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赫特的自身心理学
作者: RYCKMAN / 29394次阅读 时间: 2014年12月06日
来源: 《人格理论》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P@Q*?2G'\0对自恋型人格障碍和自恋型行为障碍的分类

l#B9Y3g*kI0

自恋型人格障碍心理学空间6qD1AwU r

dFi{@9Gj\CI*_ F0科赫特和他的同事沃尔夫(Wolf)列举了四类自恋型人格障碍:受刺激不足的自身、分裂的自身、受刺激过度的自身和超负荷自身(Ko- hut &. Wolf, 1978, pp. 118 ~122; Wolf, 1988, pp. 70~76)。心理学空间3L`UIK@O#ax(@

心理学空间5S@1X?b? z'D E ]

受刺激不足的自身心理学空间r@*_/io f J;X+q~

心理学空间o|3t+I.l`n

第一类障碍是受刺激不足的自身(understimulated self)。它是因长期缺少来自父母方面激励性反应造成的。科赫特发现,在西方文化中缺少了父母对儿童反映和理想化需要的反应,个体的精神成长会受到严重威胁。他论证道:如今离婚率很高,家庭为摆脱经济困境,父母双方都要外出工作,而且工作的份数多、时间长,这样一来儿童在情感上参与到父母的生活中去的机会就会越来越少。虽然儿童可能有机会与父母一同休闲、娱乐,但他们往往没有机会从父母生活的其他方面来更深入地了解父母,特别是关于父母的抱负、理想和目标。科赫特认为,儿童不但应该有机会了解父母的希望和梦想,而且也应有机会了解父母的非创伤性局限、失败和失望。只有通过这样的展现,儿童才能进行变形性内化,这对建立独立的核心自身是非常必要的(Kohut, 1977, pp. 269'~270)。

y&he#k(T{4@)Pg \0

\Bh g@+ui0缺少父母刺激的结果是个体感到自己是令人厌烦、缺乏积极性的,他们会借助任何刺激以摆脱无力和死气沉沉的感觉。按科赫特所说,为降低无力感,刚学会走路的孩子会听重金属音乐,大一些的儿童进行强迫性手淫,青少年会参与各种鲁莽的活动,成年人则通过滥交、性倒错、赌博、吸毒、酗酒以及社交过度来缓解他们的厌烦和了无生机(Kohut &. Wolf, 1978, p. 418; Wolf, 1988,pp. 70~71)。

r/p,o;P&F,Y W0

tCv$k7Q8{},wA0分裂的自身心理学空间 D"qd{!T*D(A _

心理学空间"uN-S:s+Pu"}|1D n

科赫特的第二类自恋型人格障碍是分裂的自身(fragmenting self)。它也是源于跌少父母的反应。但在这种情况中,父母可能只是对儿童整个自身中的一个方面没有做出恰当反应。例如,有一个男孩,其母亲总体而言是有爱心和共情的。一天他从学校回到家,兴高采烈地告诉母亲在报告卡上他所获得的好成绩。但他的母亲突如其来地严厉训斥他:说话时不要挥动手臂,因为谁都知道他笨手笨脚,挥动手臂会打到她脸上或是撞翻东西。这种对他激动情绪及自豪感——他的好表现——的拒斥,会将其注意力在他脆弱时转移到他身体的一部分上(他挥舞的双臂),那时候他好表现了自己的整个自身并希望得到母亲的认可(Ko- hut, 1971, p. 121)。在以后的生活中,他会感到身体不适、失落和沮丧,学业上取得了成绩、获得了老师的认可后会感到莫名的沮丧。科赫特解释说,对完整自身造成了创伤,只要创伤性经历被激活,人就会感到支离破碎。

u:L%Q8@0qss0心理学空间-wx"W%W-Y~5f0a

受刺激过度的自身心理学空间%fy _A(G-O#U

+e y0O I*d6Ph0自恋型人格障碍的第三类是受刺激过度的自身 (overstimulated self)。它是对儿童的夸大和理想化需要做过多反应的结果。儿童的夸大妄想和不现实目标经常得到父母的强化,他们对儿童的好表现行为给予欣赏、注意和赞同。这样的父母没有为儿童的夸大妄想和理想化妄想提供适度挫折;也就是说,他们没有为儿童的妄想以及他(或她)的才干和能力提供现实性约束,造成的结果是:儿童难以建立起与原始的夸大的自身及自身的不现实的另一极——原始的理想化父母表象相分离的强健的核心自身。随后儿童进人成年,在妄想自身与现实、脆弱的核心自身之间只有小的分离。因为这时候的儿童易被不现实的、陈旧的重要妄想控制,这些妄想与他(或她)微弱的、现实的核心自身相冲突,冲突会让儿童感到压力和焦虑,所以儿童会尽量避免成为注意的中心。因而,为避免被不可控的夸大妄想彻底击败,儿童会远离具有创造性和生产性的活动(Kohut &. Wolf, 1978, p. 419; Wolf, 1988’ pp. 71~72)。心理学空间,N|gqzg*^ C$[

心理学空间_ga6^ [(b%q

超负荷自身心理学空间'T%V1nn5E'd:C

心理学空间g9F:l%boJ9qm^V

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最后一类是超负荷自身(overburdened self)。这种类型的人认为这个世界充满敌意和危险。即使通到微小的阻扰,他们也会迅速表现出激怒和敌意。然而,一旦挫折过去,他们的反应很快就会平息下来。这种障碍可以追溯到童年早期,儿童缺少机会与冷静、全能的自身一对象(父母)融合,换句话说,理想化父母没能教会孩子如何冷静地处理影响他们目标实现的事件。结果是,面对威胁儿童很快感到压力过大,反应过于情绪化,缺乏理性。心理学空间 o*j2[a|h1W

自恋型行为障碍

0H a3@#n9^c0

.l,_iFv"` G:~{0自恋型行为障碍中包括渴望反映人格、渴望理想人格、渴望他一我人格、渴望融合人格、以及回避接近人格。前三种障碍相对来说程度比较轻,在功能良好范围内也会出现,最后两种是严重得多的心理病态类型。心理学空间Jqicl*r6o[

Lu6SiIF"A0渴望反映人格心理学空间}O%gHg

心理学空间jm}1Da~M[8Q/^#X

渴望反映人格 (mirror- hungry personalities)不断寻找能欣赏、滋养他们自身的自身一对象。这样的个体通常是在父母没有给予足够的反映性注意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然而,也有的渴望反映个体得到了来自父母,通常是母亲的足够的反映性注意,但是这种注意不是为满足他们的需要,而是满足了母亲自己的需要。这样的母亲可能会不断称赞儿子长得漂亮——其实是强烈地对她自己的关注,而不是称赞他身体的强壮——真正对儿子的深切关注。渴望反映个体被迫好表现、通过炫耀自己以引起他人的注意,以此弥补自尊的缺乏。若是在青少年时期,他们会最终找到一 位赞赏他们、在一段时间里能满足他们需要的 男朋友(或女朋友),但大部分具有渴望反映人 格的人很快会感到厌烦,并去寻找新的自身一 对象,并希望能获得这些自身一对象的注意和 认同(Kohut &. Wolf, 1978, p. 421; Wolf,1988, p. 73)。

4ioR/h&AwC0心理学空间A2~}5N6p*@&jq'N

渴望理想人格心理学空间&f*y l O @:yh.O

心理学空间v#Gna-ok-T

具有渴望理想人格(ideal- hungry personalities)的个体有理想化和钦羡自身一对象的需要,但这些需要在其童年时受 到了阻抑。结票是,他们继续寻找在才智、权力、美貌或道德地位方面能让他们羡慕的人。只有能对这些理想化了的人物保持羡慕,他们才会感到自己是有价值的。最终,具有渴望理想人格的个体在这些人身上发现了缺点,他们感到理想破灭了,开始寻找下一个让他们钦羡的重要人物。他们将力比多投注到这个人身 上,直到此人令其失望为止(Wolf,1988, p. 73)。

;kct@;iK&fyp0

-u/~L:[^fM0渴望他一我人格具有渴望他—我人格心理学空间/T/N.[O3U1gK%bj+Y

心理学空间P`S\/V!b2qB+zaY

(alter-ego-hungry personalities)的人只有在与同意他们的观点、信念、价值观和行为的自身一对象的关系中才能感到自己是真实的、有价值的。这种障碍通常源于童年早期个体反映和理想化的需要严重受挫。这类个体免不了会发现 其他人与他们并不相同,有其独特的人格。随之而来的疏远几乎总会导致关系的破裂。像渴望反映人格和渴望理想人格的个体一样,具有 渴望他一我人格的人会一个接一个不断地寻找 下去(Kohut &- Wolf, 1978,p. 422; Wolf,1988, p. 73)。

N h1`s s@Wc9D;@B.P0

A^r9xnH9f5D x0渴望融合人格心理学空间-k1gFk1JBX SfD

8w$l/`eMN%B0具有渴望画合人格(merger-hungry personalities)的个体其自身结构有严重缺陷。在科赫特看来,所有儿童都有理想化的需要,他们试图通过与全能的、令人钦佩的人物进行融合来达成这一需要。然而,如果家庭中由于某种原因,比如父母一方的去世或父母离异使得这样的人物缺失,融合愿望会受到 阻碍。结果这些儿童的理想化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而且他们不能通过适度挫折学到理想化人物的局眼,他们不能通过变形性内化发展起具有独立感的自身。具有渴望融合人格的人继续 寻找原始的自身一对象,以满足弥补他们自身结构的强烈需要。他们找到了理想化的人物,可惜却摸糊了自己与他人的界限,这一模糊妨碍了他们从理想人物中区分出他们自己的思想、感受、愿望及意图。模糊了界限的一个消极 后果是渴望融合人格的人难以忍受现实理想人 物的独立,他们对自身一对象的独立很敏感,要 求他(或她)继续保持现状(Kohut &. Wolf, 1978, p. 422; Wolf, 1988’ p. 74)。

^B|"A#H0}&b0心理学空间,T zLFkR

回避接触人格心理学空间(b~4@6s-a}.~G

Y Pt~`H6X0具有回避接触人格(contact-shunning personalities)的人也是受到严重创伤的个体。他们在童年早期也受阻于与受钦佩的人物融合,结果他们非常渴望与理想化人物进行全面融合。然而,与渴望融合人格的个体不同,回避接触人格的人避免社会接触,变得孤立。他们之所以回避他人,不是因为对他人不感兴趣,而是因为其对他人的需要太强烈。 他们害怕被自己崇拜的人抛弃,而且他们也担心,如果融合形成了他们弱小的自身会完全被这些人吞噬(Kohut &. Wolf, 1978, p. 422; Wolf, 1988, p. 74)。心理学空间El,`'N:N0J
心理学空间_DQi9\0i8O i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12345678
«柯赫的精神能量的觀點/柯胡特的經濟學觀點 科胡特 | Heinz Kohut
《科胡特 | Heinz Kohut》
Z先生的两次分析»
查看全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