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鲁克:真假弗洛伊德
作者: 德鲁克 / 16013次阅读 时间: 2016年7月29日
来源: 《旁观者:管理大师德鲁克回忆录》 标签: 德鲁克 弗洛伊德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YY1?9[9u4G"]6|F TN0

K'zc c$E]5S]Ba0
真假弗洛伊德
德鲁克
《旁观者:管理大师德鲁克回忆录》
心理学空间^ tf,xO&xg z(Va)R*B

心理学空间#OY|sfL l}

9UV'i&T#M!w0我和弗洛伊德仅接触过这一次。小时候,不知握过多少大人的手,而我所以特别记得弗洛伊德,是因为后来父母对我说:“你要好好记住这一天,你刚刚遇见的人是奥地利,嗯,或许该说是在欧洲最重要的人了。”我问道:“比皇帝更重要吗?”父亲回答:“是的,比皇帝更加重要。”这件事留给我深刻的印象。心理学空间6b u0O7N"R4l|

&mp Jx@ q0心理学空间~?3Vg9~*X,X

心理学空间xBa;{0~1qf:iK

真假弗洛伊德(1)心理学空间 qJ#Q;Q`7xGLJ.G"N1T

HcuSX7Kx0---------------心理学空间'sS)A~$kpwn$t

心理学空间h/Nk!J ~@k

t&xY+@9h0r'\0

oI'LW;e_:e0心理学空间#le/t$Nv8a"~w+iu

心理学空间/}0rSKMo$J$E

在我童年时期的维也纳,若弗洛伊德不是那么有名的话,我就不会注意到有关他的迷思与真相之间那显著的差异。

*u _?:V{ ?4e0心理学空间.EE,j/iI5q\|{

我的双亲和弗洛伊德有多年的交情。弗洛伊德大约比我父亲大20岁,因此父亲在阿尔卑斯湖边的小路遇见弗洛伊德时,总会毕恭毕敬地向他行礼(弗洛伊德家的避暑别墅就在湖畔,和施瓦兹瓦尔德家为邻),弗洛伊德也会向父亲回礼。母亲当年念医学院时,对精神医学很感兴趣,曾在苏黎世一家心理治疗诊所工作过一年。那家诊所的负责人布洛伊勒医师(Bleuler)①就是弗洛伊德相当尊敬的一个人。

[}5s;[y)J7Ni-U9g0

Bu$cd(c k:RJ5X(L0母亲在出嫁前,就常买弗洛伊德的书。我手中有1900年出版的《梦的解析》(DieTraumdeutung)初版,那本书原本是母亲收藏的。当年初版只卖出了351本。母亲还有《日常生活的精神分析》(ZurPsychopathologiedesAlltagslebens)一书的修订版,印行年代是1907年,书中包含有名的“弗洛伊德语误”(the“FreudiansliPs”)。这两本书仍夹着母亲的书签,上面的签名仍是娘家姓氏。母亲婚前曾上过弗洛伊德的课,不知是在大学,还是在精神科医学会,显然地,母亲是在场惟一的女性。她津津乐道,自己的出现总是让讨论“性”和“性问题”的弗洛伊德大为尴尬。

#f xB~!?t%G0心理学空间,|TGr;Ifp

有人介绍我给弗洛伊德时,我才八九岁。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吉妮亚办的一家“合作餐厅”就在伯格斯(Berggasse),弗洛伊德家的公寓就在隔壁。在维也纳闹饥荒的那几年,弗洛伊德和家人有时会在那儿吃午饭,我们家也是,还会在同一张桌子用餐呢。弗洛伊德认识我的父母,因此我就被介绍给他,并和他握手。

v+?-}qJr3R3?0心理学空间!o!\+OJ\

但是,我和弗洛伊德仅接触过这一次。小时候,不知握过多少大人的手,而我所以特别记得弗洛伊德,是因为后来父母对我说:“你要好好记住这一天,你刚刚遇见的人是奥地利,嗯,或许该说是在欧洲最重要的人了。”那时该是在大战结束前,因为听了这话,我问道:“比皇帝更重要吗?”父亲回答:“是的,比皇帝更加重要。”这件事留给我深刻的印象,因此我还记得,即使那时的我只是个小孩子。心理学空间#}KEC Rs(x^#O.E

u pO+t1o)eM&O^hB"m0重要的是:我的父母都不是弗洛伊德的信徒。事实上,母亲还常常批评他这个人和他的理论,但是他们仍认为他是“在欧洲最重要的人”。

5]N;Vli$K9s}&T ?"x0心理学空间7xf$PP#?%sm

心理学空间%Tmy O FvY5Y

'@#c!Y n}7_0关于弗洛伊德,有三件事是大家深信不疑的,至少在以英语为主的国家是如此。第一,他一生穷困,为生活所苦,几近赤贫;第二,他因反犹太的情结而痛苦万分,而且因身为犹太人,无法得到他应得的大学教职和学术界的认可;第三则是,他为当时的维也纳医学界所轻视。心理学空间vF8V{1} Sw6n

心理学空间 o%YC0i1BN

这三件事,可说是纯然的“迷思”。其实,少年时代的弗洛伊德家境不错;此外,作为一个年轻医师的他,一开始执业就赚了不少。没有人因为他是犹太人而歧视他,一直到晚年,希特勒入侵,才使他流亡国外。而且,他是奥国医学史上最早得到学术界正式认可的人才。如果依照原来a聊严厉的标准,他是门儿都没有。总之,维也纳医学界并未忽略他,只是将他“排拒”在外。弗洛伊德之所以被拒,是因为他严重破坏了医学伦理。而他的理论被抗拒的原因,则是——看来冠冕堂皇,却只道出一半的真理;与其说他的理论是医学或是治疗法,不如说是“诗”。

DJ-Te R'I+d7[z*osT0

1Bk4CT WHf2]{w0关于弗洛伊德和他在维也纳的生活,这些迷思要不是他自己深信不移,对他本人或其精神分析理论,可说是微不足道而且不相关。其实,这些迷思就是他捏造、宣扬开的。特别是在他的书信中,无不一再强调。透过书信,这个骄傲、自律而重隐私的人把他的忧虑发泄出来。换言之,这些迷思对他本人而言非常重要。为什么呢?

8Y2C+cvH/wc0

5\G2u M {cX.Tg0弗洛伊德非常刻苦,从不发怨言,最厌恶自怜自艾,哀声叹气在他看来最为可耻。即使肉体遭受极大的痛苦,他也不吭一声。不管是他自身或是家庭生活的苦,他都极能忍受。然而,他却不断地抱怨那种“想像的折磨”——比如生活穷困、受到反犹人士的歧视以及被其他维也纳医师轻视等。

?.C_ i,`2o r@3O0心理学空间$ICGOpZx

就其他方面而言,弗洛伊德可谓坦白得可以,特别是对他自己。他在自我检视时,几近残酷——对普通人来说是无伤大雅的嗜好,他则恨之入骨,巴不得连根拔除。令人无法想像的是,弗洛伊德会这样捏造并宣扬有关自己的神话与迷思;更让人不解的是,弗洛伊德难道不知道那些声明与抱怨,都不是“事实”,而是子虚乌有?在维也纳,每一个人都很清楚这点,纷纷谈论弗洛伊德的这种“怪癖”。

1qd.?C|)U t0心理学空间a_1p8W:x0W3fX

我们可以用弗洛伊德自己的理论来分析他,并得到答案:这些迷思也是他说溜嘴的“语误”。即使他自我剖析、高度坦诚,并自律甚严,也无法面对一些深层的现实与创痛。我们就是从弗洛伊德那儿学到,这种“语误”绝非无关紧要。如果有一本“弗洛伊德正传”的话,里面的他该是个严厉而惟一的神——如奥林匹斯山的宙斯,或是《旧约》中的耶和华。从他的“语误”来看,他则是永远不得解脱的普罗米修斯。在弗洛伊德所有的作品当中,最常提及的神话人物就是普罗米修斯。心理学空间W&U%S1]/z'{^

心理学空间\M0T@9Ys(b

ZvW,`tQ ~0

*k z&yn7}1P$oB Q0弗洛伊德家虽非维也纳人说的“巨富”,然而也算是生活无优的中产阶级。他出生于1856年,父亲是个成功的商人。那时的维也纳刚快速地发展成都会。他们家位于旧市区外,是个四五层楼高的“深宅大院”,里面有点阴暗,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家具,只有一个浴室,不过还是相当宽敞。而且像那种“中产阶级”家中总有两三个仆人,每周另有女清洁工来家中清扫,还有裁缝每个月来缝制新衣。他们常在维也纳近郊的温泉或山上消暑;星期天全家人到维也纳森林散步;孩子都上中学;家中藏书甚丰,音乐声不断;此外,他们每星期都上剧院。心理学空间j b9B$J3YH~g'~r

*w I(galu0

D`2Cl-W;\8|0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德鲁克 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的出走:浪漫主義的前身,與德國智識生活的損失 精神分析史
《精神分析史》
霍克海默与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创新道路»
延伸阅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