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喜舍與感應轉化
作者: 李孟潮 / 22389次阅读 时间: 2013年10月31日
标签: 慈悲喜舍 心理分析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f%nq V N&E#t {5BJX0慈悲喜舍與感應轉化

1dp c`{$sd*[:R|0

@Hy!E*QV0李孟潮心理学空间+J [;OP+B9r3J&w

d;T)ADL+Hr0澳門城市大學應用心理學系心理学空间]W;_En e;eL

ZV"FB B'r0^W:G02013年11月蘇州西園寺戒幢研究所第三屆“佛學與心理治療”論壇交流稿

Yo f2|w+D,E0心理学空间SP'r:Tc*k9ET

^SJ3VQ9kS|0J,?0心理学空间 sQlj1s-{8G]

【摘要】 本文根據“轉化性感應是心理分析治癒機制”這一原理,把人格重整心理治療和心理分析中治療關係分為感-應-轉化四階段和十步驟,並借用《哲人玫瑰園》和《牧牛圖頌》來象徵這十步驟的變化,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提出了心理治療性的慈悲喜舍四無量心練習,可以促進和幫助治療師在此過程中處理和調整自己的心態,促進治療進程。

4^3r)c[*goHtp0

*n} ?,tj2@RI0

7N3r R/a%n#v\0

xI?*ub%c3mJu0大家好:

8b@*N0x.@(]pS7H0

1導言心理学空间7Jg$yA/n*QU

心理学空间*o @ bc*gr7x

今天我演講的內容,是和諸位探討兩個東西之間的關系:

f*H&lq2_,o0

[J5w|^!T~0第一個東西是四種心態(慈愛心,悲憫心、隨喜心、平等舍心)。簡稱爲慈-悲-喜-舍。

*n&c!`V^r5\0

;d`^+U$V3?Kq.J0第二個東西是心理治療的治療關系四個變化階段:感之于身,應之以心,轉境爲智和化而爲一。這四階段簡稱爲治療關係的“感-應-轉-化模型”。

3B"q/U-^]0心理学空间(vNs-v!vc3B5A~

此模型有兩個適應範圍:心理学空间i y`#Bm1C8Av1q2x

m]qPsr RJ0第一,是針對Kernbeg 所說的邊緣人格組織者所做的心理治療。無論在移情聚焦治療(Transference Focused Therapy , TFP),還是在辯證行為治療(Dialectical Behavior Therapy , DBT) 的手冊中,都有類似的治療關係變化描述,這裏意圖對前人描述進行一初步整合;心理学空间9^;u0Z:BX/C I

|JR4]b0第二,是針對意圖朝向人格全面、深層整合的心理分析來訪者。無論其人格組織是邊緣性還是神經症性人格組織。實際上,這四個階段的命名,便是起源於“感應性的轉化是心理分析的療愈機制”這一原理。心理学空间F$e(Z~l`9q

W2~a p;q hj3mTd#I%x0正如申荷永老師所言,“心理分析的關鍵在於感應。有感應就會有轉化, 就會有心理分析治愈與發展的效果 。我 把‘感應 ’作爲中國文化心理學的第一原理, ……實際上, 感應影響或決定著麥斯麥之催眠術的洽療效果, 或者說是其中治愈的關鍵。同樣, 感應也是弗洛伊德自由聯想以及榮格積極想像方法背後的重要機制。在整個心理分析的過程中, 感應是方法中的方法,治療中的治愈,轉化與發展中的關鍵。”(申荷永,2001,2004)

1fw4b$YM S0

*rp [;CU!SEk0故而,傳統心理學中所說的“刺激-反應”,“移情-反移情”,“共情”等等,就臨床治療內涵而言,也就是中文所言的“感應轉化”。

!v~%S}z)N0

tKY[,PJ*n0這兩種類型的心理治療,都可統稱為“人格整合取向治療”或“深度心理治療”,因為其目標都是朝向人格的重整。心理学空间]7Epe?.q7d$T

心理学空间*rou;`-fO5f

多年前,我在一個偶然機會下,發現這四心態和四階段存在著內在聯系,後來就一直對此有所用心,現在初步彙報一下自己的看法。

*M:v5~#k4V4t-]0心理学空间Lg;^9lV?t

首先介紹一下四階段。心理学空间!S a;M5e ~I#x r

心理学空间,W4{EufH~ W6w

 

'^2|*bH2ORP2KT0

2治療關系的“感應轉化模型”

b)P W%?_Dh0心理学空间&E(liZ5C%G @$yx;z

感應轉化模型,是對心理治療曆史上兩大治療關系模型的整合,一個模型是精神分析學派的投射性認同模型,一個模型是分析心理學的移情-煉金術和受傷-療愈者模型。

/f n_cQS`jvl0心理学空间.z+E H5NI{

這個整合結果我正在著述過程中,簡要地說,在人格整合取向的心理治療中,治療師和來訪者的關系會經曆四個階段:心理学空间 ZCWZ_k

ng$jsO5P2?0第一階段,叫做“感之于身”(somatic resonance )。

'Aq \9vXzT`0心理学空间?i D7o6]6n'H

也就是說,治療師和來訪者首先對對方産生身體上的反應,比如說,治療師在聆聽來訪者傾訴的時候,感受到胸口發悶,頭痛,昏沈,腿部發軟等等感受。這種種不適感受,恰恰是治療師產生共情理解的基礎,而且可以說是共情理解必由之路。在此時,治療師需要在治療當場進行軀體掃描,問自己如下問題:

*~ tZ0DV;k#an0

2kK5C+Bi&\O.t/Y0“這種身體感受是什麼?”心理学空间Qr9L^upd$kG

!x Gc}8lB4hF}Um-]$K0“全身什麼地方這種感受最強烈?”

'v%lI'W;ANi&N x0

"X?j Jb0z0然後把注意力轉移到最強烈的那個點,“鑽到”那個最強烈(如最麻,最痛,最軟)的點裏面去,往往治療師會感受到一些振動感。

gJ0J2S6_0l3D0

6HpO+E3x"K#[0然後繼續問:心理学空间:g3b~c}

qm QF%DN:y_0“這裏是沈重的,還是輕浮的?這是熱的,還是冷的?這是松的,還是緊的?這是硬的,還是軟的?這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心理学空间WF2|*s3x

心理学空间 cU!R N:E~

然後,觀察這些身體感覺一段時間,繼續觀察,這些感覺如何升起,如何變化,如何消失。

6E(o Saj:l"h9a ]0

bAA2r.yEs0然後,就進入第二階段,“應之以心”。( Heart-mind response)心理学空间W} L~%})\

心理学空间.D#T f,k+wj^1z

這是說,治療師在進入心理治療性正念狀態下,觀察到自己身體的反應,然後逐漸地反觀自身,問自己:心理学空间7O5H \$W%?N-LhYA

V,s^C Y]0“我現在的情緒是什麽?來訪者現在的情緒是什麼”

V+Xth7^U9r0

"` qD7p F-d0“我現在腦海中浮現的圖像是什麽?來訪者可能呈現的圖像是什麼?”心理学空间Xx(^/x'A2]~k

心理学空间3]'y;] ~+T\ y

“我頭腦中正在想什麼?來訪者正在想什麼?”心理学空间{_7I2a6`[:fA

F.l} w,J:@ K0“我覺得現在我自己正在扮演什麽樣的角色,來訪者正在扮演什麽樣的角色?”心理学空间k?!dZ0k!D{XI

心理学空间 xv)lN#V

 “我正在想要的是什麽?來訪者想要的是什麼?”,

!u8A rNf!uF0

3U&o-n5s+t1F KQ2G9V0應之以心的“心”有兩個意義:

%?6HfV0N4O0心理学空间R"oC&ARvV

第一個意義是把“感之于身”階段收集到的身體反應(軀體感覺和知覺),轉化爲心理反應(情緒、想法、自體表象、客體表象、欲望);

h7l'TcV2Sv0心理学空间"Cd@@n.m#U]

“心”的第二個意義,是治療師“理想心態”之意,也就是說,雖然治療師經常會感到對來訪者(尤其是人格障礙者)的負性心態:如抑郁、絕望、憤怒、貪婪、厭倦、仇恨等等,但是治療師並不是在治療中把這些心態統統表露出來,而是把這些心態轉化爲慈愛心,悲憫心,隨喜心,平等舍心,以及純粹覺察心和理解領悟心等等,這就是符合我們理想治療師的心態。

'S8m!K*C-F4[ L4v0心理学空间g?:ZvB$i1cF

第三階段,轉境成智。( Wisdom-transforming)

|5N HO4NyN'@0心理学空间^ Nv/@Q4Y

“境”,是指心境,心態,在頭兩個階段的過程,治療師接收到了來訪者的情緒、身體感受,認知,意象和慾望,治療師的心境發生了變化,然後通過心理治療內觀,治療師明確地了解到這些心境的各種成分和變化,接著治療師內心反問三大類問題:

t ]7QY NH.j*ZZ0

-kKVE+N-N0第一類問題:“這些心態從何而來?”通過對這些心態的緣起的分析,治療師完成了還原性分析。

.MGiZ#G0心理学空间V&H'b0W)n ~

第二類問題:“這種心態有可意義?它指向何方?”通過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治療師在自己內心完成了一部分的擴充分析。

f2H,?Y5@1E q!q0

eK ]$xB-V(yl0第三類問題:“我現在應該做什麼?或不做什麼?“通過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治療師完成了治療計畫和治療技術的選用。

^7E5]0\I @F(JjB0

&heE-_M"F]0然後一般來說,治療師前兩階段累積的各種負性情緒和身體感受有所緩解,往往會有”靈光一現“,”白光一閃“,”原來是這樣,“”我知道了“等領悟感。心理学空间 p+]qKT!A

心理学空间m5r!vo2V!]|M~j

一般來說,產生於領悟狀態下的治療假設和治療詮釋,治療師身體上都有放鬆感、溫暖感,情緒一般是平靜或略帶悲哀的,產生的念頭(治療假設)一般是清晰明瞭的,治療師給出詮釋後往往能引發來訪者共鳴,或來訪者體驗到或意識到類似治療師在前兩階段體驗到的各種軀體感受或情緒體驗。心理学空间2y@$v~{'@2j

心理学空间1B.R[yTc0SN4r2L

第四階段,化而爲一。( Oneness integration )心理学空间j] }i D

心理学空间4]wb7X3?(R

治療師在經曆了轉境成智階段後,雖然可以對治療假設和治療計劃有比較多的穩定感和平靜感。但是很快大部分治療師會陷入一種知識自戀主義的狀態中。心理学空间.g^DEe|\

%Qrj-R m#g^O0“知識自戀”是指治療師執著地相信:“我所學的療法是可以完全地理解來訪者我所提供的治療方案是可以幫助來訪者的。”

!Ox.S+sA/[2A0心理学空间8e@)nF&}Qqw

知識自戀源自于治療師過度認同自性原型,從而把理性功能加以誇大和全能化。相應地自己所喜歡所皈依的治療流派也被全能化。從而治療領城變成了滿足治療師自戀的場所。心理学空间0L7PD'z6ZZ9blV's6D

心理学空间(` B Xd.D

這種心態是對“無知”的一種對抗和否認。正是這種心態讓治療停滯不前乃至退回到之前的階段。

?2GQ4L I0心理学空间v;c8\S7j,g

如果治療師覺知到這種知識自戀,並分析其緣起,如治療師經常反思:“有關此治療有什麽東西是我,乃至整個治療界還不知道的?”進而治療師要反觀自身進行深入地自我分析。自我分析同樣要應用前述的還原分析問題和擴充分析問題,尤其是後者更重要。心理学空间 Y'{'K@:`.c ?%vP#n

j/?'kW2V0通過這個意義捉問:不少治療師可以發現,自己處于一種關系的空性和明性交替作用的系統中。心理学空间9Y3E n} ^8^K

心理学空间2O f8h;y H&t%qri,]

關系的空性是指治療關系並沒有一個恒定不變的實體。治療關係就像水,放到不同形態不同顔色的容器中就呈現出相應的形態和顔色。或者就像物理學中的基本能量波動,在虛空中根據不同條件,而凝結呈現爲不同微粒,然後進一步組合爲不同的無機物有機物乃至大千世界。心理学空间NB^VM)rt6~ c

心理学空间\$L*y S(LrRC.V

關系的明性是指,雖然在絕對的微觀和宏觀層面,治療關系沒有實體、不可全然控制,但是在一定的層面,如週五10點鐘的和來訪者張三的第212次會面,治療關系又可以呈現出相對穩定的形態,尤其是當我們使用符號象征系統如語言來表征關系時,這個關系是有較爲穩定的形態的。

mg3KQyj(q0心理学空间 r [llF C+{hsv8h

如果這樣的理解應用到自身,治療師也會理解自身的空性和明性。這種理解再回到來訪者,治療師對來訪者産生一種更大的一體感。有點類似佛教說的用”同體名大悲“的感覺。

d+z!gXN5U+g0

2Q e2j.i-[0這種感受足理性情感身體感知和直覺共同作用的結果,勉強用語言描述就是:“原來我和他是同樣的人,如果我經曆了他一樣的人生曆程我也會和他一樣,反之亦然。”

x?5?!N/C$_ B0

%rtz0Xn#r:PH)\0這就是感應轉化四階段。下面談慈悲喜舍。

.Q!]"P*uSdf0心理学空间1y;XMi3b|9P C

心理学空间Ruu/ewIo

3 慈悲喜舍四無量心心理学空间A/@-WG5X?9D%A%[`"Fcm

心理学空间aQ~1pU0Ojn/WbT5D

那麽在這四個階段,治療師分別做什麽呢?

x-SONL2ffD[0心理学空间!J$T!@[6B n

出了心理治療傳統的案例督導和接受他人的分析外。作者提出,治療師還可以捉兩套核心訓練和四套輔助訓練來促進治療關係的進化。心理学空间$lK`$P S%e

B-k^ ?9F2X ]r$~0首先需要簡略地談一下,可以使用在所有階段的兩套核心訓練:它們分別被命名為“內觀聆聽”和“心易八法”。心理学空间.vN(M$E g!] V[4Y0A

心理学空间:YI+@0ld

“內觀聆聽訓練”我們前面已經談到了一部分技術,如治療師的對身心系統的正念和自我分析。這種“聆聽”幾乎是所有心理治療流派的共用基礎,除了精神分析的傳統聆聽訓練,我們還可以整合人本主義的積極傾聽訓練,佛教的內觀聽禪,以及辯證行為治療的聽覺轉移技術等,並且使用申荷永、高嵐老師提出的以“聽”字意象為原理的五成分-坎-離和合的思想,提供一個整合這些技術的、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理論平臺。心理学空间o`YnhAK?R

心理学空间:V6V4l5~;X*^]i[

《莊子·内篇·人间世第四》借用孔子之口,對這種聆聽進行了非常高超的描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FT5Q%QxS0A:x(C0心理学空间6u?P\#`'E ~5F*`/dV

其中“一志”,提示治療師需要讓自己的注意力和志向統一集中到來訪者和自身的身心現象,“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就提示治療師不能僅僅聆聽感官信號,僅僅聆聽來訪者表面所言,而且要從“感之於身”進化到“應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就是說我們還需要運用如道家“練氣”的智慧,正如內丹行者整合鉛汞、水火,心腎等多種對立體,治療師也需要整合多種對立的心理功能,方可以“轉境成智”,“听止于耳,心止于符。”,即便是“心理”,也是不超於符號和意象的,但是符號或意象必須在一個心理空間中才得到現象,正如Grostein說提出的“夢屏”的功能,那麼這個心理空間的構成就來自於氣,“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只有治療師自己的心態能夠轉境為智,那麼我們才真正地走向治療之道。“虚者,心斋也。”,如果我們把它理解為“心的齋所”,就可以借喻用來說明治療師需要把心放置在“虛”的狀態中,類似於Bion所言的“無回憶無思考”的狀態,不過《壇經》中所說的“若见一切法,心不染著,是为无念”,以及馬祖道一所言的“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无圣”的“平常心”,似乎是更加的理想和貼切。心理学空间 aLOEI L9r6[5w

|$}7O\D!K"[!K0除了“內觀聆聽訓練”外,另外一套核心訓練叫做:“心易八法”。(申荷永,2012)心理学空间 ~ ^9? NJ&h\7L7X

心理学空间M}J1~tAfL

簡單地說,以《易經》起卦、成象、反思為基礎,結合精神分析的自由聯想、分析心理學的積極想像形成的一套技術,主要幫助治療師能夠整合理性、直覺、思考、感受四項心理功能,形成臨床頓悟,尤其是促進治療師在紛雜萬變的臨床場域中能夠迅速決策,保持治療心態。這方面我們已經看到有不少榮格分析師正在探索,如Jean Kirsch使用《易經》來調整反移情的論文。心理学空间'B~x3{+A VS@5P3j/[+y

0y#]t'\tzH#ei0心易八法,可以用四句口訣來概括,“主义位中正,六爻穷事理,明道尽三易,八法助理心”。簡單地說,治療師起卦前,一般問的問題是,“在此情境中,我該如何反應,才是符合治療之道的?”然後起卦成卦後,根據八個步驟來反思:心理学空间c3NGrl,R J8Y

心理学空间/O`kA+I+mX wX

第一步,一定卦主。即目前情境中,是无意识还是意识起到主导作用?如果是意识主导,那说明治疗同盟没有问题,倒是無意識內容被忽略了,如果是无意识主导,那就要注意治疗同盟和移情-反移情关系的平衡作用。这个可以根据卦中阴爻和阳爻的位置、数目来判断。

*{x$j|4i Jx0

rQ}*Xr;x{0第二步,二究卦義。治療師反思當前治療情境的主要意义所在。比如說来访者希望在情境中主要寻求什么样的需要满足,可以用马斯洛的六种需要来鉴别。这个可以根据内卦、外卦的物象表来判断。心理学空间~k%XL&ZG|

w}W }` nQ7o0第三步,三求卦位。治療師可以观察来访者和治疗师的分別所處的心理位態(偏執-分裂位,抑鬱位,自閉-毗連位,超越位),自体-客体关系配对,以及主导自体-客体关系配对的原型意象。这也是根据象数判断,也可以结合《焦氏易林》迅速判断。心理学空间O2ZNly9O(I}!c

心理学空间,p9g i7B2i\

第四步,四推中正。治療師考慮,什么是最有利于感應转化過程進化的理想治疗心態。这一点《周易折中》等義理派著作提供了很多参考。心理学空间"uM,d2SA,v)V'u+V-L

B&l RH$Ds0第五步,五究爻義。目前治疗情境中可能发生的6类变化。每一爻代表一类变化,其实加上互卦、变卦、以及像《焦氏易林》那样,一卦可以变出64卦,即变化是无穷的。心理学空间t6a;U/H&Au+Jo'~"P

%Pm)DO] n;M}m0第六步,六穷事理:确定在此情境中,可以采取的治疗行动,並且上升到理論水準,擴展到非治療情境的各種人生事務(事理)。一般来说,《象传》和《彖传》已经给出了很好的方向,但是要具体到治疗技术和治疗态度。心理学空间+HZ Q!vRqH5L

心理学空间#L Oe9FIb a+G

第七步,七明易道:治疗师领悟到治疗之道的意义,進一步在具體事務中體會到“變易,簡易,不易”的易道。心理学空间6_"_5fjt

ZYMI.a;r n,k?0第八步,八盡三易。治療師統合“天易-聖易-心易”三種易道,自性化過程充分開展,一直到“善易者不占”。

lQ!AP.O!`Y0心理学空间jU0l*Vh-K*Ov

“心易八法”,我們還在研究和探索的過程中,離成熟和臨床應用尚有一定距離。

QS.G"?4T+s0心理学空间9_.}y _S3gx"}9s

當然,本文的目的不是闡述這兩套核心訓練,而是另外四套的輔助訓練。即“慈悲喜舍”訓練,這四套訓練當然是源自佛教四無量心的修行,但是也有很多不同之處,這裏首先闡述這四種心態的練習技術,後文再閘述其原理及其與佛教之不同。心理学空间ek @x6e

O6pi6i'lY'i0第一,慈愛發送練習,

#qrvY+~X@@0心理学空间.B BI*V e'gih]3j

這個練習多用於“感之于身”階段,治療師可以在治療開始前或結束後,進行如下幾步驟練習:

3V#L2w-XX0

W"?K/[/kf01)身體掃描,感受到與來訪者相關的各種痛苦的軀體感受;

-g]c_7P0心理学空间5OURJ!n _.i

2)閉眼,觀想頭頂出現一白色(或紅、黃、綠、五彩)光球,默念“啊”,自身從頭到腳,逐漸融入此光球中;心理学空间#{(X3G|i'F

M*qn*`-`{|5s%~8D03)再念“啊”,默想來訪者形象(一般來說,用童年來訪者形象,也可以是成年來訪者形象)在前面空中,治療師已融化為光球的身體中射出白色(或其他顏色)的光芒,融入來訪者;

-ERT5wvl&y.C*X0

0mqf/Qa~BL04)念誦如下詞句:“願我從這種種痛苦中解脫,願此人也從這種種痛苦中解脫,願我保持快樂和寧靜,願此人保持快樂和寧靜。”

3O$?A"GI9Va0心理学空间j3f"H*{+JN6G

5)擴展:“願我的妻兒、我的父母親、我的老師,我的親朋好友,我的其他來訪者,我周圍的所有人,從這種種痛苦中解脫,願此來訪者的妻兒,他的父母親,他的老師,他的親朋好友,他的工作對象,他周圍所有人,從這種種痛苦中解脫。”心理学空间,R5F H#o4B

心理学空间 W2X.q6NW2}

這時候可以具體命名種種痛苦,也可以把各種人物分開,一個個進行慈心發送。心理学空间 E:w1mzk J7Y

FC'U4{l j%a;m|0然後再繼續擴展,“願我上方的一切生命,下方一切生命,前方一切生命,後方一切生命,左方一切生命,右方一切生命,過去時遇到一切生命,現在遇到的一切生命,未來會遇到的一切生命,都能解脫痛苦,保持快樂和寧靜,包括我怨恨、敵視的人,包括傷害我的人,包括和我毫無關係的人,都能解脫痛苦,保持快樂和寧靜,”,同時觀想白色光球如同大海一般把全宇宙所有生命融入在內。心理学空间){*S/E1]DRCoP

心理学空间:v+zs7Y0X _2VyI

這時候快速掃描身體,如身體出現暖、松、軟、輕等各種感受,則可以結束練習。

.j"jj]#faP6ZcE0

P]{*E1f`\2nO0這時候仍然可以把各個方位的生命分開發送,怨恨\仇視\傷害自己的人可能要化較長時間,當然也有具體的對治方法,將會另行撰文闡述。

?RH4N"{0

"CD+f2g/c H06)結束:想像光球逐漸縮小,消失於無邊宇宙中,深呼吸,清空一切圖像,睜眼。心理学空间 },c }wDq*~

心理学空间[&J%U(d3Sh;c.z:W

第二,悲憫發送練習。心理学空间3u!_'ixGB[F

心理学空间C0Ek&|%A

這個練習在“應之以心”階段運用。這是幫助治療師從情緒上和來訪者發生共振(attunement)而設計的。

(v"KDD9^VoU0

}1`kBb%lk9L0這個練習也是治療師在治療開始前或結束後,進行如下六步驟練習:

-E ZoD` Hqu|0心理学空间\L2n/vq_ v}

1)四通道掃描。掃描身體,感受到與來訪者相關的各種痛苦的軀體感受,然後繼續觀察,“與此軀體感受相關的圖像是什麼?”,“與此軀體感受相關的情緒是什麼?”和這種情緒待一會兒,“與此感受相關的想法是什麼?”。心理学空间i3[4uyD;ak!q i

mcf(^!{02)念“啊”,默想來訪者形象在前面空中,想像一條光線鏈接治療師和來訪者;這時候可以想像一連串的來訪者形象,從小到大,分別練習,也可以想像所有形象融入到一個人體內。心理学空间~$R"Z(os9L_ L

"x~`]'t03)念誦如下詞句:“某某正處於這種種痛苦中(可詳細描述四通道的痛苦),正如我也處於這種種痛苦中。這的確是很痛苦。”

j-pEF3{6VI0心理学空间0AW ~8lzxo d

4)擴展:觀想所有具有此種種痛苦的人,“我的其他來訪者,他們的妻兒、他們的父母親、他們的老師,他們的親朋好友,他們周圍的很多人,都處於類似痛苦中,這的確是很痛苦。”擴展到全宇宙皆具有此痛苦的所有生命,“我上方的一切生命,下方一切生命,前方一切生命,後方一切生命,左方一切生命,右方一切生命,過去時遇到一切生命,現在遇到的一切生命,未來會遇到的一切生命,都曾經處於這種或那種痛苦中,包括我怨恨、敵視的人,包括和我毫無關係的人,都曾經處於這種或那種痛苦中,”心理学空间1IyyOH

6So ~&V8u2i0快速掃描情緒,如出現輕微悲傷和同情,則可進入下一階段練習。心理学空间_8K aK6~qKq

&Vbg'VZ$C6[l05)觀想頭頂出現一白色(或紅、黃、綠、五彩)光球,默念“啊”,自身從頭到腳,逐漸融入此光球中,擴展到所有生命融入光球。心理学空间6QXY^7RA

心理学空间C8^V`2T

這時候快速掃描身體,如身體出現暖、松、軟、輕等各種感受,則可以結束練習。心理学空间o|hmC0t;c/`c

1},p h/CJ sD_0如未出現正性感受,則可合併慈心發送練習。

.A;Rk^&i oZo!Y-`^%XS0心理学空间8DI-x1k4J

6)結束:光球逐漸縮小,消失於無邊宇宙中,深呼吸,清空一切圖像,睜眼。

Wm@^.h0

P T#P&E-UI+Lt0第三,喜悅祝福練習。心理学空间ng1MIw b

EtOk~dks2BXT0此練習幫助治療師進入移情-反移情的“轉境為智”和“化而為一”階段,並且為結案和分離焦慮的處理做好預備。

(Xf yPe"f1O8}0

H,u&RP;l.X2P4}0練習步驟:

`^Ws|NQo!KN0心理学空间B$Hn g4eC&K@

1)閉眼,觀想頭頂出現一白色(或紅、黃、綠、五彩)光球,默念“啊”,自身從頭到腳,逐漸融入此光球中。快速掃描身體,如身體出現暖、松、軟、輕等各種感受,則可以進展下一步。

%mRD8iv~.f0

q{/O!K E\ ok03)再念“啊”,默想來訪者成熟喜悅的形象(一般來說,這時候一般不用想象童年來訪者表象,只想象成年來訪者表象)在前面空中,治療師已融為光球的身體中射出白色(或其他顏色)的光芒,融入來訪者;

S:A.P"p:An;^9S)}0

3i$X?9Tj!D,KW@OYN04)念誦如下詞句:“願我和某某能享受這種成熟的快樂,願我們能承受這種成熟之快樂的喪失,保持寧靜。”心理学空间-x)t"e(zd{M!A4X

(aDH'jE-xB8_`05)擴展:“願我和我其他來訪者,我們的妻兒,我們的父母,我們的老師,我們周圍的所有人,願我們能享受這種成熟的快樂,願我們能承受這種成熟之快樂的喪失,保持寧靜。”然後再繼續擴展,“願我上方的一切生命,下方一切生命,前方一切生命,後方一切生命,左方一切生命,右方一切生命,過去時遇到一切生命,現在遇到的一切生命,未來會遇到的一切生命,包括我怨恨、敵視的人,包括和我毫無關係的人,都能享受成熟之快樂,能承受種種快樂的喪失,保持寧靜”,同時觀想白色光球如同大海一般把全宇宙所有生命融入在內。心理学空间0cF f#mJ7a)k ^

心理学空间4j-K'?W{

6)結束:想像光球逐漸縮小,消失於無邊宇宙中,深呼吸,清空一切圖像,睜眼。心理学空间:kmQJ[+\

心理学空间.c F6X/i}f2BD E

第四,平等舍心練習。

M vg7hI0

#l0yH6x'D7k0這個練習的目的是幫助治療師在進入第四階段“化而為一”階段,以及處理治療結束後關係。

'?1[ xkjdLO0心理学空间7V5}7Gj3Nr7Y

練習步驟:

Uh5vL)I,@c x9Yo(Np%f.w0

Xt3b"Zn Cj?QS-]01)閉眼,觀想頭頂出現一白色(或紅、黃、綠、五彩)光球,默念“啊”,自身從頭到腳,逐漸融入此光球中。快速掃描身體,如身體出現暖、松、軟、輕等各種感受,則可以進展下一步。心理学空间 c H8q:]&O

+Q:cI%o;[%}6z C&FB03)再念“啊”,默想來訪者治療結束,消失在漫漫人海之圖像。心理学空间wLu+R'X_4jU

#p Zc f @bI O8W R Q0H04)念誦如下詞句:“願我和某某彼此相忘於江湖,願我們能承受命運中的種種悲哀和快樂的結果,願我們對人生中遇到的各種所愛的人、所恨的人、不愛不恨的人具有平等、中立的態度。”

T]F5upr4f0

+E!D;^ e6Yf05)擴展:“願我和我其他來訪者,我們的妻兒,我們的父母,我們的老師,我們周圍的所有人,願我們能承受命運中的種種悲哀和快樂的結果,願我們對人生中遇到的各種所愛的人、所恨的人、不愛不恨的人具有平等、中立的態度”;然後再繼續“六方三時”擴展,“願我上方的一切生命,下方一切生命,前方一切生命,後方一切生命,左方一切生命,右方一切生命,過去時遇到一切生命,現在遇到的一切生命,未來會遇到的一切生命,彼此相忘於江湖,願我們能承受命運中的種種悲哀和快樂的結果,願我們對人生中遇到的各種所愛的人、所恨的人、不愛不恨的人具有平等、中立的態度”。同時觀想白色光球如同大海一般把全宇宙所有生命融入在內。

h.Vb6},K1w:\U0

;}7l,C+]}R%L06)結束:想像光球逐漸縮小,消失於無邊宇宙中,深呼吸,清空一切圖像,睜眼。

&nH%},H7~n6wR*u0心理学空间/cT0ga#c*[*Uc

以上就是四種練習。

&JV-kC7{nE1y-U0

4 四無量心練習的原理心理学空间 y$Ou*@b:KV

3p{5]$BK7p"W0正如《清淨道論·雜論四梵住》所比喻的: “因為在這四種修習中,慈愛心是針對那些心中有太多對他人反感的禪修者的淨化之道,悲憫心是針對那些有太多冷酷感的人,喜悅心是針對那些有太多的厭惡感(厭倦感)的人,而平等舍心是針對那些有太多貪欲的人。而且對眾生的關注僅僅是四個層次的,也就是說,帶來幸福的層次,移除苦難的層次,為其成功而喜悅的層次,以及不關注的層次(“不關注”是指,無分別的中立性)。一個安住於無量心狀態的人,應該如此練習慈愛心和其他心態——就像母親有四個兒子,也就是說,一個年幼的兒子,一個病弱的兒子,一個青春年茂的兒子,一個忙著做自己的事情的兒子;這個母親希望是年幼的兒子日漸長大,希望病弱的兒子能夠康復,希望青春年茂的兒子能夠長期地享受青春的利益,而對忙於自己事務的兒子不會感到憂心忡忡,”For among these, loving-kindness is the way to purity for one who has much ill will, compassion is that for one who has much cruelty, gladness is that for one who has much aversion (boredom), and equanimity is that for one who has much greed. Also attention given to beings is only fourfold, that is to say, as bringing welfare, as removing suffering, as being glad at their success, and as unconcern, [that is to say, impartial neutrality]. And one abiding in the measureless states should practice loving-kindness and the rest like a mother with four sons, namely, a child, an invalid, one in the flush of youth, and one busy with his own affairs; for she wants the child to grow up, wants the invalid to get well, wants the one in the flush of youth to enjoy for long the benefits of youth, and is not at all bothered about the one who is busy with his own affairs. ”(Buddhaghosa,2010,p315 , 注:此處根據英文版本翻譯出,《清淨道論》的中文經典譯本是,“即于此等(四梵住)中,慈爲多瞋恚者的(清淨道),悲爲多害者的(清淨道),喜爲多不樂者的(清淨道),舍爲多貪者的清淨道。是故對諸有情有四種(清淨如理的)作意:(一)取來(他人的)利益,(二)拔除(他人的)不利,(三)喜悅(他人的)幸福,(四)以無關心。譬如母親對于幼兒、病者、青年、自能謀生者的四位兒子。(一)對幼兒希望其成長,(二)對病者希望其病的痊愈,(三)對青年希望其永久保持青年的幸福,(四)對于自謀生活者則沒有什麽關心。”)心理学空间dHu]!g U Vb

e$qE"}cc.OE0我們不難看出,四無量心的禪修者心態,非常類似于理想的父母在養育兒童過程中的心態變化。心理学空间2H"L6u?#[ Qa&_#@

} OsG{$d0一開始他懷著對嬰兒的慈愛,然後因為看到此幼兒遭受痛苦而產生悲憫心,隨著孩子成長到青春期,他爲其成長而喜悅祝福,直到最後,孩子成大離家,他祝福自己孩子的長大和強壯,放飛他們,並承受親子分離和緣分了結的命運,並且以此“天下父母心”擴展到同胞乃至所有生命。

L%B6xwV0心理学空间 @V;ebw$g-Q+m

這四種階段、四個層次的心態變化,相信所有長程治療中的治療師都有所體會,故而有人把人格重整的心理治療比喻為“再養育”和“再教育”。心理学空间 {7Ft bFgj9m"Ku

心理学空间H IL:ei7J ^O

準確地說,這四種心態,是治療師對患者投射出來的四個不同階段的理想父母表像的反認同。心理学空间 ij M R6{n R

)msi ?4h,r^(a0那麽爲什麽我們治療師主動地模擬培養這些心態會對治療進程有幫助呢?心理学空间|&u} sg c[

心理学空间\zKtj-s

這就涉及到治療師如何理解和處理投射-認同。心理学空间@4A d"d ui[

心理学空间,` S4_d2Eb/a"D

投射-認同之所以造成治療場景的強烈張力,是因爲治療師對此一無所知。故而這種投射和認同僅僅發生在無意識領域。正如我們處理防禦機制的原則一樣,我們的工作不是要讓防禦機制徹底消失,而是要讓無意識運作的防禦機制意識化,從而來訪者可以主動地根據生活環境選擇適應的防禦機制。

r\Vl{0s0[ hw0心理学空间:G(P:W(b|'i5Z;S

同樣,處理投射-認同時,有其治療師如防賊一般防備來訪者把自己幻想成理想化父母,而妄圖通過理性分析“消滅”這些投射和自己的認同,還不如治療師有意識地在幻想世界中扮演這些理想父母一陣子,並把這些本來是理想父母的心態轉化爲理想治療心態。

vs^'ZbU0心理学空间:X(Q,D`5l0[5J

從分析心理學的觀點來看,來訪者之所以要對治療師産生各種投射,治療師之所以會産生各種反認同,這本身就是整個精神系統在進化過程中設計出來的自我療愈方案。

W(Gx){3cK9io-l~ M0

(|xt@3~a0我們在臨床上不斷觀察到,一旦這些正性的投射內容得到滿足,哪怕是來訪者一廂情願地幻想中滿足,來訪者症狀就很快緩解。心理学空间M ?7j g[+Z,XQG

ntp3\\)lhDb1`0我記得有位資深分析師有次和我分享經驗說,“其實精神分析療愈效果非常快的,有時候1、2次就好了,爲什麽大家都說精神分析沒有認知療法快?”

qx|-y5UM0心理学空间6Ex0Mn|_&Dg^

我想,答案就在于分析師們沒有充分理解和尊重精神系統自己發明的療愈技術,處于自己一廂情願要把精神分析變成“科學”的民間科學家位置。

3L:P.s3b9\5O0

QY._)U#m(ArbZ0乃至一定要把精神分析和催眠、行為治療等流派分開,生怕自己的療愈方法中具有暗示作用。從而沒有正確地理解和尊重暗示作用,暗示就是來自投射-認同。心理学空间E:^DSx7| P W&j

心理学空间%hkI wk9P7?w

而暗示這種功能之所以被精神系統設計出來,而沒有在進化過程中淘汰掉,就在于它具有不可比擬的療愈力量。心理学空间 w&F.r$U @ J,? [

*a,wXs.? t%m7v T0還有一點很重要的是,正如覺音尊者等古代禪修者發現的,四無量心分別是對治和轉化四種常見的負性心態的,慈心是用來對治反感和憎恨的,悲憫心是用來對治冷酷和隔離的,喜悅心是用來對治厭惡和厭倦的,平等舍心是用來對治貪欲的。

5U*as H mC Dl0

JT1zJ;~0這些心態——反感、隔離、厭倦、貪求——當然也是最常見的治療師負性心態,通過四無量心的修持,的確可以“鎮伏”它們,但是治療師一定要首先內觀明瞭,自己具有這四種心態,能夠接納這些心態,否則一味鎮伏,只會讓治療師更加焦慮,乃至到一定時間,這些被鎮伏的心態大爆發,讓治療師意識自我徹底癱瘓。

7o*Et3_4f*O.RJ3~Y0心理学空间2x/k/{D+{y:s

故而,四無量心在治療師自我成長體系中,也只是定位為重要的輔助訓練,階段性訓練,核心訓練仍然是具有自我分析性質的內觀聆聽和心易八法。

#UK]-m/p0

"a^6e2h]H'z0

"NMr\*_ mPv0

5 心理治療性四無量心和佛教修行的聯系和區別

.GI@*ic(['T0

\2S9g)yOM7e0正如心理治療領域的正念和佛教的內觀修行的聯系和區別一樣,治療性四無量心只是對修行四無量心的一種模仿、借鑒,是種山寨版四無量心。

G7I|8f}e'u!^0

,|\[L8b9`~d0非常明顯地就是,治療性四無量心沒有入定的要求,近行定都沒有,更不用說安止定、初禪到四禪的各種禪相了。

? jiNn"C] L0心理学空间!Sp5Cj pH"uk#r$P

而修行性四無量心是整個佛教修行體系的一部分,修行者要遵守除了四無量心修定外,還要修行發心皈依,如理作意,受持戒律,而且還有很關鍵的一點是接納佛教的見地。

8z:h&h+f\k lo5j'T0心理学空间6_u@ z-LZ

有些宗派四無量心是輔助內觀的修法,是定學的一種,有些宗派則把四無量心當做入門基礎的菩提心的一部份。有些宗派要一步步修四無量心,乃至證得舍心四禪安止定,有些宗派則只是前行或迴向的時候,念誦一下四無量心的偈語而已。

[t1jx0PZ0心理学空间4^9^9Av-_QXT"~|

治療性四無量心,則是心理治療界從佛門借鑑學來的一套技術,它有時候用來治療師調整心態,大多數時候用于教授給來訪者,如它在美國被改造為用于培養來訪者的“自我同情訓練”,其中的代表是Germer 和Neff(注:他們的手冊都已經翻譯為中文,一本叫《自我同情——接受不完美的自己》,一本叫做《不和自己對抗,你就會更強大》(Germer,2009; Neff , 2011) ,“自我同情訓練”的優點在於有較高可操作性,既有一步步的講解,又有錄音等音像資料,而且融合了大量的心理治療技術和心理學理論,缺點在於過度地強調了慈心和悲憫心,而沒有賦予平等舍心和正念更大地位置,雖然在慈心擴展發送的過程中,已經暗含著平等舍的內容。

.b0k!w&a3]+}R0

z L(d[em+UP8@0使用治療性四無量心的治療師不必要皈依佛門,只需要遵守治療師倫理,而各種治療師協會的倫理也不一樣。

Y/sZH;\9L C0

:Gsk_Z0至于治療師的“見地”,我們叫做理論假設,雖然其中也有認識論、本體論的一些內容,但是並沒有整個治療界統一的“見地”。更不用說,這些治療的“見地”經常被挑戰,每隔一段時間就有人呼籲徹底推翻前人見解。

}Jm9T"}^a*L0

:~i"s0j u#i0所以此兩者的聯繫和區別本來應該是比較清楚的,但是這個問題之所以提出來,是因為有些人既是佛門修行者,又是心理治療師。我想今天參會的不少人都是這種情況。心理学空间S;s4M)I1rL;G

心理学空间+z.aI2tv+[ n

這時候的情況就比較複雜。尤其對於中國大陸的治療師來說,因為大陸畢竟有將近半個世紀的時間,宗教生活處於幾乎絕跡的狀況。大部分人都是“宗教盲”,對於宗教幾乎一無所知。乃至現在很多人把心理治療當做宗教,把宗教僅僅當做是心理治療。

"~!Q;T:vB@G w0

bD#S/oL0當然,從積極的角度來看,一個人把“治療師”和“修行者”兩個身份融為一體,這是不錯的狀態。因爲修行本來就要融成一片,如果你平常修行四無量心,自然要把它融入到工作中。那麽,你的工作時間就被轉化爲修行時間,這是很理想的狀態。而且這種狀態下,來訪者對治療師的意義就不僅僅是工作對象,來訪者還具有修行對象這一個超越於世俗和功利的位置。心理学空间/O2zb`,yG5Q

*at!upa0A O0但是從實際狀況來看,這種狀態也有很負性的一面。比如說修行性四無量心會帶來很多禪悅,有時候還會有些讓人著迷的禪相,而治療性四無量心要求人放棄這些快樂。心理学空间$S L&F2J!j:D/sq$K

FG,FG,m0打個比方,治療性四無量心就像在一個充滿噪音的工地傍邊修禪一樣,如果你抱著要入定的心態來練習的話,可以想象你會體驗到多大的挫折感。這種挫折感很容易轉化為對來訪者的進一步厭倦和嗔恨,如果治療師沒有明確地意識到,你想修四無量心的時候,就已經表明了你具有了和慈悲喜舍完全相反的心態——恨\厭\嫉\貪。

3a{(g'h_'E1e$A0心理学空间{9T6QKKSd1sC(s W ~

另外一個不利因素是,修行四無量心時,行者或多或少會認同一個菩薩的形象,而這種認同很容易在治療中轉變爲誇大的、全能自戀感。心理学空间/|ZzCG#u!g#C0CO

心理学空间*rF/b.C(P6MZK!W

這對治療工作是個巨大的威脅,因爲治療工作要求治療師客觀的評估情況,在治療無效的時候,承認自己的無能,及時轉介來訪者。乃至有些治療師真的扮演起宗教導師的角色。

mK*^p3zv5ye)M!T0心理学空间 @Cx7?~b's o'Q

我們想象一下,一個治療師如果他認爲,“來訪者李麗在無盡的輪回中,曾經和我互爲母子”,從而不斷把來訪者觀想爲四無量心的對象,而要放棄對李麗的治療,這對他就會有一定的難度和沖突存在,尤其是當這個來訪者李麗也把放棄治療理解爲抛棄的時候。這時候治療師要及時從修行者身份轉換到治療師身份就會不太容易。心理学空间.ng'soT:G(Am

|!N:W-M@Y0

U+xLbn?a0

6 感應轉化的十步驟

;Lw6w0}z1by!tN0心理学空间(z*N8|)xZDw

心理学空间*}K!WKkZ

c g9K;d/kAK t Q0四大階段的劃分,仍然不夠細緻,分析心理學家榮格等人借用了一套名為《哲人玫瑰園》歐洲煉金術圖譜來說明心理分析的過程,作者根據榮格及其後續者Nathan Schawartz-Salant 等人的理論(Jung 1946,Schwatz-Salant , 1988,1989) ,結合客體關係學派Tansey & Burke 的從投射性認同到共情的三階段九步驟模型(Tansey & Burke , 1989),以及自己的一些臨床感受,對這十個步驟進行重新詮釋。心理学空间RE)_:_b4^1~0L

心理学空间9t~&x$o/G

在此過程中,我發現煉金術的《玫瑰園》圖譜和中國禪宗的《牧牛圖頌》有很多類似之處,而且它們兩者存在互補性,《玫瑰園》非常適用於象徵治療中的雙人人際層面的變化(interpersonal level),而《牧牛圖頌》 則較適用於來比喻治療師的個人內心變化(intrapsychic level) 。故而把它們兩套圖譜放在一起,形成了一個治療關係的四階段十步驟模型,並對此的象徵意義進行初步詮釋如下:心理学空间 V1b [5z0x&M

四階段十步驟
1感之於身1真泉—未牧心理学空间"\)BJl M8i \ ^3Q

2君後-初調心理学空间;edLJ `(U]

GC5^8KC0`6{ e03赤裸-受制

.ceOh%V0_HpiH'r0
2應之以心4沐浴-回首

A&MOk8|l#?05化合-訓伏心理学空间H`}_+dl3H9J)Qv

U4j(a PR)vB06死亡-無礙

BH)E@p#~O0
3轉境成智7靈飛-任運心理学空间u V.h$C5~6mD!}1fv

8淨化-相忘心理学空间mlM(rl1gvIM

\X+srWV} n09靈歸-獨照

?d9F%} \6p5C0
4化而為一10重生-雙泯

表一 感應轉化的四階段十步驟心理学空间d8m%`e&K }a9S:J?0I!z

心理学空间;Yac(P T Ie(v

步驟1 真泉-未牧
3mrh0e r+TK [0
cM|6R/|d0心理学空间#L Q X Kuaj,M-nN

f.H^oX&O#[j*D*`0《玫瑰園》象徵意義:心理学空间QPF+BR0w

9\_&R:l%v!o;J01)噴泉和水:象徵著來訪者通過投射,讓無意識內容(水)湧現到意識層面和治療師的身心系統中;這裏的“水”,是“真汞”之意,類似東方人說的“坎水”,“真水”,其治療意義是無意識的情緒、欲望等,像水一樣無固定形態,但是又可以變化成各種形態,包括思維和智慧(火,固體)也離不開它,

5_!Fbo_0心理学空间2\6o0x!B~:K3a

2)圓形池:這象徵著自性原型,當來訪者見到治療師的一刻,自性原型(也就是身心系統的自回饋、自平衡、自療愈功能)就開始起作用,形成治療容器,而這個容器是否能夠充分發揮作用,達成臨床上療愈,有待其後發展。心理学空间\Hi0AV

9^;q-f*vW:m`h03) 圓形池壁上的六個菱形:菱形是心靈四相性的象徵,具體到臨床層面,象徵著治療容器的形成,要求治療師和來訪者都能夠共同辯證運用四大精神功能(理性-情緒-軀體感知覺——直覺)。“六”這個數字,象徵著心靈變化的週期性,正如《易經》之“六爻”為一變。心理学空间-| MFg8](rB

心理学空间 S%M7P3tmF

4)三個水管:象徵治療的三位一體。在雙元關係層面,此三位一體是治療師-治療容器-來訪者,在單元個體層面,象徵著治療師和來訪者的身體-心理-靈魂系統。

j?)S(QVufCz0心理学空间fJ L @l5Sk

5)水管上方的日-月-星。象徵著治療師需要在治療過程中辯證性地整合和運用陽性原則,陰性原則和中性原則。

7oB&h?!jIb0心理学空间;^aU5Es$Y3^0z

6)雙頭蛇怪:象徵著來自無意識底層的本能力量,其特點就是突破治療師意識自我妄圖設定的治療設置,和治療師融為一體。這象徵著此時的移情模式在自體層面上,主要以自戀移情中的融合性移情為主。心理学空间&I |/_5Qed+|']

心理学空间.usII ~3Iz'pX;a

7)兩道煙霧:象徵著治療領域的混亂感和不明確感,煙霧分為兩道,象徵著廣泛存在來訪者精神系統中的分裂。心理学空间 j(\OGeSu`

心理学空间Z-SJ j%EIJ&[

8)煙霧中四顆六角星。同樣是象徵著四象性和中性整合原則,這意味著,來訪者的所謂“症狀”,本身是精神系統的自我療愈功能的產物,就像發熱,既是症狀,也是身體系統自我療愈的方式。六角星最早可能來自古老教派,由兩個三角型疊加形成象徵著“雙運”,“日月和合”。

:X9fP-e$U0h6s0心理学空间:A2^A6G KJ9K-o*W5J

9)背景螢幕,象徵著空性。所有上述過程,無論是病理過程還是療愈過程,必須在一空性背景中展開。這也是為何有人強調治療師必須抱著“無知”態度,無欲望無回憶態度進入治療的原因。

q&[+yHww{7DT0心理学空间No'l2YS$P:B

牧牛圖 《未牧第一》,“猙獰頭角恣咆哮,奔走溪山路轉遙;一片黑雲橫谷口,誰知步步犯佳苗。”正好可借用來描述治療師內心混亂。心理学空间;T|(v0i ]Em

心理学空间)|N_&Sd vh

黑色的牛,象徵著治療師的“額身心系統”被無意識的投射所淹沒的黑暗狀態,在煉金術中是用“黑化”的狀態來描述,往往體現為治療師做黑色背景的夢,或者夢中出現黑色皮膚、穿黑色衣服的人。心理学空间~SLPN;U

心理学空间9uZ1`(D8TO8Z5l(Q^!FD

有關于牛的象徵,日本榮格分析師河合隼雄的觀點,也是值得考慮的,他認為,牛不是某些禪宗研究者說的“自性”或“真我”,而是牧童和自性聯繫時創造出來的一個意象。自性本來已經存在了,牧童覺得有什麽東西需要他去尋找,而這種東西又是模模糊糊,無形無質的,於是,這種東西就變成了“牛”,變成了與牧童產生關係的存在物,然後牧童開始抓它,趕它。值得注意的是,河合所使用是廓庵的《十牛圖》,而不是普明的《牧牛圖》。《十牛圖》從頭到尾使用的是圓圖,而《牧牛圖》1-9圖都是方圖,到了第十圖才變成圓型的能量圈,據說它們一個代表漸悟,一個代表頓悟,那麼它們合起來20圖,也正好和《玫瑰園》的20圖版本對應(河合隼雄,2004,p58-65)心理学空间(T7bg;c wS'H3~

aZ.o{ rk*\Fu!v0第一圖尋牛
(j8Z-y${,F@0心理学空间 m5uS.W5TnD

心理学空间z z3Hg;h&mb

“猙獰頭角恣咆哮,奔走溪山路轉遙”既象徵著身體上多處、快速變化的不適感,也象徵著治療師認同來訪者的破碎、多重、快速迴圈、逆轉的自體-客體表像系統時感受到的不確定感和混亂感。心理学空间;h2lJnW4h5Hg

心理学空间-Ty-wep |1U

”誰知步步犯佳苗。”可比喻治療師往往衝動,做出各種付諸行動行為,然而後果卻是破壞治療框架和治療同盟。心理学空间 b1i/r5p;Y+i:\-lb#p

心理学空间E:KE5`}

步驟2君後-初調
9Z6ld6jhg^X8H0

~ Z/G,O2Z%N m0B0

}q7G CA,I`DZ0心理学空间(gm8owDER({

心理学空间l+eV`;wLj

心理学空间!airN `o

心理学空间9bdc;^o6q7W#? g2BQm

《玫瑰園》象徵:心理学空间9_8{yQbt)[j

心理学空间? h*B3M!RsU

1)君王及太陽:象徵著治療師,治療雙方的理性功能及意識自我。

/wU"si:N.z(^0心理学空间8Tq"y1p LV%g k

2)王後及月亮:象徵著來訪者,治療雙方的情感功能及無意識主體。心理学空间U[i'tFr9K

5D.{%g} N03 )衣服:象徵著治療師和來訪者分別以人格面具(職業自我)和對方交流。也象徵著治療師和來訪者在此階段主要以建立治療同盟為主,而治療同盟主要是通過彼此的意識自我建立的。

/@*} w*PFhw0心理学空间an\C;z~

4)花枝: 花枝相連,象徵彼此的聯接和溝通,也象徵著意識性治療同盟的建議,花枝分叉,象徵著溝通過程中的分裂,治療同盟只是意識自我達成的同盟,彼此的無意識主體發出的投射-認同和此同盟是分裂的。三根花枝仍然形成六角形,象徵著雙運整合原則仍然存在。心理学空间;w4dl_1j.?2|1v

4~yM`5yKT05 )鴿子和正六角星:鴿子是救贖和希望的象徵,正是因為療愈的希望,造成治療溝通,六角星象征著中性雙運原則仍然無法貫穿到治療領域,但是已經開始起作用。心理学空间t+wI{RaK

$ykgL.v$x"h%j06)左手相連:居於構圖中心,象徵著治療師-來訪者的關係及溝通是一種倒錯溝通和混亂溝通。心理学空间:N-b*dF$M8a&i

心理学空间3F[([A;o@7R

牧牛圖頌——“初調第二”。“我有芒繩驀鼻穿,一回奔競痛加鞭;從來劣性難調制,猶得山童盡力牽。”這本來是指佛教修行中通過出入息念調心。但是也可以借喻治療行為,

h:fR1q8?l@f]O0心理学空间T\*yGoh Z

在治療師和來訪者只是通過人格面具和意識自我建立關係時,治療師內心會湧現很多情緒和幻想,尤其是負性的情緒,如憤怒、厭煩來訪者等等,這時候需要治療師能夠不斷覺察到自己心念變化,往往在治療現場要做短暫的類似出入息念的工作,不斷回到理想的治療師心態,如果治療師已經有嫺熟的自我分析能力,而且治療條件也允許的話,則可以通過自我分析自己的情結,經歷快速的“感應轉化”工作,有時時間和條件有限,需要治療現場默念慈心發送等語句,暫時克制自己的負性反應。“從來劣性難調制,猶得山童盡力牽。”心理学空间*P]#|v[e6lh d9H z

心理学空间"r,t oO@H6s:B,s;q \M5q

步驟3 赤裸-受制
4jD h9dO/j0

z0I'W!wG V[O0

N?Z xy0心理学空间1QF-M1kw*S*y {C:f

;l*g^;S#i-['|'Gv q0

zE`g$M9ms0

{U7bf N;Z.f4p0心理学空间 j Jl%k1\

eF6F)xD5g5Xw |0《玫瑰園》之象徵心理学空间r n8fD.I

心理学空间1h+R t#DLue

s7~9Eg1eM3l|c0

[4]!CM c4I2R-_01 裸體: 象徵著治療雙方人格系統中的非人格面具部分的相遇。這一向被成為“真實”自我的相遇,但是我反對使用“假自我”來指稱治療師的職業身份認同,而用”真自我“來指稱治療師人格的其他成分。

h0p Ev*|0

b2D4O.oaF02花枝和聯接: 花枝的”分裂性”顯然有所彌合,這意味著隨著治療師其他成分的表露,來訪者能夠更好地整合治療師的“好”和“壞”,收回投射,本來在鴿子上方的六角星消失,而花枝的形狀更加規整,象徵著自性開始融入治療現場。左手聯接的消失,象徵著移情-投射的回收,混亂溝通的減少,治療性空間的形成。心理学空间.n} [L,ww&z%fy

2f5M,o6j[;p1`w0一般來說,短程治療到此為止,臨床上大部分患者在此階段出現症狀的緩解,治療目標達到,一般大約12-20次。長程治療中,如果是神經症性人格組織者,此階段為第一次症狀緩解的達成,大約50次會面左右,如果是邊緣人格組織者,則為治療早期結束,治療同盟的危機消失,從50多次到100次不等。

1SR8Jqb"K)I*f0心理学空间O$|3K/WU L6U

《牧牛圖頌—受制第三》,“漸調漸伏息奔馳,渡水穿雲步步隨;手把芒繩無少緩,牧童終日自忘疲。”心理学空间4T q^7Am

,H"ag_*uQ'DK:\0隨著外在的治療同盟得以初步建立,來訪者症狀緩解。治療師的內心也逐漸發生變化,第一個變化就是能夠在大部分時間執行治療功能:對身心現象進行正念內觀,並且繼續進行分析判斷,“漸調漸伏息奔馳,渡水穿雲步步隨”心理学空间 V)DA3J8} j

心理学空间I8C[B%G7A

但是治療師仍然要保持警惕,因為下一步仍然有很多工作,持續進行自我分析,“手把芒繩無少緩,”警惕隨著色情性移情和抑鬱心態的侵潤,突破治療容器的事件隨時可能發生。心理学空间k'tN o@*{+Oc8r

心理学空间(K9s2ZMv5J7L-T

“牧童終日自忘疲。”一方面是說明瞭,治療師由於自身情結被過多啟動,以及被來訪者的無意識投射淹沒,很容易出現昏沈感、疲勞感和心靈死亡感,克服這些職業耗盡感是很重要的,另一方面,也說明瞭治療師需要“終日”學習充電。因為此類人格重整深層治療需要各方各面的知識和技能。以辯證行為治療和移情聚焦治療為例,這兩種療法幾乎覆蓋了心理治療領域大部分的治療技能和治療理論,但是即便如此,面對來訪者,仍然有大量無知的領域有待探索。

PX^`"~'?jsZ,d Zl0

!nqZ"|N/B F0步驟4 沐浴-回首
/eM*gSS"`L0

(WQ,N*i@J2}0

2UN#X(H3v0

/L6|,i |;y0心理学空间or&w4uJ8jv:\

\1U CJ kl8Y0

_0w.]2?4OV0心理学空间.a&X/?c:M@P

&T bSv7~4v3B}0心理学空间:[0GV$|nu[8n

心理学空间-M-k@@{1sl

《玫瑰園》煉金圖象徵詮釋:

&LfO ZZ {w;x0

B P%J!]i0Ttq01) 沐浴:這象徵著治療師的精神系統和來訪者的精神系統完成了對接,兩人聯繫成一個相互感應的整體。而這正是圖一的雙頭蛇怪的多種變形進化形式之一。

l*?+n4k!}2I/ow0

1RARX:u(y4Of?$e02)沐浴之水:水象徵著無意識,象徵著治療雙方除了在意識層面的聯接外,還具有無意識的聯接形式。

!Uo0T1E#w%}0心理学空间zE|(\sF+K

3 )三層六角浴盆:象徵著治療容器的正式形成,三層象徵治療性三位一體,六角如前,象徵”雙運“和變化週期性。心理学空间 OO.EHX)Y

)t?j/GR,nc0《牧牛圖頌——回首第四》,“日久功深始轉頭,顛狂心力漸調柔;山童未肯全相許,猶把芒繩且系留。”

^R zr+zQ0^)J+K0

,Z u D~SS Y!r] [0隨著治療師在治療現場再次修通自身情結,並且把憤怒、厭煩等負性情緒轉化成慈愛心和悲憫心,治療師體驗到自己內心的溫柔和溫暖。“日久功深始轉頭,顛狂心力漸調柔”。心理学空间3Z:dY.Ta6j { @

心理学空间REh2j]5aJ3C,gF

隨著治療雙方由技術性共情轉變為真實自我共情,治療師往往容易輕信自己和來訪者,甚至用“只要陪伴就有療愈”,“只要和自性聯接,一切就好”等話語進行自我欺騙,或者治療師過度自我流露,把治療關係變成普通朋友關係,或者一味滿足來訪者的“靈魂伴侶”移情(另我自體移情),這樣,會讓下一階段的色情性移情無法處理。心理学空间F4l5C:w"g k+h5{

wnR;XGs-[0所以比喻為“山童未肯全相許,猶把芒繩且系留。”治療師仍然保持治療框架和治療界限,雖然有一定靈活性,並且要及時分析各種正性移情。

z*F7E7ul0

h}8QxQy0步驟5:化合-訓伏
Oc%@A4_0心理学空间$e5H0[y1}8Y#_%y

7p.iF,E{f0

m K4g#Z9w#A*_0心理学空间2M6`GO4QS

!zHp/Ud0

$kU7v}D7H;C0心理学空间:d)c} V%{

6n0T/j nh0

&Ys"O ~cB(|J:T#w0

[3A L/uq(Q,a01 做愛:象徵著雙方的共情理解過程,從自戀性移情模式變化為色情性移情,而這時候俄狄浦斯情結被啟動,從而出現幻想中雙方通過性欲形式的融合。同時也象徵著雙運形式產生較高程度的融合。

0rwW%c2O4iH8P b0心理学空间?'J!B+~%f X

2 容器:容器變成了不規則的水坑,象徵著色情性移情再次突破治療容器,要求治療容器再次變形。心理学空间x'EJ0M1m O6B;r

心理学空间;|$_*Kt'z${

《牧牛圖——馴伏第五》:“綠楊陰下古溪邊,放去收來得自然;日暮碧雲芳草地,牧童歸去不須牽。”

u~Eq5Gsc l@O0心理学空间:cx QV%vph

色情性移情表面上看起來困難,其實主要困難來自於治療師,而不是來訪者。

(^f2F)B%\"d0

7zKw9p3U]ax5W't0大部分能夠出現色情性移情的來訪者,呈現的都是俄狄浦斯情結,青春情結或中年情結,準確地來說,色情性移情的出現,是人格重整到較為成熟階段的標誌。

4CY6k0J\(ktR'P0

I#Y4HN5}J0但是往往治療師自己並沒有能夠較好整合這些較成熟階段的衝突,尤其是近代中國人,在性欲超我,理想性愛關係的建構方面是一片空白。如果治療師能夠較好的整合性欲進入超我的禁忌和理想自我中,那麼治療師在面對來訪者性欲移情的時候,就可以保持“綠楊陰下古溪邊,放去收來得自然”,用一種自然而然的觀點看待來訪者的性欲和亂倫幻想。心理学空间k.LsSoF0K

心理学空间O4c&~7V*QDp0uV"K

尤其是如果治療師瞭解榮格、弗洛伊德等對亂倫的研究,就會自然瞭解到支配亂倫幻想的血緣力比多,是一種自然本能,能夠允許這些幻想內容出現,在治療師面前被講述,才能讓這些欲望“放去收來得自然”。

'hE+qc Qejc k.z0

)fg8{Kc-S0g0“日暮碧雲芳草地,牧童歸去不須牽。”這時候來訪者一般來說,已經不會在現實生活中突破治療邊界,而在幻想中突破治療邊界,治療師的心態可以用比較放鬆的心態來對待。

Jl9um~:Q3jFJ0心理学空间1V({? M/U%W^

值得注意的是,我們看到牧牛圖描述的心態往往比煉金圖和感應轉化的心態要前進一步。心理学空间Qbgp)u.R(J]

心理学空间LP2Z'deq7ej

如在感應轉化階段中,這裏是“應之以心”階段,治療師主要做的練習是悲憫心。而《牧牛圖頌》描述的心態則已經是平等舍心和喜悅心。心理学空间DZb*wL{n/L dYj

心理学空间'zfq"X6G6|9d

這是因為:

f5m3Ifi'UGD0心理学空间+H(k:In%W/At\

首先,治療師的心態的確是一方面和來訪者平行,一方面先於來訪者進入到下一個階段中,這樣才可能產生治療關係的“辯證張力”,促進治療關係的進化。心理学空间_"Zzj9\.S_.c

5~:B@+}gMic0其次,我們所使用的描述工具,無論是圖像還是語言,大多限制在一個線性因果鏈條中,具有能指和所指分裂的特性。而實際發生的治療過程則並非如此,我相信沒有一個人的修行或治療可以嚴格按照這些階段來進展。也許我們可以這麼來想像治療過程,它就像一個不斷轉動的大球,在轉動的過程中這些圖像不斷顯現在這個大球的表面,有時候可能幾個圖片同時顯現,有時候一個圖像可能覆蓋了整個球體。

z]o/o:`b+K(qL3Op2G0心理学空间 YF1X"h%G^2GFO

心理学空间4O/O1RvZ xOw

心理学空间 v'}l*c Gqx8am:L.pR

第三,在修行領域,《牧牛圖》描述的心態往往大致相當於《玫瑰園》煉金圖後10圖所描述的階段。當然,也有人認為,後十圖也只是頭十圖的一個變種而已。心理学空间HW m3m&V0i

R | D{`*M0心理学空间 yM'Lhj ?M

心理学空间ih1N1U1Z7z.m7K

'yl Ne f.^Y1Lt;|0

FY9_1hj j&D0心理学空间 Qh6b.y7gUS"G9b \
玫瑰園20圖

/Eo*?#\I!Q"E};Y0

1Pbo6J8|J/Rd0

0G/Mx)Xj,V;u)Wd5M"?`6@0心理学空间qDIF6cJS(i

步驟6死亡-無礙
9t"P*ZK YJZF0心理学空间t8mB4[e;j

r9N6E$q*@ T%F@ Yl0《玫瑰園》煉金圖象徵:

A1KQ/c:w^%n0

f+` g2o\ @RS4e:K01) 棺材: 治療容器變成四角形四層的棺材,象徵著在處理色情移情的時候,四大心理功能(理性-情感-身體感受-直覺)的辯證運用。

i,ZrO}QA1kSy0

5BB Cj^z02 )死亡: 象徵著治療雙方共同哀悼理想伴侶等具有重要意義的客體關係的喪失,進入Klein所說的“抑鬱心態”。死亡也象徵著舊有人格系統的終結,往往在這個階段來訪者和治療師的夢中真的會夢到自己或別人的死亡。

KLA1Rq(Ji4BlT0

6df8J6L2iS\X0《牧牛圖頌——無礙第六》曰:“露地安眠意自如,不勞鞭策永無拘。山童穩坐青松下,一曲升平樂有餘。”

~mHD8a/rF |0心理学空间)I;`z:W#ln3B2E1]'J

一方面治療師和來訪者共用治療領域的黑暗和抑鬱,一方面治療師知道這是長程治療中的“黎明前的黑暗”,治療師的心態是比較放鬆的,比較鎮定的,故“山童穩坐青松下”。而“露地安眠意自如”,是因為他看到治療已經正在正軌,而且來訪者內心的自我療愈機能(自性)正在穩定運行,”不勞鞭策永無拘。”,心理学空间3sM)d4Fz @~(y ?

Pv5S p4Ni4`0治療師開始內心祝福來訪者的成長,為此喜悅,有時候也要幫助來訪者看到其抑鬱和悲哀之中的值得欣喜之處,此時仍然保持和來訪者的一定程度的共鳴。“一曲升平樂有餘。”心理学空间r&j3Xx8z Hyd

hb.Uct"S0河合隼雄認為《十牛圖》的第六張《騎牛歸家》,象徵著“自我跟著自性走,完全放棄了對自性的控制。”從《十牛圖》的頌來看,「騎牛迤邐欲還家,羌笛聲聲送晚霞。一拍一歌無限意,知音何必鼓唇牙。」似乎也的確有此含義。尤其是“一拍一歌無限意,知音何必鼓唇牙。”,也象徵著治療雙方的和諧共振,治療師即便保持沉默也可以讓來訪者感受到共情理解。心理学空间NW?6s"Mn

心理学空间 J"u}B P:sL%T2o$o:u

&m3g+l&Wp l,@F6Y3_ z]0心理学空间(]1\5| x[PNyc$t"m


7Iy(Kr2z3l0《十牛圖》第六,《騎牛歸家》

#h b'N4}@LVE0

(H+~0]T4R#f0心理学空间Z#h}[oK-j

心理学空间/Y$A,s'i_3n

&UV9CmD3AVsei0心理学空间R0A:ew;c?

心理学空间#P Bx3n0q

T1Du9\U@} F0步驟7 : 靈飛-任運
n.r'af7o,UVY+R2?P\0

(ga sdpz)b0心理学空间V {f!|3acJp

心理学空间-mo!l#n8N8hO n7Y-|

心理学空间VMaz-V

3}#P Vy+p*c!cZ0

.l |elt0心理学空间Y3| Z@7M$g

心理学空间!RY aP#VE

《玫瑰園》煉金圖象徵心理学空间8T*m6y6QI$h ZH2mj[

心理学空间2t,DK?`rU

1)靈魂飛升 :象徵著分析過程從還原性分析為主,逐漸進展到擴充性分析,來訪者的超我重整,開始擺脫童年養育所形成的生命意義,尋找可以幫助自己超越死亡焦慮的生命意義,即自性化過程被意識化。灵魂飛昇也象征着自我(ego)上升,和自性(self)相聯繫。這会带着上层和下层的元素进行一次大的整合。这同样象征着对天真地自我中心主义的克服。心理学空间~B2V}(d[

心理学空间#P q(v] A

荣格把这个状态比作精神分裂性解离,在互动领域中,这时候的两个人会觉得极端的迷惑,双方会感到灵魂的丧失。荣格提出此图中的人虽然有两具肉体,但是只有一个灵魂,这反映了灵魂的本质是关系的功能。但是这时候灵魂还没有获得实体。这对应着治疗中出现解离以及现存的自我意识坍塌的过程。心理学空间9`CuO0RQ

g*w1\RJ5@0这个过程中需要小心,因为当患者觉知到集体无意识和精神性非自我的时候,容易出现精神病样状态的急性发作。心理学空间^6O9V$D*]x'{q

1PY:a*G0Kx4d0某些荣格学者认为在此阶段,患者的意识性自我发现了精神生活中尚有一个更高的存在,发现意识性自我并不是精神的主宰者,而是集体无意识的自性是主宰者,这导致了心理解体的症状。患者可能出现类似精神病的发作,出现意识化程度较低的状况,某些患者会体验到没有灵魂的感觉。这时候尤其需要治疗师的耐心、勇气和信念。

kG^u(wm(|:?1F0心理学空间;Zh(O }Q;| gm*S[

为了防止这种解体和意识完全崩溃的情况发生,荣格建议在进入无灵魂状态时需要通过神话学类比这种方法。心理学空间9a_a m"T K(b7{o

心理学空间']\%^+]bdL+c}*a/}

在此时,有些治療師会使用很多的对投射性认同的解释,但是,Schwartz-Salant认为,这些解释有可能被用来掩饰心灵完全失去联结的状态。分析师心灵的死寂感和无能感很容易被解释为是患者投射诱发的结果。这就把原型部分的内容简化为人际关系部分了。用炼金术的语言来说,这时候人际领域中双方感到没有灵魂,而个人内心感觉到和无意识失去了联系,是因为灵魂出窍升到了神那里。这是一种超越了自我的联合状态,这个阶段的投射性认同没有解释的价值,相反试图笨拙地解释只会徒取其辱。

P3H/g1Y wW nP,X0心理学空间.p$A'U5~|

2 )容器變成不規則的形狀:象徵著治療容器在進一步擴容。

U6G!CoX_0心理学空间$Nh-s b3f#PKy+i/f@ p|

牧牛圖頌,“任運第七,柳岸春波夕照中,淡煙芳草綠葺葺;饑餐渴飲隨時過,石上山童睡正濃。”

d9f*IEg:k$RU0

Y'p$tc6ar!}m8g0黑牛變成純白之白牛,象徵著來訪者和治療師人格重整已經初步完成,煉金術稱之為“黑化”到“白化”。心理学空间(Y7QJ"zY3b g.]

心理学空间-p.A/kEX%A/q6~v

這時候治療師下一步主要努力做到的事情就是“無為”,即“石上山童睡正濃”。類似於羅傑斯、拜昂描述的治療師,“無欲無憶”,從表面上看,他在治療室中成了可有可無的角色,這是因為他看到來訪者的自性本性已經被啟動,外在只需要提供一個“柳岸春波夕照中,淡煙芳草綠葺葺”的環境,來訪者自然可以自動療愈,到達“饑餐渴飲隨時過”狀態,可以在各種情景中保持本色。

P\cs-O!LJ W0心理学空间+x.w%siT7N B8Q1d+P

h.A,M;S&|M0

1lKRdYa0

7uUkx |v0

9gI5H;x8Gl0心理学空间"e0J3p\9Dq:}"D5[[

心理学空间M+X6L`I"M:S

心理学空间G2}e zMM'U

心理学空间v5e8W!]j4K7p.a+ci

心理学空间(Jk|s c2_N*RT)uN

心理学空间x;F?G;XH(u3f

心理学空间eG2lNf5pZ![n!W

s[:M8jT-M~ ~~'F+a0心理学空间} e3F\c~ o

心理学空间'vXyd!@

\9P){ c6y bn0心理学空间N NWa,pYv_l

步驟8:淨化-相忘
'u,X!S7j5](N!cS,F0心理学空间!QySCM

9U6{ W!`&t D0心理学空间.U7Gk _z6C Bn1h

心理学空间*v7yS8wp

9p:E@!h&~nG0

ID)Md0F/B~B0

kUc7W7hip1x0

5{3PNC*Y)b8C2Gm*~x;O0心理学空间9b*\}|sG

心理学空间0l{'OA E ^

心理学空间:i9A*~$b_

-nmRi6f:M0《玫瑰園》煉金圖象徵:

lr _)U$PBGW0

(Q+t&~+lhX0P,tp8AA~0甘露:象徵著智慧之水。它洗去抑鬱心態,隨著悲哀的出現,來訪者的智慧重新起作用,開始統攝整個人格。也不再繼續把治療師投射過智慧老人。這個階段往往來訪者還會原諒和寬恕父母及其他人帶給自己的傷害,有時候需要合併使用寬恕練習。心理学空间wP X H)x'? J E

心理学空间y#H^[4u-K

要淨化的東西主要是投射的內容,以及和他相對應的認同,正如榮格所言,“Mundificatio(纯化)意味着,正如我们所看到的,移走依附于仅仅是自然产物的多余之物,尤其是那些炼金师发现投射进入物质的象征性无意识内容。”(Jung , 1946 , para 486)

3[.N1m} S v'pmD#FFs0心理学空间V^g1wC^-w4B&B

《牧牛圖頌——相忘第八》:“ 白牛常在白雲中,人自無心牛亦同;月透白雲雲影白,白雲明月任西東。”心理学空间 Mu0xI,K rY!c]%H!Wz

`1V+oTc%t0治療師已經做好相忘江湖的準備,開始進行平等舍心的修習。這時候煉金術中“白化”階段已經進展到頂點,以白雲中白牛為象徵。在治療師和來訪者的會面過程中,表現為雙方都可以迅速地開展分析過程,分析成為一種下意識的過程,甚至在夢中出現自我分析或者出現較多的清明夢。“月透白雲雲影白,白雲明月任西東。”心理学空间6Q S\:C2Gd

B)hah"P\ w0治療師同樣也需要淨化自己的投射,尤其是對“理想來訪者-理想治療師”這種關係配對的投射和認同。當然,治療師還需要淨化的東西,還包括自己的認識論、世界觀、影響自己的時代精神,如科學主義者需要看到自己過分執著于理性和感知的心理功能,而人本主義者需要看到自己執著于情感和直覺的功能,還有人執著于“身體”-“心靈”兩分,或執著于它們完全沒有分別,包括執著于語言的、執著于意象的、執著于身體技術的、執著于中國文化或美國心理學的、等等各種執著,乃至意識到象徵符號體系的能指-所指的兩分所造成的各種二元論的執著。正如《牧牛圖》中若隱若現的圓月和北斗七星所象徵的,治療師雖然已經部份地能夠和自性以及自然之道聯繫,但是這種領悟仍然是部份的,不完整的。心理学空间B l |ma!a0\

7jxY^}ND U0心理学空间YC1kh"~,@/Ec

1`kr U j0步驟9:靈歸-獨照心理学空间 h-L0qPP~&|

3\Y_Y Q\z9p0心理学空间D x,v(B(X*i8{} c

@F"u*R#PS0心理学空间8t0P5Nw6d/L!~

G+q#k:voP.z"N o0心理学空间] tQ9q6n0^

《玫瑰園》煉金圖象徵:

J6TH fX}e3R0

WU3[;M]01)靈魂回歸:象徵著來訪者人格重整的完成,也象徵著治療由還原分析全面進入擴充分析。

,Q8Fk Ch0心理学空间g*l6v(J?6d;H"`

2)兩只烏鴉:象徵著分裂的仍然存在,但是這一次是要處理的分裂不是病理性分裂,而是正常的、心理發展過程中必然出現的分裂,如意識和無意識的分裂,自體表象和客體表象的分裂,男性身份認同和無意識女性(阿尼瑪)的分裂,或女性身份認同和無意識男性(阿尼姆斯)的分裂,以及自我和自性分裂,乃至無意識中的各種分裂,如人格面具和自性的分裂,英雄原型和母親原型的分裂等等。而這些正常分裂、治療性分裂乃至超越性分裂並不是治療要消除和克服的,顯然是要與之遊戲、共舞的,正如《信心銘》所言,“二见不住,慎莫追寻……二由一有,一亦莫守……一空同两,齐含万象。”心理学空间*M`3B*YF_:b

心理学空间tf1O#pY3Bl

《牧牛圖頌——獨照第九》:“牛兒無處牧童閑,一片孤雲碧嶂間; 拍手高歌明月下,歸來猶有一重關。”

\,^.dv_!Q0

$[q4y2V-FJ u s!O0治療師在心中已經和來訪者徹底分離,正如平等舍心中所描述的,兩人的關係,從現實意義上,是恢復到沒有做治療時的“無關系”之關係。治療師再次把原本屬於來訪者甲的時間空出,獨自一人等待下一個來訪者乙的到來,即“牛兒無處牧童閑,一片孤雲碧嶂間”心理学空间"v%i!@9\Mhl

u5_0D'n0TN d0?0治療師心中是平靜的喜悅,“拍手高歌明月下”。

c6A ]1@'i0心理学空间C3V#dU]/{

但是這並不等於分析的結束,“歸來猶有一重關。”這重關就是治療師如何修通自己的內心的”來訪者意象“或”病人意象“,以及和之相連的“療愈者意象”,也就是治療性的二元對立。正如Klein所言,正是治療師的投射,才造就了治療的成功,而治療的真正結束,也意味著治療師要收回自己的投射,也就是把來訪者投射為一個需要幫助的“病人”或“弱者”,而自己認同“治療者”。治療師要了解到自己心中的慾望,如何促進了治療的進展,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到自己何以需要來訪者,要問自己,某個具體的來訪者如李離,“他的出現是要來療愈我內心的何種情結和創傷?”心理学空间:E6l1ah-a ?Y

心理学空间w z.E"haB@

k xbAW9l0心理学空间3s%R!QXE


/~]W&B+p0十牛圖八 人牛皆忘 十牛圖九 返本歸元

:uRm2N'}sa_;[ cG#?j0心理学空间:y-Q*tY(Of-YW

在總結《十牛圖》時,上田閒照認為,圖8到圖9,反應了“死後復生”的過程,恰好和《玫瑰園》的圖形含義有對應,但是提前了一步,而河合隼雄認為,這裡象徵着我們體驗到“石頭的意識”和“植物的意識”。心理学空间| x6b+{6q7[#{(y

jKLdj V6|~ R0

bw Zi/~5^+u d0

Ou/a.|X9w {0心理学空间(ef)Xz] P

心理学空间Z XBI.G+L@$D|*J

v[&B`P!g\(u0心理学空间}@v-u6b9LA0e.M`N

步驟10 : 重生-雙泯心理学空间a;A1h l'P!| Zqe
心理学空间3mPP3k/X*[7z9Ds:@fl

s2}@3gOMv0

g7z2q f)t0心理学空间i}k Y SXDK!B h@

心理学空间mu4Jg8?

.{9jT]7O*Z#i:o2d7i~0《玫瑰園》煉金圖象徵:

x[3T(Be-Ds0心理学空间yXe1N_'rY*W

1)陰陽人,象徵著陽性原則和陰性原則的合一。

YS"rxN&qjg0

s&U&i2J(CHA?02)翅膀:象徵著心靈的自由和正常自戀。

)`%oa?1C-M5z2dA"_0

U;w;ZbQo,X03)聖杯:象徵著治療容器的內化心理学空间)[o @~ bDCT

ON qS%N%~B&ndH04)右手聖杯中黑白紅三條蛇:象徵著三種心靈功能,直覺、情感和身體感受,它們被分離出來,和象徵意識自我和理性的右手結合在一起。

q1d4cYxi0心理学空间D0h_f?WR,n4h4T

5)左手的金蛇,象徵著智慧,它和象徵無意識和本能的左手相互聯繫。心理学空间$_1J~Z kh

qcD5x-^`F9\06)腳下的月亮:象徵著無意識能夠被融攝,

nY#nOR uf0

gN*A2vi-U:Y07)烏鴉:象徵著本能力量,尤其和死亡和平相處。心理学空间[V&pkVV_s

w,PS h4bM0《牧牛圖頌——雙泯第十》:“ 人牛不見杳無蹤,明月光含萬象空; 若問其中端的意,野花芳草自叢叢。”

/ke._ `}(B9P0心理学空间;[7w%u$G(vx`

 雖然面對面的分析已經結束,來訪者的自性化過程已經得到充分開展,自性化的意識和無意識可以協調開展。但是,正如來訪者在日常生活中開展自我分析一樣,分析師的自我分析也應在分析結束後繼續進行,正如榮格所言,自性化過程會持續終生,乃至在人死後都在繼續進行。心理学空间k(d_`Q v.T

心理学空间2V9H;j%@ gQ

“人牛不見杳無蹤,明月光含萬象空;”可以用來借喻治療關係的空性,治療之所以得以開展,前提是治療師心中有“療愈者-受傷者“”意象配對,也便是治療師認同了來訪者原型,而把“受傷者”意象投射到來訪者。來訪者則反之。正是這種交互的投射-認同,構建了治療關係的基礎。心理学空间QGkD n

z'N[:e B e0而無論療愈者意象還是受傷者意象,它們都沒有固定的實質和固定的內容,根據各種學說各種流派以及各個具體的人有不同的界定。心理学空间Hf-j[.[%e'e~6V

心理学空间 Kf]G_v0|F

而且,在治療過程中,這種角色配對會發生逆轉,治療師會發現,自己之所以會被來訪者打動,起源於自己內心的各種情結和來訪者一一對應,原來自己也是受傷者,也是病人。治療的過程既是治療來訪者自己內心的創痛,也是治療治療師自己內容的創痛。心理学空间']!N F4TP

d ]jv%V\0而療愈的關鍵因素在於發現彼此精神系統中的“明月光含萬象空”,即是能夠包容萬物的不穩定性、無常性的空性智慧,自性之光。心理学空间%D0L9W&kj nV y0X$i

xG9[N l0“若問其中端的意,野花芳草自叢叢。”這可以借喻為治療師首先能夠意識到我們在工作室中看到的來訪者甲,和我們在夢中遇到的張某某,在心理意義上有類似之處,我們每個人都是在和我們心中的某個來訪者相處;其次,治療師也能分辨清楚自己是看到的來訪者是自己帶著分析理論眼鏡看到的來訪者,來訪者的個性中有非常多的成分是超出目前的治療經驗和治療理論的。而治療的療愈產生,主要來自“野花芳草自叢叢”的大自然,及自然的精神產物之一的自性。

2ZIMg(H2{0心理学空间p!e1Q)hJ+K^Y

心理学空间CVqK'a `$dG@

7 結語:你能用這把尺子把《十牛圖》分為三段嗎?

.ZO8GCJ&v2h8d]0心理学空间O*Z!Rc"H9O-J,h

任何學術論文,其包含前提都是通過理智和語言的運用,我們可以呈現、把握和傳遞精神系統的規律。

8l#Dykr1In:D0

9_!NLUK&J1^0但是,這個理論前提成立嗎?心理学空间%E,@,Y)o6R

BW0usd%qn"y)C0在準備寫作此論文的過程中,我做了一個夢:心理学空间u3z B+GcC

心理学空间0`+]6mp/TmP$Na

夢中,我進入到一個白光閃耀的空間,我面前有一張藍底四方形的沙盤桌,裏面盛著白沙,正在我觀察沙盤之時,一條長方形的尺子閃現在沙盤之上,它閃著金光,超出了整個沙盤一大截,此時,空中傳來一個聲音,“你能用這把尺子把《十牛圖》分為三段嗎?”心理学空间kza A&JP8N$k

/n(V+w6e.N V0這時我看到空中似乎有一條光流在流動,其中不時閃現出《十牛圖》的圖像。

'H:Yi5uh[r3h0

/V ^zpJcF$r0我很困惑:一把尺子,怎麼可能把那個流動的圖像分成三段呢?

y N/Dk^&Bp7A0

_"s:gq2H0正困惑的時候,這件事情居然在我眼前完成了,尺子和光流合成了一體,三段完成了,可是我仍然無法描述它是怎麼完成的。心理学空间(r%\d3Oc)c9t

心理学空间Zo%M.L(o#d$O,mG

在一片愕然中醒來,第二天早上我把這個夢告訴了我分析師,他聽了大笑,說,”這個夢好像一個公案!”

A;c+]H#JF Gzu0心理学空间9mCv1Y nqPy

迄今為止,我們都還無法完全理解這個夢的豐富含義。

.?S4w(FtHG/WD:w|0

"p;V*B!R.c7N0但是至少有一點,是可以確定的——

4GS2d8v'q `WYO0

N'yZ4wD2@0分析如同禪修,在絕對意義上,是沒法以一個固定不變的尺度來衡量、評價此過程的每一個細節的。分析過程中所面臨的千變萬化的精神現象,也超出了我們學界目前的理論框架所有包容的範疇。

+]$[g ?/MX;oL#zx0

7PE#mB#]$?I(sPV0但是,在相對意義上,如果我們不把我們的理性、語言和理論,當做是一個控制、束縛、指揮精神系統浩瀚大海的國王,而是把它化為一葉遨遊四海的扁舟,就可以讓我們自己和這精神的宇宙融為一體。

8j:V#xOLSW(mx0

&G/mfA9C4L.N)D0心理学空间7\ a/D9[6?d

心理学空间0DM lG&Gx

vR0{@ m~0心理学空间 X5U%D-tW h

T6Z1ofL9m0

(Z\Y_1t0參考文獻

8?-ld_ I,f0心理学空间)i-e['t&mU

河合隼雄著,鄭福明,王求是譯,2004,佛教與心理治療藝術,臺北:心靈工坊出版社

8o7iR9Gd0

5}'X#gb&fC A"o0申荷永,2001 ,中國文化心理學心要,北京:人民出版社心理学空间8^/V \0L9E+uW'dZ

心理学空间4[8?-S3_F ]0T

申荷永,2004a , 心理分析:理解與體驗, 北京:三聯書店

$CO*z%a7Ay [8}"O0

)_#zJ"I],B'G9a&c0TF0申荷永,2004b,荣格与分析心理学,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心理学空间NBT-Z2Dc6g

4v^0}1n.f1W4YR?gc5S0申荷永,2012,心易八法,澳門城市大學博士班課件

:V4hS l ~#g H0

| WS1{?N0 Buddhaghosa,B., Trans.Ñáóamoli, 2010,The Path of Purification (Visuddhimagga) 4th , Buddhist Publication Society.心理学空间hx(f.ut5v Z~k

心理学空间 O+h2ajR

Germer,C.K., 2009, The mindful path to self-compassion :freeing yourself from destructive thoughts and emotions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1c*yg2v)O*\0

iNfeg9s1P0Neff , 2011, Self-compassion : stop beating yourself up and leave insecurity behind ,New York. HarperCollins心理学空间mjRk$f{1p&O4EY

心理学空间 z2J!MZ_zl)NP+i

Jung, C.G.1946, The psychology of the transference. Coll.Wks.16

W|3dfH`2F%jK0

] v9Jn0B ?'k r({0Schwartz-Salant ,N.1988, Archetypal foundations of 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 Journal of analytical psychology .33, 39-64心理学空间w,Z-n+dw

$aV] rc.~qVMP O0Schwartz-Salant , N. 1989, The borderline personality: vision and healing, Willmette, Chiron Publication心理学空间b%[-A:p-B'n `4xQ

UVu[#l#h5o0Spiegelman ,J.Marvin and Mokusen Miyuki , 1985 , Buddhism and Jugian Psychology , Phoenix , Ariz: Falcon Press

'ei4emR0

T Jb.p9~I0Tansey, M. J., and Burke,W.F., 1989. Understanding Countertransference: From 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 to Empathy. NJ: Hillsdale, The Analytic Press.

d\:JKW0------------------------心理学空间 p@%Q yx!aV&}

原文下载地址:http://ishare.iask.sina.com.cn/f/63217831.html心理学空间Z5n&Cg9Sd)A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慈悲喜舍 心理分析
«关系精神分析、治疗同盟及短程关系疗法 专业文章
《专业文章》
母爱缺失与慈悲认同»
延伸阅读· · · · · ·

 李孟潮

李孟潮

李孟潮,个体执业者,心理医生(精神科主治医师),精神分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