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家庭網絡
作者: 李維榕 / 4795次阅读 时间: 2012年7月07日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心理学空间 i m7r;rJDj

三代家庭網絡心理学空间tcU~,h#D9M
心理学空间/`uN.VV.h
2012年7月7日 - 信報心理学空间%O'] oANj+Z6t
心理学空间4qoQ!N)p4u0L!L|TC
這男士鄭重地對我說:「我想你知道,我與母親是十分親近的,我們從小就相依為命!」心理学空间$Yd"Y%N9[-Tc
心理学空间+z~Q7p*d N1nc}
話是對我說,但是他的妻子及兒女都在場,反而是老媽子已經早已離世。這家人來見我,主要是因為女兒出現了嚴重的憂鬱症,留在家中不出門。女兒已是成人,是美國名校的高材生,父親與祖母關係,究竟與女兒有什麼關連?
xzG9Om)X`zN!i0
!t[)? R w `0故事真要比一匹布更長,三代家庭,在家庭治療的領域中,一直以來都是一項重要議題。很多人認為近代家庭過分疏離,外表看是疏離了,其實骨子裏仍是千絲萬縷。因為家庭是脫不離人際關係的,而人際關係的網絡,總是一環扣一環,卻往往都是隱而不見,必須抽絲剝繭才略見端倪。
jur~ y3Q,Y,Z0
Pq!wiF F/U(M1Qn0在我的臨床工作中,見過很多男人都與母親難分難捨,其背後都帶一段母子辛酸歷史。一般都是有個遙遠的父親,讓長期孤獨的母親全部心思放在兒子身上,造成母子連心,而父親卻不得其門而入,這也是中國家庭最常見的一種家庭結構。這種結構本身沒有什麼不好,尤其是夫妻二人對這種安排不存芥蒂,男主外,女主內,誰也無可厚非。
8`#zm8}Z1T0
5_ VypL.XJ!W*I6ma0問題是,如果這種安排並非夫妻心甘情願,甚至是因為彼此之間長期的矛盾所造成,那麼,這種兒子取代父親而成為母親老伴的局面,將會造就很多癡心的兒子。而兒子長大後,娶妻生子,又往往基於長期習慣了作母親的伴,而忽略妻子的需要;在丈夫身上找不到支持的妻子,很自然地就會轉向兒子尋求安慰,結果上一代是母親的兒子,下一代也是母親的兒子!心理学空间Z1Ho*n p5cdVP
心理学空间 cRc@ QUO2O$P
接收母親的眼淚心理学空间 [v.kKD2}
心理学空间9A c${|z1L
這種一代傳一代的母子情懷,如果沒有突破,就會世代留傳。因此,當男人提示自己與母親的密切時,我總會細心聆聽。而十有八九,都會發現在旁聽着的妻子面有難色。好些年前在武漢就見過一個典型的例子:一個二十六歲的兒子,患上厭食症六年,從大學跑回家來,再也不肯離家,表面看來是終日與母親爭吵,實際上卻是無法離開母親。經過一番探討,才知道病人的父親是孝子,他說在文革期間,自己的父親遭到不斷的批鬥,心臟病發作逝世;他帶着母親在黑夜的飄雪中,翻山越嶺地去領取父親的屍首,自此以後,母子之間便再也不能分開。那是一個十分感人的故事,但是妻子卻無動於衷,因為夫婦之間永遠夾着男人的母親,即使婆婆去世多年,也無法彌補夫妻的隔閡。妻子形容自己常常在半夜裏哭醒過來,她說,這種深切的痛楚完全沒有人知道!
JT E5t:d#^0
jUro M6N,aX{ }h0其實,睡在她身旁的兒子,自幼就接收了母親的眼淚,只是父母不知道罷了。正因如此,兒子始終不相信父親有能力照顧好自己的妻子,他說:「我母親喜歡吃魚,每次出外吃飯,我都為她叫一條魚,父親就完全不知道母親的喜愛!」怪不得他雖然成功地上了大學,也會千方百計找盡藉口返回家中,繼續守護着母親!這種病態的愚忠,在世界各地都有不同版本,以不同言語演繹。心理学空间 q3} J6f1v-zr+J`
心理学空间/{xM-A j:{6J
矛盾都是承先啟後心理学空间\{/z2ieky

f:R9V)l i*~n h0這裏所舉主要是母子的例子,其實母女的糾葛也是同一道理,只是出現的形式各有千秋,甚至比母子關係來得複雜且迂迴曲折。兒子比較容易讓母親覺得貼心,女兒卻在忠於母親之餘,免不了加添幾分火烈,像這對母女,母親無論說什麼,不說什麼,女兒都瞭如指掌,處處發難。她們的對話,讓人慘不忍睹,女兒的出言是針針見血,母親的辯護是如此無奈。其實她們爭論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明白,這女兒必然是從小眼睛就離不開母親,才會如此明察秋毫步步追逼。否則,作為一個成年人,值得她關注的事情必然多得很,又怎會只顧着與母親糾纏?
%Lr _?U~_Q#z0
[-Ev e5] FaD0mq0以此類推,不斷與父母糾纏的子女,都是離不開父母的孩子!而讓孩子放不下心的父母,往往都是存着無法解決的矛盾。父母即使表面沒有爭吵,無聲的冷戰,殺傷力更大。要解救這些癡兒,就不得不從父母的恩怨入手。心理学空间Yt1I)V{3K0Vr

7{ t3uY?D;eI0但是很多夫妻都不肯面對自己的問題,只把矛頭指向孩子。他們都說:「如果兒女問題解決了,一切煩惱都解決了。」
&e(XP%].p5g E P0心理学空间gU\7n gK O7s
事實上,如果沒有孩子的問題,他們將更是難以共處。一旦掀起三代的序幕,夫妻間的矛盾往往都是承先啟後,只是到孩子那一代才發作出來,要拯救孩子,就要打斷這種關係形式的留傳。心理学空间B!G3@;kpn

.])qb1NP9B w0三代家庭的工作,就是了解這個關係網絡的各個環節,找出前因後果,協助整個家族重整每一代的情緒牽連,打通經脈。
c0P5MY K$C0心理学空间C hC#r1F
這個過程說易不易,說難不難。主要是看當事人有多大的決心,在三代情感糾纏的瓜葛中,最關鍵的就是作為中間一代的父母,他們能否打通淤塞多時的經脈,讓上一代安息,為下一代創立沒有情感包袱的空間,就必須從自己開始。心理学空间u-W2cvPx"CR

4e#?4Mx'sb0既然男人承認與母親緊密,我們要探索的就不只是上一代的母子關係,而是這母子連心怎樣影響他自己的婚姻。不問猶可,一問就問出妻子的千愁萬恨,但是婆媳不融,她怪的不是婆婆,而是丈夫沒有在母親面前支持自己,其實幾乎所有婆媳紛爭都是夫婦問題,問題是,丈夫完全沒有醒覺,生起氣時甚至惡言相對。妻子傷心之餘,獨自帶着兒女移民他國。夫婦的隔閡因時域的距離更是疏遠。丈夫說,他母親去世時,他十分傷心,一心只想走到妻子及孩子身邊,接近家人。他坐了二十多個小時的飛機,飛越重洋,在雨雪紛飛中趕到國外的家中,不幸的是,夫婦見面,不單沒有久別重逢的抱頭痛哭,反而是因為一些小事又爭執起來。
"iI!P,bm0心理学空间f M/Lj9Z5an[ X
忘也忘不了
?5v[v{:b ?0心理学空间+V)^w9\ w$^3J
這對夫婦,結婚三十年,卻是聚少離多,實在共處的時間只有五,六年。妻子學會不必依靠丈夫而生活,丈夫卻仍是滿懷擁有美滿家庭的夢想。子女已經成年,但是長年介於父母的苦澀婚姻中,尤其是女兒,始終不能抽身。而兒子,雖然在情緒上比較能夠保持距離,但是也是一個媽媽的兒子。
}'F(_0LGbbw0
)F!f7L(Z)Mp#CB.l0我每見到這種家庭局面,都感到無限可惜,甚至心痛。每個家庭成員都是如此投入,如此深厚的情感,一代傳一代,各種期望,各種失落,各種形態的憂鬱,愛與恨,悲與憤,即使攻擊與冷漠,其實都是一種投入,一種基於密切關係所產生的能量!心理学空间+E [wzv4G

K{2N:Cv3Q*c@_a0可悲的是,無論怎樣努力,他們都無法接觸到對方。
Zd])\r0
!PeN H4d$Dj']x0母親感慨地說:「也許一切都不重要,很多恩愛夫婦,不是到頭來,也會得了老人癡呆症,什麼都忘得一乾二淨了。」
B%E,C/w};UT0心理学空间o OC} R`I+D,T
我卻說:「你也可以說,有些不幸婚姻,到頭來也學會恩愛,執子之手!不是更好?」心理学空间:G E5G [@e4H5en

(h(f IhW,O!tZr,H$C0況且,你以為可以忘記,你的下一代卻想忘也忘不了!

A'HF/xN.S;`P/N0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重繪家庭拼圖 李维榕
《李维榕》
孩子原來是父母專家»
查看全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