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中挪课程片段分享
温尼科特抱持是个形象的概念母亲臂弯的婴儿躺椅,如治疗师的臂膀,与身体有关的,强调的是连续性,是在时间的维度上的,情绪与精神状态都是流动的,同时确定的知道是我们自己的。
对婴儿而言,时间是外在的他者,他体验不到时间在他的框架之中,不是他能掌控的,被时间限定与设置的部分会被婴儿认为不是他的。因为这其中他感觉到了其中的断裂。
例如:成瘾的病人,家暴施暴者,为当时的事件极度内疚,难以相信自己会做那样的事情。体验到的失去把控自己的可能。
在时间的框架下,把一些不能承受的部分被割除在自我之外。
母亲先于他在崩溃之前,给予他一些照料,帮助他维系连续的感觉
如果孩子内化了这些功能,他就会维持一个连续的感觉
需要母亲及时提供给促进性的抱持性环境。治疗中也是这样,在时间的维度上与病人在一起,能够呈现为促进性的情绪环境性的功能,能够让他在这样的环境下能够最大化的舒展自己,并不去缝合,可以慢慢的把碎片聚拢在一起。
病人如何在治疗室里安顿下来,能够慢慢的去思考自己为什么会生气等,不断地把自己各个部分整合在一起。
第一个阶段:如何提供促进性的抱持性环境?
靠母亲来做,需要在婴儿hold不住的时候,能够hold住他
治疗师在治疗室能否hold住病人
这时会遇到的困难:我们要hold住的是情绪的阈,或是伸张的谱,有些情绪可能我容易hold住,如积极的,情绪是在颠簸与震荡的状态。如果我们过于愤怒或过于沉默,都可能hold不住病人。
在他不断变化的情绪状态时,我们呈现联系的可以接受的状态
如果在摆荡过程中,我们有时候会脱轨,病人就在能够接轨的部分建立假性自我,因为他知道他脱轨的时候,你会变得烦躁,担心你会割断与他的关系。如果你能在整个振荡过程中都能保持抱持状态,病人在所有的时候都产生联系性的自主体验。
病人就会产生更多的在外不能产生的欲望,甚至是倒错的爱,比如爱孩子,做爱等,恨不得不对方嚼碎了。
病人希望知道你所有的事情,这是他进一步确立对你抱持的信心,他要把所有的部分都带来给你,把所有的部分归拢在一起,病人这样那样不断变动,可能是尝试着利用这样的空间把自己整合在一起。
第二个阶段:具体的抱持性环境让位于隐喻性的抱持环境。
被理解的感觉堆积在一起,开始出现隐喻性或愿景式的心理空间,这有过渡性的意味,这时不仅仅感觉到被理解,而是感觉到他是可以聚合在一起的。
在过渡空间里,能够把幻想与现实连接在一起,我定义扫帚为一个飞船,我就可以骑着它到处走,这时它就是飞船,但是现实里他又知道这是扫帚。
为了我们的个体能够完成社会化功能的部分。每一个象征化的自主体验都要被定义在时间的维度上,自主性的体验要足够灵活,能耐受时间的颠簸,被组织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