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婴儿的心理与行为异常识别
作者: 心理空间 / 7292次阅读 时间: 2014年1月03日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心理学空间!w3r](o7X.xoI+l

  孤独症婴儿的心理与行为异常识别心理学空间9S t({~q8A

ftp/~ r0(二)情绪发展心理学空间@ ] x*^'P8RW

2RxI-G#G8E D\!["V01.愉快与兴趣心理学空间*wU&kNA zd$a

心理学空间|8E X2V/x xB3S[9w

愉快与兴趣,是判断早期婴儿发展正常与否的重要标志。(1)母婴交往是婴儿愉快的源泉。母亲的敏感性诱导婴儿的欢快反应,表现了婴儿的“灵气”而不是“痴呆”。(2)愉快与“成就”直接联系。婴儿在感知―动作操作中产生兴趣,引起对中等兴奋水平的刺激物进行操作,如重复摇动铃声玩具,或稍大儿童组装拼图,能够维持他们的兴趣和注意。兴趣和注意的作用,在于能保持婴儿精神开朗,富于活力,促使他们持续地探索和进取,获得“成就”。成就使婴儿得到快乐,并产生自信。(3)1~3个月婴儿处于先天反射性反应阶段:婴儿产生主动参与,与成人在视―动中相互交往。4~9个月处于相似性物体再认阶段:刺激物重复出现,引起婴儿得到快乐和满足。10个月后为新异性探索阶段:兴趣维持知觉操作,注意集中,排除多余刺激干扰。婴儿对新异性物体感兴趣,扩大了他们的认识范围。知觉已经是逐渐发展的、有组织的心理活动。心理学空间/oRZ PF n(k

心理学空间(|0G`X-Joz;TJ,D;tj

然而,孤独症患儿缺乏感知觉的筛选能力,不会排除对他们说来是多余的刺激。不能维持注意和兴趣,不能形成清晰的视、听、触摸等表象。杂乱无章的外在刺激的干扰,使患儿烦恼、害怕、恐慌、逃避。缺乏有指向的探究活动,因而知觉得不到发展。这是滞留在智力迟钝状态的重要原因之一。心理学空间 I1A,ch_:H;x

#J!E `ov9P8h-H(E02.负性情绪

#LNK8D0^W0 心理学空间`*C\;CC+Z+B

痛苦对正常婴儿也是最普遍的负性情绪,它首先是在婴儿身体处于不良状态时产生的,之后较多是在离开亲人、产生不安全感时发生的。困倦、饥饿、疼痛表现为闭眼、啼哭,甚至大声哭叫等;愤怒表现为大张口,眼望着他人大声号哭,蹬腿,乱动。发生不甚强烈的痛苦时,一般不流眼泪。痛苦和愤怒的作用,均在于表示自身处于不良处境并期望得到改变。悲伤是痛苦的延续,处境得不到改善和帮助,失去希望,处于无助之中。黑暗、空旷、亲人离去、陌生环境、陌生人接近,都是恐惧的诱因。长时间的分离和孤单、大声恐吓引起的恐惧,对儿童的个性成长十分有害。

J+s*F ClPr{H0

Dsc4n3SAUrY{ S Z0 由于上述认知特征,孤独症患儿对环境刺激产生多种负性情绪的混合,由恐惧而诱发心情烦乱和恐慌,从而封闭自己。然而,处于孤独之中有时会加强恐惧,自闭状况无从改善。环境刺激也会引起他们出现混乱和暴躁行为。无论是自闭还是暴躁,通常的教育方法均难以改变。

6|:hAM@*c4?d k0 心理学空间O(x$H*fH$@H

3.情绪发展日程表

V%lp5z.G7ZG;iZA%cD0 心理学空间+l(Q^#@vi

种类 诱因 出现时间

'R7f6l&_1cN1Ztl0 心理学空间&eykv$f

痛苦 疼痛刺激 出生1周内心理学空间gT9{Ee,|5n c

l6zX;V&x4Xq0微笑 睡眠中体内节律反应 出生1周内心理学空间b:Z zF.Wd

心理学空间-fn2JB(\T

厌恶 不良嗅刺激 1~2周心理学空间,vgC{ y[

心理学空间q:~f'wmc!P}){y

社会性微笑 熟人面孔、高频语声出现 4~8周

2Kd[a(E/k!l(T$f0 心理学空间6k;W/ae!xd4k

兴趣―注意 人的面孔、移动物体(玩具) 2~3个月

T*Na PDI4l"]H~0 心理学空间U c7D s.j S,Am&I}-e

愤怒(大哭) 刺痛,活动受限制 1~6个月

6p,xA z!Q0Li0

!^s%wa\5xI,h a0悲伤(哭泣) 疼痛,陌生人出现 1~6个月心理学空间 SR/V,K({/_sYi/I

心理学空间4@)SG6c v*g {;x:JT

依恋 对亲人感情上的依赖感 3~8个月

p3[_^ {z0 心理学空间#u;\6hN aQs^qk(Dm

恐惧(震惊) 异常、剧烈刺激 6~7个月心理学空间yM9h1aN'@5g5L

uful/F0惊奇 新异性刺激 6~8个月

8V\*x+H!N0

F hl1c~:J]_~0移情 对他人情绪表现的情绪体验反应 8~10个月

i)?*oU/Y@Hr*D_0

+\:P@2];kh*X0害羞 对陌生人的自我意识退缩行为 12个月

a!cq8OvB9Y.^?0 心理学空间@{5L7?:D/~'?Xr

歉疚 伤害同伴的自我意识体验 18个月

3l%}fxI wNb0

LO)G ^ \4z0同情 对弱者(他人)的帮助行为 24~30个月心理学空间,N%k u8a4P-[

6Qxs3Hm K4h-u:r8Q"X0(三)婴儿社会行为模式

WKY,{`2K2]0 心理学空间%| f~0v Onj

1.依恋行为心理学空间D't3s\l"x`Q*Q

5}tb*Q;b0生长到6~7个月,婴儿对母亲或经常接触的护理人员表现出明显的偏爱。尽管早期婴儿也有些辨别不同人的迹象,例如对母乳喂养的母亲身上的气味特别敏感,或对陌生人显示拒绝和哭泣,但是,半岁以前婴儿对无论什么人照顾他,一般都不会发生明显的感情反应,当母亲或护理人员离开时,不会发生分离引起的痛苦。心理学空间A,eJ1o a3E0eto I7je

心理学空间%`+i\$W;gyn ``C

依恋行为首先发生在母婴联系链之中。母亲哺喂、护理和亲密接触是建立母婴联系的生物学基础。但是,建立母婴之间的感情联结,则是社会性联系的开始。健康的母婴联系的建立,依赖于母婴双方的敏感性。首先,母亲对婴儿的生理需要、智能反应的敏感,将会诱发婴儿的“活”性。例如,生理生活节律的建立、感官反应的协调、感情需要的满足等,对提高婴儿灵敏度有益,成为调动婴儿“活”性、适应性的决定因素。其次,婴儿在与母亲的感情联结中得到安全感。安全感导致他们敢于探索环境,发展智慧和认知能力,勇于接触更多的人,发展社会交往能力。由此我们看到早期婴儿建立健康的亲子感情联系对婴儿正常生长的重要性。

UO&A9Y})^0

ts$EU,lV0孤独症患儿由于先天感觉能力没有被启动,最初的母婴感情联结很难建立,从而极大地限制了患儿认人、认识事物能力的增长。在烦乱的状态下,他们在五花八门、千变万化的环境中,不会筛选有益或无益的刺激,不能接受对他们有益的人际交往,不会选择有兴趣的玩具。他们把自己局限在摆弄单一物体上,不接受环境的改变,从而他们的智力得不到发展的机会。同时,从成人处得不到安全感,是导致他们处于自闭状态的主要原因。

xF:?)Gy)duw-Y0

?_U;At:?4y02.交往行为

H;u fv4S-]L0 心理学空间c^/E u"n#a4p(P

随着行动和口语的发展,以及接触人的范围的扩大,婴儿逐渐与更多的人交往。在幼儿园里,婴儿将用大多数时间与父母以外的成人和同龄人交往。他们从大约两岁开始,逐渐适应托儿机构这样的环境。

E&Rn5a.tp:H-c6f!?0 心理学空间r5ypY9T%G\5A

交往行为与依恋不同。与父母之外的人的交往,跟与父母的依恋行为相比较,社会化的程度更大。此时婴儿交往的对象,并非像母亲主要是带给他们直接需要(如食物)那样,交往行为是与那些不一定给他们带来某种直接满足物质或感情需要的人们的一种交往。交往行为是一种更加脱离自然而纯粹的社会行为,换言之,交往行为不是单纯的依恋或亲近行为,幼儿园的护理人员并不一定会给入园婴儿带来安全感。心理学空间(I t5h5x:F

心理学空间jyU J U&aO

 婴儿交往行为的本质在于使儿童学会处理与他人的关系。伙伴交往重要的功能,在于发展他们的情绪种类,诸如友好、同情、内疚、嫉妒、羡慕等复合情绪,丰富他们的心理内涵。与同伴交往时建立的关系是平等的,有获得,也有付出的平等的交换关系。婴儿开始体验伙伴之间的友谊、友情,或者是彼此疏远、互相怨恨。他们在交往中主要是一起玩耍,分享玩具,互相模仿,交换角色,从而可以产生极大的兴趣和欢乐。他们在与人交往中成长,在成人的引导下,在模拟成人的行为中,成长为真正的社会人。

3V*~7W O-n z"Un4L#i ]}0 心理学空间6i'Q\^6c^ RM)q9KI

3.探究行为

\4gK [;kg0 心理学空间*Qf[![~&c-az8gB z

婴儿机体运动能力的发展,使他们可以到处爬行和行走,大开眼界而产生探究行为。6个月婴儿已经学会坐,8~10个月会爬,12个月会行走。体位的改变如抬头、直立和移动,不仅是婴儿身体生长的重要一步,而且是智力发展的重要契机。在此时期,婴儿特别关注新异物体,他们不断地摆弄、敲打、拆毁玩具,这是他们真正的“钻研”。心理学空间}z [7G8Q3?%e4KUV@

l6u:_#JB9f ^0探究行为发展婴儿的内在动机,使他们趋向于新鲜事物,发展对外界事物的兴趣。兴趣的本质在于,有机体在没有内驱力作用的情况下,即在没有生物本能需要的情况下,具有内在地探索外界的倾向,这就是兴趣。因此,兴趣驱使儿童的探究行为,探究行为又促进兴趣的发展。

&j}-c?qA(?$D6j2D0

*swT-GR`+p0进一步说,兴趣和探究行为是婴儿认知、智慧发展的契机,可以扩大婴儿的感知范围,积累他们的记忆材料,促进大脑的思维加工。在此过程中,还培育了儿童勇敢或畏缩的性格、勇于创造或无所作为的品质。心理学空间 ~i(V}0JE A

心理学空间dX)HO.y8vcsK

在这个意义上说,兴趣和探究行为是发展中的人能够得到发展的内在需要,它们是有机体的天然能力,也是后天培育的结果。最初,婴儿会从成人面部表情或声音表情上,获取是否前进取得诸如玩具或接近陌生人的信息,这种选择行为称为“社会性参照作用”。父母或教师的鼓励而不是限制信号,能促使儿童探索前进和发生兴趣。这就是为什么父母应该特别关注婴儿早期运动能力的发展的首要原因。心理学空间Q7y$\d.nG cy

心理学空间1u d N7tA"]/B&z

4.恐惧―警觉行为心理学空间#Y`6HX1nR

心理学空间)\L}9?%D

婴儿8个月后,正如上述,一方面形成了依恋行为,另一方面发展了探究行为。与此同时,婴儿在失去依恋对象和遇到异常情境时,会产生警觉甚至恐惧行为。心理学空间.nU'_0K)jx@n4]4}

心理学空间8B HV*FManI

恐惧与警觉,也是有机体的一种先天的本能,是为了躲避危害、保持安全和保存生命这些从种族进化而来的行为,因而恐惧―警觉行为是有适应价值的。但是,恐惧对婴儿来说是一种有害的情绪。当婴儿失去安全感时,会感受到威胁、恐吓或恐慌的体验,以及产生退缩、躲避的行为。儿童若经常处于自认为不安全的情境中,就会导致胆小、遇事警觉、过度敏感、退缩、对陌生人躲避和害羞的性格,严重地影响儿童长大后健康个性的形成。

&X(M(SKPx)@ch)U0j^0 心理学空间F*xB:n+x

综上所述,孤独症患儿从新生儿时期起,在行为上即已表现出不正常的生理缺陷。他们虽然在生活上得到成人的精心照顾,但不能与母亲进行感情交流,不能萌生保护自己的安全感,不能随着生长而逐渐显露出应有的社会行为,而是处于自我封闭之中,从而更进一步地不能扩大他们自身的社会交往环境,不会与人主动交谈,更不会与伙伴合作游戏,也没有任何创造性想象。他们害怕噪音,表现烦躁,处于原始的躲避危险的情境中。罹患孤独症的儿童虽然不多,他们社会性发育的严重欠缺,反证了婴儿社会性发展对于培育儿童成为正常人的重要性,也教育了年轻的父母和教师,对婴儿从一开始就必须刻意关注他们的心理与行为。本文不仅说明孤独症对儿童发育的严重障碍,不仅介绍了正常儿童社会性发育的轮廓,作者更试图让家庭成员和养育机关的老师们认识到,无论正常或心理与行为异常儿童的教育方法背后所存在的心理学依据。

&U N4p9]~f_0

f_M p9[5o0参考文献

2P0lU~ o^a0

4p~^j8V0孟昭兰(1989).人类情绪.上海人民出版社.心理学空间?6tV'ZB+L`

F"OQ2uBQ/WGK&R,e#o0孟昭兰(1997). 婴儿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心理学空间0f0aGbc|

心理学空间8y og7q\ _? g

陶国泰(1999).少年儿童精神医学.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心理学空间l:ezjyg|"[0a+Q{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思想困惑与心理调适 孟昭兰
《孟昭兰》
城市婴儿依恋类型分析及判别函数的建立»

 孟昭兰


  孟昭兰先生是我国情绪心理学研究的开创者。情绪研究的重要性可以从两个方面见证。其一,理智与情感是公认的(无论是学术性的还是通俗性的)人类两大心理领域。有时甚至有“情大于理”的情况。有理智而无情感,那是冷血的。正是理智与情感的相互联系,构成了人类精神世界的丰富内涵,在一定意义上说,这才使人之所以为人。孟先生在情绪心理领域的研究重点之一正是情绪与理智的相互关系。其二,我曾接待来自斯坦福大学的一位著名的从事认知心理学的教授。我告诉他,我研究的领域包括情绪。他很感慨地说,这是最后剩下的心理学家还没有很好地研究,也是很难研究但十分重要的领域。听到这话,我心里更感觉到孟先生在国内开创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