I2x3v

而自体心理学则从根本上摆脱了驱力范式和冲突范式。它认为,驱力从属于自体,自体的发展并不受本能驱力的影响,本能驱力的发展受制于自体的发展状况。传统上认为引起神经症的本能冲突也被看做是自体发展停滞的结果。心理学空间^r.x&Wo#z vm

ps} E2TLQ0其三,自体心理学所说的对象、自体一自体客体关系不同于客体关系理论所说的对象、对象关系。有的客体关系理论家将对象关系等同于人际关系;还有的客体关系理论家将对象关系概念化为本能的满足,将对象当做是本能满足的对象。

TG"SXqe h0

6j^&vc RZPMe;L0自体心理学区别于客体关系理论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坚持将自体及其自体客体体验放在分析的中心位置。因此,科胡特从个体内心的立场来界定自体客体,自体客体就是被个体当做是自体的一部分、为自体发挥一定心理功能的对象。他反对将对象关系概念化为人际关系或本能满足的关系,认为这会使精神分析社会学化或生物学化。自体客体需要的发现正是科胡特发展其自体心理学理论的出发点;而自体客体需要正是其理论的逻辑起点。心理学空间y'o+ph-z2^F'b"k}

l!a ex'I+tI/?0根据上述分析,我们认为自体心理学是一种不同于客体关系理论的精神分析的新范式,因此,有理由说,广义自体心理学理论对精神分析的发展具有革命性贡献。

8W @ zpEYg0心理学空间6{;MgW6W Qg

科胡特之所以创立迥异于驱力理论、自我心理学和客体关系理论的精神分析新范式------- 自体心理学,是因为他在精神分析治疗实践过程中发现有些病症(自恋人格障碍、自恋行为障碍)无法用这些理论所发展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而导致这些病症缓解的因素也无法用这些理论来解释。也就是说,科胡特发现了这些精神分析理论所不能解释的“反例”。因此,为了解释这些反例, 因此,为了解释这些反例,他发展出了狭义自体心理学,并逐渐将自体心理学的解释扩展到传统精神分析所阐释的领域 从而发展出精神分析的新范式------广义自体心理学。心理学空间,Q|;oYV1^ x)U/uU c

.KI[/gR[ T0(二)澄清了精神分析的实质心理学空间r as1s Z)wfcm5?m:R

5aeAR{ rD(}(L0弗洛伊德认为,只有承认移情和抵抗机制才算得上精神分析。这一对精神分析实质的界定缺乏认识论基础。人类对心灵的认识,特别是对复杂心理状态的认识如何才是可能的?弗洛伊德并没有回答这一问题。此外,这一界定也容易导致精神分析理论的教条化,导致在理论上排斥异己,从而阻碍精神分析理论的健康发展。阿德勒和荣格因为理论见解与弗洛伊德相左被逐出国际精神分析协会就说明了这一点。弗洛伊德的理论观点在很长时期内被看做是不可怀疑的,许多富有创新精神的精神分析理论家在表达自己的新见解的时候,不得不小心 谨慎地将自己的理论观点同弗洛伊德的理论观点联系起来。科胡特的狭义自体心理学就是这种妥协的产物。心理学空间Yh[!?4V$o+R4BJ

心理学空间*rZ"Z-Kf

科胡特反对以具体的理论观点来界定精神分析的实质,认为精神分析是一门以神入和内省的方法来研究人类复杂的心理状态的科学。这一界定具有坚实的认识论基础,科胡特是在考察了认识人类复杂心理状态的可能性以及何以可能的基础上作出这一界定的。这一界定对于破除精神分析学界长期存在的不宽容传统具有重大的影响,促进了精神分析理论的发展。根据这一界定,由神入和内省得来的关于人类复杂心理状态的经验资料是第一位的,具体的概念和理论如果同神入和内省得来的经验资料不相符,就必须作出改变。这就为新理论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提供了合法的认识论基础。心理学空间5l3K*S TqL

h'M6J _^$M*YIz0(三)拓展了精神分析治疗的范围

PC(h2v:i\,de0心理学空间8p3M$Le#p

弗洛伊德认为,自恋患者的利比多固着于自我,故在精神分析情境中无法将利比多投注到分析师身上,无法形成移情,因此,自恋是无法用精神分析方法来治疗的。有鉴于此,很长时间无人问津自恋障碍的治疗。而科胡特则根据自己的临床实践,根据由神入和内省得来的经验资料,根据临床上所发现的自恋的移情(后称为自体客体移情),对自恋作出了全新的理论解释,揭示了自恋的障碍形成的原因和病理机制,发展出了治疗自恋障碍的精神分析方法,打破了弗洛伊德自恋障碍不能用精神分析方法治疗的断言,从而拓展了精神分析治疗的范围。心理学空间Z;s5[5D j*Tf

.Ky%G*p6INHIw+X0(四)改变了传统精神分析消极阴暗的人性观心理学空间0^3cL_.T VY

心理学空间]-Eh,y`9p

弗洛伊德过分强调人病态、非理性的一面,认为人性本恶,本能冲动与生俱来,认为所有行为都受到无意识本能欲望的驱使。他认为,精神疾病是由本能欲望受到压抑引起的,由于本能和文明的对立,本能的压抑不可避免,因而,人类获得心理健康的前景很渺茫。弗洛伊德错误地将神经症患者的症状当做普遍的人性,抹杀了正常人与神经症患者的区别。

pX1uR*r ~'pc!T0心理学空间e9vP X m/_s

自我心理学也没有完全摆脱消极、阴暗的人性观。它虽然强调自我除了冲突领域之外还有无冲突的领域,虽然强调自我除了具有对付本能的功能之外还有适应现实的功能,但还是认为本能驱力是与生俱来的,还是认为本能驱力对人类行为有巨大影响。

%Sl vLu r(A0

G9qTB0^L1t0科胡特更强调人性中理性、健康的一面。他认为,自体形成之后,就会在志向的推动下,在理想的指引下,利用自体之中的才能和技艺去实现自己的行动计划,实现自体之中的潜能。他坚信个人的追求与整个社会的利益是一致的,个人潜能的充分发挥能够推动社会的进步。他还认为,孤立的性驱力、破坏性的攻击性是自体分裂的产物,而不是人类的本性。自体心理学积极乐观的人性观对传统精神分析消极阴暗的人性观起到纠偏作用。自体心理学积极乐观的人性观,连同其具有现象学色彩的精神分析方法论使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沟通、融合成为可能。

NEJs)[ N b0

e-@(xh!T LlG0(五)纠正了传统精神分析对女性的偏见

;}/BI~]N@8T K*Ku0

]/qmHkG-Z s0弗洛伊德认为女性的道德水平低于男性,这是其理论的逻辑结果。他认为,超我的形成与阉割焦虑有关。俄狄浦斯情结导致男孩产生阉割焦虑,为了克服阉割焦虑,他就会压抑对母亲的乱伦欲望,并对父亲发生自居作用,从而内化父亲所持有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形成超我。而女孩子则是已经被阉割了的,因此阉割的恐惧对女孩子的影响要小得多,因此,女性无法获得男性那样的良心。心理学空间@ I n!yf7ME\?A ss

-g(D w6XFA0而自体心理学认为,自体之中理想的形成与理想化需要有关,是理想化自体客体及其功能变形性内化的结果。这一过程对女性和男性而言都是一样的。因此,理想的形成与两性的解剖结构无关,而与个体所处的自体客体环境的性质有关。基于这样的理论,在道德上歧视女性是没有道理的。心理学空间 a[2^Ikl

R9Fvp#Z I0此外,弗洛伊德认为,男性生殖器是主动的,女性生殖器是被动的;女性对自己的性器官感到自卑,并因此嫉妒男性拥有阳具,渴望自己也能拥有阳具。心理学空间Rx(Ao*_*w b1C A

D+S}@f,]+om:E0而科胡特认为,女性之所以对自己的女性特质感到自卑,是由于其所表现出来的女性特质没有得到自体客体神入的反映的缘故。这一结论与人类学的研究结论是相容的。

:of [J6v z0心理学空间!\%q8L g^.Q e

自体心理克服了传统精神分析对女性的偏见,可以成为女性主义者可资利用的思想资源。

3LFL Bw%Y0心理学空间*~h9_,`z#va

二、自体心理学的局限心理学空间rOv{/o!d4|&u#Q%`i

心理学空间f:e}Af

(一)自体发展观具有形而上学倾向心理学空间~+{/Y4ws9SfSh

dSr)t'mY5D'Nk0科胡特相信自体的发展完全取决于早期的发展,取决于前俄狄浦斯期的发展,成人自体的形态完全取决于早期发展的好坏,自体障碍的实质就是个体固着于早期的发展形态。根据这一逻辑,在以后的发展时期,个体与自体客体的互动对个体自体的发展没有什么影响,自体结构中的缺陷在前俄狄浦斯期形成之后是不会改变的;一个成年病人所具有的自体结构、自体客体需要,同在发展上处于他所固着的发展阶段相当的儿童所具有的自体结构、自体客体需要是完全一样的。

:x,mKB.nw0

!bi{*G7m9wL0从哲学的角度来看,这种早期决定论的发展观实际上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发展观。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观,我提出这样的假设:个体自体的发展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终身发展的过程;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个体的自体客体需要在量与质上都是不同的,所处的自体客体环境在量与质上也是不同的;不同的自体客体环境对自体的发展具有不同的影响,自体客体环境与个体的相互作用也是一个终身的过程,自体的发展也是一个终身建构的过程;随着自体的不断建构,自体结构之中的成分也会不断地增加,自体之中的各个成分的关系也会不断地发生变化,因而自体不断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发展。心理学空间DJ0T,@ O+Ii [J1U

心理学空间_"D(VcDI

(二)低估儿童本身的遗传特点对自体客体发挥自体客体功能的影响

J*?)fv{Rs0

cdX@#Ji0科胡特认为,自体的发展状况取决于儿童的遗传特点与充当自体客体的父母之间的相互作用。他认为,自体客体的创伤性作用对个体自体的损害程度取决于个体对创伤的敏感程度,而对创伤的敏感程度取决于个体的遗传特性。这无疑是正确的。但他没有认识到遗传对个体自体发展的影响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方面,那就是个体的遗传特点------如气质特点会影响充当自体客体的父母对个体自体客体需要所作出的反应。自体的发展也取决于个体与自体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个体的遗传特点会影响个体的行为方式,充当自体客体的父母会阐释这种行为方式的意义并作出相应反应,而这种反应会对个体的自体发展产生影响。

1Ekof-D*dX0

6T x REM&`lZ0(三)忽视不同社会文化对自体发展的影响

S3n3x,e!n D"K0

(SC/Od oVt.f dj0虽然自体 心理学是精神分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是科胡特考察了后工业化社会人类精神状况的产物,但我还是认为,科胡特并没有充分考虑不同社会文化对自体发展的影响。科胡特倾向于将自己在当代美国社会的发现当做是普适的真理。我可以提出这样一些问题:文化背景不同的个体所具有的自体客体需要是否完全一样?文化背景不同的个体在充当他人的自体客体的时候,对他人的自体客体需要的反应方式是否一样?人格健全的、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父母,与人格健全的、深受美国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影响的父母,是否会对儿童与生俱来的夸大性幻想和好表现行为作出同样积极的反应?我认为,这些问题都值得进一步研究。科胡特的自体心理学理论是在西方文化背景中发展出来的,是在对生活在西方文化中的个体进行精神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它同样渗透着西方文化的价值观。因此,对科胡特的自体心理学理论,同样应该考察其对中国人心理和行为的契合性。

^#wU @2s0

uk,L? p| UZ2t-H C0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自体心理学
1234
«自体心理学小词典 自体心理学
《自体心理学》
从自恋到自我心理学,再到自体心理学»
延伸阅读· · · · · ·
查看全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