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结构与测评
作者: 陕西师范大学 / 20913次阅读 时间: 2016年7月10日
来源: 公共心理学课程组 标签: 人格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人格结构与测评

5I A!a6BD E!w"|0学习目标

$B/r?,LVL0

S ac&m d%KZ g1X,_01.掌握人格概念,深刻理解人格特点和结构。

fvza(q0

Y;TH7{#ZOc02.掌握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基本原理,解析个体人格的现实表现。心理学空间R/_-OV?

心理学空间c8R)t0w+A$V(MD

3.理解人格主要理论,积极促进个体良好人格的形成。心理学空间 W2q7yR5vD[9B

心理学空间4f!{3M:[bP

4.学会使用人格测评的基本方法。

|;K&Bx7uQ0

3Ks egre~9`0 

2q.P s lt ~.e#T0心理学空间 z;WVi)W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使用“人格”概念时会涉及不同层面的含义。譬如说“某某很诚实,人格高尚”,“某某比较外向”,“某某很能干”,“某某待人热情,开朗乐观”等,这些描述分别涉及到人格的品格、能力、内外向性及人际关系方面的不同特征。人格到底指的是什么?有什么样的特点?有哪些类型?一个人的人格形成和发展受哪些因素的影响?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如何养成自己良好的人格品质?本章将对这一系列问题进行探讨。

]wdo.d6pc2F$@e'Gc q$x0心理学空间l,jL.orq6AF

 

$y+Ss s]\,w,w0

第一节  人格概述

E&Dm.qR%L&s m{i0

aG'ASF\Vk0一、什么是人格心理学空间)X*N%G_b,I

6FU"?:\q.UW0汉语“人格”一词源自personality的意译。而英文中的personality一词源自拉丁文的persona,其本义是指希腊戏剧中演员戴的面具,面具随人物角色的不同而变换,体现角色的特点和人物性格。在心理学中,将面具引申为人格,暗示着一个人有两面──公开可见的一面和隐藏其后而不为人知的一面。因此,对人格这个概念,通常是从内外两个方面来定义的,其中外在人格是指一个人被他人知觉和描述的方面。比较通俗的解释是,人格是个体在社会生活的适应过程中,对己、对人、对事、对物做出反应时,其自身所显示出来的异于别人的独特的心理品质。内在人格则是指用来解释为什么一个人被他人认为是这样的那些内部的因素。两者彼此不同,但都十分重要。

;?9Nb,y t'Dj6K0心理学空间P*q,K}[R{

人格作为心理学中一个相当复杂且又十分重要的主题,时至今日,不同的人格心理学家对人格的定义依然各不相同。G.Allport曾在其所著的《人格:心理学的解释》一书中归纳了关于人格的50种不同定义。综合不同研究者的观点,我们给出的定义是:人格(personality)是一个人的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的复杂组织,它赋予个人适应生活的特有倾向性和特定模式。这种知、情、意、行的复杂组织是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同时包含着对现在和未来的建构和反应。人格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多种本质特征。心理学空间-z.HH q6P;hzqv

心理学空间t2M*Q9f2f

(一)人格的整体性

c7lCsKf8Q+M0心理学空间&U}h4i S#?'Y |C}

一个现实的人具有多种心理成分和特质,如才智、情绪、愿望、价值观和习惯等,但它们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密切联系并整合成为一个有机组织。一个现实的人的行为不仅是某个特定部分运作的结果,而且总是与其他部分紧密联系、协调一致进行活动的结果,并受到自我意识的调节。人格的整体性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当一个人的人格结构各方面彼此和谐一致时,他的人格就是健康的。否则,就会使人发生心理冲突,产生各种适应困难,甚至出现分裂人格。一个正常人的心理是多样性的统一,是有机的整体。

&@i,a ? R:} N0心理学空间n F ]!Z-om+]

(二)人格的稳定性

3My2ZgcO0Zl0心理学空间s*\ L h3Acl

人格的稳定性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人格的跨时间的持续性。在人生的不同时期,人格持续性首先表现为自我的持久性。每个人的自我,在世界上不会存在于其他地方,也不会变成其他东西。昨天的我是今天的我,也是明天的我。过去的我透过现在的我,影响着我的现在和将来。虽然未来不能决定现在,但自我对未来的洞察力能决定现在的我。这就是自我的持续性。二是人格的跨情境的一致性。所谓人格特征是指一个人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与行为特征,那些暂时的、偶尔表现出来的行为则不属于人格特征。例如,一个外向的学生不仅在学校里善于交往,喜欢结识朋友,在校外也喜欢交际,喜欢聚会,虽然他偶尔也会表现出安静,与他人保持一定距离。心理学空间"h$Nj'B0D%m_%B+aN

心理学空间:R&AQ7?^*|H

人格的稳定性并不意味着人格是一成不变的,并不排除其具有发展和变化的可能性。人格变化有两种情况。第一,人格特征随着年龄增长,其表现方式也有所不同。比如,同是特质焦虑,在少年时代表现为对即将参加的考试或即将考入的新学校心神不定,忧心忡忡;在成年时表现为对即将从事的一项新工作忧虑烦恼,缺乏信心;在老年时则表现为对死亡的极度恐惧。也就是说,人格特性以不同行为方式表现出来的内在秉性的持续性是有其年龄特点的。第二,对个人有重大影响的环境因素和机体因素,如移民、严重疾病等,都有可能造成人格的某些特征,如自我观念、价值观、信仰等的改变。当然,人格改变与行为改变是有区别的。行为改变往往是表面的变化,是由不同情境引起的,不一定都是人格改变的表现。人格的改变则是比行为更深层的内在特质的改变。心理学空间 ~C)]g2^

[ ^(cqAhv0T(q6M_({0(三)人格的独特性心理学空间8O;x F1]b YO*R8?

|(Z6a N0{E i:Q B#]&}0人格的独特性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心理与行为是各不相同的,正所谓“人心不同,各如其面”。由于人格结构组合的多样性,使每个人的人格都有其自己的特点。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观察到每个人的行动都异于他人,每个人都各有其需要、爱好、认知方式、情绪、意志和价值观。心理学空间2p;U9H L8k`AA[\

心理学空间 dg.O{4N%sA

我们强调人格的独特性,并不排除人们之间在心理与行为上的共同性。人类文化造就了人性。同一民族、同一阶层、同一群体的人们具有相似的人格特征。文化人类学家把同—种文化陶冶出的共同的人格特征称为群体人格或众数人格。例如,由于受传统儒家文化的共同影响,世界各地的华人有许多相同的人格特征。虽然人格心理学家也研究人的共同性,但相对来说,更重视人的独特性。心理学空间M nZ:Mne

心理学空间r*_:d4sD,DjO7a!m

(四)人格的功能性心理学空间1IxJ+sAP3| z

心理学空间+}.EL jV5@9eR M

人格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会决定某些人的命运,因而是人生成败、喜怒哀恨的根源。当面对挫折与失败时,坚强者能发奋拼搏,懦弱者会一蹶不振。当人格具有功能性时,表现为健康有力,支配着一个人的生活与成败;而当人格功能失调时,就会出现软弱、无力、失控,甚至变态。从这一角度来讲,人格会起到决定一个人命运的作用。需要强调的是,人格功能性强的人会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UC J#w v*q0心理学空间in%g)[p:lX q

一些研究者(Chiu、Hong和 Dweck,1994)发现[①],聪明程度相同但人格不同的儿童,在遭遇挫折后的问题解决成绩明显不同。控制定向(mastery oriented)的儿童倾向于将问题看作一种挑战,在遇到困难时更能采取坚持的态度;无助定向(helpless oriented)儿童倾向于自我中伤(self-denigration),产生消极情绪,在困难中屈服。当两组儿童面临困难问题时,控制定向的儿童能更加专注的思考问题,能对问题提出新的策略;而无助的儿童则可能怀疑自己的能力,对任务感到厌烦。因此,控制定向的儿童会出现“失败后的成功”结果,无助定向儿童则会出现“失败后的失败”结果。说明不同的人格特征会影响到人的思维方向,进而影响到人的行为结果。

E+q9o Pc&W0心理学空间-J2\;{)E0uj S

(五)人格的社会性

U;X!@8Zh;[ v"?.Fn0

9Z6R+_9d6oLH+Gb0人格的社会性是指社会化把人这样的动物变成社会的成员。人格是社会的人所特有的。人格是在个体的遗传和生物基础上形成的,受个体生物特性的制约。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格是个体的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综合。但是人的本质并不是几种属性甚或所有属性简单相加的混合物,构成人的本质的东西是那种为人所特有的因素,失去了它人就不能称其为人,而这种因素就是人的社会性。实际上,即使是人的生物性需要和本能,也是受人的社会性制约的。例如,人满足食物需要的内容和方式,是受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制约的。

2LW!CR0f0

0O/?.H1I8Zb a)D,?0因此,可以这样概括:人格是个人各种稳定特征的综合体,显示出个人的思想、情绪和行为的独特模式。这种独特模式是个体社会化的产物,同时又影响着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

:E AW+H&O L7W-S.F0心理学空间)p zv)|:Z%E

二、人格的结构心理学空间 |]5JR&a5x taj

心理学空间D.A ua6?9coAD

人格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它包括许多成分,其中主要包括气质、性格、认知风格和自我调控等。

"XxZ aW'fPQA.u ?0心理学空间0a `r-O5p

(一)气质和性格

%u1[:qq `-q+D0

DO7~*X [^5w s$l0z01.气质。人格中的气质(temperament)是个人在生活早期就表现出来的稳定的个性差异,即那些由遗传和生理决定的心理与行为特征。气质是人的典型的稳定的人格心理特征之一,是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等在程度、速度、稳定性、灵活性等动态特征上的综合表现。这个概念与我们平常说的“禀性”、“脾气”近似。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有的人总是活泼好动,反应灵活;有的人总是安静稳重,反应缓慢;有的人不论做什么事总显得十分急躁,有的人情绪总是那么细腻深刻。而这些特点,我们似乎从他们刚出生时就可以观察到,一生中少有改变。一般说来,典型的气质类型主要有四种,分别是: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

9L*k;^m;x_O0

0A7tu Q/VE#d0胆汁质(不可抑制型)的人是不稳定的外向,情绪体验强烈、爆发迅猛、平息快速,思维灵活但粗枝大叶,精力旺盛,争强好斗,勇敢果断,为人热情直率,朴实真诚,表里如一,行动敏捷,生气勃勃,刚毅顽强;但这种人遇事常欠思量,鲁莽冒失,易感情用事,刚愎自用。典型代表人物如水浒传中的李逵。

}s.emN+DzF0

!@Q y-um0多血质(活泼型)的人是稳定的外向,情感丰富,外露但不稳定,思维敏捷但不求甚解,活泼好动,热情大方,善于交际但交情浅薄,行动敏捷,适应力强;其弱点是缺乏耐心和毅力,稳定性差,见异思迁。典型代表人物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心理学空间 }-UrU,p xLF,@

0n0J%Z3`*PL%z0粘液质(安静型)的人是稳定的内向,情绪平稳、表情平淡,思维灵活性差但考虑问题细致而周到,安静稳重,踏踏实实,沉默寡言,喜欢沉思,自制力强,耐受力高,内刚外柔,交往适度,交情深厚;但这种人的行为主动性较差,缺乏生气,行动迟缓,不容易接受新生事物,不能迅速适应变化的环境。典型代表人物如神雕侠侣中的郭靖。

7f7P0`'Z+l[ }V0心理学空间!m7AE_)Cmh:h

抑郁质(抑郁型)的人是不稳定的内向,情绪体验深刻,细腻持久,情绪抑郁,多愁善感,思维敏锐,想象丰富,不善交际,孤僻离群,踏实稳重,自制力强,但行为举止缓慢,软弱胆小,优柔寡断,经不起强烈刺激和猛烈打击。典型代表人物如红楼梦中的林黛玉。

S j1f'Gl;K ] X0

^$Q/v.PGu"X0气质是人的天性,无好坏之分。它只给人的言行涂上某种色彩,但不能决定人的社会价值,不具备社会道德评价的意义。气质不能决定个体为人处世的方向,任何一种气质类型的人既可以成为品德高尚、有利于社会的人,也可以成为道德败坏,给社会造成危害的人。气质也不能决定一个人的成就大小,任何气质类型的人都可能经过努力取得一定的成就,也可能成为碌碌无为的人。但气质类型会影响个体的职业选择。不同气质类型的人,适合从事不同类型的工作。如多血质的人适宜从事社交工作、外交工作、管理人员、律师、记者、演员、侦探等需要表达力、活动力、组织力的工作;胆汁质的人适宜从事社交、政治、经济、军事、地质勘探、节目主持人、演说家等;粘液质的人适宜从事自然科学研究、教育、医生、财务会计等需要安静、独处、有条不紊及思辨力较强的工作;抑郁质的人适宜从事研究工作、机要秘书、检查员、打字员等无需过多与人交往但需较强分析与观察力以及耐心细致的工作。

D&gv$y3I;s:u Z0心理学空间+P`pt.L8S

每个人的气质都不单纯地属于某个类型,而往往是多种类型的混合。判断一个人的气质类型,应该考察其主要气质和其它气质之间的关系,简单说某个人是什么气质类型,这是武断的。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其忍耐性、感受性、可塑性、敏捷性、兴奋性等都有所不同,也各有长短,了解自身的气质特点有利于个体在生活中取长补短,在职业选择中扬长避短。

*~;?R1Ad&^&q'J0心理学空间 ` U!pz8k3w3i:wH

2.性格。性格(character)一词源于希腊语,意为雕刻的痕迹。性格是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心理特征,是人对周围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行为方式的总和,通过其行为举止表现出来。心理学空间q-e\B E(FF'_ E

心理学空间 d!D$n:cs(sv

性格是个人社会行为的特征。比如,性格的意志特征,如目的性、主动性、果断性、坚持性和自制力等;个人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的态度中所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如善交际、孤僻、正直、诚实、狡诈、虚伪、同情心等;个人对自己的态度中所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如自信、自强、自尊、自负、自卑等;个人对待学习、工作、劳动的态度中所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如勤奋、懒惰、认真细致、马虎、粗心大意、首创精神、墨守成规、勤俭节约、挥霍浪费等。性格特征取决于特定的文化模式和社会环境。

omL/v-W!d6P1q0心理学空间 na)Y1A,k9y

3.气质和性格的关系。人格是一个人的存在方式,是个人生物遗传素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人格中的气质是先天的,是体质和遗传的自然表现,很难改变,无好坏之分;人格中的性格是后天的,是社会文化模式的刻印,有可能改变,有好坏之分。

C6p(bkHTE0

3DN9vT;z@}5m\(O0人格中的气质和性格又是密切联系的。从气质对性格的影响上来看:(1)气质会影响个人性格的形成。性格特征直接依赖于教育和社会相互作用的性质和方法,气质作为性格形成的一种变量在个体发生的早期阶段就表现出来,从而会影响父母或其他人的不同行为反应,形成不同性质的个体与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2)气质可以按照自己的动力方式渲染性格特征,从而使性格特征具有独特的色彩。例如,同样是乐于助人的性格特征,多血质者在助人时往往动作敏捷,情感明显表露于外,而粘液质者则可能动作沉着,情感不表露于外。(3)气质还会影响性格特征形成或改造的速度。例如,要形成自制力,胆汁质的人往往需要作极大的努力和克制,而抑郁质的人则相对比较容易形成。从性格对气质的影响上来看,性格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掩盖或改变气质,使它服从于生活实践的要求。例如,侦察兵必须具备冷静沉着、机智勇敢等性格特征。在严格的军事训练的实践活动中,这些性格特征的形成有可能掩盖或改造胆汁质者易冲动和不可遏止的气质特征。

`(O,ph-M ~x0心理学空间 o F7_ |)edY5BsJ

总之,气质和性格既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在日常生活中,甚至在心理学文献中,都很难把气质和性格这两类心理特征严格区分开来。这是因为人具有生物社会性,人的发展是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我们不能排除生物因素来看待性格的形成和发展,也不能排除社会因素来看待人的气质。不过,为了研究工作的需要,把气质和性格适当加以区分还是有必要的。

Z|NH8@f9M0心理学空间V @v H` j p

(二)认知风格

A7w]#u OQp5b+q0

X,l7[f)f.H"k7Bg0人格差异不仅表现在气质和性格上,而且还表现在认知风格上。认知风格(cognitive style)也称认知方式,是指个体在认知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习惯化的行为模式。认知风格种类繁多,如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思索型和冲动型、整体型和分析型等。

Rr qCC(Y?0

Z'h W!qJ,f0场独立型(field independent style)者在认知加工信息中倾向于依据个人的内部参照,自我与非我的心理分化程度高,对他人提供的社会线索不敏感,行为是非社会定向的。而场依存型(field dependent style)者在认知加工信息中倾向于依据外在参照,自我与非我的心理分化程度低,对他人提供的社会线索敏感,优先注意自己所处的社会人际关系。另外,场独立型者认知重构能力强,在认知中具有优势;场依存型者社会技能高,在人际交往中具有优势。场独立型者较善于解决需要灵活思维的问题,善于抓住问题的关键,灵活地运用已有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场依存型者在解决熟悉的问题时,不会发生困难,但让他们运用已有的知识去解决没有遇到过的问题时,往往难以应付,缺乏灵活性。在学习兴趣和职业兴趣上,场独立型的学生在未来职业的选择上喜欢从事理论研究、工程建筑、航空及艺术等工作,而场依存型的学生则喜欢社会定向的学科与职业。研究者用镶嵌图形测验(Embedded Figures Test)可以有效地测量出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的人格差异。

dip-f Qk7N0心理学空间2e]0G G D"i"R5@

思索型(reflective style)者注重答案的正确性,在作出反应前深思熟虑,认真思考所有可能的选择,解答问题慢,犯错误较少。冲动型(impulsive style)者对各种可能的选择作一个简略审视后便立即作出决定,解答问题快,往往会出现较多的错误。心理学空间(FW"ql:}(S3O

b_.\pk.`;}?+]0整体型(wholist style)者倾向于用整体性的“假设—引导”策略对认知任务作出反应,常常在同一时间内关注主题的几个方面,在几种不同的思维水平上同时进行学习。分析型(analytic style)者则倾向于用“材料—引导”、逐步加工的集中策略作出反应。他们较关注细节、程序,常常以线性结构理解信息,逐步学习。心理学空间 ny4jz Ao/L*M

心理学空间;A Otka"W

(三)自我调控系统心理学空间7WMV hJ t5P u

E|?NA0J#n0自我调控系统(self-regulatory system)是人格中的内控系统或自控系统,包含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其作用是对人格的各成分进行调控,保证人格的完整、统一及和谐。

#n |S^:Q[4x#H)N0

hDSwMrwI S&P01、自我认识。自我认识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自我观察是指对自己的感知、思想和意向等方面的察觉;自我评价是指对自己的想法、期望、行为及人格特征的判断与评估,是自我调节的重要条件。

azDw3oKy0心理学空间k/uU9I5q^E$N w)@

2、自我体验。自我体验(self-experience)是伴随自我认识而产生的内心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感上的表现。自我体验的主要内容是自尊心和自信心。自尊心是指个体在社会比较过程中所获得的有关自我价值的积极的评价与体验。自信心是对自己的能力是否适合所承担的任务而产生的自我体验。自信心与自尊心都和自我评价紧密联系在一起。

5cE7Enob0

`i!T!w,kpI\03、自我控制。自我控制(self-regulation)是自我意识在行为上的表现,是实现自我意识调节的最后环节。它包括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调节等。自我检查是主体在头脑中将自己的活动结果与活动目的加以比较、对照的过程。自我监督是一个人以其良心或内在的行为准则对自己的言行实行监督的过程。自我调节是主体对自身心理与行为的主动的掌握,是自我意识中直接作用于个体行为的环节,它是一个人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重要机制,自我调节的实现是自我意识的能动性质的表现。自我意识的调节作用表现为:启动或制止行为;心理活动的转移;心理过程的加速或减速;积极性的加强或减弱;动机的协调;根据所拟订的计划监督检查行动;动作的协调一致等。心理学空间 F;R-aB(pA

心理学空间"{W-h8t0X3P/?4{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人格
«社会阶层的心理学研究:社会认知视角 人格与社会心理学
《人格与社会心理学》
自我实现预言 Self-fulfilling Prophecy»
延伸阅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