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化复合情绪
作者: 心理空间 / 12033次阅读 时间: 2014年1月03日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b`;y~n!r[;?3|$o0  社会化复合情绪

"BN kytQm0 心理学空间.]*GV`4q:[5ML

(二)敌意及其构成心理学空间Fbo?b f

心理学空间[:A&@)NO,UO9L#Gj

敌意由愤怒转化而来。敌意是一种复合情绪状态,是在后天生活中形成的。敌意一般在少年时期之后才会发生,它包含着认知成分。愤怒是敌意的主要成分,厌恶和轻蔑也是敌意的重要成分。愤怒的意义在于激发人以最大的魄力和力量去打击来犯者而导致攻击行为。愤怒与其他情绪的结合改变了它的功能,成为一种表达来自外界现实的愤怒源的负性意向。敌意,就是愤怒与其他情绪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复合情绪。敌意是愤怒、厌恶和轻蔑的结合。

){8dK7y"O#Jm4^E o0

[a]6IXe~1a n^e0厌恶的原形,是不良气味引起的唾弃、呕吐感和躲避倾向。心理或社会原因引起的厌恶情绪,也使人产生“令人恶心”的体验。肮脏的环境和身体发出不良气味的人使他人远避。某些不良的事物或情境也是厌恶的诱因。心理学空间M"ygA#H!a,p;H

心理学空间gi g-v]0H1M z

轻蔑作为准备应付所面对的危险对手的一种手段而起作用。它是以一种“我比对手更强”的优越感而激活去应付对手的情绪体验。由心理和社会的原因所引起的轻蔑,是在认知评价的基础上发生的;伴随着复杂的妒嫉或怨恨而被诱发,并在对某对象具有极端不予尊重的态度时,轻蔑都是重要的情绪构成物。

W9|:Y0Uh)}v0 心理学空间n"Y:~-@8f~[dv

与愤怒相一致,厌恶和轻蔑均对引起该情绪的对象持否定态度,都属于负性情绪,但与愤怒的不同之处在于,厌恶导致躲避倾向,轻蔑引起冷淡和疏远。它们不像愤怒那么激烈,从而不致导致冲动行为。然而愤怒、厌恶和轻蔑三者的结合,却能产生有独特色调和独特性质的敌意情绪。这时攻击行为被攻击意向所取代。

-@,QW;LN6X6mY&L0 心理学空间.?O,P F$^(|D&H

敌意情绪状态还包含着一定的认知―情绪相互作用模式。例如,对某一对象的怀疑(怀疑是带有浓重认知成分的复合情绪),是对该对象某些方面的认知评价与对自身评价相比较(包括社会对该对象的评价)的复杂认知与情绪相结合的结果。敌意与怀疑,时常赋予复杂的社会内容,包含着感情―认知相互作用而发生,因此敌意成为标志复杂意识和社会行为的一种体验。

Jbu"iX0

H;i/}bZ7v#e%V?0在一项对敌意的测量中,让被试想象某一引起敌意情绪的情境,结果显示其所包括的情绪成分。测量每一项目的最高分为15分,最低分为3分。结果表明,敌意中的主导情绪是愤怒、轻蔑和厌恶,均在11分以上。其中魄力、怀疑和自我成分,提高到7~9分。而平静状态和性感,降低到最低,其分数接近最低限。这一测量说明,敌意状态是情绪、驱力和感情―认知倾向的复合模式(见表1)。敌意是愤怒、轻蔑和厌恶三者的结合。

{qV6PlZ(LL0

H+G%WEW0D6vJH0表1 想象敌意情境中的情绪成分心理学空间|$hr)i5]Wl.z

心理学空间/Ryhw h(} S

S't8^n(gmsplX0

Svo.ca]1QL0(引自Izard, 1977)

U0J/jq r l+U.Nw0 心理学空间0@Q-\$`'h

愤怒、厌恶和轻蔑的动机性质及其组合,构成敌意的特定动机特征。愤怒容易导致攻击行为,厌恶却使人躲避对象,轻蔑使个体与对象之间保持距离。这一特定的结合,使具有敌意情绪的人经常有一种“想要伤害对方”、“使对方受窘”或“击败对方”的意向和愿望,但不必然产生实际的伤害对方的行为。敌意通过表情,从心理上和感情上伤害对方,并可能导致言语攻击。言语攻击有往往进一步激发而引起实际的攻击,并引起肢体伤害的后果。

cQ9n6n!D*D-?0 心理学空间hWdx0z#x Ds;yD

社会矛盾至今仍使愤怒和敌意情绪不可避免。分析其性质,有助于了解它们的动机成分和所能构成的各类心理伤害、语言伤害和肢体伤害。因此,从教育上说,应当在文明习惯的培养和教育措施的确立中,提高避免其发生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0qSPe\T(k0 心理学空间:{!z.SJj SVN.H)b2?0J

愤怒、轻蔑和厌恶,以及它们相结合产生的敌意的持续存在,可能导致情绪性精神障碍。由于敌意可能只是一种伤害性意向而无伤害行为,而同时又有强烈的负性体验,所以它的持续存在常常成为忧郁的重要成分。愤怒同恐惧相结合,可能成为焦虑这类适应不良症状的原因。愤怒的持续存在而得不到释放,还会导致心身疾病。风湿性关节炎、荨麻疹、牛皮癣、消化道溃疡、偏头痛、高血压等疾病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不能全部归结为心理原因。但是,不适宜情绪的持续激活及负性体验,可能是患这些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或是使病情加剧、症状延续的重要原因,为治疗和痊愈带来不良影响。心理学空间2`(E1@~9v)g,Fs}

心理学空间*N Z N3a,k&sEG Z

敌意状态还可能产生阻碍知觉和认知活动的不良后果。敌意的负情绪成分含有神经激活和压抑的矛盾成分,它削弱清醒状态。当它在意识中明显出现时,也会干扰个体进行智力活动。而当它形成心境背景时,又使人的精神状态蒙上一层灰暗的色调。怀有敌意的人,其敌对状态是对外的,受伤害的可能是对方,但在心理上咀嚼着敌对感的,首先是自己。

t9Mbz&j COm0 心理学空间U2Zgo iCj

四、抑郁心理学空间+kk C*n k9W ? iM

1I2Eq [^9[B0抑郁比任何单一负性情绪的体验都更为强烈和持久。抑郁是一种复杂的复合情绪,主要包含着痛苦,并按不同情况而合并诱发愤怒、悲伤、忧愁、自罪感、羞愧等情绪(Izard, 1977, 1991)。

I+S}2biw(nT.@[0

(^&L2SO1c4SB u0抑郁有正常与异常之分。每个人都体验过抑郁,轻则为郁闷、担忧、烦闷,重则为忧愁和忧郁,但均属于正常情绪范围。在严重的情况下,抑郁能转化为病态情绪。抑郁正常与异常之间的界限虽然难以截然区分,但一般来说,抑郁体验者对自身处境与身体状况有恰当的认识,自身行为控制与调节符合社会常规,并有一定的自信和自尊,即属于正常范围。由于过度压力而情绪低落或绝望,失去兴趣而不能胜任正常工作,甚至产生自杀企图等极端意念和行为,就可能向异常情绪转化,而成为抑郁症。心理学空间c5a0jr#KK#f

m#eKij0抑郁症可分为神经性抑郁症和精神性抑郁症。神经性抑郁症主要是外源性的,是由环境压力引起的应激所导致。当人对自身的处境不能加以改变或控制时,焦虑就转化为抑郁,而成为神经性抑郁症。此时患者感到失助、失去自信和自我肯定,情绪消沉而沮丧,产生偏离认知和偏离社会行为。精神性抑郁症一般均有内源性发病因素,主要是有机体生化因素引起的生理异常及其导致的遗传后果。为了区分精神性抑郁症和神经性抑郁症,需要确定下列心理因素:(1)极端认知反应,如妄想、幻觉;(2)异常情绪,如感情迟钝、低沉、冷漠;(3)异常知觉定向,如失去时间、空间定向能力;(4)异常行为,如失去对自身行为的理解和控制;(5)人格瓦解,如失去责任和道德意识,失去对人的感情交流,罪疚自责,悲观失望,茫然无主。所有这些,均为精神性抑郁症的典型症状,而在神经性抑郁症患者身上是不会出现的。后者在思维和知觉定向方面基本上是正常的,在社会行为上有轻度或中度适应不良现象,但与精神性抑郁症患者完全失去理性的状态有根本的不同。心理学空间0aCYs-gi"B

O Z]Dr'I2AvV}0(一)复合情绪论及致病因素

,J mE^D+k M0 心理学空间$L V-Kw%l]t

抑郁症的核心情绪是痛苦和忧伤。痛苦是能够长期存在的负性情绪;痛苦和忧伤的根本原因是“丢失”;任何引起严重“失落感”的事件,都有可能导致痛苦和忧郁。失去亲人,失去已有的荣誉和尊严,失去他人和社会的承认,都是构成痛苦和忧郁的可能原因。精神分析学认为,儿童早期的失落感、挫折感的再现,是抑郁的潜在原因。儿童早期受到挫折所产生的过分依赖得不到满足,在以后的生活中遇到失去他人或外界的支持时,就会陷入抑郁。

5mS:n5s ?*Qw`0 心理学空间0l1^c+I(u{.CI1T e

敌意在抑郁中占较大的比重。敌意中的愤怒成分是产生攻击行为的激活器。例如,抑郁者受到社会上某种不公正待遇,会使他们产生抑制愤怒和攻击行为的倾向,而对“失落现象”产生轻蔑和厌恶,从而加重自身已发生的失落感。由于抑制愤怒与轻蔑和厌恶的结合构成敌意,此时的敌意使他们既心存恶意又忍受痛苦,敌意就成为加重抑郁的情绪成分。心理学空间8Aia4K#~%k E!kQ-Z m

心理学空间1V5D"F0F'i)X

抑郁包含着愤怒与恐惧的结合。在丢失情境中,个体对受到他人的抛弃而产生愤怒,又由于怕失去对方而压抑愤怒情绪,并归因于自己的无能而自责,这也导致愤怒转化为恐惧与焦虑。这时个体遭受威胁或预期危及自身安全而感到无力应付。恐惧和焦虑的成分在抑郁中起着退缩和回避的作用,从而削弱面对威胁和改善自身处境的勇气和力量。

~ __ty R1C'm6OTG0 心理学空间1QZW7{%]h.dpA3|

抑郁可能包含着悔恨和自罪感。在失去亲人的患者中,患者内心存在着对失去亲人的歉疚感,甚至自认这就是对方的死因,于是加重了失去亲人的悲痛而陷入抑郁之中。心理学空间*Bg,YBj$@'xY3_#I

心理学空间oR ?Q7U

抑郁可能失去自尊和自信而诱发羞愧感。个体的注意顽固地指向自身,认为自己无能而无法面对现实。这种羞愧感,使自尊和自信进一步低落,导致抑郁加重的恶性循环。心理学空间9v/V2}E?i

心理学空间'{;OhJ1r j*^y

所有这些负性情绪,由于互相影响而加强。每种负性情绪成分执著于自我而无力挣脱,从而使患者陷入对他人、对自己的态度产生过度疑虑。由于不能正确地认识和对待,就会产生社会行为的适应不良,最终集中在压抑、郁闷和回避倾向的自我束缚之中(Izard, 1991)。心理学空间4En0_L.[tn

心理学空间(BX{g H;Y

上述伴随在抑郁中而产生的多种情绪成分,是因情境而异的。刺激性抑郁可含有较多愤怒成分;反应性抑郁则可能含有较多的恐惧或内疚感,也可能含有较多的厌恶或轻蔑。这些不同的情绪组合决定了忧郁的基本性质,那就是人处在某种不适宜情境下,可以长期地经受忧郁的痛苦,而且还可能向病态抑郁转化。一般来说,忧郁不会导致极端行为和人格解体,也不致发生思维的严重障碍,但严重的抑郁使整个人处于消沉、沮丧、失望、无助、愿望丧失、无所作为的状态之中。心理学空间j(QhKP!E

心理学空间 o,{l;A}]h5G,c^RcB

资料心理学空间T5B-{i ANf$l-sa

/`J8` PAD.u/|5T ]B0将伊扎德的分化情绪量表(DES)用于对忧郁个体的具体情绪的分解(见表2),做法是让被试回忆忧郁事件发生时所引起的情绪类别和程度,意在了解被试的情绪结构中哪些具体情绪起作用,以及它们同情境因素的因果关系,以便分析忧郁产生的直接原因、情绪―认知间的相互影响,以及各种情绪间的相互影响。按照这种办法进行具体情绪的结构分析,能将被试的忧郁状态和程度具体化,这种做法类似于一般治疗中的诊断学。

wt2umfyi:j9M0

O\p9sw9A0表2 回忆忧郁情境的DES分析及三个治疗案例分析

L,M v@c.s0

6}:LbO%I;h"N*j0心理学空间'Fk+s f8UM!w

心理学空间?\APc5HA[$C.Y

第一例为332名大学生的一般的忧郁状态复合情绪的各具体情绪成分:痛苦占第一位,敌意占第二位,恐惧第三位。第二例,除痛苦较强外,愤怒、恐惧、惊奇和歉疚感均较强。第三例比第二例更严重些,除痛苦外,愤怒和恐惧居其次,内疚和羞愧也起作用。(引自孟昭兰著:《人类情绪》,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73~374页)

#]V6Zm'YF6yB0

w~Xkn9TI;tH;\ I0(二)认知论对抑郁症致病的解释心理学空间N&X3b? W&J['q

心理学空间 S1y:D Z/d+o!Gg

认知论对情绪的核心思想:认知是心境和行为的决定因素。贝克(A.Beck)早在1967年就提出“复合认知图式”来解释忧郁。他认为,人脑在信息加工中,形成一个认知的复合图式,人们经常按照这一图式去判断自身和周围世界。当某人从一个侧面把自己看做不适宜的、无价值的、有很多缺陷的时候,就会产生自责、失望和痛苦。这往往是通常情况下发生忧郁的原因。如果个人歪曲和偏颇地判断自己,个体的认知图式就会过度偏离事实和实际情况,把本来微不足道的小事看做自己无能和失败的结果,从而产生自我低估和自我责备。这个图式使他在预料自己的前途时,充满无望和无能的预感,从而导致意愿丧失和意志消沉。这样的认知图式一旦概念化,就会在思维中产生逻辑判断错误,形成对自己的反面观和消极性期望。其后果,就会产生无穷的痛苦,并导致忧郁。贝克按照逻辑的任意推断、选择的任意性、超概括化、判断夸大化,来描述抑郁的认知原因。例如,“考试失败了,我是完全没有资格进大学学习的”,“我曾经同他发生过争吵,他摔断了腿完全是那次争吵造成的。我一辈子对不起他”。这就是判断扩大化和超概括化在内疚、自责和失去自信情绪中的认知操作。这种认知偏见在思维中一旦达到普遍化和模式化,就可能导致抑郁。

!Bm P/wS%J0dH0

aJol*]8ur`0(三)学习无助论对抑郁症致病的解释心理学空间A6{8Oh!|t)r

心理学空间 \XZJz

塞利格曼(Seligman,1975)提出一个包括学习和认知理论的对忧郁的解释,并建立一种很有影响的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理论。其要点在于:忧郁是习得性无助的结果。当人认识到自己所处的情境是自己所不能加以控制时,就产生一种无助感,从而被动地接受这一情境的压力,而陷入忧郁。心理学空间Z(YCe'wx

心理学空间CM3S7WL x H

塞利格曼的系列实验证实了这样的假设:给实验动物(狗)施以不可避免的电击。由于电击是不可逃离的,狗就学到一种“无适应反应”,被动地经受着电击而无逃避反应。这种“无适应反应”,就是习得性无助。对尚未产生无助现象的动物施以电击,只要它能跳过木栅栏而逃避电击,就不发生失助反应和忧郁。心理学空间^?N8E.o^;C

vj"F(['A:u(rx0塞利格曼根据习得性无助现象,提出一种“对立过程理论”来解释忧郁的发生:动物在受到不可控制的电击时,首先产生恐惧和焦虑。恐惧和焦虑可解释为试图逃跑的反应。当逃跑不成功而电击持续发生时,无助感和忧郁即随之增长。这时,先前发生的恐惧和焦虑被忧郁所取代,逃跑为忍受所取代,当有害刺激(电击)最终结束时,恐惧即得到释放,然而忧郁却仍然存在。塞利格曼认为,习得性无助现象可用来解释人类的反应性(嗜睡性)忧郁症。

-h8T:d7g3`$YQ0

M d2e9o1|U0反应性忧郁症是常见的。人一般在预料到对所处情境可能加以控制时,才产生期望或期待。然而,当预料到对情境无法加以控制时,就产生失望和沮丧。在此过程中,对情境的分析和预期有认知过程参与。当不期望的情境无可避免时,所产生的习得性无助感就导致忧郁的产生。心理学空间@8L r?,XS

HX%N/}*T;EV;K0塞利格曼的理论只适用于解释反应性忧郁。人们观察到还有一种刺激性忧郁。刺激性忧郁表现为人在忧郁产生之前,有一段为了达到目标而产生强烈激动的时期。当人意识到其所争取的目标不可能实现的时候,就会产生一种刺激―解脱循环过程(incentive-disengagement cycle)。这个过程包括三个阶段:(1)人的思维强烈地集中于达不到的目标或失去的对象上,并努力争取实现目标或得到失去的对象;(2)产生强烈的愤怒情绪甚至攻击行为;(3)如果前两个阶段未得到强化,人就从刺激状态中脱离而导致忧郁。心理学空间d,e)ujeo.Q l2~

心理学空间%qPT w]H^-x

五、自我意识情绪心理学空间\ P5f@b:\\&g

4I G g8tc{0复合情绪的首要特征,既是多种情绪的结合,也是情绪与认知评价的结合。任何一种复合情绪,无论是正性的还是负性的,都受社会准则的检验。有些复合情绪尤其受着自我的约束,实际上,它们是在自我的框架中产生的,称为自我意识情绪。

c4k'l,FJxK|0

([W _.[3C#H,q&{"Vn0(一)自我与自我意识情绪心理学空间XI*q+{|*}!y'e!k

Q]PpW0自我,是指一个人在心理上构建的恒定的主体―人格整体,是社会关系品质、性格特性、道德、信念、价值、人生目标等集中于一身的综合体。自我随时影响着个体的行动,它可以在意识和无意识中存在(参见《心理学百科全书》,1991)。社会化复合情绪在个体产生中经常受到自我的折射。这些情绪,被命名为自我意识情绪或自我意识评价情绪(Lewis,1992)。

-x+Y/JI_4[!f0L0

%ae3CWcK&\sl0自我意识情绪如自满、内疚、羞耻或窘迫、妒忌或同情等,是没有具体的引发刺激的,我们无法指出哪种具体刺激是羞耻或内疚的直接引发源。自我,是决定于人的社会多方面因素、经过认知评价整合于一身而形成的,它使人成为一个作为主体的人。从另一方面说,人的认知评价,又是受作为主体的自我的指引和约束的。自我包含着判定人的行为的标准、规则和目标(SRGs)(Lewis,1992)等社会文化的积淀物。人的行为只有通过认知而与这些SRGs相对照,并在自我归属的情况下,才能够判定某个行为是正确的或错误的、成功的或失败的。这时,自我意识情绪才会产生。因此,每种自我意识情绪,都是通过蕴涵着自我的认知评价所确定的。认知评价才是确定自我意识情绪的性质、体验、表现和在个体生活中的作用的诱发源。心理学空间z3ZkQA@]

心理学空间+U;` m|Cy,xJ+aF

(二) 自我意识情绪的种类

,R#^ G N J8b:Rp3HD9Q:V0

9NjJ(q0|]z w]_01.羞怯与羞愧(shyness and shame)

'^x-j mDKl9@*E0

mw&A J,I/G;o0羞怯是一种典型的自我意识情绪。从遗传的意义上说,婴幼儿表现的羞怯有着来自父母的基因,因此它被一些研究者归属为基本情绪(Izard,1977)。但是,我们很难描述它的确定面部表情和独特体验,它常常与其他体验伴随而生。一岁以后的婴儿会明显地表现出羞怯,三四岁以后的幼儿如果持续表现害羞行为,就会在气质与人格上被认定为具有羞怯性格的儿童。心理学空间@4W0@d/m@y,fT

心理学空间DKqc)L

羞怯可从复合行为反应来辨认。在陌生人出现的社交场合,婴幼儿的典型表现是头和眼睛低垂,扭转身躯,把脸埋藏在母亲的裙子里或躲在母亲身后,或以不乐意的眼光偷看陌生人。羞怯的人在社交场合产生自我脆弱感。研究表明,他们常常避免出现在社交场合,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社交无能,而只是对社交的享受感与善于社交的人不同,而只愿意与关系密切的朋友交往。他们对陌生情境与陌生人似乎感到威胁,产生不舒服的、别扭的体验,而愿意与人保持距离。

RApZ:r`} V0 心理学空间+x2e ?IpHCI/b!h

面对社会情境,羞怯包含着正性与负性情绪的冲突。羞怯的DES测量表明它包含着羞怯、怕、好奇和悲伤等情绪。DRS测量显示高紧张维和中等的自我肯定、冲动和愉快维。心理学空间4?Z(B!|[Vl9OJr

@"aW-QS Zx0根据研究, 羞怯是与内向性格联系着的。按照卡根的系统研究,大约有10%~15%的人表现极端的羞怯,羞怯被看做稳定的个体特征。这个结果有着生物学研究的基础。即使如此,卡根仍认为这种极端羞怯的产生,是经常的环境压力作用于先天气质特征的结果(Kagan, et al., 1988)。

dtro M0 心理学空间1v_U x"a

羞愧(或羞耻感)与羞怯不同,它的发生带有更明显的社会原因。羞愧体验,往往在自己意识到发生某种失误时在自我中产生,在意识到自身行为的失败或对他人或群体的伤害时发生。羞愧的核心特征在于,它是个体进行整体归属自我评价认知活动的产物,即个体进行自我评价时,把失败或错误行为归结为整个的自我。因此,羞愧或羞耻感是一种与痛苦相联系的强烈负性体验。它表示,进行着的行为受到干扰和破坏并使思维加工发生混乱。羞愧的主观感受,是“无地自容”和“无言以对”,在表现形式上与羞怯类似,似乎企图把自己隐藏起来,在人群中消失。他们甚至企图使身体收缩、变小,以便使自己从他人和自我中消失。

2CBv+Wm7v+t,?/{0

"~C&_M!_LoC,wak c0由于羞愧感的强烈程度从整体上打击自我系统,因此感受羞愧的个体企图驱散这种感受,但是很难摆脱掉。有时,当被强烈的羞愧感所占据,个体会作出努力试图去改变,如采用防御机制,如重新解释、自我分裂或压抑等,来削弱或使它消失。羞愧往往不是由某件具体事物所引起的,而是由个体自己对事件的解释所诱发的。羞愧可以被公开的事件所引起,如众所周知的失败,也可能发生于个体的隐私事件,或发生于个体内心之中。心理学空间'z5O}1hgYk3b0G

心理学空间'K)X)w0H i0{

2.内疚(guilt)

(f|^1o%OM.I0 心理学空间]l\+a RZO;^

内疚或悔恨的体验,来自个体对于自己的行为导致失败或导致伤害他人的评价。看起来,内疚与羞耻似乎有相似的原因,但它们是两种不同的情绪。内疚与羞耻的不同在于:(1)羞愧感属于整体归属,而内疚感属于具体归属,内疚感使自我集中在导致失败的具体行为上。(2)羞愧是十分强烈的情绪感受,而内疚的体验并不那么强烈,也并不会导致思维和情绪的混乱。(3) 羞愧感使个体企图驱散这种感受,但是很难摆脱掉,而内疚感也使个体感受到失败或伤害他人的痛苦,但是这种痛苦的感受直接来自引起失败的原因或受伤害的对象本身。由于它集中在自我的具体动作或行为上,似乎是可以补救的,所以,内疚感经常与个体想要采取纠正的行为相联系,以便对失败或伤害进行补救。对失败的纠正,或防止失败再次发生,是解脱内疚感的最好方法。(4)羞愧使人身体蜷缩,好像要把自己隐藏起来那样,而内疚感则使人来回走动,试图去修正导致失败或伤害的行为。内疚和羞愧不同的身体姿势,有助于区别这两种情绪。(5)在羞愧感中,自我的主观和客观是混在一起分不清楚的,而内疚感的自我是可以与对象分离开的。内疚使人通过行动去纠正错误行为,并摆脱内疚痛苦,纠正的行为使自我能指向自己或受伤害的对象。因此,内疚感比羞愧感更容易得到解脱。然而,对受伤害者的纠正行为并不那么容易实现,但大多数情况下,内疚感使人愿意试图去做。主体对内疚的纠正动作并不一定能够成功,即使在感情或行为上也不一定能实现,内疚因而就有可能转变为羞愧。(6)人能对内疚行为感到羞愧,但不能使羞愧转化为内疚。由于内疚不像羞愧的痛苦感受那么强烈,也没有对自我有那么大的破坏,因此它可被看做驱动具体纠正行为的有用的情绪。心理学空间5h"}6Aab C;o(Z_

心理学空间nl Gv| Zz

3.傲慢(hubris)

6b#?Wu9}E [$Ie0

P&m?u(pS)m:]M0傲慢,通常被认为是来自表扬、奖励或报酬而给予自我的放大了的自信,是按照SRGs对成功的自我评价。这种评价归属于整体的自我,即个体把成功归结为整体自我。傲慢常常被描述为自我膨胀、自我夸张或自我陶醉,有时会严重到傲慢无礼的程度。对儿童的过度称赞会导致负性效果,其机制可能是成人对儿童的自负或自满的过度强化(Dweck,1988)。

q+o&v3U^U0 心理学空间!^@;GO/T%sL1{H$U2A

由于傲慢情绪是一种正性的、奖赏性的情绪,所以它使人在自我中产生良好的感受。但是,傲慢的一个特点是这种情绪没有另外的附加行动,它本身就是一种附加的情绪现象,它是难以长久保持而只能暂时维持的情绪感受。然而,人们有时倾向于得到情绪上的满足,就会寻找、创造、维持或重复这种情绪体验的机会。如果为了维持这种感受状态,他们就必须改变公认的SRGs,或重复评价自己的成功。

;N5i_i/fHYg t0

Q!e6Yu-M$lj1W0傲慢的人容易在人际关系上发生困难。这是因为,他们的傲慢情绪和态度,影响对他人不切实际的期望和需要;傲慢的人还会对他人采取轻视的态度,这都是人们所不能接受的。傲慢虽然诱发人的正性体验,但在群体中是难以被认同的。因此对傲慢者,人们一般采取轻蔑的或疏远的态度。而傲慢者本人,却不知道他的人际关系不尽如人意的原因。心理学空间7]Y a"T*DN8y

(T L WWV.pY04.自豪(pride)心理学空间%lE"Cg K\"s~

心理学空间OD~Ki h

自豪与傲慢不同,它被认为是一种必要的和良好的正性情绪,产生于对具体行动的成功结果的认知评价。与自豪不同,傲慢所包含的自我肯定与自我满足导致对他人的藐视或蔑视,从而它背后的社会准则是负性的,尽管傲慢给予主体的感觉也是快乐。

`C$p7U#z_-h*s-o Q.L0 心理学空间A hem+F*]u`

自豪使人对自身的行为、思想和感觉的良好状态体验到快乐。自豪情绪的特点,是对具体行动及其结果的正性体验。自豪状态使人全神贯注在引发这种良好体验的具体行动上,它是作为成就的动机而起作用的。由于自豪状态与人的具体行动相联系,因此人们就会以它为标准,使这种情绪体验再次发生(Lewis,2000)。自豪状态是儿童自信得以灌注到自我的来源,是在儿童自我的塑造中,培养自信和克服自卑的途径。对儿童的成功行为应予以肯定,但不可单纯地、过度地予以表扬。儿童正处在自我的成长期,过度的表扬会淡化儿童所掌握的SRGs,影响他们对他人的评价,影响他们的自我趋于完善。

!k!{:R!Z/I^0 心理学空间~"ATQOR8o

参考文献

'} N Q$A0f;Mx0 心理学空间`)a:v9qq? Kn Uc+Z

Beach, S. R. N. & Sandeen, E. (1990). Depression on marriage.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vF8gGMp*L3i0 心理学空间Hc2H7o,Tr:|:Bg

Beck, A. (1979). Cognitive therapy of depression. New York: Guilford Press.心理学空间H a l$p3a#u2Lj

心理学空间AuPEJN

Campos, J. (1983). Socioemotional development. In P. Mussen (Ed.), Handbook of child development (Vol. 2). New York: Wiley.心理学空间Zli#\s3Nxj

心理学空间$b3b M3AyLv"N

Dweck, C., et al. (1988). A social-cognitive approach to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Psychological Review, 95, 256-273.心理学空间T1C)r6kh

心理学空间a3~4p+e!V.y T

Epstein, S. (1972). The nature of anxiety with emphasis upon its relationship to expectancy. In C. Seilberger (Ed.), Anxiety: Contemporary theory of research.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Z!Cf:Mx tH,E.Pi0 心理学空间 Z{O@[e#J.@iE

Freedman, R., et al. (1985). Ambulatory monitoring of panic disorder. 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 42, 244-255.

9eBe\n{2N0

9J`p/rzA*kn MC0Hatfield, E. & Rapson, R. (1993). Love, sex and intimacy: Their psychology, biology and history. New York: Harper Collins.心理学空间-b7~:? I6u.x1WT

R4T3[q'J0Hatfield, E. & Rapson, R. (2000). Love and attachment processes. In M. Lewis & J. Haviland (Eds.), Handbook of emotion.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E6U.w8T D3z(L0

"z:YbyL_ r0Hatfield, E., et al. (1989). Passionate love and anxiety in young adolescents. Motivation and Emotion, 13, 271-289.心理学空间a;G1e wDxC7n

心理学空间;jH9p nC/^

Izard, C. (1991). The psychology of emotion. New York: Plenum Press.

/o$l fh:[0

\ D!j? U VK0Kagan, J., et al. (1988). Biological bases of childhood shyness. Science, 240, 167-171.心理学空间}-Cy*|9P$I5O)s2{ p

4g.j,hi7_,k0Lewis, M. (1992). The self in self-conscious emotion. In D. Stipek, S. Recchia & S. McClintic (Eds.), Self-evaluation in young children (Monographs of the Society for the Res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 57 (1, serial No. 226), 85-95.

PK1XX9e0 心理学空间!kSZ'G7vTE5e1Q1E

Lewis, M. (2000). Self conscious emotions: Embarrassment, pride, shame and guilt. In M. Lewis & J. Haviland (Eds.), Handbook of emotion (2nd ed.).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2e BR*rB$P!iq X0 心理学空间JE0kh`)H3OOO

Ohman, A. & Soares, J. (1998). Emotional conditioning to masked stimuli: Expectancies for aversive outcomes following non-recognized fear-relevant stimuli.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127, 69-82

2TW-r,q'ZSg-I)C^0

/A.h{ P"Ra:~ ]A0Ohman, A., et al. (2000). Unconscious emotion: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 psycho-physiological data, and neuropsychological mechanisms. In R. Lane & L. Nadel (Eds.), The cognitive neuroscience of emo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心理学空间,A-H+M J0NCqr!g

心理学空间qW&Af^

Rapee, R. (1991).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A review of clinical features and theoretical concepts. Clinical Psychological Review, 11, 419-440.

$M+oQ`;xB)q0 心理学空间3?_b^h2FM

Rapee, R. (1993). Psychological factors in panic disorder. Advances in Behaviour and Therapy, 15, 85-102.心理学空间 vW"A2|c M

B&];t Pb+C}d0Rapee, R. & Sanderson, W. (1992). Differences in reported symptom profile between panic disorder and other DSM-III-R anxiety disorders. Behaviour Research and Therapy, 30, 45-52.

zC#J$T2_XQ0 心理学空间k \6MCr

Sanderson, W., et al. (1989). The influence of illusion of control on panic attacks induced via inhalation of 5.5% carbon dioxide-enriched air. 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 46, 157-162.

_!e#G^(Z d0 心理学空间O$r,scxGz

Seligman, M. (1975). Helplessness: On depression development and death. San Francisco: W.H. Freeman.

7Z? C&_H0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幼儿不同情绪状态对其智力操作的影响 孟昭兰
《孟昭兰》
情绪的主观体验与脑»

 孟昭兰


  孟昭兰先生是我国情绪心理学研究的开创者。情绪研究的重要性可以从两个方面见证。其一,理智与情感是公认的(无论是学术性的还是通俗性的)人类两大心理领域。有时甚至有“情大于理”的情况。有理智而无情感,那是冷血的。正是理智与情感的相互联系,构成了人类精神世界的丰富内涵,在一定意义上说,这才使人之所以为人。孟先生在情绪心理领域的研究重点之一正是情绪与理智的相互关系。其二,我曾接待来自斯坦福大学的一位著名的从事认知心理学的教授。我告诉他,我研究的领域包括情绪。他很感慨地说,这是最后剩下的心理学家还没有很好地研究,也是很难研究但十分重要的领域。听到这话,我心里更感觉到孟先生在国内开创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