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症成新“增长点”,A型“成功者”需小心
老板、领导中A型性格的人要特别小心心身疾病,焦虑症患者将逐渐赶超抑郁症,成为都市最普遍的心理问题,只有做好自我时空管理,才可能摆脱焦虑……昨天(10月9日),同济大学医学院教授、博导、上海东方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世界心理治疗学会副主席赵旭东在上海市健康大讲堂暨第九届解放健康讲坛现场带来主题为 《我们时代的焦虑症——如何应对情绪紊乱与压力》的演讲。
焦虑症成心理疾病新增长点
精神科医生、心理咨询师发现,焦虑症的患者日益增多。赵旭东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焦虑症患者是其病人当中占最大比例的一群。
经过近十年来的心理科普宣传,很多人认识了“心灵的感冒”——抑郁症。但近五年来,越来越多的焦虑,人人都会体会的到。赵教授昨天在讲坛现场表示,适度的焦虑能让我们以更好的状态完成任务,但是,如果长期焦虑或过度焦虑,就会危及健康。过度的焦虑是一种莫名其妙的紧张和担忧情绪。患者常不知害怕什么,只是觉得像“惊弓之鸟”,烦躁、坐立不安,对周围刺激敏感,惶惶不可终日,身体上伴有应激症状——全身肌肉紧张、乏力感,头、颈、背酸痛,心慌、胸闷、出汗、失眠、腹痛、小便频、大便稀溏等。
赵旭东在健康讲坛发表演讲 记者 王君武现场图片
创伤后应激障碍、强迫症等各种亚型的焦虑症在都市人群中都有增长趋势。赵教授说:“有一群人,频繁地找医生做各种身体检查,宣称自己肯定得了某种疾病,但检查结果却没有任何异常,这种以前被称为疑病症的心理问题现在也被称为健康焦虑,因为患者总是对自己的身体不放心。 ”有人统计过,全科医生的病人中,约有4.2%是永远都查不出可以下诊断的疾病,但他们仍然在频繁不停地查。
如今,广泛性焦虑、惊恐发作、恐惧症、A型“成功者”小心心身疾病
某老板上班每天出门前总要腹泻三次,老先生情绪一激动引起血压波动,有学生遇到考试就要发烧,每次离开妈妈小宝宝就会腹痛……这些看起来让人不可思议的巧合,其实是各种心身病的反应。赵旭东教授表示,身心相连,心理问题会实实在在地诱发躯体的器质性病变——这就是心身疾病。
意识和泛化的敌意,以及过度的紧张状态。他们老觉得别人是自己的对手,总是认为自己必须拼命干得更好而不能失败,时间在他们看来永远是“紧俏品”。有这些性格特征的人和没有这些性格特征的人相比,前者得冠心病的比例要高四倍。
哪些人容易被心身疾病侵袭呢?赵教授笑着说,不少强者、经理、老板并具备的A型行为特征的人要特别小心。有A型行为特征的人大多有强烈的时间紧迫感、竞争赵教授现场还展示了一位45岁大学女老师24小时动态血压表测血压的记录。携带式的血压测量表跟踪显示了这位老师的血压高低,这位老师每半个小时要记录一次心情,一次正在做的事。结果非常有趣,观众们看到,女老师一天里血压的两个高峰都是出现在上班前,一次正要去开会,一次准备和上司谈论文事宜;而血压最低的时候是晚上和儿子谈话以及去探望自己的妈妈。从图表上一目了然地看到,女老师血压增高的前后心情都比较低落。
赵教授特别提醒老板等管理层要有人性化管理的策略、境界、气度,“不能疯狂,把自己的压力不计后果地转移到别人身上”。
自我管理:不忙乱、不乱忙
“每天忙得天昏地暗,加班是正常的,不加班就要担心自己快要被炒了……”针对一些“上班族”的忙乱工作状态,赵教授为现场观众提供了远离焦虑的良方。
赵教授曾在德国学习、工作过三年,他说:“进行自我时间和空间的管理是做到不忙乱,不乱忙的重要方法。时间管理就是做到遵守时间,德国人非常守时,他们做什么事情都要记在小本子上,按计划进行,看似按部就班,但却井井有条。他们不愿做工作狂,因为常常加班的人是没有效率的人。还有一句关于时间管理的话要送给各位,我们不要以加班为荣,少干就是多干。这是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老前辈的一句话,就是做事要缓着做。 ”
而空间管理则指要管好物理空间,工作的环境要尽量清洁、整齐、方便、宽敞。赵教授表示,对中国人来说,人际意义上的空间有着特别的意义。很多人最焦虑的就是怎么与人相处,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习管理“私密与开放,亲近与自由,依恋与独立,‘忠’与‘孝’(个人事业发展与照顾家族、大家庭)”之间的关系。处事于若有若无之道,处人于若即若离之间,要学会拒绝人,君子之交淡如水等。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