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判断的准确性:特质特性的作用
作者: 陈少华 / 12678次阅读 时间: 2013年10月11日
来源: 心理科学进展 2013.8 标签: 人格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g s3cl'i;Fm;p0人格判断的准确性:特质特性的作用心理学空间L;A`L.@pw-_T-H

Gw:_!]6i4i0作者: 陈少华 吴颢 赖庭红

5Bm E2K0N Rq-g0心理学空间w0g3}J _|&S@

来源: 心理科学进展 2013年08期心理学空间/L3Y9L@L.uPw

心理学空间^!?R4x\SCKy

摘要: 特质特性是影响人格判断准确性的重要调节变量。已有的研究表明,可观察性高的特质容易判断,判断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也更高;特质的可评估性干扰了自我知觉的准确性,与中性特质相比,可评估性特质的自我—他人一致性更低;与清晰特质相比,模糊特质的自我—同伴判断间的一致性更低,且随特质模糊性的增加而递减。不仅如此,特质特性经常与其他因素如熟悉度交互作用于人格判断的准确性,在考查特质特性的作用时,必须提高研究的生态效度,将该变量与特性匹配、特质分类、个体差异及文化差异等因素综合起来考虑。心理学空间 yEUorBli

心理学空间D9iA5m w4\G |,u9TV

关 键 词:人格判断 准确性 可观察性 可评估性 模糊性

:e;|$E)|%B3|6T9I0心理学空间p{f+o1C{O

1 作为准确性调节变量的特质特性心理学空间SG\*k*J%~$S

心理学空间3qT!]R4~B*nF.Fg

1.1人格判断的准确性问题心理学空间Q wG-w*y8r f

心理学空间Q#k:M6W tQ,b#[0\u

人格由特质(trait)构成,人格判断(personality judgment)实际上是对人格特质进行评估和判断,人格判断的准确性则是指人格描述符合所描述对象的真实属性的程度,亦即判断者的评估与判断目标真实人格特质相吻合的程度(Funder,1999)。人格判断的准确性关注两个基本问题:其一,是否准确?其二,何时准确?问题一与准确性的标准有关,问题二则与影响准确性的因素有关(Funder&Dobroth,1987)。关于准确性的标准,研究者通常采用两个指标:(1)判断间一致性(inter-judge agreement),指不同判断者对目标人物判断的一致性,包括自我一他人一致性(self-other agreement)及他人-他人一致性,后者又简称一致性(consensus),一般而言,一致性越高,判断越准确;(2)行为预测(behavioral prediction),如果一种人格判断能够有效预测行为及与行为相关的生活事件,那么这种判断是准确的(Funder,2012)。由于在具体研究中行为预测不太容易操作,因此研究者普遍采用一致性的标准。心理学空间z hDLsq sj

6O2jlU2b|0关于影响因素,根据Funder(1995,1999,2012)的现实准确性模型(realistic accuracy model,简称RAM),准确的人格判断必须经历四个阶段:第一,判断目标必须表现出相关(relevance)行为,即行为可以为相关特质提供信息;第二,这一信息对判断者必须是可用的(availability);第三,判断者必须能够察觉(detection)这一信息;最后,判断者必须正确利用(utilization)这一信息(如图1)。当且仅当相关的行为信息是可用的且被判断者察觉时以及判断者能够正确利用这些信息时才能获得准确的人格判断。Funder还指出,一个完整、准确的人格判断至少要考虑四个因素,他称之为四个主要“调节变量”:良好的目标(good target,即目标的可判断性)、良好的特质(good trait,即特质的特性)、良好的信息(good information,即信息的数量和质量)以及良好的判断者(good judge,即判断者的能力),它们通过影响RAM的一个或多个阶段来影响人格判断的准确性。

,s RB$K-p(O0
心理学空间1PH s5Efk,E|n0X,\%Z4Xf
图1 现实准确性模型(RAM)(资料来源:Funder,2012,p.6)
心理学空间*f"fl/L+RW

1.2特质特性对人格判断的影响

j+sP.a+O ^OP5r0

7^%}!Qz2w"x G/W0在现实准确性模型中,良好的特质是影响人格判断准确性的重要调节变量,它决定了RAM中行为与特质的“相关性”以及信息的“可用性”。有些特质(如“好交际”)比其他特质(如“思考风格”)更容易准确判断,是由于特质的“可见性”(visibility)所致;一些特质(如“责任感”)比另一些特质(如“外倾性”)更容易产生偏见,源于特质的社会赞许性(social desirability)。Funder(2012)认为,那些更容易看得见的特质(如“健谈”)可用性更强,也更容易察觉,因此判断的一致性更高。作为联结判断者与判断目标的纽带,特质具备的属性或特性(property)决定了良好与否,并直接影响到知觉者判断的准确性。正因为如此,近年来,特质特性成为判断准确性研究的焦点(John&Robins,1993;Funder,1995,2012;Vazire,2010;Connelly&Ones,2010)。本文将在概述特质特性对人格判断准确性影响的基础上,具体介绍了可观察性(observ ability)、可评估性(evaluativeness)以及模糊性(ambiguity)三种特质特性在判断准确性中的作用及其研究进展,指出了该领域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心理学空间 YZr9Bs E1}

心理学空间re$V6?kQ1}4^0V4Lk

无论何种特质,我们总能按照特定的维度和特性进行分类,例如,根据特质是否有明显的外部行为表现,可以分为内-外在特质,如“焦虑”属内在特质,“幽默”则属外在特质(Funder&Dobroth,1987)。又如,根据特质受喜欢的程度,可分为高一低社会赞许特质,研究表明,“智慧”和“责任心”是赞许性最高的特质,“愚昧”和“不可靠”是最不受欢迎的特质(John&Robins,1993)。研究还发现,在评估自己或亲近的他人时,人们倾向于使用那些高赞许词汇,如“能干的”,有意回避那些低赞许词汇,如“自私的”(Myers,2012)。此外,依据特质指代行为的数量不同,可以分为模糊-清晰特质,模糊特质能够用来指代宽泛的行为、习惯或造诣,如“有才的”;清晰特质仅用于指代有限的行为,如“整洁的”(Hayes&Dunning,1997)。对于那些指代不明、模棱两可的特质,知觉者在理解时容易产生分歧和不一致判断。在大五人格因素中,任何一个因素都至少具备两种特性,如外倾性的可观察性高,可评估性低;神经质的可观察性低,可评估性低;开放性的可观察性低,可评估性高(Vazire,2010)。由于特质具有不同的特性,因此一些特质的判断间一致性可能比另一些特质更高。心理学空间:D-e~ c#Y2J&M

心理学空间|0^j!vbT5Zu?

1.3人格判断准确性的不对称心理学空间*q V5s+b.v

-b K.W,jR~*t,UY v r4q0从某种意义上讲,特质特性是影响判断准确性的核心因素,这不仅因为不同个体对相同特质的判断不一致,而且同一个体对不同特质判断的准确性也不一样(Realo,Mottus,&Kuppens,2010c)。一般而言,个体判断那些反映内部状态的特质比有外部行为表现的特质更困难,例如,外倾性有明显的行为表现,它比神经质(很难从外部表现推断)更容易判断(Watson,Hubbard,&Weise,2000;Human&Biesanz,2011)。研究表明,在大五人格特质中,外倾性的判断准确性最高,宜人性的最低,准确的判断取决于高的可观察性和低的可评估性(John&Robins,1993);自我和同伴对清晰特质的判断比对模糊特质的判断更准确(Hayes&Dunning,1997);即使只有少量信息,可观察性高的特质容易判断,可观察性低的特质很难判断(Vazire,Naumann,Rentfrow,&Gosling,2008;Borkenau,Brecke,Mottig,&Paelecke,2009)。不仅如此,在人格判断中,自我与他人在感知判断目标信息时有不同的优势:对于内在特质,自我的判断更准确;对于外在可观察的特质,他人比自我更有优势,由此导致了人格判断准确性的不对称。心理学空间6q/xu|9c1W:I`6G

6p%z ]]*d _R-jHy01.4与其他调节变量的交互作用

#]~/Bfr K0心理学空间#o!wM1\DO(D EY)f

在影响人格判断准确性的四个调节变量中,特质特性是一个相对客观的因素,不同个体对相同特质的判断理应一致。然而,分析中我们发现,特质特性实际上与判断者和判断目标及两者的关系质量等主观因素密切相关。首先,由于认知能力、兴趣爱好、生活阅历等个体差异的影响,不同判断者对相同特质的理解不同,产生的意义不同,因此对判断目标的评定结果也不一致。其次,正如Funder(2009,2012)指出的那样,判断目标在“可判断性”Gudgeability)上存在个体差异,有些目标的行为仅显示有限的特质,有些目标则很“透明”,这种透明度与特质的可观察性相吻合。对那些比较“透明”的目标,不同判断者之间比较容易达成一致(Human&Biesanz,2011)。最后,特质特性和判断者与判断目标的关系质量(relationshipquality)有关,对于那些可观察性高的特质,即便是陌生人也能做出准确判断;对于赞许性高的特质,自我一朋友评定的一致性较高(Park&Judd,1989;Paunonen,1989;Vazire,2010)。换言之,特质特性与熟悉度(acquaintanceship)尤其是关系质量常常交互作用于人格判断的准确性(陈少华,赖庭红,吴颢,2012)。心理学空间P1c,F2M DL:z

G,yD:K2?D V0心理学空间q-N }I V

9~ \4y-}'in5P^02 可观察性与判断的准确性

3x9b#y/@@0心理学空间 E7~LEA5V c

2.1可观察性的早期研究

'Y*oz*^4U&t0心理学空间&R&B#NB NF

在人格特质中,有些特质容易被觉察,可观察性高,而有些特质常用来描述人的思想、感受或品质,这些特质的可观察性低。可观察性与可觉察性(visibility)、可确认性(confirmability)和可利用性(availability)有本质联系,这些特性经常用于解释为什么有些特质比其他特质的判断更一致(Tausch,Kenworthy,&Hewstone,2007)。研究者很早就注意到,有些特质更容易被知觉者准确地做出判断,Estes(1938)发现,个体对抑制一冲动的判断比对客观性一投射性的判断更准确。Funder和Dobroth(1987)指出,下列情形中某种特质更容易观察到:①容易发现证实和证伪它的行为;②此类行为在许多场合都会出现;③一些证实行为必须以这种特质为基础;④这类特质感觉上很容易判断。研究表明,由于外倾性与社会行为直接相关,因此比较容易判断;神经质很难观察到,因此不太容易判断;知觉者对这两种特质的差异普遍比较敏感,判断间一致性与特质的可观察性有中等程度的正相关(r=0.42,<0.001)(Funder&Dobroth,1987)。随后的研究也证实,更容易观察到的特质其判断间的一致性也更高,研究者通过陌生人判断100个Q分类项目检验了这一效应,结果发现判断间一致性与可观察性的相关在0.25~0.43之间(Funder&Colvin,1988)。

c'{[mO7k9v*N0

jj M?xD+w~lt02.2自我-他人知觉不对称的成因心理学空间{IA'cf f

心理学空间#ge8}@Uye*Bv

在Funder(1995,1999)的RAM中,判断的第一个环节就是相关性,即判断目标必须表现出与特质相关的行为。可观察性高的特质判断间一致性更高,意味着同伴评定不仅基于社会声望,而且基于对行为的观察(Clark&Paivio,1989)。特质的可观察性是导致自我知觉不同于他人知觉的重要原因,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oZ;e$n M)oQ3H M0

A/U-I;}-sRb!}0(1)在知觉自我时,人们更看重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而不是行为;在知觉他人时,更看重行为而不是思想和感受(Pronin,2008)。Malle和Knobe(1997)认为,人们比较关注自己内在行为(思想和情感)而不是外在行为,在解释他人行为时则正好相反。这就是为什么即使有大量行为证据可以利用,观察者仍然无法准确察觉抑郁(取决于思维和情感模式而不是整体行为)这一特质的主要原因(Mehl,2006)。

%h'b)V6_.c8NZ;S~p0

u4^1@"Ow-@jzE0(2)当特质与行为相关时,对思想和情感的依赖可能会降低自我知觉的准确性,这是因为大量的思想和情感信息会掩盖可利用的整体行为信息,并使得知觉者忽视这些信息。但是,此种情形只存在于自我知觉中,对他人知觉则不会产生类似的效应。这种信息的不对称导致了准确性的不对称,结果使得自我对内在特质的了解比他人更多,他人对外部特质的了解比自己更多(Vazire,2010)。心理学空间t/g,d!J$qgxn*g

b2Z9pbn(knE0(3)从理论上讲,尽管自我能观察到自己大多数行为,但是不可能察觉所有行为,因为一个人的身体特征及行为表现在自己眼里不如在别人眼里那么明显(Andersen,Glassman,&Gold,1998;Malle&Knobe,1997),这就是所谓的“旁观者清”。此外,有些行为表现(如面部表情)自己无法直接观察到,因此在处理这类可观察行为的信息时,他人比自我给予的权重更多。研究表明,特质的可观察性与同伴一同伴及自我一同伴一致性正相关(Watsonetal.,2000)。心理学空间1O$`W @8s@]y$D7{v

`#[m%zE%?02.3可判断性:可观察性还是变异的作用?心理学空间/CP3@(x'c7]

心理学空间H m0\\C i0]i}

如果特质确实存在可观察性的话,那么是否意味着有些特质比其他特质更容易判断呢?一些研究发现,外倾性的确比神经质更容易判断(Connolly,Kavanagh,&Viswesvaran,2007;Hall,Andrzejewski,Murphy,Mast,&Feinstein,2008)。元分析表明,观察者和自我评定矫正后的a系数与评定者内部一致性信度的平均相关,外倾性为0.62,明显高于其他四种特质(开放性为0.59,责任心为0.56,神经质为0.51,宜人性为0.46)(Connollyetal.,2007)。然而,对于是否存在“可判断性”的特质,Allik等人(2010b)提出了质疑。研究者在672名年龄在18~87岁的被试中检验了这一假设,结果发现,在大五人格的30个分量表中,自我-观察者一致性从0.38(O3:情感)到0.57(E5:寻求刺激)不等;这些分量表总分的标准差可以解释一致性系数中大约50%的变异,分量表得分的个体差异越大,自我-观察者一致性系数越高(Alliketal.,2010b)。研究还表明,标准差大的特质,判断间一致性高的可能性大;得分在平均分左右变异小的特质,判断间一致性低的可能性大。分析证明,在矫正特定范围效应以后,外倾性的判断间一致性并不比其他四种特质更高。可见,外倾性的判断间一致性高部分原因是因其分量表标准差比较大导致的。从本体论的角度看,在人格特质评定中,某些特质(如容易观察的特质)比其他特质的可变性更大。可以假定,在矫正总分范围以后,特质的可观察性在判断中的优势会消失,这是因为大五人格特质之间可能并不存在本质上的差异,因此判断间的一致性趋于相同,至少当判断者对目标非常熟悉的情况下是如此。

E-xpC;lv6m0心理学空间7_Tw [3Aq'NE;Z

S$O E4Al&Y)p?bV0心理学空间!W!Ake~Z

3 可评估性与判断的准确性

"qA[?2se0心理学空间"T&N8ET.Q {(G5t:r

3.1社会赞许性的影响心理学空间'bu8Q ^em

9@f-cG.qg ||1w.|0特质的可评估性反映了特质在社会赞许性中是可评估的两极(高赞许或低赞许)还是中间,其测量通过9点赞许性量表中从中性特质的5.0中值到两极特质的距离绝对值评定。可评估性高的特质是那些与重要的社会价值取向有关的特质(Connelly&Ones,2010),研究发现,“愚昧”和“认真”是最具可评估性的特质,“冲动”和“健谈”是最不可评估的特质(即中性特质);与中性特质相比,可评估特质的判断间一致性更低(John&Robins,1993)。这一结果与动机性因素有关,因为人们往往会将自己看得比同伴更优秀。在判断特定目标时,一个人的动机会影响到他关注的信息(察觉)以及对信息的解释(利用)(Vazire,2010)。自我知觉与他人知觉之间主要的动机性差异是自我卷入(ego-involvement)的程度,当特质涉及个人的感受或价值观时,自我知觉容易受到歪曲(Vazire&Mehl,2008)。在判断自己时,可评估性高的特质比中性特质包含的自我卷入更多,而在判断他人时自我卷入较少,因此,可评估性对同伴判断的影响更弱。可以预测,可评估特质在自我知觉中比在同伴知觉中产生的偏见更多,这会降低自我-同伴一致性。研究证实,对于中性特质,自我-同伴一致性最高;随着特质的可评估性增加,一致性逐渐降低;自我-同伴一致性和特质赞许性之间呈倒"U型”曲线,这种相关在同伴-同伴一致性中较弱(John&Robins,1993)。

SW$`1v\9p0心理学空间to#K:@2mV-?

3.2自我保护动机与准确性心理学空间*E{&t/H7C U3{U

8C/g:yunK2G%\q0研究者指出,自我保护动机对自我知觉的准确性会产生很大的破坏效应:在可评估性特质的知觉过程中,自我保护动机干扰了人们对现实的知觉能力(Vazire,2010)。研究表明,身体吸引力(一种高的可评估性特质)的自我评定明显不如朋友的评定准确(ra=0.18vs.0.35)(Vazire,2006)。根据这一证据,我们认为,自我知觉主要是受自我保护动机的干扰而不是受他人知觉的干扰。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特质的可评估性对他人判断的影响比对自我判断的影响更小,其证据来自可评估性对自我-他人一致性和他人-他人一致性影响的研究。事实上,如果自我保护动机歪曲的是自我知觉而不是他人知觉,那么特质的可评估性将与自我-他人一致性而不是与他人-他人一致性的降低相联系。这一假设得到了John和Robins(1993)的支持,研究发现,可评估性与他人-他人一致性的平均相关为-0.32,而与自我-他人一致性的相关为-0.53。Vazire(2010)的研究表明,对那些可评估性高的特质,如智力和创造性,他人判断比自我判断更准确。与特质的可观察性一样,特质的可评估性加剧了自我知觉与他人知觉在准确性方面的不对称。心理学空间c `-oXc O/Q \3M(q

心理学空间${ ZY5K"lc4O

3.3自我服务偏见与熟悉度心理学空间LlT.l G6?w YI

心理学空间:zy@Y`9Uj h

现实中,人们往往以自我服务(self-serving)的方式进行特质评定和人格判断(Dunning,1999),受积极错觉(positive illusions)的影响,个体习惯于认为自己比别人更积极、更优秀,在评定自我时也更倾向于使用那些社会赞许性高的特质词(Pronin,2008)。与客观行为(如“冲动”)相比,主观行为(如“有教养”)的评定更容易产生自我服务偏见。研究表明,学生在“品德”方面比在“智力”方面更可能将自己评为优秀(Myers,2012)。然而,一项大规模的跨文化研究结果显示:由自我评定的神经质和开放性更高,由他人评定的责任心更高;与他人评定相比,人们认为自己的情绪更积极,更喜欢寻找刺激,但没有看起来自信(Allik,Realo,Mottus,Borkenau,&Kuppens,2010a)。这一结果与自我服务偏见具有文化普遍性的观点不完全一致,研究者认为,人格判断中自我和他人评定的差异不能简单用特质的社会赞许性来解释(Malle,Knobe,&Nelson,2007)。

{iy._Q/N{0心理学空间`4j*j4[:L']%Z

如果一种特质是可评估的或社会赞许性的,那么自我评估与熟人评估所受的影响是否比陌生人更大呢?熟悉度在可评估性与判断准确性之间能否起调节作用呢?可以假定,在对特定个体的人格判断中,熟人比陌生人产生自我服务偏见的可能性更大,因此,当评定者与判断目标很熟悉时,与可评估性相关的自我-他人一致性将会提高(Vazire&Carlson,2010)。Hayes和Dunning(1997)指出,人们对好朋友做出的评估与他们对自己做出的判断类似,两者都受动机性因素的影响。当然,朋友评定与自我评定相似,可能不仅是熟悉度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取决于情感投入和交往质量(Kenny,2004;陈少华等,2012)。心理学空间&Gk$nyn

心理学空间O!H"`:`-P

3.4评估性解释模型心理学空间w6Gc8mz

ga^4g)s1B J$J0评估性解释模型(evaluation-based account model)假定,评估者首先对判断目标形成一个整体印象(如喜欢或讨厌),然后对该目标做出相应的整体判断(Beer&Watson,2008)。该模型强调,大五人格的准确性差异与特质的可评估性密切相关,外倾性的判断准确性最高,不仅是因为它的可观察性最高,而且它的可评估性也最低(Connelly&Ones,2010)。就好恶程度而言,外倾性与大五的其他四种特质存在显著差异:外倾性的判断与喜欢只有微弱相关,而其他四种特质与喜欢和可评估性均有较强相关(Weller&Watson,2009)。在现实中,一个自己喜欢的人会被评定为宜人性、责任心和开放性较高而神经质较低,一个讨厌的人则会被评定为神经质较高而宜人性、责任心与开放性较低。相应地,基于可评估性的判断也将在这些特质中产生更大的相关。换言之,当判断者缺少复杂的判断信息时,人格判断取决于对评估对象整体印象的喜欢程度。评估性模型可以解释同一判断者在不同特质判断中的不对称,研究表明,个体对自我判断比对同伴判断更复杂,反映在大五人格中对自我判断的内部一致性显著低于对同伴判断的一致性(Beer&Watson,2008)。心理学空间c.fE4CCf0ZN'S

-TD3_0J0X(}3~;]0

z;g!cDd H hg*E0

2D*l)M1g}s8@P8?04 模糊性与判断的准确性

1t@~An*@!FA#F8`0心理学空间B|6TN8DL:E

4.1行为指代的模糊性

E&E9V.YY0

k6W3{)t,_ i0S0每种特质指代的行为数量不同,有些特质能够指代宽泛的行为和领域,有些特质只能指代少量的行为,这种特性叫特质的模糊性。例如,“老练的”这一特质,既可以指一个人的为人处世方面,也可以指动作技能方面,我们称这类特质为模糊特质。与这类特质不同,有些特质指代的行为数量非常有限,如“健谈的”这一特质,只反映一个人讲话的数量和频率(Dunning,Meteriwitz,&Holzberg,1989),这类特质叫清晰特质。在以往的研究中,特质的模糊性有不同的称谓,如“特质宽度”(trait breadth)、“行为特异性”(behavioral specificity)、“特质特异性”(trait specificity)等(Hampson,John,&Goldberg,1986)。可以推断,对同一模糊特质,由于不同判断者可能强调的是不同的行为方面,因此对此类特质的判断可能存在较大的不一致性;对于清晰特质,不同判断者之间很容易形成相同的理解,判断结果也更趋一致。心理学空间5N rLZjgv8w+A

E"^fJ{'b G04.2意义指代的模糊性心理学空间3z.s6E XR.p^l

心理学空间d(ym ko5^{

特质的模糊性不仅体现在指代行为的数量方面,而且还反映在意义的清晰度上,国内学者称之为意义度(黄希庭,张蜀林,1992)。无论是英语还是汉语,有些特质词的意义非常宽泛,有些则非常狭窄。对于意义宽泛的词(如“开放”),不同判断者之间容易产生歧义,此类特质属模糊特质;对于意义狭窄的词(如“孝顺”),判断者之间很容易达成共识,此类特质属清晰特质。很显然,个体认知能力的差异会影响判断的一致性,“尽管描述自己的人格并非一项复杂任务,但它仍然需要最低限度的认知能力和相应的词汇量。”(陈少华,2008,p.78)鉴于中英文之间的差异,在模糊性研究中我们不能简单的将英文单词直译成中文进行研究,且很多特质词翻译过来以后并不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因此,在中文背景下考查特质模糊性对判断准确性的影响尤有必要。此外,与观察性和可评估性相似,特质模糊性与熟悉度在人格判断的准确性中存在交互作用(陈少华等,2012)。研究表明,判断者对判断目标越熟悉,人格判断越准确(Letzring,Wells,&Funder,2006)。有理由相信,对于清晰特质,判断者与目标的熟悉度并不影响判断的一致性;对于模糊特质,熟人比陌生人更易于与目标的自我判断达成一致。

_9NBU,W:gy%\n0

U*H#S+~!`;@T04.3作为模糊性函数的准确性

#W9@`Y`c;]0心理学空间x2Z,w!q!E$p}P[3G*|

受社会赞许倾向的影响,在判断模糊特质时,个体对自己的评估往往带有明显的偏见,而在清晰特质的判断中则不会。当且仅当特质比较模糊时,一个人在赞许性特质中对自己会做出高于平均的判断(如声称自己比同伴更老练),而在非赞许特质中做出低于平均的判断(如认为自己神经质更低)。研究表明,个体对清晰特质的判断不存在明显偏见(Dunningetal.,1989)。研究者认为,人们对自己的判断和同伴对他们的判断在模糊特质中之所以不一致,是因为他们强调的是特质的不同行为方面,即便当他们面对相同的信息时也是如此(Dunning&Hayes,1996)。

i|F&Z.SD9GT^7c/Ra0心理学空间h~K7_(Po7o

对于清晰特质,由于指代的行为有限,意义比较清晰,因此判断者之间很容易做出相同的推断和判断,自我-同伴一致性也更高。Hayes和Dunning(1997)的研究表明,与清晰特质相比,自我-同伴一致性在模糊特质的判断中更低,同伴的友谊质量在特质模糊性与判断一致性之间起了部分调节作用。研究显示,自我一同伴一致性随特质模糊性的增加而递减,特质模糊性和自我-同伴一致性独立于特质的可观察性和赞许性;控制可观察性和赞许性以后,模糊性和自我-同伴一致性仍然有显著负相关。研究还发现,与判断清晰特质相比,被试在模糊特质判断中使用了更个性化的定义;当要求被试对模糊特质使用相同的定义时,判断一致性明显提高。Allport(1925)指出,为了获得准确的评定结果,评定者对不同特质的确切意义“必须有一个完整的了解和彼此达成共识”(p.130)。

;faeG ~6g*Cq0

"Liyfe1T!ny0

+SuM0D;D3n)G0

{0O$eR,}{)^6_1N05 问题与反思心理学空间/Ew:{F"o9E9k$@m

e:r u4y#p:f ytN0无论从判断者、判断目标还是特质特性、信息数量或质量的角度考查准确性问题,国外已有研究中单纯的实验室研究明显多于应用研究,当实验结果推广到现实情境中时,研究的生态效度普遍偏低。就影响人格判断准确性的特质特性这一因素而言,其研究数量和质量上都远不及其他影响因素,而且大多是早期的研究。从特质特性本身分析,研究者的关注程度存在明显偏差,特质可观察性和可评估性的研究远远多于特质模糊性的研究,而另外有些特质特性(如自动化-有意识)几乎没有人去研究(Vazire,2010)。不仅如此,以下问题在未来关于特质特性对准确性影响的研究中值得进一步思考。

7Lf0|6AVI"G0

|3@:sM#T ms05.1特质特性的匹配问题心理学空间v H:s eA$t+q

j3W _a;gmvkw,V9U0特质特性看似是一个客观的变量,实则有较大的主观性,特质首先是判断目标的特质,离开了判断目标,特质也不复存在。从这种意义上讲,所有关于人格判断准确性的研究都与特质及其特性有关,这使得特质特性与准确性的关系研究变得更加复杂。特质特性的主观性还体现在判断者身上,因为判断者与判断目标的关系质量决定了判断中具体选择何种特质。在自我知觉和他人知觉中,知觉者不仅受信息性差异的影响,而且还受动机性差异的影响(Paulhus&Vazire,2007),这是判断准确性不对称的主要原因。事实上,在考查特质特性的影响时,不仅要考虑到判断目标特质的特性,而且还要考虑到判断者特质的特性。很显然,内向的人在判断与内向有关的特质时可能更有优势,神经质高的人在评定与神经质相关的特质时或许更加敏感,尽管这类特质的可观察性较低。只有将判断者的特质与判断目标的特质在特性上进行匹配,并与非匹配条件比较,才能更好地解释特质特性对判断准确性的影响,这一点可以借鉴人格分化假设的研究(Austin,Deary,&Gibson,1997;陈少华,2008)。

ET;o `0S+Ug-r6|m0

t5CYP&];r05.2特质特性的分类问题心理学空间/^3f.hdo.ERT*i3v

{ `1R:EDu:`0每种特质都有特定的含义,这是特质分类的主要依据。在特质归类时,由于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和人为性,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的结果和结论。对于相同特质,不同个体既有相同也有不同的理解。这意味着,相同特质在不同研究者那里会有不同的分类。在研究者看来,特质的可观察性与清晰度、可判断性没有分别(Human&Biesanz,2011),特质的模糊性与特质的宽度、行为的特异性往往相互替代(Hampsonetal.,1986)。事实上,关于特质特性的研究,除可观察性以外,其他特性的研究不仅偏少,而且结论不一。另外,一种特质可能兼具两种以上的特性,例如,“健谈”既是一种可观察的特质,又是一种清晰特质,这些特性对判断准确性的影响既可能相互独立,也可能相互交叉。与特质分类密切相关的另一个问题是特质的内容,即哪些特征可以作为判断的特质?从特质的内涵分析,特质是一种内在而稳定的特征,不能等同于外在的行为(Larsen&Buss,2011),因此那些外在的特征如身体长相、面部表情、吸引力等就不应当作为判断特质使用。

IjIW(S"[6y(~)v0F0

7bb5] `|JP8W05.3考虑个体差异的影响

hW9uv#mS'K0心理学空间kn\W&| O,J4l#N gom

无论是自我判断还是他人判断,判断者的理解能力会影响特质词汇的选择与分类,它与判断者的人格、性别、年龄、种族、职业等个体差异因素共同作用于人格判断的准确性(Letzrmg,2010)。一些研究者指出,智力水平的高低会影响个体对自陈项目(包括词汇)的理解及对自身人格倾向的推断,人格的描述和判断必须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和词汇量(陈少华,2008)。事实上,准确的人格判断对判断者的素质要求非常高,已有的研究表明,女性判断的准确性平均高于男性(Chan,Rogers,Parisotto,&Biesanz,2011),聪明、有责任、好交际、不自恋、没敌意的个体更擅长人格判断(Vogt&Colvin,2003;Wood,Harms,&Vazire,2010)。然而,已有的研究很少考虑能力、阅历、人格等个体差异因素在特质特性与判断准确性之间的作用。对于相同特质,有些人难以判断,有些人则容易判断,这似乎与特质的特性无关。此外,特定的情境也会影响判断的准确性,与实验室条件相比,现实情境更有利于诱发所要判断的特质,而且实验室研究的结果在推广过程中会受到限制。

p7j6oa:C!WG DI0心理学空间Ro/tC&pq

5.4跨文化比较的问题心理学空间"D&t"R1U2esh*|

心理学空间|p+Ix pV:b

特质理论的假设导致了特质特性在文化上的差异。按照这一假设,所有重要的个体差异都会编码到自然语言当中(Larsen&Buss,2011),而语言和词汇总是与特定的社会文化相联系,并最终成为文化的一部分。尽管一些跨文化研究表明“大五,具有普遍性,但是在一些文化中仍然难以找到这五种特质(McCrae&Terracciano,2005)。尽管一些研究证实人格判断中存在社会赞许倾向,但是在一些文化中人们对自己的看法实际上并没有别人对他们的看法那样积极(Alliketal.,2010a)。心理学空间s ~W c.r_c

心理学空间*v.Uu bm o8CA7y

可见,仅仅从“大五”人格或西方文化背景考查特质特性的作用有一定的局限性。以汉语和英语为例,它们在词汇量、语法结构及表达习惯等方面均有明显不同,国内学者对“大五”人格的翻译也不一样,如Agreeableness,既有人译成“宜人性”,也有人译成“随和性”,不同的翻译其中文意义相去甚远。当我们从汉语的角度理解由英语翻译的特质时,很难准确理解,而这些特质放在英语背景下又不成问题,这种语言的差异必定会导致判断准确性的差异。例如,在英文背景下,研究者将“自尊”视为神经质范畴的特质(Vazire,2010),这在中文背景下有些牵强。因此,在考查特质特性对准确性的影响时,跨文化的比较是必不可少的。心理学空间y&E!Wuo1^9Y(}klG

0{os9Gc0参考文献心理学空间VwJ!cKq!w

心理学空间_:`8A F\8T~

http://118.145.16.229:81/Jweb_xlkxjz/CN/article/downloadArticleFile.do?attachType=PDF&id=2952心理学空间]1E"MF-u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人格
«价值观的神经机制:另一种研究视角 人格与社会心理学
《人格与社会心理学》
五大性格因素量表(NEO PI-R)»
延伸阅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