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斯贝尔斯:心灵的界限
作者: 《雅斯贝尔斯》 / 10200次阅读 时间: 2014年8月05日
来源: 新知文库 标签: 病理学 精神病学 现象学 心理学 雅斯贝尔斯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雅斯贝尔斯:心灵的界限,精神病理学和心理心理学空间It!GI0bn"eD$e

4y;l6btJ/gz;{0雅斯贝尔斯始终认为,任何一项科学成就都以了解科学是什么为其前提。这并不是说,科学家得先了解科学是什么,然后再进行科学工作,科学工作和对科学的了解是相辅相成的。当科学家创立某种科学时,他也就明白了什么是科学。心理学空间dm7Y E:X+e;z.R

心理学空间x g1k p/@czt4E

在雅斯贝尔斯的科学研究中,即在他当作心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的精神病理学研究中,存在着特殊的困难,这就是,每一门科学都有一个事物为其对象,它是凭借能力和认识在同对象的交往中所获得的呆于对象的知识和了解。可是究竟什么是心理学的事物呢?似乎是心理、心灵。然而,心灵本身从来不表现为对象;人们所了解的从来就只是关于心灵的表述。心理学的对象是西灵的纷繁无穷的呈现,仅仅是某个个人心灵的表现。关于心灵的陈述只是根据一种作为基础的基原(Substrat)而作出的推断,是这些推断的普遍化。因为心理学仿佛只是由于这些推断而成为它本身的对象,只是由于这些推断的普遍化而成为论,所以在科学家们的这种随意性中也许就不存在什么科学;在任何一门科学中,科学家都不能随意地、虚假地设定自己的对象。于是,心学被当成了惯常的邪说,被当作为了进行研究而凭空作出的推断以及推断的普遍化。心理学空间5t\\7sR?oV ?@

心理学空间%B S&xl@

那么,人们应该如何避开这种邪说的诱惑呢?当雅斯贝尔斯作为一名心理学者开始工作时,那些在心理学界处于领袖地位的科学家们由于担心这门科学会带来风险,已经退缩到较为安全的地带。他们只进行客观心理学的研究,从最广泛的意义上去研究脑组织发生学、性能心理学(Leistungspsychologie) 和实验心理学。这种知识的安全是以缩小对象基础为代价而换来的。雅斯贝尔斯却持不同的观点。他认为,一切关于心灵的表达,无论是"健康的"还是"病态的",无论是可测定的还是仅可意感的,无论是已觉察的还是未觉察的,都应该是研究的对象。事实及其反映是如此广阔无垠,要探究它们,只有事先捆'到如下一点,才可能有所禅益,这就是:"在对精神病理学如潮水般的流言蜚语中,人们必须知道,自己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必须知道自己是如何、在何种意义上、在何种界限里知道;并且必须知道,这个知识是通过何种方法获得并得到证明的。因为知识不是一个包含着平均的、等值的重要性的平面,它是被划分开的层次,具有各种不同层次的有效性、重要性相根本性。"【2】因此,精神病理学对于雅斯贝尔斯来说便成了进行最严格科学批判、确定自己研究课题的动力。他发觉,只有依据这柿严格性才可能获得较为可靠的知识,同时又不会草率地限定对象的广度,任意对待己确定的基原。心理学空间Q0RM#j1QHN

心理学空间uxJ \V'K m

因此,年轻的雅斯贝尔斯认为,作为一名心理学学者,他的任务是:

jOkd)yl0

f)E{vpPv4d5p9Z01. 在一切关于心灵的表述中,使关于对象的科学知识作为零散的个别认识而具有确定性,

$c7~+w#{'`$e!rG0心理学空间i!}.YYF(C"p

2. 有意识地把科学范畴和科学方法运用于各个对象;

/`n;IRL @0心理学空间8ov1z#`N7J6w0i

3. 不从对象的实在性意义上去规定那个只可能存在于科学家想象的实在性之中的基原,为此,不要以心理学的最大限度去标定心灵能够表述的界限,继而用己经清晰的方法来研究这个被框定的范围。心理学空间,M_'}V+W Uy9h~ Z

g*FtkZ]+o0显然,这一任务的基础己经是只有在研究工作中才会得到明晰解释的如下这个科学概念:科学是方法上有意识的、无可辩驳的、普遍有效的对事物的认识;在认识的完成过程中科学摆脱了偏见和价值;但是在决心去认识时,在对其对象的每一次一定程度的接近过程中,科学又不是没有前提的。因此科学的知识是零散个别的(非总体的) ,是相对的(非绝对的) ,是暂时的和有限的。这就是按照古典物理学理想而确立的那个科学概念。对于这一概念,雅斯贝尔斯以后也不愿放弃;而且正因为如此,对于己往形成为科学的东西,他直至晚年仍不承认它们是科学。心理学空间d}x a[)m(gX

c5g(S*n#n2}G$g0这里我们不可能一一指出,作为一名心理学学者,雅斯贝尔斯究竟完成了哪些业绩,以及究竟没有做到什么。但是我们可以指出儿个关键部分,由于这些部分,雅斯贝尔斯在精神病理学史和心理学史上有其不可磨灭的地位。心理学空间1F {4B,Cv i*tYe

心理学空间t ^"DU d&lRG(AH

雅斯贝尔斯认为,心理学的首要问题在于:心理学的对象,即纷繁无穷的夫于心灵的个别表述,如何才完全能够成为科学上可把握的事切。他觉得,要做到这一点得有个条件,这就是:"我们必须摒弃一切传统理论,摒弃一切心理学构想以及关于脑烦活动的唯物主义神话,我们必须纯粹致力于我们在其现实的此在中所能理解、把握、区别和描述的东西。正如经验所教益的那样,这的确是一项十分艰难的任务。" 【3】只有当人们自己清楚并使别人明白究竟能说何种心理现象时,这个困难才可能被克服。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雅斯贝尔斯称之为"现象学"。心理学空间,K.E2Bp@s

kGB)\s mJ'I*d d0就最一般的意义上而言,现象学是关于现象的学说,是关于成为现象的那些东西的学说。自胡塞尔以来,现象学即是措注意识现象的心理学。作为描述性心理学的现象学早在胡塞尔之前就一直被运用着,尽管人们还没有意识到这种方法。在胡塞尔之后,尤其是屈尔普为首的维尔茨堡心理学派实际中运用了现象学。虽然在雅斯贝尔斯之前已经有了“一连串的现象学派”【4】,但是首次因考虑到心理学特殊的对象而精确地运用现象学方法的是雅斯贝尔斯。其论著《精神病理学中的现象学研究方向》(1912) 确立了明确使用现象学方法的基础并因此使得现象学心理学成为可能。

8n U/aUl0心理学空间;x }!w.\M#J(|

在雅斯贝尔斯以后,现象学发展为关于心灵现象的"一种可传达的、可检验的、可讨论的知识"【5】。现象学的进程包括如下三个步骤:

$m,zx N&w ^U0

+M n&JX-nP2R01、心理学必须尽可能完备地收集材料。对于个人来说,这种材料就是他的表达方式,即通过探索和自我描述而获得的信息。这里,理想的东西就是必须被理解为心理图解的完整的传记。这种材料的广度,特别是把意识到方法的传记体引入病理学,是前所未有的。心理学空间 q6O,kwaQ9Nz!M6j)q

心理学空间1F4jT$_]

2、心理学家必须“看见”这种材料。但是他必须看见的东西不是人们通过感官感觉接受的自然科学事实,而是在流逝中不断消亡的感受体验。因此,"看见"也就是"理解"、"回想”、"把握'以及"觉察";这是一种深沉的、需要集中和训练的回忆。为了达到这种看见,必须对一定的心灵现象进行"挑选、限制和区别"【6】。这些心灵现象必须被划作、描述为被见到的现象,而且要用"某种一定的表达,有规则地给它们命名" 【7】。作为可命名的、可以重新认识的现象,它们是科学的要素。

?(n` Nk0

!F3^4l!ry"\03、最后,心理学家必须清理"无数被命名的现象的混乱" 【8】,从而"有计划地、有意识地,并且在各个已经到达的界限上,使心灵的多样性一目了然”【9】。类型学可作为辅助方法,其价值在于它可以使各种想法获得成果。

_Zjr8V|,E|:L;LL0心理学空间[ YrL Q4V*Me

因此,现象学所孜孜以求的是“一种得一目了然的、不可还原的心灵的质的无限性”【10】,由于现象学这种完美的方法,心灵的质便被纯梓看到了,在概念上也被清晰地把握了。

pr]Ga&z2i)^?0心理学空间K)uM4cp&u:O:w

现象学方法收集、把握、描绘和整理各种心灵的质和心灵状态。可是心理学所观察的不仅仅是心灵生活的要素,而是观察这些要素在心理体验中的夫系,认识这些关系是心理学面临的主要困难。是雅斯贝尔斯通过方法论的反思说清楚了对这些关系的认识,而在他之前的心理学却未到这一点。

4vFzSe e$U0

4P$gEo5U[ R0雅斯贝尔斯阐述这种认识的出发点在于,他认为:有各种不同类型的关系。关于此,我们根据他在精神病理学论著中所引用的例子来进行说明:

N3Y\8gN#b$R5~0心理学空间s2jB(tc#i

1、在心灵活动的发展中,即在精神的发展中,某些时期表现出迅速的进展,某些时期的进展则缓慢。这里,“完全同发展阶段的前后顺序一样”【11】,不能“根据移情”【12】从前面的阶段推导出后面的阶段。这里存在一种"客观的心理关系" 【13】,而研究者却试图把它解释为国呆呆系。

4g[&d Y^*wS r }$D0心理学空间j4c [!Yz.bt&}6a

2. 如果人们了解一个人的目的并知道他具有哪些达到目的所要求的知识,那么人们便能够"……根据这种目的从理性上去理解这个人的行为"【14】。人们从逻辑上去理解"理性关系”【15】。

Q%j ~r$_@i@0h2~0

H*h4o5XY9Ig xh!z03. 如果某个恋人获悉,他的情侣不忠实,因而失去自制、感到绝望并想自杀,那么人们可以“通过移情”来理解此人的行为,一直了解到行为的每一个细节。这种理解是非理性的,就象这个人的行为客观上是非理性的一样。人们从心理学上去理解"移情关系" 【16】。心理学空间9JW,Uk6n%]k.e

心理学空间 \oDe9e4|5F2nJ,P:\j

雅斯贝尔斯受到威廉·狄尔泰、约翰·古斯塔夫·德罗伊森、爱德华·施普朗格和马克斯·韦伯关于方法论的著作的影响,把心理学关系的差别变成了心理学中认识方法的差别。

Nf:}$j!F(A,e%w0

\ Dhc&wh,Ko0无论何处,凡是认识最终以"外在的因果性"【17】,即以原因为根据的地方,认识都是一神解释。只要外在于意识的事件被当作外在于心理的事件,解释的对象就在外在于意识的事件中,解释者本人也就置身在外在于心理的事件中。反之,只要认识的基础是一种"内在因果性”【18】,是一种动机,那么认识就成了理解。如果理解——例如在现象学中便是如此——仅仅致力于零星的心灵的质,那么这种理解就是统计学的理解;如果理解指的是:理解到动机逻辑上是手段—目的关系,那么这神理解就是理性的理解;如果只是通过理解者对对象的移情,动机才清楚,如果认识即是从内心获得的体验,就象心灵的东西是从心灵产生的一样,那么这种理解就是"生物发生学的"、“心理学的”理解。这种生物发生学的理解,雅斯贝尔斯通常简短地称之为"理解",并且把它作为一种与解释相对立的、心理学独立的认识方法,一种完美的方法。心理学空间2}bw}BC!U

心理学空间-F;k?#vQ;~ C

然而,雅斯贝尔斯认为,生物发生学的理解决不是唯一的或卓越的心理学认识的方法。心理学家虽然必须要解释和理解,但是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在解棒和理解时要做到清晰。只要心理学家把对象视为外在于心理的对象,他就能解释一切对象;可是由于主观移情能力以及客观可移惰性这两个方面的限制,理解受到局限。这样,无法再理解的时候,却可以解释。当然这并不是说,我能解释一切;而只是说,解释没有定"原则性的限制",它只是由于对象的缘故而成了可以包罗万象的东西。从另一方面来说,"我不能理解"这句话不可草率地解释为"这是不可理解的”,因为主观移情能力所受的限制无论如何也没有客观可移情性所受的限制那样大。

Qr3U6xn+|&iWP0心理学空间 uC A#G w%z

雅斯贝尔斯的贡献决不仅仅在于把"解释"和"理解”作了概念的区分,而且在于他对于理解的过程作了清晰的描述,就象他以前对现象学方法进行了清晰的描述一样。因此,他不仅修正了当时几乎只进行解释的客观心理学,而且确定了作为科学的心理学认识的广阔领域,创立了进行理解的主观心理学。

F tDg!i0

lr `^*W]"cG6_x5b0雅斯贝尔斯认为,区分"解释"和"理解"可以使这一对基本概念具有更广泛的意义。这样,心灵的质就是心理学要素,心灵关系就是心理学要素的统一体。对于个人来说,最终的统一体就是性格的统一体。即使这种性格的统一体在人们能够解释的领域里随时都会被打碎并因此而分离析为形形色色的科学理解的统一体,可是在观念之后仍然有类似移情的东西,它把一个人作为整体而移情于这个人,这样,所有理解的统一体便重新置身于这个整体之中,相互联系起来。

'JE B ~P,B0

)PS*L8E;A1~BM0如果一个人在其一生中"没有不可理解的、产生新东西的大波折" 【19】,便可能对一个人进行这样的考察,即根据他的秉性来理解他的一生。于是雅斯贝尔斯谈到去发展"某方面的性格"。这样,在迄今为止的生命发展中突然出现了可以逐步改变心灵悟动这种全新的东西,某些异物被"嫁接"到性格上,雅斯贝尔斯把这种"嫁接"称为一个"过程"。一个过程是不能理解的,必须去解释。心理学空间fo.D7L b)S3@Q U|

心理学空间9tc&vy^Wqi&o

把发展与过程区分开,是通过克拉培林而为世人所知的,威尔曼曾经利用过这种区分来阐述自己的理论,海德堡精神病院也曾经常讨论把发展与过程区分开的问题。然而把它作为清晰的解概念的基础,作为一种完美的形式以及对它的批判性使用,这些都只是最近的事。唯有具体的察才能表明,什么地方只允许说是发展,什么地方必须承认是一个过程。雅斯贝尔斯认为,在精神分裂症中,只有精神分裂症发作时的"Daβ;".才是过程,而狂想的内容也许可能被重新理解。

*FS"V2o(@HdB/WX zM3]o0

oLl8j[)G~Fa_0"Daβ;" 在德文中是连接副句的连词。这里指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病时说的胡话。——译者

1m} }{0OG*\1J m"`X0

DLiC'M^ne_0在方法论上作出这样的区分对于雅斯贝尔斯来说有何结果呢?一位心理学家,如果他不仅仅是问: "什么是可认识的?” ,而且去问:"当我理解性的考察时,我能认识什么,当我解释性地考察时,我能认识什么?在选行这样两中考察时,我如何去认识?"【20】这样,这位心理学家就把他的认识方法以及对自己本人的反思引进了心理学。如果他承认主观理解是真正的认识方法,把同感(Mitempfinden) 当作方法的组成部分,把明晰作为认识的根本,那么他这位心理学家不仅是进行记录整理的、对方法进行反思的理解力,而且也是重新体验(nacherleben)的个人。正因为如此,如果他想作为一名批判的心理学家的话,就必须把心灵的诸种表现与对这些表现的思考严格区分开来,他必须明白他同感的原因,必须明白:任何一个确定的事实已不再是心灵的自身表现,而是用普遍范畴对它的思考,因而也就是它的理论的普遍化。在使用明晰的概念时,这位心理学家不可忘记:概念的完美形式不再是对现实的摹写,而只是不可缺少的辅助方法,他借助于这种方法同现实保持一定距离地去把握现实,而不是简单地把现实归入概念。因此,这位心学家必须知道,他在流动的、特殊的心理现实的对面安放了一个由概念限定的范畴世界;这个、范畴世界谈的是思维对象"人"的心灵的质和关系从而纠正了关于现实的想象,因为看见这个现实并且意识到它,这才是最终目的。这位心理学家之所以谈论方法问题不是为了方法本身,而是为了在现实面前使用这些方法;特别是,他将对一切理论进行批判,搞清楚什么才是心理学理论。

Lf(l6b(M3UKL0心理学空间N,NdQ_9i;v6N

"大抵说来,理论是其作者最心爱、最有价值的东西。" 【21】——此话是一种误解。理论假装"用一种唯一的解释、用为数有限的要素就掌握了全部"【22】。但是,"一种理论倘若是‘正的',它就是不可能的"【23】。心理学理论仅仅是人的为了推断(心灵)基原而构想的"可能的想象和图画”【24】。"仅在心理学方面被证明为合理的理论在解释有限的事实领域时只是可使用的、富有成果的设想,这些设想的合理性仅仅在于它们的可使用性,而不在于它们所想象的东西可能的实在性。" 【25】因此,雅斯贝尔斯全面彻底地抛弃了那些把某个有限的实在直接当作基的那些理论.例如那些"脑神话学" (它认为,心灵即脑)。其它一切理论,他在一定范围内把它们当作工具;他认为,关键是在这些理论的可用性的范围内正确地使用它们。雅斯贝尔斯不是任何一种理论的追随者,而是一切理论的批判者。心理学空间+o)B)po%` r.EY

心理学空间4K;Af0z3}s/Rkf(E

但是,他对一切理论的批判最终是要探究心理学本身的对象。这个对象作为普遍的心灵统一体来理解,即是心灵;作为精神来理解,它即是性格;作为生命力来理解,它即是生命;作为心灵、肉体和精神的统一体来理解,它即是人。实标上,各个人都以个体的形态表现出来。雅斯贝

3s5lx J_\{k)X0心理学空间@$cZM2Z5G

尔斯认为,所有的个人形态表现都是由于其无限而未知的全体的局部现象。全体本身是为了现而把一切现象调节为一体的观念,但是它并不是由这些现象所"决定"的。非批判的理论却把这种调节变成一种根本性的概念并由此断言人是某种有限的东西。雅斯贝尔斯的心理学的出发点是:尊重"每一个个人的无限性" 【26】,防止对人的无限性有任何理论上的歪曲,这就是雅斯贝尔斯在创立自己心理学理论时有所节制的原因。他在《精神病理学概论》(1913) 中放弃了"理论规则"【27】,而追求一种方法论规则。他按照认识的方法来组织精神病理学的全部材料,仿佛在酝酿一个可以在所有科学领域里"通行无阻"【28】的计划。正是由于雅斯贝尔斯,心理学才试图"用一切方法,从一切方面去认识"【29】——即批判地认识——心灵活动的全部现实。心理学空间;iWwz ^.f

k \.j'tSa0《精神病理学概论》一书的结构可理解为对方法的论述。它是按照主观性与客观性这一对对立的概念而构思的,逐步地、一层一层地表现了扩展的统一体。雅斯贝尔斯首先考察的是心理学要素、主观的现象以及病态心灵活动的症状。他考察的方法第一是现象学,第二是客观的精神病理学方法。然后他描述了心灵活动的理解关系和因果关系。描述理解关系,他用的是理解精神病理学的方法;描述因果关系,他用的是解释精神病理学的方法。该书进行分析的第四章包括了这方面内容。以后进行综合的两章考察了全部的心灵活动,首先是从主体方面(智慧、性格),其次是从客体方面(病状)来进行考察。由于人是在群体中生活的,因此接着的一章论述的是病态心灵活动的社会学关系。这样,雅斯贝尔斯便以清晰的次序概略地展示了病态心理现象的广泛性。心理学空间Qe"L&]8VS8i^:fwj&J

心理学空间E6fa5]'r+z

以后再版的这本书基本上也恪守同样的结构,只是在第四版时加了一幸"人的全体",进行了范围更加广泛的综合。

z5|9RE1J{[r"}0心理学空间:hhe%sF,kEr)J8S

如果要问,雅斯贝尔斯究竟给精神病理学增添了什么新的内容,可以说包括在如下几个方面:

vY.i3Y9jA0心理学空间9lU)ms \9onJ

1. 他创立了现象学方法并由此而创主了现象学的精神病理学;心理学空间}tb+FT

N"hWu6J R!J~02. 他描还了发生学理解的方法,建立了理解心理学;心理学空间aM.xL@*sO

心理学空间2o8g V2i BV`-Bc,O

3. 他发展了传记体,为科学的病理学奠定了基础,他写了一些传记体专著,如施特林贝格传、梵·高传、尼采传;在精神病理学中他使病理学的研究具有"民权" 【30】的性质。

#~ ~*tlm7\ e,D0

(F+Fo ^LTM04. 对于当时精神病理学的全部知识,他发展了一种方法论,并同时展开了对于精神病理学讥识与知识的批判。当时,精神病理学的方法论与批判在其清晰性方百也许都未能达到雅斯贝尔斯所达到的水平。因此,他创立了作为科学的精神病理学。

%?H4t4GeNz0

U{?"y8M4k'A/qH2H'J5Th05. 最后一点, '他的现象学在具体清晰的描述和概念性的把握方面有何作用,理解心理学对于理解关系究竟有何作用,由于他,疾病的图象、性格以及人诸方面的综合究竟有多少新东西被看到,这一切或许尚得进一步详细考察。遗憾的是,精神病理学史在这里只是做了一点点准备工作。心理学空间l$Tk!J+u @

心理学空间"bHN-U Z6E#b$Z

精神病理学作为反常心灵活动的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部分。多年以来,雅斯贝尔斯曾经“徘徊于”正常的“心灵活动的界限之内”【31】 。他关于这方面的著作只发表了很少一部分,这就是《世界观的心理学》 (1919) 。另外一些见诸于他的遗稿:"伦理学心理学"、"宗教心学"、"语言艺术心理学"、"社会秩序的心学"、"大众心理学"等等,还有作为范畴理论和方法论的"普通心理学"。雅斯贝尔斯这一系列著作的目的在于把心理学建造为一幢完整的大厦,“对于人是什么”【32】 ,这幢大厦或许就是暗码。心理学空间z(|%s6k.|{ GLS:b.q

(e4h6ub:Y d4xR0倘若我们在这里对《世界观的心理学》不做进一步考察,也许倒好些。因为在这本著作中,"世界观的心理学"的基本范畴, "全体"、"无限"、"外壳"、"悖论"、"临界境况"、"自我"、"生命"、"生存'等等,都在心理学和哲学二者的分界线上。这样,理解心理学便成了解释生存的媒介;要不是这样,生存现象倒可能清楚如实地被看到。当然,这本书的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可以考察雅斯贝尔斯哲学的产生。心理学空间2TDFG"bLY \~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病理学 精神病学 现象学 心理学 雅斯贝尔斯
«没有了 现象学
《现象学》
“回到身体”:当代思想中的“身体”转向»
延伸阅读· · · · · ·
查看全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