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洛:人类动机的理论
作者: 马斯洛 / 24003次阅读 时间: 2016年2月14日
来源: 协同翻译 标签: 马斯洛 人类动机 心理学经典文献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1m+xNo.`E'I9^*u0心理学空间'q X2S6L2QX0h:mB4`

人类动机的理论
A. H. 马斯洛 (1943)
协同翻译

]8sUcO0

kvb ?)oa0

原文发布于 Psychological Review, 50, 370-396页

'x*y3r qkJ0心理学空间 u}!P J[N

1、介绍

X~%ZfoPNBtb]0

W|)wZ Fu0上一篇文章(13)列举了确凿的人类动机理论所囊括的各种前提条件。这些结论可概述如下:心理学空间D*fB#D(T#R6qz1Uy

OnX2zZ~j`[0心理学空间E5c,{R[)S'?

  1. 从完整的角度来考察一个生物,是提出任何动机理论的基础之一。
  2. 对于一个权威的动机理论来说,饥饿的动机(或者其他的生理动机)都不能被看作是理论的中心或是模型。任何出于肉体,并能在身体中明确定位的动机在人类的动机中,都不属典型。
  3. 理论应该强调和将重心集中在根本的或者说基本的问题上而不是集中于问题的局部和表面,集中于目的而不是达到目的的手段上。这样的强调还应该隐含将重心更加偏向于无意识动机。
  4. 不同文化的思考方式常常都能有效的达到相同的目标。因此,相比更基本的、无意识的目标,意识形态的、具体的、当地文化使人产生的渴望都不能作为动机理论的基础。
  5. 任何有动机的行为,无论是事前的还是事后的,一定被理解为一个通道,通过一些基本的需要来一齐地被表达或满足。通常一个行为不止一个动机。
  6. 几乎所有的有机体的状态都被理解为被激励的和有动机的。
  7. 人们需要在预效力的层次中安排自己。也就是说,某种需求的出现总在更重要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人永远都是被欲望操控的动物。似乎没有什么需求或动机可以被孤立或分离; 每一个动机与其他动机的满足或不满足的状态都有联系。
  8. 出于各种理论性和实践性的原因,制作关于动机的清单不会对我们有任何帮助。此外,任何动机的分类【371页】,都要去处理动机在特异性(只在几个个体上)或者普遍性(N多个体上)上的分级水平(程度比如level1-10)难题。
  9. 对动机的分类必须基于目标的不同,而非一些被激发而产生的动力或者行为。
  10. 动机理论应该是以人为本,而非以动物为本。
  11. 有机体作出反应的情景或是领域必须被加以考虑,但单单是这情景或者领域很少会作为这种反应的一个单独的解释。另外,这个领域本身必须依据这个有机体来解读。领域方面的理论不可以做为动机理论的代替。
  12. 不仅要考虑有机体的整体,还需要考虑其孤立、具体及局部的反应。确认这些是很有必要的。
  13. 动机理论不等同于行为理论。动机仅仅是决定行为的要素中的一级。尽管行为往往最为被动机所激励,但仍被生物、文化、环境等因素所影响。

,K%?'d"B7Q7HO|l Q0

N!n Uz%?;K3Z]0

#s-nmbV']ib0本文试图形成一明确的动机理论,能够满足理论假设的同时符合既有事实,冷静观察且富实践性。这一理论继承了James与 Dewey机能主义的传统,并融合了Wertheimer (19)与Goldstein (6)的整体论 与格式塔主义,再加以弗洛伊德与阿德勒的动力主义。

1h2l phh.Ht3L:j#I0

3QJ[ x6B(Ot7P0认知和批判动机理论当然是比对动机理论的修正来得容易得多。这主要是因为动机理论领域的反馈数据极度缺乏。我以为反馈现象的缺乏又主要是由于没有一种有效的动机理论。现有的理论必须被考虑为一种可供未来研究借鉴的模式或者框架,而且建立或者推翻理论时不应该像做调查那样那么拘泥于可得的、现有的事实和证据,而调查也许也应该如本文提到的问题所建议的那样去做。【372页】心理学空间Po#v?1k;NuI

5o&\N@&y_0II. 基本需求

w vZ/cUSt0

(\;j,I.b!L Xg0x,L0“生理”需要——生理上的需要,通常上被认为是动机理论的源点,就是所谓的生理驱动因素。两项最新的研究结果使修正我们对这些需要的习惯性认知变得有必要。首先是,稳态理论的进步;其次是,发现食欲(对食物的偏好)是机体需缺比较有效的表象。心理学空间~(j.Fn\ sfl E

心理学空间6A s}h {)~8Cd

稳态指机体自动地做出相应调节以保正机体血液能够持续处于常态。坎农通过以下因素描述这个过程(1) 血液的水分含量, (2)盐分含量, (3)糖分含量, (4)蛋白质含量, (5)脂肪含量, (6)钙质含量, (7)氧含量, (8)氢离子水平(酸性条件下的氢离子动态平衡)以及(9)血液温度。显然,只有以上列出的因素还不足以详尽其源,比如还应有激素,维生素等等其他因素。心理学空间-K,a8I8`ly5g

oIk ?B#C4^+C0杨(Young) 在最近的一篇文章(21)中提出食欲与机体需求有联系。如果机体缺乏某种化学元素,那么他的食欲变化会倾向缺乏的这种元素。心理学空间1`#r:E3]"M/BoX2rP

心理学空间o~`WK*K$e j5d2N

因此,列出一个基本生理需求的清单就显得即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因为不同的人能有不同的定义基本需求的方法,这只取决于机体对需求的特征描述的程度。我们不能将所有的生理需要都认同为稳态的一份子。譬如性欲、睡眠、纯粹的活动以及母性行为,这些都是动物界的稳态因素且还待科学论证。不光如此,这个清单也不能包括各种感觉(味觉、嗅觉、触觉),虽然这当中有些是生理上的,有些是动机的目的。心理学空间!g(Y8U d/]4[

"L+n_p*W%A5M:j!d6g0以前的一篇论文(13)曾指出,这些生理的驱动力或需求是不寻常的,而不是典型的,因为他们是独立的,并且在躯体上是局部的。也就是说,他们相互间是独立的,有关其他动机【见373页】,并且有关生物个体的整体。并且其次,在很多情况下,可以展示该驱动力的一个局部的,潜在的身体基础。这不像想象的那么常见(特例包括疲倦、困倦、母性反应),但其仍在经典例子中正确,如饥饿、性欲、饥渴。

i {,|.O@a5d-r*?0

M+Y d5H#Pi'Pw%c}0需要再次指出的是,与机体有关的任何心理需求和完成行为 如同其他需求像一个通道一样工作着。 这表明,假使一个人感觉饥饿,那么同时他也是在寻求更多的舒适、自主,而不是维生素和蛋白质。反过来说,这就使得用喝水或者吸烟获得的满足感填补解决饥饿的获得的满足感变为可能。换言之,不同的生理需要其实神离貌合。

R6Zu@~0H_$m0

5pW1I$iyS ]?0毋庸置疑,这些生理需要在所有需求中是最占优势的。这就意味着,在极端情况下,一个生活中失去了所有东西的人,很可能它的主要动机就是心理需求而不是其他东西。一个缺乏食物、安全感、爱与尊重的人,对食物的渴望要比其他东西更强烈。

j_y,d%r,m GS0心理学空间wP#weZF1K{D

如果所有的需要都不能被满足,那么机体将被生理需求奴役,其他的需要会消失或暂时被搁置脑后。一旦理智意识被饥饿感取代,形容一个机体仅仅只充满了裹腹之欲就不为过了。那么机体将调动全部的资源来达到一个目的,竭尽所能去满足饱食之欲。受体、效应器、脑活动、记忆、行为习惯,所有的这些都将成为解决饥饿的工具。不能解决饥饿感的机体能力会隐蔽起来,或者是暂时搁置。譬如创作诗词的欲望、想获得汽车的欲望、对美国历史的兴趣,想要一双新鞋子的欲望,极端的说,将被以往或者不再首要(第374页)。如果一个人极度饥饿,那么他脑子里想的就只有食物。他梦见食物,他回忆食物,他臆想食物,他表情中也流露出对食物的渴望,他的眼中只有食物他想要的只是食物!还有更多的能够通常与生理驱动因素如主导进食、喝水或性欲,混淆在一块的潜在决定性因素,会因这种混杂一团的因素使得单纯的饥饿驱动因素无足轻重,不能被我们分辨出来(至少是现在)。心理学空间(a+?,Ym WX(u6_L g

}g"|+|*oj"P,F0人的机体的另一个独特的特征是当它由一定需要主导,跟着整个领域同样也需要改变。对于长期和极度饥饿的人来说,乌托邦可以简单定义为有充足的食物的地方。他倾向于认为,如果他余生被保证了衣食无忧,那么他将会非常高兴,而且绝不会多想其他的事情。生命本身就被定义为吃。其他任何东西都会被定义为不重要。自由,爱情,社区,感觉,尊重,哲学,都可能被置之不理,是无用的,因为他们不能填饱肚子。这样的人可以说成是单靠面包生活也不为过。心理学空间!s lL9]!L*lM:[-K

心理学空间Kyg#s{

不可否认,这种事情是真实的,但其普遍性,却可以被否定。除紧急情况下几乎可以说,这在正常运作的和平社会很少见。主要由两方面的原因这个真理是可以被遗忘的。首先,老鼠比其他生物有着不多的动机,一直以来这种动机实验都是以他们作为实验的对象进行,这会很容易造成人鼠窜位的现象发生。第二点是人们往往会忽略了文化本身就是一种适应性工具,其主要功能就是使物理紧急情况的发生减少。在大多数社会,紧急类型的慢性极端饥饿是罕见而不常见。但这仍然真实的发生在美国。当一般的美国公民说:“我[P.375]饿了时是指胃口而不是真的饥饿。“会真正体验到纯粹的生死存亡般的饥饿只是偶然,整个人生中只会有那么的几次。心理学空间Mi/l1DA

8tx*IH4F0很明显,掩饰更高的动机,并且获得一个对于人类能力和本质有偏向性的观点是一个好的方法保持生物有机体长期极度的饥饿或口渴的状态。任何一个试图把突发情况带入到典型事件中,以及通过他的行为权衡所有人的目标和渴望在极端生理剥夺期间的人,必将对很多事情都是认识不清的。 这是真的,人们只靠面包活着--当没有面包时。但是,当人有了大量面包以及当他长期处于饱腹状态的时候,他的欲望有会怎样?

qF um X ~1}0心理学空间 d v&xfgL(]

其他(更高级)的需求马上就出现,并且这些需求,而不是生理上的饥饿感,将控制这个生物。当这些需求依次被满足后,再一次地,更新(也更加高级)的需求出现,以此类推,进行下去。我们所说的人类的基本需求被组织在一个以相对优先级为划分的层级制度中就是这个意思。心理学空间 M"F;Ar8Z8Ra8FVlVk

心理学空间Ff B9r0HN5h;mA

对于这个措辞一个重要的含义就是,满意的事与伤心的事对于动机理论一样重要,因为它可以把生物从被一个相对更加处于生理层面的需求控制的情况中解放出来,以此使得其他具有社会性的目标出现。生理需求,连同它们的部分目标,如果长期地被满足,就会变得不再是行为的主要决定因素和组织者(/形成体。organizer在这应该是什么呀?我查字典说organizer在生物学中可译为组织导体或形成体,感觉形成体听起来有点像,但是不知道在这是否适用)。它们现在只以一种潜在的方式存在,意义在于一旦它们被挫败(这一时半会实在没想到好的动词,意思就是那些生理需求以前被满足,一旦那些生理需求不被满足了),它们还可以重新出现并占据生物。但是,一种需要得到满足后就不再是需要了。生物被占据着,生物的行为只是由未被满足的需求组织的。当饥饿被满足时,它对于人们的当前动力不再重要。

d#N(H$aS?"D0心理学空间`M;p#`ki

然而这个说法被一个仍有待讨论的假设进行了限定,换句话说,正是这些某一项需求长期被满足的个体在未来更能忍受这项需求的缺乏。进一步说,那些以前在某项需求上被剥夺过的个体与以前没有在这项需求上被剥夺过的个体对于当下的这项需求的满足会产生不同反应。心理学空间 Ec+| g%_$~

心理学空间%\Y6y@/_E

安全的需要。 - 如果生理需求能得到相对较好满足,然后出现一套新的需求,我们可以大致将此归类为安全需求。以上所有的生理需求同样是真实的,虽然在程度上较这些欲望低些。有机体可能也全由他他们主导。他们可能专门作为组织者的行为,招揽所有的有机体为他们服务,然后我们可以公平地描述整个有机体就像是一个寻求安全的机制。同样,我们也可以说受体,效应器的智力和其他方面的能力主要也是寻求安全的工具。同样,我们发现,对于饥饿的人,主要目标是一个强大的决定因素,不仅是他目前的世界观和哲学观,还有其未来的哲学观。实际上,所以的这些都重要不过安全,(有时即使是生理需求得到满足,但现在忽略不计)。一个人,在这种状态下,如果是足够极端和足够长期的,可以被认为能安全的单独生活。心理学空间O!Cj%]7[!CF

#Cc:J}&ew tM(V5?0尽管在本文中,我们主要感兴趣的是成人的需求,但是我们或许可以通过观察婴儿和孩子来理解其安全需求会更有效,他们的需求更简单和更明显。婴儿在遇到威胁和危险的反应有着更清晰的外像,其中一个原因是,他们完全不会抑制这种反应,但社会中的成年人则被教导要不惜一切代价抑制它。因此,即使当成年人觉得自己的安全受到威胁,我们可能不能够从表面上看出来。婴儿反应的总的形式是是他们仿佛都面临威胁,假如他们感到不安或突然下降,被噪音、闪光灯、或其他不寻常的感官刺激惊吓到,或是被敷衍的对待,在母亲的臂弯中得不到关注,或不充足的支持。[1][p. 377]

}}Hr3v0心理学空间-W e5l)\0s

对于婴孩来说,我们可以看见一个更加直接的对于各种身体疾病的反应。有时候这些疾病似乎是直接地威胁到婴孩本身或似乎是使得孩童感到不安全。例如,呕吐,绞痛或其他尖锐的疼痛好像使得孩童对这个世界另眼相看。在疼痛的时刻,我们可以假设,打个比方说对于一个孩童来说,整个世界的全貌突然从阳光明媚变成了黑暗无底,变成了一个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的地方,之前稳定的事物都变得不再稳定。因此一个因为吃了坏掉食物而生病的孩童,也许,在一俩天内,就会产生恐惧,做恶梦,并且产生对于被保护和被确定的需求,这些都是在他生病前没有的。心理学空间}N D0x+Y~

心理学空间Qb EuW bv0V]

另一个迹象表明,孩童对于安全感的需求是他对于一种不可中断的日常行为或节奏的倾向。看上去他想要一个可预知的,有秩序的世界。例如,父母的不公正,不公平或者不一致可能会导致一个孩童感到焦虑和不安全。这个看法可能不是因为不公正本身或其他苦痛,而是因为这样的有威胁性的对待导致孩童生活的世界看上去不可靠,不安全或不可预测。在一个有着至少像骨骼一样清晰的严格的系统下,幼童看上去会成长的更好。在一个拥有某种计划表,规律的日常工作,一些可以依靠的东西,不仅仅是对于当下,也是对于遥远的未来的系统下。也许可以被更正确的表达为孩童需要一个被规划的很好的世界相对于缺乏规划和组织的世界。

j9l#p [r9j,\!`0

7p0mCQ]l{0父母以及其他家庭成员的核心作用是无可置疑的。家庭内部成员的争吵打架,分居离婚乃至死亡可能会使小孩感到特别恐惧。尽管家长发大火或者威胁孩子会有惩罚,是为了指导孩子的行为。但是骂他摇他,严厉的说话语气,放任自流乃至体罚有时会激发小孩子的心里的恐惧感和不安感。而且我们必须意识到,这种行为会带来除身体疼痛之外的很多其他后果。对一些孩子来说,这种恐慌感可能会是担心失去父母的爱的映射;对另外一些特别叛逆的孩子而言,他们依赖令他们憎恨的父母,不是希冀得到父母的爱,而仅仅是为了安全和庇佑。

#~V2?f[0心理学空间`2f B^|{2Jw(W Iw#~ii

让一个普通的孩子去面对全新的、陌生的、奇怪的、难以应付的刺激或情况,这常常会引起危险或者恐惧的反应。例如,迷路或在短时间内与父母分开,面对生面孔、新环境或新任务,看到陌生的、奇怪的、难以控制的东西,疾病或者死亡。特别是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会疯狂地依恋他的父母,这雄辩地证明了父母作为保护者的角色(这和父母作为食物提供者和爱的给予者的角色是不同的)。心理学空间I8euBzT&h

`'H6A~*U u8n0从这些以及类似的观察中我们可以概括出,我们社会中的普通儿童通常情况下更喜欢一个安全的、有序的、可预知的、有条理的世界,一个他可以指望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意料之外的、难以应付的或其他危险不会发生。在这个世界里,无论发生什么,他都会有全知全能父母的庇护以保护他免遭伤害。心理学空间 U&n-k&z6M

m(`7a.B4I%|:A"O&c0也许在儿童身上也可以很容易地观察到这些反应,这在某种程度上证明了我们社会中的儿童感到非常不安全(或简言之,成长过程艰辛/很痛苦地长大)。在一个没有威胁和充满爱的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通常没有我们前文所述的那种反应(17)。在这种孩子身上,对危险的反应来自于那些连大人也会感到危险的东西和情形。[2]

z/j\.S T\0

:L1h;A0L#U3yq-Ur2| M0在我们的文化中,健康、正常、幸运的成年人在很大程度上对自己的安全需求表示满意。和平的、运转良好的、“好”的社会通常会使它的成员感到安全。免于遭受野兽、极端气温、罪犯、袭击和谋杀、暴政等。因此,在实际情况下,他不再有作为积极地激励因素的任何安全需求。正如一个饱食的人不会感到饥饿,一个安全的人不会感到危险,如果我们想更加直接、清楚地观察这些需求,就必须把目光转向那些神经官能症患者和疑似患者的人,和那些在经济和社会地位上都处于劣势的人。在这两个极端之间,我们只能在下列现象中感知到安全需求的表现,例如:都愿意找终身的、有保障的工作,想要有银行存款账户的以及各种保险(医疗保险、牙科保险、失业保险、意外保险和养老保险)。心理学空间#J;EXut^ex#f

|C/w4S V0这个世界上,在其他寻求安全和稳定的更广阔的尝试中可以看到更常见的喜好:喜欢熟悉事物胜于陌生事物,喜欢一直事物胜于未知事物。使用某种宗教或世界哲学将宇宙和宇宙中的人在某种程度上统治成为令人满意的、有序的、有意义的整体的倾向。这种倾向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受到寻求安全的驱使。在这里,我们可以例举一般的科学和哲学在某种程度上是受安全需求所驱使的(我们将会看到,科学、哲学或者宗教努力还有其他动机)。心理学空间'}o"H8u-A(|Y

心理学空间| to K;j:h

否则,只有在紧急情况下,对于安全的需求才会被看做是一个积极的、占主导地位有机体资源的移动装置。例如,战争、疾病、自然灾害、犯罪大潮、社会解体、神经衰弱、脑损伤、长期的恶劣形势等。心理学空间0P$aD ? `(@+kZ

%P(r%A/m4I"yZ9_0d0在很多情况下,我们社会中患有神经官能症的成年人,对安全的渴望和缺乏安全感的孩子是一样的。然而成人的表现会特殊一点。他们的反应多是对应于这个看来凶残、强大、有威胁性世界中的未知和心理威胁。他表现出大难临头的样子。比如,他经常会做出应急反应。他的安全需求[p. 380]找到一个保护者或可以让他依靠的强壮的人,甚至是一个权力掌控者。心理学空间4Q%C%Z!Ty5CC5a~

P!I)C(]LDO0神经病患者也许可以多多少少被以一种有些不同的方式看待,他们被看做一个仍然保持着对世界有着儿童般态度的成人。也就是说,一个患神经病的成年人也许会被认为表现出就像是他确实很害怕受打击、怕母亲的不认同、怕被父母遗弃、还怕他的食物被拿走。就像是就算他那种以一种童心看待危险世界中的恐惧的态度已经悄然的消失,而且随着成长和学习的过程不再受这种态度的影响,但是那种以孩童眼光看待危险世界的恐惧心态现在仍然可以被任何能使孩子感到危险和恐惧的刺激所召回。[3]

i:C.DvV0

;C LqP%tQ0以最强烈的形式寻找安全感的这样一种神经症属于强迫症的范畴。强迫症患者会疯狂地尝试去管理这个世界、使这个世界稳定,以确保不可控的、预料之外的以及陌生的危险不会出现(14)。他们使自己受到各种礼俗、规则和管理限制,以确保面对所有可能发生的意外都会有准备,并且不会发生新的意外情况。心理学空间8\'r;M3T%[ R a,S%o

心理学空间 O:g3qr.lbN

心理学空间3w_YP$E6?KS

]1e P'`!GA%Sh,Q@0他们就像那些大脑受损的案例,Goldstein曾有过描述(6)。这些案例要保持平衡,只能通过躲避不熟悉、奇怪的事物,把他们的局限的世界组织成整齐、有纪律、规矩的样子,以便所有东西都是可靠的。他们把自己的世界组织成任何意想不到(的危险)都不可能发生。如果,哪怕不是他们的过错,意想不到的事情还是发生了,他们就进入一个恐慌的反应,仿佛意想不到的事情形成一个严峻的危险。我们在常人身上看到的,不是那么强烈的偏好,比如偏好熟悉的东西,在患者身上变成生死攸关的必须。心理学空间2XNapg5c:q%^p9XfI

kvQ0`S0爱的需求。-----如果生理需要和安全需求都得到了相当好的满足的话,就会出现对爱和归属感的需求,然后之前被描述的整个循环将会以新的中心重复。这个时候,人会对朋友、爱人、妻子、孩子的离去感到前所未有的敏感。他将在众人中寻找充满深情的感情关系,即寻找他在团体中的位置、归属感,并且他会极尽全力去达成这样的目标。他会比想得到世界上其他任何东西都还想得到这些(爱和归属感),甚至忘记他曾经饥饿和嘲笑爱的时刻。心理学空间#AF1EcL ]

心理学空间%W ^5H8T ]x;VP[

我们的社会中,对这些需求的阻挠的要点在适应不良和严重的精神病理学案例中最为常见。爱和倾慕及其潜在的性欲的表达大致上是被纠结地鄙视的,习俗上也用规则和压抑加以束缚。实际上,所有精神病理学理论都强调爱的需求受限是适应不良的根基。因此,许多临床研究都针对这个需求,所以我们除了它的生理病因,对这个需求的了解或许比其他需求更多。(14)

b]/i N&[cV6Vj0

A*i:P v|T0在这一点上,需要强调的是爱并不等同于性。性可以作为单纯的生理需求来研究。一般来说,性行为是由多重因素决定的,也就是说,除了性需求外,其它需求也可以决定性行为的发生。其中爱和感情起着主要作用。同样,在这里不能忽视的另一个事实是爱与被爱缺一不可。[4]心理学空间(x'VJ~,c U

}#y }"eA {0x$U*Y(r0对尊重的需要。—我们这个社会中的所有人(除了少数病态的例外)都对于一个稳定、有坚实基础、(多数情况下)高的评价,自尊,以及来自他人的尊重有一种需求或者渴望。我们认为有坚实基础的自尊是完全基于真实能力、成就、以及来自他人的尊重的。这种需要可以再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对于实力、成就、足够的能力、面对世界的自信以及独立和自由的渴望。第二类,被我们称之为对声望(指来自他人的尊敬)、认可、关注以及欣赏的渴望。这些需求曾被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和他的追随者强调,并曾被弗洛伊德和精神分析学家所忽视。但是,现在对于这些需求的重要性越来越被重视。心理学空间9`'ifPji(j

7B!y"PJf U{0自尊需求的满足导致自信感、价值、力量、能力和在世上足够有用且必要的感觉。而需求受阻产生自卑感或软弱和无助。这些感觉反过来引发基本的沮丧、弥补或神经质趋向。在严重创伤性精神症的研究提供很多对基本自信和对无助者如何缺少自信必要性的理解(8)。[7]心理学空间 d@PE0c Vt

|i T|[0自我实现的需求。----即使以上所有的需求被满足,我们仍然经常(如果不是总是的话)有所期待,以至于一种新的焦灼不满的情绪会立刻发展起来,除非这个个体正在做的事情正是非常适合他的。如果要达到真正的快乐,音乐家必须创造音乐,画家必须创作新的画作,诗人必须作诗。而一个人要做的,则是生而为人必须做的那些事情(而不是一个社会的工具、机器什么的)。这种需求,我们也许就可以把它叫做:个人实现的需求。

$H8AZ*S$Nzu0心理学空间nQ'U;AGc AE8FhZ

这个术语,是由Kurt Goldstein首次提出的,在我们这篇论文中也被以一种更具体、更限定性方式使用。论文中引用人对自我实现的渴求,即,朝着能趋向于使他潜力实现的趋势发展。这种趋势也可以用俗语来表示:成为更本真的自我,成为自我能力实现到极致的那个我的渴望。【383页】

NP l7Q&Z-O1g0

1K IE TltP0这些需求带来的特定的形式当然会因人而异。在一个人那里这种需求的形式可能转化为成为一个理想母亲的需求,在另一个人那儿,也许就表现在运动方面,而在第三个人那里,也许又表现为绘画或者发明创作的需求。虽然那些有能力去创造这样的渴求的人也会受这种特定形式的需求影响,但是这种自我实现需求所带来的创造性的渴望(指:因人而异,多变,所以是富于创造性的)其实并不是必须的。

:h m g Nv^F r!@Y"?0

+T!y8q [T3]Uo+Js0这种自我实现的需求,是以先前的生理的、安全的、爱和归属的需求得到满足的基础上才会清晰的出现的。我们可以认为自我实现的需求得到满足的人基本上也是生而为人的意义得到满足的人了,也就是来自我们所期待的那些创造性的(多样的)渴求--成为最全面(最健康)发展的人的渴求得到满足的人。心理学空间#Vo+R5VN`kl

心理学空间q$T.FL+e s/I c

基本需求得到满足的前提条件。-----对于基本需求的满足,也有某种条件作为最直接的前提。能够威胁到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东西,最直接的,似乎就是这些需求本身。这种条件,比方说:言论自由、按自己意愿做事又不会危害到他人的自由、调查和搜集信息的自由、自我防御的自由,在团体内的公正、公平、诚实、有秩序,这些都是这种基本需求得到满足的前提条件的例子。对于这些自由的阻扰将会引起恐慌或是紧急反应。这些前提条件并不以他们自身的实现为终点,而是一直持续的作为前提条件,直到快接近于基本需求得到满足的状态时,才会明显的结束。【384页】心理学空间#qY.F ~o9lDk

1? V#a6g7t:v3TtNSQ0既然我们知道,认识能力(直觉上、智力上、通过模仿而学习的能力)是一系列的调节工具,它有高于其他满足我们基本需求的功能,那么,能够清楚的是,任何对于认知能力的威胁,任何对认知能力运用的剥夺或是阻碍,都一定会直接威胁到基本需求本身。这种表述部分的解释了一些基本的问题:好奇心,对知识、真理、智慧的探寻,以及任何对解决宇宙奥秘的执着渴求。心理学空间0zBM)n,C'u_6xRlp

心理学空间 Gge+~hUH*F*bb

因为我们已经指出任何意识到的渴望(局部的目标)有多接近基本需求就有多重要,由此我们需要介绍另一个假设,而且要谈到接近基本需求的(不同)等级。相同的表述也许可以为各种行为活动所用。如果一个行为能直接有助于基本需求的满足,那么它在心理学上就是重要的。(同样),如果这个行为不直接助于基本需求的满足,甚至弱化基本需求,那么这个行为即一定会被认为在动态心理学方面不那么重要。相似的表述也可以用作防御和复制机制。有些机制是与保障和达到基本需求直接相关的,而另一些则与基本需要只有很微弱的关联或是关系很远。确实,假设,我们能够谈更多的基本需求而更少的谈基本保护机制的话,那么可以断言,对于更基本的保护的威胁是比那些不那么基本的保护的威胁更加危险(永远记住这是唯一的,因为这是他们与基本需求的关系)

| _p O$~'t3H0心理学空间H^Bm9M wl3e

求知欲:目前,我们对认知需求的阐述只是一笔带过/只有寥寥几笔。在某种程度上,知识习得与对世界进行条理化已被认为是人们获取基本安全的手段;亦或对于智者来说,则是一种自我实现的方式。并且,探索与表达的自由已被论述成是人们满足基本需求的前提条件。这种种构想也许不假,但关于“好奇心、学习、哲学思考及科学实验等等的激励作用”这一问题,他们并非是确切答案,充其量不过是部分答案罢了。【385页】心理学空间0U-S:dA W*} |7y

心理学空间4}+e)d-p)hb

该问题如此扑朔迷离,其实是因为我们对于事实几近一无所知。 好奇心、探索欲、渴求事实、渴望知道当然很容易观察到。个体在付出安全代价的时候仍要孜孜不倦的追求这些,正证明了我们前面的讨论。此外,作者必须承认,虽然他有足够多的临床证据提出(渴望知道)是聪明人身上一个强大的动机,但对不聪明的人来说,尚未有数据。这可能是基于智力的一个表现。所以,颇为初步的,并且主要是为了能够展开讨论和研究,我们提出一个对以下的基本欲望:知道、对现实的意识、事实、满足好奇心、或者像 Wertheimer 所说,看到而不是失明的。

Z"f*C)v3PeN m0

!W$qLgh%O;S6e1`0但是,这个假设是不够的。即使我们知道,一方面越来越多的细微处和微观和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世界哲学,宗教等广泛的方向促进我们的了解。我们获得的这些事实,假如被分离或缩小,不可避免的需要建立理论,其他的分析或组织兼而有之。这个过程已经被某些研究定义为“含义”。然后我们可以假设一个来了解,系统化,组织,分析,寻找关系和当中含义。

1B7g JC&o1JAj(u"{*o.X0

{(J/h7O adA4X0一旦这些需求被人们讨论,我们就会看到他们极力把自己包裹进一个小的需求层次里面,在这个小的需求层次里,对认知的需求优先于理解知识的需求。这对所有的我们上面描述的优先层次的特点都适用。心理学空间]} CY)e

心理学空间V[-m_ If O:}

我们必须保护自己免受过分容易倾向于我们上面所讨论的基本需求,即“认知”和“意动”的需求之间做出尖锐的对立的这些欲望分开。认识和理解的愿望是自身意动,即有一个奋斗的个性,并尽可能多的个性需求,如前文已讨论过的“基本需求”。 (19).[p. 386]心理学空间$g)P6UDAvT

yRE5J8@wj1Cw9B0III. 基本需要的深层特征

|X3gI U8\0心理学空间;b5D%qP5^T

基本需要层次的固定性程度。 -到目前为止,我们认为这个层次是一个固定的顺序,但实际上它并没有像我们推断的那么严格。的确是在与我们合作的人中,大部分人似乎具有按照已知顺序排列的这些基本的需求。但是,仍然存在大量的例外。心理学空间 M?/kF7]7f2S

2}W.Um[0(1)还有其中一些人,例如,认为自尊似乎比爱情更重要。这个层次结构中通常对最有可能被人爱的人的概念应是一个强大有力的,受到他人尊重或恐惧的,自信或具有侵略性的人。因此,这样的人缺爱而四处寻找,努力在这些人面前表现出积极,自信的行为。但本质上,他们追求高自尊和其行为表达方式并不是为了自身利益的一种手段或自尊本身,而是追求在爱中的自我主张。

vh(I o ?_0

&N/T${+i8Nt2P0(2)还有其他人,很明显是与生俱来的创意人士,他们带来的无限创意似乎比其他任何的反向决定性因素更加重要。他们的无线创意可能不是由基本满足感的自我实现,而是缺乏基本满足感。

Q E H'P1GYIv0心理学空间V F6}6_U*}ho

(3)某些人的抱负的层次可能被永久扼杀或降低。也就是说,预烈性目标可能会丢失,也可能永远消失,因此使其经历在一个非常低的水平生活,例如长期失业,如果他能得到足够的食物的话也许能对余生余生感到满意。

5U(`$V ^H}"tX"k'~0

3rH)K9D)_:hF0(4)这就是我们所讲的“人格障碍”,这是一种极度缺爱的表现。根据权威数据表明,这些人在童年里曾经非常渴望得到爱,但现在他们却极有可能永远失去这种想要得到爱的渴望,并且失去了给予他人爱和接受爱的能力。心理学空间i1yY'qd

Vu5g:}K _0(5)层次逆转的另一种原因,是当一种需求长期得到满足,那么这种需求的价值可能就会被看低。那些从未经历过长时间饥饿的人,会倾向于低估生理需求(对食物的需求)的影响,而且把食物视为一种相当不重要的东西。如果他们(正好)又受更高需求的支配,这个更高的需求则可能会被视作最重要的需求。而一旦这个更高需求得以满足是具有可能性的,并且最后确实得到了满足,那么,他们也许会为了这个更高需求,而将他们自己置于一个丧失更基本的需求(比如对食物的需求)的位置。当然,我们也许也可以期待,当长期失去更基本的需求之后,曾经轻易放弃更基本需求的人,会有重新估价两种需求的趋势,那样,更优先的需求将真正被这个人意识到。因此,有人为了保留自尊而放弃工作,而当他经历六个月左右的饥饿之后,将会想要拿回工作,即使这样是以失去自尊为代价的。

Cij kt9D+h0

BC,_}`6y)q0(6)另一种解释截然不同,可以看到这样一个事实,我们一直在有意识的讨论欲望和需求的层次逆而不是讨论行为。我们看到,行为本身有可能给我们一种错误的印象。我们常常认为,当在有需求不足和力不从心的时候,一个人宁可要满足更多的生理需求。 这里并没有明显指出一个人要按照他的欲望行动。让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决定行为的因素,这远比人类的需求和欲望还多的多。心理学空间H0ioN vJ q2O})F

心理学空间&m[k/h6x)E

(7)或许比上述所有例外更重要的是那些关乎到理想、社会准则、价值观的情况。正是这些因素让有些人甘愿成为烈士;他们放弃了一切,只为了实现某个理想或者贯彻某种价值观。有一个基础概念(或者说是假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这些人的行为——那就是人生早期或得的满足可以提高人们对于挫折的高容忍度。那些一直可以在人生中满足基本需求的人们(特别是在人生早期的时候)似乎会培养出一种特别强大的抗压能力,去应对当下或者未来基本需求可能不能被满足的威胁。这是因为他们在之前基本需求被满足的过程中,养成了健康、强大的个性结构。只有这些“强大”的人才能够较容易地经受住分歧和敌对带来的考验,才能够顶着社会舆论的压力逆流而上,才能够为了维护真理牺牲个人。只有那些真正爱过他人,并被他人真正爱过的人们,那些拥有深厚友谊的人们,才能够抵抗住仇恨、排挤、迫害。心理学空间|:Z#i;dvJ0f

Gw_\%D ^V0尽管如此,我们也要考虑到习惯性的驯化也可能提升人们对于挫折的容忍程度。比如说,那些长期习惯了忍受饥饿之苦的人们可能会因此而更能够忍受饥荒。我们需要更多的研究才能够了解这两种现象——一边是习惯性的驯化,另一边是过去的满足所带来的对于当下挫折容忍度的替身。但与此同时,我们有理由假设这两者是同样有效的,因为它们并不互相矛盾。另外,最具有影响力的满足似乎来自人生的最初两年。也就是说,那些在人生最早的几年里被培养得很强大很有安全感的人们倾向于在之后的岁月里保持这种强大和安全感——无论遇到怎样的挫折和威胁。

qG?qM rw7G0

4h.EQa*rA\4y0需求满足的相对性 --目前为止,我们的理论讨论可能给人这样的一种印象:即这五种需求互相之间是步骤性的,要么完全有,要么完全没有的。我们曾用这样的语言来描述这种关系:"当一个需求被满足时,更高一层的需求就会出现。”这种描述可能给人一种错误的印象,即一个需求必须要100%被满足以后,人们才会产生更高一层的需求。但事实上,这个世界上的大部分正常人类在这五条需求的上都是每一条都有一些满足,又每一条都有一些未得到满足。针对这个需求阶层的更加准确的描述或许应该是这样的——需求被满足的百分比会随着从低层需求到高层需求而降低。举个栗子!差不多的情况就是,一个人在生理需求上获得了85%的满足,在安全需求上获得了70%的满足,爱与被爱的需求上获得了50%的满足,自我尊重的需求上获得了40%的满足,自我实现的需求上获得了10%的满足。

psUBPn C0

"_#^Z |b,AK'Be0需求的产生也并非是瞬间的,而是一个渐进式的、从零开始一点点出现的过程。举个栗子!如果需求A只被满足了10%,那么我们可能就完全看不到更高一层的需求B。但是,如果需求A的满足程度提升到了25%,需求B就可能显露出来5%。而当需求A被满足了75%的时候,我们就会产生更多对于需求B的渴求。心理学空间"]H DVJ d

j |"_Dj Pq0需求的无意识性 -- 这些需求既非完全有意识的也并非完全无意识的。但是总体上来说,对于一个正常人,这些需求往往是无意识躲过有意识。我们没有必要去否认有大量的证据说明无意识的需求驱动的重要性。基于先验的基础,我们可以预期无意识的需求驱动在整体上比有意识的需求驱动更重要。我们所说的“基本需求”通常都是无意识地在驱动我们,尽管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技巧使得一部分人意识到它们的存在。

*TZ(qF Ajx0

8Cz!AU8_/rk k_0需求在不同文化中的差异性和普适性 --我们所使用的这种对于需求的分类方法一定程度上试图去解释在不同文化的背后,需求的相对统一。毫无疑问,在任何一种文化中,一个个体的有意识驱动因素通常会和另一种文化中个体的有意识驱动因素有极大的不同。但是,人类学家通常遇到的情况是,来自不同文化社会的人们往往比预期中有更多的相同之处。这种共同性从第一次接触开始就存在,并且随着我们深入地了解,我们会发现越来越多的共同性。于是我们意识到那些最让人觉得吃惊的文化差异往往都是表像的而非基础的。我们对于基础需求的分类一定程度上是为了解释这种表象文化差异背后的统一性。我们并不是说这种分析对于不同的文化具有终极的、万能的普适性。我们只是说这种分析相对于不同文化间存在的表象的、有意识的欲望差异来说,相对来说更加终极、更加万能、更加基础,并且更加接近于对于人类性格的本质分析。基本需求相对于表层欲望或行为更加具有对于全人类的普适性。心理学空间pF]St:Ls

心理学空间B V%l#w2V J

行为的多重动机 --我们必须理解这些需求并不是互相排斥的,任何单一需求也并不是任何行为的唯一决定因素。我们可以从任何看似由生理需求驱动的行为中找到例子,例如进食、或者性爱等等。临床心理学家很早就发现,任何一种单一行为都可能是多种决定因素的集中表现方式。换句话说,大部分的行为都是由多重需求驱动的。任何行为都往往是由多个或者所有的基本需求驱动的,而并非只是其中的任意一个。后者这样的情况(单一需求驱动)相比而言是一种少数情况。进食可能一部分是为了填饱肚子,一部分是为了满足和改善其它的需求。一个人之所以做爱,可能不仅仅是为了释放性欲,而是同时需要证明自己的男子气概,或者获得征服感,或者赢得他人的喜爱。理论上(如果无法实际操作的话),我们可以分析一个个体的某个单一行为,并在其中观察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的显现。这个概念和有些天真的特质心理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为特质心理学认为是一种单一特质或者一种单一动机造成了一种特定的行为。例如,一个带有侵略性的举动应该完全被追溯到一种侵略性的特质。

*h``E d0心理学空间$@c0L1Af VTe q

行为的多重决定因素 -- 并不是所有的行为都是由基础需求驱动的。我们甚至可以说,并不是所有的行为都有背后的驱动所在。除了驱动以外,一个行为还有很多其它的决定因素。比如说,另外一种非常重要的决定因素就是所谓的“域”。至少理论上来说,一个行为可能是完全由“域”决定的,或者甚至是完全由独立的外在刺激因素(例如思想关联)或者某种条件反射。心理学空间%t)TG0P/J'y

*]QHw"n{(v1l&I0比如说,如果我听到了一个单词“桌子”(外在刺激物)并在脑中立即刻画出了浮现出了一张桌子的记忆图像,那么这种反应和我的基本需求完全没有关系。心理学空间.P(N M"` i Lik:pD

)SRh-l%OF O0第二,我们再次来关注这样一个概念:“渴望满足生理需求度”或者“动机程度”。有些行为有高度的目的性(存在背后的驱动),有些行为只有一点点的目的性。有些完全没有目的性(但所有的行为都是有背后的决定因素的)。

f@%v q,r5} p0心理学空间-V6a,y"_ d7Q-K

另外一个要点是表现性的行为和应对性行为(具有功能性的努力行为,具有立意地追寻目标的行为 )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一个表现性的行为并不是主动地想要做什么。它只是一个人的个性的反应。一个傻子表现得很傻,并不是因为他想,或者他努力地这样做,或者受到任何驱动去这样做,只是因为他是他。同样的,我用一个低沉的声音说话而不是一个中音或者高音,也是一样的道理。一个健康孩子的随机举动,一个开心的人脸上浮现出的笑容,一个欢乐的人行走时蹦蹦跳跳的状态等等都是表现性、非功能性的行为。此外,一个人做出他几乎所有行为的调调,无论是受到驱动还是不受到驱动的,都是表现性的。

b8C @eaul a j0

J%zw VW7w-e,~0我们可能会问,那么是不是所有的行为都是一个人性格解构的表现或者反应呢?答案是:“不是”。死记硬背的行为,习惯性的行为,自动化的行为,或带有传统影响的行为都是或者不是表现性的。由刺激生成的行为也同样如此。最后需要强调的是,行为中的表现性和目的性并不是相互排斥的。一般的行为通常是两者兼而有之。心理学空间x{t:FH[@ x3O]L

心理学空间w.z2E(n v-Z*v l(iUC

"目标"是动机理论的中心原则 - 我们可以观察到,我们的分类中的基本原则既不是驱动的怂恿,也不是具有受驱动的行为本身,而是行为的功能、效果、目的或目标。许多不同的人已经充分证明,在任何动机理论中,这是最合适作为中心的点。【11】

3P`g5~[pO-_.nKtsJ0心理学空间Vg,Y"\Uh.Wf

以动物和人类为中心-这一理论以人类为始而非其他低等或大概“简单些”的动物。动物中有太多发现仅适用于动物而无法适用于人类。从动物而非人类来研究人类动机始毫无理由的。普遍的“伪简单”谬误背后的逻辑或非合逻辑已被哲学家和逻辑学者和其他各领域科学家揭露够了。就好像并不是一定要研究好了数学才能研究地质学、心理学或生物学一样,在研究人类之前研究动物也一样没什么必要。

-q%_ nOQ8\:a0心理学空间 MS s4T u?2^O

我们也需要拒绝老套又幼稚的行为主义,这种行为主义认为研究动物还是有一定必要的,或至少能更“科学”地用动物的标准衡量人类。这种想法的后果之一,就是动机心理学必须把目的和目标这两种因素完全剔除在动机心理学的研究以外,就因为我们不可能去询问小白鼠的目的和目标。在动物研究中,Tolman就早已证明这种剔除并不必要。

2@[}Z|m]QO[/H0

S CN`O1z0动机和病态心理起源理论 -- 如前面所述,我们每天生活中的那些有意识的需求驱动的重要性,会根据它与基本目标的相关性而上升。比如说,想吃一个冰激凌的渴望可能是对爱的渴望的一种表现。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这种对冰激凌的渴望就成为了一种极为重要的需求驱动。但是,如果这个冰激凌仅仅是一种吃起来很酷的东西,或者一种随性的吃货反应,那么这种渴望就相对来说不那么重要。每天生活中的那些有意识的渴望可以被看做是”症状“,或者说是更基本的需求的表层反应。如果我们在分析这些表层渴望时也只停留在表面,那么我们就很容易陷入到一堆无法解决的困惑中,因为我们是在尝试着治标而非治本。

/X T FX$B9Fm?0心理学空间tWjnU!D*Q~

对不重要欲望的阻遏不会产生精神病理性后果;一种基本而重要的需求受到阻遏才会导致这一类后果。任何关于精神病理学的理论必须建立在明确的动机理论之上。一次争执或者挫败不一定导致发病。只有在它威胁或阻遏了基本需求或者与基本需求相关的部分需求时,才会是致病源。

Ud Z7S)_0心理学空间!Z6k3nvi(e

满足感需求的作用。——上文中已多次指出,我们的需求只有在更优先的需求已满足的情况下才会出现。所以,满足感在动机理论中起重要作用。但它们的作用也仅限于此,需求一旦得到满足就失去了决定或组织作用。

E.z*G&MV+X#@L2ID.[0

;M#l"Ss&X)~y(i ^N0举例来说,这就意味着一个基础需求都被满足了的人不会有自尊、爱、安全感等需求。声称他拥有这些需求的唯一意义仅仅存在于形而上学的抽象层面——就好像说一个吃饱的人是饥饿的,或者一个被填满的瓶子是空的。如果我们想知道什么才能真正让我们有动力,而不是什么曾经让我们有动力、什么将让我们有动力、或者什么可能让我们有动力,那么一个已得到满足的需求就不是驱动力。从任何实际的角度,我们都必须理解为这个驱动力已经消失,完全不复存在。之所以强调这一点,是因为它在我所知道的所有动机理论都忽视了它或者存在与之相矛盾的观点。除了在面临到威胁的那些转瞬即逝的瞬间以外,一个完全健康、正常、幸运的人是没有任何性需求、对食物的需求、对安全的需求、对爱的需求、对地位的需求、或者自我尊重的需求的。从另一个角度说,我们必须申明每一个人都拥有所有的病理反射(例如巴宾斯基征),因为如果一个人的神经系统是受损的,这些条件反射就会反应出来。

{DU7\TNJ:^!T.g0x0

|pz(S^0Rn,K u!eq0这是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才可以大胆地假设——当一个人的基本需求受到阻挠时,这个人就可以被看做是一个病人。这和我们说一个缺乏维他命或者矿物质的人是一个病人其实是一样的道理。因为谁敢说缺少爱没有缺少维他命的问题来得严重?因为在我们知道了缺爱会造成的病态生理反应以后,谁敢说我们在讨论缺爱的问题时,是在用一种不科学或者不够严谨地方式讨论一个价值观问题,而不是和治疗糙皮病或坏血病的医生一样在诊断和治疗疾病呢?如果这样说成立的话,那么我可以说一个"健康"的人最主要的驱动力就来自于他对于开发和实现自己最大潜能的需求。如果一个人长期拥有任何其它的基本需求,那么这个人就是不健康的。这样的一个人与一个突然之间觉得自己缺盐或者缺钙的人一样,是有病的。【13】心理学空间.X6HXXF(xI0U

心理学空间$Dv&V0K3^fd Uu

如果这份陈述看似不太寻常抑或自相矛盾,读者可能会认为这只是我们在修正看待人类深层动机时出现的诸多悖论中的一个。当我们自问希望生活给予我们什么,我们实质上正探寻生活的本质。心理学空间h:VP \7g+G u&V?

心理学空间3})r$ui@A%RD'cN[

IV. 总结心理学空间9|r8I n"akit*X

心理学空间3]:M@dz}5aG:j+`6q

(1)至少有五类目标,也就是我们说的基础需求。他们是瞬时生理需求,安全感,爱,尊重和实现自我需求。不仅这些,我们还受到获取或维持满足这些基础需求的各种条件以及更多的知识的欲望的驱动。

?E`$T(o_6]z0心理学空间 cAe0w q.Il z

(2)这些基本目标都涉及到对方,被安排在一个层次的优生优育。这意味着,该最优生的目标将会垄断意识,往往组织招纳各种能力有机体。优生需求[P。 395]最小化,甚至被遗忘或被拒绝。但是,当需要得到相当满足时,接下来的优生('更高')需要的涌现,称心的需求处于非活动状态的动机,反过来有意识地主导生活,作为组织行为的中心服务。

;BKY?m z7d5K D0

,W9o"^-zXA'ITZ;RU"H0因此人永远是有欲望欲望的动物。通常情况下这些让人感到满意的欲望并不完全是互相排斥的,却倾向于是。我们社会的一般成员大部分对自己需求部分满意和部分不满意。分层结构原则通常是通过实验性观察得出我们调查的某个层次增长的非满足感的百分比。相反的分层结构结构平均数据有时也会出现出现。此外已经观察到,在特殊条件下显示个别可能会永久地丧失层次结构中本更高的欲望。不仅有一般的多重动机普通行为,除此之外还有比动机多了许多其他决定因素。

hO/bph @ R0

_ I.G#R-^0(3)任何阻挠或挫败这些基本人权目标的可能性,或因保护他们的的辩护而有危险,或如此情况下就停手被认为是心理威胁。除了少数例外,所有的精神病理学可以部分追溯到这种威胁。如果我们愿意,基本上挫败的人可能实际上被定义为'生病'的人。

~!eLH"f*~J!?u0心理学空间*?&V2w$`7GygLu

(4)最根本的威胁会带来常见的危机反应。

gSO0K8f$D%~8k0心理学空间8VC{#M(y z4@

(5) 其他一些基本问题因为篇幅的关系尚未在本文中讨论。这些问题中包括(a)定义动机理论中的价值观的问题,(b) 食欲、欲望、需求和对生命体有”好处“的事物间的关系,(c)早期童年中,基本需求和他们可能的衍生的因果关系,(d)对动机概念的从新定义,即动机、欲望、希望、需求、目标,(e)我们理论对欲望理论(hedonistic theory) 的影响,(f)未完成行为,成功和失败,以及理想层级的本质,(g)相关、习惯、和条件反应的角色,(h)与人际关系理论【396页】的关系,(i)对信息治疗的意味着什么,(j)对社会学理论意味着什么,(k)自私理论,(l)需求和文化规律的关系,(m)本理论和 Alport 的独立理论 (theory of functional automomy) 的关系。这些,以及其他一些次要的问题必须也被考虑,动机理论才完整。心理学空间T5VjJ i-~Bk9N*]

` a2_;obh \0附注心理学空间,R5Y5|.D;]4n#^+h7LC

心理学空间 yu%wW)S n"] Z1H

[1]随着孩子的成长,知识和密友都会是更好的动力,他们会使威胁越来越弱,也会让孩子越来越能控制威胁。纵观生活,可以认为,教育的一个主要意动功能就是通过知识来平衡显而易见的危险。例如,因为对雷鸣的自然现象有了了解,便不会害怕它了。心理学空间J,j JdKNF3U#`3y

心理学空间;e PX7VT

[2]将成套的安全检测去检测那些带着小鞭炮或是长着胡须脸庞的小孩(性早熟?),又或是妈妈离开房间而又被放至高处准备打针,怯懦爬上脑袋的小孩,诸如此类都是安全的。当然,我并不完全赞同故意对孩子们使用这些测试对他们也许是很有害的这样的说法。但是,(如果)这样的或类似的情形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大量发生,也许就应当注意了。也不知道为什么,这样的刺激对有些动物并没有用,像年幼的黑猩猩。心理学空间PkL'}2`7g

心理学空间(]5o_)A p1\ M

[3]不是所有的神经病患者都感到不安全。神经症的核心,也许会阻碍对于一个基本上安全的人的感觉和对各种需求的评估。

G.V$wd:yR)p&l0

T0ILD!wI0[4]更多的细节,请参看(12)和(第五章,16)心理学空间+p&YXaW vb&bF']

心理学空间)WW(WamyFjK

[5]我们并不知道这种特定的需求是否是普遍的。重要的是,特别是现在重要的是,必然受奴役和受控制的人会不会感到不满,会不会反抗?我们在为人熟知的临床数据基础上做假设:假如一个大家都知道的自由人(他不会为他的自由付出安全保障上的代价,而是建立在基本的安全保障上的)将不愿意或是不轻易允许自由被拿走。但我们也并不知道,人生而为奴(不是指历史上的奴隶)这样的看法,是不是真理。接下来的十年会给今天的我们答案(经历了才知道?)。这个问题的讨论,见(5)。

]g v"LGP6fr"tg0

f!i"w ['@^ Gz0[6]也许,想得到威望、为他人所尊重的渴望,只是对自尊、自信的需求的附属。对儿童的观察可以表明这一点,但是临床数据并没有给出对这一结论的明确支撑。

3YGj(@jHT A^2\I0

,O|9O)tX Q{9zJ0[7]对通常的自尊的广泛的讨论和多种调查报告,请看(11)心理学空间h%EQ*i n+`o

k#^PHsK0}.Gj0[8]毫无疑问,创造性的活动,比如绘画,也像其他的行为活性一样,其实是包含着多重决定因素的。同样,对于那些被视为天才的人,无论他们满足与否,快乐与否,饥饿还是饱腹,其实也是如此。当然,创作活动可以是补充生活、改善生活的活动,同样也可以是纯粹出于经济原因的行为。在我的印象中(不太确定是不是我的记忆,也可能是从别人那儿听到的?),想要将那些基本能使人感到满足的艺术或精神的产物,和那些基本不能使人感到满足的产物,单独区分,其实是不可能的。无论如何,在一个动态形式中,有太多我们必须区分的东西,而每一个表现(看似)明显的行为本身,其实也是出于多种动机和目的的。

^%O8["q7O`a`TG-n0

cj!kHy0我发现许多的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用到将术语“动机的(有做的动机?)”和“决定的(已经决定做?)”列为同义词,像Freud就是如此。但我认为这是一种模糊的用法。清晰的思维、精确的实验对使区别精锐化是必须的。心理学空间!oO+eZ4[ @ t!onN

心理学空间-}| RE#N8KMu9B5H

[10] 在后续的一篇出版物中将会(更)充分的讨论。

]G^ b'R4h#Q/\_3|Z#U0

/YS$],B.p5n/XeU3_Tt0[11]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看Murray的《人性探索》,里面有对这个问题的非常棒(非常卓越?)的讨论。心理学空间+sHRO ROYl.IQ

Bi^YQ.L4o7|C0[12]注意:为了能更好地接受此理论,最好先把弗洛伊德理论复习个大概。

3YV$l"dAf0心理学空间 j?tqn*{AlOW

[13] 如果我们如此使用”病了“这个词,我们则必须直接面对人和社会的关系。我们定义所带来的一个直接结果是(1)既然一个”病人“本质上是被限制了,并且(2)这种限制是个体之外的力量所导致的,那么(3)个体的疾病必须来自社会的疾病。”好的“或者说健康的社会应该被定义为能够通过满足人的根本需求而允许他的最高级人生使命得以浮现。

'zTIXF{ST]0心理学空间*}%t7q0V W$l(a

References

r{4b;p0DA0

#KM#OU llPQ9h01. ADLER, A. Social interest. London: Faber & Faber, 1938.

ua6bz C+Y m:`0

#z#e;tr)\,_!xd02. CANNON, W. B. Wisdom of the body. New York: Norton, 1932.心理学空间h ME"a&i)\] Cp

`%`m$p A5uv03. FREUD, A. The ego and the mechanisms of defense. London: Hogarth, 1937.

@1r7Y,JhbH?7| ZS![R0心理学空间(U"Pm8d*gDf

4. FREUD, S. New introductory lectures on psychoanalysis. New York: Norton, 1933.心理学空间,XlA8O.mN&Su]

'rz,];Of05. FROMM, E. Escape from freedom. New York: Farrar and Rinehart, 1941.心理学空间 _7W]U(`7|bP

2r1ZZS] \8C)r5S06. GOLDSTEIN, K. The organism. New York: American Book Co., 1939.心理学空间3qpp%dn!x Cu!tb

)RnKMZ*^L07. HORNEY, K. The neurotic personality of our time. New York: Norton, 1937.

(`4Il1c U,~6x0

W#h _;h2v5[ j08. KARDINER, A. The traumatic neuroses of war. New York: Hoeber, 1941.

[zG| ~ q&g0心理学空间6aq-d;H]J

9. LEVY, D. M. Primary affect hunger. Amer. J. Psychiat., 1937, 94, 643-652.心理学空间Q)[mA)CiL

心理学空间v.lJ%r7Ad3c

10. MASLOW, A. H. Conflict, frustration, and the theory of threat. J. abnorm. (soc.) Psychol., 1943, 38, 81-86.

iy+eoU#k0

f#q9r/Z4At011. ----------. Dominance, personality and social behavior in women. J. soc. Psychol., 1939, 10, 3-39.

N%eU6n bBPZ5o0

_r._k2~&? @Ap$Q012. ----------. The dynamics of psychological security-insecurity. Character & Pers., 1942, 10, 331-344.

K0[%Qqb0

^J.B@P013. ----------. A preface to motivation theory. Psychosomatic Med., 1943, 5, 85-92.心理学空间0d1H T(G N

B |9aAUk`j$E3u3E014. ----------. & MITTLEMANN, B. Principles of abnormal psychology. New York: Harper & Bros., 1941.心理学空间)Ho%_9w8@s%Ose!O

4K0S+R.z] R015. MURRAY, H. A., et al. Explorations in Personalit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38.

;{5_m }"V0心理学空间q!g\0MMK+m

16. PLANT, J. Personality and the cultural pattern. New York: Commonwealth Fund, 1937.

7vaa1o2|`0

'qR$q2g4d {P017. SHIRLEY, M. Children's adjustments to a strange situation. J. abrnorm. (soc.) Psychol., 1942, 37, 201-217.心理学空间)tY1T(Cy%S

心理学空间8a7DAd \2o

18. TOLMAN, E. C. Purposive behavior in animals and men. New York: Century, 1932.

%K B/S3J!zPmL ^0

8O9eN8L h019. WERTHEIMER, M. Unpublished lectures at the New School for Social Research.

TIY*s}2bG0心理学空间a jb K`;hX u

20. YOUNG, P. T. Motivation of behavior.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1936.心理学空间E*A(uWc}zo

心理学空间#b+[^4oB;nq$l VE_}

21. ----------. The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appetite. Psychol. Bull., 1941, 38, 129-164.心理学空间4_$C `)FACaq.}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马斯洛 人类动机 心理学经典文献
«马斯洛晚年的超越性人格理论的形成与影响 10 马斯洛 | Abraham H. Maslow
《10 马斯洛 | Abraham H. Maslow》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延伸阅读· · · · · ·
查看全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