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ffrey Stem 自体心理学入门
作者: Jeffrey Stem / 8562次阅读 时间: 2015年4月14日
标签: 中美班 自体心理学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心理学空间zFY ~p)MSJ

自体心理学入门心理学空间QF0|L+Y3g8a}|

gL[%p'j6F0{h0Jeffrey Stem,Ph.D.

Wa/oc0X)Qg0

/qxiR yK2`5zSe~ d0中美班4.13演讲心理学空间 Yw-q9zl2X%i)m

心理学空间po"p4L aT

自体心理学作为一种精神分析的理论,是由海因茨·科胡特在上世纪60、70代创立的。自体心理学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一场运动,包括主体间理论,而且它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当代关系理论的发展:它还与温尼科特客体关系理论有一些分有趣的重叠。在接下来的3年里,我会讲到所有这些理论。

9To:Ol H7H [h0心理学空间'P$e6eXG;k%a@

自体心理学与经典的自我心理学有很大的不同,因为自体心理学的焦点并不在于弗洛伊德所论述的那种经验远离的精神器官( experience  distant  psychical apparatus)(比如本我、自我和超我),而是在于自体的经验逼近(experience near)这一方面。自体(self)就像这个词听起来的那样:那就我:当别人问我“你今天怎么样?”,我回答说“我很好”,这就是我所谈论的我。我不会说“我的自我很好”,也不会说“今天我的本我很糟糕”,但是如果我感觉很不舒服,我可能会说“我都不是我自己了”。心理学空间 A&EG5p]q

1X Iq)L7e0在自体心理学看来,个体心理的发展并非力比多发展的结果,而是自恋从古老形态向成熟形态转化的结果。科胡特假设:婴儿与母亲原本处于一种原始的、想象中的融合状态,而婴儿的意识便从这样的状态中觉醒;此时,原先那种完美的一体性(wholeness)丧失了,而被代之以一对自恋幻想,以此作为某种挽救或补偿:其中一个自恋幻想是夸大-表现的自体意象(imago of the grandiose-exhibitionistic  self),它宣称“我是完美的”;另一个自恋幻想是理想化的父母意象( the idealizedparent-imago),婴儿宣称“你们是完美的,而我是你们的一部分”。这两种意象构成了科胡特所讲的双极自体的两极。心理学空间r Q#wRy%bU5\^d

心理学空间Hf y L2OUJL~4`

这些古老的自恋意象若要转化为成熟的自体结构,就需要科胡特所讲的自体客体(selfobjects)的回应。此处的自体客体并不是客体关系理论中的客体。自体客体并不会被体验为是跟自体相分离的(即不会被体验为科胡特所谓的独立的主动中心independent,centers of initiative)),而是被体验为自体的一部分。科胡特的自体这一概念并不局限在个体的脑袋之内。自体超越了个体的身体边界,包含着自体客体。这就是为什么当我们失去了至爱之人的时候,就像失去了我们自己的一部分。心理学空间2r*UN,a"vN

/mp:W_A;LV"q0自体客体所履行的功能对于个体的发展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因为自体无法独立执行这些功能。夸大-表现自体需要镜映,这是指一种理解的、赞赏的回应。科胡特讲到,婴儿需要从母亲的眼中体验到快乐与骄傲的闪光;母亲的这种目光是因为因而所做的所有事情,甚至是因为它的存在本身。孩子不会停下对于母亲镜映的渴望,但是又需要这种镜映逐渐地跟它的发展成就相协调:它学会了用杯子喝水、学会了使用厕所、学会了阅读、学会了扔球、学会了弹钢琴。

7l]]wP4lI"J.M0

`;y RR-VfX0科胡特认为古老的夸大自体经由两个阶段变成了他所谓的现实自我的一部分。在第一个重要阶段,自体客体采用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镜映,来回应孩子夸大-表现的言行。当父母偶尔无法给予这样的镜映、出现失误的时候,就进入发展阶段。科胡特将之称为恰到好处的挫折;因为孩子可以比较容易地处理这挫折,并且这挫折为它提供了来镜映自己的机会,即在给予镜映的自体客体不在场的情况下,来欣赏它自己的能力和雄心。自体把自体客体的功能转化为它自身的心理结构,科胡特将这一过程称作转化内化。自尊(self-esteem)便是这一过程的副产品。

O6Z W!N5XvOc9S0

%W*Lz(~$Oo0但是,如果自体客体的失误并非微小失误,孩子的心理无法处理这一失误,那么这就是创伤性的,此时上述心理结构以及自尊就不会发展起来。比如,在孩子很小的时候,镜映性母亲死亡了.或者母亲太过抑郁、心事重重,以至于无法给孩子回应,那么转化内化的进程就会关闭,而孩子的古老自大就会被分裂,无法再被现实自我所运用。其结果就是,孩子(以及将来的成人)绝望地依附于自大愿望,要么在现实世界缺乏追求这些目标的力量和弹性,要么无法借由现实中获得的成功来体验活力和愉悦。在科胡特看来,这是因为当转化内化的发展进程被中断以后,现实世界再多的赞美和鼓励也无法重启缺失的内在结构的发展。这就是为什么科胡特相信下述观点注定会失败:在治疗中,有些治疗师想象着自己通过镜映他们的病人,从而提供一种修正性情感体验(corrective emotional experience),企图以此来修补患者的发展失败。心理学空间DN-AyJ\ v3^#d d5Gl

(@|F/f7p.h&Z&`0在科胡特看来,只有当治疗关系唤醒了病人早期镜映需要的的残余,而后治疗师确认并且解释病人被挫败的渴望(即对这一需要给予相应回应的溻堡;既包括移情中的需要,也包括童年时代的需要),新的心理结构才有可能发展起来。回忆并且修通病人在童年期所遭受的自体客体的失败,使得转化内化发展进程的重启成为可能:这一进程曾因早期创伤性的自体客体的失败而被关闭。

aF"G@Gi0

9U,W {U_0理想化的父母意象则通过两种独特的方式来发挥功能。第一种方式的特征是自我照料和调节:婴儿需要母亲给予喂养、安慰、刺激以及消除刺激。如果母亲能够温柔地、及时地为婴儿提供它所需的这些功能,而只有一些微小的、对于发展阶段来说恰当的过失,那么婴儿就会逐渐发展出种能力(一种心理结构),即通过转化内化来为它自己提供这些东西。正如夸大自体产生了自尊那样。

\)U6E#h4{%I0心理学空间SxQ2Ct@.j'E

如果母亲没能为婴儿提供这些基本的调节式照料,这样的心理结构就不会发展起来。它可能需要药物的帮助才能让自己入睡,或者让自己清醒起来。这些人可能热衷于成为某些机构的成员:军队、运动队或者宗教团体;这些机构会调节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他们需要被告知在什么时候睡觉,什么时候吃饭、吃些什么,什么时候训练、如何训练,什么时候以及如何祈祷、学习、练习他们的运动项目或者乐器:因为他们缺乏自我调节的能力。

"tbL0I'a#pU0

;Y ](Q[e'U0理想化父母意象的第二项任务是提供一种价值、道德和规范的榜样,当儿童达成这些标准的时候,父母回应以温暖的骄傲。同样地,如果父母在回应方面出现微小的失误,孩子就会学着从自己的道德行为中内化一种自豪感。这样的孩予可以做到行为正直、坚守法度,因为它乐意这么去做,而并非因为它意识到某个权威正在监视它,等着对它的行为实施奖惩。心理学空间/r4Eg {+`

IFQ y7q+U0但是,如果被理想化的父母以一种创伤性方式挫败了孩子,孩子的内化过程就会关闭。假设父亲突然被发现挪用了公司公款,或者母亲抛弃自己的丈夫跟另一个男人跑走,那么创伤与关闭就有可能发生。在遭遇了这样的自体客体失败以后,孩子(以及之后的成人)就会寻求那些备受尊崇的人物,去理想化他们,因为只有当这些人确认了它已经达成了某种道德行为的标准,它才能够为这些行为感到自豪。心理学空间_z2sP UF*y G$T

心理学空间*JB,vME/Z\

古老自恋只能接受完美,不能接受不完美:对于夸大自体来说,任何形式的失败都是无法容忍的。我的儿子查理还年幼的时候,他只跟我玩他可以赢的游戏,即便他明白如果他要赢我,我就得让着他。我对他的游戏技能给予温暖的赞赏,而他的自大逐渐受到现实自我控制和把握的时候,他希望我们的游戏能够更加势均力敌。如果他赢得太轻松了,他会说“爸爸,你没有使出你的本事哦”。他不再需要做到完美,不需要每一局、每一步都要赢;现在他希望结果能够更加匹敌,但是他仍然希望赢。然后,他可以容忍我偶尔赢他一两把,最终他希望我竭尽全力去赢。如果我赢了,而他感到自己玩得也很棒,他仍然会开心。我们都见过孩予们气急败坏地把他们自己费了半天功夫垒起来的沙堡给踢烂,我们可能听说过一些诗人因为同样的原因把诗稿撕个粉碎。如前所述,如果得到了充分的镜映,自大就会被驯服,我们就会学会为自己的努力而感到高兴。我们不一定非要完美才能从我们能力和成就中体会到快乐。我们的不完美也可以让我们感到开心,这一事实本身或许也让我们感到自豪。心理学空间 b?0EJ+f*G;k

+|e0JX+Z-mbSy0伴随着自大被驯服,我们的目标和愿望会变得越来越现实。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我们想象着自己长大以后成为州长、电影明星、宇航员。青少年会用摇滚明星、运动员、漫画英雄的照片来装饰自己的房间,这些人物代表着他们的古老夸大自体。他们爱玩战争游戏,在游戏里他们想象自己就是宇宙的主宰。不过,后来有些人的婴儿式自大变成了现实自我的一部分,他们或许计划成为医生、律师、工程师、商人,甚至精神分析师,由此他们获得了快乐。他们曾经幻想自己可以施展上帝-般的力量,或者幻想自己受到举世的瞩目,后来这些幻想让位给实干,在现实生活的框架之内去努力。

v'JAY0`0心理学空间7b|4XF/]5eC*?

在理想化的氛围中,古老自恋顽固地要求他的领袖是完美的。最近,伊斯兰恐怖分子在巴黎谋杀了l2位新闻工作者,因为他们的漫画讽刺了先知穆罕穆德。原始自恋的一项特征就是惊人的缺乏幽默感。这是因为,幽默暗示着那些信徒所崇拜的客体是有瑕疵的。

#\ vM R MTd0心理学空间|Pi!_ C(u:}$Gh!n

科胡特将自恋式暴怒(Narcissiic rage)定义为:古老自恋发觉自体或者它所崇  拜的客体并非完美之后,所做出的反应。如果你辱骂我或者亵渎我的神灵,我会拼了命地把你以及所有认同你的人的头颅砍下来。一旦敌人被打败了,普通的愤怒就会冷却下来:而自恋式暴怒则需要所有玷污了我的完美或者我的神灵的完美的人从地球上消失。心理学空间!w"Lo p#b e;V

*|6m[!K{q q4u&n3u~0科胡特认为幽默感(fmnor)是自恋转化的5种形式之一,因为幽默意味着我们承认了古老自大以及理想化愿望和幻想的币可能性与幼稚性。

3K7|&}/_nUr0心理学空间&yVFT$R&^ t

共情(empatby)是自恋转化的另一种形式,它是指藉由替代内省来感知他人的体验的能力。古老自恋完全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它无法认识到别人的感受,因为在它看来,别人根本就不是独立存在的。别人只是作为自体客体而存在:如前所述,别人只是作为自体的某些部分而存在。不过,正是通过镜映性自体客体的回应,自体才能够认识自己,认识它的感觉。当孩子哭的时候,妈妈告诉它它伤心了、痛苦了,妈妈跟孩子的悲伤或痛苦产生了共鸣。当孩子欢笑的时候,妈妈告诉它那是快乐,而且妈妈也在欢笑。因此,在妈妈的帮助下,孩子学会了去辨识自己的情感。当我们看到别人的情感表达,我们去认识自己是什么感觉,由此,共情使得我们可以辨识别人的情感。心理学空间-Xb9t l&Lgu

9[v/x.YQyI6ehDu0科胡特认为自恋转化的形式还包括创造性(creativity)、对世事无常和人生须臾的接受(acceptance of transience)、智慧( wisdom)。在创造性里面,个体最深层的体验被转化种新的形式,从而可以获得观众,变得有意义,井被他们所理解。除了我之外,我的梦对别人来说或许毫无意义;不过,假设我是一位创造艺术家,我就能把我的梦转化为一个故事,变得对人们来说充满意义,尽管人们可能根本不了解我这个人的存在。正如共情,我最深层的内心体验变成了一种媒介,由此我可以跟他人亲密地连结。心理学空间EER+{8ZO

心理学空间#z^'h}&t x

 对于无常性和短暂性的接纳需要一个人放弃那种想要水生不死的自大幻想,能够接受生命总有一天会停止的事实。在科胡特看来,智慧意味着能够将对于短暂性的接纳和幽默结合起来,因为一个有智慧的人会积极地将他或她自己看作是大自然生老病死大循环的一部分,而不是妄图超越时间和自然的限制。同时,智慧与婴儿式的自恋相关联,只要轻微的嘲笑永远活下去的愿望,智慧就能与这个愿望产生共鸣。

H!A%LI1Y0

d*@ v!y X?T0 ……

3}Rw&seK+g D0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中美班 自体心理学
«新自体心理学的诠释观 自体心理学
《自体心理学》
关于自恋的转移关系之一般评论»
延伸阅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